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信息范例

化学品安全信息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设施;设施配置;策略探究

0引言

危险化学品企业投运前期一定要历经配置安全设施这一环,依照安全设施设计相关规范,立足于企业运行现状,提出几点优化安全设施配置效果的建议,保证危险化学品企业采购活动能如期、安全、有效进行,将危险事故发生率将至最低水平。

1危险化学品管理现状分析

1.1企业安全管理难度偏大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是危险化学品自身持有的特性。多数情况下,危险化学品企业由购进制造原材料到最后的产品销售(不排除中间产品)均隶属于危险化学品的范畴,有易燃、易爆、强腐蚀等特征。国内很多危险化学品企业是大型企业,生产规模偏大、管理层级繁多、在职人员数量庞大。企业选用的工艺大体上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期间会释放多种能量,因危险化学品多有腐蚀性,很容易损伤设备,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

1.2容易发生连锁反应

既往有调查资料显示[1],国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呈现出集群发展态势,罐区、化工装备等设施布局较为集中化,原材料与产品的流通量偏大,运输车辆以危险化学品运输及上下班通勤车为主,很可能因道路规划不合理、交叉路口偏多等均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若出现火灾、爆炸等情况,易形成连锁安全事故,对企业员工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企业也会蒙受一定经济损失。

1.3安全监管体制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政府机构监管体制不完善、企业先行监管模式实施期间存在较明显疏漏等方面,其中以后者为主要原因。具体表现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不明确、隐患排查工作不全面等。

2安全设施配置的相关问题分析

2.1配置分析

(1)预防事故设施:主要包括检测报警、设备安全防护、防爆以及安全预警设施等。其中,检测报警设施主要包括压力表、流量计、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器等,其作用以检测安全设施运行状态及分析有关数据为主。作业场地防护应增设防尘、防振动、防辐射、防滑等装置。(2)控制事故设施:以泄压与止逆、紧急处理设施等为主。泄压与止逆设施的作用以阻断因压力容器爆炸、物料反流引起的事故为主,配置的附件有安全阀、爆破片、止逆及截止阀等。(3)减少和消除事故:预防火灾蔓延、灭火、应急救援、逃生避险设施等。预防火蔓延的设施以防火堤、防火墙、安全水封及水幕等较为常见;灭火器、消防系统及消防站等是主要的灭火设施。在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设施配置方案过程中,力争遵照如上对应项目工艺、存储、劳动维护、紧急救援及消防设施等进行。

2.2科学选择安全设施的类型

当下,国内各地区安全设施技能水平良莠不齐,在配置安全设施实践中,应予以安全性、经济性两项指标同等重视,尽可能配置可靠性高、安全性优及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符合的设施。应严格遵照设计院做出的相关规范要求选择安全设施类型[2]。在设施选型具体实践中,应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落实现场施工作业,并组织监理人员做好技术监督工作。针对从外部选购的仪器、设备及护具等,应要求生产单位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书。

2.3落实安全设施的维护工作

组织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员落实各种安全设施的后期维护、配置更新及送检等工作。在设备后期配置更新、送检以后均应获取相应的合格证及一些特种设备的备案登记证。在这里应注意的问题是,针对安全设备送检工作,建议在到期前30天申请并提交送检报表。

3安全设施配置的典型工艺分析

3.1氧化工艺

这是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工艺类型,工艺运行期间使用的原材料及产出品均具有易燃、易爆特征,并且反应气相构成很容易达到爆炸极限。故而,为确保安全设施配置的安全性,加强危险事故的预防,就应为氧化工艺反应釜安设温度、压力报警装置,增设有检测气相氧含量功能的设施。为减少或规避事故,建议于氧化反应器增设紧急停车系统,这样反应器皿历经氧化反应后,若其内部温度超出一定限值或者搅拌系统出现运行故障,则就能自动暂停物料投入操作并予以紧急停车处理;创设联锁控制,比如反应器的釜内温度、压力及反应物配置比、夹套冷却水进水阀、紧急冷却装备共同构建联锁关系,安置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放设施[3]。

3.2氯化工艺

氯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期间温度偏高,会对外释放出较大热量,并且因原材料持有较强的燃爆性,氯气是剧毒化学品,若在反应过程中有部分氯气泄漏,则很可能酿成人员中毒、设备结构腐蚀等不良事件。为解除以上情况,应积极站在防控事故发生的视角出发,合理调配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设施,氯化反应期间会形成一定尾气、杂质,成分以氯气、氢气等较为常见,以上气体均属于危险化学品,有一定毒性、易爆性,故而建议安装可燃与毒性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因为氯气工艺有明显的特殊性,应严格依照一定配置比制得物料,并加强物料投入过程的控制,在条件许可时,建议在添加物料环节中安设进料缓冲器。若要以控制事故发生为宗旨,应安设安全泄放、紧急冷却以及吸收中和系统,这样若在反应过程中有氯气泄漏或其他紧急状况,则能保证释放过程的安全性;使反应器中的温度、搅拌、氯化剂流量及反应冷却系统构建联锁,安置紧急停车系统[4]。

3.3聚合工艺

参与聚合反应的物料有自聚性、易燃易爆性特征,且反应期间会对外释放出较大热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物料燃烧、爆炸以及容器炸裂等事件风险[5]。为有效预防危险事故,则建议加装温度、压力、流量检测报警仪,可燃及毒性气体检测报警仪等;为控制危险事故,达到防患于未然,建议配置紧急冷却、紧急切断系统,比如于聚合反应釜位置装设紧急停车系统,安置联锁设施,比如聚合反应釜中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单体流量、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共同构建联锁关系;加入适量反应抑制剂,在聚合反应器内反应温度超标、搅拌或冷却失效时,可以快速加入适量聚合反应终止剂;若为达成减少或消除事故发生的目的,则建议配置防爆墙、泄爆面。

3.4基于信息系统建设应急救援处理体系

应急救援处理可以被视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最末一道防线,完善应急救援处置体系,能协助危险化学品企业减少相关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能抑制事故后续阶段形成的影响。比如,对于一起化工厂泄漏事故而言,若能做到成功处置,则能有效规避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伤亡、厂区内设备设施破坏等,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应急救援处置属于一项体系工程,通过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消防、安全、环保等数个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构建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对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动态监管,指导安全设施的配置过程,完善安全信息化系统,针对企业重大危险源进行可视化的、在线实时性监管。

4结语

文章以减少危险化学品企业危险事故发生的风险、削弱事故严重性为宗旨,为企业发展提供较可行的安全设施配置方案。分别从预防事故、控制事故、减少与消除事故三个方面探究有效配置安全设施的策略,希望能和同行分享实践经验,为企业安全设施配置工作有效开展能作出较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孙慧娟.危险化学品储存装卸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法探究[J].化工管理,2020,14(02):83-85.

[2]李辉.试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法[J].清洗世界,2019,35(12):74-75.

[3]徐成虎.高校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管理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67-68.

[4]焦龙.危险化学品储存装卸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J].化工管理,2019,36(34):108-109.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2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一些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一些城市甚至大型城市相继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暴露出城市安全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和短板。为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2018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坚持系统建设、过程管控。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机制建设,强化系统性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实,严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对城市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建立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1]。2018年12月21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下达2018年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天津市根据应急部确定的详细绩效目标,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将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管理“一张图”建设。2019年1月,应急管理部《关于下达2018年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通知确定天津市应急管理局的目标任务为建设1个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点)“一张图、一张表”工程。2019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以下简称“新版”)新标准正式实施,新版补充了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计算方法,整合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5修正)》中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且部分系数发生改变。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切实解决我市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等问题,努力把天津建设成安全发展示范城市,2018年7月17日,天津市拟定了《天津市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城市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强城市安全信息平台顶层设计,开展调研评估、明确技术路径,探索匹配天津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城市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融入信息化建设。《市安委会关于印发2019年天津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中,要求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持续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全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安全发展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成应急部确定的绩效目标和预算指标工作任务,按照新国标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我局将在我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指导下,通过新建天津市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安全生产防控网工程,有效推动重大危险源及城市风险管控一体化的完善。

1系统功能设计

1.1系统设计。包括企业报审、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分级、风险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和系统对接的功能[2]。(1)信息报审功能企业报审功能必须包含账号设置、信息填报、填报审核和信息总览。账号设置:对接市局现有企业平台提供的统一身份认证入口。信息填报:包括企业安全信息填写、企业上报和企业更新上报。填报审核:管理单位通过管理端对企业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信息总览:对管理端来说,可以浏览的信息包含企业信息填报统计、企业分类情况统计。系统根据企业综合信息的填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各类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企业信息采集情况、企业分类情况、企业分级情况等。同时提供应急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生成指定格式的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报表的功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的可视化管理。(2)风险辨识功能风险辨识功能必须包括辨识方法配置管理、辨识方法服务支撑、辨识结果查询查看和城市风险源标准库管理。辨识方法配置管理:将城市风险36种辨识方法,配置进系统。辨识方法服务支撑:包含定期自动辨别和辨别结果筛选功能。辨识结果查询查看:辨别后,可以通过企业信息查看辨识结果及企业周边信息。城市风险源标准库管理:对城市风险源标注库进行动态维护。(3)风险评估分级功能风险评估分级功能必须包括点性风险评估、线性风险评估和区域风险评估。点性风险评估:分为评估分级结果查询查看、评估分级方法配置管理、评估分级方法服务支撑。线性风险评估:分为评估分级结果查询查看、评估分级方法配置管理、评估分级方法服务支撑。区域风险评估:分为评估分级结果查询查看、评估分级方法配置管理、评估分级方法服务支撑。(4)风险统计分析风险统计分析功能必须包括风险清单、风险总览和地图展示。风险清单:按区域、时间、行业、类型生成管控清单,同时具有导出的功能。风险总览:可按区域汇总统计企业数量、风险点数量、各级别风险点数量,采用红橙黄蓝对4级风险点进行标识提醒。地图展示:分为地图基本功能、地图多类展示和地图统计分析。地图多类展示分为地图分类展示、地图分级展示、线性风险展示、区域风险展示。地图统计分析分为风险源影响范围分析和区域风险分析。区域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各区域四色数量、占比分布图。(5)系统设置系统管理主要必须区域管理、用户管理、按钮设置、用户组设置、菜单设置、字典设置、日志设置。区域设置:包括区域的新建、编辑、查询和删除。用户设置:包括用户的新增、设置、查询和删除。按钮设置:包括按钮的创建和编辑。用户组设置:包括用户组的创建和编辑。菜单设置:包括菜单的创建和编辑。字典设置:包括字典的新建、保存和删除。日志设置:包括日志接入、日志中心和日志存储处理。

1.2数据功能设计。企业安全风险信息主要包括重大风险源、风险源数据等信息。重大风险源主要包括辨识、分级记录,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重大危险源事故评审意见和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风险源数据主要包含:风险点名称、风险点类别、行业类型、场所/环节/部位、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伤亡财产损失预测、风险等级初步判定、主管(监管)单位、风险点详细地址、风险管控报告、风险点公告警示牌等信息[3]。

1.3安全需求。项目的实施和应用将会有效地提高我局及下属机构的业务水平,由于该项目属于应急管理的信息化项目,对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方面有特殊的要求,结合智慧天津、安全建设项目实际需求,本项目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三级要求开展项目建设,主要依据为:GB/T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0271-2006《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5070-2010《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等。从安全角度考虑,本项目的安全需满足以下需求:1.涉及的软件系统参照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建立安全保护测量;2.提供数据压缩、加密/解密功能,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数据库实现自动备份,常规数据按周备份,重要业务数据需要实时备份;4.对系统用户进行安全管理,提供登录超时、密码保护等安全策略。

2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检索、分析和总结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文献,可为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研发和实践的科研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启示。研究发现,国内已有一些组织和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研发和实践,可为国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宋修德,徐涌,宁勇,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运用[J].中国铁路,2018(10):30-35.

[2]刘春伟.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危险源自动辨识机制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3

深入贯彻和总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水利监督工作会议、全省安全生产暨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电视会议精神,深刻汲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和我省2019年水利生产安全事故教训,通过开展集中整治,切实治理安全隐患,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落实。督查水利建设项目、水利运行工程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及水利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填报情况。有效防范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我县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专业领域整治重点

1.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整治水利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承揽工程及转包、违法分包工程;盲目赶工期、抢进度,特别是防火、防中毒室息工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水利施工重大危险源(尤其是高边坡、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起重吊装、围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洞室工程以及油库、炸药库等)的施工专项方案编制情况和风险隐患防控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水库工程建设及除险加固、小水电站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2.水利工程运行。重点整治水库大坝、水电站(包括农村水电)、灌排泵站、水闸、河道堤防、山塘等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落实;安全监测、应急处置措施等不健全;维修检修时有限空间作业失控;不按规定超限制水位运行、未制定控制运用计划或不按经批准的计划执行等。3.危险化学品。重点整治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不清晰、存在监管盲区、应急管理制度不落实、有条件交给专业单位管理但未交其管理等。4.水文监测。重点整治水文测船、巡测车定期检查、维修不到位;消防救生设备、堵漏器材配备不到位;缆道等易发生危险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涉水作业安全防护和救生器具穿戴不齐;应急监测未落实安全措施;水文测验危险紧急情况和事故应急教援预案不完善:水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缺失等。5.水质监测。重点整治水质化验室和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实验设备使用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防护不力等。当前,应注重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管理和水质监测。6.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整治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办公及文体活动场所、集体宿舍、职工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火灾隐患,电器线路老化、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损坏、安全培训演练不到位等问题。7.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及“四个清单”落实情况。其他专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

三、工作步骤

(一)自查阶段,各水利工程全面进行自查,确保不发生事故。

(二)检查阶段,由局领导带队,分别从县水库管理站、县农村水利站、县河道管理站、县质量监督站等单位抽出技术骨干到各乡镇、局属各单位进行检查,检查组人员名单见附件。。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汲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和海宁“12.3”污水罐坍塌事故教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动真碰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做好集中整治各项工作。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4

[关键词]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青海大学医学院医学形态学实验室承担全院23个专业的医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诊断学及医学免疫学7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任务,课程三分之一的教学活动是在实验室内完成。形态学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学院所有学生都要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因此,实验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兼顾服务科研的功能。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需求加大和学院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投入专项经费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等科研训练项目,医学形态学类实验数目逐年增加,实验室开放程度也随之加大,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数量增多,日常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1]。为此,本研究基于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探讨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

1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特点

(1)运行时间长,人员流动大。由于教学班级较多,部分教学型实验室正常工作时段全运行,而部分研究型实验室则全天候运行。实验室内活动人员包括带实习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部分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和大量医学生[2]。然而,绝大部分进出实验室的实验者未接受过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缺乏安全意识和经验,成为实验室安全隐患因素之一[3]。有数据表明,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比例高达88%[4]。(2)实验类别和实验项目多,设备长时间运转。各学科教学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而部分研究型实验操作复杂且操作周期长,实验室大量的仪器设备处于高频率使用和运转状态,部分实验长时间循环或不间断进行,设备的长时间持续工作成为实验室安全隐患因素之一[5]。(3)实验室存在相当数量的危险化学试剂及特种设备。每间实验室均有一定数量的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试剂,如易燃易爆试剂、有毒试剂、氧化剂、致癌致畸变试剂和腐蚀品等。部分实验室有危险性较高的特种设备,如高压灭菌锅、高速离心机、气体钢瓶和液氮罐等。(4)实验室实验材料和实验器具较多。如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诊断学和免疫学的有些实验中,实验材料为实验动物、人体或动物体的体液或组织、微生物等,同时,实验室有大量的手术刀、剪、镊子用品和玻璃器皿。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实验动物、微生物感染或切割伤害隐患[6-9]。(5)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待加强。受区域经济发展和学院人才引进条件制约,学院层面无专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岗位设置,实验室层面缺乏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未达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安全问题涉及设备安全、化学品安全、实验器具安全、玻璃器皿安全及生物安全等,其核心问题是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管理[10]。

2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构建

2.1设立安全教育选修课程

2013年,实验室向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提出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新增“医学实验室安全技术”选修课申请,将实验室安全教育关口前移。从2014年开始,在大学一年级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医学实验室安全技术选修课程,学时为16学时。随着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重要性的不断提升,2016年学院将本课程更改为必选选修课程。所有新入学学生参加本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2.2设置安全教育教学内容

选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为选修课教材,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无实验室经历和缺乏实验室安全知识的特点,教学内容不求细而求全,旨在让学生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实验室安全与每个实验者息息相关,实验室安全问题无处不在,让学生时时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防范安全事故和自我保护能力。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实验室的分类、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实验室用电及安全用电、实验室火灾的预防与扑救、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实验室玻璃仪器的安全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管理、实验室动物的危害及管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及伤人事故的紧急救治等16个章节。

2.3实验室安全教育方法

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每节课前以安全事故,尤其是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导入本次授课内容,在案例剖析中学习,提高同学们认知度。如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内容讲述中,以同学们熟知的2015年天津“8.12滨海开发区瑞海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为例,讲述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化学事故的特点以及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与管理[11]。利用东北某高校实验动物造成28名师生感染布鲁氏菌的案例讲述实验动物的危害及安全管理[12-13]。通过具体案例中触目惊心的图片,惨重的伤害,引起学生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通过教育培训既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有安全的理念,实验过程中始终有安全防范意识;又消除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害怕畏惧心理,告诉学生本科生学习阶段实验室的安全系数较高,只要严格执行实验室制度,按照带实习教师的要求,按步骤细心操作会杜绝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4实验室安全教育考核

课程结束后按选修课教学规程组织学生考试,试卷内容涵盖授课所有知识点。同时在试卷一处留白,请同学们抄写签署“实验室安全承诺书”,抄写内容为:“本人通过‘医学实验室安全技术’选修课的学习,了解了实验室安全知识的相关内容。在今后的实验室学习中,我将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操作实验,严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目的在强化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2.5实验室安全教育常态化与多样化

实验室安全教育不只是停留在新生入学后开设选修课的初步普及教育层面,后期将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现于各个环节。如每门课程的第一节实验课都有实验室安全教育授课内容,每节实验课前都有对本次实验安全针对性的注意事项要求。此外,还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栏、网络和实验室安全预演等多种形式强化实验室安全知识,构成完整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链条,贯穿学生在校学习活动全过程。

3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3.1完善工作体系

实验室管理者是落实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安全制度的执行不仅是挂在墙上,更是要落实到人。实验室管理者将安全责任具体工作明确到每个人,在实验室楼层醒目处标明楼层的各个出入口和应急通道,在每个实验室门口醒目处张贴实验室安全信息牌,用危险警示标识标明该实验室的危险信息,安全责任人信息,应急救援联系电话等信息。从实验室主任,到授课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在学生中提出人人都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员的口号,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

3.2规范安全管理

建立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每日下班前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每次使用都要领用登记,不定期进行危险化学品存放地安全检查;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废液及实验动物尸体分类放入实验室管理处指定回收地点;特种设备如高压灭菌锅等除专人操作并填写使用登记外,定期请当地质量检测部门进行灭菌效果和安全性能质量检测。通过实验室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达到实验室环境安全检查的最终目的。

3.3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完善、可行和科学的应急预案,组织学生开展事故发生后的逃生和自救预演,演练中让学生回顾安全教育中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及伤人事故的紧急救治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的技能实践,以便遇到紧急情况能有效应对突发事故[14]。3.4安全设施建设实验室新增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配套改善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如水、电、线路及排风系统的规范建设和老化管线的改造,各种试剂或易燃易爆物品存储柜的配备,废弃物或有毒物的排放安全设施配备,及时更换过期的消防器材。

4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应用效果

通过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最小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成本投入,获得了最大的实验室安全效益。自2016年以来,每名入学的新同学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均接受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均具备了一定实验室风险防控知识和应对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通过安全教育和管理,全体师生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程,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保证了实验室人员安全、实验教学和科研的正常开展以及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5结语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5

关键词:工艺过程;安全管理;可视化

0引言

涂料生产过程包括配料、分散、研磨、调漆、检验、包装、储运等,以及相关的树脂合成或油脂热炼等操作工艺和过程[1],多伴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料和产品。因此,在涂料生产过程中实施可视化安全管理,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隐性的问题显性化,实现每一过程风险可见、隐患直观、行为可控,有效提高涂料行业现场管理水平。

1涂料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涂料生产过程多涉及有机溶剂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由于敞开、间歇式生产工艺特点[2],相关物质泄露、挥发可至作业场所遇静电、明火等点火源引发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以及中毒性职业危害。此外,厂区机动车辆、电气等可引发机械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火灾、爆炸风险多集中于配料、分散、研磨、包装等环节;机械伤害风险多集中于物料储运过程;触电风险多集中于配电房、控制室等场所。

2可视化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可视化安全管理就是基于涂料生产工艺过程的风险识别管控,贯穿于生产工艺全过程,通过有效的载体,形成对操作者的视觉冲击,实施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置一体化管理。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梳理企业现场固有建(构)筑物、设施、设备,制定门卫室、配电房、厂区道路交通、车辆、废弃物、设施、设备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一方面以公司正式文件形式发放给有关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将相关规章制度制作宣传挂图设置在厂区相应的位置,便于从业人员相互监督执行。

2.2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

一般来说,涂料生产工艺主要包含配料、搅拌、研磨、检验、分装(包装)、入库储存等主要过程。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涂料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的危险特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结合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及时更新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一方面将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以正式文件形式发放至相关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将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制作挂图设置在相关岗位或设备上,并相应制作岗位或设备操作流程、操作明白卡和应急处置卡,以便使所有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等。

2.3生产储存场所和公用工程及其设备、设施可视化安全管理

厂区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均应设置名称和编号,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并悬挂相应的风险点、隐患源告知卡,明确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并按时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有效投入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设施、设备的经常性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适用状态,具体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生产设施设备、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以及安全事故监控设施设备。

2.4储存场所可视化安全管理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原辅料应严格分类分区摆放,当班多余原辅料一律退库密封储存,严格墙距、垛距、柱距、灯距和顶距的要求,并对应设置安全周知卡,并在相应位置悬挂或粘贴安全标签。严禁超量、超高、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严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严禁在仓库进行开桶、分装、取样、检测等不安全行为。

2.5生产场所可视化安全管理

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从根源上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坚持通过生产技术的优化来提升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性。在生产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自觉提高个人安全素质,掌握生产活动所要求的安全生产知识、化工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实际,设置原料(产品、半成品)暂放区、移动设备摆放区、配料区、分装区、包装区等,互相禁忌的原料应划定区域分类隔开或分离储存[3]。合理规划生产作业区与通道区域,并针对原料(产品、半成品)规定最高允许存放量、存放时间,采用黄色和白色标记在地面上,整齐堆放,保证所有通道畅通,以满足生产运输和应急处置需要。

2.6厂区安全文化可视化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是从业人员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的集中体现,是从业人员认同,共同遵守的安全价值观,因此,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让安全看得见。一是根据风险辨识结果,按照红、橙、黄、蓝等级设置公司区域总平面布置图,人员应急疏散集合点和厂区风向标;二是设置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文化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安全信息;三是结合实际在厂区出入口、车间、仓库、配电房等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通过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作业。从企业角度来看,相关部门需要构建岗位责任、安全隐患治理以及紧急情况应急处置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使生产现场当中的特种设备处于安全工作的状态之下。企业需要依照自身安全生产的相关特点,根据厂区内的物料特性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全体从业人员懂生产、会管理、能应急。

2.7应急措施可视化管理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面重视应急管理的作用,全面提升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组织和应急预案,同时要注重其与社会应急组织体系的衔接状况。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突发性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要坚守岗位,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救援预案,通过必要的措施组织抢救,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涂料行业安全管理,必须以涂料生产过程为主线,实施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实现涂料生产过程风险辨识、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置一体化,不断探索创新更加实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从而推动涂料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3040—2010,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S].

[2]马新华,胡义铭,包晓跃.AQ5204—2008,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S].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6

市政府安委会今天召开这次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情况,分析危化品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扎实做好全市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确保全市安全生产整体形势稳定。刚才,李辉局长通报了全省会议精神,相永局长通报了全市年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

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着力抓好制度建设、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和基层基础等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推进危化品安全生产“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规模化、园区化”建设,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市连续9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和不断好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点多、量大、危险性高,安全监管任务异常繁重。目前全市共有危化品从业单位1041家,其中生产企业211家(在全省列第4位),产品涉及7大类57个品种;经营单位565家,其中甲类经营单位270家,乙类经营单位295家;储存单位12家,拥有成品油库12座,成品油存储能力44万吨;危化品运输单位115家,总运输车辆4814辆(列全省第1位);危化品使用单位138家,涉及液氯、液氨、盐酸、硫酸、甲醇等11个品种。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560万吨,是全国地炼能力最大的市;离子膜烧碱产能达到112万吨(居全省第1位);年产溴素约12600吨(列全省第2位);年产溶剂油和稳定轻烃62万吨(列全省第1位);年产聚丙烯酰胺6.76万吨(列全省第1位)。我市的化工企业分布在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工艺多为高温高压,操作难度大,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国家公布的15种高危工艺中我市有12种,稍有不慎,极易发生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

危化品行业从业人员较多,事故危险性高,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危害极大。去年7月28日南京化工厂爆炸导致13人死亡,今年4月14日大庆化工厂爆炸9人当场死亡。今年以来,我市危化品领域连续发生东港高速液化气钢瓶爆炸、垦利施工现场中毒事故、广饶科兴化工中毒事故等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了很大损失,形势非常严峻。同时,在危化品安全监管方面也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从企业层面来看,部分企业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一些小化工企业,存在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盲目追求生产能力扩大,忽视安全设施建设,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很好地落实。大多数小炼油小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陈旧,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安全没有保障;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合法手续,私自开工生产,安全隐患众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质量不高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比较严重,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没有完全做到持证上岗,新进员工和外来人员大多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教育。有的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制定了制度不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和措施不落实,事故应急救援不按要求进行演练,应急能力薄弱。从监管层面来看,有的部门对监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高,领导和业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不细不透,对职责任务掌握不够全面,工作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危化品安全监管摆到重要位置。有的部门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表面问题解决、轻深层次问题研究等问题,特别是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资质审查、有关证书发放等方面,工作不够细致严格,监管网络仍存在漏洞。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信息沟通不够及时,影响了资源共享和工作效率。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尽快解决。

今年是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叠加融合、加快推进的第一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很重,也迫切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危化品行业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隐患集中和事故多发领域,做好危化品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既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危化品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严格的管理,狠抓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努力促进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扎实做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

今年全市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作用、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许可制度的监管手段作用,切实加强安全监管能力、保障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危化品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源头防范和管理。一是认真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制度。严格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报告审查,从严审批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上剧毒危化品生产经营项目。二是加强新建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各县区、经济开发区要科学规划化工产业聚集区,新建项目不在规划区的一律不予审批,不符合规划要求和安全规定的一律不予审批。在项目建设中要组织安全生产专家进行实地核查,不按安全设计要求建设的,一律不予安全设立审查和验收;不能全面落实合理化建议和整改安全隐患的,一律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照。项目投产时要制定科学严密的试车方案,必须在专业人员监督下试车,保证试生产环节安全。三是认真做好审核换证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将三级安全标准化的主要规定作为安全许可条件,落实到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及危化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装置的定期评价工作中,凡经安全评价确认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律不予延期换证。#p#分页标题#e#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对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集中区域的监管。要从安全容量控制、一体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保障设施和措施等方面,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各级要对辖区内危化品输送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建立档案,制定和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集中整治安全隐患,确保管道安全。港口大型危化品储存区要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统一高效的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系统。二是认真做好危化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要组织对危化品充装单位特别是有槽罐车充装企业的安全检查,严禁超装、错装、混装,把好运输安全源头关。要严格运输资质审查,严禁危化品运输车辆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无证作业;要加强道路交通巡查,严肃查处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违章驾驶、超速超载等问题。三是加强对危化品经营环节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危化品集中交易市场专项整治,加快推进集仓储、配送、物流、交易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集中交易市场建设,推行集中交易、指定储存、统一管理、专业配送的运行和监管模式。

(三)努力提高危化品行业本质安全水平。要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工作力度,完善安全控制措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在重大危险源和重点监控部位,要督促企业不断完善自动监控措施,设置泄漏报警、紧急切断装置以及视频监控等系统。在安全距离不足的加油站,要大力推广应用阻隔防爆技术;在危险化学品充装环节,要大力推广使用液化气体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禁止使用软管充装。要狠抓等级评定管理和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完善评定标准,优化评定程序,促进危化品企业等级评定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引导企业加强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监督检查活动,督促企业建立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运用标准化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四)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一是要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深化落实,指导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制订、落实、考核工作。二是要完善打非治违各类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形成打非工作长效机制。三是要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违法小化工、小炼油专项行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坚决关闭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窝点,彻底解决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屡禁不止的问题,规范安全生产秩序,着力提升全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五)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主要组织开展好三个活动。一是“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整治重点,分季度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开展扎实有效的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排查和治理,确保取得实效。二是“找出身边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活动。要按照市安委会统一部署,把危化品行业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督促企业从负责人到车间(工区)、班组、岗位的每名员工都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查找安全隐患,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确保整改到位。三是“化工生产、储存装置设计诊断”活动。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委托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对生产、储存装置进行诊断,查清工艺技术、设施设备、总体布局和厂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方案,加强整改。所有未经正规设计的单位,在上半年必须提出整改方案,年底前必须全部完成设计诊断和隐患整改工作,否则要坚决采取必要措施。

(六)进一步做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基础工作。一是加强危化品登记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登记证书复核换证和安全信息数据分析评估工作,对重大隐患治理实行下达整改指令和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严肃查处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完善安全许可和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要切实抓好危化品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提升安全监管能力。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作水平,督促危化品生产企业如实填报、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为全市危化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三、进一步加强危化品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危化品监管涉及部门多,环节多,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单位必须把危化品安全监管摆上安全生产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推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把危化品监管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领域,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工作指导和推动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安监部门和专业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完善和执行好危化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时处理危化品监管工作中需要跨区域、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共同做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二)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各成员单位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责任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按照职责分工抓实抓牢。要积极推行危化品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网格化”签订模式,建立当地政府、部门、行业横向属地监管与纵向行业监管的责任落实机制。要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人员,由危化品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各级各部门、单位危化品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联络表,指导每个危化品企业搞好从领导到每名员工的责任登记备案,做到每级政府、每个部门、每个企业和职工,都有明确的职责、目标和任务。

(三)强化督查落实。从当前情况来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工作措施、责任分工等都已经比较健全和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事项和关键环节,必须盯上靠上,亲历亲为,狠抓落实。牵头部门既要落实好本部门的分工任务,又要发挥好协调指导、督查调度职能,协调其他部门抓好任务落实。要完善考核办法,把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加大督查力度,随时掌握进展情况,及时研究推进措施。要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对敢当重任、成绩突出的,要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任务完成不好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对失职渎职、贻误工作的,要严厉问责,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p#分页标题#e#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7

随着食品经营市场的迅速发展,民众对食品的需求及健康的重视愈发的强烈,然而由于食品经营企业透明度不高,加之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导致民众对食品经营企业产生了较大的不信任感。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比较,为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想法,以期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得以长效的发展。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比较

2014年7月,全球知名洋快餐“麦当劳”的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光长期以来使用过期劣质肉,犹如一块巨石把我国食品安全这面早已经千疮百孔的镜子砸破了。一家本应该在行业里面起到带头作用的企业,被贴上了失信的标签。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企业早已被吊销了证照,相关当事人也得到了严厉的处理。然而,凸显出来的问题真正得到重视了么?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国外能够老老实实守法经营,到了中国就任意而为了呢?我们认为这是信用的问题。无论是对政府、民众还是企业,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才是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是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长久以来,政府职能部门一直扮演着“救火员”的角色,哪类食品出问题就往哪类食品“扑”。殊不知真正的治理应该是“防患于未然”,是“无为而治”,思想上的转变才会带来行动上的转变。但是,思想上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发生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在1841年建立邓白氏公司,首开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先河,随后标准普尔公司、穆迪公司、菲奇公司相继开展征信业务[1]。与发达国家长达百年的信用体系相比,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政策得到了有效的执行,然而商业信用混乱、票据市场无序。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的工作通知》,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了信用问题。纵观我国以往与信用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几乎都是围绕市场经济、金融秩序制定的。食品安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却很少有所涉及。食品市场秩序混乱,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频现,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2004年,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精神,作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之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一意见成为第一份食品安全领域内直接提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文件。之后的十年,国务院、政府职能部门陆续出台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指导意见,逐步加强充实信用体系的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从国家的层面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自上而下的予以执行,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二、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国外各国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点,也各具特色。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如何征信,总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企业主导模式,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第三方主导模式。

(一)美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最终还是信用经济,美国百年以来的信用体系建设最开始也是出于金融秩序的考虑。在美国,个人、企业的信用是透明的,有为数众多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为信用信息使用者提供着付费服务。当然这些征信公司都必须严格遵守美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公众的隐私、规范征信等方面。美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来针对不同的领域,同时每一项法律会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改。在美国,对失信的个人及企业来说将是非常困难的。失信的企业,几乎很难在行业内生存,而个人则将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无论是民众还是企业都十分重视信用程度。2010年8月,美国召回5.5亿枚污染沙门氏菌的鸡蛋。该事件促进了国会法律委员会一致同意,必须对食品安全事件肇事者加大处罚力度,尤其是对明知故犯的单位务必实施严刑峻法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核心是“查必处、处必严”。美国食品监管部门对包括生产者、经营者和上级母公司等全过程开展全面监督检查,无论哪一个环节被查出存在食品或添加剂污染、掺假掺杂等失信行为,都列入处罚清单。在处罚程度方面,对上述违法行为统一按处罚上限从严处理。对明知故犯的企业负责人,判处最高十年监禁和不封顶数量的罚款。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了失信违法成本,无时无刻地警示着生产和经营单位,是美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础保障[2]。

(二)德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在征信方面,德国采用了“公共信用登记系统”,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对企业、个人建立起全国的数据库。当然也有少数民营的征信机构,提供部分有关于个人的比较简单的信用负面信息,仅起到一些对政府机构的补充作用。德国的信用体系建立于1927年,目前德国四分之三以上人口的信用记录都可以查询。在德国,信用记录同样事关生存,信用记录差,大到银行贷款、小到租房都会变得极其困难[3]。德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以欧盟食品安全指令为原则和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原则主要突出以下几点:企业主体责任、食源可追溯、风险评估及预警。在食品溯源方面德国走在了前列。以屠宰场分割的牲畜肉块为例,每一肉块均标有识别标识,通过统一数据库扫描标识,可获得代表该块牲畜肉的唯一追溯号代码,并且查询出包括出生地、屠宰场分割号、生产日期等内容,加强对食品的源头管理。

(三)日本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日本行业协会体系发达,在日本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日本采用独一无二的以第三方为主导(即会员制)的征信模式。目前,日本三家征信机构巨头均是由协会组织成立,机构采用会员制,定期要求会员报送相关信息至征信中心,再由征信机构汇总核对后,向机构的会员单位之间共享信息。日本信用体系的基础源自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诚信教育,从小养成的习惯让个人都极为重视个人的信用。日本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是通过立法来防止食品污染。于2006年5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将世界常用700余种农业化学品根据毒理学研究的毒性结果,严格区分为豁免类、禁用类、限定类三种类别。相较以往的进口检验的国家标准形式,该“肯定列表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推出,显得更为系统、严谨、科学[4]。

三、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从国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特点来看,这些国家具有法制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度高、社会积极共治等特征,有以下几点启示与借鉴:

(一)完善的信用体系法律制度保障

国外发达国家在信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同样也是经历了很多困难以后才逐渐的把整个体系建立了起来。美国的信用建设最发达也最全面,所用产品都是信用产品(包括食品),产品从生产、销售到消费环节,都被纳入到法律范畴内,而法律也对产品的信用问题加以说明及制约。德国和日本也有一套符合自身国情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定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各国都会对食品经营企业、监管部门、消费群体的信用情况予以充分考虑。

(二)重视公众参与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应该是与所有民众切身相关的工作。信用,应该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每一个公民都是社会、企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添加食品非原料、使用过期食品、以劣次充好等等情况的发生,这些难道是机器自己想到添加的吗?有的人在信用和利益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利益,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归根结底,说明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民众在信用方面从小接受的教育还不多,信用缺失对民众的影响还不大,因此有的人就肆无忌惮的挥霍着自己的信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更应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无论是在食品安全知识的宣贯上还是信息的透明化,都应该让民众参与进来。构建社会信用的大环境,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关注。一旦一线的工人们都能够擦亮眼睛,拥有一颗信用的心,那么食品安全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确立食品企业的主体责任

安全的食品是由食品企业生产出来的,食品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当切实承担主体责任。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企业,毕竟企业作用是内因,政府的监管只是外因。只有食品行业的整体素质提升了,自觉承担起自己的义务,政府的监管才算有实质性的成效,食品质量才会有保障[5]。德国食品管理机制对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有明确区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有基础的首要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主要责任是构架监督和预警体系,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消费者则对消费后的处理过程负责。

四、建议

通过上述的启示,笔者提炼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确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总体框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以前人们消费喜欢往店里跑,现在消费喜欢上网跑,习惯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应该考虑多元化、多层次。笔者认为体系架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制度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溯源制度、食品经营企业负责制度、食品经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以及食品安全奖惩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离不开政府、市场、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应该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的力量,让市场去管理市场。政府部门只要落实好奖惩制度,对违法企业不留情,让违法行为得到最为严厉的惩处,达到真正的震慑作用就可以了。食品溯源制度应建立统一的电子化平台,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食品原料严格落实台账制度,做到一物一码,从消费终端到源头都可以追溯。食品经营企业负责制度主要是指企业的自律行为,不能简单的追求形式做出承诺就算了。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很多时候都是看不到的行为,应该提高透明度,做到“明厨亮灶”,让消费者真正看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食品经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应该由信用信息采集、信息评估、信息公示组成,而信用信息具有可变性,行业协会、消费者、政府职能部门都具有评估、评判的权利(力)。企业一旦发生失信行为,那么这家企业将难以在行业内生存。

(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征信机制

当前世界征信模式分别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征信模式的选择在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创新出与经济、文化结构相吻合的中国模式。美国的企业主导征信模式基于该国征信制度的完善及信用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模式要求齐备的法律体系支持。而我国百姓对信用概念的认知和使用还不完全,不具备建立完全市场化信用体系的基础[6]。而日本以第三方协会为主导的制度,同样与我国社会团体不发达的国情不相符。相较而言,德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征信模式更符合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和行政执行力,由具有高效执政能力的政府主导构建任务,可以更快更完善得完成体系建设工作,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经济的作用。政府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构建工作中,要同时做好建设和协调维护的职责,本着“政府推进、企业主体、协会指导、信用服务、公众参与”的原则进行,既不能完全采取市场化的模式,也不能完全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在信用体系建立之初,应该由政府以较低的成本尽快建立起信用评估、信息整合、失信惩罚等机制。同时组织、号召信用中介、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发挥信用评估、信息共享和社会监督等作用。

(三)推动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推动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有助于社会稳定,也有助于弥补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可能会涉及的消费者治疗、补偿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效仿机动车管理制度,持证企业需要每年购买强制险,按经营范围、产品种类等内容核定保险金额,一年内如被监管部门处理过、出现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投诉、行业内被予以告诫等情况的,第二年保费金额按比例提高。

(四)落实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2016年4月1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结合2014年起施行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失信企业实施信用约束、惩戒措施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38部门共同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中也规定了多达18项的惩戒措施。一旦“黑名单”制度得到强有力的贯彻,那么对列入名单的失信企业,将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目的。

五、结语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逐步发展完善的工作,体系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才能得到突破及理解。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法律的问题,更是信用的问题。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对整个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发展及民众的健康安全都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作者:杨宇 孙中权 单位: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参考文献

[1]余丽霞.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3,60.

[2]孙中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以上海市J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33-57.

[3]郭娜,胡佳琪,李嘉怡.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及借鉴[J].华北金融,2013(10):24-26.

[4]陈昆,王家华.日本为何没有地沟油:日本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解析—兼论《信用管理学》案例教学[J].市场周刊,2015(11):123-124,94.

化学品安全信息范文8

关键词:工贸企业;新时期;安全生产;生产监督;管理手段

0引言

本文所称的工贸企业,并非是工业类企业和贸易类企业的合称,而是指同一家企业内工业企业和贸易企业的功能和特征齐备、地位并重。工贸企业整体发展和经营的时间虽然不长,大多数都是由工业企业直接转化而成,在安全监督管理手段上,表面上仍然在选用传统工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但因在工贸企业的贸易环节才会产生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容易忽略安全生产管理,从短期甚至中期的时间段来看,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从长期的时间段上看蕴含着极大的事故风险。工贸企业要正视现状,综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展开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同时确保生产人员和周边群众的人身安全。

1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有关工贸企业在安全生产以及安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文件,要求工贸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基本规范来展开企业的安全管理,同时需要撰写相应的书面报告,向评审组织提交自评报告。目前,我国工贸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上主要是通过HSE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个别工贸企业在整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企业安全体系的认知不够清晰明确,导致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与当前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无法达成一致,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1]。同时工贸企业在对员工开展安全培训以及在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上不够充足,个别工贸企业只具备极为薄弱的安全意识,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也并没有全方位的认知,认为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若是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就不存在生产建设的安全隐患,工贸企业安全事故要素(见图1)。企业为了进一步节省成本资金投入,经常会购置二手设备来开展生产建设,虽然帮助企业节省了支出,但是对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风险,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2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现存的主要问题

2.1未按规范设计和施工

根据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但是在实际的工贸企业安全设施建设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企业存在着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来展开安全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导致主体项目在刚刚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设计缺陷以及安全隐患,在项目投入使用之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并要求项目停产,才能够对其展开相应的整改建设。例如耐火等级和防火间距等相关问题,甚至需要对当前已建项目进行重新拆除建设,而很少有工贸企业愿意将其推倒重新建设。

2.2违规安装使用电气线路及设备

目前我国很多工贸企业都存在着线路安装敷设以及电器设备安装不够规范的情况。如在安装敷设电气设备和电路的技术人员聘用上,技术人员资质不符合标准;在日常用电的安全管理上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用电设备和电器线路没有采用专业化的电工人员对其进行维修保养,常常出现超负荷使用的状况;电源线路绝缘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破损;漏电电气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后未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线路铺设较为混乱(见图2),常常出现乱接乱拉的状况;甚至在线路旁置放会导致电源线出现破损的杂物,或在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等。这些年来很多工贸企业的火灾事件都是由于企业在用电过程中的不够谨慎。举例来说,在吉林长春某企业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及台州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中,其发生火灾的诱导因素都包含以上原因。

2.3消防设施缺失或失效

目前我国很多工贸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降低消防设施的建设质量和标准,选用假冒伪劣的消防产品投入到企业的施工建设中,导致消防设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个别消防栓在打开之后没有水或水压严重不足;个别的消防水带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老化及破损,但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更换(见图3);个别灭火器已经失效;厂房内部的应急疏散指示灯以及安全出口指示灯长时间不亮或完全没有对其进行通电处理;在展开装修改造的过程中擅自将各类消防设施拆除;在自身厂房生产布局改变之后,没有对其设置新一轮的消防设施,导致实际的应急疏散指示跟疏散通道严重不符;个别厂房的安全出口以及消防安全疏散通道不符合相关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修理等[2]。

2.4危化品储存及使用违规

由于工贸企业自身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危险化学品,但是由于生产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的专业知识存在认知不足的状况,导致工贸企业在使用以及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如没有设立专业的危险化学品存储基地;个别企业易燃易爆溶剂随意地对其进行摆放,与其他生产物品进行混合存储;危险化学品仓库的设立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化学品的存放仓库无法达到标准化的储存要求,没有对其设置相应的防雷防静电等相关设施,也没有设置可燃气体以及有毒气体的报警装置;没有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对其分区分类存放;化学品没有设置其相应的标签和警示标识;贮存危险化学品的气瓶没有配备和使用防倾倒装置;没有设立相应的安全措施,在仓库内进行随意的混合操作等。

2.5高危作业审批制度不能落实

由于部分工贸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见识不足,安全生产专业能力有限,对高危作业的风险不了解,没有全面掌握各种高危作业的审批要求、安全防范措施等知识。同时,企业上下对审批制度都有嫌烦心理不愿意配合,导致工贸企业高危作业审批制度难以落实,导致高危作业事故频发。如有的只对动火作业采取审批制度,不知道有限空间、登高作业等也是高危作业需要审批;有的审批制度流于形式,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辨识并采取必要措施,随便填张表就行;有的认为雇用外来人员开展高危作业就不需要本企业实行审批;为节省人力不安排足够的监护;为了效益该停工检修和作业的不停工;在只有持证人员才能从事的高危作业中,让无证人员上岗作业等。

3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3.1强化工贸企业的主体责任

工贸企业想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落实,就需要对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平衡,需要在工贸企业内部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操作流程,确保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资金投入量,进一步优化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各类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性的排查和处理,进一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事故可能会发生的概率。全方位优化员工在安全事务上的处理水平,确保安全培训工作做到位,各类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应急救援工作落实到位,全方位提升安全生产的落实效果[3]。除此之外,想要进一步落实工贸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主体责任,还需要我国相关政府监管部门优化监督管理,各级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的检查强度,及时发现并严惩各种违法违规操作的生产行为,进一步发挥出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警告教育作用,以此来全方位提升工贸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认知,帮助工贸企业落实自身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2更新安全隐患排查系统设备

工贸企业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展企业生产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之后,能够及时地将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公布,让工贸企业内部以及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能够针对工贸企业的安全隐患督促展开进一步的整改,同时也能够让同行业的其他工贸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类似安全隐患的关注,有效降低各类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概率。对安全隐患展开全方位的排查,同时还可以设置新型的排查装备,进一步有效落实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可以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使用,使得整体的隐患排查变得更加彻底,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3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根据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虽然该规定并没有强制要求工贸企业在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但笔者认为,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可以综合自身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形式,积极鼓励与引导工贸企业加强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配备数量,或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来实现对工贸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全过程安全托管,以此来进一步优化工贸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个别中小型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将会进一步解决其无人管以及不会管的生产安全问题。

3.4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薪酬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也能够进一步反映出当前企业是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但是目前在很多工贸企业当中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在配备数量上严重不足,同时工资与福利待遇也比较差,降低了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与热情,导致安全管理人员出现了大量的流失。因此工贸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企业内地位和工资福利待遇,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使得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具备与其承担工作责任相匹配的权利,这样才能够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能够为工贸企业提出安全生产决策,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使得工贸企业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