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思考(3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思考(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各个高校都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建设起步较晚,缺乏教学经验,而且教师队伍素质令人堪忧,导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不利于创造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并围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展开分析论述,在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此课程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强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改进此门课程开展不力的问题,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符合我国时代的发展趋势。教育乃国家立国之本,开展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柱,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尤其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高职院校必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才能培养出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性人才,推动社会的创新改革,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其次,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观。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作为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能力。经过对当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们的就业意识不强,自主创业能力依然不高。所以,只有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才能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勇于自主创业,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使学生的就业观更加成熟,在面临就业压力的同时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有效地避免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就业窘态。第三,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职业院校为了获得长足的进步,必须提高就业率及创业率,才能实现学校信誉的提升和知名度的提高,在日益激烈的职业院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不断为自己的创业之路蓄积力量,进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使得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第四,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是深入发展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构建我国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进步的共赢局面。

二、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开发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开发与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后的创新创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建设趋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思路。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力强调高职院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对创新创业的培养缺乏重视。一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并不具备。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校都趋于形式,搞面子工程,导致创新创业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这样不仅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导致学生的就业率依然不高,创业率有待提升。第二,创业创新教育开发的内容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部分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当中,由于课程设置的内容相对简单,不能完全发挥创新创业的价值。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创新实践活动,易导致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肤浅,含金量不高。不仅浪费学校和社会资源,也会导致学生的创业能力不高,在今后的创业之路上遇到挫折,备受打击,以失败告终。第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本身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一旦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都上不去,就会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资金有限,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严重落后。比如,师资队伍老化、专业知识缺乏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不丰富等问题,导致开展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第四,高职院校缺乏专业性教材,实际操作训练不足。在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中,实践环节至关重要。专业教材虽然是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和依据,但缺乏必要的实践课程,容易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特别是缺乏专业的优质教材,会影响创新创业的实际效果。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必修课,而是作为选修课对待,难免导致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由于缺乏专业性教材,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知识灌输方式,缺乏实际指导性,也不能体现出专业特色以及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的办学优势。所以,教材本身的行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会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浮于表面。

三、强化高等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开发与建设的有效途径

当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求得发展的必然选择。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寻求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发与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必须创新理念,制订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引领计划。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教学理念,结合专业实际制定出科学的创新创业引领计划,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自主创业提升,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从教师到学生必须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清醒认识到创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会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一人创业将带动成百上千人就业。只有师生员工的观念彻底转变了,才能使学校从办学理念的确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上切实引导和激励更多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其次,完善课程的开发,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应该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一方面要聘请一些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人才担任授课教师;另一方面要提高现有创新创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当下国家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尤其是要聘请一些经济专家和投资专家为学生们授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信心。其中,骨干教师负责基础课程教学;专家、学者、企业家定期到学校开展创业咨询辅导。第三,深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高校需要选购优质、专业的教材。为了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价值,首先应该编写一份优质、专业的教材,提供最新的创新创业相关内容。比如,相关创业成功的案例、创业中需要注意的知识以及企业家的成功之道等,都有助于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受到启发。以前该门课程都作为选修课程,许多学生对选修课程常常抱着应付的心态,教师也多运用灌输式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缺乏具体的指导。因此,高校应将创新创业列入到学生的必修课当中,并在期末考试中进行学分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要让其重修该门课程。通过选用优质、专业的课程,促使教师针对目前相关行业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该行业,为以后的创业打好基础,避免盲目性。第四,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发创新创业的教育。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点,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专业实习实训岗位,以促使学生们经过实践锻炼,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并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创业设计大赛激发创业热情,为未来创新创业奠定基础。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创业大赛,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创业基金和所需的场所和设备,扶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让学生快速走上创业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学校邀约企业进行联合搭建校企共建平台。学生通过在企业进行教学实训或者是就业顶岗,能更好地锻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比如,高职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学生进行大量专业实习实训,由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起一个个实习实训项目,学生在利润和风险共担的条件下,参与从设计到加工、从成品到销售的整个生产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独立经营能力。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符合我国时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更全面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增强整个学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在当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创新意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过于简单,浮于表面,而且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性教材,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课程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必须创新理念,制订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计划,完善师资力量,提高创新创业的教学水平,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另外,一定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开展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雄杰.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35-40.

[2]陈方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18(02):17-21.

[3]谢丽丽,朱婷婷.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2):11-13.

[4]缪宁陵.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2):29-32.

作者:宋楠楠 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摘要: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两者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应从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师资力量、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融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两翼,两者融合,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1.1两者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教育部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从实践层面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深化专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同质性,两者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2两者融合符合人才培养的质量人

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安身立命之本,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两者融合能克服专业教学的死板与教条,活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动力。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土壤。

1.3两者融合落实“教学做一体化”教育理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能使校企合作双方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学生捕捉到行业最前沿信息,让他们认识到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岗位要求,有效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学生立足专业及行业发展动态,深入思考,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4两者融合提升学生的职场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两者融合能够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行业动态,促进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及创业经验用到岗位创新和自主创业上,为学生未来的职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指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缺乏衔接

专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训、实践模拟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从目前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看,高职院校既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材,又没有构建以专业为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导致两者的课程教学缺乏衔接。

2.2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

专业教育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企业中去,解决以专业为背景的实际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是以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创新岗位、发展职场空间,是对专业教育的深化。从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两种教育实践看,专业实践依据教学安排主要开展专业认知、专业见习、顶岗实习;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展开实践教学,并非全程全方位育人。

2.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更要培养其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更要有创业经验。但从目前的开展情况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由辅导员、团委、招就处教师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教师既缺乏专业背景,又不具备创业经验,无法精准把握教学内容。

2.4创业教育短板凸显

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连续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但有数据指出,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与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从国内横向比较,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低于社会创业平均成功率。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短板主要表现在资金缺乏、创业能力弱、社会资源匮乏和社会总体氛围不友善。第一,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由父母、亲戚提供,或者借款,资金投入缺乏连续性。第二,大学生创业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专业水平较好,但创业经验、创新精神不足,导致项目选择和商业运作出现困境。第三,社会资源匮乏,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胆识及人力资源不足,缺乏管理经验,常常出现半途而废。第四,社会环境总体氛围不友善,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但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措施不力。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3.1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从培养学生积极适应就业岗位教育,转变为不仅能适应岗位要求还能创造岗位,甚至自我创业的教育。这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3.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以专业课程为基础,需搭建三个实践平台。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第二,创新大赛平台。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创新项目的实战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注重技能经验的积累。第三,专业平台与创业基地联合。创业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校内外提供实训室与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专业实践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受到企业文化熏陶,激发创造的灵感。

3.3整合师资力量

为实现两者的融合,要构建一支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第一,加快引进优秀人才。第二,实施师资培训。第三,混编师资队伍。

3.4完善激励机制

学校要制定激励考核制度,激活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第一,激发专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第二,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趣。教务部门对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学生处对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各二级院(系)开放实训室、实验室,让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举办科技节、科研讲座及学术沙龙,引领学生的成长。

作者:陈文 李春燕 单位: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指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和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现状;对策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所提供的实际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而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占新增就业岗位的50%左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把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日常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以创业带动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2016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职院校深入贯彻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学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1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资源,也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培养是国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可以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十分短缺,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向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良好素质的新世纪创新人才。

1.2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号召高职院校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创业空间,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充分就业。

2.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2008年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首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针对本校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探索以实战为主、理论为辅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以“创业工作室、创业教育街、创业教育园”为载体“三地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但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且更偏重于创业,需要进一步增加创新的相关实践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五方面:第一,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启发学生树立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第二,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各项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思维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第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提供有利条件大力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第四,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服务中心,并有组织或自发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

3.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高职院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教育教学活动来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高职院校增加就业。但其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3.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较为普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被当成是速成企业家的教育教学活动,显然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违背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开展初衷,没有充分将创新创业能力即开创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看成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易受到第二课堂论的制约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业务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相脱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了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第二课堂,这种认识和实践容易忽略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深层基础,容易把创新与创业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与操作的掌握。

3.3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缺乏相对应的实践环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停留在创业竞赛、创业报告的指导上,很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报告的火爆主要源于创新创业激情的共鸣,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创新创业的理想和渴望。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表面化、情绪化的教育,缺乏持续性的作用,其效果来得快,去得也快。

4.高职院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4.1坚持全程设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和新机制

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成长规律,三年全程设计,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年级重点通过职业发展教育、GYB培训,引导学生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二年级重点开展就业指导教育让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沉淀,引导仍然有创新创业激情的学生寻找合适的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创新创业基地,开展SYB培训等;三年级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成功典型报告,培养坚持创新创业梦想学生的企业家精神。

4.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创新创业政策,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开展GYB、SYB等创业培训活动。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教师。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知识讲座、组织经验交流、事迹报告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欲望与信心

4.3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以行动为导向,经验为引导,对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高。而高职院校近年来引进的教师普遍存在学历高、社会实践经验少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具备企业背景和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入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同时,加大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支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高职院校教师交流经验等,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超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核心要素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2]李春青.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3]刘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企业导报,2016,(04).

作者:韩梦娟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