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复习习题设计探究

初中数学复习习题设计探究

一、设计递进式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在初三总复习阶段,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其认知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更加明显。如果采用一刀切的习题,无视学生间的差异,只能抹杀学生的个性,湮没学生创新的火花,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只能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属。对此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总复习阶段,教师要设计出递进式习题,也就是说一道较为复杂的题目由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小题目组成,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学习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程参与、全面发展。如在复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时,我为学生设计这样递进式的问题: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度,那么它的顶角是多少度?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10度,那么它的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m度,那么它的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这样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引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从而使学生通过贴近学生实情的习题来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并通过步步深入的思考达到对这一性质的规律性认知。

二、设计开放式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

封闭式问题即条件完善、答案唯一,这样的习题虽然也可以达到巩固与提升的效果,但容易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固定的条框内,而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独创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开放性习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且更加利于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一题多解。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一些习题的思路不止一条,解决的途径也不止一条,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题多解的习题,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不要拘泥于常规方法,而要勇于创新,敢于求异,从不同的方向与思路来展开积极的思考与思维。2.一题多变。知识是静态的,而思维是动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创编一题多变类习题,将学生所学各个模块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是机械地照搬教材或教参上的习题,而是要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改变条件、改变结论等设计多变题目,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同时也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给出多个条件,让学生选取条件自主创编习题。二是给出特定条件,给出不同结论,让学生从中选择。这样的训练更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来创编题目,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加强个别指导,了解复习计划。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透过表面寻找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设计应用性习题,提高学生数学实际运用水平

数学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决定了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新课的学习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视角入手,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数学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展开主动思考,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总复习阶段,同样要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要善于为学生设计应用性习题,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社会热点话题等,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与生产问题。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水平。如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第一档电量为每户每月180度以内,电价维持现行价格0.52元;第二档电量为每户每月181-350度,电价在第一档基础上每度电加5分;第三档电量为每户每月350度以上,电价在第一档基础上每度电加0.3元。1.某居民响应节约用电号召,计划每月比原来少用50度电,原来一年用的电量多用了4个月,那么居民计划月平均用电量是多少度?2.某居民响应节约用电号召,这一年中实际用电量有三个月超过计划用电量的40%,其余月份按计划用电。按照新标准,居民一年需交纳的电费为多少?这类习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实际运用水平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无形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四、结语

总之,复习课不是“热剩饭”,不是枯燥而机械的题海战术,而是巩固与提升的阶段,为此教师要设计一系列富有新意与创意的习题,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习题来巩固知识,将知识不断地转化为实际能力,这样的复习才能成为学生质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实现复习课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作者:李静芝 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安溪恒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