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解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解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步入社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应当担负好自己的职责,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因数学本身具有的难度和缺乏趣味性,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就更应该在课堂教学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够得到切实地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学生现状;教学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生源多、教师资源相对少,使得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仍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习惯于自己主导整个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实现,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少。在应试教育观念和压力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过分的追求成绩的结果,他们为学生做好一切准备,先学哪、哪块要学什么知识点要掌握的题型是什么,整个学习过程都将初中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和学生自身努力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更加抽象,而很多初中生无法一下很好地应对这种转变,初中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想帮助初中生更快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教师应该想办法将问题具象化、生动化,增加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初中教师认为那都是花拳绣腿,一味地追求趣味不仅增加其课堂负担,而且对于成绩的提升并无益处。例如,本来只需要初中生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行,但老师就偏偏选择几道抽象的应用题反复传授,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降低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现状

(一)厌学情绪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阶段,很容易因为和老师的关系、学业难度等问题存在而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中相对比较抽象、难懂的学科,学生更容易因为数学题难、做不好、体验不到成就感,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无法体会到初中数学的乐趣所在。很多学生容易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会就做做,不会就算了,应付了事。

(二)依赖性强

因为老师过于主动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得很多学生因此对老师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仅仅简单地选择跟着老师的步伐走,缺少自己的学习计划,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长短板,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关注学生对当下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将教师“主宰”的课堂慢慢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将填鸭式改为启发式,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率。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转化为几道贴近生活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去解题,在对比几个式子的差别所在,再从这开始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着得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如此一来,不仅将一次函数拉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样让学生自己对比分析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得出来的概念,更加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要针对抽象、枯燥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也可以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老师应该注意平时教学中更多关注优秀生和差生而对中等生有所忽略的问题。在数学游戏、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证同学的参与性、积极主动性。

(三)推进分层教学

很多学校和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最后总复习的时间,会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不断压缩时间,这就导致进度快学生跟不上,基础扎不牢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在每一个单独的学习板块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进行层次的划分,一步步来,哪个层次都不要缺失,稳扎稳打提升能力。例如,我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都会将作业分为简单、一般、较难三个层次,不仅能打好基础,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要根据学生掌握程度不同,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等级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英涛.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J].中小学数学研究,2016,(10).

[2]何尚彤.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生数理化,2016,(01).

作者:刘美慧 单位: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