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7 17:08:21
关键词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消防安全;建设与对策
1化工新材料园区简介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是浙江省乍浦经济开发区的主要功能区块之一,地处上海南翼,杭州湾跨海大桥北端,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74海里)距离都在100km左右。园区规划面积10km2,一期开发面积约4.5km2,经过近年来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英荷壳牌、日本帝人、以色列化工、德山化工、韩国晓星、新加坡美福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嘉兴石化、三江化工、浙江信汇、嘉化能源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已相继落户,特别是近年来,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港区第一大支柱产业,并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体系,2008年7月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在嘉兴港区授牌,使嘉兴港区成为了我国化工新材料重要产业基地之一。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重点发展以工程塑料、硅材、表面活性剂、新型阻燃剂、聚氨酯等为主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目前入区的化工新材料企业共37家。2014年园区首次从全国近500家化工园区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十强”。但随着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园区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看到这一产业为地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大量危险化学品存在给消防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目前,园区内共有化工新材料类国内外知名生产企业37家,储存企业6家,其中包括对乙烯储罐10万m3,丙烯储罐15万m3,二甲苯储罐16万m3、汽油储罐20万m3、沥青储罐15万m3等,另有环氧乙烷、光气等重大危险源。这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单位生产、储运过程中,诱发爆炸、火灾事故的因素多。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连锁爆炸、发生火灾后具有燃烧快、爆炸威力强,火场面积大,生产装置破坏严重,同时有多种化学物品被焚,火灾情况非常复杂[1,2]。嘉兴港区消防大队根据园区消防与企业消防的大量事故抢险经验以及现有的消防预案,在实际工作中对园区消防安全预案不断加以实践完善。
2园区危险目标分析
2.1危化品性质分类
中国化工新材料园区(嘉兴)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园区内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装置、设备种类繁多,经资料统计分析[3],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0年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进行辨识,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已知的主要危险化学品种类主要包括醇类、芳烃类、烷烃类、烯烃类、酯类、酮类、醚类、酸、酸酐、油品等10类有机化学品及其衍生物、聚合物;以及液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双氧水、五氧化二钒等无机化学品。根据《剧毒化学品目录》(2010年版)进行辨识,园区内剧主要有氯气、光气、三氯化磷、丙烯腈、五氧化二钒等。对照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文件中重点监管的60种危险化学品目录。对园区中相关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分析,其中涉及氯、氨、汽油、甲醇等27种。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按危险物质的类别和项别来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园区的危险物质分布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第3类易燃液体、第2.1类易燃气体,占比达89.51%。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的腐蚀性物质则主要包括硫酸、氢氧化钠、四氯化硅、盐酸、乙酸、氯磺酸、二乙醇胺、一乙醇胺、烟酸、次氯酸钠、磷酸等。在整个区域内腐蚀性物质最大储存量37761.05t,在整个区域内占5.20%。
2.2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发生重大事故的种类一方面与其理化特性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其生产、存储和运输的方式有关。中国化工新材料园区(嘉兴)内涉及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和有毒有害物质种类繁多,同时其生产装置和存储设备类型各有不同,故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类型也大有不同。我们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根据园区内各企业资料提供情况,同时根据企业提供的工艺路线等资料,同时考虑各企业生产工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较多,我们对中国化工新材料园区(嘉兴)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级。共有27个企业的80个重大危险源,其中一级重大危险源25个、二级重大危险源5个、三级重大危险源25个、四级重大危险源25个。通过对火灾爆炸与毒物泄漏典型工艺的专篇论述确定三江化工等26企业等72个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工艺危险性为火灾爆炸,嘉化能投等4家企业的8个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工艺危险性为中毒。
3园区消防应急预案建设措施
3.1园区消防安全评估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主要的产业定位集中在化工新材料,尤其发展以环氧乙烷及衍生物、有机硅、表面活性剂、阻燃剂为化工新材料的衍生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在园区内实现“自我消化”,最终实现园区与宁波炼化工业和上海石化工业的协同发展、互联发展。园区最大的区位优势是其处于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带,远离城市可减小化工园区的消防安全压力;且嘉兴地区为平原地形,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这两个因素均为该化工园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必要条件。园区在多年的内部建设发展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化工企业厂区布局合理,严格把关化学品(特别是火灾风险高、危险性大)的生产、运输、储存等步骤,技术工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4,5];嘉兴港区消防大队装备精良,官兵训练有素,综合素质高。另外部分企业已建立属于自己的专职消防队。在近几年发生过类似合盛硅业、金利化工等厂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都是可控制的火灾事故,总体上园区内的消防安全系数较高。但园区内部分企业正扩大规模,积极开发新一期项目,为了更加有效控制消防安全,需要加强对在建厂区的安全评估。
3.2园区消防监督管理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内化工企业伴随有生产、储存、运输等步骤,消防监督管理乃整个园区的重中之重。因其特殊的火灾危险性,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其厂区布置规划,园区的公安、消防、环保部门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技术规范审核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些部门严格审核图纸后,实时监督项目施工情况,确保消防安全。提高监督人员对工艺的熟悉程度,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建立园区消防安全流动监督岗,从而提高监督效率。新工艺试车阶段为监督重点,由于技术参数不完善,操作人员缺少本工艺经验,该阶段极易发生事故,加强试车车间的消防监督,遇到不符合规定或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现象,执法部门会立刻叫停。
3.3园区消防安全事故运行机制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内已初步具有完备的消防设施,合理的厂区布置,严谨的操作流程是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要想提高园区消防安全系数的关键在于建立园区事故的运行机制[6,7]。3.3.1事故预警园区已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接到有关安全事故的求助信息后,该部门立即根据抢险预案制定应对方案,根据求助信息和现场监控分析事故的严重等级,立即预警事故。预警级别按事故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划分为四级: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按国家统一使用的颜色表示,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确定事故预警等级后,抢险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急部门通过网络媒体、车辆宣传等方式预警信息,最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其中应对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3.3.2应急联动在整个突发公共事件前后处置过程中,由园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和调配有各援助单位的人力、物力、技术资源,指挥部主要负责与有关单位、驻扎武警部队等协调联系,实施应急联动。园区管委会和嘉兴市应急办已在嘉兴市港区社会联动指挥中心联合建立一个指挥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之前各地应急指挥单位资源共享不到位的问题。同时相关单位还建立了现场指挥系统,最终与园区管委会和应急办指挥系统互联互通,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并准确及时得反馈指示给救援现场。3.3.3后勤援助后勤援助包括紧急处置、医疗卫生救助、应急人员及群众的安全防护。在事故救助的同时,园区管委会应加强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医疗救护机构和专科医院、公安部门联系合作,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的同时疏散群众,及时救助事故受伤人员。3.3.4后续工作事故抢险结束后,指挥部成立事故现场监测评估小组,综合检测、评估现场,及时上报实时数据,联合市长办公室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信息。
4园区消防应急救援工作建议
相比其他行业,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方面危险性更大,主要表现为生产工艺中的原料和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的特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要求高,且基本都属于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其生产规模较大,且大部分化工装置处于爆炸环境,若在生产工艺的某个环节发生故障,有较大可能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危化品事故具有其特定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后果严重性,所以就决定了危化品企业在应急救援时具有复杂性和突发性的特点。2015年“8•12”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虽然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内已初步具有完善的消防应急救援机制,但是还需从以下几点推进化工园区的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8]。1)推动企业专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建设,加快园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步伐,同时夯实高危行业企业尤其是嘉兴石化、嘉化能源、合盛硅业等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作为化工新材料园区应急救援可调用的应急力量,对规模较小的危化企业,应当鼓励其相互联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同时,要积极配合嘉兴港区管委会和公安消防部队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现区域应急救援力量同意调派,能与化工新材料园区的应急抢险需求相适应。2)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战术学习和交流,科学编排技战术训练科目,对近些年来发生的一些火灾、爆炸事故加以重点学习、举一反三,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明确各消防重点监管企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配备、装备设施和岗位职责等标准,提高相应的标准化水平。同时,要积极开展正规化管理和准军事化训练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强化训练,提高指挥员的指挥能力,提高队员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3)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战略储备制度,依托嘉兴港区消防大队,所有危化企业应储备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物资尤其是装备和灭火救援药剂的储备水平。根据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内规划与建设的进度,在条件成熟时应及时建立应急救援物资战略储备库,确保所有储备物资能够紧急调用,满足事故灾难应急处置需要。同时要提高应非现役急救援队伍人员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稳定。
5结论
本文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为例,阐述了园区危险化学品源及重大危险源识别分类,提出了在整个化工新材料园区的运行过程中,监管部门要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对化工企业建设、生产过程进行严格审核、监管;作为园区安全的重要保障,消防队则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文末重点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消防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提高救援保障能力提出几点对策。本文为化工新材料园区内的应急预案做出整体上的系统研究,以期能对进行编制更为科学详细的消防应急预案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等.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方法与程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2(9):45-51.
[2]吴昉.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3]温海飞.浅谈化工园区安全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9.
[4]孙涛.安庆化学工业区火灾预防与控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6):6-8.
[5]赵红.石油化工园区消防队(站)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14(103):301-302.
[6]刘明洁,邹晟红,刘胜.超大型化学工业园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1):1052-1054.
[7]侯遵泽,唐凯,杨素芳,等.密集型石油化工园区消防站规划研究[J].安全环境学报,2013,13(4):210-212.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资质;认知偏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rden project content is in constant updates and innovation,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me advanc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the introduction,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makes China's traditional classical garden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o promote, full, bringing new vitality. But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people of landscape engineering partial cognition was not sufficient, some problem has not attracted attention, and the result will influence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smoothly. The author of their actual work experience, showing landscape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green understanding.
Keywords: gard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titude; Cognitive bias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当前园林工程市场的恶性竞争,扰乱了园林工程市场,不仅使园林作品的“质量”急剧下降,而且使很多技术资质较高的园林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特别是一些国有园林企业。园林工程市场发展到目前的状况,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政府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从主观上讲,由于我们缺乏对园林学科中的各种概念和名词的准确界定,使得园林工程项目所需专业技术和技术工种发生混淆,从而出现了仅绿化资质的企业就可以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进而导致了园林工程市场的混乱。所以,明确和区分园林工程中的一些专业名词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对于园林行业的一些名称,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很多概念都混淆在一起。例如,“园林绿化工程”几乎代表了所有的园林工程,既包括了纯粹的绿化工程,又涵盖了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理水、园林筑山等项目。由于对这些名词没有严格的界定,使得政府政策的适用范围有所偏差,这也是现在园林行业比较混乱的一个原因。
一、园林工程的基本概念
园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应用工程技术、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的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形成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建筑园林规划》卷)。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园林实质是一个地域范围,因此我们所说的园林建筑、园林绿化、园林小品等都是指园林中的景观要素。所以,园林工程就是构筑这些景观要素,营造这种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工程按工程项目及专业工种可分为园林土建、绿化工程(种植工程)、园林水电工程、雕塑工程等,其中园林土建工程中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土方、园林理水、园林筑山、园林小品、园路广场工程等,而对于园林建筑所属的类别一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
二、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的特点和区别
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是指园林中通过各种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搭配,营造与美化环境并与其他景观要素相配合,而形成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环境氛围,它主要包括风景区绿化、公园绿化、小区绿化和庭院绿化等。现代的园林绿化一是源于古典园林,二是源于林业和其他种植业。在学科上,园林绿化应属于林学的一个分支,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的基本材料是花草树木等一些有生命的植物,这与其他绿化是一样的,但园林绿化更注重艺术性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
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本质上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工程独有的特点。
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
多数建筑都讲究视觉美,而园林建筑则更注重艺术性和文化性,它给人更多的是精神美。要想实现这一点,在建筑的某些部位就很难体现在设计图纸上,需要通过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所以,在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上,园林建筑与一般的工民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严格套用工民建筑的各项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
园林绿化工程与其他绿化工程相比,更注重各种植物的形状、色彩和季节变化及植物配置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与园林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相比,园林绿化就没有那么严格,它只要求施工管理者有植物学基础和艺术美感,而对施工人员没有特别的要求。
四、园林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所用材料的巨大差别,使得它们在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都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基本上是参照工民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而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这也是急需完善的部分。因园林建筑与工民建筑有所不同,所以园林建筑工程不能完全按工民建筑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园林建筑工程有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正确掌握质量标准,根据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及生产管理,确保质量稳定。在满足基本的质量规范要求的同时,要更多地注重艺术和美学上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基本上是参照绿化种植工程的相关文件。但它与一般的绿化种植工程又有不同,它更注重植物的布局、配置、内涵及与其他要素的相互融合。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比一般的绿化种植工程要更为细致,要更多考虑艺术和美学要素。
五、结束语
现在园林工程市场,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施工企业的良莠不齐,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这种竞争直接导致了园林工程作品质量的急剧下降,深受其害的不仅是施工企业,还有政府,甚至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些问题既有基础理论的,又有实际操作的,也有政策法规的,如此错综复杂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需要政府、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理清这些问题,才能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才能使园林工程的政策、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作为园林工作者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的技术含量,提高责任意识,努力探索一条能够将中国园林发扬光大的新路子。
关键词:苏锡常 外资 民营 制造业 结构
根据结构主义理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升级会推动经济的增长,反过来,经济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机构的升级。在苏锡常这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内,要深化对外资与民营经济的认识,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结构上的比较。而一般情况下,衡量或比较产业结构主要是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进行的。
一、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比较
1.集中度比较
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表征产业结构的指标。制造业集中度的其含义是制造业中处于前若干位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本文中选取前6位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来表示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集中度。表1显示了2007年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产出前6位行业的份额以及6行业集中度。
由表1知,苏州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尤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在苏州外商投资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两个行业的产出占整个外资制造业产出的60.16%,苏州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6.86%。苏州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这两个原材料型产业在苏州民营投资行业种占有绝对优势。苏州民营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3.69%。
由表1还可以看出,无锡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与苏州类似,无锡外资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有绝对优势。经计算,无锡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70 71%,低于苏州约6个百分点。无锡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计算无锡民营制造业六行业集中度为66.03%。不仅低于苏州民营制造业的6行业集中度,而且还低于本地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
由表1同时可以看出,常州外资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计算、常州外资制造业六行业集中度为62.42%,低于苏州14个百分点,低于无锡约8个百分点。常州民营制造业排名为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经计算常州民营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为69.76%。仅低于苏州,但要高于无锡,同时还要高于本地外资制造业6行业集中度,这个特点是苏州和无锡所不具备的。
2.分工度比较
分工体现的是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这在产业结构评价中也是一个很重的指标。依据克鲁格曼提出的分工指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关心三类分工。第一类是地区内部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第二类是地区间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第三类是地区间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由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第一类分工,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大,为0 904,无锡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次之,为0.824,二常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小,只有0.536。这说明,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产业间的分工协作比较明显,而常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可能是产业内的分工比明显。对于第二类分工,苏州外资与无锡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小,苏州外资与常州外资制造业的分工程度最大。这也说明,在苏州和无锡,外资进入的行业领域是非常相似的,对于第三类分工,苏州民营与无锡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要低于苏州民营与常州民营制造业的分工程度,但都不是很高。这说明,在苏锡常地区,民营制造业的同构程度是很高的。
二、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比较
制造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工业化,二是高加工度化,三是技术密集化,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比苏锡常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结构。在比较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28个制造业行业按不同标准进行产业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以上是从大类层面进行的划分,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近似性。对轻工业、重工业的划分主要参考了张军著作中的分类,而且这样的划分与一般统计年鉴中所列出的轻、重工业包含的行业种类有所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在按原材料工业和加工组装工业进行分类时,并没有把制造业的所有大类产业包括在内,只是挑选了其中具有典型性的几种。纺织业对于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对于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于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来说,前者都是原材料产业。后者是加工组装工业。对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划分主要参考了万晓光、李耀新等人的分类方法。
1.重工业化程度比较
一、进一步做实学校文化理解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学校文化理解与建设”的前提性工作是对学校文化的理解。理解学校文化,首先要确定文化主题,即是什么文化。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努力,我区大部分学校文化主题已经比较明确,只有个别学校尚在论证之中。其次要深挖文化主题内涵。此堡垒不破,后续工作无法进行。各校要迅速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既要发动学校每位教职工深入思考、讨论、又要借智借脑,利用专家的力量,指导抽象与概括。各校对学校文化主题内涵的提炼须在2013年7月以前完成。
“学校文化理解与建设”的关键性工作是学校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文化主题内涵,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主体文化”五个维度展开文化建设。建设过程中,切忌“内涵”与“建设”脱离。如学校环境文化,反映出的理念(校训、学风、教风等)要与抽象出的主题文化内涵息息相关,绝对不能毫无关联,各是各的一套。“内涵”与“建设”脱离是我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各校必须予以纠正。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好学校原有基础,特别是环境文化建设,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补充完善,千万不要另起炉灶。在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建设方案(现将部分学校的建设方案附后,供参考)。方案报教育局批准后实施。方案一经教育局批准,学校不得擅自改变。
二、严肃认真做好学校文化理解与建设的深化研究工作
1.端正研究态度。教育本身就是坚守的事业,教育科研更需要孜孜不倦地坚持。求新鲜,追时髦,办不好教育。学校文化理解与建设,不是一年二年做了就不再做的事情,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长期做下去。当前,少数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已表现出兴致不高,甚至不顾学校实际,对已经确定的学校文化主题随意改变的现象。这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者的应有之为,是对学校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些学校的领导要认真反省。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认准了的事情,就坚持做下去,做就做好。
2.按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规范程序做好深化研究工作。各校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可根据“课题研究指南”(附后),依据自身实际,选择一个小课题开展深入研究。研究中,要拟定好研究方案,积累研究材料,加强阶段性总结,以便今后结题验收。学校相关资料要及时报送教育局备案。
三、采取得力措施,推动深化研究工作
1.成立区级深化研究领导和指导小组。
关键词:水工环;图件类别;编制方法?
cartography of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maps?
dong hua,zhang fa-wang,cheng yan-pei,gao yun?
(the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ag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abstract:it′s a good means to trac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address cross-border regional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ssues and find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ystems by intercontinental and cross-border mapping with small scales.the stud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ctivities for one nation or major economic areas (zones) is also the truth.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traightforward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information with 4-d to the readers, the classification,main contents of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maps have been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ulti-level,multi-objective,multi-fact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p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nh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major geological survey form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drolog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geology;map classifications;cartography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简称:水工环)系列图件,是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服务领域十分广泛,是一个庞大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叠置的多维研究体系。高俊院士把地图定义为:地图是用符号表示的地面的概化了的图形,它必须经过数学变换来建立在平面上。地图作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存在的结果,可以反映各种自然、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也当作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存在的工具,去获得新知识[1]。地图不仅是地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等区域性学科调查研究的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是各学科、各部门总结规律、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规划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手段[2]。地图表达的时空跨度大,既有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层次区别,也有古地史与现代时域上的差异;从服务对象上又可分为科普性、管理与规划性和应用性;图件有大、中、小比例尺的区分,其表现形式上,既有纸介质的平面图、剖面图、统计图,又有电子数字图、可视化图等种类繁多。由于水工环图件种类繁杂,服务层次有别、对象不同,编图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同。地图学专家廖克指出:地图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容易忽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地图学的理论与方法往往来源于地图编制实践,但必须从大量的地图编制实践中,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系统总结和概括提炼,形成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又用其指导地图编制实践[3]。因此,有必要探讨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编图主题与内容,图层要素的逻辑关系,文字报告与附图、插图以及图件与说明书的匹配关系。阐述大区域、大尺度与大系统小比例尺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的意义,提升重大地质调查成果的集成表现形式,对于国家的宏观决策、不同行业的需求和促进学科发展是十分必要。?
1 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
按地图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后者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人文地图),必要时还可分出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环境地图。环境地图包括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疾病与医疗地理等部门专题地图。水工环图件在地图大类中属于专题地图。由于水工环工作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中非常重要,随着水工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间交叉渗透,对水工环图件用途和内容提出多方面要求,成果图件名目在增多,水平要求更高,服务的领域也在扩展,长期以来,缺乏系统分类,编者感到迷茫与困惑,用图者来至于不同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因而,图件类别的划分对编图选题与应用效果都会有帮助。?
1.1 分类原则
水工环图件的科学性,是以图形表征水工环学科内涵与外延,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创新与发展;其实用性主要是针对用户的需求而言,按服务对象,读者层次给予区别,提出下列分类原则。
①科学性与实用性目标明确的原则。
②基础性与专题性有别的原则。
③用途与内容一致系统分明的原则。
④图面层次有序逻辑性强的原则。?
1.2 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划分
面对大量的水工环图件,按照上述分类原则、编图内容和服务性质与层次,做出如下5种分类。
①基础性图件。是以传统地学为基础,编制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基本内容为主的图件,阐述各自主题条件类型,分布规律及主要特征,包括:岩相古地理图、第四纪地质地貌图、岩土体类型图、可溶岩类型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岩溶环境地质图[4-7]…等。
②专题性图件。是强调突出与深入地反映某种或多种要素和现象,以专门性水工环研究为出发点,体现水工环调查评价结果为主,选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更注重于资源与功能的针对性,在应用方面更侧重于工程开发、建设与区划的专项论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有:地下水资源图、地下水富水程度图、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地下水供水适宜性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及埋深分区图、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图、地下水潜力图、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土壤包气带埋深分区图、地下含水系统调蓄能力图、地下水水质评价图、水文地球化学图、地下水化学类型图、地热资源图、热矿水分布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岩土体结构图、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及保护图、建筑地基地质环境适宜性图、建材资源图、特殊类土分布图、矿山环境地质图,地质旅游景观资源图[4-8]…等。
③特殊性(问题)图件。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环境地质负面效应的图件,具有警示作用,具体反映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等的分布、成因、发育发生规律及其评价,预警与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诱发危害图、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图、土地荒漠化图、土壤盐渍化图、地下咸水分布图、原生特殊化学元素(氟、碘、铁锰、砷、酚、氰、铬、亚硝酸盐、氡等)分布图,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海水入侵等)易发性分区图、地质灾害分布图[7]…等。
④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性图件。评估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资源数量多少,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为国土规划与整治、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区位经济发展功能定位提供决策依据。包括:地下水保障程度图、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图、地下水防污性能图、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图、地质灾害危险性图、地质灾害评估图、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图、土地利用地质环境风险预测图、地质旅游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图、地质环境功能区划图…等。
⑤政府宏观决策性图。是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及行业部门服务的图件,大致包括:国土规划与地质环境和谐建议图、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议图、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恢复建议图、经济区(带)与地质环境功能和谐建议图、社会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管理建议图、环境地质远景工作建议图、水工环(阶段)工作部署图[11]…等。2 编图主题与内容及图层要素的关系
根据上述水工环图件的类别,传统的基础性图件编图主题明确,表示内容及方法规范;而专题性、特殊性图件选题存在多元化问题,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目标,表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资源与环境安全保障性图和政府宏观决策性图,是在专题性图件基础上,经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综合概括,提升到为更高层次服务为目的,要具有前瞻性。针对专题性、特殊性图件及其编图主题与内容及图层要素的关系,作出以下分析与探讨,以便提高用图效果。2.1 选题方法
水工环系列图的选题应本着问题为导向,目的优先,服务对象层次有别,即:找准问题、科学评价、用户对口、警示未来、保障持续为选题原则。编制水工环系列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容了不同内容、不同功能、不同设计阶段、不同部门所需要的水工环资料、评价结论和决策建议图件,其数量多少和选择的图件种类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原则上以能回答和解决规划和设计方面提出的问题为准。其编图选题内容也不尽一致,有围绕全球水循环与地下水形成与演化为目的,研究水-岩相互作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环境演化…等;有围绕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为目的,研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污性能、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诱发危害…等;还有围绕国家和地方各类工程建设,开展岩土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等。?
2.2 编图主题与内容
水工环系列图是由系统的专业数据资料,通过水工环专业内容与测绘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转换与连接,基于各类空间数据的地图编辑,来丰富其内涵与外延,拓展系统功能和图面表现形式,反映出资料数据化,平台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从中提取命题所涵盖的各层次的内容,实现主题突出,内容鲜明的图件,才会有所创新。例如:地下水环境系列图,大致可以归纳为:地下水的环境优劣、质量的好坏与利用适宜程度评价,地下水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引发的负面效应,地下水环境时空演变等综合研究结论。不同编图主题目标可以编制出不同内容、尺度和形式的地下水环境图件,往往出现主题与内容不符,容易混淆不清,仅就一下几种图作出简要提示,如:地下水化学环境图,是在不同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条件下,所形成的水化学类型及其水中化学组分总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地下水水质图,是以《饮用水水质准则》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出地下水质量级别,衡量水的质量优劣;地下水污染图,是水质现状与背景值比较,评价地下水遭受污染的程度,与地下水水质图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脆弱性)图,所强调的应该是浅表层岩性的阻隔污染物质进入含水层的能力,还有地下水的自净能力为主要内容;地下水供水质量适宜性图,则是参照我国不同供水目的所对应对的质量标准,从适宜性与安全性及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2.3 图面形式与图层要素的关系
水工环专题图件必须在明确主题及专题内容的前提下,以专题内容提取成图信息,了解用图者的需求,研究不同层次读者对图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与视觉效果,经过归纳整理转化成图形语言,设计图例系统,确定图层要素主次关系,图层属性与图面表达形式在逻辑关系上要一致,并且有系统完整的数据库作为数据支撑,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用图者的需求,图面内容既简捷、易读、易懂、感染力强,又有属性明晰和数字内涵丰富的数据库支撑系统,更便于信息的提取,重组生成新的图件,实现动态管理的效果。?
3 小比例尺水工环系列图编制展望?
3.1 洲际与跨界水工环系列图编制
李廷栋院士在归纳国际地质编图特点和发展趋势时指出:一是由专业性图件向实用性图件发展;二是由单一地质类图件向多学科系列图件发展;三是由地区性、部级图件向洲际及全球性图件发展[8]。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对全球变化所指的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与灾害事件频发的记录,水资源严重短缺。亚洲存在许多重大地质环境问题,急需开展洲际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编制地质环境系列图件,如:周边国家水资源开发造成咸海严重萎缩,中东为水而战;水污染事件频发,引起各国普遍关注,水、土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不和谐现象,已经构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需要从地质环境功能做出科学判断;研究气候变化对亚洲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影响;周边国家人类工程活动矿业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跨界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需要作出战略性对策研究。因此,探索水工环学科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结合点,拓宽研究领域,编制多维的现代水工环系列图,都存在跨界综合编图的问题。即:从地域上有全球、洲际、国际跨境流域、国家、地区、大流域、城市群到经济功能区…等的跨界;从构造地貌,地质结构而言,又存在不同地层单元,乃至地下含水层的跨界;时间系列上又有地质时期、古代、现代的跨界等。同时,还有学科之间跨界的横断科学。
跨边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自20世纪末提出以后,国际水文地质界开始重视和研究[10]。国际跨边界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isarm)在执行计划的5年中,将跨界含水层的研究归纳为5个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法律、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5个方面[3]。韩再生教授在跨界含水层研究中指出: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跨界含水层的特征,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和与地下水水力学相关的问题[10]。因此,相应的跨界含水层编图问题就值得研究,这类图件主题明确,涉及领域与服务对象广范,需要兼顾社会属性,应编制跨界含水层分布图、跨界地下水资源图,跨界水环境安全保障图,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图等系列图等[12]。?
3.2 展望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
展望水工环系列图的编制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趋势。
①水工环系列图件不同于文字报告,是提升重大地质调查成果集成的重要表现形式,简捷明了,概括地反映水工环时空特征规律,是评价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国土总体规划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开展洲际与跨界水工环系列图编制,具有很好的现时和深远意义。
②水工环系列图件服务领域扩展,表现形式多样,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编图信息多元化,为数字编图开辟出新河,对于科学利用地质资源、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环境、警示人们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反演过去,科学预测未来,编图研究领域与应用服务前景非常广阔。
③信息传输媒介不仅仅局限于平面二维纸介质图,基于计算机gis系统,存储的数据量大,信息查询检索、复杂的量算和空间分析、多为可视化、地图制图等更加精准便捷。多维电子图形图像技术更显示出更强的优势,动漫可视化发展趋势明显,吸引公众科普意识的视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成矿 内容 意义 趋势 问题
一、区域成矿学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一)区域成矿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近几十年来,地质专家、学者们提出来了一系列区域成矿理论和观点。随着区域成矿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它在地质矿产找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和变质作用及地质发展;含矿岩石建造的种类、形成与分布;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地质流体;已知矿种、矿床类型和成矿条件,成矿模式及成矿特征;区域地质异常;区内的成矿系统;矿产信息库的建立,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图的编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与特征,明确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通过以上研究工作获取对地质作用过程的基本认识,最后进行地质构造综合研究工作,分析有利于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编制综合地质构造图件,进一步说明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有利于成矿的地质构造。
(二)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工作是矿产预测工作的基础
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组成部分,也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区域成矿学主要研究:成矿作用与地质作用的关系,最终把成矿作用的研究有效地融合到地质作用研究过程中去。现代成矿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经常产生于各类地质构造的边缘部位以及变异部位。重要的矿产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不同组成部位的结合带或者边界地带。在时间上一般与地质构造转换阶段密切相关,矿产地一般成群、成带分布,成矿带的规模和地质构造边缘带和变异带相当。因此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工作是矿产预测工作的基础,也是必需的途径。
二、区域成矿学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对矿产资源需求规模和种类的扩大,成矿预测和找矿工作将继续受到重视。同时,由于地球科学整体进步、前沿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成矿学研究也必将取得较快进展,我国区域成矿研究发展中,以下两方面最受关注。
(一) 成矿动力学研究
在地质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中动力学研究是一个大方向,而成矿学与动力学的结合使区域成矿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它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开展单一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即对构造成矿流体运移及产生物质之间反应和交换的动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构造成矿流体运移中地球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模型的建立,成矿物质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反演和预测,把整个构造成矿流体动力学变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
2、开展区域成矿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研究形成矿床集中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目前仍以造山带和盆地为突破口。它以岩石圈变形研究为基础,要求深入研究岩浆作用发生及发展的动力机制,加强研究构造演化过程中流体的迁移和分布,探索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环境合成矿规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已由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进行数值模拟成矿过程中的构造作用过程,完全数值模拟整个构造成矿的形成过程和动力学的过程成为可能。这久突破了构造地质作用过程中时空背景及环境条件复杂性的约束,对成矿的预测和矿产资源的勘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矿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最终体现的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之间作用的过程,也是今后成矿流体动力学所要反映的核心问题。
(二)区域成矿构造研究
陈国达提出了“多因复成矿床”成矿学理论,而区域成矿的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上成矿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1、对矿床成矿类型的研究。在成矿构造研究中,以构造为主要线索,划分矿床的成矿类型,这些类型反映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和成矿过程的长期性及复杂性。2、对区域成矿作用过程研究。开展区域构造一热动力条件、主成矿期、矿床类型等研究,强调多成矿阶段、多控矿因素、多物质来源的研究,特别是构造岩浆作用的研究。3、对不同级别的大地构造单元控制着不同级别的成矿构造域、成矿构造区的划分、成矿专属性的研究。同时注重对不同构造系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以利于正确划分成矿构造域、成矿区,顺利开展矿产资源预测和评估。
三、区域成矿不可忽视的问题
区域地质成矿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其研究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高度重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找矿工作也逐渐向定量方面展开。但目前此项工作依旧还很薄弱。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中,针对不同矿种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并受物理化学条件制约形成于不同深度,分门别类在同一地区不同深度上寻找不同矿种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以往的地质找矿深度研究只注意从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共生组合进行研究,或使用矿物温度计、矿物压力计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等研究成矿深度,却忽视了同一矿种或紧密伴生矿种在成矿深度上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以及同一地区乃至全球垂直方向的上限深度和下限深度的研究和对比。这样就使得地质找矿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乃至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盲目施工、盲目开采。
因为地质成矿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性的。举例来说河北涞源县王安镇杂岩体多金属,它的成矿规律:水平方向上,由岩体接触带向围岩,成矿由含铜磁铁矿矿化向铅锌矿化转变,矿床类型由接触交代型热液型;垂直方向上,成矿也表现为有序性:早期形成温压较高的含铜磁铁矿矿化,晚期形成温压较低的铅锌矿化。这说明铅锌矿化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成矿深度表现为一定的深度范围。然而,在地质成矿过程中,其它金属成矿同样具有这种现象和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地质成矿中,除注重研究有关矿种的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成矿条件、成矿构造环境,更要注重研究有关矿种形成的区域成矿深度及相关地质体剥蚀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地质找矿具有针对性、可比性,减少盲目性,提高找矿效率,并将取得较大的或重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P Laznlcka.成矿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地学前缘1994
[2]张逸阳.区域成矿学及中国区域成矿特征研究[J].科技资讯.2008.3
[3]祁思敬.区域成矿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