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运用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本身就比较复杂抽象,要是在具体教学时一直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法,就非常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根本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就需要积极优化教学模式,如:合理运用史料知识,赋予教学内容新的生机、趣味,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有效增强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知识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有了兴趣作支撑,才有继续学习的动力。而史料知识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色彩,还具有非常曲折的情节,以及丰富的人物性格。在教学实践中,透过史料,把其合理运用于教材中,并有效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不断丰富历史知识,将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热情的充分激发。例如:在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歌曲《十送红军》等,相关的影片《万水千山》、《草地》等,让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有效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都遵循着一定规律。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时也不是随意盲目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说白了就是有讲究的,必须把握好运用史料知识的度,既不能过多(极易脱离教材主体内容),又不能过少(很难达到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只有合理运用,才能使学生找到其中的历史规律,从而真正达到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繁荣一时的隋朝》时,教师可以恰当运用史料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隋朝“繁荣”的历史,如:隋朝的建立、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从特定历史条件观察问题,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如:历史时间的计算能力、历史图表的辨别能力、历史知识的研读和辨析等能力,让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学会自主独立思考。同时,还要让学生从心里彻底明白历史发展是有阶段的(从低到高)、规律的、时代背景的,只有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学生才会时刻秉承客观态度,理性地认识、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有效借助史料知识,引导学生快速找到其中的关键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整理和判断等,非常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高效学习历史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史料知识

(一)以教材为主体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非常多元化的,不光有正文,还有一些辅助材料,如:图片、文字、音像制品等等,其中史料知识尤为重要。这对初中历史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必须细细研读,并有效借助课外史料,适当补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课外史料时必须把握好度,切忌过多使用,并且要紧紧围绕教材史料,千万不能淡化教材内容,忽视教材作用。切记:课外史料的根本目的是基于教材上,真正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积累历史知识,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增强。

(二)深入史料研读辨析

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熟读、研究等一系列方式,吃透史料,在此基础上,才能带领学生很好的分析史料,特别是历史教材中的史料,更要细细揣摩,深入领会,有效吸收。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地方,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反复讲解,还需要抓住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把这些有效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便于学生的更好理解、消化。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加强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带着问题来查阅相关史料,并从中快速提取到关键信息,转动大脑,主动思考,主动探寻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从而真正从根源上提升初中历史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严格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

众所周知,初中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身心逐渐成长阶段,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一些比较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因此,这对初中历史教师具体选择史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历史教师在给学生选择史料时,切忌直接从名著典籍中摘选,如:像我们所熟知的《史记》等,超出了初中生的能力范畴,对于初中生来说,太难了,就算选了,也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教学意义、效果,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做无用功。因此,在具体给学生选择史料时,最好侧重于一些语言通俗易懂、好理解的文章,以及视频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从而顺利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四)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辅助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强引导,让学生在史料学习中,主动发现、探索、解决,说白了就是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有效借助现代多媒体、课堂演绎等各种方式,精心设置情景,通过历史再现,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收集史料的好习惯,并且还要加强训练,让学生学会当堂合理表达、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内容时,教师应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当时的大背景或者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为切入点,把情景融入于课堂中,紧接着采用大量的史料,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的基本方法。

(五)有效运用鲜活史料

我们在上述说了在具体选择史料时应依托课本教材,另外,不管就难度而言,还是就内容而言,都应严格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效运用鲜活史料,才能真正达到学生深入吸收、理解,顺应新课改发展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内容时,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时,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那个时期的战役、谋略、人物等,如: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失败?)。同时还可以严格依据学生实际,给学生适当布置作业,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本内容,从网络等其他渠道广泛收集资料,能把自己最喜欢的战役、人物了解的多具体就多具体,然后用自习课时间,请每位学生上台生动介绍下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不再只知道依附课本,而是学会从其他途径灵活学习。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合理运用,将非常有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增强。初中历史教师应有效借助史料紧密结合教材、各种辅助教学手段等,牢牢吸引学生眼球,高度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拓宽学生历史思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作者:林纲毅 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