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例6篇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1

2010年12月17日,黑龙江省推出《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加快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调整现有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加快推进黑龙江省“经济区”建设和实施“十大工程”发展战略,黑龙江省着力培育新材料产业以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计划在未来5至6年间,重点发展10个新材料产业群,推进100个技术改造、研发和招商引资项目,打造具有较高水平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这其中与材料化学密切相关的产业有聚烯烃材料及工程塑料产业群、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群、精细化工材料产业群。基于以上国情、省情,社会迫切需要大量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清楚高分子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质、制备合成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较好地掌握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工、化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素质高、能力强、知识面宽的材料化学专业的配方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环境工程师、安全工程师、销售工程师、营销工程师等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国家建设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生产第一线从事高分子材料应用开发、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在轻工、化工等原材料生产行业、产品加工行业、生产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从事本专业相关的技术、管理、营销、科学研究或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标准细化

CDIO工程教育将工科专业培养目标归纳为工程推理、个人品质、交流能力和设计能力等四个一级指标,具体分为17个二级指标进而细化分解为73个三级指标,这些详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工科专业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制定课程目标,组织教学,评估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教师、学生理解专业培养目标、学习效果,明确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材料化学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为以下指标:

1掌握材料化学相关的基础与专业知识,了解材料化学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材料化学及相关工作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基本的使用外语、计算机的能力,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知识;掌握从事材料化学及相关工作所需的核心工程基础知识,建立材料化学知识体系,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建立完整的材料化学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掌握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品的选材、加工、处理、检测及评价能力,了解材料化学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2具有适应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发展的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具备推理和解决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在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能力,并依据专业知识进行定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一定的建模,策划,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掌握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的实验与发现知识,掌握常用高分子材料的种类、性能、应用及改性方法,能够针对产品性能要求合理选材;熟悉本专业有关材料常用的制备与加工方法,了解相关测试设备组成、原理和使用,能够分析解决生产一线现场出现的问题;具备处理常见的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原材料选择,实际加工工艺选择,具体工艺参数制定,加工工艺实际操作,加工过程操作,成品检验方式方法,检验结果分析与评价等,具备系统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个人能力与积极的态度,工作积极主动,具有执着、变通的性格,具有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对自己的实践和资源能进行高效的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与道德,具备严谨的职业言行,有强烈的责任感;能主动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实时了解材料化学及相关专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3在解决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的问题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参加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社团活动,各种竞赛活动,培养组建高效团队,独立分配团队工作任务和计划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科技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和协调的能力;能够使用多种交流媒介(语言、电子和多媒体、书稿等),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表达与人际交往;具有在交流中高效地获得信息回馈,并进行相应加工处理的能力。

4能够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对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进行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了解材料化学工程师在外部和社会环境下的角色和责任,明确材料化学专业对社会的影响,了解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的规范和需求;具有认识和融入不同的企业文化,参与制定企业策略、目标和计划,进行技术创新和成功运行一个团队的能力;具有独立设计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项目的能力,设计的项目功能完备、体系合理清晰,并具有进行项目实施能力;在外部和社会环境进行成熟的材料化学及相关工程项目系统的设计,具有对项目进行模块划分能力,具有在设计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知识的能力,具有再学习,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在外部和社会环境下根据设计内容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分工协作;具有进行项目实施、产品加工制造、成品测试和检验等全过程的综合能力;熟悉掌握材料化学及相关产品加工制造、成品测试和检验过程,对产品检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反馈,修改产品设计书或进行加工技术反馈。

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

按照顶层设计的方法,在分析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要求的基础上,遵循高等工程教育规律,将各种要求转化成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进而构建知识体系。材料化学专业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工具、体育、通识教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包括:学科专业基础、本学科专业、专业教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材料化学专业综合教育内容包括: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等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在每个知识体系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知识领域,每个知识领域有核心(必修)知识单元和一般(选修)知识单元,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核心知识单元是本专业在本科教学中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单元。一般知识单元是指未包含在核心知识单元内的那些知识单元。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设置的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和理解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并落实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先搞清楚所授课程在本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相互有机联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教师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明确列出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和学习的要求,以及对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的贡献,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形成较清醒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工程经历,从实际或教材提供的工程技术及产品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应用所学知识探究新的规律和知识。#p#分页标题#e#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2

【关键词】材料工程基础;改革思路;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材料工程基础”是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中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和院领导的重视,这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改革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材料工程需要的新型人才是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需要认真思索的关键问题。

1 课程体系

材料学是一门试验性科学,涵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四个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材料制备与加工的科研与生产工作,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错综复杂了,这就要求从这多种多样的工程问题中提炼出各种材料制备与加工的共同涉及基础问题,建立材料学学的平台课程―材料工程基础完整的知识体系。

“工程”是科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又根据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的定义:材料是人类制造生活和生产用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物质。显然,材料工程属狭义工程的范畴,材料工程应为是有组织活动将自然的或人造的物质制造成生活和生产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因此,从这个定义出发,凡是材料制备过程中所涉及技术和方法问题都属材料工程问题包括原材料的输送、原材料精制、合成、产品精制、后加工、包装、运输等生产工序原理以及为完成上述工序的一些配套工序如生产过程中的传热问题、三废处理问题。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各种材料制备、加工方法千差万别,材料工程问题就显得内容庞大、错综复杂了,避开各种材料的制备的特殊工艺问题,各种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共同的基本原理应成为材料工程课程中的基本问题。我们以自编《材料工程基础》为教学的教材,教授物质输送原理及设备、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并对质量衡算、能量衡算、经济衡算做简单介绍。

2 教学手段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的。材料工程基础的教学拟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除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如基本公式的推导、理论的讲解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方式外,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一下的教学手段。

2.1 多媒体课件

当今的学生,从校门到校门,多数学生既没有生活经验,更无工程概念,要学好材料工程基础这一工程类课程,老实说,有一定的难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内容精炼化,实际问题形象化,为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生产原理和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2.2 讨论式教学及设计演练

课堂设置讨论课,引导学生探究各种材料制备过程中所共性问题,生产过程技术经济评价问题,分层次布置工程设计任务,使学生能全面思考工程问题。例如在传热部分,进行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在传质的几个章节中,吸收部分设计煤气中苯类物质吸收工艺流程;精馏章节中,进行年产8000吨乙醇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程序与步骤:设计任务下达后,通过资料的收集,流程选择,基本计算,确定工艺路线,确定生产设备大小,进行设备平面布置,完成设计任务。

2.3 双语教学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国际交流日夜频繁的今天,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原版教材,双语教学无疑能使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英语,为其日后的交流扫清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优质生源,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

3 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全民都面临同样的信息平台,甚至我们的学生比教师有更好的计算机能力,轻点鼠标就可能获得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这就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和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专业课我们应该教学生什么以及如何教,培养学生那些能力。首先是收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大量信息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数据库可以利用,掌握了信息资源,就是掌握了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然后是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到信息,怎样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思维与人格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接下来是合作精神,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完成一个工程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相互合作,因此合作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本门课而言可以采用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同组同学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已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

4 评估体系

理论考试不在作为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可以从多层面进行评价如理论考试成绩、课程设计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等。

5 结论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执行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能力培养目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真正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昆林.材料工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9,9.

[2]冯晓云,童树亭,袁华.材料工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

[3]徐德龙,谢峻林.材料工程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0.

[4]周美玲,谢建新,朱宝泉.材料工程基础[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

[5]毕大森.材料工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

[6]谷臣清.材料工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7]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7.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外语;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制作业作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支柱,在国际商务交往、促进影视传媒和会展业发展、丰富社会生活、推动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国际广告和设计业的激烈市场竞争,加强广告和设计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加速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技能培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系列重要部署,要求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尤其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来,教育部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工作,进一步多措并举支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国内各大艺术院校都对教学改革提出新设想,实施新举措。在外语教学中,大都已实施或正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应“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凸显艺术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适应艺术院校学苗特点和学生的外语学习意愿、切实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满足艺术类不同专业对外语的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更是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社会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目标,外语不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应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武器。有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语言技能重要性的排序是:听(71.4%)、读(64.3%)、说(61%)(转引自蔡基刚,2003)。如何快速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水平,为产业培养及输送既有创意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应探索和承担的重要使命。

1 艺术设计专业外语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教学思想上依据教育部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精神,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等国内外教育理论为支撑,确立外语教学为学生现阶段应用能力培养和未来专业发展服务的原则,改变在教学效果上片面追求通过率的观点,克服过分依赖传统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心理成长过程中的独特变化规律,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探索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动态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上结合学生就业实际需求,介绍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材料、设计技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印刷与装订工艺等艺术设计英语基本知识,并注重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应用技能与能力培养。将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文章或片段(尤其注意视频、音频等流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作为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材料,补充到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时代化、无限化:这些资料可以取自教育网站、报纸杂志、教科书、软件库、电影、电视广播、学习课件,以及国内外著名的相关专业文献,著作、国际会议上提交的论文等。增加听读材料的丰富性,培养学生实际英语表达、交流能力,在巩固基本语法的同时,进而扩大学生专业词汇量,增强学生阅读外语原版文献材料的能力,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来源,增加听读材料的丰富性,培养学生实际英语表达、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巩固基本语法的同时,进而扩大学生本专业的词汇量,增强学生阅读本专业外语原版文献材料的能力,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来源。制定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构建“基础英语+后续英语(专业英语+ESP+双语)”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除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精读、听力、口语、写作)外,增强后续英语课程体系(专业英语+ESP+双语)的设计与开发,旨在实现由单一语言文化教学目标向语言文化、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多元教学目标转化。

教学体系上灵活运用学导式、讨论式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动态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上资源、录像机、投影仪、语言实验室等电教设备为载体,建立参与式、互动式、仿真式的教学方法体系。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并通过在公共外语的常规教学中增加专业性外语辅助内容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外语教学自身质量的提高。创建“课内课外+校园社会”的语言学习与实践拓展模式,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外学以致用。

考核标准上要着重检测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他们能大致听懂题材熟悉、内容广泛的语音材料,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可以比较自如流畅地表达思想,语音基本正确、语调自然。

2 艺术专业外语教学实施细则

改变原有公共外语必修两学年的教学计划,只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必修公共基础外语课程的学习(4课时/周),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得8学分;大学二年级开始必修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外语(A),该课程的性质为专业基础课,为期一学期(2课时/周),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得2学分;二年级下学期――四年级毕业,共计5学期,学生可选修专业外语(B)和专业外语(C),这两门课程属于专业级选修课程,各开设一学期(2课时/周),各对应两学分。全校本科学生四年学习的外语学分构成为必修公共基础外语(8学分)+必修专业外语(A,2学分)+选修专业外语(B,2学分)+选修专业外语(C,2学分)。学生毕业的最低外语学分为10学分,最高为14学分。

3 结语

外语学习必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产生促进作用,使学生获得了一个了解世界的辅工具,有能力在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方便快捷地了解国际上与本专业相关的最新资料和信息动态;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告设计业市场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广告艺术设计技能型应用专业英语人才,保障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活动和国际广告艺术设计制作业的顺利运转,加强现代广告艺术设计从业者的专业英语培训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设计制作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广告艺术设计制作水平、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蔷.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专刊),2000:34-43.

[2]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4).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产业转型;材料专业;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毛向阳(1979-),男,安徽泗县人,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讲师;王章忠(1964-),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江苏产业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研究”(项目编号:KT2011191)、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Y2010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55-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家已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创新性新兴产业。[1]其中新材料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先导,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与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必然会带来人才资源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培养适应新材料产业转型的科技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以适应新材料产业结构转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其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共享进程的发展,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专业英语和双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3]因此,为了满足新材料产业结构转型所引起的人才结构变化的需求,有必要培养具有丰富材料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好英语运用能力的应用型高水平科技人才。本文结合笔者在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方面的实践,初步探讨了改革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材料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

一、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材料专业与英语有关的教学一般分为大学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目前都是材料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都是大学英语教学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延伸。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主要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进行英语交流的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陈旧,一般采用的形式为:语言分析(或词汇讲解、阅读)+翻译(或写作、回答问题),缺乏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或无法学以致用。[4,5]对于材料专业双语教学,有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仅仅流于形式,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国内从事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材料专业教师,他们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专业知识讲解清楚,尤其是一些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表达方法,但学生普遍反映双语授课教师的口语不好,且教学内容枯燥,与实际脱钩,而教师则普遍反映学生词汇量少,阅读理解困难。[6]

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对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材料产业结构转型的实用性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材料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理清材料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对探索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的桥梁和过渡,[7]离开这个桥梁和过渡,双语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专业英语教学是语言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语言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双语教学属于专业课范畴,其目标是运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提高英语能力,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只是媒介、手段,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双语课程,专业英语为双语教学奠定了语言基础,而双语教学使学生在运用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材料专业采用双语教学有助于推进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外语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改革

笔者所在材料专业的学生经过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后,再进行专业英语教学,这种教学安排尽管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词汇量、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反应在双语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听不懂,听写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专业词汇量欠缺、句子结构分析和组织不当等,且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认为缺少和本材料专业相关的、与新兴产业发展接轨的知识点,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着专业外语和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与产业转型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在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方面的实践,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创业教育

一、基于创业实践教育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提出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开创了大学创业教育的先河。目前,美国几乎所有著名高校均开设了创业课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战略。可以预期创业教育是继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新领域,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财务管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开放性比较强,可以与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相结合。可以将学生创业实践贯穿于融资、投资、营运、股利分配等整个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以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设计

(一)项目可行性评价实训。项目可行性评价以创业计划书为载体,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主要占在投资者的角度回答,投资项目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什么样的回报。

1.投资估算。(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用,它们由采购成本、安装和运杂费等构成。固定资产设投资的估算方法包括简单估算法(概算法)和投资分类估算法(形成资产法)。简单估算方法有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和投资估算指标法等。前三种估算方法估算精度相对不高,主要适用于投资机会研究。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采用投资估算指标法和投资分类估算法。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投资估算主要是对设备投资和流动资产估算,它们是项目启动所必要的投资。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包括设备的购置费、工器具购置费、现场自制非标准设备费、?生产用家具购置费和相应的运杂费。对于价值高的设备应按单台(套)估算购置费;价值较小的设备可按分类估算。设备购置费应按国内设备和进口设备分别估算,工器具购置费一般按占设备费的比例计取。(2)流动资产投资估算。流动资产投资即垫支的流动资金,是指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资金,不包括运营中临时时生需要的资金。流动资金估算应考虑应付账款对流动资金的抵减作用。流动资金估算在不同阶段,可选用概算法或分项估算法。在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采用概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一般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1)概算法。概算法是参照同类企业流动资金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或流动资金占经营成本的比例或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额来估算流动资金。计算公式分别为:流动资金=年营业收人额×营业收入资金率;2)分项估算法。分项估算法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要素,即存货、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项内容进行估算,最后得出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数额。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的具体步骤是首先确定各分项的最低周转天数,计算出各分项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有资金额。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

A.材料库存=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外购原材料年周转次

数;B.产品库存=年生产成本/产成品年周转次数;C.应收账款占用=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年周转次数;D.现金储备量=年现金支付/现金年周转次数;现金年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平均余额

2.收入估。根据产品销售预算和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估算。

3.成本估算。根据单位产品成本预算和期间成本预算估算。

4.现金净流量估算。(1)每年现金流入量=现金收入+收回垫支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残值。(2)每年现金流出量=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经营成本。(3)每年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5.项目评价指标的计算

(1)净现值=每年现金净流量现值之和。例如,开一家网上书店,经营期假定5年。需要购买电脑设备等10万元,库存图书等流动资金1万元;每年经营收入20万元;每年房租4万元,人工成本每年6万元,水电电话等其他经营成本每年7万元;假定项目融资成本为10%,评估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根据本例资料,该项目各年现金流量估算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现金流量估算表

根据表1,项目净算值估算如下:

净现值=-11+3/(1+0.1)+3/(1+0.1)2+3/(1+0.1)3+3/(1+0.1)4+3/

(1+0.1)5+3/(1+0.1)6

=-11+2.727+2.478+2.253+2.049+1.86+2.256=2.623

(2)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回收期即收回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根据表1资料,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的估算见表2所示。

根据表2资料,该项目投资回收期=3+2/3=3+0.67=3.67年

表2 投资回收期估算表

6.项目决策

决策原则是净现值大于0,投资回收期不高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或者项目计算期的一半。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该项目具备投资可行性。

(二)公司设立实训(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1)了解公司设立应具备的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即由2人以上50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经营场所必须是商业或者办公用房,但是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可以将家庭住所作为经营场所。(2)了解公司设立应提交的文件。1)公司董事长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2)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人的证明;3)公司章程;4)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5)载明公司董事、经理的文件、姓名、住所证明;6)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7)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8)公司住所证明(或者房屋租赁合同)。(3)公司登记流程实训。1)核准公司名称。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应当提交下列文件: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股东或者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的身份证明。企业名称的组成形式分为行政区划、公司字号、行业特点、组织形式,例如:河南明德财务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其中河南为行政区划、明德为字号、财务软件开发为行业特点、有限公司为组织形式。企业的名称只要不与同行业字号有两个字相同,就可以核准登记。2)网上登记。在当地工商局网站登记公司注册的全部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法人、股东及股东的出资比例、注册地址等信息。3)提交书面材料。以上手续办理完毕时,需要与工商局预约递交公司材料的时间,一般是当天预约,5个工作日以后提交书面材料。4)领取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按照指定的时间把公司材料交给工商登记人员之后,领取工商受理单,在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领取营业执照。5)公安局刻章备案。领取营业执照之后,凭相关材料到公安局办理企业刻制印章备案登记。6)组织机构代码登记。组织机构代码是单位的身份证,需要持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公章,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7)国税、地税的税务登记。目前国税和地税共用一个税务登记证,只由国税局发税务登记证。首先,进行税务登记之前,要知道自己的公司是属于哪个国税局,哪个地税局管理,其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要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办税服务厅申办税务登记,并备齐有关证件资料:营业执照、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银行帐户、帐号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成员名单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以及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件、资料。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先从税务窗口或办税服务厅指定的其他窗口领取《税务登记表》(一式三份),按要求填写后签字或盖章,连同其他证件、资料递送到“税务登记窗口进行申报。税务机关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8)银行开设基本账户。需要提供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国税(正副本)、地税(正副本)、法人身份证、公章、财务章、法人的私章、经办人的身份证。当天办理之后,可以在5-7个工作日内领取开户许可证。

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新《公司法》规定,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不再作为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2014年,国务院的20号文件中要求,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三)会计制度设计实训。会计的目标是为出资人提供受托责任信息和决策有用信息。体现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1)会计政策设计。要求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成本核算方法等、财产物资盘存方法等。(2)账户体系设计。要求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建立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等账户体系。(3)报表体系。不管企业规模大小珠报表体系都应当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组成,以便出资人能够全面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现金流量。

(四)财务分析报告实训。建立财务指标体系,通过对比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营利能力,预测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 国家特色专业;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规划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2-0118-05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是按专业来培养人才的, 专业是大学学术组织存在的本质特征。高校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 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 在于建立一批高水平的、 有特色的专业。

“特色”就意味着“与众不同”, 专业特色指的是专业的特别或出色之处。大学的生命力在于专业水平的高低, 而专业的生命力则在于专业特色是否鲜明。

华南理工大学是立足于华南面向全国建设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国家重点大学。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 半导体照明产业、 太阳能电池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背景下, 主动适应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急需, 我校结合自身光电学科的优势, 于2007年向教育部申请, 开始建设“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本科专业。经过近5年的规划和建设, 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室建设、 专业教材建设、 学生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科研活动等方面, 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于2011年获批成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目前, 该专业已经成为一个师资队伍充满活力、 专业特色鲜明、 广受学生欢迎的部级特色专业。

一、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人才需求现状

信息显示与光电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有“朝阳产业”之称, 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根据世界知名调研公司Standford Research的报道,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在全球已形成了年产值愈1000多亿美元的庞大产业群[1]。我国是一个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大国, 近年来相关产业和新技术发展迅速, 并已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省作为我国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最大的省份, 更是明确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照明”确立为三大率先突破的产业。在这三大产业中, “高端新型电子信息、 半导体照明”这两个产业是与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密切相关的。

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中, 其重点之一是发展新型显示技术产业。新型的液晶平板显示产业, 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彩电、 手机、 电脑等显示器产业最为关注的产业经济领域。全球主要面板厂商普遍看好液晶电视市场的巨大商机, 并将此作为大尺寸TFT-LCD产业的下一个爆炸性增长契机。另外,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显示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 拥有一批诸如创维、 康佳、 TCL等知名电视生产厂商, 其电视产量约占到中国电视总产量的60%, 在信息显示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及产业基础。目前已建成及在建的大型新型显示器件项目超过十个, 其中包括深圳华星光电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广东中显科技有限公司的OL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彩虹集团的OLED生产项目等等。

半导体照明由于具有节能、 环保、 寿命长等优点, 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我国面对世界照明产业的重大转型和LED的兴起, 2003年底紧急启动“半导体(LED)照明产业化技术开发重大项目”, 并从2009年开始通过“十城万盏”等示范工程, 使得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迅速。其中, 广东省在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 2011年广东省LED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企业3000多家, 从业人员55万人, 带动就业220万人, 产值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在目前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背景下, 必然引发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高度需求。遗憾的是, 在相关技术领域, 国内企业中掌握核心技术的本地化人才很少, 国内企业的核心技术部门大多被外籍工程师控制, 国内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不足以支撑国内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 这成为阻碍国内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给我国尤其是广东省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是广东省第一个针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产业的本科专业。

二、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专业背景与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是依托材料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在新型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稀土离子发光、 发光薄膜制备及结构调控、 发光器件物理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始创新的工作, 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是国际知名的光电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专业只有办出特色, 才能有牢固的立足之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 我们根据依托单位的科研优势凝练和培育专业特色, 提出了以“材料与器件为基础, 突出信息显示、 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电池三大应用技术”为特色建设“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 一流的科研设备资源, 为建设特色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鲜明科研特色的本科毕业生, 又为科研工作输送优质的研究生源。专业建设与科研工作的互动效应十分明显。

三、 课程体系建设

有深厚基础知识的学生, 未来将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 有宽泛学科知识的学生, 未来将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培养具有更强大适应能力、 更深远发展潜力的学生, 是重点高校的办学宗旨[2-3]。本专业按照厚基础、 宽口径的指导思想来设计课程体系, 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科人才。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是材料学、 光学、 电学、 信息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在专业教学计划方面, 设置了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等三个层次的课程, 各层次的课程又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 根据专业特色, 按照跟踪学科前沿、 掌握先进技术的原则设置一定学时的选修课, 增加教学计划的柔性,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所学习的必修课相同, 差异仅体现在选修课上。这样的课程设置, 体现了强化学科基础、 淡化专业方向, 可提高毕业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在基础课程方面, 开设了大学物理、 大学化学、 量子力学、 固体物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夯实学科基础, 使毕业学生将来具备自行扩展光电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 除了开设一些必修基础课程外, 还开设了材料科学导论、 有机电子学基础、 光度学、 发光学与发光材料、 激光技术、 光电子器件与工艺、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平板显示技术和现代薄膜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

在专业课程方面, 主要围绕平板显示、 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电池三个方向, 开设液晶材料与显示技术、 有机半导体材料、 TFT技术及其应用、 半导体照明技术、 LED光学设计技术、 LED驱动设计技术、 LED散热设计技术、 太阳能电池技术、 显示器件驱动技术等课程。坚持基础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将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 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 坚持分析与综合并重、 经典与现代并重、 软件实现与硬件实现并重的原则, 合理分配学时和内容。

新材料是新器件的基础, 新器件是新技术的基础, 我们开设的基础性、 专业基础性以及专业性等三个层次的课程, 都是围绕着材料、 器件和技术等三个方面来安排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模块, 厚基础宽口径设置教学计划, 将为培养基础扎实、 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四、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建设一支年龄、 职称、 学历、 学科结构合理, 学术水平高, 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 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经过近五年的发展, 本专业已形成了以著名高分子光电材料专家曹镛院士、 彭俊彪教授等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一)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注重因材施教,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 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快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促进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把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4]。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提出“人事相宜、 和谐发展”的队伍建设理念, 从师资培养、 岗位设置、 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 建立有效的队伍建设机制, 体现教师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和谐促进。

(二)围绕核心课程, 建设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 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积极为教学团队提供多种服务、 指导和支持, 确立教学团队的学术主导地位, 将教学团队的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 扩大团队的管理自, 积极整合教师资源, 为教学团队的组建和发展构建坚实的平台。在团队内部管理方面, 实行专业总负责人、 专业方向负责人、 团队成员三级管理机制。专业总负责人提出总体建设目标, 分解到专业方向负责人和团队成员, 做到五个有: 有明确的建设目标, 有具体的推进措施, 有合理的工作授权, 有全程的检查督促, 有良好的思想沟通。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 依据专业方向, 建设教学团队。实施岗位责任制, 分为信息显示技术、 半导体照明技术、 太阳能电池技术三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有带头人, 负责相关课程群(包括教学人员的安排、 课堂教学、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实验体系建设等), 并依托相关的科研平台组建教学小组。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三)建设“传、 帮、 带”的工作培训机制, 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实行“传、 帮、 带”的培训体系。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正规的培训, 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班, 取得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才能加入教学团队; 注重中青年教师能力的提升, 定期参加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等国内权威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学习; 加强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鼓励教师参加企事业单位中组织的工程技术类培训, 及时更新对光电产业的了解; 由专人整理优秀老教师的宝贵经验, 作为培训教材; 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 由英语表达流利、 具有国外学习和进修的教师担任双语课程的教学, 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选派出国研修以拓展视野。

五、 教学条件建设

(一)重视专业教材编写, 建设一套切合新专业技术实际需求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 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 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于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没有或者很少有传统的、 经典的教材和讲义可供借鉴和使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在积极引进兄弟院校优秀教材和讲义的基础上, 成立专业主干教材编写组, 着手编写切合新专业实际、 切合我校课程体系实际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系列教材。包括《有机半导体电子学》、 《TFT技术及应用》、 《半导体照明技术》、 《平板显示器驱动技术》、 《太阳能电池技术》等。同时, 还采取一些激励措施, 鼓励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特点, 紧密结合科研实际, 编写高水平的选修课程教材, 加快新办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和完善。在努力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先进性和前沿性前提下, 在教材内容的取舍和教材编写风格上下功夫, 力争将学生从教材繁复的公式推导迷魂阵中解放出来。形成文字教材、 电子教材、 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 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二)精选专业实验内容, 构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是具有“新材料、 新器件、 新技术”鲜明应用特色的工科专业。专业实验教学是其本科培养计划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专业实验内容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开设。

为了体现“新材料”特色, 我们开设了有机发光材料合成、 液晶材料综合性能测试、 有机材料热性能测试、 薄膜材料形貌观测与分析、 有机发光材料分子量测量等相关的专业实验课程。

为了体现“新器件”特色, 我们开设了发光器件阻抗测试、 发光器件EL测试、 发光器件PL测试、 发光器件吸收光谱测试、 发光器件加速老化寿命测试、 发光器件载流子迁移率测试、 发光器件显色指数测试、 发光器件发光效率测试等专业实验课程。

为了体现“新技术”特色, 我们开设了太阳能电池综合性能测试、 平板显示器驱动电路编程实验、 发光二极管光电综合性能测试、 OLED显示屏综合性能测试、 OLED显示屏激光修复实验、 激光器功率测试、 LED配光设计实验等专业实验课程。

我们遵循“实践性、 开放性、 自主性和创新性”(四性)和“教学与科研、 理论与实践、 经典与现代、 虚拟与实训”(四结合)来精心选择专业实验内容, 通过基本实验、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科学小实践等来组成四级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 充分应用各种最新的硬件和仿真软件, 能硬则硬, 能软则软, 或软硬结合。另外, 我们还注意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 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 我们初步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了专业实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 定理和定律的理解, 降低了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有力地保障了专业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寓教于研, 充分发挥部级科研平台对教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国家特色专业, 所依托的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 拥有“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引智基地”、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三个部级科研平台和多个省级、 校级科研平台。本学科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为了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本科教学资源, 我们遵循“寓教于研, 教学科研相长、 学科专业并进、 教师学生共赢”的理念, 采取多项举措来建设国家特色新专业。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 提炼可供大学生参与的研究题目, 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华南理工大学SRP(大学生研究计划)、 华南理工大学攀登计划以及省级、 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5], 使特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期间, 人人有机会参与学生科研项目,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对有继续读研深造的优秀本科生, 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多个部级的科研平台, 提供了本科生大量从事辅助研究的机会。教师是学生创新实践的领路人, 学生是教师科学研究的好帮手。在教师眼里学生不再是累赘和负担, 在学生眼里教师永远严谨慈祥。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辅助机制, 让本科生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 在实践中进行锻炼, 帮助学生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本科阶段, 顺利过渡到以知识创新为主的研究生阶段, 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 精选适合本科生实际能力的题目, 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这种基于教师科研实际的题目, 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四)以产学研基地为依托, 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工科大学, 建校60年来, 为国家特别是华南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型技术人才, 素有工程师摇篮之美誉。华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据权威部门统计, 广东省的信息显示产业、 半导体照明产业占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市场份额。巨大的产业市场、 广泛的产业界校友人脉资源, 为“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产业化”办学理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聘请校外企业家担任专业兼职教授, 多人次不定期来校进行专题产业技术讲座, 拉近学生与知名企业家的距离, 近距离感受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的力量。带领大一新生在开学之初期, 到知名企业参观学习, 进行专业认知教育, 认识、 感知新专业, 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每个寒暑假到企业去实习, 走进车间走进生产线, 融入产业工人角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产业意识。

四年来, 我们跟TCL集团、 创维集团、 康佳集团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以及大族激光、 国星光电、 鸿利光电、 木林森、 雷曼光电、 勤上光电等光电产业上市公司, 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为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五)以国际友好学校为纽带,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一代大学生

本专业依托单位是2006年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 在全国首次设立的“111计划”50个引智基地之一, 聘请了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J.Heeger教授在内的十多位海外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每年来学校进行学术讲座、 研究与交流, 让普通的本科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国际学术大师的魅力。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珠江三角洲, 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与海外与港台有悠久的、 广泛的历史渊源。本专业借助于地缘优势以及本单位的海外学术交流优势, 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以及学生互换计划。基于科研合作基础上的海外交流, 使本专业与海外友好学校的关系更密切, 有助于互相借鉴建设经验, 积极发挥专业品牌的辐射作用, 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开放性的新一代大学生。

专业建设旨在培养满足社会需要、 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的人才, 专业的特色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战略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形势, 结合本单位的学科优势, 凝练“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特色为“以材料与器件为基础, 突出信息显示、 半导体照明与太阳能电池三大技术”的专业特色, 培养“科研化、 国际化、 产业化”的工科人才。

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为了探索国家特色新专业的建设经验, 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 不断优化专业建设理念, 努力使专业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童林夙. 2012年后的平板显示世界[J].现代显示, 2007, (77): 6-16.

[2]牛大伟.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 (10): 153-154.

[3]林健.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5):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