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管理范例6篇

图书信息管理

图书信息管理范文1

关键词:新时期 信息管理 有益探索

下文主要讲述了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以及用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内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1、图书信息管理的概念

图书信息管理是指图书信息收藏单位对其收藏信息的管理。图书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所收藏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编目、整理和存储,使之能够快捷准确的检索出来。图书信息有效的管理不仅要确保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还包括它的完整性,只有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避免图书信息的流失和浪费。图书信息管理的水平对于收藏单位和社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图书信息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集体、单位或者个人储存和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帮助人们解决难题和疑问。

2、计算机多媒体做好图书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图书信息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书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储存、查找和跟踪,保障图书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最大程度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

2.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预示着图书信息管理的先进性

(1)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众多领域的先锋技术。在图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将所需要的、最新的、最完整的图片、文字、视频及音频等收集起来,成为信息收藏单位宝贵的信息资源,并通过计算机数字多媒体技术有效的将大量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客户查找资料。

(2)图书信息的表达方式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新时期的图书信息分为传统纸质和网络两种,无论哪一种信息,都是社会和人类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其静态、平面和文字的传统形式,已不能受众于广大读者,而以网络为载体的图书信息则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将其声、形、文、像动态地、有效地统一成一个易于理解和消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广泛的资讯平台,还能够成为灵活便捷的工作平台。

(3)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有很重要的两个特点:交互性和实时性,尤其是图书信息资源的实时性,表现在:当人们某一阶段需要利用图书信息资源时,它不仅是最新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要求的。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使图书信息的查找更加简单、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了解信息的部分内容在多媒体网络平台上进行检索,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最终在众多的图书信息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4)图书信息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变得更有效、更快捷、更实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原有的图书信息不仅只表现出图形或者文字,而且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影像、连续地、可逆地、可选择地、实时的表现出来,成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的代表。

2.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图书信息实现有效的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1)图书信息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网络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手段,也是必要途径,传统的图书信息管理的方法是具体的人或单位对纸质的图书信息进行管理,计算机首先进入图书信息管理领域时也只是为纸质图书提供自动化服务,随着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管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对图书信息的管理逐渐延伸到电子图书的管理,在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中,计算机无疑成为重大改变的导火索,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改变,图书信息的服务也跟着迈出了大门。我们开始尝试用多媒体网络信息取代原来厚重的纸质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把不同类别的众多的资讯、图片和数据通过多媒体网络形式呈现给用户,不仅提升了信息服务的品质,还为用户提供了覆盖面广、存储量大、信息资源丰富的资讯平台,以及立体、动态、灵活多变的工作平台。

(2)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使图书信息的管理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图书电子出版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图书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和及时,电子图书信息的出现无疑是社会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先驱力量,电子图书信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也成为促进图书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和速率的重要前提。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图书信息实行管理的具体内容

①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的出现

电子阅览室的出现以及迅速地发展和壮大,是图书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依据,电子阅览室中,图书信息不是只有单纯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摆脱了传统比较枯燥的管理模式,向人类社会展现了图书信息的另一个世界。

②计算机检索技术为检索图书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信息资源的储蓄量大,归类复杂,人们查找满意的信息资源不太容易,先进的检索工具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人们可以输入最关键的字眼,轻而易举地在亿万图书信息资源里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图书信息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图书;图书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64-02

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根本乃是信息化,以数据流为主线是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新的管理必须随着这一特点调整机构、组织设备、安排人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效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已由单项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进入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的实用阶段,发展到90年代网络化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完成了图书馆局域网、校园网、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联接。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成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北大学等十所大学都已作为国际互联网和国家教育科研网的节点,提供网上服务。高校图书馆网络可与校园网联通,实现图书馆师生提供快信息的服务,也是图书馆冲出校园网与国家网,乃至国际网的桥梁。早在1994年11月30日,“中国教育科研信息网”(CERNET)示范工程已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复立项实施,而高校图书情报机构信息网络系统作为C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要通过校园网进入CERNET,建立一个实用的全国高校情报信息检索、资源共享和联机工作网络系统,将会最大程度满足读者广泛的、动态的信息需求。

一、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1]。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同时引起整个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和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

图书馆利用网络化开展信息服务的方式有:(1)将本馆馆况、服务项目、馆藏书目上网,供网上用户查阅。(2)利用馆藏信息资源结合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出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3)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将大大提高文献利用率和馆藏文献拥有量,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2]。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一)信息创新管理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是图书馆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传播、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高校图书馆信息创新管理就是对信息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它包括信息的理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管理三个方面。高校图书馆应抓住信息经济这一难得机遇,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以及虚拟图书馆的建设、电子时代的信息产权保护、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等问题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与信息创新。

(二)信息组织与传播管理

高校图书馆信息组织管理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来支持和加强信息化管理活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1)不断加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化和非信息化的)建设和深度开发;(2)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运行和信息产权保护,严禁网络犯罪和荒诞、、谬误、反动信息在网上传播。

(三)信息应用管理。

高校图书馆信息组织、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信息的应用。为此,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应开展基于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服务,包括:(1)为高校各教学部门建立虚拟图书馆;(2)为师生开展多样化、深层次、全方位服务;(3)建立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信息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技术模式和发展方向。今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须从建设富有专业特色的、能够在高速信息网络上运行的中外文电子期刊和图书数据库开始,努力将现有的大量非电子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转换成电子信息,集成在电子图书馆中。

(四)人力资源信息化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实现图书馆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创造一种催人奋进的学习氛围,进行内在的信息累积,进而实现信息创新之目的[3]。因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特别需要具有广、博、精、专知识的技术人才。我们认为应把握以下三点:(1)充分重视馆员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性。多样性表现在馆员具体需求的内容多种多样,程度强弱不同。变化性表现在馆员的需求呈阶梯状,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2)运用权变管理方式加强对不同馆员的管理。即对一部分人采用严格的硬性管理方式,依据规章、流程进行较严格的监督、控制,明确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对另一部分人则采用较宽松的软性管理方式,让他们参与决策、协商,承担更多工作,以便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得以实现。(3)做好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重心是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充分发挥教育与情报职能。因此,必须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走向,确定馆藏定位,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防范对信息资源的非法操作,实际上涉及对网上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后的版权保护主要依赖于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通过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盗版使版权得以最大的保护。

(二)依托管理信息化构建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网络信息资源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应强调在搞好一般读者的常规服务的前提下,深挖自己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供超出常规服务的服务。特色是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生存价值。高校图书馆应搞好自己的特色馆藏建设,选好特色馆藏文献,做成全文数据库,并尽快上网,使各高校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信息服务可以开展网上读者论坛,讲座,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服务,讲稿、课件收集与服务,科研课题、科研数据资料与科研成果数据库服务,特色馆藏资料的数字化,地方文化的开发与收集、计算机使用咨询与软件下载等。

(三)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提供深层次服务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时代的参考咨询服务,要借助于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信息化下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不仅包括传统参考咨询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借助网络环境传递数字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和咨询馆员还可通过登陆服务器进入实时咨询系统,模拟面对面咨询的情景进行咨询问答,高校图书馆信息参考服务咨询重点应向高层次改进。

(四)促成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在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安排上,考虑到学科的多样性,学历的多样性,职称的多样性,并要注意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研究、开发和应用图书馆现代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以先进人力资源为依托,要敢于并且重视信息化人才这种软资源的引进。长期制定切实有效的在职培训计划,对图书馆员适时的进行现代化管理培训和业务学习,鼓励其跨学科接受教育;领导阶层要以人为本,力争留住业务骨干,制定能够激发馆员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4]。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

作者简介:刘绍岚(1965― ),女,湖南衡阳人,本科学历,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图书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清凤,王自明.浅论高校医学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学工程,2006,(6).

[2]范宜峰.论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J].图书馆论坛,2010NO.24P252.

图书信息管理范文3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主要标志是:第一,它以知识、智力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并如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一样直接存在;第二,在经济生产发展过程中,知识可以形成产业经济,及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化经济。作为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延续,知识经济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经济特征的正确概括。

1.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基础上的知识经济一体化。也就是说,通过知识、信息和经济的紧密关联、彼此渗透、交叉融合、相互包容的过程,使得经济的知识化趋向更加明确、知识和信息的经济功能日益明显,知识因素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人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就是数字经济,知识经济就是在线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社会因素相平衡的新型经济。

2.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早在二十多年前,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己经开始积极关注知识经济,德鲁克认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乔·吉拉德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和功能,离不开知识和信息的合理交流和传递,离不开对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服务,对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

由此可见,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无比重大。

二、圈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中最为明确的就是知识和信息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资本,知识和信息的管理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在变革中的信息服务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成为联结信息管理大系统与社会发展大系统的中介和桥梁。

1.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内容更加丰畜、层次更加多样、手段更加合理,知识管理和服务发展成为信息管理和服务领城中的热点和亮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在信息管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凸显信息资源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图书馆如何开发、共享、利用和衡量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焦点,知识管理将信息管理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图书馆工作者,必须奋发学习,博学多能,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在对知识作为信息的管理,即知识交流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消费、吸收方式的评价、选择和运作,发挥各种类型知识管理工具的作用,保证知识“广、快、精、准”的有效利用,更好地为读者,为社会服务。

2.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经营市场化、集约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智慧型知识产业的异军突起,成为社会信息产业的“朝阳”产业。

知识经济它包括了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的知识,是相对于物质和财富而言的人类智能活动的结晶,是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和信息基础设施加以有效传递和交流的知识信息。显然,这里的知识就是指与特定需求相接的,建构在一般信息概念之上的高层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机会。伴随着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智慧型知识产业必将成为社会第三产业中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而且一定会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

三、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发展对策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格局,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信息大环境,图书馆工作者的唯一选择就是——正视现实,回应挑战。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制定出准确而实际的对策,以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对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更高要求。

1.更新管理和服务观念。

由于传统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知识管理和服务井未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因而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必须首先形成新的管理和服务观念,突出现代信息管理的知识性特色。通过有效收集和分析社会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从中萃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紧密关联的适时性,发展性,功能性知识信息,真正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突出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知识性特色,也就是要在加强信息的知识内涵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知识信息及其交流的社会组织体制、内在结构特点、具体活动方式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具体运用于知识管理和服务之中。

对于信息管理和服务来讲,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至为紧要的就是要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服务中的地位,形成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知识创新观,并以此形成服务为本、面向社会、注重效应、追求卓越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思路。所谓知识创新观,即以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要素作为创新资本,科学汇集,合理组织,有向分流,有效分析知识和信息资源,把知识管理和服务作为促进知识增值能力的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并赖以形成不断提供,相互交换知识信息的社会知识大同盟,专门性知识管理和服务机构,将成为社会知识大同盟中的关键性配置力量。

2.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

要把握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的地位,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知识经济向我们昭示,外延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内涵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和信息积累的时代已经结束,知识和信息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传播技术时代已经结束,高新技术时代已经到来,单一功能时代已经结束,综合化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复杂的框架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特征更加突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第一,知识存储器功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储藏并形成快捷,方便,多途径的检索机制,成为“人的外脑”。第二,知识集成者功能。即在社会范围内的知识和信息大量积累和有序化组织的基础上,融人知识管理人员的智慧,使原有知识和信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凝结为针对性更强,适应性更强,功能性更强的知识和信息。第三,知识交流机功能。主要以网络为条件和基础,通过知识的交流和联结将相关人群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特定的知识共同体,以期人们在相互交流知识盅得到发展的新机会。第四,知识导航员功能。即运用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内容分析,多元统计,人工语言,搜索引擎等支持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融知识定位系统,知识获取系统和知识反馈系统于一体的“知识导航仪”。第五,知识加油站功能。即力图建立超越传统信息系统的具有战略性地位的管理知识系统,以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方法,确保知识的公开性,可获得性和开发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上述社会功能,为各类图书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J].情报资料工作,2003.270一72页.

[2]何剑峰.图书馆创新模式初探[J].情报资料工作,2003.360一61页.

[3]杨昌俊.论西部大开发中图书馆的西部馆藏资源开发[J].情报资料工作,2003.444一46页.

[4]党跃武.知识时代的信息管理和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04.136一38页.

图书信息管理范文4

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是针对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及特点,设计了采购子系统、编目子系统、打印子系统、检索统计子系统、流通信息子系统以及系统维护子系统,这几个子系统包括了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工作,可以全面实现对图书馆的采购、编目、检索、统计和流通等业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导航式界面设计,在业务流程的实现方面更加注重智能化、规范化、流程化,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同时该系统和下面的:电子阅览室管理子系统、通道验证管理子系统、证卡打印子系统和OA办公子系统构成图书馆局部一卡通。

图书馆

(来源:文章屋网 )

图书信息管理范文5

图书项目管理的周期也就是图书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图书项目选题策划、选题审批、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终审发稿、装帧设计、印刷加工、销售及发行服务等。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共享,实现了图书项目的选题、印制、发行等环节的出版信息一体化管理,为出版企业实施图书项目管理创造了条件。

确定选题环节。在图书选题的项目管理中,出版信息管理系统以图书选题项目为核心,始终贯穿流程管理的指导思想,实现对选题策划、预算、实施等整个选题阶段的一体化流程化管理。同时对所有与选题管理各阶段关联的资源、人员、费用、合同、数据交换等进行全面统一有效的管理。出版信息管理系统还提供选题合同管理、合同付款计划、付款情况管理等合同管理功能。

实施印制环节。在图书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出版印制部门作为出版企业的主要生产管理者,在印前需要对图书的印制成本进行比较准确的估算;在印制过程中,直接负责图书的生产进度、印制质量,管理纸张材料的采购、使用,安排图书的排版、印刷和装订等生产流程,并对图书的生产成本进行监控。出版信息系统的实施,将图书的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计算机有序地连接起来,并能够为财务、发行系统提供相关的基础数据,进行无缝连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图书发行环节。在图书项目管理的发行阶段,发行信息系统将发行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与编辑、出版、财务系统的紧密衔接,实现业务财务的信息一体化管理。图书项目在发行管理过程中,按图书分类、地区分类、客户性质、销售部门等多个不同层次进行统计,对出版企业的图书库存、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开票情况、回款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并提供多种统计方法。

快捷准确地获取某一品种的销售回款分析数据、某一地区的销售分析数据和某一出版物品种在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情况比较数据,为出版企业按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出版计划,控制编务和出版部门的工作进度,避免图书的积压,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从管理及统计等多个角度,对整个出版企业的图书项目运行进行分析,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增加企业的决策准确度和对市场反应的敏感度。

信息一体化管理。财务与业务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提高了出版企业图书项目单品种核算的准确性,为实施图书项目管理创造了条件。在信息化以前,要实现图书项目的单品种核算困难重重。在图书印制方面。图书的印刷费、纸张、材料一般都不是实时结算,有时几个月才结算一次,但此时图书销售已经完成,售出图书的成本就无法确定。

在图书发行方面。图书销售实现后,回款才给出版企业,卖不掉的图书无条件地退回出版企业,图书销售结算周期较长。在图书核算方面。出版企业因为品种很多,又有不同的版印次,印次周期较长,印次不清导致图书项目单品种核算困难。

图书信息管理范文6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定位;文献采购;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4-0028-02

21世纪,图书馆进入信息时代的全新标志,具体展示了以原子(Atom)形式存储的传统方式向以比特(bit)形式存储的电子方式转变的一般趋势。信息资源管理的诞生和发展处于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化,开创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全新局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某种崭新范式的作用。国内图书学界对信息资源这一课题研究正方兴未艾。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信息资源的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对信息本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培植起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实体思维和能量思维的信息思维方式。正是信息资源共享的认同感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提法似乎不能适应文献资源数字化的需要,且缺乏对信息资源共享这一概念的解释力,于是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信息资源建设是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重心从管理信息资源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变化过程。在图书情报界,人们对于两者的认识有些模糊,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是同一事物,相互混淆使用。但笔者认为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一、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源起与理解

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目前还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定义,但是从国内近十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我们可发现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资源管理的展开;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实际上是研究在给定的信息资源状态下,如何对现有组织机构或社会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供有效利用的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以如何提高生产率与增值服务这一目的为出发点的。在英语中,作为单数的resource意为信息内容本身,作为复数的resources意为信息财产,既包括任何媒体上的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设备和处理此信息的工作者。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而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是不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展的产物,它既包括信息技术的管理也包括信息内容的管理。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理性分析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众所周知,信息不等于资源,只有当信息成为社会活动中的生产要素,同时产生劳动价值才被称为信息资源。这是从价值意义上讲的。生活中存在着过时的信息,不真实的信息,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社会中不在构成资源,相反,它构成垃圾信息,信息污染。从信息可利用的角度讲,信息要成为资源必须通过重组,二次开发,即要对信息进行挑选、分类、组织、编码、存储、传递、分析、积累、识别,才能使其具有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是说,信息必须经过人类的管理与建设开发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信息资源建设除了具有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使信息形成可资利用的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可建设性

信息资源同无序状态存在的信息并不相同,它更大的程度上是人们创造的再生性信息产品,虽然它的生产和分布是一种客观现象,但其生成更取决于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主观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建设性”是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逻辑起点,信息资源建设的本质实际上是将信息集合化、资源化的过程。

(二)可共享性

同自然资源不可复用的特征相比,信息资源是可以同时使用、异地使用、反复使用的共享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随时对信息资源进行复制、转录、缩微等加工和开发,而不会影响信息价值。这是由于信息资源具有使用整体性,效益的间接性和利用效果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

毋庸置疑,管理不等于建设。建设的目的是使信息获得可增值效用,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提高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自然资源。没有建设,即不开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乃至有效利用就无从谈起。信息资源建设倚重于信息资源管理是不言而喻的。信息资源建设依赖于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从内涵上看,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机构的使命而管理信息资源的过程,即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诸如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之类的相关资源。而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本身的开发利用。从性质上看,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手段,更多的是针对某一机构组织本身。同时,突出标准化和规范化与信息的保存,信息资源建设则更像是一种策略或称行为方案,更注重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从侧重点上看,信息资源管理侧重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投入,强调其管理职能。而信息资源建设的焦点在于利用自动化,网络化手段获得更多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存取服务。

当然,它们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基础与应用的关系,信息资源建设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最终实现,需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从而确保信息资源建设的外部环境与未来变化相一致。而信息资源建设的深化会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发展。

四、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恰当措施

(一)确定图书馆定位

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定位主要根据学校的办院方向和重点学科建设走向来确定。同时要重视对用户的研究和需求分析,随时掌握教学、科研及管理的动态,全面正确地做好馆藏定位。

(二)优化文献采购,提高馆藏质量

图书馆的藏书是通过经常性的藏书补充来实现的,藏书选择是否合理是馆藏质量的关键,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要满足学校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信息需求,因而应具有专业性、实用性、针对性、广泛性的特点。避免采购过程中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我馆在预订某些书刊时,主动征求有关专家教授的意见,或发送“新书预订单”请他们圈阅,以保证有一定专业深度和指导意义的书刊选购进来,并能为广大读者利用。

(三)开发网络资源,扩大信息范围

我校系统部分是80年代中期引进光盘、90年代后引进计算机的。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图书馆及大、中型综合学校图书馆 已拥有上述设备。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相联,使信息资源的传递利用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图书馆员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因特网上那些广泛的、无序的、分散的信息资源收集起来,加以鉴别。必要时通过下载,重新组台的方式将网络中丰富的、流动的、价值高的信息转化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使之具有稳定性、井可以连续、重复地提供给图书馆的读者使用,将本不属于图书馆本身拥有的馆藏资料,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扩大了信息范围,增强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四)搞好服务.推动学校发展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学校有了飞速的发展,这也必将促进广大师生对信息的需求。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信息的人也越来越多。面向新世纪,学校图书馆要突破旧的服务框架,深入第一线。主动参与到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去,以优良的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促进学校发展建设。

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参考咨询服务转移信息加工、参考咨询一类的服务是一种深层次的服务,要做好参考咨询服务,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熟悉读者、熟悉业务,熟悉馆藏、熟悉学校情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随地对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给予确切满意的答复。

参考文献

[1]靖继鹏.信息社会创新理论的核心――思维创新情报科学[M].2004,(7).

[2]黄奇,等.国内外信息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