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咨询报告范例6篇

医院管理咨询报告

医院管理咨询报告范文1

在北京安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时不时会有患者带着药物走进咨询中心进行用药咨询,或是医院工作人员去咨询中心处理工作上的事务。但在有些医院中,药物咨询中心时常大门紧闭,没有药师坐班,门前的药物自助查询机也处于关闭状态。甚至在某三甲医院,记者遍寻不着药物咨询中心,问了十几名医生,他们均表示不知道或说不清,只有走廊角落设立的一个患者咨询柜台,却没有张贴统一的用药咨询中心标识。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医院用药咨询中心工作开展得不好,一方面是对患者的宣传度不够,许多患者并不知道用药咨询中心的功能,还习惯性地去诊室问主治医生;另一方面是医院人手不够,药师还要兼顾药房等科室的工作,所以时常要去更加繁忙的科室帮忙,多头兼顾也就压缩了在用药咨询中心坐诊的时间。

北京地坛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高燕菁表示,地坛医院的用药咨询中心面积较大,且专门设立在了门诊大门口的右手边,正对药房,位置特别显著。同时,考虑到地坛医院的专科特色,中心为全封闭式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隐私,给患者提供一个私密的空间,除常规的用药咨询外,中心还是一个让患者倾诉的地方,并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为了提高用药咨询工作的力度,更好地服务患者前来咨询,医院印发了多种用药咨询中心的宣传册,放在门诊大厅的服务中心,供患者取阅了解。各科室医生为患者开出诊疗处方后,也会叮嘱患者来中心做进一步咨询。每位来中心做咨询的患者,我们都会给他们留张名片,以便患者在家也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进行药物咨询。中心除了用药咨询外,还承担药品信息查询、家庭用药管理、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用药教育等功能。”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梁健华告诉记者。

医院管理咨询报告范文2

一、规范咨询工作:

(一)拟定咨询科室各种规章制度

包括咨询服务标准,咨询部考核细则,电话回访服务标准,咨询部工作范畴,咨询部工作要求等,细化各个具体工作的服务标准,咨询部的基本工作规范等

(二)规范咨询业务技巧,增加咨询成功率:

十月第一周咨询成功率在18%左右,预约成功率在43%;到目前为止,咨询成功率约50%,预约成功率达60%以上,咨询及预约成功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前期的业务技巧培训及咨询服务的规范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1.专业知识的学习:

a、每周一次由咨询医生进行讲课,培养咨询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讲课医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该项专业知识

b、每结束一期培训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考核,考核成绩由科室各位曾讲课的医生进行评定

c、每月拨打其他医院的电话进行总结,从他们的咨询中揣摩、了解、学习其它医院的咨询技巧,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

2.定期召开咨询记录讲评会议

a.定期抽查每个咨询人员的咨询记录,重点在于讲评总结,及时指出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咨询质量

b.咨询医生的技巧和营销的交流,各个咨询医生对其它人咨询的评价

c.个人对自己的咨询记录进行分析

d.每周一次进行咨询成功率及预约成功率的统计,及时分析曲线变化原因,找出重点,分析各个细小环节的问题

3.完善咨询病人回访机制:回访机制主要应用于预约病人及就诊后病人,应用后从当初的43%的预约成功率提高至74%,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a.对于当时预约病人,发送预约号;未就诊的病人,发送咨询的电话号码

b.第二天对于第一天预约病人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未就诊的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未就诊原因及就诊动态,及时进行再次营销

c.如因电话忙碌而掉线,第二天发送致歉信息,再次开发追踪

d.每天二次(早九点前,晚四点)发送提醒就诊的信息

(三)根据个人特点及工作要求进行岗位调整

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量的比例,适时进行岗位调整

二、做好各类信息收集,及时进行分析反馈

自十月份起拟定了各种报表,包括广告信息统计,本部门的各类数据统计,导诊各类数据统计,初诊信息来源码统计,外院营销信息收集

1、按医院要求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工作:

a.本院广告信息收集、广告监播;

b.外院的营销手段收集;

c.信息收集

d.初诊信息收集

e.专档管理,保密原则

2、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要及时准确进行统计,及时向医院各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各类并确保数据的准确;

3、根据医院经营工作要求对各媒体所投放的广告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三、建立客户服务档案:

将病人进行分类管理,分为预约病人,初诊病人建档

1.录入制度:

a.每天收集一次,确保数据及时录入;

b、就诊后病人资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就诊疾病

2、建立回访制度:

回访方式包括短信问候及电话回访二方面

a、制定回访标准,统一回访的内容,对回访医生要进行专业和技巧培训,确保回访的工作质量;

b、有计划分步骤:

配合企划部经营部做好病人满意度调查,每天五人,主要以预约病人为主

对回访结果及时反馈分析总结,上报相关领导,特殊病例当时应反馈

四、网络咨询工作

十月中旬开始与网络部移交网络咨询工作,九月份通过网络就诊病人25人左右,十月份网络预约77人,成功就诊55人,较九月份上升一倍;十一月份网络预约100人,成功就诊69人,较十月份再次上升25%。

1.qq咨询资料库及商务通资料库的建立,使回答更具专业性,且可以直接复制,节省时间

2.预约回访问题

1)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电话号码,并进行详细分类登记,预约后即通过短信发送预约号,对于个人预约后未就诊病人,与电话咨询一起参与回访,了解未就诊原因,进行再次营销。

2)将qq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公布及发送活动信息。

3.咨询人员的专业性及积极性的问题:

医院管理咨询报告范文3

1.1完善体检资料团检客户完成各个项目的体检后,由专人收取体检指引单,进行整理分类,完善受检者相关信息采集,详细记录受检者各个项目的健康体检结果,使团体客户中的每一个体均建立完整的个人健康信息电子档案,为总检医师终审提供便利,提高终审效率。另外,单位及受检者可随时查阅相关体检数据和分析报告,让单位了解本单位人员疾病发病状况,并为体检有问题员工临床进一步诊治和定期健康体检提供可靠依据,避免重复检查。

1.2团检报告终审提出合理建议完成相关体检信息录入后,由体检中心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及中高级职称的主检医师对报告进行终审。终审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核查各体检项目,有无缺项漏项,基本资料有无错误,护士录入体检结果是否正确(与指引单上医师所记录的内容是否相符)。②对体检阳性指标给出通俗易懂的解释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比如生活方式调整、专科治疗等。③发现重大异常指标,急需治疗或者复查的,及时上报并尽快通知单位负责人,告知受检者及时治疗。

1.3团检结果统计总结及疾病风险评估分析团检结果统计、疾病风险分析主要包括总体情况分析、常见体检异常指标分布分析(表1)、肿瘤等重大疾病优先评估分析、行业内同类异常发现按年龄或性别分组分析等。总体情况分析是对所有体检结果按是否发现明显异常进行分类分析,统计异常情况的比例。常见体检异常指标分布分析是总体情况分析的具体和细化,将单位集体体检结果按检查类别分类统计,按阳性发现频率的高低依次排列,通过阳性率的计算(阳性率=阳性项目频数/参加体检总人数×100%),反映出不同阳性项目所占比重。重大疾病优先分析是由于肿瘤等重大疾病对健康的影响大,需要尽快处置的特性而对在体检中确诊或疑似恶性肿瘤的人员在数量上和种类上进行的分析。行业内同类异常发现按年龄或性别分组分析是对同一体检单位同一种异常项目在不同年龄段或性别上的分布情况分析,有利于发现此类异常项目的流行病学特征。

1.4制定健康干预方案健康干预是指对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的危险因素,以及导致的不良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处置的医疗措施与手段,是检后健康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对团检客户体检结果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针对性强的健康干预方案,是体检后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出具详细的团体单位体检结果分析报告;二是针对常见异常指标,通过合理的检后建议普及相应的医学知识及预防措施,例如,针对高血压人群,体检报告中给出如下建议:①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体重;②低盐、低脂饮食;③戒烟限酒,避免情绪过度紧张;④如在改善生活习惯的干预下,血压仍然增高,则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三是针对体检报告中有疑问的地方,安排相应的专家对团检单位免费上门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

1.5健康咨询在体检工作中,经常有体检者看不懂体检报告或者不了解某些指标的意义,需要得到医师的专业解读,也就是健康咨询。对团检客户而言,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健康咨询。首先,对体检单位提供集中的免费上门健康咨询,为受检单位的职工进行体检报告释疑、讲解。其次,如果员工因为工作关系,错过了集中健康咨询,可以直接到体检中心咨询,也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咨询。体检中心设立专门的专家咨询室,配备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解释。另外,有条件者可通过网络系统,让体检者登陆自己的健康管理空间查看历次体检结果,享受个性化医疗服务。在尊重体检者隐私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化咨询服务。

1.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或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检后健康教育主要涉及疾病知识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健康管理教育等等。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开展团队健康咨询讲座、在体检区域内设置与健康或者疾病相关的宣传栏、开通体检中心的网站,通过现代化信息系统传播健康相关信息,普及健康教育等。首先,受检者可直接到体检中心与专家咨询室医师面对面沟通,接受第一手健康教育。其次,体检中心根据团检客户的不同需求,制作多种多媒体幻灯片,有侧重点对团检客户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再次,建立并不断完善本体检中心网站,及时更新,并指定专家通过网络与受检者一对一沟通,使受检者能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专业的健康教育。总之,对不同人群中实施分层维护和全方位健康指导与相关知识教育,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发展成不逆转之前,及时预防和延缓演变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率是健康体检的最终目的。

1.7发挥综合性医院整体优势建立就医绿色通道综合性医院体检中心开展检后服务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对检后出现明显阳性体征需就诊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包含就医前、就医中、就医后的一系列跟踪服务。就医前,根据受检者就诊需求,制定合理的临床诊疗路径,推荐就诊专家并提供方便、快捷的门诊预约、住院收容等就医服务;就医中,由健康助理导医导诊,辅助医患沟通,提高就医效率和质量;就医后,由医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进行用药提醒、复查提醒、健康督促等。

2检后健康管理在团检中的重要性

医院管理咨询报告范文4

(一)拟定咨询科室各种规章制度

包括咨询服务标准,咨询部考核细则,电话回访服务标准,咨询部工作范畴,咨询部工作要求等,细化各个具体工作的服务标准,咨询部的基本工作规范等

(二)规范咨询业务技巧,增加咨询成功率:

十月第一周咨询成功率在18%左右,预约成功率在43%;到目前为止,咨询成功率约50%,预约成功率达60%以上,咨询及预约成功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前期的业务技巧培训及咨询服务的规范效果是非常显着的

1.专业知识的学习:

a、每周一次由咨询医生进行讲课,培养咨询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讲课医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该项专业知识

b、每结束一期培训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考核,考核成绩由科室各位曾讲课的医生进行评定

c、每月拨打其他医院的电话进行总结,从他们的咨询中揣摩、了解、学习其它医院的咨询技巧,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

2.定期召开咨询记录讲评会议

a.定期抽查每个咨询人员的咨询记录,重点在于讲评总结,及时指出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咨询质量

b.咨询医生的技巧和营销的交流,各个咨询医生对其它人咨询的评价

c.个人对自己的咨询记录进行分析

d.每周一次进行咨询成功率及预约成功率的统计,及时分析曲线变化原因,找出重点,分析各个细小环节的问题

3.完善咨询病人回访机制:

回访机制主要应用于预约病人及就诊后病人,应用后从当初的43%的预约成功率提高至74%,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a.对于当时预约病人,发送预约号;未就诊的病人,发送咨询的电话号码

b.第二天对于第一天预约病人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未就诊的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未就诊原因及就诊动态,及时进行再次营销

c.如因电话忙碌而掉线,第二天发送致歉信息,再次开发追踪

d.每天二次(早九点前,晚四点)发送提醒就诊的信息

(三)根据个人特点及工作要求进行岗位调整

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量的比例,适时进行岗位调整

二.做好各类信息收集,及时进行分析反馈

自十月份起拟定了各种报表,包括广告信息统计,本部门的各类数据统计,导诊各类数据统计,初诊信息来源码统计,外院营销信息收集

1、按医院要求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工作:

a.本院广告信息收集、广告监播;

b.外院的营销手段收集;

c.咨询电话信息收集

d.初诊信息收集

e.专档管理,保密原则

2、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要及时准确进行统计,及时向医院各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各类并确保数据的准确;

3、根据医院经营工作要求对各媒体所投放的广告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三.建立客户服务档案:

将病人进行分类管理,分为预约病人,初诊病人建档

1.录入制度:

a.每天收集一次,确保数据及时录入;

b、就诊后病人资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就诊疾病

2、建立回访制度:

回访方式包括短信问候及电话回访二方面

a、制定回访标准,统一回访的内容,对回访医生要进行专业和技巧培训,确保回访的工作质量;

b、有计划分步骤:

配合企划部经营部做好病人满意度调查,每天五人,主要以预约病人为主

对回访结果及时反馈分析总结,上报相关领导,特殊病例当时应反馈

四.网络咨询工作

医院管理咨询报告范文5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寻求心理帮助的需求也明显上升,为此近年众多的专科及综合性医院先后开展了医学心理咨询机构。为了解全市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现况,更好地为规范发展医学心理咨询事业提供依据,我院和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受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中心委托,对全市70家开展医学心理咨询门诊随机抽取40家进行门诊执业资格、从业人员、环境状况、心理问题诊断治疗相关流程、咨客情况等相关内容作了现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在全市70家医学心理咨询门诊抽取40家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1.2.1基本情况:包括名称、成立时间、执业范围合法性及门诊每周开设时间。

1.2.2设置情况:包括人员方面的职称、专/兼职、培训方式、人员配备,环境方面的诊室设置及布置、宣传方式。

1.2.3流程情况:包括门诊建卡、写卡模式、费用结算、来诊方式、初复诊时间设置、诊断及治疗情况。

1.2.4咨客相关情况:性别、年龄差异,心理问题及相关行为。

1.3调查方法

将调查内容设计成表格与问卷相结合的调查表,调研人员统一培训后,逐一上门调查。调查时间为2006年3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调查结束后将有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因一家机构在调查时已关闭,另一家与其他医院合并,故本次调查有效资料38份,其中区精神卫生中心9家(24%),综合性医院18家(4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16%),其他专科医院5家(13%);具有执业资质的有30家(79%);机构创建时间≥20年3家(8%),10~19年14家(37%),5~9年8家(21%)≤4年的13家(34%)。38家机构中每周安排咨询时间≤1天17家(45%),每天均开设门诊的16家(42%)余下5家为每周开设门诊时间2~5天不等。

2.2从业人员及环境设置

38家机构中从业人员共157人(医生115人,护士27人,其余15人为心理评估师与治疗师等相关人员),医生中高级职称54人(47%)、中级职称61人(53%)。门诊医生专职者12人(10%),精神科兼职者72人(63%),神经内科兼职者10人(9%),其他科兼职者共21人(18%)。所有医师均参加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的心理咨询培训班,但接受培训时间小于6个月的多见。门诊环境设置情况:诊室有专业布置的29家(76%),简单布置的17家(45%)。对外作过例如海报、报纸广告等宣传工作的有26家(68%)。

2.3门诊流程情况

对咨客有专门登记的11家(30%),多为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卡实行医院代管模式的7家(18%),咨客保管模式16家(42%),以上两种方式并用的5家(13%);门诊病史书写按内科模式有30家(79%),对个人史缺乏记录,按照精神科模式的8家(21%),个人史有详细记录。有诊断复核的21家(55%),有告知书3家(8%),对咨客做性格测试的13家(34%)。就诊方式采用预约式15家(39%),自行来诊的21家(55%),允许代诊的1家(3%)。初诊时间≥50分钟7家(18%),30~40分钟29家(76%),≤20分钟2家(5%);复诊时间≥20分钟10家(26%),10~20分钟15家(39%),≤10分钟13家(34%)。被调查机构均采用CCMD-3或DSM-Ⅳ诊断标准与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手册规定相结合的方式。在心理治疗方法使用中应用方法≥3种的24家(63%);<3种的14家(37%)。用药方面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促智药四种中,种类齐全且品种较多的有20家(占53%),以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为主的11家(29%),仅有情感稳定剂、抗焦虑催眠药,且品种较少的7家(占18%)。调查机构均认为门诊收费过低。

2.4咨客相关情况

咨客性别女性多于男性的33家(87%),男女比例相当的5家(13%);年龄层多见青、中年的12家(占32%)。疾病类别中儿童以学习问题、多动症多见,青少年以学习问题、精神分裂症多见,青、中年以工作、婚姻问题及焦虑症、抑郁症多见,老年以抑郁症、老年痴呆症多见。门诊中遇到重性精神疾病者26家(68%),均采取建议转诊的处理方式。咨客相关行为调查中:有陪同者占60%,来咨询社会问题者占30%,定期咨询1年以上占45%,仅咨询一次者占19%。

3讨论

人力资源配置及专业水平的规范、专业化;我市医学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总数不多,专职太少,具有一定学历、职称,但接受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时间太短,门诊开设时间过短的问题。从业医生大多是精神专科出身,受过较专业的精神病学的培训及临床实践,又通过心理咨询及治疗的专业培训,兼做医学心理工作有一定年限,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但多偏重医学用药治疗为主,缺乏全面的心理治疗方法的使用,并且因为是兼职,心理咨询只是本职工作的一个相关部分,人数少,所能提供的咨询服务及治疗时间有限,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综合性医院的门诊医生多由精神专科医生兼职或其他专业医师经过短期培训后转向心理专业工作。从业人员来源的多元化、门槛过低及商业取向等因素影响使得管理较复杂,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1]目前医学心理咨询多为短期培训班,缺乏规范系统的学习及实践量化的过程即上岗工作,无法从根本上快速、专业地推动该专业的职业化发展。在人员配置方面,心理治疗师及护士较缺乏,这对医学心理咨询事业合理化、个体化的开展及咨询疗效有影响。从事咨询工作的人员无统一规范的资格证书或上岗证,对全市统筹管理也带来困难。

咨询环境设置个性化及宣传工作的全面化:调查发现大多数门诊诊室有独立诊室,使用面积达到规定标准,但对治疗起积极作用的专业性装饰方面缺乏投入,如诊室颜色、装饰画、音响、图书等。工作人员有良好素质,工作严谨,对取得咨客信任,构筑牢固的依从性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在宣传力度方面较薄弱,应借助媒体广泛宣传,以社区为载体,提高市民对心理问题的知晓率,为全民心理健康保健提供平台。门诊评估、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规范化、个体化:调查显示门诊诊断标准统一、规范,有利于疾病治疗及研究交流,在心理评估及治疗方面存在局限性。能为心理咨询提供依据、增强诊断客观性的心理测验等评估方法在调查机构中开展不够。[3]门诊治疗方面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方面薄弱,一些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法及集体治疗方法在门诊治疗中的选用较局限,缺乏专业化,这主要受到医疗水平不到位及人员配备不合理的客观条件影响。建议初期以药物为主,对症治疗调整情绪、改善睡眠,积极牢固咨访关系;中后期以对因治疗为目的,认知治疗为核心的多心理治疗方式相结合,侧重于剖析心理冲突、消除心理障碍,辅助药物治疗解决咨客的心理疾病较好。[4]#p#分页标题#e#

门诊工作流程的合理性:门诊流程总体上缺乏合理、正规的时间程序设置,咨客无法得到系统、连续、高密度的深入治疗。在求诊方式中有部分机构开展的预约式,能在最短时间、最少中间环节达到最满意的服务质量,可缓解咨询过程中咨客的敏感、焦虑、愤怒、攻击和脱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高疗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5]代诊方式无法了解咨客的真实情况,不应采用。因为初诊主要是了解咨客病史资料,进行心理诊断与评估,稳固咨询关系,故时间的设置不小于50分钟较为科学。咨询频率初期采用一周一次的较普遍,后期较随意;咨询周期的时长以2个月多见,一年及更长时间的较少,可能与疗效、咨客自身心理问题程度及咨询目标不同有关。被调查机构缺乏规范、有效的咨询后期疗效评估体系,门诊流程安排较随意,易使咨询关系变质,降低疗效,甚至影响门诊的长期发展。而咨询时长、频率及治疗周期的一贯性和个体化,疗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稳固咨访关系纽带,保障咨客权益,增加科学性和严谨性。[6]门诊收费与价值体现:目前收费标准是以市物价局制订的标准收取,与其他医疗技能收费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与社会心理咨询收费相比更低。

这主要受工作形式的特殊性及市民生活水平所限,价值体现无法得到公众接受与认同;社会方面对医学心理咨询职业化表现淡漠,将其视为精神医学附属分支,不予重视。现在多数医学毕业生不愿去精神医学心理机构,而更愿意至综合性医院的心理专业科室经过相关短暂培训即上岗,心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因缺乏精神专科临床经验使医学心理咨询专业化、专职化发展受到限制。合理收费对于咨客来讲,保证了在特定时限内创建治疗氛围,使咨客有安全感,促进了自我暴露以及情绪发泄,增加依从性;对从业人员来讲,有助于进行全方位、高水平、高强度、长期学习培训,提供高质量治疗水平,促进医学心理卫生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咨客情况分析:咨客性别分布女性多,可能与当今社会女性应激反应多,易表露负面情绪,主动要求改善有关。我市已有专为女性开设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对女性心理问题有了一定的重视。各年龄段的主要咨询问题符合其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中青年的咨询问题和范围较广,与他们承受的家庭、社会压力大有关,心理健康更值得注意。在病种方面焦虑、抑郁等神经症多见,这符合医学心理咨询门诊诊治范围。咨客复诊率低、咨询一次较多的现象,主要受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开放式的结尾、咨询方式疗效及咨客自身多因素影响,故需提高治疗效果与质量,建立咨访之间良好的信赖关系,广泛开展心理卫生普及工作。重性精神障碍在门诊病历中占有一定比例,说明大众对重性精神疾病了解不全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就成为重性精神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主要治疗场合;且在疾病的康复期除了坚持服药外,同样需要有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给予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指导,防止病情复发。但对于重性精神疾病咨客还是应转诊至精神专科门诊就治。门诊设置的合理、合法化:在机构设置方面已打破以往以封闭式精神专科医院为主的模式。

医院管理咨询报告范文6

1.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回收机构问卷158份,服务提供者问卷701份,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9.7%。调查的机构中有39所三级医院,75所二级医院,44所一级医院,且多数为综合性医院和公立医院。调查的服务提供者包括医生413名、护士288名。医生的平均年龄为(40.39±8.70)岁,护士的平均年龄为(43.37±7.84)岁。

1.2PAC服务的筹资通过对相关知情者的访谈发现,PAC服务的业务开展主要依赖于项目支持,医院层面仅提供人员的配置,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

1.3避孕节育及PAC服务卫生人力资源158所医疗机构中从事计划生育服务的技术人员共2497名,其中三级医院平均26名,医生、护士平均各为16名和10名;二级医院平均17名,医生、护士平均各为10名和7名;一级医院平均4名,医生、护士平均各为3名和1名。从职称和文化程度分布来看,三级医院职称分布明显优于一级和二级医院;从年龄分布来看,二级和三级医院人员配置更年轻化。各级医疗机构计划生育相关技术人员职称、学历和年龄构成分布见表1。通过对相关知情者的访谈发现,很多访谈对象反映科室编制不足,医护人员明显缺额,通常一个人要兼职提供多项服务,工作负荷较大。在知识需求方面,27.8%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流产方式的选择知识、77.5%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流产后并发症的管理知识、74.3%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避孕方法选择相关的知识;76.2%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获得咨询技巧方面的指导。

1.4PAC服务卫生信息系统目前,计划生育信息登记主要依赖于纸质文档,且各医院的登记形式不同。机构调查显示,53.2%的医院缺乏流产后咨询指南和记录表,23.4%的医院缺乏随访登记本,88.6%的医院缺乏满意度反馈本。

1.5PAC服务设施设备配置158所医院中,有109所医院(69.0%)自报有独立安静的咨询室。在PAC服务具体设备的配置方面,多数医院自报配有避孕药具样品(93.2%),并提供免费的(94.6%)、口服避孕药(81.8%)和宫内节育器(91.2%)。50.6%的医院设有专门的宣教室,宣传资料多为宣传手册和知识挂图,视听设备和科教碟片配置率较低。

1.6PAC服务提供目前,提供流产后健康教育服务的机构有147所,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有149所。服务对象主要是流产妇女本人,仅有约30%的医院为流产妇女及其配偶共同提供服务。在健康教育和咨询内容方面,多数医院侧重于告知流产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对于避孕药具的介绍和咨询涉及较少。流产后健康教育服务及咨询内容见表2。多数医疗机构能为流产妇女提供免费或自费避孕药具,类别多为(97.4%)、宫内节育器(98.7%)和口服避孕药(82.1%),杀精剂(41.0%)和皮埋剂(5.8%)等较少提供。在随访服务方面,88.6%的医院提供流产后随访服务。随访次数多为1~2次(73.6%),时间多在1个月之内,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率较低。从随访内容来看,多数询问其流产后身体和月经恢复情况(97.9%),近期随访询问其避孕药具使用情况(67.9%)。

1.7PAC服务绩效考核158所医院中,57所机构(36.1%)有专门人员负责对PAC服务进行评估。评估多为每季度1次(56.1%),考核内容依次为流产登记表审核(93.0%)、随访登记表审核(73.7%)、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情况(63.2%)、现场观察(59.6%)、咨询记录表审核(54.4%)和服务对象咨询后意见反馈(24.6%)。其中,31所机构表示服务质量与医务人员绩效奖金相关,占这57所医院的54.4%。通过对相关知情者的访谈发现,目前针对PAC服务质量的考核主要由项目资助方进行,医院不再组织专人考核。多数医护人员称当前的PAC服务对其收入没有影响或没考虑过此问题,少数研究对象反映PAC服务使其收入减少。

2讨论

本研究显示,81.0%的调查机构自报能够开展PAC服务相关的健康教育、咨询、避孕药具提供和流产后随访,与左云霞等在国内3个城市的调查结果一致。然而对照《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中的相关建议,当前的PAC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中明确要求务必告知患者早孕流产后2周即可恢复排卵,但是仅62.6%的医院能够传播该信息;约43.0%的医院没有患者复述咨询内容的环节,这表明当前的咨询服务仍多是医生在不了解患者实际情况下单方向地提供知识,并没有达到医患间相互沟通的程度,不利于患者的理解和行为转化;随访周期短,缺乏长期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市各级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相关技术人员配置紧张,与曲江斌和李颖等研究结果一致。设施配置方面,69.0%的医院已经设立了独立安静的咨询室,多数医院也配置有宣传手册和免费避孕药具,均为PAC服务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仍有84.5%的医院缺乏相应的视听设备和74.3%的医院缺乏健康教育光碟,指南和登记本的配置率也较低。从卫生筹资和绩效考核来看,当前的PAC服务主要由项目资助方提供资金并进行考核。上级部门没有对医院进行资金支持,医院也没有落实配套的考核机制,这些均不利于医院提供规范化的PAC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