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中,基层党建是提高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要手段。

一、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在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向及理念对学生的观念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必然需要与之相契的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和模式,基层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利用其对学生的组织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树立正向三观,促使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成才目标达到高度统一。基层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十九条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建工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亦是高职院校基层的政治核心。基层党建,推进每位基层党组织成员发展,既能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重大决策的坚定执行者、实施者,又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学改革的尖兵、科研攻关的骨干,使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成为楷模,享有威望,更为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作风建设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中,思想作风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在思想上,党建的思想工作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际意义可言,加之部分党员存在意识淡薄的现象,所以造成了党员管理难度的加大,只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忽视党组织的要求。其次在作风上,很多党员因循守旧,难以做到与时俱进,这些都制约了党建工作创新的发展。

(二)网络文化的渗透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挑战

随着网络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现代化的网络科技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信息的接受更加快捷方便,各种思想观念席卷而来,无形之中渗透到学生当中,这种渗透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同时各种拜金主义、功利化的思维,也对当前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迫在眉睫。

(三)党建学习活动僵化,不适应高职学生思想复杂多变的特点

在高职院校的基层党建工作中,学习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多数活动中,党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存在单一化、程序化、形式化的问题,吸引参与人员较少,与高职学生复杂多变、新颖活泼的思想特征相悖,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及精神需求,这也是基层党建工作停滞不前的重要问题。

(四)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难度加大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侧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且普遍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为两年,而根据规定,培养学生入党的周期至少需要两年,周期较长,通常的情况是,高职学生刚成为预备党员就步入社会实习,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质量,更为基层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定期进行考核增添许多屏障,另外,也不利于学生党员在学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基层党建工作的队伍力量薄弱,理论水平亟待加强

高职院校专门从事党务的干部数量有限,基本由教师兼职。近年来,高职扩招,学生数量激增,教育管理难度加大,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教师教学和党务任务繁多,责任重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良性持续发展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受所学专业方向驱使及工作时间和精力限制,党员对于理论学习和研究方向还停留在知悉和了解的最初阶段,党性修养亟待提高;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重学习、轻实践,以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并未关注实际效果,党建质量停滞不前。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策略初探

(一)与时俱进,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提高理论素养

高职院校务必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提高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与时俱进,针对高职基层党建工作特征进一步调整、创新与完善。积极创建学习型的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提高理论学习的层次和深度,保证党务工作者、教职员工党员的理论学习能够保质保量进行。此外,适时开展研讨类活动,组织和引导党员、发展对象,甚至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交流讨论中,让学习辐射范围加大,理论水平提升,以相对活跃的形式对党的基本理论和自身专业情况进行学习探讨,以提升基层党建的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高基层党建理论素养。

(二)培养一支稳定、专业的基层党建队伍

发展高职院校基层党建,首要任务是基层党务队伍在数量上要有保证。专兼职干部必须匹配足量且高质。在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工作中,提倡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兼做基层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按照“精挑、细管、严训、优出”的思路开展基层党建,确保基层党务和思政队伍的坚定信仰和优秀素养。在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彰显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和思政一线干部、教师、辅导员、高年级学生党员的人格魅力及表率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三观,及对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拥护。

(三)推进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当今,党员与党组织间的交流与互动可利用网络来进行,通过互联网的作用加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多交流,多沟通,确保该项工作以崭新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成绩。利用网络开展基层党建,就有必要结合高职党建工作的发展现状建立科学的网络管理制度,开通高职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做好网站信息维护与;统筹规划,完善基层党建网站模块功能,建立以新闻、活动、公告、意见反馈等为主的模板,体现出专业化的特点,能够满足党员的浏览需求。在日常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中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网络平台,形成信息交流中转及中心,丰富党建工作的网络常态化发展模式,加强加深党员、教师、学生互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重视学生党员的持续教育及管理

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入党前的遴选、培养、教育与入党后的持续培养教育。入党前培养教育注重甄选出优质且有意向中国共产党靠拢的学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提升和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入党后教育培养则是终身信仰信念教育。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多为两年,通常情况下,发展为预备党员后即进入外出实习阶段,因此学生党员的持续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阶段的教育在客观上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因此,需结合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学生党员的持续性教育学习,学习内容既要与时俱进地符合党建工作相关要求,也要与学生党员面临的实际问题相吻合;实施预备党员的转正公示制度,让其在预备期内接受党内外群众的广泛监督,强化对其言行的约束。

(五)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相关保障制度

高职基层党建工作的推动,离不开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党建工作的一些理念也需跟上发展。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个性观念突出,适当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在基层党建工作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及团体,有必要加大表彰奖励的力度,以适应当下人类价值观体现逐渐有形化的思维特性。此外,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物质支持,确保充足的学习及活动的经费,特别是教工基层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物质资料保障,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良好有序地开展。

作者:艾容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