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管理体制范例6篇

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1

首先,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使基层统计部门缺乏保证数据真实的机制。我国统计现在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上一级统计部门对下一级统计部门只管业务不管人事,只拨少量业务经费,大量的机构人员经费、基建经费、统计工作经费都靠本级政府解决。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作为统计数据最权威的统计部门难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虽然《统计法》明确规定,各级地方统计机构要对同级政府实行统计监督,但从实践来看,作为本级政府领导下的统计部门难以有效地实施监督和制约,从而成为统计数据长期失真的主要原因。

其次,计划指标虚高,诱发统计数据不实。现在各级政府制订计划是以上年的数据为基数,考核以比上年提高或降低多少为标准、为政绩。到年终,一旦有关指标的实际数据达不到上级预计的要求时,虚报、瞒报似乎就在“情理之中”了。“领导关心哪个数据,哪个数据就难准确”,像人口出生率、乡镇企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时有失真。

第三,统计人员素质偏低,是统计数据失真的客观原因。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是“上强下弱”,上层机构健全,力量较强,从省、市到到县、乡乃至企业,越往下越弱。在岗的统计人员缺乏比较系统的统计专业知识,有的基层统计员由于不懂统计学原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在无意中做了虚假统计的制造者。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的多样化,被调查者对统计的支持和合作程度下降。如对个体、私营企业进行商业调查时,销售、利润等指标的瞒报现象就比较严重。

第四,调查方法的不同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方面。前几年进行的工业和农业普查取得的资料,与定期报表所取得的统计数据,同出于各级统计部门,但数据差异较大。原因就是普查数据不与计划、政绩挂钩,中间干扰较小,取得的数据相对较准确,而定期报表是一种层层汇总上报的全面调查,其数据凡涉及到地区、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指标,大多受到干扰。综上所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应当改革。

改革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只有选准了这个统计改革的突破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是统计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要提高统计源头数据质量,必须改革基层统计数据的收集渠道。为此建议:

1、改革统计机构隶属关系,实行垂直管理体制。

近年来实施的统计改革,比较注重政府统计系统改革,忽视了部门和企事业组织的统计改革,只注重报表制度、调查方法改革,忽视了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所出台的统计改革措施,大部分在统计报表制度、调查方法的改革方面,而统计管理体制仍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统计工作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在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保证的前提下,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并不能彻底解决基层表报多、乱、差等问题,数出多门仍是“老大难”。为了巩固和发展统计改革成果,应当改变统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实行中央、省(市)、县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制,各级统计机构对下一级统计机构人、财、物实行垂直领导,同时服务于当地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即实行:(1)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省(市)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其编制、人员和经费。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开展国家统计调查,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服务;(2)各省(市)统计部门垂直领导属区内的下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其编制、人员和经费。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省(市)经济管理和决策需要,开展地方统计调查并为其服务;(3)各市县级统计部门向上级统计部门负责,经费由上级拨付。上述三级统计机构,本着分级不分家、团结协作、全国“一盘棋”的原则,接受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领导。这样做,各级统计机构责、权、利明确,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易于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从而有效排除人为因素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干扰,真正起到监督政府方针及执行情况,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运行的作用。

2、合理划分统计业务,改革统计基础数据的收集渠道。

在统计工作中,由于统计业务分工不当,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实施的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并行的主要经济、社会、科技指标月、季、年报统计制度,其弊端较大:一方面,实施“条条”和“块块”重复统计,必然数出多门,差错难免,加之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渠道不畅,必然形成急报、粗估现象,影响数据质量;另一方面,政府统计部门从事部门统计工作,加重了自身和基层单位的负担。统计部门要面向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收取报表,各部门又要到基层单位再收报表,而且表种繁、指标多,统计口径不一,压得基层不堪重负。与此同时,还存在统计部门执法监督力度不大的弊端。为了有效地提高统计源头的数据质量,应当改革基层统计数据的收集渠道,合理划分统计业务,即大量而具体的部门统计业务和报表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及乡镇的统计机构来完成,统计部门不再面向基层收取统计数据,只对上述各部门搜集、加工后的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分析、监督、上报等工作。这样才能把政府统计部门从繁琐的具体数据中解脱出来,集中于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同时可以抽出更多精力专门执法。

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统一的数据评审制度。

当前,部分地区对各种指标与财政收入、银行储蓄、存贷比例、新增生产能力、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准确把握,也缺乏“度”的限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市场经济呼唤统计加快改革步伐,实行科学的统计评审制度显得十分重要。以前部分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尤其是加强了对主要宏观统计数据的评审工作,对保证统计数据的基本准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各地的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不同,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评审制度。国家统计部门应在总结各地统计数据评审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数据评审制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4、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把统计执法纳入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2

一、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包括:国家统计局、县以上地方政府统计机构、乡(镇)配备的统计机构(或没有机构而配备专兼职统计员),以及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其中调查总队是由原来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企业调查总队构成,其实行的是“集中统一、垂直领导”管理体制,调查队的全部统计业务及人员编制、干部、经费等均由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统一管理。而国家统计局、县以上地方政府统计机构(地方统计局)、乡镇配备的统计机构(或没有机构而配备专兼职统计员)则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统计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统计局对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在业务上实行统一领导,统一下达统计调查任务,实行统一分类标准、计算方法和上报期限。地方政府统计机构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受同级政府和上级统计局的双重领导,在干部配备、人员升迁调动、专项调查经费、办公用房等行政管理方面主要由同级政府决定,地方政府任命统计局长时要征求上一级统计局的意见。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统计业务、统计标准可实行全国统一,开展统计调查业务的经费可分摊到各级地方政府,相对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二、统计体制存在的问题

1、统计的管理和服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 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但上级统计部门对组织、人事安排问题并没有发言权, 更重要的是地方统计部门的各种工作经费由地方政府供。事实上,双重管理产生了双重需求,那就是党和国家要求国家统计为制定政策、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党政和行政领导要求统计为他们管理地方服务,这就使统计调查资料如何满足各级政府管理的需要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关于统计专业性和管理有效性的抉择也常常制衡着统计机构工作的开展。再者,统计为政府服务,为领导服务。政府统计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从观念到服务方式上都限制了对统计数据信息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限制了统计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

2、统计业务的协调问题。一是职能部门统计与政府综合统计的重复, 导致数出多门, 如工业总产值由统计局与工业局双重统计。二是由于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与县市、区级职能部门行政级别一样, 导致对职能部门统计无法协调、指导和监督, 造成职能部门组织的调查报表没有按《统计法》的要求经过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审核批准、职能部门统计信息资料难以共享等问题。这既加重了统计部门核实统计数据的工作量,也让依靠统计数据进行决策的领导无所适从,更加深了公众因数据不一导致的对统计数据的质疑。

3、统计力量的不平衡问题。在现行统计体制中,县、乡级统计部门是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的。而在统计工作人员配备上,国家、省市、区县三级呈现出国家好于省市、省市好于区县的头重脚轻状态。但是从统计任务的工作量来看,从国家到省、再到区县,由于既要完成上级的任务,又要满足为当地政府服务的要求,所以任务是层层加码,越到基层,任务越重,形成金字塔的状态。在这样不均衡的人力资源分布下,数据源头的统计质量无法得到确实保障。

三、对统计体制改革的建议

1、应对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分级分类管理”仍是主流趋势,我们设想应建立统一领导下的分级垂直管理体制。即:国家、省、市地级的统计机构垂直领导,由国家统计局实行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同时,根据抽样调查的需要,在不同的县市设立垂直管理的抽样调查队伍。这样,国家、省、市地的多数调查可以实行国家、省、市地三级一套样本,进行超级汇总,达到“快、精、准”的目的,并能够避免多个环节对统计数据造成的误差,可以有效地保证国家、省、市地一级宏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质量;?可以增强国家统计的超脱性和抗干扰性,减少地方政府人为干扰因素,也有利于抽样调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推进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全面深入,有利于基层直报制度和超级汇总制度的实施。

2、应健全协调统计的组织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协调机制, 并不等于政府统计系统内部就能够自然协调。协调机制得以具体落实的重要保障则是健全的协调组织机构。综观发达国家的政府统计, 均设立了由中央统计局、政府各部门、有关用户、专家学者组成的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 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各方面统计信息需求关系。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条: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统计人员。

拓展小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统计调查必须按照经过批准的计划进行。统计调查计划按照统计调查项目编制。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拟订,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拟订,报国务院审批。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由该部门拟订,报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由该部门拟订,报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来源:文章屋网 )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4

【关键词】 大检修 改造项目 进度统筹

1 引言

炼油企业的停工大检修,是指在生产装置及配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影响生产正常运行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停工后才能进行检查、修复和处理。一般称停工大检修为常规检修。大检修改造项目,是指在大检修期间对炼油装置的工艺、设备、管道及仪电等系统进行完善和改造,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改造完成后形成固定资产。大检修改造项目涉及到近二十套生产装置和系统配套,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1 项目群管理

大检修改造项目实际上是由60多个大小不同的项目组成的项目群。项目群是指经过协调统一管理以便获取单独管理时无法取得的效益和控制的一组相互联系的项目。项目群中的项目需要共享组织的资源,需要进行项目之间的资源调配。项目群管理(Program Management)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而对一组项目(项目群)进行的统一协调管理。项目群管理对项目经理要求比单个项目管理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是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具有很强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而且要掌握项目群管理的技能。同时对建设单位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工期短

按照正常的建设程序,大检修改造项目正常施工工期应为5个月。但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经公司经理办公会议决定并报总部批准,生产停工计划安排大检修改造项目工期为50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量在分公司40多年的检修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对于建设单位尤其是具体负责工程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

1.3 质量要求高

一是技术质量要求高,大多数项目都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最高设计压力达到16Mpa,最高设计温度达到1100℃。不锈钢管、合金钢管多,焊接工艺复杂,对作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很高。二是原检修周期为1年,生产装置改扩建后检修周期改为3年,这一次的提出了4年一次检修的更高目标,对设计质量、设备材料质量、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大检修改造项目进度管理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只有有效地应用总体统筹控制计划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大检修改造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与生产之间的协调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系统地整合各种资源,才能在计划要求的期限内完成项目建设,实现总进度目标。

本文介绍的就是引入项目总体统筹计划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大检修改造项目的进度进行统筹管理,优化项目计划的一次有益尝试,最终实现了目标的成功范例。

2 项目概述

2.1 项目组成及投资

大检修改造项目由大小共61个项目组成,计划总投资4.6亿元,涉及到近20台套炼油及化工装置和储运、动力、水务等辅助系统,建设范围遍布整个生产厂区。大检修改造项目组成及内容如表1所示。

2.2 项目总进度目标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的目标要求,项目建设总工期为50天。

3 项目现状分析

根据项目总进度目标,通过对设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进行摸底,对施工难点、风险等进行分析,为制订总进度计划统筹创造条件。

3.1 设计情况

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制订了设计工作计划。在生产装置停工前7个月,提交了长周期设备材料订货资料;停工前3个月提交了短周期设备及主要材料订货资料;停工前1个月提交了除保温、油漆等辅材外的所有订货资料或图纸;停工前提交了除部分设计采购总承包外的所有施工图。设计图纸基本满足施工需要。

3.2 物资采购情况

按照正常的物资采购流程和制造周期,一般要5到10个月,但因时间紧,所有物资采购时间均压缩一半。物资订货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长周期设备材料订货;第二阶段,主要是短周期设备、管材、电气仪表设备订货;第三阶段,主要是钢材、电仪材料订货;第四阶段,主要是保温、衬里、油漆等辅助材料订货。物资交货主要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在生产装置未停工前施工的设备材料交货;第二阶段,动静设备、管线、管件、钢材、电仪设备材料交货;第三阶段,部分长周期设备材料要待生产装置停工后才能到货。预计设备材料到货会对管道预制和安装工程造成较大影响,也是决定总进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3.3 项目难点分析

(1)施工作业危险性因素多。一是地下隐蔽工程多,主要包括设备管架基础、地下管线、接地等,全部在现有生产设施内,有的生产设施有40多年的历史,经过了多次改造,资料不全,地下情况不明。二是拆除作业、高空作业、动火作业多,经过处理的设备管道内可能残存易燃、有毒介质。三是为了抢进度,部分工程需要在生产装置及系统停工前实施,生产与施工同时进行,对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很高。

(2)工地分散,作业面狭窄。大检修改造项目涉及到近二十套生产装置和系统配套,几乎遍布全厂生产区域,给施工组织和协调带来很大困难;相对于单个项目来说,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施工,作业面狭窄,不便于吊装作业;改造项目与常规检修相互交织一起,影响吊装作业和施工车辆的通行。

(3)施工期间正值南方梅雨季节。每年3、4、5月份正是南方梅雨季节,按照历年天气情况统计,在此季节下雨天数为总天数的30%至40%。影响高空作业和焊接作业。

3.4 施工进度风险分析

影响总进度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因素,可归纳为:设计风险、物资供应风险、施工组织风险、施工环境风险。施工进度风险分析如表2所示。

4 总体统筹进度计划的制订

大型工程项目的总体统筹计划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有效实施“五大控制”的一种科学方法,按照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借鉴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和坚持建设程序的基础上,运用统筹法和网络分析以及目标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对整个建设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是实现项目建设总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项目群的工程管理,总体统筹计划的重要性和实践性尤为突出。大检修改造项目属于项目群,这里主要采用总体统筹计划的思想和方法对施工进度及相关的设计、采购进度进行总体统筹部署,最终实现项目的总进度目标。

4.1 成立组织机构

为保证总进度目标的实现,成立了公司主管领导担任指挥长、主管生产领导及副总工程师担任副指挥长的大检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1个职能组、6个工区,每个工区下设2到4个片区。职能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至2名,成员主要由职能部门、作业部、质量监督等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专业管理。工区设工区长1名,片区设片区长1名,成员主要由作业部、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机构中大多成员同时兼职职能组、工区或片区。片区直属工区管理,工区对主管副指挥长负责,其专业管理成员同时对自己所属职能组负责;职能组亦如此。本项目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4.2 总体统筹进度计划的编制

通过对项目设计、物资采购情况摸底,项目难点、进度风险的分析,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勘察,编制总体统筹进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明细、计划投资、主要建设内容、项目特点难点、进度风险等。

进度目标。包括生产装置停工安排、改造项目(项目群)总进度目标、设计工作安排及进度计划、物资采购工作安排及进度计划等。

工程发包。包括发包方式(招标、直接发包)、招标工作安排、合同管理工作安排等。

施工组织准备。包括承包商和监理组织机构建立及申报、施工力量落实、机具计划、施工方案和监理规划编制审查安排、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安排、二级进度计划编制安排。

报建、质量报监、开工报告工作安排。包括规划报建、消防报建、质量报监、开工报告等工作安排。

总进度计划。包括总进度计划(一级进度计划)、主要控制点编制、审查。

根据总进度计划分析,大检修改造项目关键线路有三条,分别是:

第1条:1#催化脱硫脱硝项目的旧余热锅炉拆除、新余热锅炉安装。

第2条:3#催化完善改造项目的汽包、外取热器的安装。

第3条:2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完善改造换热流程调整的换热器及管道安装。

5 进度控制措施与效果

5.1 进度控制措施

进度控制除常规的措施外,采取了一下特殊的措施。

(1)按项目成立设计前期工作小组。每个项目确定一名负责人,主要负责方案确定、审查、设计文件交付联络催交等工作。

(2)简化物资订货及交货流程。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简化审批程序,缩短订货时间;选择实力强、守信用的供应商;设备材料直接送到现场。

(3)创造条件,在停工前开始施工。经过现场踏勘,只要安全及防护措施到位,部分项目可在装置停工前组织施工。

(4)将非大检修工地人员调配至检修工地。在施工高峰期,为了保证各控制点的实现,将大检修改造之外工地的施工力量全部调配至检修工地。

(5)优化调整设计方案。对于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设计,根据现场实际优化或调整原设计方案。例如1#催化余热锅炉基础原设计为承台上部基础重新浇注,改为植筋,增加抗拔试验,缩短工期15天;焦化装置改造空气预热器基础原设计为管桩,因现场条件限制,必须在装置停工后才能实施,改为人孔挖孔桩后,可在装置停工前施工,缩短工期12天。

(6)定期对施工进度执行情况测量、讲评、通报和考核。

(7)增加施工难度费用。施工难度大的,建设单位承诺给予施工难度费用。

5.2 进度控制的效果

长岭分公司大检修改造项目从2014年3月22日全面展开,到2014年5月10日全部交付生产,历时50天,实现了项目建设进度总目标,创造了分公司大检修改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进度新的里程碑。

通过大检修改造项目的建设总体进度的统筹和进度控制等管理实践,企业各相关部门提升了项目进度管理的水平,更进一步认识到统筹控制计划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6 不足及改进方向

(1)如何对总体统筹进度计划的优化和调整水平有待加强。计划制订出来后,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优化或者调整进度计划,降低了计划对施工的指导作用。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计划只有及时优化和调整,才能进一步提高计划的权威性,取得更大的效果。

(2)总体统筹计划理论和方法在设计阶段和采购工作中,应用效果有待提高。设计和物资供应工作是施工进度安排和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大检修改造项目管理者对上述两项工作的统筹管理不够。

7 结语

大检修改造项目虽然可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但它具有独自的特点。例如,总进度目标不是基于项目建设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确定的,而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提出的,统筹计划需按照事先确定的总目标进行论证、配置各种资源和统筹。因此本次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以后大检修以致其它事项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项目管理协会著.王勇,张斌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4.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5

关键词: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制度变迁、垂直管理

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以及WTO和GDDS的加入,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特别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政府统计的整体水平,也使乡镇统计面临前所未遇的困难。为此,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对策,其中大量对策侧重于乡镇统计本身,如乡镇统计人员如何提高素质、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改善乡镇统计人员的待遇、配备先进的统计手段等,这些对策的提出本身没有问题,但欲通过上述对策改变乡镇统计所面临的问题只能是局部的,也是暂时的。因为,体制问题是乡镇统计陷入困境的根源,换句话说,乡镇统计面临的一切问题皆来源于县乡统计管理体制。为此,改革现行僵化的县乡统计管理体制是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根本出路。然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是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大系统谈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本身意义不大,只有从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运行特征的分析中,才能很好解释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以及改革路径。另一方面,理论解释只有与客观现实状况相对接,才能使理论化作行动的指南。

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属于制度的一种,即正式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属于制度变迁问题,而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透视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演进过程可以看出,诱致性变迁占主导性,具体表现为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呈现出随客观环境变化而自然演进的痕迹,如政府统计管理体制随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而变迁,最终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当然在特殊时期,也曾出现过强制性变迁的现象,如期间,强行取消各级政府独立的统计组织机构,从而形成政府统计依附计划部门而存在的管理体制。

一、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1、从制度循环阶段看,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非均衡状态,其特征表现为利益分配在乡镇统计部门与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具有周期性,是从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均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制度变迁都是从效率较低的阶段起步的。因此,制度变迁的周期性,并不是制度简单的轮回,而是由低效率制度向更高效率制度改进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周期性说明了任何一种制度只能适应特定的时代,不可能一成不变。正如哈耶克所言,相对于复杂的社会演进,个人的理性是非常有限的。与此同时,制度周期理论说明制度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种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该制度创新,使制度达到均衡状态,进而使该制度满足各方的利益(既能够满足极少数利益集团,也能满足大多数利益集团),制度的效率达到新的最大化(相对于原有制度来讲)。

从制度循环的阶段看,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僵滞阶段,即低效率状态,体现为受益最大者是少数集团,即国家统计部门,其次是省、直辖市、区统计部门,最后是市县统计部门,而处于基层的最大利益集团乡镇统计部门几乎没有利益可言。在该体制下,利益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而承担的任务从上往下依次递增,整个系统投入与产出明显错位。其次,该体制伴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体现为系统内部虚报以及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再次,该体制产生了逆向选择,体现为无需承担较大成本而获取较大利益的虚报以及瞒报行为,使合法行为的统计主体向其靠近,从而使虚报浮夸现象不断蔓延。正如奥尔森所言,一个不好的制度是由于利益不能均衡,不能为整个社会所分享,处于极少数利益集团剥夺大部分人利益的状态。一句话,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在低效率状态。依制度变迁周期理论而言,当制度处于僵滞阶段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定位,即处于僵滞阶段。具体表现为该制度未能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错位,效率低下。从而为我国县乡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的选择提供了理论线索,即为变目前非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为均衡型利益分配管理体制。

2、为什么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继续存在

为什么一种低效率的制度能够继续存在,按路径依赖理论、公共性解释以及封闭系统解说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对制度的初始选择具有依赖性,即人们一旦选择了一种制度形式,制度的发展就会有自身运行的惯性,从而可能强化一种不好的制度;二是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收益的分享相对而言是不排他的,因而大多数人没有积极性去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虽然某一制度不合理,但分摊到个人身上的损害相对较小,于是人们愿意忍受这个不合理的制度,而不去创新一项从整体上讲效益更大的制度;三是尽管人们选择的制度不好,但由让个体去耗费成本,收集信息设计新的制度可能得不偿失;四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制度停滞极易存在。因为与外界的隔绝使制度的优劣缺乏比较,从而使一种不好的制度也能够存在下来。

尽管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上述解释并不全面,但如果撇开该体制受制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因素之外,上述解释基本符合该体制继续存在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所有的制度(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来自政府,无论个人,还是利益集团寄希望自身利益的改善于政府所制订的各项制度,期盼好的制度成为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共同愿望,从而强化了对制度选择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一大二公思想的影响,包括政府统计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制度收益的分享不具有排他性,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各级、各类利益集团对制度创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外交流领域狭窄,缺乏包括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制度比较的平台和机会。最后,制度创新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小利益集团显然无能为力。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但在制度的安排上仍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而延缓了制度创新的进程。

上述理论分析,对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长期存在的作了合理解释:即依赖性、公共性以及封闭性。从而为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找到了具体的路径:加大市场机制在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介入,建立各级政府统计部门产权的边界,广泛吸收国外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3、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制度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演进过程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博弈有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两种。显然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是非零和博弈,即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的安排不利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较大受益者),而有利于乡镇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最少利益获得者)。但需要强调的是拥有较大行政权力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同理,市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在与县统计部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依次类推,处于政府统计最高层的国家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因为其行政权力最大。由此可见,要使现行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向均衡性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全面转型将受到权力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就是说乡镇统计部门根本无法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获得均衡利益,除非采取集体行动,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此,乡镇统计部门只有被包容到行政权力相对较大的利益集团即县统计部门(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才能获得相对利益的提高。但企图将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均包容到拥有最大行政权力、最大利益集团的国家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使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完全均衡并不现实,因为制度变迁是有成本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走逐级均衡的道路比较现实,即首先实现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垂直管理,其次,实现市对县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再次实现省统计部门对市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最后实现国家统计部门对省统计部门的垂直管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县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二、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选择的现实分析

现行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导致系统内部缺少了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衡机制,从而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创造了天然的温床,也为拥有行政权力的县以上统计部门成本外溢打开了方便之门,于是属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统计的调查任务大批转嫁于乡镇统计组织。目前,乡镇统计部门不仅承担来自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而且要承担来自县以上其他部门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乡镇政府的调查任务。尽管按照基层统计现有资源存量不可能完成过量的统计任务,但迫于行政压力,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强迫完成。与此同时,由于县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均对乡镇政府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因而乡镇统计部门成为政府统计系统最大的事权承担者。由此可见,乡镇统计部门承受多方压力(见图一)。

图一乡镇统计压力来源

显然,在上述客观现实面前,欲理顺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是不可能的。具体而言,无论乡镇统计办设在乡镇何处,乡镇统计的压力是乡镇政府无力消除的。因为,乡镇政府本身就受到多方的压力,而乡镇统计又是各种体制综合压力的承担者。而通过统计事务所来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方法必须以连续性、高成本的《统计法》检查为代价。从长远角度看,仅仅依靠为隶属乡镇企业帮助提供统计数据筹集的经费并不能满足统计事务所所需的经费,而且对乡镇企业较少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显然不适应。为此,笔者认为,乡镇统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为:县统计部门对其实施垂直管理。其相关理由如下:

1、我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总体趋势,要求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完成

长期以来,由于乡镇政府运行成本过高,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为此,理论界有大批学者主张取消乡镇政府,设立乡镇公所。尽管乡镇政府未取消,但是全国范围撤并乡镇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基本完成乡镇撤并,乡镇总数由撤并前的46400多个减少到39000多个,五年共撤并7400多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乡镇,而且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普遍减少。乡镇统计组织属于乡镇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改革自然会左右乡镇统计将后的发展。显然,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总体趋势看,企图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充实乡镇统计队伍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减少层级行政组织是改革的总体趋势,取消乡镇政府是历史必然。尽管乡镇统计任务不断增多与乡镇统计资源短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但客观环境无法实现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的目标。而解决矛盾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尽早实现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接管,接管越早,既有利于基层统计活动尽快摆脱困境,更有利于解决基层统计的被动局面。

2、政府统计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基层统计定位于县(区)一级

统计管理体制范文6

【关键词】 企业统计; 统计体系; 构建

企业统计体系是企业反映其特定历史时期运行的结构、功能、行为等统计实践活动的形式,是按照企业统计实践的一定特征对统计所作的描述。一定时期统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该时期的统计环境为前提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既给企业管理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也给企业搞好经营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增加了搞好企业管理的压力与难度;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供大于求的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等。面对上述变化,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统计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对统计的需求。本文就我国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构建的有关问题作一研究探讨。

一、我国现行的企业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体系不健全,不能全方位地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企业统计制度是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南,是规范与搞好企业统计工作的关键,而现行许多企业特别是新建企业由于统计制度体系不健全,使得许多企业出现统计基础工作薄弱,统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统计整体功能难以发挥等问题。所以建立健全完整、科学的统计制度体系是当前企业统计改革的关键。

(二)现行的企业统计体系没有将企业统计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来抓,而是条块分割、彼此独立,统计整体功能与作用难以发挥

目前在我国企业统计工作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专业统计与综合统计、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统计工作独立性有余而合作性不足的现象,统计工作的整体功能与作用难以发挥,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现行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涵盖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信息与指标的需求

具体表现为对企业外部资料的严重缺乏,以及企业内部有关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无形资产、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及综合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及指标的不足。

(四)现行的企业统计调查体系单一,难以满足企业多级、多目标、多决策的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处理、传递等过程的时间性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企业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是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统计调查方式很少开展,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做到及时调查、准确反映、及时分析,对企业非常规决策所需信息难以准确、及时提供,因而影响了决策的时效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统计形象及地位。

(五)现行的企业统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统计决策支持体系与企业统计管理体系

现行企业统计在参与企业管理、发挥决策参谋作用上做得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既有企业领导者的责任,也有企业统计工作者自身的原因,企业统计要想在企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为此,需要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统计决策支持体系与企业统计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统计参与管理与决策的目标。

二、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原则

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统计整体功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需要以及完成国家、部门、地方政府的统计调查任务为目标进行构建。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现行企业统计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虚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统计形象及统计工作地位。现代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求新的企业统计体系,一方面必须对各种经济利益主体负责,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另一方面企业统计体系的设计必须以企业客观实际为基础,来自于企业,又服务于企业。

(二)整体性原则

现代企业统计体系是以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为目标,从系统的角度反映、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将专业统计与综合统计,各统计工作环节很好地结合,达到统计体系最优化。

(三)目标一致性原则

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以满足企业经营形式多样化,经济决策多层次,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为宗旨,使企业统计新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利益主体服务,把企业统计新体系建立在适应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要从市场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实际出发,确定企业统计新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具体内容,其目标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四)动态性原则

一方面,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方式、方法、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要随着企业管理体制及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其更具前瞻性、实用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统计体系具有板块结构,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及外部环境的特点,选取总体系中的部分子体系进行优化组合,重新组合成一个新体系,以实现企业统计功能的最大化。

(五)开放性原则

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按照国际统计标准,建立企业统计新体系,实现国际、国内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增强统计资料的可比性;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面向市场,加强企业统计与政府统计、民间统计、市场的联系,通过现代化的传输手段,既能向各利益主体及时提供本企业的有关信息,又能及时获得有利于企业科学管理与决策所需的其他信息。

三、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构建

遵循构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各项原则,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应该包括现代企业统计制度体系、现代企业统计调查体系、现代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现代企业统计决策支持体系、现代企业统计管理体系等。

(一)现代企业统计制度体系

企业统计制度是现代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南,是保障现代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提,是搞好企业统计工作的关键。为了规范企业统计信息业务流程和各类统计信息报送程序,推进企业统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国家宏观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高效、优质和全面的统计信息资料,需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统计制度。企业统计制度应涉及企业统计组织、企业统计行为、企业统计与政府统计的关系、企业内部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的关系、企业统计的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规定,由这些有关规定构成企业统计制度体系,并成为企业统计规范运作的理论依据。一个科学、完整的企业统计制度体系是由若干个子制度构成的。

企业统计制度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外,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管理体制与生产经营特点,围绕统计的工作环节、统计信息的生产、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所涉及的统计准则、统计内容、统计标准、统计方法、质量监控等问题制定相应的企业统计制度。

(二)现代企业统计调查体系

企业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调查的任务与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满足企业科学管理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现代企业统计调查体系应从调查组织、调查工作程序、调查方式方法、调查报告及形式等方面来进行重新设计。

从企业统计调查组织的设置来看,可以在企业统计信息中心部门下设两支调查组织,工作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分工合作,一支是统计报表组,主要负责完成国家、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内部日常管理所需要的报表;另一支是信息调查组,主要负责企业内部非常规信息及企业外部信息的搜集、存储、加工、处理及分析,提供分析报告,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从企业调查的工作程序来看,可按所需搜集的不同类型的信息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程序。一方面是为企业编制上报的统计报表及企业的日常管理服务所进行的调查,该调查主要搜集描述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生产要素及使用情况的资料,可以采用由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的调查工作程序进行;对于企业外部信息,如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及其他行业等相关信息,可由企业内部信息调查组或企业外部信息调查咨询机构来搜集并加以综合分析,同时参考公开出版的各类经济信息与统计报刊杂志间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从企业统计调查方式方法来看,不能仅局限于逐级汇总的统计报表方式及单一的登记法的使用,必须按照不同的调查对象、不同的调查内容建立一个由统计报表制度及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并在调查中除了运用传统的登记法、采访法、问卷调查外,在现代企业要大力推广现代统计资料搜集方法的运用,如网络调查、计算机辅助调查等方式。

从调查结果来看,调查结果的提供要改变以往重报表、轻分析的做法,统计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事实经过,而且还要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议论,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及时、准确地反映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现代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要全面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核算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企业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需要的目的,需要设立一套完整的,能正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貌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应具有描述、评价、分析、预测和监督企业发展的功能,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即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目标、重视投入产出、生产营销、市场开拓、资金周转、资本保值增值、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较为全面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现代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综合的、多维的角度,系统地对现有企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不同程度的扬弃,通过完善和强化指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指标体系。

现代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1.建立反映企业生产要素等各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2.建立反映企业生产成果和价值实现程度的指标体系;3.建立企业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4.建立和健全企业生产经营收益分配统计指标体系;5.设置企业质量控制统计指标体系;6.建立反映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7.建立反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8.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统计指标体系等。

(四)现代企业统计决策支持体系

现代企业统计决策支持体系是为企业生产经营分析、决策服务的。它的基本特点是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和企业经营管理分析方法等,结合计算机软件,在企业内部、外部统计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和企业三大核算体系基础上进行定期的分析、预测或模拟等的决策咨询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企业统计分析体系和现代企业统计评价体系。

(五)现代企业统计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统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统计如何自始至终地参与全过程管理与调控。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大体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事前管理阶段;二是事中管理阶段;三是事后管理阶段。为此统计全过程管理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经济活动的统计预测阶段。统计工作着重放在借助利用有关历史资料、企业生产经营现有资料及市场状况,对生产经营、成本、利润、产品市场潜力等总体目标进行预测和决策,拟定和分析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第二阶段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统计调控阶段。统计围绕着企业总体目标,通过对产、供、销各环节及市场信息的采集加工,及时提供调整产品产量、产品结构的信息,尽早发现成本控制和生产经营目标的偏差,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第三阶段为经济活动的统计分析评价、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阶段。统计通过对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信息的加工、整理、分析,找出管理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使下一经济循环工作开展得更好。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事前控制,其主要工作是做好企业经营决策的统计信息支持。因为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有科学合理的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必须有科学正确的决策。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所能利用的信息数量和质量。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事中统计控制,主要是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状态进行统计跟踪检测,随时把握生产经营的运行状态,并与生产经营目标相比较,及时发现其偏差,以便及时对其进行校正,保证系统维持正常的状态。

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过程结束后,应该进行事后统计控制,即对生产经营结果进行统计核算、统计分析和统计反馈调节与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事后统计调控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经营系统成为一种闭环控制系统,改善系统运行的动态特征。同时,为确保企业各级核算单位能够自觉地进行统计反馈与控制,应引入利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激励每个部门、单位和个人在下一经营过程的积极性。

现代企业统计体系中的现代企业统计制度体系、现代企业统计调查体系、现代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现代企业统计决策支持体系、现代企业统计管理体系等各子体系,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具体操作上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性质、规模、特点建立板块式的子体系,并在各子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以满足企业科学管理与决策的需要,实现现代企业统计体系的构建目标。

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广大统计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现代统计意识,从实际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研究现实统计问题,逐步建立新的统计体系。同时还应看到,企业因行业、规模、生产等特点和差异,统计体系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是根据客观条件和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企业统计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崔瑛.论企业统计的生存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1(9).

[2] 李晓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统计改革[J].统计与决策,2008(15).

[3] 张文杰.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创新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13).

[4] 袁卫秋.企业统计的改革方向[J].统计与决策,2006(19).

[5] 李茂春.浅谈统计管理体制与企业统计创新[J].现代商业,2008(14).

[6] 黄磊.试论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J].中国市场,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