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实践思考

初中数学问题实践思考

【摘要】笔者在分析当前国内使用微视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初中数学学科中利用微视频创设问题情境,使其作为教学问题探究活动的起点,将探究的过程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的品质,从而实现有效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有效学习

微视频是近几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种知识载体,国内也有许多教师尝试利用微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可以说教育界正在形成一股利用微视频教学的潮流。但是通过观察,笔者发现目前的微视频都是以讲授基础知识点或解题方法为主,应用形式也主要定位在课前或课后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上。在这种模式下,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探究过程的缺失。利用微视频讲解知识点,看似方便、直接,学生也很容易接受,效率较高,但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跳过了探究这一重要环节,看似短期效益明显,但是弱化的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笔者尝试将微视频作为思考的起点,完成次对数学问题的深度探究,并完成严谨的数学论证过程。

一、微视频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1.1创设问题情境——探究的起点

要鼓励学生思考,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微视频中可以呈现一系列的数学现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得到个可能的数学猜想。基于实践,笔者认为在微视频中整个情境的创设,一般围绕这个核心的开放式的问题,同时这个核心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且答案指向可能不是唯一的。

1.2科学方法的引领——探究的支柱

思维能力只有在科学方法的引领下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分析问题、证明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微视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1.创设情境,指导方法。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整个微视频围绕一个核心的数学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一个固定的值”展开,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数学问题。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导学单,这样以微视频和导学单为一体的资源包为学生在学习前的思考提供了支架,最终形成一个初步的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个固定的值180度。2.及时数据反馈探究的效果。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观看微视频后完成的导学单汇总数据如下表:数据显示,通过微视频中创设的问题情境,结合实验操作,学生基本都获得了比较准确的实验结论,这为后续的归纳猜想打下了基础。

二、微视频助推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翻转课堂理论是微视频教学应用的基础。在课前,利用微视频创设问题情境;在课中,采用自主或协同学习方式,继续深人探究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课堂探究活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的协同学习方式为主。在活动中,充分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用学生的思维互相影响,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思维广度,加深思维深度。1.汇聚共享。以全班交流的形式分享课前预习的成果,江总并统计数据:全班有80%的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课前预习之前设计的实验操作生骤、为学生从感性的直观几何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逻辑思维、搭建了脚手架。2.协作学习。利用互动白板、学生以站立讲述的形式充分展开交流。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讨论和发言的积极性比通常围坐在课桌边上的积极性更高、更踊跃。通过多次的交流互动、以及教师的点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转换角的位置。然后利用平角构造180度的数量关系,从而证明出结论。不同的小组得到了不同的转换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教材中给出的方法,而第二个方法完全是学生创新的方法,由此可见,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有了提升。在活动的尾声,还必须将这些方法用符号表达出来,也就是数与形的转化过程。3.交流成果。通过20分钟的充分讨论之后,符号语言的转化对学生来说已毫无难处。最后不同小组之间开展互动,交流各自得到的方法,检验证明过程,通过再一次的互动,学生之间的思维的互相影响,学生思维的广阔度和严谨性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春花.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

[2]刘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7).

作者:李米娜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马头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