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借阅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借阅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借阅方法

图书借阅方法范文1

关键词 借阅兴趣;数字图书馆;关联关系;数据挖掘;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181-02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信息资源的飞速增长和公共信息服务理念的变化,用户越来越需要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例如网上书店的图书推荐、搜索引擎中的查询词关联等的产生,正是这种个性化需求的产物。与之相比,作为阅读密集型群体集中的高等院校,其图书馆的服务和对馆藏图书资源利用仍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的使用者有其特殊的群体特征,例如专业、学历、身份、年龄层次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这些特征使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服务不同于普通网络书店的用户群服务,它具有自己的模式、特点有待于研究与发现。同时,用户也希望进入网站后看到的书籍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而不同用户通过同一搜索关键字所搜索的结果应该是不同的,每个用户进入网站后能够享受到更贴近自己的服务,从而可以使用户在浩瀚的书海中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与此同时,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积累了大量的读者对资源的历史访问数据。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图书馆记录的书的借阅信息,可以从两方面对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做出贡献:一是图书推荐,包括利用不同借阅者借阅书籍的相似性来决定书籍的推荐和通过借阅者个人的借阅行为分析借阅者兴趣走向,并进行相关推荐;二是形成“共书者网络”帮助用户形成社交群体网。而目前多数图书馆并未将这些历史借阅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由此而带来的大量优秀图书资源的隐蔽性问题也时刻影响着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满意度及图书资源的应用广泛度。

因此,利用对图书借阅数据的分析处理,以“书”和“借阅者”为实体,通过对读者的借阅兴趣发现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出建议,这也将逐渐成为当前及未来有关高校图书馆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本研究基于高校读者用户图书借阅兴趣、行为的发现,挖掘相同借阅读者群、借阅时间段内的关联关系,分析影响用户借阅行为的因素。一方面找出借阅行为的影响因子和影响程度大小;另一方面进一步分析列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出借书频次较多的读者列表和借书频次最多的时间段,进而为后期进一步构建读者借阅兴趣模型提供数据基础、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用户的兴趣需求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等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2.1 对象说明

数据来源是北京某高校图书馆,时间范围为2008年~2010年,记录总数约60万条,原始数据字段如下:

本研究中需要根据统计内容将数据字段分别删减为以下两类:

其中,“学号—借书频次”列表需要统计出每位读者(即每个学号)在2008年至2010年间总借书频次及频率,并将其进行降序排列;“日期—借书频次”列表需要统计出从2008年~2010年每天的借书频次,为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做铺垫。

2.2 具体操作描述

1)分析借书频次较多的读者

由于“学号—借书频次”列表中数据共1 409位读者数据,总量约27万条,数量较大,为了将数据进行准确定位,首先需找出借书频次和频次的四分位点、八分位点、十六分位点,并统计出介于两个相邻十六分位点间的区间频率之和,依据区间频率大小,划分借书较多的读者范围。

2)分析借书频次较多的时间段

通过纵向与横向两个时间轴进行综合比较:

(1)纵向时间轴

依次统计以月份、周数为单位的借书频次,绘制折线图,分别比较在相同年份不同周次、不同月份的借书频次大小和趋势,同时将“月份—借书频次”、“周次—借书频次”分布图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借书高峰期出现时间。

(2)横向时间轴

①分析一周之内借书频次最高日

由于2009年数据较全,故将2009年本科生“日期—借书频次”数据作为整体样本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51周,其中,每一周以星期日作为开始日,星期六作为结束日,统计这51周内(除去日期不全的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的借书频次平均数,并将其进行排序处理,绘制折线图。

②分析2008年和2009年借书频次的变化。

分别将2008年和2009年的“月份——借书频次”趋势图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借书频次较多读者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借书频次在451(含)以上的占到了总借书频次的18%以上,而其人数仅占总借书人数的6.4%;借书频次在381(含)以上的占总借书频次的30%左右,其人数占总借书人数的12.5%;借书频次在278以上的达到总借书频次的50%以上,而其人数占总借书人数的25%;因此,由分析可以界定其7/8分位点为判断借书人数较多的基准线,即借阅书籍频次超过380的读者为借书频次较多读者。

3.2 借书频次较多时间段

图书借阅方法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借阅量;统计分析;馆藏资源

馆藏图书借阅量的大小,一方面可以体现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以及读者的阅读倾向,另一方面也可以衡量图书馆馆藏图书质量及藏书比例是否科学合理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对促进图书馆馆藏建设,提升读者服务工作水平起到些微的参考借鉴作用。

1.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的妙思文献管理系统的中文典藏和流通管理模块,图书按照《中图法》进行分类,数据统计利用Excel进行处理,对2010年以来学生借阅图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统计与分析

2.1 馆藏结构及分析

表1是2012年12月31日从中文典藏模块中调取的馆藏中文图书分类统计数据。从表1可见,截止至2012年底,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有198127种689880册,其中D大类(政治法律)类图书占馆藏总册数的30.75%,其次为文学类占23.52%,往后依次为:历史地理、经济、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教体育、社科总论和工业技术。馆藏结构基本形成以政治公安法律类图书为主,社会科学类图书为辅的格局,与公安院校的办学特点及专业设置相吻合。

2.2 图书借阅情况统计与分析

2.2.1 表2为三个年度学生借阅中文图书的情况分类统计及分析

具体分析学生对各类图书的借阅量,发现其数值悬殊很大。借阅量最大的是政治法律类(D),分别为38.76%、36.42%、30.58%,第二是文学类(I),分别占29.98%、33.34%、41.27%,再是语言文字类(H)和历史地理类(K),分别为7.29%、5.99%、5.72%和6.42%、6.67%、5.99%,工业技术类(T)占3.61%、2.79%、2.63%,哲学类(B)占3.64%、3.73%、3.31%,上述六类图书的借阅量分别占各年度总借阅量的89.71%、88.95%、89.49%,说明学生对纸质图书的借阅类别相对比较集中。借阅量最少的是农业科学类(S)、航空航天类(V)、生物科学类(Q)、天文地球类(P)、环境科学类(X),上述五类图书的借阅量只占总借阅量的0.25%,说明学生对这类图书的阅读兴趣很小,尤其是对农业科学、航空航天这两类图书,借阅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可能与学校没有设置相关专业有关。

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阅读仍以公安法律类图书为主,以公安法律类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为主要目的,体现了学校鲜明的专业化倾向。语言文字类(H)中的H31英语、工业技术类(T)中TP3计算机技术也是借阅量比较大的类目,说明学生十分重视英语学习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这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密切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类(I)图书的借阅量较为突出,所占比例很高,排在了第二位,说明学生除专业知识学习之外,休闲娱乐比例成分较重,反映了学生在休闲娱乐和文学修养方面的渴求。

2.2.2 不同读者群借阅情况统计

表3为2012年度不同读者群借阅情况统计。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对政治法律类(D)图书、文学类(I)图书需求量都较大,而教师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注重D大类政治法律类专业图书(49.96%),其次为文学(I)、文化教育(G)、工业技术(T)、历史地理(K)、哲学类(B)和社会科学类(C)图书。而本科生与试点班学生对文学类图书(I)需求最大,为38.90%和51.07%,其不同点:本科生要面对公务员考试、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语言文字类(H)、计算机(T)图书需求较大,分别占6.82%、3.12%,而试点班学生则已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公务员考试,故在校学习期间,除公安专业类图书外,更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

图1为2010年以来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变化情况和学生借阅量的图示。从图1可见,2010年至2012年馆藏中文图书数量逐年上升,但中文图书的借阅册数去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式层出不穷,已从原来单一的纸质阅读,发展到了如今的网络阅读、手持式电子图书阅读以及手机阅读,这种移动式的阅读方式灵活、方便,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现在的90后大学生。所以在目前的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借阅量逐年下降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已发展为趋势。根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统计,从1996年开始,北美最大的一百多个学术研究图书馆的书刊流通/借阅量有所下降,到2000年,图书馆流通/借阅量第一次下降到了低于1991年的水平[1]。在我国,当前大学图书馆纸本图书利用率下降的现象同样也值得广大图书馆人的深思。

通过对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的种数、册数,以及不同类别读者借阅情况、图书分类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基本形成以政治法律(D)、文学(I)、历史地理(K)、哲学(B)、、语言文字(H)、计算机技术(TP)类图书为主,以文教体育(G)、经济(F)、军事(E)等学科为辅的格局。(2)学生读者借阅册数居第一的是文学类图书,其它依次为政治法律(D)、语言文字(H)、历史地理(K)、社会科学(C)、工业技术(计算机技术TB)(T)。教师读者借阅册数排第一位的是政治法律(D),占50%左右,其次为文学(I)、文教体育(G)、计算机技术(T)、历史地理(K)、哲学宗教(B)、语言文字(H)。(3)文学类(I)图书在三个读者群体的借阅量都比较大,分别排第一或第二。(4)图书馆馆藏量逐年递增,但读者的图书借阅量却呈逐年下降,造成资源浪费。

3.结语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可见,在电子信息时代,传统阅读方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针对读者借阅量下滑的态势,图书馆必须加大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加强与师生的互动,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服务模式。借鉴国外一些大学图书馆的先进理念,取消借阅册数限制、调整馆藏布局,集藏、借、阅于一体的“大流通”模式、延长开放时间等等,真正地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金旭东.21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235.

[2]刘静春.高校图书馆借阅率与读者特征关系深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8):115-119.

[3]侯蕾.基于借阅数据分析的读者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2(12):91-92.

图书借阅方法范文3

【关键词】图书室 管理 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11-02

一、学校图书馆(室)的作用

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是学校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领导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育人艺术和教学教研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助手。图书馆(室)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图书馆(室)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根据《广西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中的说明,也可以看出图书馆(室)建设与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学生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地方。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学校的图书室更是活跃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场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其中明确要求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一到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由此看出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图书室管理人员,笔者深感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凡是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知识积累比较丰厚,做阅读题、完成习作对他们而言不算太难,而受经济条件所限,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在学校的图书室完成。

二、目前农村小学图书室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各地中小学基础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许多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图书室由无到有,藏书有少到多。但由于各地的办学条件限制,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图书室均由一间两至三开间的教室改建而成,存在馆舍面积不达标的问题,使图书室仍为一个图书储存间,没办法开架借阅;同时,图书室内大多是经年累积的旧图书,或由上级下拔,或由校外赠送,或由校内老师、学生自主捐赠,藏书量根本没办法达到基础建设的要求,有些学校就算达到了生均本数的要求,但从学生的阅读需求来说,可读图书仍大为不足;另外,大部分学校图书室采用一些旧制木架或各种不规范的改制铁架存放图书,配套设施较为简陋,没有达到通风防霉条件,图书易损坏,添置的新书没过一阵子就会出现掉页的现象。许多学校没有正规的图书管理老师,而是由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或是任课老师充当,出现管理人员图书管理能力偏低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大大制约了学校图书室的发展,也让学生对阅读课外书兴趣不大,使图书室的功能没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三、建立规范化的图书室管理办法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室的功能和作用,学校需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图书室管理办法。根据农村小学的办学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造条件设置图书室

首先,学校应创设条件,按照要求在校内开设图书室或阅览室,尽量选择通风采光好的场所,书架以对向通透的架子为宜。除此之外,为便于管理,图书室管理也应逐步向管理电子化发展,如配备电脑和条形码扫描器、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等,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进行自助化借阅,如自动借阅。

(二)规范图书管理

图书室中,林林总总的书籍很多,要想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发挥图书室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首先就要建立规范化的图书室管理方法,如建立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室管理员守则等,进一步规范图书室的基础管理工作。只有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图书室业务工作和管理的科学化。

1.建立规范的图书分类及科学的目录检索

为规范管理,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应当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可以将图书分为22个大类。当然,让所有兼职的图书室管理老师去系统学习图书的分类方法是不现实的,目前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参照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的Ⅳ.项进行分类,这个是图书在出版前出版社就已经根据分类方法进行的分类。假如图书上没有在版编目数据项,可以简单地将其分至大类。经过分类处理的图书,已经基本能满足图书索引的需要。另外,应该将图书室内所有图书的基本信息录入电脑,一方面能提升工作效率,也便于打印或下发到班级中作为检索目录;另一方面也为开展电子借阅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持。

2.多样化借阅方式提高图书的借阅率

图书只有到了读者手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目前我校的图书借阅工作仍使用简单的手工借阅(即借出或归还图书使用手工记录的方式),主要有凭证借阅、教师代办借阅两种形式。

凭证借阅,就是图书室给每位学生办理借书证,学生根据自己所办的借书证,在自己班级规定的借阅时段到图书室自主借书;借书后,由学生将所借图书信息填写到借书证上,交由图书管理员核对后即可。借书完成后,学生的借书证统一由图书室按班级保管,待到下次还书后归还给学生,再进行下一次的借阅。根据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目前我校图书室实行的是三至六年级学生凭证借阅。教师代办借阅,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要求学生集体阅读一些专题资料时,可由任课老师凭自己的借阅证到图书馆代办借阅,借阅的图书由代办老师发放给学生并回收归还图书室,借阅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均由代办老师统一管理和负责。教师代办借阅主要面向低年级的学生。

总的来说,凭证借阅是由学生自主进行图书选择与借阅,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喜欢读哪一类图书就借哪一类书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借阅需求,保证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是这样的借阅方式要对学生进行图书分类的指导,另外还要由熟悉藏书的老师或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不然学生就会找不到想看的图书,或是浪费太多时间去寻找书籍。相比前一种方式,教师代办借阅就更省事、更省时间,只需要任课老师到图书室统一借阅、统一登记即可。这种方式之所以面向低年级的学生,主要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较少,不知道挑哪一本书去阅读,有的个子小的学生甚至还够不到上层的书架,所以由任课老师代办借阅。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仍需要管理员给他们推荐一些插画式的注音读物。

3.图书的常规管理

(1)图书入库和登记制度。无论是学校统一采购还是上部门下拨的图书,在新书入库前,都要进行拆包点数,一方面要核对到库图书的数量与价格,方便进行学校资产登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图书基础信息录入工作做准备。当拆包点数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图书分类整理,接着进行信息录入。图书在上架前还要加盖馆藏章及图书室流水章,这样既明确了图书的归属,又便于核对馆藏图书的数量。图书也是学校资产的一个大项,藏书量多少也体现了学校文化资产的多少,而且在学校基础信息年报里通常也需要填报该项目。此外,掌握各类在馆图书的数量,更方便有针对性地选购新书。从方便管理员对图书进行上架或索引的角度出发,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给图书贴标签,标签上通常手写或打印图书的分类号及四角编码或大类顺序号。目前我校图书标签上贴的是分类号及大类顺序号,采用贴侧签与背签两种贴标方式。以上图书上架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新书就可以正式上架进行借阅了。

(2)旧书维护与赔偿制度。由于部分学生对书籍的保护意识不强,平时所借阅的图书会经常出现破损或者脱页的情况,在日常借阅工作中,可以由管理员对读者所借图书进行初步的检查,如有损坏的,可以安排人员进行修补;如果出现一些损坏特别严重的图书,已经影响到后期的借阅,则应该上报登记并作为缺失处理。同时,对于损坏、丢失图书的教师或学生,要根据《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处理,以此提高师生的爱书意识。

(三)建立图书管理员责任制度

1.专职负责人。图书管理是专业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复杂而繁琐,管理者一定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热爱图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2.其他管理员。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管理老师还要兼任教学工作,除了不能保证时刻都在图书室,还肩负着非常大的工作量。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从三至六年级每班选出一至两名学生作为学校图书管理员,承担每天课余时间开放图书室的管理工作,负责借书班级的借还书以及图书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还在各班另外安排班级图书管理员,由班级管理员到图书室借出图书,发给班上所需的学生阅读,并做好相关记录。班级图书管理员还可以组织大家在班上进行交换阅读,待全班学生阅读完后,再将书收还图书室,这样不仅很大程度分担了老师的工作,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图书的保护意识。工作出色的图书管理员,还会在期末受到奖励及表彰。无论是管理老师,还是学生图书管理员,都要熟悉图书的藏书分类归档情况、借阅的工作流程及方法。

3.卫生工作。图书室的卫生一定要按时打扫,一天两次以上,门窗、书架、桌椅等要经常用毛巾擦洗,桌椅摆放要整齐、规范,使人一见就觉得十分舒服,也就是说图书室一定要经常保持干净、清洁,良好的卫生环境才能让师生们在图书室安心借书、读书。

图书借阅方法范文4

图书 开架借阅 科学管理与服务

开架借阅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导方式,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的体现,同时提高了文献的流通率和利用率。但在开架借阅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乱架、失窃、损坏图书等现象。要解决好上述问题,从哪些方面开展和完善管理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图书开架借阅服务的优势

1.给读者获取知识需求的自由

开架服务拉近了读者和图书的距离,读者选择图书的自由度和空间都大大增加了。在丰富的馆藏面前,读者博览群书,更快捷准确地实现自己的需求。人对知识的需求具有无限性,让读者自己决定自己的知识需求,就是对读者需求的最大尊重。

2.提高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开架借阅简化了借阅手续,有效地克服了借阅的盲目性和拒借现象,使一些呆滞书也得以流通。避免了以前闭架借阅中经常遇到的读者借不到图书,而馆藏图书借不出去的现象,降低了图书的拒借率。扩大了读者检索、选择的范围,读者找不到急需的书时,还可用相关的书代替,减少了拒借率。

3.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劳动效率

开架借阅,将管理人员从奔波跑库的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读者导读、介绍馆藏、解答咨询等有效劳动中,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图书开架借阅服务的弊端

1.乱架

乱架是开架借阅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原因来自两方面:

(1)来自读者。新读者入库后,好奇新鲜,东摸西看,浏览后随意丢放,造成图书大面积乱架。有的读者挑选图书,归架时顺手丢插,造成串位乱架。还有的读者把自己喜欢的图书藏到不显眼的夹层中,致使这些书成为在书架上有却找不到的“死书”,造成夹层乱架。

(2)管理不到位。书库缺少平面分布图、分类表;书架标识不醒目,藏书布局不合理,读者取阅藏书走动时间长,易随手丢放他架。采用高架位排书,影响了读者将图书归还原位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书库工作人员缺少责任心,不及时整架和归架,不巡库或巡库次数少,疏于管理,造成乱架。

2.破损

开架借阅造成大量的图书损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自然因素。首先,开架借阅流通量较大,图书频繁地下架、归架,书与书之间、书与架之间的相互摩擦,使图书的自然破损率上升。其次,就是图书的装订质量差,有的新书在未投入流通前就已经掉页。再次,是流通过程中图书的丢皮、掉页、索书号和条形码的自然磨损也相应增加,这些都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2)人为因素。开架借阅可以使众多读者直接入库自由挑选,抽取频率大,破损率增高。个别读者缺乏爱护图书的意识,选书时毫无章法地乱翻、乱插、乱扔、硬塞,致使图书表面破损,甚至出现掉皮、掉页现象。一些读者发现自己所需资料时,不是借阅后去复印或抄写下来,而是采取撕页、开天窗的手法。

3.丢失

开架借阅后,图书丢失率要比闭架高,即使配置了监测仪,还是难以杜绝。读者偷窃图书的原因不一,有些读者觉得图书太贵或难以买到;有些读者发现书刊中的某些内容有价值;有些读者由于违章受到处罚后有意报复窃书;有些读者明知道偷书行为违背公德,但看到他人窃书得逞,也如法炮制。总之,由于个别读者思想觉悟不高,受“窃书不算偷”的思想影响,造成了一些馆藏资源的流失,影响图书馆的正常借阅。

三、科学管理的措施与思路

1.读者借阅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在开架书库的醒目处,张贴《读者须知》、《开架借阅的规章制度》等。加强对新读者的入馆前宣传教育工作,向读者宣传介绍图书分类、排架、藏书布局、检索方法等基本知识,教会读者掌握正确的借阅方式。要加强对入库新书的宣传报道,尽快使新书进入流通阅览。要善于宣传图书馆有关借阅的规章制度,打好“严禁窃书、撕书、乱涂乱画”的预防针。

(2)指导读者使用“代书板”。所谓“代书板”是暂时排在书架上的板状物品,书架上的图书是严格按分类号排列的,使用代书板可以让读者将书按分类号放回原处,以免造成乱架,影响其他读者查找图书。因此开架管理,库内馆员必须指导读者正确使用“代书板”。

(3)加强导读工作。藏书分布标识是馆藏文献的提示系统,是读者找书的向导。完善图书馆藏书分布标识系统,在书库入口处设置详细的标识平面图,标明各类图书的分布情况;在书架上标明详细架标,使读者一目了然,减少盲目性,这样既方便了读者,也减少了乱架损书等现象的发生。实行首问负责制,让每位馆员都有充当咨询员的意识,随时准确的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不断完善咨询服务功能。

(4)重视读者所反馈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读者座谈会,直接听取读者意见和建议;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掌握读者的需求动态,以便及时改进和改善服务工作,在工作中达到一种双向沟通,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完善管理制度,制订管理方法

管理制度是确保图书馆正常运转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对可能出现的错乱架和丢损情况,要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奖惩制度来规范、约束读者的行为。对借阅行为“失范”的读者,如乱拿、乱插、乱放的行为,要及时给以指正。此外还可采用其他灵活多样的管理方法:如在书库进出口处安装防盗检测仪;建立完善的查询系统;配备先进的复印设备;错峰借阅;特架陈列和分色书标等。多管齐下,杜绝乱架、破损、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3.工作人员的管理

(1)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应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的教育,要求做到手勤、腿勤、眼勤,应经常对书(库)架进行巡视,及时整架、上架,保证图书排列整齐、归类正确,减少“乱架、藏匿”情况的出现。对新入馆的读者,要积极主动的介绍各项规则、制度及借阅方法。工作人员应牢固树立“读者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求知欲望。

(2)加强馆员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首先,馆员必须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熟悉馆藏图书的种类和排架。因此,图书馆应定期举办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以便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还需博览群书,最好能对本校科研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一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总之,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让读者充分利用各种文献信息资源,而开架借阅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发扬职业精神,关注读者的需求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使开架借阅发挥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明华.开架书库的乱架与对策.云南图书馆季刊,1990,(4).

图书借阅方法范文5

〔关键词〕读者属性;纸质图书属性;读者借阅偏好;专业纸质图书推荐;非专业纸质图书推荐

〔中图分类号〕TP3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8-0068-05

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图书的增多,读者不知道如何在几十万、几百万的馆藏图书中快速找到自己偏好的图书。于是出现了个性化图书推荐系统,通过Web服务器收集图书信息[1]、借阅时间评分[2]、类别[3]、图书和用户多特征[4]、聚类[5]等推荐技术,分析读者的借阅记录、行为,获取读者的借阅偏好,向读者推荐图书,实现个性化服务。

例如:针对目前个性化推荐服务推荐质量不高的问题,将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应用到真实的借阅记录[5]。根据读者对图书借阅记录,建立读者——图书借阅网络、读者——读者借阅网络,将不同背景的读者联系,构建个性化图书借阅推荐系统[6]。研究图书和作者推荐,提出一种组合两种基于项目协同过滤算法来预测读者所喜欢的图书和作者,扩展作者预测到图书列表,帮助读者决定要看哪种书,并在LitRec数据集中测试提出的算法。为处理大学图书馆信息超载问题[7]。文献考虑读者借阅图书的主要目的是课程学习和学术研究,根据图书馆借阅日志,提出基于项目分类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概率的算法[8]。认为文学阅读或休闲阅读不同于科学阅读,因为读者寻找图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图书的主题,还包括作者、图书的写作风格。在LitRce数据集中证实了图书的写作风格影响读者选择图书,图书的目录、写作风格特点可用于提供图书推荐效果[9]。在图书馆整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和图书资源,提出一种新的智能手机位置感知的图书推荐系统(IMLBRS),使用地图导航和图书推荐功能搜索图书[10-11]。针对数据稀疏性问题,把读者——资源交互作为图来分析,在网络模型中采用链路预测方法推荐图书[12]。针对推荐系统不能分析图书的信息、缺乏反馈信息给读者、不能为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决定是否图书的问题[13]。利用聚类,为背景相异的读者提供电子图书个性化推荐、个性化荐购[14]。

另外,传统基于协同过滤的电子商城商品推荐思想:如果一些用户与目标用户对某些商品的评分比较相似,认为这些用户是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目标用户对未评分商品的偏好等同于最近邻居对该商品的偏好。推荐方法面临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时用户共同评分项目很少的问题。电子商品、电子图书没有受到复本的限制,同一时间允许购买、借阅的次数不受限制。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纸质图书受到复本的限制,每种纸质图书的复本数一般为2~5册,若纸质图书推荐仍然单纯以电子商品推荐中的共同评分的项目集合为依据,将导致同一时间段能借阅同一种纸质图书的共同读者更加少。若要推荐给读者的某种纸质图书的复本在某个时间段全部被外借(即该种纸质图书没有复本在架),则需要借阅该种图书的读者只能等到该种图书的复本归还后才能借。而当该类图书的复本归还图书馆时,之前想借阅该书的读者可能已经不需要借阅该书,或已经忘记要借阅该书了,这影响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

通过对读者借阅不同类图书的偏好进行统计,发现借阅专业类图书、H(语言文学)类图书的时间比较长,借阅其他类的时间短[17]。因为学习专业类、语言类图书,需要读者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理解、记忆很多内容,而其他类图书只需要大致的阅读即可。但现存的图书推荐技术,单纯的把读者借还图书的时间间隔作为读者对图书的偏好,没有考虑到相同页数不同类别的图书对需要阅读时间的差别。通过对读者成绩排名与读者借阅专业图书的偏好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读者,越偏好于借阅专业图书,成绩排名越靠前[18]。现存的推荐方法只追求推荐的准确率、覆盖率,不区分专业图书与非专业图书推荐对读者成绩的影响。

文章以高校本科生作为读者借阅偏好的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读者属性矩阵、纸质图书属性矩阵、读者借阅偏好矩阵。通过借阅证号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读者属性矩阵的关联,通过索书号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纸质图书属性矩阵的关联。定义页数的借阅时间权重、出版年份的新书权重、图书类别的借阅权重。最后,根据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读者借阅偏好,分别向读者推荐有复本在架的专业纸质图书和非专业纸质图书。

2纸质图书推荐

2.1专业图书借阅偏好

高校大学专业课程的设置由教育部规定,同一专业不同届但相同年级的学生授课内容基本一样,并且遵循先开设基础课、简单到难遵循渐进的原则。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学一年级阶段一般都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大学二年级才能开设《数据结构》课程。因为学习《数据结构》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的内容。到更高年级的时候,只有学习《数据结构》的知识,才能开设《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更专业的课程。由此可见,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读者开设的课程往往不一样,但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读者开设的课程基本一样,对专业图书的借阅偏好也相似。

4结语

本文以高校本科生作为读者借阅偏好的研究对象,提出复本受限下高校读者借阅偏好的纸质图书推荐。分别构建读者和纸质图书属性矩阵、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分别定义基于页数的借阅时间权重、基于出版年份的新书权重、基于图书类别的借阅权重。由读者借阅证号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读者属性矩阵的关联,由索书号建立读者借阅偏好矩阵和纸质图书属性矩阵的关联。根据大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区分专业纸质图书和非专业纸质图书。在真实的借阅记录数据集上,实验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下一步的研究包括:专业图书、非专业图书的不同推荐类数、册数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读者推荐影响,并将云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模糊聚类应用于读者借阅偏好的随机性、盲目性中。

参考文献

[1]李克潮,黎晓.个性化图书推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0):65-69.

[2]景民昌,于迎辉.基于借阅时间评分的协同图书推荐模型与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117-120.

[3]罗喜军,王韬丞,杜小勇等.基于类别的推荐——一种解决协同推荐中冷启动问题的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290-295.

[4]李克潮,梁正友.基于多特征的个性化图书推荐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2,38(11):34-37.

[5]丁雪.基于数据挖掘的图书智能推荐系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5):107-110.

[6]燕飞,张铭,孙韬,等.基于网络特征的用户图书借阅行为分析——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学报,2011,30(8):875-882.

[7]P.C.Vaz,D.M.de Matos,B.Martins,et al.Improving an hybrid literary book recommendation system through author ranking[C].In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CM/IEEE-CS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JCDL12,New York,NY,USA,2012:387-388.

[8]Chong Chen,Liya Zhang,Huan Qiao,et al.Recom mendation Based on Book-Loan Logs[J].The Outreach of Digital Libraries:A Globalized Resource Network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2,7634:269-278.

[9]P.C.Vaz,D.M.de Matos,B.Martins.Stylometric relevance-feedback towards a hybrid Book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C].In CIKM Books Online,2012:13-16.

[10]Chih-Ming chen.An intelligent mobile location aware book recommendation system that enhances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libraries[J].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1,(1):45-51.

[11]Chin-Ming Chen,Yu-Chieh Yang.An Intelligent Mobile Location-Aware Book Recommendation System with Map-Based Guidance That Enhances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ibraries[J].Advances in Neural Network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0,67:853-860.

[12]Z.Huang,X.Li,H.Chen.Link prediction approach to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In Proceeding of the 5th ACM/IEEE-CS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2005:141-142.

[13]B Cui,X Chen.An online book recommend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service[C].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2009,(7):520-524.

[14]唐小新,李高虎,唐秋鸿,等.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电子图书荐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3):83-88.

[15]J Herlocker,J A Konstan,J Riedl.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design choices in neighborhood based collabo-rativealgorithms[J].Information Retrieval,2002,Retrieval,2002,5(4):287-309.

[16]Dietmar Jannach,Markus Zanker,Alexander Felfernig,et al.Recommender Systems:An Introduc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2011.

[17]马家伟.图书借阅统计剖析高校的读者需求——以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4):119-121.

[18]张保华.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及在图书借阅系统的应用[D].南京:南京大学,2008.

图书借阅方法范文6

关键词:依法治校 高校图书馆 借阅超期 罚款制度

中图分类号: G2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121-04

高校图书馆“借阅超期罚款制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制度,北京大学图书馆早在1918年就已规定了图书借阅超期罚款制度[1];但对于该制度的合法性,我国法学界至今仍存有争议。本文拟结合教育部推荐“依法治校”之精神,重点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超期罚款制度”的现状、困境,并提出解决借阅超期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2012年11月12日,教育部向省级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属高校等有关单位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教政法[2012]9号)。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制定出台该实施纲要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2]。《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第6条、第7条明确规定,学校的章程及其他规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符合理性与常识,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设定义务;并应建立校内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的定期清理制度,对于与上位法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笔者认为,“借阅超期罚款制度”即属于此类“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的制度。

1 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超期罚款制度”的现状

查阅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主页可以发现,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相关规定,均规定了图书借阅超期罚款制度。通过详细阅读或电话确认部分 “985”及 “211”高校的图书馆借阅相关规则,笔者发现,国内高校对图书借阅超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四种,具体如下:

(1)明确规定了罚款制度,且明确使用了“罚款”二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图书馆借阅规则均属于此类,其实,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皆为此类型。《清华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逾期罚款”条款,并明确了罚款的标准;《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书刊逾期、损坏及遗失的处理规定》第一条也明确规定:“本馆实行借阅图书逾期罚款制度”。此外,另有部分高校使用了“罚金”二字,如《南开大学图书馆借书规则》规定,“请按期归还,过期按规定交纳罚金”。由于“罚金”属于刑事处罚,因此,这些规则都属于不了解法律术语的一种误用。

(2)未明确使用“罚款”二字,但规定了罚款制度。如《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规则》第一条“图书借还——图书逾期”条款中明确规定:“普通图书逾期不还,每册0.10元∕天;新书逾期每册1.00元∕天。逾期费金额累计到5.00元以上(含5.00元),系统会自动关闭读者的借书、续借、预约的功能”,此种类型高校的图书馆借阅规则中,虽然有意规避了“罚款”二字,但与第一种类型的规定并无实质区别,仍属于明确规定了罚款制度。

(3)未使用“罚款”二字,且明确为图书借阅逾期行为另行定性,并收取一定费用。作为中国法学教育最高学府的中国政法大学是该类型高校的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第5条“借阅规则”中,将借阅逾期行为定性为“逾期使用”,并明确规定超过借阅期,每册图书每超期一天交纳“逾期使用费”0.10元。此类借阅规则中,虽然未明确使用“罚款”,且对逾期行为进行了另行定性,但实质上仍未跳出传统“罚款”的思维,且此种收费行为亦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笔者后文详细分析。

(4)未规定罚款制度,但规定了限制或暂停借书权限的制度。如《复旦大学图书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图书逾期不产生罚金(同上,此处亦为误用),但会适时催还,乃至停借、网上公布逾期持书人名单;《同济大学图书馆借阅规则(试行)》中也明确了类似规则,规定“借阅图书如过期不还,借出图书超期天数如累积超过达100天的,停借1个月;累积超过200天的,停借2个月;……其余按此类推。”此类借阅规则明确摒弃了“罚款制度”,但仍未脱离“处罚性”思维,且涉嫌违反《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笔者后文详述,此处不赘述。

2 依法治校语境下“借阅超期罚款制度”的困境

2.1 明确或实质规定“借阅超期罚款制度”的违法性

根据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罚款”属于六种明确化的“行政处罚”之一。根据该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罚款”之行政处罚方式,只能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而且,根据该法规定,仅有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才能设定行政处罚;省级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颁行的规章、省级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通常仅能设定部分行政处罚或者仅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做出具体规定,而无权新设定行政处罚。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高校,虽然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一定程度的行政性权限,但高校不属于行政机关。因此,高校图书馆显然不是“罚款”之行政处罚类型的“适格主体”。而且,如前所述,属于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各类图书馆借阅规则,也无权设定属于行政处罚性质的“罚款”条款。

其实,认真比对2002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还可以发现,新规程的第二十条规定:“对违犯规章制度,损坏、盗窃文献资料或设备者,按照校纪、法规予以处理”;而 1987年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八条则规定“对违章或污损、盗窃文献资料者,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赔偿、罚款以至行政处分等不同处理”。新的规定显然考虑到了行政处罚法的具体规定,删除了关于“罚款”的内容。

因此,无论基于行政处罚的“适格主体”角度、校内规章的效力层级还是基于教育部针对图书馆管理的专门性规章等视角分析,均可以认定,上述第一类和第二类明确或实质上制定了图书“借阅超期罚款制度”的高校,均属已违反国家法律和教育部规章,应及时废止并清理相关规定。

2.2 对借阅超期行为收取费用涉嫌违法

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规章制度中,将借阅逾期行为定性为“逾期使用”等,并明确规定超过借阅期,须交纳一定使用费用。目前,国内为数不少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及学者持类似观点。该观点的核心在于,放弃明显已无出路的“行政处罚”路径,拟通过将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界定为平等的民事主体,认定二者间存在“借用合同”[3],通过将逾期行为定性为违约金[4]、超期借阅费[5]等“民事违约”[6]等视角,解读高校图书馆与读者间的图书借阅超期问题。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基于同一思维路径但另辟蹊径,将借阅超期行为界定为“资源成本”超期占用行为,向读者收取“资源成本补偿费”[7]等。但是,已有研究结论指出,基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权所具有的单向性、服务性及法定强制性(如有权请求学校对违章读者进行纪律处分)等法律特征,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行为与民事行为存在明显不同,并不能将二者等同视之[8]。

笔者认为,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规章制度中的具体规定以及上述类似的学术观点,跳出了僵硬的“罚款”式传统行政性思维,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界定借阅行为,的确是一种进步。但是,此种看似合理且合法的收费行为,亦涉嫌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2006年公布的《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财[2006]2号)规定,高校仅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以及代收费的权限,且限定了行政事业性收费仅包括学费、住宿费和考试费三类;代收费是指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在其自愿前提下,高校可以替提供服务的单位代收代付相关费用。因此,如果高校图书馆规定对“借阅超期”行为进行收费时,仅能牵强性地将该费用纳入到“服务性收费”中。

但是,根据该通知第二条第一款明确界定的服务性收费范围,仅限高校为在校学生提供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服务”可以收取相应的服务性收费。而根据《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作为读者的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即该项权利属于法定性权利,并不是具有选择性的“服务性收费项目”;而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第三十四条之规定,“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也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阅服务时收费的可能性。

可见,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规章制度中的具体规定以及上述类似的学术观点,虽然摒弃了“罚款”思维,且对借阅逾期行为进行了更为隐晦的定性,但仍然涉嫌违反国家现行相关规定,亦应当予以纠正或修改。

2.3 限制或暂停借书权限制度的违法性

对于借阅超期行为,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高校的图书馆规章中,放弃了通过罚款或实质性罚款等涉嫌违法的规定,而通过实行“图书预约催还制度”,并结合“限制或暂停借书权限制度”,督促读者如期归还所借图书。应当说,此类图书馆规章和借阅规则属于一种创新性管理方式,而且客观上也起到了对学生的督促作用,尤其“催还制度”,还体现出了高校“人性化管理”的一面;但是,本质上,“限制或暂停借书权限制度”的规定,仍然未脱离“处罚”的窠臼。

如前所述,根据《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作为读者的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作为读者的学生可以在就读学校使用图书资料的权利,属于法定性权利。《教育法》属于全国人大通过的全国性法律,作为效力层级极低的校内规章制度,无权变更、限制更无权剥夺国家法律赋予学生的权利,其对学生借阅权的限制或停借规定,属于明显的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行为;因此,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高校的图书馆规章中看似进步且合理的规定,亦涉嫌违反国家法律,同样属于应清理之列。

3 依法治校语境下应对“借阅超期”的对策

通过本文前述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超期罚款制度”已经步入困境,尤其在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的大环境下,各高校必须认识到 “借阅超期罚款制度”可能带来的纠纷及诉讼性风险,并及时着手清理相关规定。同时,就各高校本身的职责所属而言,对于恶意逾期行为,学校方面亦存在一定的管理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来预防此类行为的发生。

不过,必须指出,本文虽然重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超期罚款制度”的违法性,但绝非肯定更非支持“借阅超期”行为。笔者认为,“借阅超期”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该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借阅权利,而且降低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对图书的流通管理、馆际协作等正常的图书管理及利用。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保障公平的借阅权以及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和保障图书馆的正常业务工作,必须在依法治校的语境下,以使读者如期归还所借书籍为根本目的,设计出合理、合法且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可行性制度。

3.1 建立并完善图书借阅催还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应借助网络化优势,通过电子邮件、校内信息平台等免费性方式,对图书借阅即将到期的学生,通过群发方式发出催还通知进行提醒。目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已经建立起类似催还制度。

但是,仅仅通过邮件等提前催还方式,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如期归还,为有效达到督促之目的,必须另行规定后续措施。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利用高校已经普遍存在的“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在校内通常实现了图书借阅、食堂用餐、校内超市购物乃至宿舍门禁等联通,对于图书借阅已到归还日期的学生,可以通过临时限制一卡通的部分功能或设定特别提示的方式,再次提醒学生及时归还所借图书,如此应该能够起到比较好的催还效果。

3.2 建立校内评优评奖关联制度

对于经过催还及“校园一卡通”再次催还提醒,在一定宽限期内仍不归还图书,且存在累犯行为的读者,学校应该建立适当的警醒制度。如图书馆可以向其就读学院通报名单,并根据学校建立的相关制度建议学院在年度评优评奖时,酌情考虑相应情节。同时,对于恶意、多次逾期不归还所借图书者,学校应当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完善校内纪律处分制度给予适度的处分。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可以提请省级人大或教育部等国务院部委,通过地方法规或部委规章设定对“借阅超期”型的“资源占用”行为进行收费,并举例北京市及深圳市人大通过立法,授权公共图书馆对逾期还书征收“滞还费”[8]。但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不宜采用此种方式。高等教育的宗旨及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于通过专业训练及人格养成,使学生能够具有涵养及优秀品质。通过类似的罚款或其他名目的收费,仅会使学生对超期借阅行为变得心安理得,而丝毫无助于其人格的养成。而通过对恶意或多次超期归还图书者进行评优评奖的限制或一定的纪律处分,不仅可以警醒其恪守诚信,也会督促其自我完善并加强自我修养,从而达到高校育人之目的。

4 结语

图书馆规章,应是一所图书馆必备的“软件设施”,且内容首先要合法且应合情、合理。在国家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之际,作为教书育人之重地的高校,理应为所属图书馆制定一则完善合法的图书馆规章。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戴维·乔丹说:“一个伟大的图书馆是建立一所伟大学府的必然要素。”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上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图书馆,更是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方向迈进,甚至其中一些高校的图书馆馆舍及相关硬件设施已达到乃至超越了世界级名校图书馆。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与硬件设施的提高相比,图书馆“软件”方面的提升更值得我们关注,与“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相类似,图书馆“软件”方面的卓越更能体现出一个伟大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菁.试论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2,(1):21-23.

[2]依法办学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3-1-17.

[3]倪丽萍.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认识书刊借阅逾期违约金的性质及其规范化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67-70.

[4]张萍,赵建国.刍议图书馆借阅中的罚款与违约金[J].图书馆杂志,2000,(2):29.

[5]杨福云.对高校馆现行读者制度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4,(2):26-27.

[6]商浩文.高校图书馆对学生逾期返还图书罚款行为的法律性质探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9,2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