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例6篇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宣威市;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0 前言

练习体育舞蹈时还需要自身肌肉进行力量对抗来保持身体平衡,这对少儿全身力量的协调发展有一定刺激作用,同时还要求脊柱与骨盆上下对抗,使脊柱挺拔,骨盆以下向地板用力,这可以有效防止少儿脊柱弯曲变形。因此从少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1]所以研究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的发展为宣威市体育舞蹈以及少儿体育舞蹈的发展做出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舞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排球教材、体育舞蹈专著、历年各体育院校博硕论文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体育舞蹈教练、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体育舞蹈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看法。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本文的论证支持。

1.2.4 问卷调查法

此问卷的整个发放是在宣威市2个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进行发放,共发放50份,回收问卷 50 份,有效问卷 50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 100%。已符合了统计学要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

体育舞蹈这几年来对社区体育文化开展一直是主角,研究者开始关注社区体育舞蹈的发展。袁晟慧在研究结论中表明:在社区的健身活动中,体育舞蹈已成为居民选择的主要项目之一。自北京舞蹈学院开设国标舞(体育舞蹈)专业至今,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 100 所,全国有超过半数的高校开设体育舞蹈的相关课程。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一些研究者从体育舞蹈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也提出了一些见解。中的来说我国体育舞蹈在高校当中体育舞蹈已经开展的相当丰富了。

2.2 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现状

2.2.1 宣威市区少儿参加体育舞蹈的动机

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动机是锻炼行为的直接原因,也是锻炼行为的原动力,但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人的行为一般不只受一种动机支配,而是由多种动机同时发生作用,但其中必有一种或多种占主导地位。根据调查,宣威市少儿参加体育舞蹈健身活动的动机呈现多样性,排在前三位的是:扩展特长(60%)、强身健体(18%)、展示自己(16%),这些都体现了对于孩子来说,根据他的性格特征和家长的心理特征,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望子成龙,能够多才多艺,所以再选择上大多数是扩展爱好为主。其次就是强身健体,这部分少儿大多数都是从小体质不太好,作为这类人群都是从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为主。

2.2.2 宣威市区少儿参加体育舞蹈的活动场所

育舞蹈训练需要专业的场地设施才能进行,场地的大小与质量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开展体育舞蹈必须有标准形体房、标准舞场(长:20m,宽:15m,光滑的木地板)。通过走访了解到,宣威市部分培训机构学员较多,场面面积小,比较拥挤,还有的培训机构没有木质地板。这样在实施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很难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2.2.3 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教师现状

好的选手要配备一流的教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在少儿体育舞蹈学习训练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的舞蹈动作质量与教学方法、方式,对少儿以后的体育舞蹈动作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少儿与成人相比,理解能力、模仿能力有限,如何在教好舞蹈的同时又让学员感到体育舞蹈无限乐趣,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访谈了解到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教师的技能是高水平的,但在教学方法的创新,理论知识的研究方面是匮乏的,老教师虽然有很好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对教育理念的把握,训练方法的更新,技术的创新等方面是缺乏研究的。

2.3 当前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

首先,尽管一些社区为发展体育健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可供社区居民利用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程度与日趋发展的体育活动人口已形成极大的反差。目前宣威市体育舞蹈的健身场地有限,收费的场馆价格偏高,加上家长的经济来源实际收入有限,使大多数的少儿家长宁愿放弃这一健身项目,选择其他消费相对较低的健身项目,这点严重的影响和阻碍着体育舞蹈在少儿人群中的广泛开展。其次,目前宣威市的专业体育舞蹈社会指导员和教练员还严重缺乏,许多学校也是近几年才开设有体育舞蹈的专业课程,这样导致了我们绝大多数的健身人员对体育舞蹈的相关内容都了解很少,以至于大部分地区体育舞蹈健身活动开展的舞种都很有限。

2.4 促进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的发展对策研究

2.4.1 提高体育舞蹈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加快宣威市教师体育舞蹈专业能力培养,首先对当地健身活动点的骨干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做到持证上岗;其次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学校专业人才使用,同时利用专业教练员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舞蹈健身活动指导,以此弥补体育舞蹈健身教练员和指导员的不足。

2.4.2 合理利用体育舞蹈场地与设施

健身场地是健身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其直接影响着健身人群活动的积极性和健身效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关注。政府部门协调高校或者学校场地,利用当地资源,也就是学校的专业场地与学校专业教师,这些教师在当地体育舞蹈领域知名度也比较高,从而吸引更多家长让孩子参加体育舞蹈,这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训并且给予相应的报酬,让体育舞蹈的场地与教师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更好的发展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

3 结论

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参与者多数已扩展特长为目的;宣威市体育舞蹈部分培训机构教学环境与硬件设施比较差,教师很难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宣威市少儿体育舞蹈教师的技能是高水平的理论知识的研究方面是匮乏的,老教师虽然有很好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对教育理念的把握,训练方法的更新,技术的创新等方面是缺乏研究的。

【参考文献】

[1]王倩.我国高校舞蹈课程的推广与普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6.

[2]郭慧.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4.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2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营养往往过剩,这时候就容易造成身体肥胖等健康隐患。形体训练是少年儿童舞蹈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定量的训练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形的塑造,其对身体达到的锻炼程度并不亚于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少年儿童营养过剩的问题。与体育锻炼有所不同,舞蹈教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和娱乐性,能够引起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达到良好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

(二)思想品德的塑造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家庭的经济条件得到提高。家庭生活的宽裕使得很多父母对儿女的过分关爱甚至溺爱,娇生惯养成为很多当代少年儿童的显著特征,他们往往做不到吃苦耐劳,怕苦怕累甚至自私。更为突出的一个表现是精神上的脆弱,承压能力太差。舞蹈教育融艺术、运动、文化为一体,其独特的魅力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丰富多彩的形态符合少年儿童对变化多样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内心,对于训练少年儿童的吃苦耐劳精神、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塑造一颗宽容的心、树立集体主义思想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审美能力的提高

舞蹈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它通过对人体艺术线条和肢体语言的细节捕捉,感受人体的动态和静态之美。通过学习舞蹈,可以提升少年儿童的艺术气质、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寓教于乐,舞蹈以它独特的方式使得少年儿童对世间的美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好感,所谓潜移默化,大抵就是这样的。少年儿童内心的真善美可以通过舞蹈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对事物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能力。

(四)心理健康成长

1、有利于智力发育。少年儿童通常都具有好动、爱模仿、活蹦乱跳的特点,而舞蹈正好符合这个特点,而且舞蹈也非常符合少年儿童通过对肢体语言细节的捕捉来认识和感知外物的特点。舞蹈通常伴随着肢体动作、音乐节奏等,在这些东西的伴随下,少年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舞蹈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舞蹈的情感是通过肢体来表达的,每个人对舞蹈的不同的情感体会会融入到自身的舞蹈当中,这个特点可以很好的提高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领悟力,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形象思维,很好的训练少年儿童的观察能力,使少年儿童的感知力、想象力、幻想力、创新力等得以尽情地发挥,从而使孩子们的智力得到科学的发展。

2、有利于记忆力的增强。每一段舞蹈都需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记忆每一个动作,记忆音乐旋律。并把它们进行串联。所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进行记忆,这样才能使自己记住每一段舞蹈的动作以及动作的顺序。每一次的记忆锻炼都能使他们的记忆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他们的情绪通常也处于一种积极调动的状态,这种积极的良好情绪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和保持记忆时间长度的能力。

3、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塑造。舞蹈通常都是一连串的肢体活动,每个舞蹈都需要连续的记忆和逻辑思考能力,在舞蹈的带动下,少年儿童可以锻炼自身的大脑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舞蹈可以培养少年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发右脑。右脑会对大脑接收的情商、未知、感觉、情商这些讯息进行自动加工处理,并且衍生出创造性的讯息,从而产生独创性思维。在学习舞蹈的初期,少年儿童一般都是对舞蹈动作进行模仿,但是到了后期,少年儿童会对舞蹈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也就有利于少年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塑造。

二、少年儿童舞蹈教育现状

(一)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缺失

1、缺乏行业准入机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快速发展,社会和家长对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越来越关注。因而,为了抓住这个商机,很多校外舞蹈机构大量开办,而很多学校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纷纷开办舞蹈班。但是很多校内校外舞蹈教师理论修养薄弱,通常只注重对少年儿童的舞蹈动作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舞蹈文化教育,而且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所接受的教育背景也不相同,有的是演员出身,有的是艺校或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有的是幼师学校或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有的是一些兼职的舞蹈专业的大学生甚至是中专学生。出现这样的教育现状的原因主要是贵州省缺乏行业准入机制。因此,在对舞蹈教师的准入标准以及考核规定中要求舞蹈教师必须专业过硬,并且需要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作为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素养、教育学素养和美学素养等。因而,贵州省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优化考核结构,建立完善的行业准入机制和考核制度。

2、缺乏教师资格审查。贵州省的社会舞蹈教学机构聘用的通常都是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教师或是拥有业余考级证书资格,或是专业的舞蹈教师,或是高校在读的舞蹈专业的学生等。政府部门对社会舞蹈机构的监管以及对社会舞蹈机构的教师资格审查一般依据法律法规,从机构办学的合法性、教育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进行年度的考察和审核,对社会舞蹈教学机构的教师任职资格、考核培训、理论修养等方面的能力的审查缺乏统一的制度保障。总的来说,政府对于社会舞蹈教学机构的教师资格审查至今依然缺乏规范的制度管理。

3、缺乏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通常社会舞蹈教学机构的教学质量考评并不是从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科发展规划、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衡量与评价的,而是通过教授的学生的考级情况和获奖情况出发,加上学生家长对于老师的满意程度。在这种不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和家长的高压下,社会舞蹈教学机构的老师对于少年儿童的舞蹈文化教育和对舞蹈的兴趣引导就更加不注重了,这样会导致少年儿童对于舞蹈产生抵触心理,把学习舞蹈当成一种负担,就达不到舞蹈教育本应给少年儿童带来的益处。

(二)社会舞蹈教学机构鱼龙混杂

1、硬件设施不合格。社会舞蹈教学机构的不断兴起也带来很多问题,很多舞蹈机构并不是出于对舞蹈事业的热爱而开办的,有些只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因而一般都会把成本压到最低以获取最大的利润。然而,良好的 舞蹈教学环境能够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少年儿童对舞蹈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少年儿童学习舞蹈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社会舞蹈教学机构的舞蹈室面积通常都不大,而且装潢设计风格并没有从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出发,少年儿童舞蹈训练都要进行一定的基本功训练,舞蹈训练室应该配备硬度适中的木质地面或者地毯,有明亮的光线、良好的通风、木质的把杆,但是相当部分社会舞蹈教室无法达到这个要求,墙镜设置也不规范。舞蹈教室不应该只是配备一台录音机就够了,而应该及时更新现代化教学的设备。这一点,相当部分社会舞蹈教学机构也没有做到。硬件设施不合格给少年儿童舞蹈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和阻力,这些都需要贵州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引导社会舞蹈机构走向健全化、专业化。

2、师资队伍不合格。舞蹈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对于少年儿童的舞蹈教学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未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是,贵州省的社会舞蹈教学机构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师资队伍不合格。学历代表着一个教师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贵州省目前舞蹈教师来源有舞蹈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有幼教专业毕业生,其中有部分是舞蹈教育专业毕业生。通过抽样调查来看,师资队伍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衡,接受调查的148位教师中,只有7名男教师,95%都是女教师,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呈现后继乏人的状况,18—25岁的教师只占31%,26—45岁的占64%,45岁以上占4%,最重要的是少儿舞蹈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取得本科学历以上的仅占26%,这就导致了教师水平不高。专业的舞蹈老师通常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论修养上并不是特别有造诣,而有理论知识的本科幼儿教师或者师范类的教师通常又没有扎实的专业舞蹈技术。社会舞蹈教学机构也不愿意花费一大笔费用去聘请各方面优秀的教师来教授儿童,随便请几个老师糊弄家长和学生。这样的现象存在并不是一时的事了,这个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社会舞蹈机构的监管,优化师资队伍。

3、教学训练不科学。舞蹈教师为了应对家长和机构上层,通常急功近利,迫切的想要提高学生考级的通过率和获奖率。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形体、智力发展全然不顾,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是拔苗助长、本末倒置。少年儿童学习舞蹈其实是为了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很多舞蹈训练机构这一点完全被忽略了,教学训练的不科学给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甚至有的造成不可逆转的身体伤害。

(三)部分家长对少年儿童舞蹈教育认知偏差、功利思想严重

家长的攀比心理让少年儿童学习舞蹈的初衷扭曲了,家长送儿童学习舞蹈经常不是因为孩子喜欢或者为了能让他健康发展而是因为别的家长的孩子都会我的孩子也一定要会。部分家长对于少年儿童舞蹈教育认知偏差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让孩子的自我意愿被忽略,孩子的自由发展得到限制。

三、少年儿童舞蹈教育师资结构现状

(一)我国近年舞蹈本科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舞蹈专业的本科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培养表、教、研、编四位一体的复合型舞蹈人才。”这样的话经常会使人热血澎湃,觉得志向远大。但是志向远大也只有实现了才会被称好。在实际发展中,当今的舞蹈本科教育呈现了一种无特色的教育发展特点。舞蹈本科教育定位重叠,师资无序,让很多舞蹈专业的本科生对未来就业一片茫然,自信心丧失。

(二)舞蹈教育本科的课程设置

贵州省高校沿袭以前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与时俱进对学科设置进行改革以及革新,在高校课程中并没有开设《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儿童生理卫生》、《舞蹈教材教法》等课程,从而导致舞蹈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出现教材安排不合理、训练量安排不合理、训练方式不科学不系统、甚至出现教学训练“成人化”现象,而且舞蹈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往往没有受过舞蹈生理学或教育学方面的培训,有的甚至在舞蹈理论方面的知识也很贫乏,这使得很多舞蹈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只注重技术而不注重文化教育。

(三)师资考核标准及教学质量考评标准不统一

用人单位没有统一的儿童舞蹈教师资格考核标准,有的机构甚至用其他科目教师代替舞蹈教师上课;各个学校和培训机构也没有儿童舞蹈教学质量统一的考评标准。如此导致了儿童舞蹈教育的混乱,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功利性,拔苗助长,有的为了营销夸大其词,比赛金奖满天飞,有的教学不严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总结:贵州省迫切需要加强儿童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舞蹈教育本科的课程设置,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规范儿童舞蹈教师资格审查,建立儿童舞蹈教学质量考评标准,为少年儿童提供科学、系统、规范的舞蹈教育训练。

本文为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1ZYJ001)

参考文献:

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温柔. 舞蹈生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少儿的素质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舞蹈教育是少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儿舞蹈以它特有的舞蹈语汇、形象化的优美动作伴之以优美的音乐描绘了多彩的艺术形象,对少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陶冶和开启着少儿的心灵和智慧,对于少儿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培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难以达到的,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与重视。

素质教育,是我国为加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战略,是富国强民的根本所在。少儿的素质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对少儿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对少儿的艺术教育中,舞蹈教育以它特有的舞蹈语汇、形象化的优美动作伴之以优美的音乐描绘了多彩的艺术形象,对少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陶冶和开启着少儿心灵和智慧,其效果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难以达到的。因此,深入分析和探讨少儿舞蹈教育的作用,进而提高少儿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对于少儿舞蹈教育工作者是重要且必要的。

笔者认为,少儿舞蹈教育对于少儿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培育作用是独特且明显的,应给予充分的关注与重视。

一、对少儿优良品质的培育

少儿舞蹈是培育少儿优良品质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极好形式。少儿心灵最为纯洁,最易受到“真善美”的感召。少儿舞蹈以其特有的形式使少儿在兴趣的诱导下,通过舞蹈赞颂“真善美”的人和事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优良品质的培育。

少儿舞蹈的主题都是充满童真、童趣、童乐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如少儿舞蹈《红红的中国结》《阳光下的花朵》《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这些舞蹈的学习和表演让孩子们在歌舞的欢乐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良好的教育, 从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播下了正直、勇敢、勤劳、善良的种子,进而培育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优良品质。又如,少儿舞蹈通常是集体舞,需要双人或者多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这就要求少儿在舞蹈中, 动作行止有节, 进退有序, 来去穿插, 互相礼让, 互相配合。这就使孩子们在愉快的舞蹈学习和表演中学会关注他人,注重协调与配合,养成用集体主义的精神约束个人某些行为的习惯,使个人的行为去服从集体的意志,从而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在舞蹈的学习和表演中还可培养少儿自信、大方、开朗、坚韧等性格。

因此,少儿舞蹈教育对于改善和避免当今我国众多独生子女教育中出现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娇气”、“胆怯害羞”的现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少儿智力的有效开发

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少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逐渐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进行舞蹈教育可以有效地开发少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少儿舞蹈从体裁、主题、表现形式等都是极丰富多彩的,首先,舞蹈所具有的优美形体动作、美妙动听的音乐、色彩艳丽的服饰、各种有趣的道具、明亮闪烁的灯光等等,对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而训练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其次,经过舞蹈动作、队形变化、音乐旋律节奏变化、歌词内容、道具的运用等的长期训练,可以使孩子们的记忆力和快速反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最后,少儿要学习和掌握规定的舞蹈动作或表演一个完整的舞蹈,必须思想高度集中,进行思考和想象才能真正做好。因此,少儿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对于开发和提高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是非常有效。

例如,在少儿舞蹈《小猴炒瓜》《淘气的小鸭》《小孔雀》《勤劳的小蜜蜂》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老师注意采用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提示讲解, 使少儿在欣赏老师的示范动作时观察、注意、记忆各种动物动作的规律特点。同时, 在老师的启发下, 引导孩子联想自己所见过的小猴、小鸭、孔雀、蜜蜂的形象, 然后经过反复的亲身实践练习,从对各种动物的基本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模仿能力, 再经过少儿思维想象和再创造的过程, 到少儿对各种动物动作与情感体验后对生动的动物形象的创造。因此,少儿舞蹈不仅是对少儿理想与情操的熏陶, 也是对他们智力与创造力的有效开发。

三、促进少儿身体机能生长发育

少儿时期是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根据少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舞蹈训练.可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少儿的身体机能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少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训练,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其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使孩子具有正确的姿势和健美的体形。一些原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的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后,其习惯都可能被有效地纠正。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或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少儿的呼吸、心跳、肌肉、骨骼、循环系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加快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了疾病,促进了身体机能的生长发育。例如在学习和表演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时,如维族舞蹈《尝葡萄》、藏族舞蹈《洗衣歌》、蒙族舞蹈《草原小雄鹰》等中的各种动作,包括手腕花的动作,动脖子的动作,下腰及腿的踢踏等,可以促进少儿腕关节、肘关节、颈部肌肉、腿部肌肉乃至全身关节与肌肉的生长发育与协调发展。

事实证明,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一般都有身体健康、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的特点。这种健康的身体和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自信、乐观,不断积极向上,为其成长祖国的栋梁之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对少儿审美意识的培养

对少儿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少儿可以在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中获得美的陶冶,自觉地接受艺术教育。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等等, 无不包含着美,包含着艺术教育的内容。让少儿从小就到自然中去,去同流水细语、去倾听树叶的倾诉、去感受山泉的叹息、去把握大地的脉搏、去感触海洋的呼吸等,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也可以通过少儿舞蹈特有的舞蹈语汇、形象化的优美动作和优美的音乐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美的爱好和美的表现。众多欢快、优美的的少儿舞蹈,如《五彩缤纷》《嬉蝶》《绿色的梦》《跳动的旋律》《蓝蓝的天上有个家》等所展现的优美意境、明快旋律和艳丽色彩不仅培养了少儿的审美意识,同时,也使孩子们在情操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教育、心灵上受到启迪。

在大力提倡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今天, 大力开展有益于少儿身心健康的舞蹈活动, 已成为舞蹈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满腔热忱地不断探索和努力工作,让少儿舞蹈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殷切期望他们成长为祖国繁荣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教学设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师范类高校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不仅在办学经费上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而且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舞蹈教学在人的全面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抓早抓小”已成为家长和教师们的共识。对于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舞蹈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能教学科目,其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鉴定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其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学生舞蹈艺术修养的提升,影响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改革措施,以期提升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为幼儿教育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陈旧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相应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没有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的配套实践教材不足。现有的教材虽然包含的内容较为多样化,但是能够真正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却不多。同时,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存在问题,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的学习精力。

2.舞蹈专业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而言,他们通常毕业于高等师范学院,虽然舞蹈专业能力很强,但实际授课经验比较欠缺,而且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少。因此,这类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而且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过于死板,缺乏创新。另外,舞蹈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舞蹈实践经验,学习效果不佳。

3.忽视实践教学和舞蹈技能的培养舞蹈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该技能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一些教师既不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及舞蹈创编能力,以致学生的舞蹈动作不够熟练,舞蹈教学能力及舞蹈创编能力低下。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工作后,难以轻松自如地开展舞蹈教学活动,难以保证舞蹈教学的质量。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设计改革措施

1.教师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舞蹈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对学生起到专业带头作用。其次,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研究和设计适合时展需要和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进而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胆量的锻炼。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恐惧教师的心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走近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聊聊舞蹈学习的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克服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还能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另外,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于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与良好的舞蹈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舞蹈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舞蹈实践教学。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舞蹈教师,并使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习与舞蹈有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舞蹈创作理论及舞蹈美学等。其次,需要多开展舞蹈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演出活动,或者走进幼儿园身临其境地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因幼儿教学需要,幼儿教师需具备舞蹈创编能力。因此,学校在狠抓学生舞蹈能力的基础上,应该为学生安排一些舞蹈创编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而幼儿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幼儿心理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了解幼儿心理学,需对幼儿的心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要想将来成为一名合格且富有责任感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并给予幼儿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的关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幼儿而言,在众多艺术选择中,他们通常比较喜欢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不仅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陶冶幼儿的情操。不同阶段的幼儿,其生理与心理发展状况具备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为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整体质量,学生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特征,为其创编不同的舞蹈。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幼儿舞蹈的创编不能过于专业化或成人化,否则会使幼儿难以理解,无法对舞蹈产生兴趣。所以,学生在舞蹈创编上需尽可能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感受到亲切、易学、好玩,进而爱上跳舞。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少儿;舞蹈;开展现状;教学

1 少儿学习拉丁舞的价值

1.1 拉丁舞的健身娱乐价值

拉丁舞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一体的舞蹈,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以及科学的训练内容,使少儿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孩子身体各部分协调性,同时伴随着能量的消耗,还能够促进少儿的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身体机能的生长发育,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拉丁舞是一项有节律的身体运动,并且跟随音乐起舞,能使学校少儿在面对学科作业的压力时,通过学习拉丁舞使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享受,学习拉丁舞对少儿有一定的减压效果。

1.2 拉丁舞对少儿心理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舞蹈训练内容,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舞蹈艺术的熏陶,提高其审美意识。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内心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开拓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增强孩子的毅力品质和吃苦精神;通过团体舞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培养其相互协作的观念,提高孩子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 武汉市少儿拉丁舞的发展现状

2.1 少儿拉丁舞教学现状

(1)少儿拉丁舞教学方法单一。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例如:少儿对拉丁舞产生了强烈兴趣,他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少儿拉丁舞教学中,大多数拉丁舞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调,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教学形式出现,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拉丁舞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被淡化,少儿在学习拉丁舞过程中提不起兴趣。

(2)少儿拉丁舞教学技巧性富余。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很多舞蹈教师过于重视技艺训练,从而忽略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甚至包括家长在内,在给孩子报拉丁舞培训班时,期望的不是孩子是否能够快乐的舞蹈,而是希望孩子的技术达到某种效果。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功能,忽视了拉丁舞艺术的本质属性,泯灭了孩子们的天性,导致少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疲劳、厌倦等消极心理。然而,舞蹈艺术是精神、情感的产物,是借助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CCTV电视大赛中,通过大赛邀请的资深舞蹈家和教育家的现场评说得出:“部分舞蹈作品‘炫技现象’富于,而舞蹈感染力匮乏,少儿舞蹈占据更大比例,为了使作品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而忽略了少儿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淡化了作品的丰富内涵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2 舞蹈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舞蹈的推广与普及,孩子学习舞蹈成为普遍家长的选择,而这种选择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形象气质,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等。在这种高期望的前提下,舞蹈教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1)拉丁舞教师缺乏专业性,舞蹈功底薄弱,动作缺乏规范性。经调查得出:部分拉丁舞教师来自幼师毕业和拉丁舞教练速成班,他们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也没有一套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虽然幼师毕业从事拉丁舞教学的教练,懂得少儿身心的需求,有一套很好的教育方法,但是专业技术薄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东拼西凑,凭借自己的想象教学,动作不够规范,导致学生不能够掌握准确的舞蹈步伐,不利于体育舞蹈育星计划的实施。

(2)拉丁舞教师有扎实的舞蹈功底,舞蹈技术强,分别来自各体育舞蹈专科院校以及体育院校拉丁舞专业的大学生。但是由于他们在学生训练期间过于注重舞蹈动作的训练,而忽略了拉丁舞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缺乏对少儿的心理规律研究和适合少儿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教学内容采用“灌输-----接受”的方式,采用竞技运动的教学方法,训练负荷太大导致少儿的体能匮乏,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

2.3 少儿拉丁舞场地设施不专业

通过走访武汉市部分少儿拉丁舞培训班发现:部分培训班把少儿拉丁舞课程与跆拳道课程、瑜伽课程、民族舞以及健身会所操房等多种课程共用一间教室,教室内陈列物品繁多,造成少儿在学习拉丁舞时没有整洁的教室,舞蹈动作受场地局限,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2.4 缺乏一套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拉丁舞教学内容体系是建立在对拉丁舞选手身体素质、动作素质、舞蹈综合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划分少儿拉丁舞的训练内容的一套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经过调查的舞蹈培训机构中,几乎没有培训班针对不同的班级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计划以及学期目标的现象,并且教师在课上的教学内容没有教案,全凭借自己想象进行教学,这种现象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够系统,掌握不了好的学习方法,对少儿拉丁舞事业发展非常不利。

3 少儿拉丁舞的开展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相关政策

调查发现,武汉市部分地区的少儿拉丁舞开展的好,而有些地区却没有开展起来,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开办了一段时间,由于生源太少导致培训机构无法继续经营。通过分析发现:少儿拉丁舞开展得好的地方,少儿所在的学校都对少儿拉丁舞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学校利用合理的时间开展多种文艺活动,以此来鼓励家长培养孩子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教育部门是否给与重视,直接影响到少儿拉丁舞的开展,所以当下少儿拉丁舞的开展,必须依托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3.2 加强宣传与交流

随着少儿拉丁舞培训机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通过调查得出: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部分少儿学习拉丁舞的目的是想通过进行舞蹈训练来提高自身气质,培养艺术兴趣,改善身体形态等,而另一部分少儿坚持学习拉丁舞的原因却是来自家人的鼓励和说服,甚至有的家长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所以也送自己孩子学习拉丁舞。这说明少儿拉丁舞在宣传方面是有漏洞的,培训机构在做推广时,首先要完善少儿拉丁舞推广机制,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平台以及表演的形式,大力推广少拉丁舞,让人们充分地了解到拉丁舞更多的价值。

3.3 完善少儿拉丁舞培训机构机制

教学方面,培训机构要根据少儿的发展规律制定一套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师资方面,积极寻求综合素质高的舞蹈教师,并且对拉丁舞教师的管理要严格,能够定期为舞蹈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少儿拉丁舞教学的进步;场地设施方面,严格按照舞蹈教室专业化设计,专业舞蹈地板、把杆、镜子以及光线和空气流通等,为少儿学习拉丁舞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少儿舞蹈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少儿;舞蹈;普及;教育

一、概述

舞蹈是什么?什么是舞蹈?这是个即简单又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问题。简单,是因为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清晨的公园或街心的广场中老年跳的健身舞蹈,剧场里的歌舞演出,民间节日的载歌载舞等。它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复杂问题,因为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作为传递人的情感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非常困难的。如唐代的《霓裳羽衣舞》虽然有许多文人对其进行大篇幅的描写,却只能使人们在脑海里浮现出模糊的轮廓而不能真实的再现其原来的样子,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舞蹈编导改编而来的。

古代学者对舞蹈的一些解释:《乐记.乐象篇》:“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阮籍集.乐论》:“故歌以叙志,舞以宣情,然后闻之已采章,昭之以风雅,播之以八音,咸之以太和。由上述可看出古代的学者普遍认为舞蹈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而人的情感则是由客观存在引起的,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则是那种用语言和歌唱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

现代学者对舞蹈的一些理解:吴晓邦在《舞蹈艺术概论》中提出舞蹈的定义是舞蹈是人体造型上‘动的艺术’,它借着人体‘动的形象’通过自然或社会规律去分析现象,这种运动称之舞蹈。老舞蹈家胡果刚认为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性造型、节奏和情节对人们一个时代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体现。

综上所述对舞蹈的概念都包括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是用人的肢体表达情感的艺术。

二、舞蹈的特征和功能

(1)舞蹈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具有直觉性、动作性、节奏性、造型性。(2)舞蹈的抒情性,舞蹈长于抒情,善于表现人的繁杂心理。(3)舞蹈的综合性。从舞蹈产生开始就离不开音乐、美术,诗歌等因素,是一门综合艺术。

舞蹈的各种特征又决定了舞蹈三个方面的功能:(1)教育功能。在我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非常重视舞蹈的宣传教育作用,优秀的舞蹈作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开阔人们的认识视野,强化人们的心灵。(2)审美功能。舞蹈具有可供人们欣赏愉悦,陶冶情操,可以培养观众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3)认识功能。舞蹈可以使人们多方面去认识事物发现事物,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

随着舞蹈艺术的深入人心,舞蹈教育在少年儿童中也越来越普及,它对培养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形象思维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舞蹈离开创造,舞蹈艺术就不可能诞生和发展。舞蹈艺术作为“艺术之母”,是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没有创造,艺术就不可能诞生和发展”。 可见,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发学生的智能是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舞蹈是以人自身作为表现工具的艺术,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得天独厚、无可替代的。它更是需要人的灵性、感知和智慧去创造生命的语言、思想的语言。我们的舞蹈教育和舞蹈教学,不管是培养哪类人才,创造性是它的终极目的。由此可见,实施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使学生了解、接受和表现舞蹈艺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于舞蹈艺术的创造力。一味照葫芦画瓢的是“舞匠”,只能供别人使用而不能自己来运用。在西方发达国家,舞蹈启蒙教育早已将启发学生的身体表现力放在重要位置,将专业技巧的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齐头并进,贯穿于整个舞蹈教学过程之中。在台湾的舞蹈社中,老师们也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舞蹈,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少年儿童生性好动,他们会跟着音乐舞动,运用肢体去表现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而舞蹈正是身体的律动。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创造力,既适合孩子好动的天性,又能使他们在律动的兴奋中学习并创造,让他们的身心和感情在舞蹈中得到锻炼、熏陶和滋养。其次,少年儿童的心里无框框,他们不会拘泥于习惯与常规。他们所表现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最真、最纯的东西。这就更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再次,“创作的前提就是要有形象思维”。若要创编一个《孔雀舞》,首先就必须想象出孔雀的形象,和它的生活习性,去模仿它的动作,而孩子的主要思维方式正是“形象思维”。 最后,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孩子们也总是动作先于语言。他们在舞蹈的动态环境中,思维反应能力与心理条件反射均比成人快得多。这种动觉能力是其它感觉不能替代的,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少儿舞蹈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积极发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优势。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对舞蹈教育提出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开展少儿舞蹈普及教育。

三、目前我国少儿舞蹈普及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教育传统的偏重文理而轻艺术的教育偏见,使我国的舞蹈普及教育不能得到实际的实施,从而不能实现真正的普及,舞蹈普及教育中存在种种困难。大多学校的艺术课程只设置了美术和音乐,而舞蹈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比赛而临时排练的,得不到学校教育普遍的重视。舞蹈普及教育的硬性设备得不到保障,大多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舞蹈教室。另外,少数家长对少年儿童的舞蹈教育有所重视,一部分家长双休日把孩子送到少年宫等培训机构学习舞蹈。不可否人,少儿舞蹈普及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个别学校也将舞蹈教育引入课堂。但是在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1)各类舞蹈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而其中教育方法不规范等问题也比较严重,而且培训费用也比较高给一部分家庭造成了负担,使舞蹈教育的普及得不到深入的推广。(2)对舞蹈普及教育存在普遍认识的误区,一昧的追求技巧上的精益求精而忽视了儿童的天性,使舞蹈教育重技艺轻创造,片面地将传授舞蹈技艺作为教学目的,与舞蹈普及教育的初衷相违背。(3)缺少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舞蹈教师,在我国大部分学校里的舞蹈教师由音乐老师兼任,而这些教师大多没受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的教学方法,容易误导学生,另一方面也使舞蹈专业毕业生学得的专业得不到发挥,浪费了教育资源。(4)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套教材,没有一套科学、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5)过分地要求高技巧高难度,使舞蹈只对少数尖子生张开怀抱。

四、舞蹈普及教育的新实验方案

针对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实行了一套实验方案,在实习小学一、二年级中开展了舞蹈兴趣班,在学校成立舞蹈队。小学舞蹈教育要走实行启蒙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的路子,学校舞蹈队的组建、教学与训练对舞蹈教育的普及都有着重要意义。舞蹈课的开设,弥补了舞蹈普及教育的缺陷。学生的潜能是不可预知的,通过舞蹈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又可以使更多学生接受舞蹈喜欢舞蹈。

(一)舞蹈课程安排

(1)上课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自愿选择确定人数,不进行选拔,真正实现普及。(2)上课内容:软开度训练、结合小游戏、训练音乐反应,这不仅能使学生在舞蹈和音乐方面同时有所提高,而且能培养孩子们对舞蹈、对艺术的求知和感受。改变课堂的传统的单一动作摸仿,而是启发孩子在一定的动作基础上变化发展,使其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培养创造力。

(二)对比实验

经过一个月的上课时间,我在实习小学里开展舞蹈比赛,比赛的舞蹈形式包括群舞、三人舞、双人舞、独舞。由学生主动报名参加,比赛前由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排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比赛结果如下: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有2个班获得一等奖、3个班级获得二等奖。动作较整齐,表情到位,也出现了极具童趣的作品,反映了低年级小朋友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三年纪到五年级中分别有1个班级得一等奖、3个班级获得三等奖。其中,参加舞蹈实验班的学生占得奖学生的80%,在观赛的过程中也更懂得这样去欣赏别人的表演,可以保持安静。当别人有表演精彩的地方给予掌声,有的还不由自主的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美是无处不在的,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美,美的教育也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在学校的美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在各年级进行有关舞蹈知识问卷

(1)当问及“你喜欢舞蹈吗?”70%一、二年级的学生回答了是,而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中只有30%的学生回答喜欢。

(2)“你是否有欣赏舞蹈的习惯?”60%一、二年级学生回答了是,而三到五年级仅8%。

(3)“能否辨别一些舞蹈的种类并有一些基本动作的了解?”5%一、二年级学生表示能,而三到五年级学生只有10%表示能。

(4)“在舞蹈的欣赏过程中的感觉”70%的一、二年级学生表示感觉到愉快,而三到五年级70%表示没有什么感觉。

五、舞蹈教育在美育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一)提高审美能力

引导少年儿童参与舞蹈学习、实践、表演、创作与鉴赏活动是培养其审美能力的最佳方式。首先,是审美认识的提高。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接受过舞蹈教育年级的学生对舞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舞蹈的种类也有一定的认识。从丰富多彩的民间舞到经典高雅的芭蕾舞,从韵味无穷的古典舞到充满张力的现代舞,各种舞蹈的感性呈现,都能大大地扩展了少儿的视野,提高审美认识,对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历史、人生和探索未来都有深刻的影响。

其次,是审美教育的作用。通过舞蹈课堂的学习接受舞蹈教育的学生在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舞蹈作品后,提高了舞蹈的鉴赏水平,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西方近代美育思想的先驱席勒早就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的途径。”用优秀的舞蹈作品感化、教育学生,是舞蹈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重要特征。再次,是审美娱乐的作用。在参与表演与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赏心悦目,使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

(二)开发智能,学会学习

一个人的智能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模仿力、创造力以及注意力等方面构成。舞蹈训练从身、眼、手、步、韵等方面着手,对于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记忆、模仿、思维能力等的发展,都有促进的作用。通过课堂舞蹈的教育,学生从训练中有效提高了对时间、节律、节拍的感知和对空间、形象、动静状态等时空的判断、观察及想象能力。还训练和提高了不同部位在同一在同一时间做不同动作的注意力分配和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同时,在舞蹈比赛中可以看出,实验学生可以自发的编排简单舞蹈并自发练习。舞蹈同时可以使学生锻炼体能,增强体质,培养集体观念,学会合作。舞蹈教育可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集体观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

少儿舞蹈教育在少儿的美育教育中有如此不可代替的作用,说明了舞蹈教育研究者必须不断地完善完善舞蹈教育体系,使舞蹈教育真正实现好又快的普及。

六、规范舞蹈课程设置

在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过成中,我们不难发现,少年儿童对舞蹈的兴趣远远大于音乐课,但是慢慢地会因教师要求学习和记忆太多枯燥乏味的专业动作而最终失去学习的热度,学生的兴趣被抑制,也最终导致当前的舞蹈普及教育课程发育不良的现状。从舞蹈理论及教育界的支持程度来看,对少儿舞蹈教育课程的设置的必要性得到普遍性的共识,舞蹈界教育研究文章也不少,但针对普及少年儿童舞蹈教育的课程设置或舞蹈教学内容的研究还很欠缺,而这却正是解决目前现实舞蹈教育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身体的个性

关注自然,以人为本,结合“即兴编舞”与“环境编舞”,融入普及教育课程,研究如何通过外部动作的训练去达成学生性格和品质方面的完善,建立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具备的关键素质,深入地发掘他们内在的创造力、表现力,进而使他们获得身心的全面自由。让舞蹈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身体语言实现感悟舞蹈教育,鼓励学生用舞蹈语言自由地探索、提出新的问题、发展个性。

(二)身体的塑造

将训练体系相对科学的芭蕾基训中适合少儿身心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引入舞蹈普及教育的课堂使训练过程促进学生形成相对挺拔形体习惯的过程,同时学习动作、姿态又为塑造健康、挺拔的美的身体和具有欣赏美的心灵这一目的服务,达到“身心”美的统一。因此选择芭蕾舞蹈的内容不仅仅是动作难易程度上,而且在于文化内涵要求上区别于职业芭蕾舞蹈课堂教学的内容。强调通过了解芭蕾艺术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发展脉络,欣赏经典或儿童芭蕾舞蹈作品,加强学生对美的身体形态的记忆。

(三)身体的文化

民族民间舞在普及教育的课程中作为“动态文化”的继承。身体文化是从传统的文化的保存和继承角度来全新界定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必要性。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优秀文化艺术动态的保存和发展,在少儿舞蹈普及教育阶段以文化学习的方式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特殊的意义。了解汉、维、蒙、藏、朝等几个主要民族的地理风貌、生活习性、文化历史根源并联系到与之对应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动态特点,在动作学习中重在把握民族的气质:播放代表性地区节庆、庙会等的舞蹈盛况。或者是带学生到舞蹈集会的实地感、参与舞蹈中,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特征在舞蹈文化中的体现。

(四)身体的律动

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具有一种“人格的力量”,他是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发展的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自然节奏引入到课程计,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断促进感觉与思维的协调。

七、因材施教与共性教育结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的身心结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的不同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在发展共性的基础上促进个性的发展,这同时也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这个时间段孩子生理特征的表现为身体增长不太明显,骨弹性好,身体训练可塑造性强心脏血液循环功能趋向完善但是心跳比较快,大脑供血不足,不益做过多剧烈的运动。体现在心理特点的表现为注意力不够稳定,记忆力为无意记忆为主、擅长直观形象记忆;情感易外露,自制力差,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很差。

这一学段生理、心理特点所要达到健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初步的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及身体各个部分有关系的动作特点,使学生建立自己能力下的动作完成是属于自身舞动特质的现代舞蹈理念。进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外形塑造的训练,通过生活现实、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通过动态形象的学习了解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并引起孩子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兴趣。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游戏和即兴表演,用形象性的音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创造新鲜动态形象。

第二学段(3—6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生理发育主要特点:身体、骨骼、肌肉在前一基础上继续发展;心脏机能比前一学段有所增强、脑活动水平有所增长。表现在心理上的特点为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再现性逐渐发展为创造性;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愿意参与社会活动,已不希望老师和家长再把自己当作小孩对待,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力。这一阶段的舞蹈教育应该引导学生树林学习苦乐观,提高做事情的耐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在能自主运用身体运动的同时,透过身体的动作,促进学生了解他人,了解环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芭蕾语汇,并能通过欣赏芭蕾了解芭蕾的基本特点。从地理环境、生活习性、、服装道具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入手,使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掌握风格舞蹈的动态。

八、规范社会培训机构,严格考核教学规范性

面对各种各样的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的扑面而来,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我们不仅要问,这些机构信的过吗?能教好我们的孩子吗?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培训班都属于个体主办的,有些设在琴行、有些就设在租过来的套房……场地基本都很小、设施也不齐全。有很大一部分承办者根本未经专业机构批准,自己对舞蹈教育一无所知,以盈利为首要目的,在外面随便请一个人来教就是舞蹈教师,有些甚至挂上舞协、北舞等的名头,过程极不规范。为了更好实行少儿舞蹈普及教育,必须成立专门管理舞蹈培训机构的部门,严格把关培训机构设置的合法性、规范性。对教师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提高教学的规范性。

九、转变家长思想观念,引导家长正确认识舞蹈普及教育

在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长,这一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最终成效和走向。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舞蹈教育目标明确,愿望朴素,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受教心理和学习标向。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家长,由于对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定的过高,要求过严,期望值严重脱离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主要宗旨和孩子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加强少儿舞蹈艺术的动律教育与身体素质教育、叫强少儿舞蹈艺术的美学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少儿舞蹈艺术的意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少儿舞蹈艺术的创造力教育与思维意识教育的同时,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家长:

(一)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少儿接受舞蹈普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首先应该让家长明白,孩子接受舞蹈普及教育,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力和形象思维。其次才是根据他的爱好和素质,看其能否有向专业化过渡的潜力。

(二)引导家长充分挖掘少儿各方面的潜力,引导家长在舞蹈普及教育中培养少儿科学的竞争理念。人是有竞争意识的生命体,少年儿童的童心、童趣、童言没有挑衅性的意思,独生子女的任性如果在舞蹈学习中扩大对舞蹈的学习是不利的,所以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形成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三)在做好家长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社会、学校对少儿舞蹈普及教育有正确的看法和认识,争取各方面对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支持。同时不断加强对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理论研究,团结少儿舞蹈教育者队伍,为社会输送充足的师资力量。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

总之,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离不开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少儿舞蹈普及教育是应时代的呼唤。早在1989年,泰安强就有“舞蹈艺术噬待普及”的呼声,只是其普及途径仅限于舞蹈艺术的传播、欣赏,学习舞蹈只是间接提到一点,而张肖虎先生则建议在高中设艺术必选课程——学生从音乐、美术、体育、舞蹈、戏剧中任选一门,使高中的美育不致中断,现在各个学校都需要舞蹈教师或者有舞蹈特长的教师。

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这要求未来我们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创造能力,而少年儿童正是祖国的为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使命,因此,对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应该从小开始。而舞蹈作为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一门,在对少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具备其他学科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所以,开展少儿舞蹈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的发展还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身心健康的人才。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在培养健全的新一代外形与内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少儿舞蹈普及教育,将对舞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培养了一大批舞蹈爱好者。因为舞蹈是一种直观性的艺术,是“口传身教”的一门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不可再现性导致了我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失传,实行舞蹈普及教育,为我国的舞蹈文化事业输送了新鲜“血液”,对繁荣我国的舞蹈文化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全面开展少儿舞蹈普及教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要求,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要求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 约翰·马丁.舞蹈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