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框架结构运用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框架结构运用思考

一、运用“框架结构”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看,“框架结构”这一教学方法符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结构化学习法。他强调,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过程,要求老师“不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通过思考加工,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就会把该学科的内容看成是各部分、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知识结构,也容易掌握该学科内各部分、各层次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从而使该学科的知识容易保持和提取运用,能够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从现实上看,苏教版的“思想品德”在内容上分为七年级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八年级的法律和国情和九年级的心理、法律和国情的综合,因此内容零散、交错复杂,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有一些零碎的记忆,缺乏条理性、整体性的了解,更别说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对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宏观建构。这种建构就是我们所说的“框架结构”或“知识网络”。

二、运用“框架结构”的方法

1.网络结构式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是比较零散的,但是它每一章节之间的知识点相互间有着逻辑联系,其表征是环环相扣的,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结构的形式把一章或一节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

2.图解式

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解决。”初中政治的部分教材内容概括性极强,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比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本课内容涉及了人民、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等概念及其关系,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一张人物、制度、权力之间的关系表,逐步演示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的结构,也重新组织了课本内容,这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也就能准确地把握课本上若干段内容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纲举目张、一目了然的功效。

3.表格式

利用表格教学,就是以教学内容为蓝本,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以精练的语词、短语,将其构画成简洁、清晰的表格,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听得进,印象深,记得牢,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些比较性强的内容特别适合用表格形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是所有感官中最敏锐的,而面对图形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表格十分清晰地显示了比较项的共同点、不同点,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4.数轴式

数轴在数学上是表示点与点的关系及位置,那么政治教学中何来的点与位置呢?答案是肯定的。俗话说,政史不分家。在政治教学中,特别是涉及国情内容,是一定要结合我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来进行讲解的,此时就出现了点(历史时间点)和位置(历史事件)。以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第一框“辉煌的历史篇章”为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又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引导中国走上了一条发展致富的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运用“框架结构”的时机

我们可以利用框架结构导入新课,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在这张结构图上,引发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什么呢?”这样的思考,也让学生从整体上、全局上对这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我们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利用框架结构,并由学生自主完成结构示意图,课堂上与老师讨论、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课堂的尾声,我们可以利用框架结构做一个有力的总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课内容。

四、结语

总之,不同的课用不同框架结构的形式,也在不同的时机运用,我们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学中我们把零散的、静态的知识点用框架结构的形式把它们整合起来,由静态的转向动态的,也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框架结构的教学方式由来已久,但随着教材的更新、学生知识的拓展,我们的设计也要有时代感,有创造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作者:范雅萍 单位:江苏省昆山青阳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