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导论范例

化学专业导论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1

近年来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进入高校,通过分析高校化学类课程在线课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具有教学时空扩大、解答针对性强、演示实验安全性三大优势,但是也存在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高校师生互动薄弱、知识点过度简化、动手实践无法替代这些不足,建议通过授课教师学科交叉背景、丰富的案例教学、合理的考试考核、强化课程考核测量与评价等环节逐步完善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

高校;化学;在线课堂;教学模式

1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发展历程

2004年,萨尔曼•可汗用计算机远程指导他表妹学习数学,后来他开始录制十几分钟的教学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其他人下载学习。2007年,在前期的积累下,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兴起了“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1]。近10年来,在线课堂不仅在国外发展迅速,在我国也是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2000年以前,受制于电脑硬件软件价格高昂,国内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类的专业的教学过程只有较少的使用电脑。进入21世纪的前5年,PPT这种教学手段广泛进入了国内高校的课堂,但是大学生个人电脑的持有率还较低。2005年以后,个人电脑基本在大学生中普及,虽然这一时期电脑软硬件价格下降了,但是网络通信的费用还是比较高,同时网速较慢也制约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这一阶段,虽然国内很多高校制作了精美的精品课程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基本没有互动,且较少更新。2010年之后,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同时网络资费大幅度下降,为国内高校在线课堂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2]。近几年来,国内高校大量的在线课堂纷纷呈现出来,但是基本偏向文科类和通识教育,理工科在线课堂不多,其中的化学类在线课程就更加少了。截止2017年3月15日,在国内几大主要在线课堂平台上搜索题目中带有“化学”的课程,其结果如下:(1)在超星公司尔雅通识课有复旦大学的化学与人类、浙江大学的化学与人类文明2门;(2)“智慧树”在线学习网有兰州大学的化学工程基础、中国海洋大学的食品化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生物化学3门。第三,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课程有9门,分别为清华大学的有机化学、四川大学的化学反应工程、清华大学的材料化学导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水分析化学、北京大学的化学与社会、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的微观化学世界、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原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固体化学导论、美国戴维森学院的药物化学。第四、网易公开课在线学习课程较多,有大连理工大学的改变世界的化学、南开大学的化学类专业导论、化学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中国石油大学的身边的物理化学世界、济南大学的化学与人类健康、天津大学的化学漫谈、安徽大学的化学与科学素养、湖南大学的化学与能源、南京理工大学的神奇的化学元素、河北工业大学的绿色化学技术、河南大学的走近化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导论、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麻省理工学院的魔术背后的化学、固态化学导论、化学原理、耶鲁大学的新生有机化学、可汗学院的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可以看出国内大学的课程仍是以科普通识教育为主,虽然也有少数高校为专业性比较强,但相对于国外高校较弱。

2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有统计分析表明,可汗学院制作的一些课程比美国常青藤高校制作的一些免费课程还受欢迎,因为在国外许多高校的在线课程,依旧主要是只录制教师上课的过程,某种层面来讲,依旧是满堂灌的一种形式,而可汗学院则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无法在接近一个小时的课堂里高度保持注意力集中,而可汗学院的每个在线课堂视频则比较简短,在十几分钟内完成,可以保证学生高度的注意力[3]。同时把教学的时空界限打破,不在拘囿于过去的学校,而可以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进行提前自学,然后将某些不理解的内容带到课堂上由授课教师答疑解惑,从而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除了以上这些共性的优点之外,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还有自身的优势,就是化学演示实验,对于专业学习化学的大学生而言还是必须了解的,但是由于某些危险性存在以及课时的限制,无法在学校实验室课堂上展示,这时利用在线课堂的安全性就体现出来了。

3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但是由于在线课堂在高校中推广的时间短,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高考等一些大型考试的指挥棒,学生课下提前自学的热情和态度相对不高,甚至在一些网购平台例如淘宝出现了代看在线课堂视频的服务,尤其是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居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线课堂时空分离的带来的一个不足,无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施监控。产生这样的一个很大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迷失,缺乏对专业、对课程的应有热情。其次,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有限。由于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学生不再像中小学那样有固定的教室可以长时间的在一个教室里,而教师在在教室的时间同样较短。再加上学生人数往往较多,甚至有一百人以上的大班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默契和了解,这对于开展在线课堂中的课堂答疑环节存在一定的不利。第三,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可能存在过度简化的缺陷,因为在线课堂时间较短,有些本来需要用数学公式做严谨证明的内容,往往用特定的例子去解释说明,从而不具有广泛的应用性[4]。以高校化学类课程为例,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物理化学,还是需要数学公式的推导,在过去已有的PPT模式之下,已经存在学生反映进度较快,没有用黑板板书效果好,而现有的在线课堂这样的过渡简化进一步加深了。最后,在线课堂模式不可替代实验动手操作,化学类课程虽然有些演示实验可以采用在线课堂的模式,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实验技能需要学生通过在实验室中亲手操作才能掌握。这些实践技能用教学视频是无法替代。

4高校化学类在线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对策

首先,不同专业的化学类课程授课教师应具有交叉化的学科背景。高校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在化学类课程学习的热情不高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往往这些课程由纯化学背景的教师任课[5]。化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虽然能保证化学教学上的深度,但是无法保证化学教学的广度,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学习,才能更好的通过简短的在线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二,在线教学设计需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例如环境专业,可以以大气污染引入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学习,如果只是简单罗列物理化学的基本公式,会造成学生本专业上缺乏认同感,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只有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并通过准确的案例指出哪些化学知识点在哪些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践中如何应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强化。第三,完善考试考核形式,不能只注重在线考核,也要注意线下的考核。但是同时要注意考试考核的难度与广度,不能所有的专业一刀切,采用一个难度,还是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特点,根据这个专业的课时以及后续相关课程的要求,进行设计考试考核,实现课前在线课堂预习、教室答疑解惑、课后作业巩固等环节的全方位考核。第四,强化高校化学类课程的考核测量与评价。在高校虽然一般考试有试卷分析与考核评价,但是形式过于简单,往往是简单的划定一下成绩的比例,再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主观性的文字描述,缺乏大量的数据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化学类课程的考核相对于中学较少,中学一般一个学年有多次考核,能达到月考甚至是周考,而在高校一门化学课程往往只有在一个学年考核一到两次,这样的考核,无法使任课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这时候,对学生成绩的测量与评价更加显得重要,一方面可以给本学期授课学生成绩进行合理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指导下一学期或者学年的教学工作。

5结论

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化学教学中还是比较新颖的,在今后的推广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优点,克服其不足,使之能够较好的为高校化学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牟新利.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2015(7):147-148.

[2]瞿旭晟.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105-106.

[3]张小坡,魏娜,靳德军,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法探索天然药物化学教学[J].广州化工,2016,44(12):191-193.

[4]袁素真,衡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J].长江丛刊,2016(21):235-235.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2

大学新生入学后大多会面临一个较长的心理“迷茫期”,《专业导论》作为一门大学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使命和特殊的课程内容。结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从课程的性质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专业导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课程设计。该课程已经在三届本科生中进行实践,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通过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性、教学常规评估和问卷调查等多个途径方面反馈的信息表明,该课程的设计及其实施受到管理者和学生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

专业导论;大学新生;课程设计;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稀里糊涂进来,又稀里糊涂离开”,这是对我国部分大学生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在二十多年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笔者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忧虑:今天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大不如从前。对此,多数高校教师持有相同的看法。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学生身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就业压力和外部诱惑,“读书无用”的思潮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专业思想和课程学习。比如在调查中不难发现,“个人的专业素养与就业的机会之间并非正相关”的观点为多数人所认同;另一方面,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性,大学第一学期基本上是通识类课程,学生较难接触到专业类课程和专业课教师,更不用说深入了解专业内涵、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基于这样的一种现实和认知,我们从2014年秋季开始为部分专业大学新生新增了一门《专业学习导论》的校本课程,将过去一直沿用的大会宣讲式入学教育加以课程化。《专业学习导论》亦称为《专业导论》,是面向大学新生的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本专业的目标和要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纵观国内其他高校,已有部分学校开设了类似课程,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我们分别以“专业导论”为篇名和主题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分别有131篇和177篇论文,且主要集中在近几年。这些研究主要就专业导论课开设的必要性、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教学的方法与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淮北师范大学从2013年开始在全校各专业普遍开设专业导论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在课程形式与内容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1]。关于课程定位问题,刘金花等认为专业导论课应教会大学新生转变学习方法和处理好各种关系,但主要任务是进行框架性的专业教育[2]。严平等针对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导论课实践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增强课程的实效性[3]。专业导论课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校本研究,但目前有关的研究仍不够系统和深入,表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实操性和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型和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学校性质、专业定位和学习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14年秋季开始我们尝试在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生物科学(师范类)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科类)两个专业的新生中分别开设了《专业学习导论》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结合我校的《专业学习导论》校本实践,就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业评价方法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二、专业学习导论课程设计

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学系统中都是居于核心位置。新增一门课程,首先要了解受众需求和做好课程设计。学生的需求问题,我们主要通过日常观察、教学座谈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包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需要该课程解决哪些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入学后存在相当长的一个“迷茫期”,迫切需要有专业教师能进行较为系统的指导。

(一)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专业学习导论课,不同于具体某一门课程的学科导论,是作为大学生接受专业教育、进入系统专业学习的前导和铺垫,是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入门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尽早了解所学专业性质、培养专业兴趣、掌握专业学习方法和规划自身发展路径,具有学习引领和导航作用。该课程必须放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最好集中在学期的前半段完成),以便能够尽早帮助新生解决好本专业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等问题。同时,该课程的内容及其教学实施需要体现校情和学情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因而具有明显的校本特色。所以,《专业学习导论》应作为专业教育模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和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的课程定位,我们将本课程的目标确定为:了解新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发展的自我期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理想;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学习任务;了解行业政策和职业素质要求;了解和适应大学阶段的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学会自我评估和进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关于课程内容,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别。比如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导论》,内容主要是系统讲授专业的内涵特点、主要学科知识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专业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专业与职业行业的联系、相关学科专业和国外相关专业发展状况等模块[4]。再比如长江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则包括:理想信念与食品安全责任教育;专业知识体系与素质能力构成剖析;专业师资力量、设施条件、毕业生典型、专业培养目标介绍;食品领域主要行业概述;学习方法指点;职业规划辅导等[5]。内容是目标的具体化,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性质的专业之间应有所不同。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课程目标,我们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六大专题(表1),课时数为16学时。 在上述内容中,重点是有关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及其学习指导。难点在引导学生进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但不同性质的专业又应有所区别,比如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中学生物教师为主,学生对教师职业没有陌生感,所以应侧重培养卓越教师的高素质要求,突出多元化的专业发展和高标准的职业素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则不同,学生对专业认识模糊,对职业比较陌生,对行业了解较少,所以“专业体验与现场观摩”专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将学生的实际需要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落实上述各项课程目标。以问题为先导,着力解决学生大学期间和未来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要求教师对本专业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授课教师一般应由专业负责人来负责,可以由多人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包括外聘行业专家和职场成功人士来开设专题讲座。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包括专题讲座、自主学习、社会实践、专题沙龙、问题研讨、案例教学和参观考察等,尤其要突出参与式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表2针对不同教学专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上仅为带有共性的一些教学建议,具体实施中应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并注意利用好生成性的问题和资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课程实施的考核建议

任何课程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除了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导向和内容导向的体系之外,还应建立对应的学业评价体系。本课程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平时的学习表现和期末的大作业作为学业考核的主要依据。本课程的大作业,是要求学习者完成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内容包括自我评估、职业行业分析、专业发展目标和阶段具体措施等。注意本课程学业评价的过程化和多元化。平时的学习表现主要通过考勤、课堂互动和完成阶段性任务等情况来进行考核,约占本课程成绩的30%—40%。基于大作业的学业评价约占本课程成绩的60%—70%,大作业操作的基本程序为:独立完成《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小组交流与讨论→组内推优→被推优者全班交流→学生互评和师评。

三、课程实施及其效果

宏观研究需要微观研究加以推进和实践转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究必须重视微观教学研究,特别是课程、教材、教法的实践研究[6]。专业学习导论课从2014年秋季开始在部分专业试行,即2014级、2015级和2016级的生物科学(师范类)、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科类)两个专业的第一学期分别开设了相应的专业导论。通过两个专业、两个年级的教学实践,专业学习导论已经真正实现了课程化和校本化,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表明,该课程受到专家的肯定和学生的欢迎,效果非常明显。

(一)基于“转专业”学生的分析

我校从2015级新生开始放开“转专业”的限制,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提出转专业。我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共有四个本科专业,包括两个师范类和两个工科类。其中两个专业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了《专业学习导论》必修课,另外两个专业没有开设,只是利用入学教育在班级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1-2个课时),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对照样本。2015级四个本科专业学生提出转出的情况见表3。表3的数据显示,未开设专业导论课的专业提出“转出”的人数极其明显地多于开设专业导论课的专业。我们随即对提出转出现读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到,提出转专业者大多数是对现读专业不甚了解和缺乏兴趣所致。由此明显可见,《专业学习导论》课程对于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内涵、明确发展方向和稳定专业思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基于教学常规评估的分析

在欧美等国,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是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中的一个新趋向和主轴。通过学生对教育的满意度来评价高等院校质量,这在我国正在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我校督导组每年要组织学生教学座谈,对全校所有专业的教学状态进行评估。在调研中学校督导组专家发现,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学习导论》这门课赞赏有加,学生普遍反映开设该课程很有意义,对帮助他们消除迷茫、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很有助益。随后学校督导组会同教务处强烈建议在我校其他专业全面开设《专业学习导论》必修课。同时,学生网络评教也是高校的一项常规管理措施,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都给出98分以上的评分,对几位任课教师的教学也都给出了96分以上的分值。在评价意见中学生普遍认为,《专业学习导论》让我们对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适应大学的生活很有帮助,授课教师也能深入了解我们的困惑,授课内容非常实用。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专业学习导论》课的实施状况,我们利用自编问卷在生物科学专业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问卷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必要性和课程实施满意度两大方面。调查对象为2015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两个班共计129人。发放问卷129份,收回有效问卷129份。关于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认为“非常需要”和“需要”者分别为43%和52%(两项合计为95%),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者分别仅为5%和0。关于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非常高”“高”和“比较高”者分别为41%、34%和22%(3项合计为97%),认为“一般”和“不高”者分别仅为3%和0。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回答“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者分别为32%、48%和15%(3项合计为95%),回答“一般”和“不满意”者分别仅为5%和0。关于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回答“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者分别为32%、43%和19%(3项合计为94%),回答“一般”和“不满意”者分别仅为6%和0。可见,本课程的设置、内容和教学实施在学习者中均获得了极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佰合.专业导论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历史学专业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36-39.

[2]刘金花,刘洁,李云贤.新生专业导论课教学任务多元化的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5):34-36.

[3]严平,曹小华,吴传宝,等.地方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导论课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5(20):37-38.

[4]赖晨欢,陈牧,勇强.基于《生物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6(12):38-41.

[5]严奉伟,高梦祥,张欣,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33):51-55.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3

【关键词】水科学导论;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一、课程简介

《水科学导论》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开课时间为第1学期,总学时16学时,总学分1分。它是本专业后续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和全面性,反映了水文与水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进展和前沿,有利于学生对水文与水资源方向知识的全面了解。该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水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水资源的相关理论、国内外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文统计,水利经济,水资源管理,遥感技术等。对学生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面广泛,不太容易掌握的课程。为此,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做了精选、整合优化处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力争做到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二、教学对象、课程目标与教材选用

1.教学对象

《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大学一年级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础,认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学习和练习,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因此,通过适当引导和鼓励,使学生保持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阶段的学习过渡到大学专业的学习,对本专业的认知和了解比较有限,学习方法基本上采用的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然而,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较,学生手中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大大增加,如学校的图书馆,文献数据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等。

2.课程目标

《水科学导论》课程从认知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学习水分循环要素和水量平衡,掌握水循环过程和水量平衡原理,了解水资源转化过程;通过水资源全球和区域分布的学习,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及问题;通过对水文和水资源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地表水、地下水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研究内容和影响因素;通过认识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了解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前沿,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水资源管理等打下初步基础。

3.教材选用

《水科学导论》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舒展、邸雪颖主编的《水文与水资源学概论》。该教材将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在一起,对水循环、水量平衡、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的运动、变化、分布和合理利用方法进行了归纳,同时介绍了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评价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不仅注重了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而且突出了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方法性和资料性,适合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教材。

三、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学策略

在《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替代性策略和生成性策略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替代性策略为主,以生成性策略为辅。由于学生处于大学一年级阶段,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对专业知识的基础不足,自学能力较弱,因此在《水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以替代性策略为主,主要表现为课堂讲授,教师代替学生处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设计教学活动等,使学生的学习较好地集中在预定的学习目标上,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内容。同时采用生成性策略作为辅助,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训练,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教学支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控制者,学生自己形成学习目标,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安排学习活动的顺序、并鼓励学生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训练,让学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为课堂讲授和自主学习训练。

①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以多媒体教学软件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后,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生产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生产和工程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中利用大量实例和图片演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认识。

②自主学习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与专业相关的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由全班或小组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探究,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训练机会,给定若干个主题,分小组课下准备PPT,课堂上进行演讲介绍主题知识和内容,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将教学内容由学科知识驱动向预期成果驱动转变,授课方式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反向设计为原则,结合互联网+和通讯信息技术,构建《水科学导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具体改革方法举例

(1)教学内容改革

①针对教学内容广,在合理安排授课计划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例如,“地表水文及地表水资源基础知识”、“地下水文及地下水资源基础知识”等部分作为本课程重点,在教学中各分配了4学时时间。重点内容部分在讲解过程中,力求精,有一定深度。②理论教学与生活、工程实例紧密结合。例如在“水文循环”中,引入了“晾晒衣服的水是否可能化作雨滴落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在“地表径流”中,举例分析了武汉城市内涝的形成过程,在“水资源转化过程”中,补充了“三峡工程”、“引滦入津”、“南水北调”等工程内容。总之,在整个理论教学,始终贯穿着生活与工程实例教学。③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教材中没有系统介绍“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但是随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范围的逐步拓展,这部分内容对于开拓学生专业视野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国际上一些前沿课题和研究进展等内容引入教学,补充介绍和讲解了中国面临的主要水问题、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构成、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水文水资源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展开讨论。

(2)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即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向探索性教学转变,采用灵活式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水科学导论》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易于记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内容,增强了信息量,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课时的缩减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矛盾。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具体采用以下教学形式:①放映中国水资源现状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视频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并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②放映水文循环的动态视频,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水文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并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③放映工程案例内容的图片,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案例,对于日后遇到的实际工程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提供机会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训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1)提出与专业相关的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城市内涝问题),由全班或小组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探究,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给定若干个主题(洪水、干旱、水污染、水生态等),分小组课下准备PPT,课堂上进行演讲介绍主题知识和内容,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建设《水科学导论》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同步开展教学,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相关视频、文献、测试题、讨论等,与线下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而且在线课程可以让学生灵活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实施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启发,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互动,调动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大量阅读书籍和参考文献,分解出重难点,提出典型的讨论性较强的主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最后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全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的考核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设计。评价的项目包括线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随堂测验、期末闭卷考试等。评价的形式采用阶段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是学生完成一章的学习后,安排章节测验考核,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综合性评价是学生完成整门课程后,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四个指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满意程度、课堂表现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其中学习兴趣、学习满意程度、课堂表现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评价,问卷采用“教材动机性问卷”,分数越高表明指标越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课后卷面考试方式,满分100分。通过对所获得的问卷调查结果和课后考试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水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后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学生们一致赞同在上课的时候多采用实例分析、分组讨论、自主学习进行授课,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熟练掌握了专业知识,锻炼和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对分组讨论、PPT讲演显示出很大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达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结语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选修课;纳米材料导论;科学世界观

高等教育突出专业教育,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各个专业设置相应课程来完成专门人才定向培养。高校课程根据对专业的适用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前者是重点讲授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对稳定性,后者则是作为必修的一种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特长,系统构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高校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始终处于指导地位。教学规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教学过程实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是成功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贯彻的准则。如何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灵活运用、落实高等学校教学原则,是高校教师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纳米材料导论是苏州大学材料专业开设的选修课,重点介绍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着重介绍纳米粒子、纳米薄膜、纳米固体等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基本性能。该课作为材料学专业重要选修课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践行高等学校教学原则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一、教学实践中选修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本科教育过程是专业科学知识体系构建过程,同时也是本科生世界观逐步确立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学的首要原则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科学性要求教学要客观传授专业科学理论,而思想性则要求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纳米材料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纳米材料特性这一章节中,重点揭示材料构效关系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即利用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引导学生认知纳米材料特性。材料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材料是客观的物质,纷繁的材料构成了多彩的物质世界,层次的划分使复杂的物质世界变得清晰而富于条理。物质可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又可分为若干个亚层次。目前,三层次理论为人们所共识,即以典型尺度划分,物质可分为微观、宏观、宇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物质服从不同的运动规律。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尺寸的划分不应当是截然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即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介观,处于介观领域的物质其典型尺寸为1~100nm(小于1nm为微观世界;大于100nm为宏观世界),该范围也称为纳米尺寸范围。这一过渡区域的特点表现为宏观规律和微观规律的互相交叠。一方面,牛顿经典力学的规律尚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量子力学的各种效应已十分显著,其结果是出现了新的尺寸效应。其中,既有本构特性变化的尺寸效应,又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出现的尺寸效应。具体表现为宏观块状物质的本构特性与特征尺寸无关,而当物质的特征尺寸减小到某一临界值时,其本构特性变成与特征尺寸相关,或者出现新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即纳米尺寸效应,其包括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团聚是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材料尺寸控制的关键。纳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造成团聚发生的内因是由于纳米材料尺寸极小,比表面过大,比表面能过高,使材料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自发通过接触团聚增大颗粒尺寸,降低比表面能使体系趋于稳定的趋势。造成团聚的外因是材料制备或煅烧过程中存在着范德华力、氢键和毛细管效应。这里小尺寸,高比表面能是团聚发生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纳米材料团聚发生的基本趋势;而范德华力、氢键和毛细管效应是团聚发生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促进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通过辩证分析,在掌握教学知识点的同时,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实现了纳米材料教学实践中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二、纳米材料导论教学中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本科教育过程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领略,通过个性的抽象思考,领悟共性的哲学精髓,将会开启本科生的创新之路。高教理论研究表明,探索、研究的本质是对未知领域的求索,而教学是已知的传承,二者的区别在于认识的客观对象不同,任务也不一样。但是两种认识过程又是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在专业选修课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在传授系统知识的同时,有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在学生的兴趣中埋下探索的火种,实现科学思维的启迪。尖晶石型氮氧化物是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具有出色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介电性能等,但氮氧铝制备相当复杂。尖晶石型氮氧化铝合成有三种方法,最普遍的方法是碳热还原氮化氧化铝法;第二种方法以金属铝为原料,借助燃烧反应来氧化氮化制备氮氧化铝;第三种方法是用气相反应合成氮氧化铝。这些方法的共同的特点是制备过程必须在高温下进行,高温、氮气、金属铝是合成不可缺少的条件;碳热还原氮化氧化法中,高温、氮、碳是必备的条件,因此,只要具备上述两种条件,就能够合成氮氧铝。经典爆轰理论表明,含能材料TNT爆轰,瞬间可释放出很高的能量,形成高温、高压、强冲击波能量场,高温、氮、碳均已具备的条件下,适当引入铝粉,就可以实现氮氧铝的制备。通过对自己课题组已有科研成果的介绍,将具体的思考方法传授给学生,经过综述、归纳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创新不光是靠偶然的灵感和顿悟,是有章法可循的。这种将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相互渗透的方式,能有效启迪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高等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多元化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最终归宿,“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到实践中去”,理论知识才有望夯实、提升并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以纲要为引领,以教材为蓝本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教材具有通识理论的普适性,但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实践历练,很难对经典的理论有深刻体会,课堂教学所构建的知识体系难免平面化。如何使知识体系鲜活、立体,则是教学实践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如今,科研已成为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之外的实践活动的主战场。立足这一优势,结合教师科研课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加深对教材基础理论的理解。纳米材料导论这门选修课在苏州大学2008级材料化学班开课期间,作为选修课教师,我将自己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实验室,立足选修课,申请校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课题,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印证,这种实践训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本科生科研创新精神。经过训练,苏州大学2008级材化专业周秀峰同学在本科三年级便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SCI收录论文,四年级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批,因成绩优秀顺利保研;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同届参与实验锻炼的2008级材料化学班的朱艳菁同学也发表了国际性的学术论文,顺利保研。实践证明,本科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既开阔了视野,更实现了理论和实践对接,使知识体系由平面化向立体化丰富,顺利完成理论知识从书本中来到实验室中去的跨越。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方法,有助于高校教师按照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从事高教工作。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有机地融合在教育实践当中,以高等教育教学原则为准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为引导,借助课堂教学和实验室辅助实践教学相结合,可有效完成构建本科教育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05.

[2]曹茂盛.纳米材料导论[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08.

[3]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1.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5

关键词:课程思政;护理学导论;教学设计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充分挖掘护理学导论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提高道德素质。

1护理学导论课程

护理学导论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李丽娟、邢爱红主编的国家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同时也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护理学导论课程集系统的护理学理论、护理技巧方法和护理艺术为一体,是一门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现代护理理念、科学思维和法律意识以及职业安全防护、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职业生涯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2]。

2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以思政为主题,以课程为主要载体,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主要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3]。护理学导论课程于大一第二学期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护理专业课程,前期设有护理人文、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等基础课程,后期设有基本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承前启后,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起到奠基作用。但是,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讲授本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很少涉及思政元素,甚至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导致学生服务意识较差。在入学调查中问及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回答“护理专业好就业”“护理专业分数线不高”“家里人让我读这个专业”等,很少有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护理专业,没有意识到护理是服务于全人类和全社会的工作,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要求护理课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而这正是所有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坚持开展课程思政,对学生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

护理学导论课程一共有5个单元:认识护理学专业,认知护理学的支持理论,认知护理学理论,认知护理职业道德与文化,认知岗位职业能力。将认知护理学的支持理论和认知护理学理论两个单元进行合并,最终形成4个课程思政教学模块。

3.1认识护理学专业模块融入奋斗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

本模块主要讲述人类生命与护理的关系以及护理学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护理学导论课程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并明确什么是护理、护理到底是做什么。教师列举相关历史事件,讲述国内外护理的起源,强调我国护理事业从过去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凝聚着许许多多前辈的心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儿女为了理想自强不息、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讲述南丁格尔将一生都奉献给护理事业的感人事迹,展现她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结合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典案例,讲述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叶欣护士长殉职的故事,以及以她为代表的一线护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救治病人、以人民利益为重、不畏牺牲的事迹。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认识到护理是为人类健康造福,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2认知护理学相关理论模块融入探索精神和价值信仰

本模块主要讲述系统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压力与适应理论等护理学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有一位创始人,通过介绍他们的经历,弘扬他们的价值信仰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些理论能把分散的护理实践有机组织在一起,使护理工作更有目的性,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包容病人,有较好的共情能力,主动关心、爱护病人,形成整体护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和责任心,使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运用护理技术为社会做贡献。

3.3认知护理职业道德与文化模块融入政治和人文素养

本模块主要介绍护理职业道德与伦理、多元文化与护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教师除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反映了就是这一教育哲理。护理专业课程多,学时多,专业课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理论学识、熟练的技能操作、良好的人文素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平时除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外,还应提升政治和人文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3.4认识岗位职业能力模块融入安全意识、哲学理论、法律意识

本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护理职业安全与防范、护理程序、相关法律法规、科学思维能力等。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调查发现[4],58%~61%的医务人员在过去一年内有发生锐器伤的经历,其中大部分为护理人员。教师通过引入国内外关于护理职业安全的研究数据以及讲解职业暴露带来的后果,引起学生重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知晓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接触针头、缝针、刀、剪、玻璃碎片等物品时如何防范。护理程序是本模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护理专业教师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讲解,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例如,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确定病人护理的首优问题,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等[5]。专业教师在讲解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时,要让学生分清医疗事故和护理差错,侵权和犯罪,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可以结合《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的相关条例进行讲述,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在护理学导论中开展课程思政,把思政教育贯穿护理教育全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使思政理论与思政实践有机融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国家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李丽娟,邢爱红.护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3(1):31-34.

[4]曹玲丽,金云玉,于颖,等.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风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6):3838-3840.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6

在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以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的设置及教学内容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新构建的核心课程群体现了专业特色,并将认证标准落实在课程教学环节中,为快速提升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借鉴,为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奠定基础。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

随着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高等学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应届毕业生数量和历届毕业生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创新意识强、应用能力强、能迅速创造生产力的人才数量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经济论坛的《2012-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指出,美国高校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八成以上的人能够立刻胜任工作,国内只有一成左右毕业生能迅速投入实际工作。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中,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衔接较差,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为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工科教学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开始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后续又跟国际接轨,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此项专业认证工作对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工程教育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2]。关于工程教育学历互认的3个国际性协议中,《华盛顿协议》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是世界范围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目前,国际上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华盛顿协议》为核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协议体系[3]。2013年,“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办,在此次大会上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预备成员,由此,我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得到了《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认可[4]。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和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促进高校通过修改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5]。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这是目前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最高认证标准,该标准包括两部分:通用标准和补充性专业标准。其中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项内容。这些内容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等具体实践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引。

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评价该专业所有学生是否达到认证规定的基本要求,具体评估如下因素:教育———从招生入校到专业学习,从指导教学到素质教育,从学分积累到就业服务等多方面举措;培养———适应环境发展特别是环境污染变化的趋势,加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学———贴合社会、企业对新入职环境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支撑———根据要求优化配备各类支撑力量,如教师、实验环境、实践环境等因素的合理配置。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培养目标”部分明确规定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而且,专业认证支持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与特色性。各工程教育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优势、所在的区域及自己的人才培养面向,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各自的优势特色[6]。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和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基于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盐湖化工方向的优势地位,目前青海大学盐湖化工专业已经成为化工学院的带头力量,已初步建立以盐湖化工为基础的教育体制,因此在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发展之始,就确定了“理论实践并重”的培养方针。在充分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不断坚持“寓教于践”、“赋学于实”的原则,力争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与环境相关的工程专业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工厂、企事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宽口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因此课程体系与内容也必须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的水平与特色。环境工程是近年来新兴发展的新学科,和化工、动物、植物、微生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土壤等细分学科紧密结合、不能相互割裂。这个特点决定了环境工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因此,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整体规划和要求下,平衡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比重,加以与之适应的辅助支撑工作,不仅可以满足教育认证的宏观要求,而且可以加强毕业生的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在简单的实验、实操的基础上,快速适应实际工程、现有工艺,迅速做到从学校到社会的华丽转身。

2.1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纵观目前全国的高等院校,除了较早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少数几个高校专业体系设置完善、起点较高,其余高校此专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与当今社会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严重脱节。国内基本情况如下:基础课程设置类似,差别较小;专业课各自为政,差异明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部分知识高度统一且缺乏更新,实践部分验证类偏多而设型类缺少。目前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1)专业基础课结构不合理:有的课程内容之间有重复,有的课程开设时间不够合理,还有的课程学时设置不够合理。另外课程设置中水污染专业涉及的课程较多、占据重要地位;而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物理性污染等处理与控制的课程偏少。(2)实验课程结构不合理:验证性实验较多,且均偏重单纯的分析测试,体现工程原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较少。专业课程设计及认识、生产、毕业实习所占学时比例过小,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及图纸质量较差,表明实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3)教师工程实践背景欠缺:大部分教师均为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引进,完全没有工程实践背景,进校后也较少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校企合作基本未有效开展。教师队伍工程教育经验不足,必然导致学生工程设计教育的效果较差。

2.2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设置探索

在前期收集资料、高等学校和企业调研,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基础上,教学团队不断探索,确定了以《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为核心专业基础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评价》为核心专业课;《环境化学》、《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给排水管道工程》、《环境法学》、《清洁生产》、《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的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重新设置后的专业课优化体系与毕业生应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了更合理的对应关系。

2.2.1根据毕业设计倒查,解决课程设置问题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对毕业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从近年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效果可以看出,固体废弃物方面的内容学生掌握的不够好,设计垃圾填埋场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据此问题追溯倒查发现,有的课程内容重复,如水处理方面的课程重复较多、比重偏大;而固废和物理污染等内容偏少。《固体废弃物与噪声控制》只有32学时,目前固体废弃物讲授26学时,噪声6学时。此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直接反应在毕业设计的焦点问题中。因此,在修订2016级培养方案时,我们教学团队经过充分的讨论并与行业专家论证后,将《固体废弃物与噪声控制》课程更名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并将噪声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纳入新开设的《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在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课程学时不断被压缩,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优化教学内容,将知识精华传授给学生,也是教学团队一直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环境学导论》和《清洁生产工艺》中教学内容有重复,浪费了有限的课时。以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我们将《环境管理学》和《环境规划》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工艺》更名为《清洁生产》并不再讲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课程开设的顺序,也根据修订好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如《环境监测》是核心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开设在三年级第二学期,造成了很多基础概念学生都没有学过,就直接开始专业课学习的不利局面。此次将开课学期调整到三年级第一学期,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此外,《专业英语》《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的开设时间也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选修课的设置并做到与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相协调。

2.2.2追踪学生就业薄弱点,调整专业教学重点

通过追踪发现,毕业生就业后应聘到化工、热电、机械等行业中,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能力普遍严重不足。根据此问题倒查,发现目前实验设置还不够合理,主要还是偏向于水处理方面,大气污染监测及控制的实验过少。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中也主要偏向水处理技术和垃圾填埋技术的相关内容,对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关注度不够。目前我校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两门课程设置的理论课时均为48个学时,教学方式仍以典型的课堂模式为主,教学中教师以黑板板书平面向学生讲述,至多借助PPT、MULTIMEDIA等方式展示所有平面或过程变化,或者演示简单案例,复杂的3D设备、多维化学过程则无法详尽解释。因此,学生和老师之间无法形成有效沟通,并且无法形成时间、空间、性状等重要的直观印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十分有限。而这两门课程都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在理论基础上涉及水和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如何防控;在实践基础上涉及污染防控装置的工艺设计、及指标计算等知识,建立毕业后实际分析、处理液体和气体污染的能力。这两门课程只是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安排了相关实验,而且目前实验设置还不够合理,主要还是偏向于水处理方面,大气污染监测及控制的实验过少,针对性严重不足。因此,教学团队需要不断整合已有实验资源,在新版《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大气污染控制实验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实践能力。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学时内增加学生到大气污染控制企业实习的机会,不断努力寻找可以合作的大气方面的实习企业,是教学团队今后需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

2.2.3继续开展实习实训,不断拓展学生视野

环境工程专业课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后才能在授课中举一反三,形象生动的完成讲授;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而后才能在指导课程设计时知识面宽广,真正能够从实际出发指导实践。推进校企合作,是达到较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目前青海大学校企合作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特别是环境工程方面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等表面工作,深度的知识合作、技术合作和科研合作并未有效开展。因此,任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也仅仅依靠教师个体的努力,在授课中两者的联系深度、广度也参差不齐。体制化、流程化的校企合作已经迫在眉睫,急需在课程群建设工作中尽快开展。继续拓展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基地、工程实践的平台。建立与我省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企业和环保公司互动,优化完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向;并邀请行业或企业等外部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定期修订。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加强毕业生“校门到厂门”的迅速转变,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迅速转型。

2.2.4核心课程教学软件完善

在工程实践类课程学时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学校拨款购置了环境工程类的课程实训软件(水污染处理技术方面),教学团队也在不断努力丰富课程设计案例,编写课程设计内容,修订专业实验指导书,这些举措进一步完善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软件,为后续开设大气及固废污染与控制方面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做好了基础的准备工作。

2.3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

按照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与认证标准的要求,开展对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优化工作,突出与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相结合,并融入创新精神,将现有课程体系中理论基础课与污染防控技术一一对应,相辅相成。青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现开设的课程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评价》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经典理论内容与技术发展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三门污染控制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学、气候等学科内容,三门课程需要在各个不同学科的理论课基础上实现延展,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结合省情与实际应用,改变传统重理论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压缩“概述”和“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两章的内容,删去与《环境学导论》和《环境化学》重复的教学内容;压缩“大气污染气象学”和“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内容,移在后续开设的《环境评价》课程中进一步学习;增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除尘装置”的教学强度,减少其与《化工原理》中重复内容的讲授;将教学重点放在“常用除尘设备设计及选型和废气吸收、吸附、催化设备设计”上,为后续增设“燃煤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设计”、“脱除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吸收塔设计”等课程设计题目打下基础;将“工业通风”部分内容引入“除尘管道系统设计”章节,增加相应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为例,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在《环境学导论》中要加大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的介绍,压缩“绪论”等部分的课时。对《环境监测》课程方面,注重讲授基本原理在实践方面的应用,淡化一些复杂的模型、化学反应,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专业实验》中需开设一些综合设计型、开放型的实验,在原有水污染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实验的学时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层出不穷的恶性污染事件,表明我国目前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经济社会对水资源保护、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表明高校对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贴近现实社会的要求,同时也进一步突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在充分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化工结合环境、理论结合实际、基础结合创新、教学结合育人、学习结合生产,成为了新时期教学团队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我们教学团队在继承先前摸索实践十余年的宝贵成果之上,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群,实施了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完善,以期提高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凸显工程应用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突出地位,树立工程应用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意识,发挥其在企业应有的实际作用。优化后的环境工程核心课程体系将充分实现青海大学教书育人的宗旨,“送出校门,送入社会”,环境工程毕业生在走入社会之际就能成为出色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在精益求精的创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老师们在追求成为“育人工匠”的同时,必将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环保工匠”。

作者:陈莉薇 王晓 严刚 赵玉杰 盛莉 王晓宁 单位:青海大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姜理英,陈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56-260.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15(2):10-19.

[3]王玲,雷环.《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的工程教育认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88-92.

[4]程翔,孙德志,力,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1):35-38.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7

食品工艺学导论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以研究食品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及工艺技术参数、产品质量控制等为主要内容,是后续工艺类课程的先导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问题的相关能力的重要课程。为了更好地贴合专业培养方案,培养适应我国食品行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食品质量与安全知识,并且富有科学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笔者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贴合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大纲是规定各门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选编教材、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本校新建不久的专业,食品工艺学导论的教学大纲是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技术原理课程大纲为基础进行设定的,存在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的缺点。因此应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使其更加贴合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专业特点。经过调整后的食品工艺学导论教学大纲更加合理,与本专业的结合也更加紧密。比如:在教学内容上增加食品辐照的安全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在低温处理章节中,重点侧重低温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和控制参数,避免或减缓这些变化的发生,达到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品质与安全问题的目的。同时,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断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单一教材,而是博采众长,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广泛搜集相关知识,为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提供专业的知识储备。

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食品工艺学导论的理论教学内容较多,在教学形式上,主要以课堂板书和幻灯片讲授为主,学生对大量描述性内容难以接受,而且很难抓住重点,因此学生的专注度和教学效果有所降低,为此我们采取了包括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

1.搭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先通过学习通发放课前试题或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利于教师把握学生学情,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同时,学生也可以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课中,教师发挥“线下”教学的主体作用,加深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直观的特点,把食品加工工艺和设备的工作原理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播放,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利用智慧课堂的签到、抢答及讨论等功能,加大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通过学生在“线上”观看具体产品的加工工艺,组织线上讨论、答疑辅导等,对课上讲授内容进行拓展,增加课程广度;同时教师布置在线作业,进行在线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闭环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化流程、调整策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主动学习。整个过程既促进了师生合作、自悟,同时学生也经历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蜕变。

2.多种教学手段并举,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1)提升传统教学方法。食品工艺学导论是一门食品工艺类课程的先导课程,涉及大量食品加工保藏原理和加工设备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和演示法等,教师结合图片、模型等,边讲变演示,以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容易形成“满堂灌”的现象,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主讲教师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对内容进行精心组织,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并结合启发、提问、巩固运用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学习食品的低温保藏原理时,课程开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把买来的肉、蔬菜放到冰箱里?低温为什么能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通过收集学生的答案引出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课后,教师可以布置讨论题目:“列举需要低温保藏的食品,并调查其保藏期”,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低温对于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酶及其他化学变化的影响。

(2)积极创新教学手段。要想实现高效课堂,仅靠传统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问题为驱动力,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课堂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朝着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身份互换,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如教授食品干制这章节内容时,教师在讲授干制食品的保藏原理和干制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课下观察干制品在保藏中的质量变化,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同时要求学生上台进行讲述,教师只做点评和总结。再如:在讲授食品的罐藏工艺时,教师可在课上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罐头生产的安全案例,如玻璃罐罐头常常出现“跳盖”和破损率高的现象,水果罐头在加工中常出现褐变现象等,让同学更加直观地接触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寻找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通过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原料与品质、工艺与品质的关系,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掌握的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提升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总结归纳和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

3.把思政教育、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专业课不仅有专业内容,还要有温度和情怀,将思政元素渗透进专业课中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食品加工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生产行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通过挖掘德育、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有效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例如:在食品的罐藏与杀菌这一章中,要让学生明白加热杀菌的最佳状态是既让食品达到商业无菌,又要尽可能不破坏食品的营养,引导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在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一章中,通过讲述肉类发色剂亚硝酸盐的正反作用,让学生认识到食品添加剂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加强法律意识、树立食品行业良知、遵守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总之,通过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既收获食品工艺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授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食品工艺学是与食品工业联系极其紧密的学科,而食品工业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食品工艺学的教学除了讲授传统的食品保藏原理和工艺外,还要涉及食品工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如冷冻升华干燥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辐照技术在肉类及其制品中的杀菌作用等,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对食品工业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定期开展文献分享、技术讨论、产品开发等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等,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评价模型

化学专业导论范文8

[关键词]专业认证;能源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工程师素养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属于战略型新兴产业专业,北部湾大学毗邻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和中国化工园区20强的钦州石化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以广西优先重点发展石油与化工千亿元产业为契机[1],北部湾大学申请开办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并于2015年开始招生,已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在进一步满足国家、行业、企业的需求和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方面,专业的建设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瓶颈,制约着专业向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方向发展。这些问题和瓶颈主要有以下几点:(1)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定位不清晰,难以准确全面的体现行业企业的需求;(2)专业能源特色不明显,与同属化工与制药类学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区分度较弱;(3)在课程设置方面,侧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较少,且体系化程度弱;(4)对学生在工程师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关注不足,毕业生离合格工程师的要求差距较大;(5)课程教学方面,侧重于学科和教材导向,考核方式单一,对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偏弱。国内很多高校和专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类似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2-7]。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以《华盛顿协议》为基础开展的对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的认证工作,贯彻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促使专业培养出能够胜任行业、企业工作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8]。北部湾大学能源化学工程教研室开展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注重学生的工程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广泛收集了行业、企业意见和建议,几易其稿,得到了最终的2020版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2020版人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修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1专业定位

北部湾大学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广西区内,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学校毗邻的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对能源化工人才需求旺盛,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招收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不高,毕业后选择直接工作的比例很高,考研率偏低。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必须选择合适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修订为:立足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区域能源化工产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一定创新意识,具备扎实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较熟练掌握能源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够在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工程设计、工艺和技术的改进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外,针对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的预期目标,专业从人文素养、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自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并依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对课程结构进行了深度优化,构建了合理的课程支撑体系。

2专业能源特色的打造

在旧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较为接近,没有体现出专业本身的能源特色,对于地方能源化工产业的支撑不足,为此,此次修订过程中将能源特色课程的优化作为了首要目标。针对钦州石化产业园中石油石化企业众多的现状,并且近年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二期、华谊、桐昆、恒逸、四川能投等企业陆续进驻和开工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芳烃及乙烯项目,对相关能源化工人才需求旺盛,为此除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导论》中通过理论和实践向学生介绍能源化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外,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在第五学期开设《石油炼制工程》、《现代煤化工技术》和第七学期开设《能源催化转化原理》,讲解石油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技术以及在这些工艺过程中的催化技术。在能源化工专业实验中优化了油品、煤性质分析实验项目和工艺转化综合实验,在选修课方面第六、七学期开设《石油化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两门侧重讲解石化下游技术和产品的课程。除石化企业外,北部湾经济区内还有大量生产新能源电池及其原材料、生物质能源相关产品的企业,因此学生掌握新能源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专业在第七学期开设《新能源技术与应用》、《储能技术概论》、《生物质能源技术》、《新能源材料》四门选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多种类型的新型能源的知识。将《能源化工专业实验》调整为2学分、2周的集中实践课程,以方便耗时较长实验项目的开展。在内容方面,优化开设的实验项目,涵盖两方面的实验内容,一方面主要开展石油、煤相关原料及产品性能测试实验,另一方面主要开展能源化工转化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有效保证了课程的能源化工特色。

3化工学科基础能力的培养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属于化工与制药类学科,要保证毕业生在能源化工领域的职业发展有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前途,本着“厚基础”的教学方针,扎实的化工学科知识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化工学科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充分保障。根据新版《化工与制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化工类专业)》和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达成的要求,优化了课程的开设和学分安排,调整了先修后续关系,优化了四大基础化学的学分及开课学期。化工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集中在第四、五、六学期,而对于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工行业现代化生产意识的《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节能技术与原理》调整为选修课程,在第五、六学期开设。为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和掌握必要的信息检索手段,在第二学期开设1学分的《化工计算机数据与图形处理》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1学分的《化工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于化工学科理论知识的实践训练方面,2020版人培专门增设了一门《化工学科基础实验》集中实践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涉及《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等课程知识的实验项目,促进学生的化工学科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

4工程基础及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程认证更加强调知识的实践性,注重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构建知识和发展知识[9],在2020版人培中,侧重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课程主要有《电子电工学》、《工程制图与AutoCAD》(理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能源化工设计基础》,侧重工程基础实践知识培养的课程有《工程制图与AutoCAD》(实践)、《化工设备机械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在能源化工设计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开设《化工设计综合实践(课赛结合)》,参照每年的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的题目和比赛规则,专业全体大三学生自行组队参加校赛,再选拔质量较好的作品参加华南赛区比赛。校赛和华南赛区的比赛成绩作为该课程的最终成绩,通过实际的比赛过程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涉及校内外行业及企业生产的实践课程方面,精心设计好《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建立稳定实习基地,通过接触能源化工的实际生产过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另外,开设《能源化工模拟仿真实训》、《能源化工综合实训》两门综合性集中实践课程,通过对典型能源化工生产过程的虚拟仿真、实际操作的实训和贯穿其中的安全生产和环保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5工程师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工程师是综合素质的持有者,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专业还在毕业生其他素质的培养方面做出合理的课程安排(如表1所示),并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支撑毕业生的工程师素质及能力的达成。对于毕业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则通过《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导论》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基本能力,并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特别指出的是,现代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夯实自身理论技术水平,而且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伦理修养[10],对工科学生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020版人培为此新开《工程伦理学》课程,通过理论和案例教学,使学生对工程的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安全和人文等社会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具备对专业工作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能力。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