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生证据意识探索

初中历史学生证据意识探索

[摘要]

初中历史教科书应是真实历史的展现载体,但在其撰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和人为的成分。真实的历史与教科书中的历史还是有差别的。历史教育应重视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关键词]

初中历史;证据意识;培养方法

初中历史教科书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主要渠道。历史教学承担着教育任务,历史教科书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主观意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探究历史,初中历史教学需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师应有证据意识

初中历史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历史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有底气,如果有需要,能拿出让人信服的资料,从而证明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厚积薄发。对于不同的书上呈现的不同观点,要通过查找资料进行鉴别,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分清真实历史与传说、小说、影视作品的区别,并向学生讲清楚。初中历史教师要有证据意识。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实践,不断反思。初中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求证历史。要让学生知道,历史要依靠证据来证明。教师本身具有重视证据的历史意识,便会感染、影响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以科学的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二、培养初中生证据意识的主要做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1.从史料中得出正确结论

历史教科书尊重历史事实,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它。一般地,我们在做出一个结论前,必须先从教科书中找到依据。比如教科书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说明唐太宗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君主;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残害我国百姓,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为大东亚共荣”,我们有日本投放的毒气弹的证据,日本在中国恶意遗留60万枚毒气弹,已与中方签署《处理日化武条约》。要求抗日战争研究需要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的档案、照片、实物等,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这就是用史实说话。

2.搜集史料,印证自己的观点

初中生喜欢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看问题经常带有片面性。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然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初中历史教师要告诉学生:搜集史料的渠道要广泛,可以从典籍中找,从互联网上搜,听老师和前辈讲述等;史料的种类多,可以是各种载体的出版物,也可以是其他实物证据。收集到的史料要尽量辨别其真伪,把小说、影视剧的“史料”放到一边,仅作参考,因为这样的史料受作者、导演个人观点的影响较大。

3.逐渐学会用证据说话

初中生的知识水平有限,阅历尚浅,可塑性强。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渗透证据意识,教育学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然后慢慢地强化学生的证据意识,对于有证据意识的学生要加以表扬,而对于缺乏证据意识的学生要加以引导,逐渐引导学生养成用证据说话的习惯。

4.自主求证

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最容易受影视剧干扰。影视剧受导演个人的喜好影响较大。虽说影视剧播放之前已得到广电总局的审批,但有时为了娱乐大众,其历史人物、事件等与历史事实往往有很大的出入,有时为了剧情的需要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不可抹杀影视剧的教育功能,但我们要告诉学生影视剧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杜撰,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基本都是真实的,是历史研究者经过反复考证写出来的。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当我们接受其他渠道的“历史知识”时,别把它们当作真正的历史而相信,要逐渐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5.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探究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历史书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往往一笔带过,语言十分精炼。这给历史教师教学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对于古代史,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相关史料来学习。对于当代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学生虽然同样不清楚,但教师、学生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见证了这段历史。可以让学生回去询问家人,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等,然后带回课堂和大家一起交流。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史料的证据只是浅层次求真,只能让学生停留在记忆层面,不可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理解,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养成。我们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学好历史知识,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现有历史结论,再通过历史证据来探究历史。

作者:朱秋香 单位:江苏姜堰市南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