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论文范例6篇

项目经理论文

项目经理论文范文1

板桩码头是码头三大结构形式之一,1989年始建于唐山港京唐港区[1-2]。回顾板桩码头的建设历史,其技术增长方式也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但是随着板桩码头市场化的加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透明化,此时单纯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利润空间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板桩码头建设项目经营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如下:(1)技术创新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方面,板桩码头施工技术在近30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在社会生产力没有重大发展或者相关技术领域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板桩码头技术创新空间大大缩小。另一方面,现代板桩码头建设队伍中,一线施工人员仍以农民工为主,学历普遍为初中以下,对技术创新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2)项目管理者被板桩码头“延米造价”[3]不断提高的假象所迷惑,对项目的经营形式盲目乐观,对整个板桩码头建设市场的价值规律产生错误的分析和判断。(3)项目“小团体”意识造成项目内部分配体制出现严重缺陷,薪酬分配不以项目组织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为标准统一度量,而是以项目领导班子的“好恶”来实现项目资金的个人分配,且薪酬分配缺乏监督管理[4-5]。(4)追求项目眼前利益,对整个建筑市场和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等影响项目经济增长的宏观因素分析不足,没有以可持续发展观谋划项目的长远发展。综上,在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形势下,板桩码头传统经营管理发展模式受到新的挑战,为了保持技术创新条件下码头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增长,经营管理必须整合影响项目运营的各个主导因素,在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及社会心理等复杂环境中谋求更大的项目经营管理效益。

2依托工程概况

2013年6月承建的唐山港京唐港区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位于三港池南岸东段,运营后将成为河北省首个大型专业集装箱码头。根据建设规模,本工程施工内容为10万吨级全遮帘桩式地连墙板桩结构码头,主体结构段690米,西侧过渡段79.8米,东侧过渡段78.6米,总长848.4米,包括码头主体地下工程、地上工程及前沿60米范围内的管网、结构层及面层等,工程投资约2亿元,工期约400天。唐山港京唐港区是板桩码头的发源地,也是板桩码头建设市场的导向标,在这里承建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压力,为了在激烈的丛林竞争中生存,项目建设除了具备强劲的技术创新“硬实力”,同时,“经营管理”这一“软实力”也必须实现提升与突破。

3经营管理的实施

3.1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京唐港26#~27#集装箱码头工程的项目经营管理不仅包括传统经营管理所涉及的工程计量、询价采购及工程索赔等,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经营的认知能力、薪酬分配的合理性及项目运营的稳定性方面必须得以提高。为了正确认识项目所处市场中的位置,经营管理以“单位劳动时间成本”作为评价利润空间的标准;为了使项目资金的个人分配更加合理,将经营管理标准化;为了抵抗外界环境的突变对项目的冲击,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预危险性评价。

3.2利润空间的评价标准

利润最大化是项目经营管理的核心目的之一,而对项目利润空间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者对整个项目运营压力的理解和判断。

3.2.1延米造价

多年来,板桩码头在投标报价时往往关注于板桩码头的“延米造价”,认为“延米造价”越高,则利润空间越大。根据10年来板桩码头的建设经营情况来看,板桩码头的“延米造价”总体为上升态势。以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与京唐港10年来已建的2个10万吨级板桩码头工程相比(即2004年承建的京唐港32#泊位和2008年承建的京唐港20#~22#泊位),26#~27#泊位的“延米造价”较32#泊位提高了31%,较20#~22#泊位提高了23%。如果按照“延米造价”来评价利润空间,26#~27#泊位的利润空间较32#泊位提高了31%,较20#~22#泊位提高了23%,如图1所示。但是,整个板桩码头建设市场却由以往的“暴利”逐渐变为如今的“微利”。显然,这样的结论与板桩码头建设市场的价值规律相违背,不符合现实情况。

3.2.2单位劳动时间成本

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的“延米造价”较以往工程确实有所提高,但是在经营管理中如果还是以“延米造价”作为标准,项目的利润空间将会随整个板桩码头市场化的加剧而进一步压缩,同时也会误导项目管理者对整个板桩码头市场价值规律的理解和评价,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和指示。为了正确认识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利润空间在板桩码头市场中的位置,经营管理以“单位劳动时间成本”为标准来评价利润空间。“单位劳动时间成本”标准化评价公式如下:P=AL·T式中:P为单位劳动时间成本;A为合同额;L为码头岸线长度;T为合同工期。从板桩码头建设市场来看,影响“单位劳动时间成本”的因素分为内部控制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参建人员素质、项目组织管理水平等)和外部环境因素(物价水平、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等),“单位劳动时间成本”的提高意味着利润空间的缩小。按照这一标准,重新对京唐港32#泊位、20#~22#泊位和26#~27#泊位的利润空间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得到以下结果:(1)26#~27#泊位的“单位劳动时间成本”较32#泊位提高了32%,较20#~22#泊位提高了31%,也就是说26#~27#泊位的利润空间较32#泊位缩小了32%,较20#~22#泊位缩小了31%。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技术创新能力和参建人员素质提高等有利因素对利润空间的促进作用远滞后于人员工资水平和物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对利润空间的抑制作用,这也与板桩码头建设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相吻合。(2)32#泊位的“单位劳动时间成本”与20#~22#泊位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人员工资和物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市场环境中,2008年承建的20#~22#泊位利润空间几乎与2004年承建的32#泊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一阶段液压抓斗施工工艺逐渐取代“反循环”施工工艺[6],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板桩码头的利润空间在技术创新和其它各种利弊因素共同作用下得以平衡。即这一结果与当时板桩码头建设市场的技术背景相吻合。

3.3薪酬分配标准化

薪酬分配是经营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核心要素之一,分配制度的合理化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内部的舆论、人际关系及组织人员的心理行为等。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在薪酬分配方面以工作业绩和出勤天数作为标准考核项目所有组织人员。

3.3.1工作业绩(劳动强度)考核标准

在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的项目经营管理中,根据岗位职责作为划分工作业绩考核系数的标准:一级为项目领导班子(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工作业绩考核系数为1.35~2;二级为工作骨干(技术带班、工长等),工作业绩考核系数为0.85~1.35;三级为普通员工,工作业绩考核系数为0.5~0.85。项目领导班子由公司任命,项目岗位责任的划分由项目领导班子带头、项目所有组织人员共同参与,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了加强工作业绩考核系数评定的监督管理,项目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考核系数由公司领导评价考核,并公示;工作骨干及普通员工的工作业绩考核系数由项目领导班子评价考核(项目经理评价考核系数×50%+项目部其他领导评价考核系数的平均值×50%),并公示。

3.3.2出勤天数(劳动时间)考核标准

出勤天数考核标准的确定依据主要是国务院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及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判定平均每月出勤天数达15天者为满勤,不足者按比例在薪酬分配中予以扣除。

3.3.3项目资金个人分配计算方法项

目资金个人分配计算公式如下:Wp=Cp+(T-∑Nx=1Cx)N式中:Wp为实际工资;T为分配资金总额;N为分配人数;C为考核工资,C=A·S·D(A为人均工资,A=T/N;S为工作业绩考核系数;D为出勤天数考核系数。

3.4预危险性分析

3.4.1风险管理概况

在项目经营管理中,风险是不以项目经营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项目经营管理采用预危险性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预先对项目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分级,而后根据其危险性的大小,在经营管理中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经营风险[7-8]。具体如表1所示。

3.4.2风险评价及控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项目管理面临着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有效的风险预测不但有益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更有益于维持项目运营的稳定性,营造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预危险性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定性分析市场规律、国家政策及资本对项目经营的影响。

3.4.3风险控制结果

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实施风险控制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项目自建搅拌站。根据以往建设经验,每年雨季时,项目周边地区河套内采砂场易出现内涝现象,河砂的采集、存放和外运较为困难,因此项目开工即签订单价合同并开始大量囤积河砂。2013年7月中旬受降雨影响,项目周边部分采砂场出现内涝,采砂船和运输道路被淹,河砂采量大减,同时价格上涨15%以上。由于项目在2013年6月已囤积大量河砂并签订单价合同,因此在码头建设高峰期没有受到京唐港建筑市场河砂供应紧张、价格波动异常的影响。(2)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经过调查,项目周边地区的采石场依然为露天开放式的粗放型采矿,不符合国家及地方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要求,因此项目开工即签订长期单价合同并开始大量囤积石子。2013年9月16日,唐山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对采石场实施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绝大多数采石场断电整改,石子价格上涨30%以上,并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直至2014年1月石子出现断货情况。由于项目在2013年已囤积大量石子并签订单价合同,因此基本上没有受到采石场整改对石子供应量和价格的影响。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石子供应量及使用量如图3所示。图3京唐港26#~27#集装箱泊位码头工程石子供应量和使用量(3)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试点后,对于混凝土罐车和运土车公司来说,车辆一般均在试点以前购置,进项抵扣额就相应小,导致税负上升;此外,路桥费作为运输的主要成本,未列入进项税额,无法进行抵扣,这也无疑增加了运输成本。2013年6月,项目方与混凝土罐车及运土车签订单价合同,有效地规避了同年8月国家出台营改增政策引起运输成本增加对项目经营管理的冲击[9]。(4)近年来,承兑汇票大量涌入市场。对于板桩码头的建设而言,部分物资的采购(钢筋笼垫块、角钢角铁、系船柱等小型零构件和水电费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和项目组织人员的工资无法支付承兑汇票,大量承兑汇票会使项目经营的现金流量受限;另外,承兑汇票贴现成本高且受银行授信额度限制,贴现率一般高于同期贷款利率。针对这一情况,项目经营部与钢筋、砂石料、钢拉杆、护弦等供应商及劳务分包签订合同时即约定允许支付承兑汇票。从业主付款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5月承兑汇票占支付金额的88%。将承兑汇票以转付的方式支付给项目所属各供货商及劳务分包,无疑缓解了项目经营的现金流量压力[10],有效地避免了因贴现造成工程成本增加的情况。

4结语

项目经理论文范文2

1.1二次经营的基础

工程项目中二次经营的基础是质量,对施工单位来讲,项目管理的三大要素是质量、工期和成本。所以,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根本,同时是施工单位的生命线。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把握质量关,严格检测每一道程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重视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2二次经营的根本

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是二次经营的根本,施工单位要充分考虑到业主的想法,并与业主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赢取业主的尊重和信任,这种方法有利于施工单位未来工程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要时刻谨记为业主分忧解难,例如在项目的前期施工阶段,工程招投标的办理、城管相互协作以及与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提出好的建议,这些方面都能够在不影响施工单位利益的情况下进行,确保业主的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一次和二次经营的双向赢利。

1.3二次经营的关键

二次经营的关键是严格把关和履行合同,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项目相关部门将合同当作工程的重点,并设立了合同评审小组,包括对合同购销和合同签订等情况。小组成员应该开展合同评审,仔细分析研究工程项目设计的每一项条款,确保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能对每项合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保证合同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风险出现。通过合同管理的设置和完善,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协调好企业和其他方面的关系,维护好这种经济的协作关系。

2二次经营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以某工程施工企业为例,制定了二次经营工作的基本流程,与业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对相关项目进行评标,为转亏盈利提供环境。相关人员要明确各投标供货商的信用程度和供货能力,并进行充分调研,对这些供货商进行排序,及时与其他标段沟通,努力做好评标工作,并充分考虑投标金额,选取较为优秀的供货商。通过多种方式的投票工作,能够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获取更高额的经济效益,以此通过二次经营,使工程项目转亏为盈。工程项目中合同清单中工程量都是暂定的,工程项目完工的总价格,是根据施工图纸的变化以及施工的工程量总和为基本的。在项目实施中,不仅工程数量会影响工程完毕的总价格,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工程总价格,这个条件要求项目部门在合同落实阶段,通过多个部门的配合,进行基础工作,并充分利用多种有效信息和资源,将结算工程的竣工总价能够得到最大化。

2.1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了解业主最大的需求就是工程项目的成果性目标,施工企业应满足业主这种需求,这是企业的义务,也是社会责任。所以相关人员应尽量满足业主的要求,让业主在上级面前能有成就感,由此使项目与业主之间的沟通难度降低,为二次经营管理提供更多机遇。

2.2项目初期的施工材料管理

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中,施工材料占有较大比重,需要施工人员重点关注。在成本控制方面,材料的控制应符合业主的相关要求,并选择主动的供货单位,让业主积极参与,然后进行招投标工作,舍弃主动权。要想降低成本,相关人员首先要进行评标工作,然后在材料供应环节,施工单位要保证包件合同金额总数,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并以此为前提,比较不同种类的材料和包件供货,选取具有较低价格的同规格材料,由此施工单位的成本能有所降低。

2.3索赔

1)工期、质量等索赔。

施工单位要善于搜集证据资料,在遇到工期、恶劣天气、不利物质条件、甲方供材质量方面、或者由于甲方分包的原因影响到自己的工期、成本,要拍照,取证,及时把有效资料准备齐全,尽快向甲方提出索赔。通过变更索赔这种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损失,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润。索赔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文件,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合同文件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找出有用的信息。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和掌握索赔的关键,要整理和收集与施工索赔有关的信息和依据,例如施工合同、相关法律法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图纸、施工会审纪要、设计改变通知单、施工现场图片和记录以及签证信息等。

2)变更索赔。

施工单位通过分析预算和研究合同条款,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大量收集工程建设中的变更项目的相关情况,关注其他标段的变化情况,参考工程的成功经验。施工人员要开拓自身视野,争取在施工第一时间找到出现变更的项目。在梳理变更中,要优先参考合同总额的增加情况,考虑预备费用和降造费用,解决好项目费用。

3二次经营管理的意义

项目基础工作能够得到加强,并使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和精确细致的管理,需要建立多种基础台账,使项目施工的各项环节能够得到优化、清晰、有序。相关单位应指派专人进行计量工作,并分析新增项目和单价情况,做出较好的变更规划设计,及时进行工程数量的统计工作,对清理情况进行反复核对。比较台账和施工环节的情况,并进行确认,以利于补足遗漏。施工单位还要得到业主的认可,并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将现场变化信息反馈给经营部门,并对合同内容进行反复讨论,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工程项目的二次经营管理,能够打造精品工程,并逐渐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水平。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管理者需要相互协作,以此确保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共同实现,由此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团队能够形成一系列鉴定的目标和长远计划,并掌握施工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能够使每个成员详细掌握施工现场的精神支出,并充分理解。所以做好二次经营工作,能不断获得后续工程建设,这种方式也是经营开拓的重要构成,能够维系施工单位的发展,使施工企业管理效果更加完善。

4结语

项目经理论文范文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3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特制定《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马凯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依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由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包括:(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研制开发项目”),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是指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及验证能力为目标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项目”),以及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技术中心项目”)。(四)国家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是指以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以推进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扩大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升级调整项目”)。(五)其他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投资补助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含事业单位投资项目,下同)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本办法所称贷款贴息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以下简称“国家补贴资金”)均为无偿投入。第二章 组织管理第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家高技术项目的组织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研究提出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研究提出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二)研究确定国家高技术项目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三)组织评审国家高技术项目,批复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四)编制和下达年度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和投资计划;(五)协调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实施工作,组织或委托项目评估工作。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主管部门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经济(贸易)委员会。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并对项目承担主管责任。具体要求由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规定。对跨地区、跨部门组织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可由相关地区或部门协商确定项目主管部门,或由组织部门指定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应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组织本部门、本地区和本企业(集团)的高技术项目申请国家补贴资金的相关工作,对项目的建设条件、招标内容等进行初审,审查通过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对初审结果和申报材料负 责;(二)负责国家高技术项目的管理工作和项目实施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组织项目验收工作;(三)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稽察、审计和检查工作;(四)每年定期将本部门、本地区和本企业(集团)的国家高技术项目执行情况汇总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单位是指依照我国法律登记、注册,申请高技术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的企业或事业法人。项目单位应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具备承担国家高技术项目所需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资金筹措、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项目单位应履行下列主要职责:(一)按照本办法和项目公告的要求,编制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高技术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申请报告,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二)按照项目组织部门、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确定的内容和要求实施项目;(三)按要求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落实情况,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四)对国家补贴资金要实行专账管理;(五)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各级财政、审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或上述部门委托的机构所进行的评估、稽察、审计和检查;(六)项目总体目标达到后,及时按要求进行项目验收。第三章 申报及审核第八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明确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实施时间,以及安排国家补贴资金的方式和标准。第九条 按有关规定应由地方政府核准或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应在核准或备案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按有关规定应由地方政府审批的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有权审批单位批准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应报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可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一并提出资金申请,不再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也可在项目经审批或核准同意后,根据国家有关投资补助、贴息的政策要求,另行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第十条 申请国家高技术项目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的要求;(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要求,项目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三)应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四)项目单位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资金筹措、项目实施能力,以及较好的资信等级,资产负债率在合理范围内,项目已基本具备实施条件,项目所需资金已落实;(五)建设项目应按本办法第九条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已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或已经开工建设但审批、核准或备案未超过两年,已通过项目用地预审或用地已经依法批准,具有环保以及其他许可文件。第十一条 申请国家高技术项目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产业化项目采用的科技成果(包括自主知识产权、消化吸收创新、国内外联合开发的技术等)应具有先进性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有关成果鉴定、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或技术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必要的验证和生产许可;项目单位具有较强的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展相关产业化项目的生产、经营资格。(二)研制开发项目的研制开发方案先进、可行,目标明确;项目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能力,具有前期相关领域的研发基础和研发队伍;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应结合依托工程。(三)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工程中心项目的项目单位须为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组建,并完成相关组建工作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内容符合该工程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和任务,建设方案合理。(四)技术中心项目的项目单位须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且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最近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得分70分以上;项目应能够支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五)升级调整项目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项目单位具有良好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较好的经营业绩;具有开展相关产品生产的资格,项目必须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有关标准。第十二条 项目单位应根据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资 金申请报告的具体要求由项目公告或通知具体规定,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研发)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研发)条件落实情况等;(三)申请国家补贴资金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据;(四)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五)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可根据具体情况附以下相关文件:(一)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二)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三)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六)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申请贴息的项目还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七)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八)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第十三条 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第十条至第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审查项目单位提出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对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中,对于工作职能属于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的项目,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并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商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由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申报材料不完备的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通知项目主管部门在要求的时限内补充相关材料。第十四条 对项目主管部门报送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评审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必要时可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的意见。专家组应由专业性、权威性、代表性、中立性,且与项目无重大相关利益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应科学、客观、公正地评审项目。专家评审或咨询机构评估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进行评审评估:(一)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二)项目对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的带动作用;(三)项目单位的经营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四)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五)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六)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的其他要求。第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科学、公平、择优的原则,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或咨询机构的评估意见,综合考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审查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将项目的评审评估意见和审批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告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是下达国家补贴资金的依据,应包括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国家补贴资金额度和资金使用方向。批复文件可单独办理,也可集中办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查:(一)符合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使用方向;(二)符合项目公告或通知的有关要求;(三)符合国家补贴资金的安排原则;(四)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五)项目的主要建设(研发)条件基本落实;(六)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的其他条件。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地方政府投资的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及以下的,一律按投资补助或贴息方式管理,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企业投资的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及以下的,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也可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2亿元之间且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超过50%的,对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也可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 金在3000万元-2亿元之间且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的,或超过2亿元的,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七条 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超过3000万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要求项目单位报送初步设计概算,并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决定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数额。第十八条 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原则上均为一次性安排。对于已经安排国家补贴资金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再重复受理其资金申请报告。第四章 资金管理第十九条 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的自有资金、国家补贴资金、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银行贷款,以及项目单位筹集的其它资金。项目资金原则上以项目单位自筹为主,国家采用资金补贴的方式予以支持。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筹集的项目资本金或研发项目的自有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新增投资的30%。项目资本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可用于项目的现金、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新老股东增资扩股资金、资产变现的资金等。第二十一条 国家补贴资金分为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补助两类。国家投资补助应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风险程度以及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等要求,分档给予补助支持。贷款贴息补助的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原则上按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贷款的实际发生额分期安排贴息资金。第二十二条 国家补贴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研究开发、购置研究开发及工程化所需的仪器设备、改善工艺设备和测试条件、建设产业化或工程化验证成套装置和试验装置、建设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购置必要的技术、软件等。第二十三条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和投资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以及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的下达申请,可一次或分次下达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项目主管部门收到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后,要按有关规定尽快将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下达到项目单位,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对于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同时下达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经济(贸易)委员会,由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下达到项目单位。第二十四条 项目单位对国家补贴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国家补贴资金;项目主管部门要对国家补贴资金加强监管,督促项目单位按照国家补贴资金使用方向使用国家补贴资金。第二十五条 项目单位的自筹资金应按计划及时足额投入。鼓励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第五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第二十六条 国家高技术项目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项目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运营等,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做好对国家补贴资金使用的稽察、检查和审计工作。第二十七条 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和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对项目实施情况和国家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项目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建设方案或实施方案。第二十八条 所有国家高技术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做好招标工作。其中,对于使用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招标内容和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开展招标工作。第二十九条 项目主管部门应在每年2月底和8月底以前,以正式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包括项目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处理意见等内容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并提出国家补贴资金的下达申请。项目单位应按照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有关项目进展情况。第三十条 项目单位应按照资金申请报告批复的总体目标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项目出现重大情况需调整的,应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对不能完成总体目标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其他不影响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调整,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调整,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三十一条 项目实 施达到项目总体目标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应及时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论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在验收国家高技术项目时,应邀请第三方人员参加。项目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项目有关档案和验收材料。第三十二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验收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视情况组织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有关中介机构或有关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后评估。第三十三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权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第三十四条 研制开发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财务处理按照科研项目相应的财政拨款有关规定管理。其他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的财务处理按照资本公积管理。第六章 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国家高技术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稽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据职能分工进行监督检查。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应配合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工作。第三十六条 项目稽察、审计、监察和检查工作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管理办法进行。第三十七条 国家高技术项目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其他依法不适宜公开的外,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项目主管部门受理单位、个人对国家高技术项目在审批、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第三十八条 对于按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内容按期或提前完成、通过验收,取得突出成绩的项目单位,以及在项目组织和管理中工作表现出色的项目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给予表彰,并在今后的国家高技术项目评选中,对受表彰的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第三十九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国家补贴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国家补贴资金的;(三)擅自改变项目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的;(四)无违规行为,但无正当理由未按要求完成项目总体目标延期两年未验收的;(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四十条 项目组织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评估、咨询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在审批、管理、评估、咨询、稽察、检查等过程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建议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四十一条 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的总体原则,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二六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项目经理论文范文4

摘要: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其管理类硕士专业中设置了项目管理培养方向。首先分析了管理类硕士专业三个学科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接着以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数据分析了该方向实际培养情况。结果显示,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结论是,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学科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学科建设; 硕士教育。

0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和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专业学科和专门职业,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学科。以专业学位为例,2003 年我国率先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内设立项目管理领域,该年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由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试办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该学位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以 “项目管理”为专业名称的研究生学位教育[1]。自 2005 年以来,项目管理领域实考和录取人数连续多年位列所有 40 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第一,目前已成为招生人数仅次于 MBA的专业硕士。截止到 2010 年,全国共有 161 所院校获批成为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每年的报考人数不断上升[2]。然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的办学势头虽然良好,项目管理作为普通二级学科的教育却还没有在高校中普及起来,一些学校虽早已开设了项目管理的硕士培养方向,但并没有单独开设该专业,而是在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中进行培养。本文分析的即是全日制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现状。

1 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

1. 1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概况。

为了解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情况,对 2011 年全国管理学中三个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 硕士生招生简章进行了检索分析。结果显示共有 116 所院校至少在上述三个学科之一中设立了项目管理及相关培养方向。相关方向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其中设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的有 71 所,设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的有 68所,设在企业管理专业下的有 8 所。这 116 所学校包含 211 院校 49 所 ( 其中 985 院校 20 所) ,211 院校所占比例为 42. 2% 。在学校分类上,理工类 57 所、综合类 34 所、财经类 13 所、农林类 7 所、民族类 2 所、师范类 1 所,可见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在管理学科内设置了项目管理相关培养方向。

根据数据统计,理工科院校是拥有项目管理方向最多的院校,其次是综合类院校,财经类和其他类型院校加总只占 20%左右。由于理工科类院校在理工科上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理工类基础学科作为技术支撑,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项目管理中的技术层面; 加之理工类院校多和工程类企业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能为教育中的实践部分提供较多的机会,在培养项目管理人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此类院校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局限,项目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计划、决策的分析方法,也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和原理,理工科院校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的技术方法,可能对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将不利于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员。

进一步分析开设项目管理方向院校的地域特征,项目管理方向在我国各个地域的高校都有分布,但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数量最多的是华东 ( 30 所) 以及华北 ( 29 所) ,首先这两个地区本身拥有较为庞大的高校数量,除此之外,华东的上海和华北的北京、天津等地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且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基本建设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对项目管理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接下来是华中( 15 所) 、西南 ( 14 所) 、西北 ( 13 所) 和东北( 10 所) 等地,分布最少的是华南 ( 5 所) 。

1. 2 项目管理方向开设详情。

从设置项目管理类方向的学科专业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共有 71 所,其中 211 院校 24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从该专业设置的学院类型来看,共有 45 所院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设在经济管理学院( 或称商学院) 中的,占总数的 63. 4%,其余专业则分布在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有 16 所位于华东,14 所位于华北,12 所位于华中,12 所位于西南,10所位于西北,5 所位于东北以及 2 所位于华南。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下设项目管理的院校共有 68 所,其中 211 院校 28 所 ( 含 985 院校 10所) 。除 1 所学校的该专业位于统计与数学学院以外,其余全部位于经济管理学院 ( 或称商学院) 。从院校所在的地域来看,华东有 21 所,华北有 17 所,华中有 9 所,东北有 8 所,西北有 5所,西南和华南各有 4 所。

企业管理专业下的项目管理类方向因为只有8 所学校,本文不作重点分析。

从所在学校的类型分析,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理工类院校 40 所,综合类院校 20 所,军事类院校 3所,财经类院校 2 所,农林类院校 2 所,师范类和民族类院校各 1 所; 在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中,共有 33 所理工类院校,20 所综合类院校,10 所财经类院校,农林类院校 4 所和民族类院校 1 所。

可见开设项目管理方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地域分布和院校类型分布上趋同,首先该专业在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当中分布最多,另外理工类院校是开设该专业最多的院校,但在财经类院校开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院校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大。

为进一步分析该方向所具体涵盖和涉及的领域,笔者依据国际公认的项目管理学科九大知识体系的划分来分析该问题。在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 第4 版) 》中,将项目管理划分为 9 个知识领域,即: 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1]。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不断渗透,项目信息化管理也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模块; 同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其作为一大类别; 另外将技术经济中的评价管理和研发管理也纳入该分类,通过考察各个院校项目管理相关方向的名称,将各个方向在 13 个主要模块中进行归类,从而得出该方向在 13 个领域的覆盖情况。其中由于名为 “项目管理”的方向范围过大,难以判断具体所属领域,因此在统计中将其剔除,只考虑其他具体方向。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从统计到的数据来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的大部分领域都有覆盖,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开设的院校最多,占到了全部的 30%,并且其中三分之一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位于土木工程等工科类学院; 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偏向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这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 项目管理方向研究生培养情况。

2. 1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数量分析。

由上文可知,我国有很多高校都在管理学的三个学科专业中开设了项目管理相关方向。但是关于这些项目管理相关方向在高校中的实际培养情况,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考察。本文通过检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统计各学校具体专业在近年实际产出关于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毕业论文情况。由于 2011 年的论文尚未完全被数据库收录,因此主要对 2008 ~ 2010 年的论文进行考察和分析。

首先分别对 71 所高校和 68 所高校 2008 ~2010 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关于项目管理的硕士论文进行了搜集,主要做法是查询 2008 ~ 2010 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 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所撰写且关键词中含有 “项目”的论文。结果总共搜集到相关论文 104 篇,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出 77 篇,共来自 14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重庆大学产出论文 21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共产出 27 篇,来自 10 所学校,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化工大学产出 8 篇。其分布如表 2 所示。

可见在管理类专业中设有项目管理方向的学校里,实际产出相关领域论文的学校还相对较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只占到 18. 2%,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占到 14. 7%。从每所学校产出论文的数量上来看,绝大多数的学校在三年内产出论文的数量小于等于 5 篇,只有极个别的学校在 6 篇以上。首先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有个别研招单位的硕士论文可能未纳入中国硕士论文库,另外可能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没能通过该种查询方式搜寻出来。但依然可以由此看出,虽然有许多学校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却并没有严格地在该方向上进行培养,导致拥有硕士论文的学校数量远少于开设了该方向的学校数量。

2. 2 项目管理方向硕士论文方向分析。

为考察各个学校所产出的论文方向和培养方向的相符合程度,对 104 篇文章所在学校的培养方向进行了分析,首先剔除了方向名为 “项目管理”的学校所产出的论文,只考察剩余 60 篇文章的情况。通过观察每篇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对其和方向名称的相符程度进行评估,将每篇文章的方向切合度分为五档,分别为完全相符、基本相符、部分相符、基本不相符以及不相符。统计结果如表 3 所示。可见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和方向相符,只有极少数的文章偏离了开设的方向。总体来说,项目管理方向开设的切合度还比较高,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大部分能按照其培养方向进行培养,实际培养方向偏离初始方向的情况不多见。

 

为更好地考察管理类专业下项目管理方向在项目管理各个领域的实际分布情况,依据前面的统计方式,对 60 篇论文在各个领域的分布同样进行统计,如表 4 所示。可见在两大管理类专业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硕士论文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都有涉及,且侧重于风险管理、整体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所覆盖的领域和所开设的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各院校在培养项目管理方向人才的过程中基本遵循了初始的方向;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方向在领域上的分布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类似,且各领域的分布较为均匀,但在该方向的设置上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占了几乎全部的比例,然而实际产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3 结语。

基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得出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方向的开设详情。第一,全国共有116 所院校至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企业管理三个学科之一设立了项目管理及其相关培养方向,其中有 57%的项目管理方向位于理工类院校,34%位于综合类院校,剩下的则位于其他类型院校,可见项目管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高校理工科背景而开设; 在地域分布上,华东和华北的院校占了绝大多数,具有50. 8% 的比例。第二,从具体研究的项目管理领域上看,在项目管理的几大领域中都有涉及,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管理,而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则侧重于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价管理。第三,从硕士论文的产出情况可以看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8 ~ 2010 年产出关于项目管理专业的论文 77 篇,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27 篇,论文的数量远低于应有的数量,可见该方向的实际培养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可能某些院校存在着有关生源不足或者是方向虚设的情况。第四,在各校项目管理领域的硕士论文中,论文的主题和方向的切合度总体上还比较高,大多数论文没有偏离原先的培养方向,说明实际开设了项目管理方向的院校能较好地沿着该方向进行培养。第五,从硕士论文研究的领域来看,该方向的研究领域覆盖了约 50%的项目管理领域,但还有一些领域鲜有涉及。

可见,我国科学硕士项目管理领域在实际开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方向开设的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该类院校虽具备较好的工科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经济管理的理念可能难以渗透,在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项目管理人才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其次,该方向实际产出的论文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数量,实际培养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说明该方向的建设力度还不够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投入和加强; 再次,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其中的子方向,对于特定院校来说存在着师资有限、生源较少等特点,不利于研究的全面展开; 最后,该方向的建设在项目管理领域的覆盖面上还有待提高,在某些特定领域上的涉及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法杰,邓修权,王际坤 .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研 究 [J]。 管 理 工 程 学 报,2005,19 ( Z1 ) :182-187.

项目经理论文范文5

 

近年来是否要取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争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理由充分(1)。其实这种争论的本质是现行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任务更加艰巨(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毕业生走出学校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系统性的实践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方法、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将用于现代工程项目中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引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培养目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近年来有被弱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本科毕业生面临较强的就业压力,往往忙于找工作而疏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育部2004年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一文中重申了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

 

长期以来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定位大多在学生能够综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较复杂的课题上。毕业设计的实施手段不外乎开题报告、翻译、教师答疑、论文评阅和答辩。这种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如课程设计)有近雷同的趋势且带有太多学究式的色彩,完全不同于企业对项目的开发方式;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很难提供经验积累。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是对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一次实践检验,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次准职业化的训练。通过模拟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的工作方式,贴近企业的技术环境和用人标准,符合企业精确定位的用人需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极大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培养目标除了我们传统的认识之外,当前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包括解决问题的条理性、计划性,强烈的质疑精神,风险规避意识,以及项目团队合作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做法,而项目管理的应用能够确保以上素质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创建于1969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对项目的定义是:项目是一项为了创造某种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的努力。项目管理就是为了满足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以满足或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项目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包括九个方面: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集成管理。

 

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的定义,项目管理包括五大过程:

 

1.启动过程:认可项目可以开始。

 

2.计划过程:为完成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而对实际可行的工作计划的设计。

 

3.执行过程:通过人员和资源分配执行计划。

 

4.控制过程:通过监督、检查进度并在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来确保达到项目目标。

 

5.结束过程:正式地接受项目并使它有序地结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全符合现代项目的特征,理应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项目运行全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有效地运用项目管理的科学和艺术,才能极大地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传统的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指导老师的督促和学生的自觉性,论文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学生是否足够优秀,过于强调高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科研素养的培养如沟通、合作等。

 

将项目管理引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也是改变教育脱离实际的一个重要措施。项目管理不是精确科学,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进。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或机构能够不断研究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工具。例如软件类课题的管理,通常需要应用多种工具软件来管理项目,如版本控制软件CVS、项目计划变更软件Project等。

 

将项目管理引入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也是指导老师或机构不断成长、成熟的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细致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积累指导项目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三、在毕业设计(论文)引入中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

 

项目管理是多种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的综合,经常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权衡,某方面的获得或许需要另一方面的损失为代价。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引入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每个过程是产生结果的一系列行为。五大过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五大过程之间的关系图

 

(一)启动过程

 

启动过程标志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正式开始,学生认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启动。可以通过较为隆重的大会形式,如学校领导、名教授的参与,往届优秀毕业谈经验,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参与座谈等方式,以此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计划过程

 

对毕业设计课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设计应考虑分阶段设置任务,通过设置里程碑的检查点控制项目进展,计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和资源的应用,关注项目计划中的关键实施路径。项目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并达成共识,项目计划应是科学的和可行的,其变更应是可控的。一些好的项目计划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实施计划过程,如MS Project。

 

(三)执行过程

 

执行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执行过程是建立在项目计划之上的,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执行过程,只有项目计划发生改变,执行过程才能发生改变。执行过程要在控制过程的监督之下执行,要受到控制过程的影响。

 

执行过程中要应用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如项目周例会、技术研讨时间、培训时间,项目走读(Review)时间等,形成周报告制度。对学生加强各方面的培训工作,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建立或开发适用于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信息技术平台,以有利于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沟通和运用。

 

(一)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不仅直接影响执行过程,而且影响计划过程。当控制过程识别到某些变化影响到计划内容,应该从控制过程回到计划过程,修改计划后再变更执行过程。

 

控制过程应设在学校系一级或教研组,建议成立系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小组实施项目控制过程,控制过程应在质量标准文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计划、执行和结束实行监督和衡量,必要时可以采取改进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应定期参与项目组的周例会,并监督、记录、指出其不符合计划或质量标准的部分。

 

(二)结束过程

 

结束过程表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有序地结束,结束过程必须通过控制过程,而不是从执行过程直接进入结束过程。论文评阅指导老师应由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担任,应由质量控制小组提议是否允许某论文进入答辩程序,而不是由指导老师确定。

 

四、建立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

 

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变革,传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是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的,建立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是这一变革的必然趋势。

 

美国PMI学会提出了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OPM3设计了一组用来提高组织项目管理能力的基本方法。OPM3把组织定义为4个级别:1.标准化的,2.可测量的,3.可控制的,4.持续改进的。

 

项目管理型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的设置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可以参考OPM3的基本做法,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个细节,确保组织能够获得不断成长,最初应做好标准化的工作,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力争达到4级标准。

 

五、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全符合项目的特点,在执行过程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只有将项目管理的知识、方法有效地运用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才能极大地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成功的确定性。同时也能够使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机构形成不断改进的项目成熟度模型,确保组织机构的成长、成熟。

项目经理论文范文6

Abstract: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n three kind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eneral manager & the project team, between the project manager & the project members and between the project members, giving priority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using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eory of Nash negotiation and Shapley value, sett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make the design of contract for the project team and the design of the incentive remuneration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entive contract model of the project team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incentive contract can reduce the subjective component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nd increase the incentive effects, so as to maximiz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e general manager should increas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that project members choose cooperation preferences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team cooper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P键词:激励分配;绩效契约;委托;项目团队

Key words: incentive allocation;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principal-agent;project team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4-0038-05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技术复杂性和拥有不同知识资产的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都呈现递增的趋势[1]。尤其在建设项目中,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知识个体之间的密切联系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项目团队的持续发展为大势所趋。项目团队文化作为一种功利性文化[2],是以争取组织最大化效益为基本目标的文化,每位成员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因此,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无法避免,利益分配问题成为项目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项目团队的合作水平直接影响其合作绩效,进而影响到团队可分配利益的大小和团队成员的个人利益。为了提高团队合作水平,提高组织绩效,产生超额价值,高效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McAfee等[3]以委托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团队契约问题。Bubsha等[4]在传统团队合作契约的基础上,对项目团队合作中激励机制、激励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F.Drucker[5]曾明确提出,激励理论伴随并推动着整个管理学的发展。项目团队的激励效果分为两个层次――团队整体绩效的实现和对团队成员所做贡献的奖励,绩效契约从中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使得在追求组织绩效最大化的同时,基于成员的贡献值实现最优利益分配。绩效契约是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6-7],普遍存在于现代企业项目团队的管理中,对高效的团队运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起关键性作用。万涛等人[8]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了总经理和项目团队,以及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关键契约关系,设计了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双层次绩效契约机制。这为企业管理者在团队的运作和管理方式上提供了一些量化参考,为提高组织绩效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是,除了上述的两层契约关系,作为与项目成员直接接触的领导人――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项目团队的合作效果和绩效产值,甚至决定了项目团队能否长期存在。因此,本文将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的关系也纳入关键契约关系,从项目团队管理的三个层面来构建契约模型,结合激励理论,利用委托模型,针对如何实现最优利益分配解,达到组织绩效目标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项目团队是组织的主要运作单位和利益影响因素。因此,文中利用项目相关者之间的联系,从总经理和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以及项目成员之间的三个层次出发分别缔结绩效契约,研究激励分配契约模型,得出利益分配最优解,实现组织绩效最大化。

第一层次中,利用委托理论由管理者总经理建立激励机制模型,以期在实现组织最终绩效目标的同时激励各项目团队,提高其积极性,使得各项目团队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其行为也符合组织的利益。第二层次中,每个项目团队都可以看成由项目经理和项目一般成员这两部分组成,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团队中的一员,同时还是其他项目成员组成的小团队的领导者。因此,这一层次的利益分配问题属于合作博弈问题,本文将纳什协商理论引入其中,对实际的利益分配方案进行完善。第三次层次中,利用Shapley值,按照每个成员在合作中的贡献值来确定其薪资报酬。

1 项目团队的激励分配契约模型设计

1.1 基本设计思路

在现代企业中,绩效契约和企业组织结构息息相关,各级别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视为契约关系。矩阵管理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各项目团队的合理组合形式。总经理作为各项目团队的总负责人,是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者和项目成员的间接管理人。每个项目团队由项目经理和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项目成员组成,对组织绩效起直接影响作用。由此可知,组织的运行依赖于各项目团队的合理运作,项目团队是组织利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利用项目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层次缔结绩效契约,实现组织的利益最大化。

由上文所述,在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中,总经理和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以及项目成员之间的三层契约关系是主要考虑对象。因此,文中建立激励分配契约模型的设计思路如下:

①各目团队为基本激励单位,总经理与其分别缔结绩效契约,履约后各团队得到相应的激励报酬。

总经理代表组织对各项目团队进行管理,是组织的整体绩效目标与各项目团队所得利益之间的关系纽带。因此,总经理应和各项目团队建立契约关系,使项目团队与组织的利益相一致,这是组织项目化管理的第一个层次。本文利用委托理论,由总经理设计激励机制,提高项目团队积极性,使其在行为符合组织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②利用合作博弈理论和纳什协商理论,分析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合作收益的分配系数问题以及最优分配利润问题。

每个项目团队都可以看成以项目经理为领导,员工服从领导各司其职的团队组织,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团队中的一员,同时还扮演着其他项目成员组成的小团队的领导者的角色。每个项目成员分别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即每个成员所具备的知识背景不同,担负的职责和任务也不一样。因此,每个项目团队都是一个知识型工作团队,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之间的合作利益分配问题属于一个合作博弈问题。本文还将纳什协商模型引入其中,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这一层次的利益分配方案进行完善。

③团队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引起成员间的博弈,为了合作能够持续高效地进行,计算对应的Shapley值,相对公平地确定分配报酬。

项目团队起于某个项目的暂时性需要,这种临时的人员聚集决定了团队的不稳定性。因此,项目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对项目团队,乃至整个组织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一层次,本文利用Shapley值,根据每个成员在合作中的贡献值确定其薪资报酬,建立具有约束作用的绩效契约。

1.2 三层项目团队管理的分配契约模型建立

三层次项目管理的分配契约模型设计分为三个步骤:

①总经理与各项目团队的契约设计;

②各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的分配设计;

③各项目团队成员间的分配设计。

1.3 三层项目团队管理的分配契约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1.3.1 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分支。委托人如何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进行激励机制设计,建立最优契约,在激励人的同时满足委托人利益,这是委托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组织运行中,由于内部信息不对称,总经理无法直接干预项目团队的行为,只能根据项目团队总产出来制定薪酬制度。因此,针对总经理-项目团队层面,一般经济学分析如下[9]:

假定:人在连续区间中选择的努力水平为e;人的正值机会成本为u;人努力水平的付出成本为C=C(e);人的产出为R=R(e);人得到的报酬为w=w(R);人的最终得益为u=w(R)-C=w(R(e))-C(e)。

则该模型的参与约束:w(R(e))-C(e)?叟u。

委托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模型:

maxπ=R-w=R(e)-w(R(e))

s.t.w(R(e))-C(e)?叟u

maxπ=R(e)-C(e)-u

则该模型的激励相容约束:

w(R(e*))-C(e*)?叟w(R(e))-C(e)

上述模型是基于项目团队的努力水平e为主变量进行的分析,但是本文是基于项目团队合作进行研究,因此,文中还将增加另一个重要变量――项目团队的合作水平f,以努力水平e和合作水平f分别作为主变量进行模型建立和求解。

1.3.2 纳什均衡理论

科学的合作利益分配属于合作博弈的范畴[10],参数的改变和初始条件的假设可以使分配系统更加合理。本文在静态博弈的基础上分析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的合作组建问题。同时,因为知识型工作团队的利益分配是一个谈判协商的过程[11],可结合纳什均衡理论,寻找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成员同时满足最大利益的均衡点,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

1.3.3 Shapley值法

Shapley值法考虑各个人做出的贡献来公平地分配合作收益。人i的Shapley值是其对合作项目所期望的贡献量的平均值。考虑项目团队成员的贡献值,计算对应的Shapley值,使所得与贡献相符,利益分配更具公正性。

1.4 模型的设计与建立

1.4.1 总经理与项目团队契约设计模型

参照万涛等人[8]的模型。

①模型假设。

假设1:各个项目团队为基本激励单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因此取其中一个项目团队作为研究样本,其产出为线性函数:R=ae+bf+cg。

其中:R为项目团队的产出;e为团队工作努力水平的变量;f为团队合作水平的变量;g为影响团队产出的随机变量,其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的正态分布;a,b,c分别为e,f,g对项目团队产出的影响系数。

有E(R)=E(ae+bf+cg)=ae+bf+cμ,var(R)=c2σ2,表明团队工作努力水平和合作水平影响产出的均值,但不影响产出的方差。

假设2:总经理风险中性,团队项目是风险规避的,所设计的项目团队激励报酬合约是线性契约:w(R)=A+B・R。

式中:A为项目团队固定收入(与R无关);B为激励报酬系数,即产出R项目目标完成的程度增加一个单位,项目团队的报酬增加B单位。则企业高层管理者期望效用等于期望收入:V(s)=s;项目团队风险规避,即项目团队的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于是:U(s)=-e-ρs。

其中:s为实际货币收入;ρ>0为项目团队的绝对风险规避度量系数。

假设3:团队努力成本和合作成本等价于货币成本:C1(e)=■k1e2和C2(f)=■k2f2。

其中■>0,k1>0且k1为团队努力水平成本系数,k1越大,同样的努力e带来的负效用就越大;■>0,k2>0且k2为团队合作水平成本系数,k2越大,同拥暮献f带来的负效用就越大。

假设4:总经理无法直接观测到团队的努力水平e、合作水平f和不可控随机变量g,只能观测到项目团队的最终产出R。

②模型构建。

1)建立模型。

总经理期望效用为:

E[V(R-w(R))]=E(R-A-B・R)=(1-B)R-A=(1-B)(ae+bf+cμ)-A

项目团队实际收入为:

u=w(R)-C1(R)-C2(f)=A+B(ae+bf+cg)-■k1e2-■k2f2

因为项目团队是风险规避的,所以项目团队确定性等价收入=期望收入-风险成本,即:

u1=E(u)-■ρB2c2σ2=A+B(ae+bf+cμ)-■k1e2-■k2f2-■ρB2c2σ2

设该项目团队不签约的机会成本为u,得项目团队参与约束:

A+B(ae+bf+cμ)-■k1e2-■k2f2-■ρB2c2σ2?叟u (1)

下面分为两种情况:

a.以项目团队努力水平f为主变量

令■=0,则Bb-k2f=0,得到激励相容约束:

f=■(2)

最优契约设计意味着参与约束等式成立情况下,团队付出的合作得到了最大确定性等价收入,同时总经理也得到了最大效用,此项目团队契约设计模型就是(A,B)求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maxE[V(R-w(R))]=(1-B)(ae+bf+cμ)-A

s.t.A+B(ae+bf+cμ)-■k1e2-■k2f2-■ρB2c2σ2=u

f=■

其中0?燮B?燮1,0?燮b?燮1,0?燮f?燮1。

b.以项目团队合作水平e为主变量

2)求解模型。

a.将式(1)、式(2)带入目标函数,得:

maxE(V)=(1-B)(ae+bf+cμ)+B(ae+bf+cμ)-■k1e2-■k2f2-■ρB2c2σ2-u=ae+■+cμ-■k1e2-■-■ρB2c2σ2-u

令■=0,得到:B=■ (3)

因为0?燮B?燮1,所以k2?叟0,B*就是总经理为项目团队设计的激励报酬体系数。按照式(3),计算B后,再按式(1)计算A,即可完成总经理与项目团队层次的最优契约设计。

b. 过程与a相同,可得B=■。

由上述模型可知,在总经理-项目团队这一层面,总经理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项目团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努力水平和合作水平,从而实现双赢。

1.4.2 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契约设计模型

每个项目团队都可以看成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这两部分组成,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团队中的一员,与其他项目成员形成了合作博弈。以项目经理-项目成员关系为背景,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并将纳什协商理论引入其中,分析项目经理-项目成员合作博弈的分配系数问题以及最优分配利润问题。

本章将以静态博弈的框架来分析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参照王磊等人[12]的模型。

①模型假设。

假设1:项目经理为博弈方A,项目成员为B,一个项目团队就视为这两个成员组成,他们都以自身的核心能力为项目团队做出贡献。

假设2:a1、a2分别表示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的工作努力水平,b1、b2分别表示两者努力水平的贡献系数。

假设3: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独立进行知识创作和合作进行知识创作时的产出均为努力水平的二次函数。

②模型构建。

因此,项目经理A、项目成员B独立进行工作时的产出分别为:

Y1=■(a1b1)2+r01(4)

Y2=■(a2b2)2+r02(5)

项目经理A、项目成员B合作进行工作时的产出为:

Y=■(a1b1+a2b2)2+ξ=■(a1b1)2+■(a2b2)2+(a1b1・a2b2)+ξ

(6)

其中的(a1b1・a2b2)即为合作水平带来的额外产出,体现了合作的价值。

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的努力成本函数可以用货币成本表示:

ci(ai)=■riai2 (7)

式中:ri为成本系数,ci(ai)也可以看成项目经理、项目成员在工作中的投入,则项目经理A、项目成员B独立进行工作的利润分别为:

P10=■(a1b1)2+r01-■r1a12 (8)

P20=■(a2b2)2+r02-■r2a22(9)

设R为项目经理、项目成员合作工作的总收益,P1、P2分别为他们合作工作时的收益,s为项目经理A的收益分项系数,0

R=Y-c1(a1)-c2(a2)=■(a1b1+a2b2)2+ξ-■r1a12-■r2a22

(10)

P1=s×Y-c1(a1)-T=s[■(a1b1+a2b2)2+ξ]-■r1a12-T(11)

P2=(1-s)×Y-c2(a2)+T=(1-s)[■(a1b1+a2b2)2+ξ]-■r2a22+T(12)

这里r1>b12,r2>b22,以保证项目团队得益R的收敛性,所以■

max(P1-P10)(P2-P20)}

s.t.R=P1+P2 (13)

将(8)、(9)、(11)、(12)式代入(13)中,即:

max{s[■(a1b1+a2b2)2+ξ]-■r1a12-T-[■(a1b1)2+r01-■r1a12]}{(1-s)[■(a1b1+a2b2)2+ξ]-■r2a22+T-[■(a2b2)2+r02-■r2a22]} (14)

f(s)={s[■(a1b1+a2b2)2+ξ]-■r1a12-T-[■(a1b1)2+r01-■r1a12]}{(1-s)[■(a1b1+a2b2)2+ξ]-■r2a22+T-[■(a2b2)2+r02-■r2a22]}(15)

求得:

f'(s)={■(a1b1+a2b2)2+ξ}{(1-s)[■(a1b1+a2b2)2+ξ]-■r2a22+T-[■(a2b2)2+r02-■r2a22]}-{s[■(a1b1+a2b2)2+ξ]-■r1a12-T-[■(a1b1)2+r01-■r1a12]}{■(a1b1+a2b2)2+ξ}(16)

f''(s)=-2(■(a1b1+a2b2)2+ξ)2=-2Y2

所以,f(s)有极大值,令f'(s)=0,即

f'(s)={(1-s)[■(a1b1+a2b2)2+ξ]-■r2a22+T-[■(a2b2)2+r02-■r2a22]}-{s[■(a1b1+a2b2)2+ξ]-■r1a12-T-[■(a1b1)2+r01-■r1a12]}=0(18)

所以,

s=■+■=■+■(19)

当双方达到最优分配时,项目经理A、项目成员B合作工作的利润为:

P■■=■+■(Y1-Y2-r1a12)

P■■=■+■(Y1-Y2-r2a22)

由上述模型可知,在项目经理-项目成员这一层面,合作后产生的收益明显大于单个主体的工作收益。因此,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项目成员都要偏好合作进行工作。

1.4.3 项目成员间Shapley分配方案设计

团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两种方法――权的最小平方法和Shapley定理。权的最小平方法平衡了各指标权重,其评价具有一定科学性;但每个指标分值仍需专家评定,其公正性依赖于专家水平、偏好,仍有一定的主观性[13]。

参考:描述联盟博弈B(N,v)各个博弈价值的唯一指标是向量(φ1,φ2,…φn),其中φi=■■[v(S)-v(S\{i})],φi公式中n是联盟博弈的总人数,k=S为联盟S的规模,即S包含的博弈方的数量。向量(φ1,φ2,…φn)称为联盟博弈B(N,v)的“Shapley值”,φi是博弈方i的Shapley值。

假设项目团队成员有7人,其博弈特征函数如下:V(1,2,3,4)=V(1,2,3,5)=V(1,2,3,6)=V(1,2,3,7)=V(1,2,3,4,5)=V(1,2,3,4,6)=V(1,2,3,4,7)=V(1,2,3,5,6)=V(1,2,3,5,7)=V(1,2,3,6,7)=V(1,2,3,4,5,6)=V(1,2,3,4,5,7)=V(1,2,3,4,6,7)=V(1,2,3,5,6,7)=V(1,2,3,4,5,6,7)=1;这里已经剔除了哑元,即对于其他的S,V(S)=0。

由于对称性,显然φ1(v)=φ2(v)=φ3(v),φ4(v)=φ5(v)=φ6(v)=φ7(v)。

φ1(v)=4×■×(1-0)+6×■×(1-0)+4×■×(1-0)+■×(1-0)=■

φ4(v)=■×(1-0)=■

于是φ1(v)=φ2(v)=φ3(v)=0.32,φ4(v)=φ5(v)=φ6(v)=φ7(v)=0.0071,可见团队成员1,2,3比成员4,5,6,7分配的薪酬多得多。

由上述模型可知,在目成员-项目成员这一层面,Shapley值确定的利益分配是严格以每人在合作中的贡献确定的,具有明显的客观公正性,增强了激励效果。

2 结论

文中从绩效契约的角度入手,分析出组织管理运行中的关键契约关系。从三个层次着手激励分配模型的设计与建立――总经理与各项目团队的契约设计,各项目团队的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的分配设计,各项目团队成员间的分配设计。

在第一层次中,总经理要对项目团队进行监督和管理,各项目团队需要不断提升努力水平和合作水平,从而提高团队薪酬和组织绩效。在第二层次中,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都应该偏好合作进行工作,而不是脱离团体,因为两者合作时创造的收益比单独创造时要大,更接近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根据纳什协商理论,在实际管理应用中,可以由团队成员共同商讨,制定分配方案,并不断调整改善,以求最优。这样得到的分配方案更具约束力,也能真正发挥各成员的专业实力,避免了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之间不必要的纷争。在第三层次中,项目成员间的利益分配取决于其对项目团队的贡献程度,具有客观公正性。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分配契约模型,量化计算,能够减少利益分配过程中的主观成分,增加激励效果,从而实现组织绩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Pyka A. Informal networking and industrial life cycles[J]. Technovation, 2000, 20(1): 25-35.

[2]吴其伦,卢丽娟,钱刚毅.项目团队的文化与激励[J].广西社会科学,2003,101(11):59-61.

[3]McAFee R P., McMillan J. Optional contracts for team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1, 32: 561-577.

[4]Bubshait A. A. Incentive/disincentive contracts and its effects on industrial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 63-70.

[5]斯蒂芬.P.曼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Brousseau E., Glachant J. M. The Economics of Contract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7]Iatridis G., Valahi S. Voluntary IAS I Accounting Disclosures Prior to Official IAS Adop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K Firms[J].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08(4): 14-14.

[8]万涛,周宇,赵源.项目团队利益均衡机制的绩效契约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33(3):231-235.

[9]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谢彩霞.科W合作问题及博弈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7(4):511-515.

[11]杨俊辉.基于不对称 Nash 协商模型的知识工作团队利益分配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