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探究(8篇)

初中政治课堂探究(8篇)

第一篇:创建初中政治课快乐高效课堂

【摘要】

如何打造初中政治高效课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效课堂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得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便使得学生有着更好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程教学,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次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要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这样才能使初中政治课堂成为高校课堂。

【关键词】

初中政治课 激发兴趣 高效课堂

创建政治课的快乐高效课堂,也就是政治课中构建以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为最终目的,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以达到预订的教学目标;创造一切为了学生,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

一、更好的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能够更好的能够营造一个活跃的政治教学课堂,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关键,不能使得自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定位,而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最基本的原则,树立一个师生平等的教学思想,在平时教学的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感情交流,进而有着一个加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用一些“你回答的很棒”“这样的答案很新颖”等等赞赏学生的语言。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里,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展示自己的思考的答案。他们可以不忌讳观点是否正确,不用担心老师的责备,不用担心同学的嘲弄。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二、在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

要给学生一杯水,作为老师就得有一缸水,这就要求老师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这些还是不够的,思想品德课要快乐就必须得有快乐的源泉,那就是生活中有趣鲜活的素材,生活中多搜集趣味素材,做一个有心人,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积累。把用心积累的素材,比如新闻、图片、视频等,及时的保存到U盘当中去,做好记录以备后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素材,需要时让他们自己在课前十分钟展示他们所看的新闻,这也是在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各种教学方法参与带课堂中,也可以收集趣味性故事、典故、谚语、漫画等素材添加到课堂中去。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前创设情境。比如让通过小品、对话或者各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倡导自主学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快乐的教学方式作为前提。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班级里成立合作探究小组是很有必要的。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才能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吸引力。把政治教材中的那些知识点变成生活中的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可以通过网络把生活中的事情、新闻及时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便在以后的做题中,对新闻事件的无知导致审题和思考困难,答错题或者是所答非所问。另外,多媒体教学要适合适度,课件的制作要不求花哨、不求绚丽,只讲针对教学目标而制定,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的明白教学目标,进而理解、解决教学任务。

四、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体能传达师生间的思想与情感、事实与信息,是教学时刻教师不能离开的交流工具。作为教师,各有各的性格,但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或是沉稳成熟或是乐观幽默等等。当一个幽默的老师每天都能带着微笑给学生上课,学生有不喜欢的道理吗?“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学生,需要老师用心去教、用爱去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爱。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有驾驭各种不同风格语言的能力,要有语言学家语言的规范,也要有逻辑学家语言的严谨,还得哲学家语言的深刻,和幽默活泼语言风格,来增加教师魅力。语言是辅助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假如我们老师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用幽默的语言去衬托,用心和爱去灌溉,相信我们一定能去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总之,要想创建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政治教师必须懂得与时俱进,并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注重合作探究小组的利用,这样才能让学生认为的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生动,让学生愉快的去学习。让政治课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得到发挥,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夯实,从而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打造快乐、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

作者:张丽娜 单位:上蔡思源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尤琼方.创建高中政治课“快乐高效课堂”新尝试——以《价值与价值观》为例[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5,06:17-18

[2]冯丽萍.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创建自主快乐的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9

[3]代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D].鲁东大学,2014

[4]吴晓红.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语言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5]李春燕.积极心理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6]陈轲.高中政治课高效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第二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谈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在我国,也把实施创造教育作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使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既起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政治课改要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而达到政治课改要求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谈阔论,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则需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学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存疑”,引导学生时时生疑、质疑,对学生的提问多鼓励、激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来启迪学生想疑,愿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开发,对学生提出的有创造火花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重视,给予赞扬和评价,使其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即使是一些立场、观点有失偏颇的质疑,也要积极帮助其分析,并加以启发诱导。这样学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从而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还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及时引入时事政治和现实生活中刚发生的且与教材密切相关的实际内容,鼓励学生多提问,多争论,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

三、改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政治教师往往只重视研究教法,忽视研究学法。其实学法是教法的出发点,也是教师归宿。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通过课程改革既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又迫切需要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尽管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能产生实践效果的最终还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规律,要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因而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而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政治教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采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等来阐述理论观点,或举出一些生活的实例用政治的观点来分析,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学有所用,又学有兴趣。为此,我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都会交待学生课外找出有关的活生生的例子,然后在课堂中结合课文来进行解说,这样上起课来轻松而有效。

五、总结

总之,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有着非常活跃的思维以及非常活跃的身体,他们的精力也非常丰富,要想将这一群学生安置在非常无聊且枯燥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就会产生一些困难,所以,教师要想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学会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上,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师也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才会走得更远。

作者:邓俊燕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二中学

第三篇:初中政治课堂趣味导入方法探析

导入,产生于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是教师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有效地吸引到新的教学内容中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有一种振奋的精神状态,发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因此,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引起学生兴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趣味导入方法及实例

1.音乐导入。

音乐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手段,播放与新授内容有关的音乐,往往能营造出很好课堂的氛围,引起感情共鸣,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例如《雾里看花》这是一首老歌,生于21世纪的中学生们听过人的不多,但优美的旋律还是很快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尤其当笔者介绍了这首貌似描写爱情的歌曲,实际上是为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演唱时,更是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学生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歌词中所写“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真实地表达出了一个消费者的无奈,唤起了大家学习八下《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热情。

2.情景导入法。

在新授课的开始,教师可以巧妙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使学生带着兴趣思考问题,让学生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追求公平》一课时,笔者玩笑式地设计了一种情景:教师分发糖果,第一种分发方式是女生一人十颗,男生一人两颗;第二种是不管男女每人一颗。“你们希望采取哪一种?”此话一出,不少男同学纷纷强烈要求按照第二种方式分配。虽然与第一种方式相比自己拿的更少,但是他们感觉公平。这一导入创设出生动幽默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孔子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引出了公平是人类不懈地追求这一知识点。

3.活动导入法。

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的形式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的导入过程中,笔者曾经在实践中采用过如“小品表演”、“中学生辩论会”、“快乐竞答”、“小组挑战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导入新课,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授《个人与集体》一课时,正值笔者开设公开课,众多校内外的教师前来听课。在讲授新课前,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活动———“欢迎的掌声”:分别让班级中的一个同学、一组和全班同学鼓掌欢迎前来听课的教师,在热烈的掌声中,学生直观感受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顺利导入新课。

4.故事导入法。

中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始新的教学活动时,先根据教材内容,选用一些具有哲理性的寓言、传说或者创设一些幽默、动人的故事情节,使比较深奥、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在讲授《让人生更有意义》一课时,笔者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几位工作人员到一个贫苦山区去调研,在路上碰到一位本该在学校读书的放羊娃,他们便问:“你为什么放羊?”孩子说:“为了挣钱。”“挣钱干啥?”“盖房,娶媳妇。”“娶媳妇为啥?”“生娃。”“让娃干啥?”“放羊。”听完故事,这群生活在城市的中学生们,似乎对此也有着强烈的共鸣,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也处于这样一种简单的循环中: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找份好工作是考上好大学的目标,考上好大学就是为了娶个好媳妇或者嫁个好老公,然后生个好孩子,让孩子好好读书……同学们议论纷纷,唤起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顺势导入新课。在讲授《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一课时,笔者故作怒气冲冲地对学生们说:“我们家隔壁的邻居很讨厌!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学生们非常同情他说:“的确可恶,你没有马上报警?”笔者说:“没有,我没理他,继续唱我的卡啦OK。”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自然而然地导入了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新课题。

5.谜语导入法。

谜语导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频率虽少,但具有很强的魅力。恰当地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尽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讲授七下《改革开发的新时代》一课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在歌声中向大家提出猜迷题:这个老人是谁?这首歌向我们传递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和什么样的决策呢?学生们积极踊跃,勇敢举手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此时应该顺势而为,及时引用新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启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同样是这一课,在讲授第二框《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时,笔者就用了一条谜语:“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谜面,打我国的一条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谜底让学生印象深刻。

6.结合其他学科导入法。

政治学科的教学也不是孤立的,其学科的知识涵盖面涉及古今中外社会、文化、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因此,我们对课堂导入的设计还可以采取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政治与历史、语文等学科的联系自不必多说,有时还可以巧妙地找出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关联点。除以上所例举的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大家关心的社会热点、引人深思的漫画、歇后语、名人名言等方式,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总之,“导”无定法,贵在得法。

二、有效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导入”要能启发学生思考。导入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认识规律,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于接受,对思维具有启迪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第二,“导入”要符合教学目标。导入的首要任务是抑制与教学无关的学生活动,将学生引入教学的内容,吸引他们迅速投入到新的教学情景中来。因此,导入的设计必须符合课堂教学目的,要紧扣教材,深挖教材,巧用教材,具有针对性。第三,“导入”要简明扼要。课堂导入犹如餐前的一杯开胃酒,但它不能代替主餐。如果在导入环节占用时间过多,就会本末倒置,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因此,导入的内容不宜繁琐,时间不宜过长,要切中要点,简洁明快,尽快进入教学的主体内容,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第四,“导入”要形式多样。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遭人厌,好戏连看三天令人烦。”导入的设计要做到引人入胜,不能是每节课千篇一律。导入的形式要多样化,要使教材内容新鲜有趣,要能以生动活泼的内容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充分的兴趣和积极性,自觉的接受新的授课内容,体现出导入的价值。由此可见,课堂导入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作者:张瑾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第四篇: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提问探析

例谈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鲁锦豹初中政治课大多是讲人性、思想、品德以及哲学等,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在理解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不能良好掌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从教法上改善,实施有效提问,借助问题设计简化政治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让其步步深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掌握。

一、针对教材,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想要实现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要围绕教材,突出重点,达到启发、引出、检验的目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促进其学习过程的完整,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学重点的突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要用在刀刃上,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落实好教学目标。比如,我在教授《有朋自远方来》一课时,就针对教学重点即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我国对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你了解的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有哪些?和我国相比有什么差异?2.各民族的文化差异需不需要尊重?3.你是怎么看待文化差异的?4.这些文化差异在我国实施对外交流时有什么影响?说说原因。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帮助学生回顾所学,还能激活其思维,思考时有所侧重,实现难点的突破。其次是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思考方式,调动其探究兴趣,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在积极的思考中体验探知的快乐。比如,我在讲“艰苦奋斗”时就先提出一种社会观念:大多数人因为生活质量提高了,艰苦奋斗的意识就淡化了,觉得没有必要。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展开辩论,围绕“21世纪我们还要艰苦奋斗吗?”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帮助学生深化思考,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他们:1.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2.你知道哪些艰苦奋斗精神?3.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和十大发展矛盾吗?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更具体化,加深其认识。由此可见,设计问题时我们要对症下药,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其探究兴趣,主动参与,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注重层次,循序渐进,促进学生掌握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限,不会“一口吃成胖子”,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他们布置一些很难的题目,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打击了他们的学习信心,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阻碍他们的能力发展,让正常的教学出现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层次性的把握,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比如,在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课时,我就采用了由易到难的提问方式,一步步启发学生,促进其探究领会:1.中华文化指的是什么?2.中华文化具备哪些特点?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4.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怎样理解学习该文化?5.学习中华文化有什么作用?这几个问题的设计紧扣教材,不仅能引导学生思考,层层递进,还起着过渡作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此外,我们要注重问题的思维性,发散学生的思维,实现其能力的拓展。比如,我在教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性质之间的关系时,就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说说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其内涵2.我国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什么?3.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在谁手上?说说原因。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通过表面看到本质,深刻认识到国体和政体之间的关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由此可见,衡量问题质量的高低不是看它有多难,而是否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促进其能力的培养。层次性是我们设计问题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影响。

三、开放提问,留有余地,鼓励学生探究

一幅画的留白很有讲究,既要符合整体布局,不单调不繁杂,又要恰到好处,给人想象的空间,才可称为得当。课堂提问亦是如此,不仅要紧扣教材,浅入深出,还要留有余地,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设计的思考性着重于不同地方,有的是思维转折处,有的是思维开放处,还有的是思维悬念处,总之要设计得得当,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讲到《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一课时,学生不知道“怎样正确参与竞争?”我就针对这一疑惑设计问题:1.你的生活中存在哪些竞争?请举例说明。2.你是怎样看待这些竞争的?3.什么样的竞争会带来双赢?提出以后,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在思考借鉴的过程中学生慢慢领会,逐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脸上都洋溢着豁然开朗的笑容。我想他们真的是学到了知识,能更好地投入生活学习。再比如,讲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课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份表格,让其了解本市今年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情况,随后提出问题,引导其进一步思考:1.材料中包含哪些所有制经济体制?2.我国正在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3.你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看法?提一些建议。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鼓励其继续思考,促进课堂延伸,实现能力的拓展。由此可见,想要提升课堂效率,我们就要注重提问的艺术性,适当地留白,提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出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考虑,也是其主体地位的体现,为政治教学注入活力。

四、总结

总之,课堂提问是促进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贯穿课堂,落实教学目标,还能激活课堂,启发学生思维。具体实施时,我们要注重问题的设计,一方面紧扣教材,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另一方面要把握层次性,注重思维拓展,让学生层层深入,在不断的鼓励和思考中实现学科提升。

作者:鲁锦豹 单位:江苏省射阳外国语学校

第五篇:初中政治课堂失语现象策略探究

摘要:

失语指学生在课堂上不给予积极响应而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进入初中后,随着年龄增长,面对崭新的环境,面对新的思想政治课,学生的课堂“失语”现象越来越明显,不得不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成立课题组,研究思想政治课堂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文章主要从教师、学生、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积极寻找对策减少课堂失语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课堂失语 思想政治 调查对策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要求打造新型的有效课堂,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受学生喜爱的、高效的新课堂。然而实施过程中发现出现学生发言不积极、仅有个别学生发言等现象。我常在思考: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愿意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呢?针对这一现象,课题组通过对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观察及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初一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失语现象,并积极探索解决、改善方法。

一、造成初一思想品德课堂失语现象的原因

1.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法、个性特点都会影响课堂学生的表现。通过调查发现采取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更容易出现课堂失语现象,这类“满堂灌”、“填鸭式”课堂安排通常比较紧凑,对学生的回答“零等待”,不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或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久而久之反应不够快的学生会减少甚至不敢发言。然而喜欢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生、探索学习,课堂上喜欢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课堂失语现象会明显减少。在课堂中,教师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发言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比较严肃,掌握绝对的话语霸权,并且杜绝插嘴,学生会在这类老师的课堂上正襟危坐,害怕回答错误,害怕被批评,因而在课堂上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2.学生因素

学生的基础会直接影响课堂发言,长期基础不牢会慢慢让学生养成自卑、不敢发言的习惯。另外,有些学生不愿意动脑,在缺乏有效监督与关注时,尽量避免发言,认为课堂是学习优秀生表演的舞台;还有学生学习激情和动力不足,对于课堂来说,缺乏强烈的表现欲与参与欲,对于课堂,仅愿意当旁观者和倾听者。

3.课堂氛围

相对民主、和谐及欢乐的课堂氛围更能促进学生发言,减少课堂失语现象。环境会对人的言行起到感染、影响作用,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大多数同学愿意抒发自己的观点,带动其他同学自觉参与课堂,积极发言。反之,课堂心理气氛压抑沉闷的话会让学生有所顾忌,不愿畅所欲言。

4.应试因素

在升学压力下忽视初中思想品德课呈现出的生活性、实践性、思想性、综合性的教育色彩。学生课堂上的回答局限于书本上某些固定知识点,听不到学生多元化的想法与观点,减少学生学习乐趣,弱化德育功能。

二、减少课堂失语现象的措施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认识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孩子的基础各不相同,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同想法会相互碰撞、交融。教师营造宽松的氛围,给予孩子们足够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们自由说,对孩子们回答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答案,进行有效引导而非随意打断或批评。即使出现课堂随意自由的插嘴,也可以机智处理,强调规范但不苛刻,原谅孩子的脱口而出与爱表现的心理。其次,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从最初备课入手,安排学生预习,让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在课堂上更有内容可以分享,也可以在对课堂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更有信心进行分享;再到课堂的巧妙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让课堂更有活力,让一种宽松、活跃感染学生,让学生愿意思考,有话可说也愿意说;接着到课堂中,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精彩生成,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情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并且课堂中的问题指向性更明确,不含糊其辞,让学生一目了然,并且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相应难度的问题让其回答,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调动发言积极性。可将思想政治课堂内容与主题班会相结合,减少应试要求和压力,以一种比较开放、活泼的主题班会形式,更容易感染更多学生,并且脱离传统答题规范,让学生的回答更多元化,让学生不畏惧回答得正确与否,更多地觉得是一种分享,因而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使思想政治课更能发挥德育功能。最后,通过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促使其减少课堂失语现象。以鼓励为主,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仅按照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思维、语言、探索、思考、研究过程等,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观点的独特性,促使其积极探索、思考、发言,并且采取激励性措施,对于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进行精神表扬和考核加分等奖励,以此带动大家积极参与课堂,减少课堂失语现象出现。

作者:朱红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师范大学,2005.

[2]韩震.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六篇: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构建方略探讨

摘要:

本文从创设合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时提出教学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思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方面,探讨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构建方略,以期为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 有效性构 建方

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已经从应试教学逐渐向素质教学转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而初中政治教学作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认识政治作用与价值的课程,提高其课堂教学有效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比较强,而教材趣味性和生动性不足,如果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初中政治教师在讲解“战争与和平”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的摧残与伤害,如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参战国伤亡惨重;美伊战争时造成的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等,重点突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遭受的苦难,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之处,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联系中日钓鱼岛之争,揭示日本妄图夺取中国钓鱼岛的狼子野心,让学生认识到战争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时刻存在爆发的隐患,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各国人民共同付出努力,警醒帝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使中国和世界人民立即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和平再次毁于一旦。初中政治教师在创造合适教学情境时,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等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声音、色彩和画面相互结合的直观情景,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适时提出教学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并适时提出教学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分析和思考,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例如初中政治教师在讲解“哭泣的自然”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地球资源被过度开发消耗的情境,如森林的过度采伐、石油资源及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过度消耗等,然后提出问题:既然地球资源已经如此稀少,面临着枯竭的困境,那么人类可以迁移到别的星球吗?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目前迁移到别的星球不太现实,人们只有珍爱地球,爱护环境才有未来。紧接着,政治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物的灭绝档案”,如1781年,渡渡鸟灭绝;1799年,蓝马羚灭绝……,并让学生思考问题:你所知道有哪些珍稀动物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从而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自然已经刻不容缓。最后,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地球环境污染情况及带来的后果,如空气雾霾和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并且日趋枯竭,很多地区面临干旱威胁;树木砍伐情况触目惊心,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发等。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你对保护环境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需要先节制人类的贪婪,不能向大自然过渡索取,否则只会威胁到人类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初中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习政治,违背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初衷。因此,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习的作用与价值。例如初中政治教师在讲解“法制•市场经济的维护者”时,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然后将计划经济特征、市场经济特征、市场秩序、地方保护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区别等以任务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如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①抬高外地产品与服务进入本地的“门槛”;②增加歧视性的收费项目,削弱外地商品在本地的竞争力;③限制本地商业机构销售外地产品;④设置关卡堵截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等。这样学生自学分析,教师指导帮助的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总结

总之,初中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政治教师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率。

作者:邓俊燕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志宇.浅谈如何构建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J].科技展望,2015,01:199.

[2]张建英.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J].才智,2015,01:191-192.

[3]刘金岗.如何构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苑教育,2015,13:15.

第七篇:初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探析

摘要

初中政治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初中政治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培养学生素质及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要注意初中生的政治教育。文中是在新课标改革的环境下,寻求探索我国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初中政治 高效课堂 策略分析

受一些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和老师包括学生都异常关注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和成绩从为那是学生学习好的必要条件,而把政治看作是一项只需要死记硬背的、可有可无的学科根本没有了解开设政治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也没有认识到政治对于一名学生的长期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就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对构建初中政治的高效课堂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提高老师自身的素养

我们将老师的魅力看作是个人人格的魅力,也就是一个人道德水平、行为举止的信服度老师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样也是言传身教的榜样我们老师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学生周此我们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我们初中政治中常常会讲到一个人的品德、素质、爱国情操等这是我们对人最根本的评价,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他本身就是脏话连篇、不讲信用、反社会言论那么学生们即使表面碍于老师的威信不敢有所表示,但是内心深处也是不认可这个老师同样更不会去相信和喜欢在他所传授的知识。其次我们将老师的能力看作是他个人的文化修养,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往往会把一点小小的知识,联系他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生动诙谐的语言简练的表达出来。而老师往往延伸的课外的知识才是学生们喜欢感兴趣的。例如再讲什么是爱国主义时,我们有的老师不仅仅是将书上要求的知识点讲解出来,还常常伴随着一些好笑但让人深思的小事件案例引导带领学生们一起思考分析联系所学的一些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将会有助于政治的学习。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初中生还处在较为活泼的年龄阶段,对于新接触的政治这门课程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老师要构建平等、自由、活泼的课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理想的完成教学任务。构建平等、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首先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正确认识在当今这个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应该处的合适的位置我们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样也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学习成长的领路人而不再是那个等级森严、师威不可冒犯的古板教学氛围了。我们要在课堂上多和学生互动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输送站而学生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站我们可以共用去学习分析问题大家都可以一起谈论分析,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论观点或想法的对错都应予以鼓励和适当的引导。

三、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

学生若能够自己主动去学习要远远好于老师逼迫着他们不情不愿的学习,因此我们老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启己去发现问题、学会思考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作为老师我们要适当的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要把传统教育中的纯粹的“教”转变成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去“学”。当接触一些新的学习目标时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这一课程时也许学生们并不是很清楚究竟什么是价值规律,也不知道所谓的价值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表现或者影响。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和同学一起去学习课本上的具体的案例,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在案例中哪里体现了价值规律,然后同学们一起去讨论自己所理解的价值规律,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哪些现象是由于价值规律所导致的,其中这些探讨可以是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但老师一定不要固定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不论回答的是否正确都予以正确的评价和鼓励焙养孩子的自信以及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精心设计教学课堂

课堂上短短的45分钟时间不长却是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时间段,因此我们老师要想提高学生政治的水平合理安排着短短的每节课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要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情况,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政治这门学科看似是最简单、最枯燥、最乏味的、最死板的但是如果真正去了解政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哲理性、人文性、理智性、思维型真正认真去学习这门课程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俄们会知道究竟什么是道德、素养等,对树立我们争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莫大的帮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的政治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俄们要正确认识政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于伦理、价值、道德和爱国理念的认识水平还关系到学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树立。故而本文是在新课标改革的大环境下,以提高初中学生的政治水平和其学习能力为目标提出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老师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策略。

作者:赖春跃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鹤子初中

【参考文献】

l[]黄威学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田中国科教创新导千,},2013,(15)

第八篇:初中政治课堂提问艺术

摘要:

初中政治学科的内容很广泛,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易导致课堂空洞、乏味,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因此,在政治课堂中,教师如能注重“提问”技巧,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是主要的课堂交流活动之一,也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途径,所以要注重课堂提问艺术。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提问艺术 技巧

一、课堂提问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问题情景。提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问题,组织好教学呢?

(1)备好问题。

教师备课的时候,既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更重要的是备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学生只是简单的对答,这样只是表象的理解,而听不到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所以必须用充分时间来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

(2)提高应变能力。

当教师设计的问题提出后,一是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的,教师应有的放矢将回答的结果进行疏理。用一、二个词语使零乱的回答处于问题的周围。二是教师 提出的问题当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就要懂得如何去化解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如果教师没有应变能力或反应较慢,师生可能都被卡在那里,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3)评好回答。

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必须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是学生的期待。而教师的评价是否合理,不仅关系着学生能否得到正确的结论,更关系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务必认真听取,迅速判断出学生答案中的合理和非合理成分,迅速判断学生的思维轨迹。这样,教师在评价时要充分肯定其合理的成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答案中的非合理成分,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原因,注意语言的艺术,让学生心悦诚服。

二、课堂提问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这里所强调的“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学生的动”这个中心。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首先使学生“动”起来,否则课堂是一潭死水。学生的“动”包括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只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只有当学生通过自我的思维活动,解决了某个问题后,才有可能使学生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其思想觉悟。为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看待,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21世纪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因而必须注重他们的主体性品质。如教初三政治“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这一框题时,为培养学生主体性,我改变过去那种依照课本直截了当地讲述青年历史责任的单向授课方法。首先提出“不同时代的青年,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这一观点,让学生举例子说明。接着提出下面两个问题:①革命战争年代有志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②当代青年怎样立志做祖国需要的人才?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课堂上教师应该少提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多提开放型、思考性问题。封闭型、回忆性问题容易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而开放型、思考性问题,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的提问应该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马上让学生回答,而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紧张的思维状态之中,等大家思考一番,再让学生回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加以肯定,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回答不准确或不正确的,教师应耐心诱导,启发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切不要厉声指责,讽刺挖苦,特别是有些教师让一些学习、纪律表现不好的同学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来,或回答错误,就给予惩罚,以此来维持班级纪律,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拒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信心。

四、课堂提问要体现教学动态与艺术

(1)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的综合产物,其中有预先设定的、计划的、规定性的条件。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实际,使教与学发展为学生的发展,从而去整体把握、综合渗透、驾驭动态的生成过程,并运用动态的特有的特征主动、潜在与差异,为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独特的课堂教学艺术是将教育与艺术有机地结合,使自己扮演一个艺术家的角色。教师用艺术为课堂注射活力,唤起学生的仰慕与共鸣,将艺术延伸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提供新的生命力;同时将教育融入艺术中,使教育有色彩,知识结构与学习结构更有多角度、多维度的深化。

五、课堂提问教师要做好提前准备

现在教学中一直都很重视课堂的效果,新课标也一直强调师生之间要互动,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相互配合,适当的有一些问题回答,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什么时间提问,提问谁,提问什么,预期的效果,预期会出现的情况,怎么解决等等。因此,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课的内容。一般讲,开学初就应将一学期的教材事先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最忌讳的是一节课一备课,临时抱佛脚。成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为学生做好榜样。

六、总结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尊重和遵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规律和思维特点,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课堂提问的技巧,把握提问的度,让课堂提问真正发挥作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德育功效。

作者:杨世龙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福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