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创业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在创业素质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并付诸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创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把创业知识作为学生在大学教育中需要获取的精神和行为特性,让学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诚实守信、依法遵规的经营#识和率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学生不论是创业还是从业,都能在内心深处保持着不断发现和创造世界的驱动力和实践力,都能在良好的创业意识驱动下,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成长,完善个体的社会化活动,形成完善的社会人格。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能够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等心理因素。创业是艰苦漫长的奋斗过程,需要创业者以良好的心理品质应对复杂多样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创业过程中的得失雌。创业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自立、坚忍不拔、悦他宽容品性,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勤于自省、勇于自制、善于适应等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环境及社会生活,牢固树立创业的自觉自强自信。创业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营管理活动、专业技术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与此相关,创业者箱要具备制和决策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即创新,创业竞争,就是创业者创新的竞争。成功的创业,都是创业者根据环境与自身条件进行谋划和决策,正确地确定创业发展方向、目标、路径、方法,制定出实施方案并付之实践的过程。创业者箱要在前人活动结果的基础上,有所新发现、发明或提出新问题,采取新方法加以解决,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创业涉及到人、财、物和时间空间的选择、分配、组合和优化,需要创业者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工作本领,能够审时度势,发现和把握机会,创造机会,使机会转化为效益。创业总是在某一具体行业领域进行的的实践活动,需要创业者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创业活动千头万绪,需要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创业者需要以系统的思想高度,根据创业目标和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控制,激励和融合群体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内外部矛盾,妥善协调创业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使其恰如其分地发挥适当有效方向一致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创业发展的最佳合力。总之,适应变化和利用、驾取变化,交往、公关,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应当带有理性启动的特征,才可能建立起创业的自觉自信。创业能力是基于相应知识结构而建立和强化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应包含有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相关专业、交往与公关等内容。创业者知识面越广阔,越精深,结构越合理,创造力也就越大,创业的成功几率理所当然就越高。

二、创业教育要着重抓好“两个结合”

创业教育应该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体系化的支撑,创业教育必将支离零散,无法制度化,难以取得实效高效。根据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出发起点与目标选择,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在于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培养具有&^业素质的人才。创业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和聽结构支撑。所以,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创业规律,组建合理的教育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把带有专屑性的实体课程与渗透于各个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分科性非实体课程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创业教育主旨的首要举播。独立实体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成分。实体课程应主要解决“如何创业”的问题,围绕学生创业必需的主要能力,涵盖一般性的创业知识与技能,以传授创业规律、创业方法知识和经营管理、政策法规、会计、税务、保险、金融、沟通与交往、公共关系等常识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诸如删、决策、生产、管理、阅读报表、评价与反馈等工作知识,为其将要进人的社会角色,掌握角色环境、了解角色规范,采取合理的创业活动辦准备。创业教育独立实体课程应当体现务实高效的风格,内容精炼、节奏明快、指向明确,杜绝学术性的繁文缛节,在高职院校中,一般安排60-80课时为宜。非实体搬应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稱神和创业品质为重点,主要解决“如何才能创业”的问题,贯穿渗透于各类基础课、专业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习、岗位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在校园文化活动、实习实践活动锻炼中,在氛围熏陶中逐渐形成和固化创业精神、创业品格,强化创造思维、创业能力。非实体课程因附着于其他教学课程和活动,有较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必作出明确的课时限制。创业教育本身带有超越专业教育界限的特征,其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与学科专业教学当然地存在着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学校必须变革教育_学理念,注重拓宽基础性教育,建立大课程思维,打破学科专业间的人为壁垒,把具有创业教育性质的基础性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中都重视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也要结合各学科专业实际,努力实现与各学科专业优势的双向融合,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全面拓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德国理工科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自1995年起启动了“创业型大学”计划,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和创新人才。

“创业型大学”其核心要义是调动学校一切教育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和实動。该校管理层认为,创业教育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实践、鮮觀究、行政管理等方面,创业文化应渗透到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视野和方向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有持久漫长旳周期,不能急功近利,试图通过运动式的、应景式的短期行为一蹴而就。与此相比较,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存在着短视和浮躁,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渗透专业教学过程之中,创业教育仍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例如,在教学定位上,往往把创业教育局限于技能训练和方法实务层面,缺乏理念层次的指导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学科专业教育往往忽视创业意识的灌输渗透’明显形成学科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张皮”格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把创业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着重抓好“两个结合”。一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构建创业教育与思政法律教育、公共基础教育、职业知识技能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交叉渗透、相互支撑的内容体系。二是以实体课程为抓手,构建以非实体课程为基础,专业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学形式和结构体系。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两个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创业教育游离于其他教育、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悬浮于非实体课程的现象。

三、创业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系统化

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是以传授间接经检为主的教学环节,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展学生创业活动,都需要升华为科学知识的间接经验的启迪和指导。因此,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性层把握创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建立起较完整的创业知识系统,提高创业的自信和自觉,保障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目前一些高校采取开设创业指导讲座或请企业家、成功校友作创业报告的形式来取代相对完备严谨的课堂教学,是创业教育活动的误区。讲座和报告虽然也能对学生产生激励、启发和借鉴作用,但其课时零散,内容单薄且缺乏内 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被动、单一,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也无法与实体相等同。 间接经验的传授,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但这些知识要内化为学生的创业素质,还需要有学生在创业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催化。创业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创业模拟或创业实践活动,直接获取创业经验,感播和体会创业规律,了解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创业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操作性的特征,如创办创业教育基地、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开发竞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个人或组队选择参与。设置 创业活动雜旨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育学规律与创业发展规律。创业教育设计应当 突出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促成创业教育活动蓬勃开展。目前,不少高校创建了校内外创並教育基地,以推进创业教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在基地教育中,学生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基地运行,可以较充分地认识企业与市场、创业与社会、职业与人生的关系,完善自身的创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强化进人社会的准备。

创建基地要务实求真求效,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有与基地性质和学生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以及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活动制度、管理制度。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国内高校屡见不鲜,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公司。但从现实情况看,高水平的创业大赛因要求较高,往往成为“精英赛”,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参与热情,对创业教育的示范效应并不明显。而一般的创业大赛虽然门碰较低较容易吸引学生参加,但很多学生的创业计划限于知识、经验不足,所设立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所采用的分析数据等往往是社谈兵,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缺乏实用价值。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和改变,否则大赛创业只开花不结果、其生命力将会逐渐萎落。创办创业园或“孵化器是全球髙校方兴未文的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和结晶。学生创业园以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为主旨,承担了冬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创业解化基地的职能,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使学生在经营管理、团队协仏风1^^、法律契约精神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髙,成为创业教育的强大助推器和辉煌成果,其中具有典型和标杆意义的当属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其建立的的“桂谷”,孵化了髙科技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最先进知识和技术的聚集地,孕了享香世的现代科技文化。“桂谷”道路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校发展的规律,“斯坦福+桂谷”的模式成为各大髙校竞相效仿的对象,其“硅谷效益”已扩展到世界各地,并带动了世界各地大学髙科技园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我国高校推进创业教育,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世纪末国内高校开始探索创建创业园区,至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创业园公司已达一千多家。但是十多年过去,从总体看大学创业园发展并不如人意,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佳,不仅没有舰出一^真正强大的明星公司,还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斯坦福+硅谷”的模式在中国也许有些“水土不服”,但推进创业园建设的探索应当坚持不解。即使暂时没有创建创业囷区,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产学研互促共进,把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为促进创业型人才藤而出,学校应积极探索建设开放的弹性教学管理系统,既允许鼓励学生休学创业,也要允许学生返校接续学习,为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营造灵动宽松的制度环境。创业教育是全面索质的教育,是渗透于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学校只有以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改革灘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才能推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活跃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创业者。

作者:武刚 文小洁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