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技论文范例6篇

体育科技论文

体育科技论文范文1

1所谓体育科学一体化,是指体育科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它包括下述两层涵义。第一,能够从哲学的高度,按系统理论对体育的一般规律进行认识。第二,有若干学科和学科群,能够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对体育现象进行多角度的研究。这些学科既有各自的研究边界,又能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共同研究,研究的成果互为补充。

1.1体育科技的一体化发展,根本在于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体育现象和运动中的人,它们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质。

1.2美国和前苏联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相继建立了四个体育科研所,除专业研究室外,还建立了跨学科的研究室或课题组。美国也在1954年建立了协调全国体育科研的“美国运动医学会”。然而,真正对体育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协同研究还是在进入70年代以后。莫斯科全苏体育科研所建立的综合试验台,可同时对运动员进行遗传学、教育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心理学研究,层次可从分子水平直到整个有机体。美国在蒙特利奥运会以后相继建立了两个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结合运动训练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如建立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奥林匹克中心,是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医学科学实验室装备的,这个中心可同时容纳500名运动员进行训练。在准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训练中,第一流的运动员都是依靠现代化的科研方法和科学技术装置来进行一体化运动训练的。如用电刺激发展肌肉力量;用电子计算机来分析运动员的每个技术动作;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有良好的心理条件,他们利用精神监测方法及生物反馈原理来促进比赛……等等,对美国竞技体育的振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此类集中人力物力,结合训练和竞赛进行的一体化综合研究机构,在德国、法国及亚洲的韩国等国家也屡见不鲜。

2这种一体化的训练体系为什么会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呢,通过对前苏联和美国等国的观察、研究就会发现,一个成功的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具有如下特征:

2.1系统特征

就是各体育学科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整体功能,大于各学科功能简单相加之和。随着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整体功能也相应加强,同时,对整体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系统特征还表现在它的整体目的性和整体优化。所谓目的性,是指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建立具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在认识和完善其结构时,必须朝向这个目标。目标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系统结构只能逐步完善。所谓整体优化,是指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功能的整体优化。这就要求各学科和学科群在各自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平方面相互适应,并重点加强最薄弱和落后的环节,才能实现体育科技一体化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最优化,从而对体育和运动实践产生最大效益。2.2立体结构特征

指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中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具有立体层次和平面网络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体育学科和学科群所具有的等级次序性,后者是指同一层次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多向的复杂联系,使这些学科形成一个个平面网络。

2.3动态开放特征

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动态开放性有三层涵义:一是内部各学科各门类之间的复杂联系使它们能够互相促进或制约,各个学科和门类都不断吸收有关的研究成果,或者通过分化或交叉而不断产生出新的科技门类,以适应新的需求。这样,各个学科自身和整个一体化结构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二是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和它所处的整个科学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双向联系。一方面它不断吸收、引进其它门类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如高技术产品、现代化材料和计算机的应用,同时也以其研究成果丰富、补充和推动其它有关科技的发展。三是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同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等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些结构也不断影响着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体育科技工作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战线提出了“振兴体育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体育科学技术必须面向体育运动的发展”的方针和“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科学化为两翼,实现体育腾飞”的改革指导思想,体育科技工作在机构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一些项目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体育科研的发展对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科研毕竟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这些不足大致表现为:

3.1体育科技与实际运用有较严重的脱离倾向。

3.2体育科学工作还没有实现从总结经验型向科学先导型的彻底转移。

3.3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仍显薄弱。

3.4科研手段的现代化进程缓慢。

要解决我国体育科技工作中的不足问题并非易事。从大的方面来看,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几乎是从零发展起来的,从纵向考察自己的历史足迹,50年时间走完了百年的路程,辉煌的成就,是应该充分肯定和值得自豪的。但是,从横向比较和发展的观点看,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强,生产力及其水平还不发达,还不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在改革、发展和建设的道路上,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认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从体育界内部来说,也存在着体育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一部分体育科技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科技信息交流的渠道不通,内耗及重复劳动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体育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体育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方向是:依靠高科技,建立科技一体化的结构体系。具体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优选、集中、统一。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资金有限,不可能在每个竞技运动项目全面铺开进行。但我们有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各方面素质都不错。因此,我们应该抓住重点项目,集中全国体育界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各方面力量先进攻关。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前些年在对李宁、朱建华等运动员的训练中,曾充分运用了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式。中国游泳队由于搞好了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等一条龙体制,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中国跳水队紧紧把握住“走在世界难度表前面”的技术方向,注重科学训练、高技术运用、医务监督等综合指标评估,故能雄居世界跳水前列。许多事例表明,现代体育的每一个进步和突破,都是综合使用科技手段的结果。最近国家体委指出,“八五”期间六大直属体育学院必须实行从过去的教学型向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体制的转向,为体育界尽早实现科技一体化体制指明了方向。4要实现体育科技一体化体制,对于传统的科研方式在组织结构上提出了群体化的要求。传统的科研方式,大多属于“个体劳动”,有时,人们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认同趋向,可结成一定的群体从事科研活动,但是,由于实践水平所限,这个群体是很松散的,个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不依赖于他人的认识。但是,大规模的对竞技运动的研究,往往都是些横跨许多学科和领域的难题,这些难题决非个人可以胜任的,需要有系统地组织,既分工,又合作,群策群力,进行整体研究。中国体育界科技人员必须尽快适应这种群体化模式。

当然,体育科技一体化体制在组织结构上的群体化,决不是简单化和划一化。群体的组合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可以是行政的,也可以是民间的;可以是紧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可以是一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等等。所有这些组织结构都应根据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去创造、去发展。另外,国家应在这方面的决策问题上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决策优势。唯有如此,才能迅速、有效地发展我国体育科技,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1.系统科学与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体育科技论文范文2

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们通过考察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①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等5个方面的看法,以了解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应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有58.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科技道德、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技术伦理等方面的课程,但还有2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同时,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呈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高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却逐渐减低,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年级越高越需要强化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另外,从为数不多的研究生调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要高于本科生,这一方面与研究生要接触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等学业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针对研究生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比较有效。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教育者即教师比较认可,尤其认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被问到哪些老师曾经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专业课老师、辅导员或班主任降序排列。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不出我们所料,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对文理科专业课教师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状况作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问题的比例要比文科专业教师低19.7%。而事实上,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探究。大学生们还认为老师在课堂之外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并不够。仅有4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课堂之外)中提醒过自己要坚守科技道德;分别有近26.6%和27%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提到过或者记不清是否讲过。

我们把网络空间、自然环境、科学研究、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诸领域中的科技道德问题作为教育内容考察大学生的看法,并作对比分析。在上述几个领域学生们对于网络道德的关注度最高,而对于生命伦理的关注度最低,其余几项差别不大。分析原因,其一,网络技术和医疗技术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贴近程度分别是最近的和最远的,因而大学生对于它们的关注度也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其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对于生命意识的感知程度确实比较低,这从当前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可见,当然,正值生命巅峰期的大学生群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单薄也符合常理。统计数据还表明,文科学生较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科技道德,前一种情形很有可能是文理科学生不同专业的差异使然,后一种情形很可能与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将要面临社会生活,也就面临着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有关系。调查结果表明,网络、书报、电视和课堂等4个方面依次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科技道德事件的主要途径,彼此之间的区分度大致在10%左右。网络在大学生关注和了解科技道德事件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课堂则是各种途径之中影响最弱的,说明网络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途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途径则受到较大冲击,这也为我们制定的应对策略提出挑战。问卷数据还显示,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在课堂中听到科技道德或科技伦理等相关词汇的频度逐步降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其一,近四年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逐步被加强,据我们的文献考察以及访谈调研得到的结论也证明,近年来北京市一些高校已经和正在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方面的课程建设,成效正在显现;其二,在高年级大学生中以课程形式开设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确实有待加强。

我们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分为课堂上的纯理论分析、举实例、设置情境;课堂外的活动式教育,以及渗透于课堂内外的榜样教育加以考察。在各种课堂教育方式中学生们最易接受的是举实例让大家分析以及设置情境让大家体验等两种,而对于纯理论分析的讲授形式仅有18.4%的学生可以接受。最易被学生认同的课外教育方式是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相关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而为此专门开设的主题性活动,如有关科技道德的讲座和观摩等方式次之。这里我们对文理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对于“课堂上纯理论分析”这一途径的看法进行比较,发现文科学生能够接受的比例要高于理工科学生;相反,理工科学生愿意接受举实例和情境设置等两种教育方式的比例则要高于文科学生,这说明学生的专业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几种课堂上的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大一到大四的各学生群体中,愿意接受纯理论分析的比例与年级高低呈负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不愿意接受课堂上纯理论分析式的讲授方式;相反,愿意接受设置体验情境和举实例等教育方式的比例则与年级高低呈正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愿意接受设置情境和举实例等讲授方式,上述情形都说明年级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课堂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的选择。我们对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作单独考察。例如,在被问到是否愿意以身作则成为科技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率时,学生们都显出较高的积极性,72.3%的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但在问到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表率行动或做法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整个社会的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时,学生们则显得信心不足,只有62.5%的同学做出肯定回答,而认为不能或无足轻重的却占到了27.3%。与之相联系,学生们对以他人榜样示范的形式对于自己进行教育的方式认同度也不是很高。

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也就是在深入分析问卷数据和访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对相关的实践环节给予关注,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它是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状况的重要内容。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承认自身的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对于自身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不比其他群体要高。实际上,大学生群体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征以及他们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都说明了他们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无论对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其日后从事未来的职业和事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大学生认识到如上形势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次,要加强理工科教师对于自身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如调研结果所表明的,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其中理工科教师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认识程度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也非常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认识。

确立兼具稳定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内容体系首要强调的是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它是教育内容丰富和发展的前提即教育内容开放性的前提。基于相对稳定的内容设计大致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即把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基础内容;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作为教育的导向内容;把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科技政策法律法规为作为教育的补充内容②。第二条思路即在网络空间、环境保护、高新技术、日常生活等不同领域中的科技道德素养作为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是指教育内容不能僵化不变,要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育内容是教育内容稳定性的动力源。如将“基因伦理”、“太空伦理”、“生命伦理”等最近几年兴起的科技道德问题纳入教育内容之中就是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本质要求。

如果说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之内是相对不变的,但是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方式却要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过程、对象、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要根据不同情形而采取不同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并不反对开设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直接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也不反对纯理论分析式的授课方式,他们反对的是死板、教条的教育形式,也反对没有课外教育形式作为有机补充的教育形式。调查问卷最后一道开放式问答,以及学生、教师在座谈调研之中提出的建议也在教育方式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一,观看有关科技道德题材的影片,如《后天》《2012》等,通过预测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未来带来灾难以警醒人们爱护地球、挽救人类的影片,能达到理论教育很难达到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其二,播放小视频,如袁隆平或钱学森等科学家先进事迹的视频,在榜样的激励之中实施教育。其三,发放宣传资料或制作有关科技道德的海报、小册子,乃至公益广告等等,在这种方式的创新上,环境保护、生命健康等科技道德主题的资源非常丰富。其四,模拟真实情景制作小作品或情景剧,如拍摄能够体现学生们科研或学习过程中心得体会的DV等。其五,举办科技道德方面的讲座或者参观相关主题展览。总之,师生们认为一定要设置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中也一定要采取既适应大学生群体特点又体现时展要求的教育方式。

在道德教育之中,榜样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中,科学家、导师、科研团队负责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的榜样示范作用应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但是,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学生们对于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大学生们虽然能够遵守科技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科技道德方面榜样;同时,他们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自身提高科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但是对于能否以自身力量改善整个社会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状况与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是紧密相连的。从整体上说,大学生虽然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道德榜样。他们都愿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但是对于能否通过以此来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上述论证同样证明了之前的一个论断,即大学生的科技道德素养不是脱离于其它道德观念或行为而独立存在的一种道德素养,它是与大学生群体整体道德状况的提升紧密相连。在加强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的时候,既要注意所树立榜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也要注意所树立榜样与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契合度,也就是说,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所树立的榜样要值得大学生去学习,也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只有符合上述要求,才能让大学生从认同、到仿效,最后转化为与榜样一样的科技道德意识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教育者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乃至专业课教师最有可能也最有必要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科技道德榜样和模范。

体育科技论文范文3

关键词:南国农;电化教育;系统思想;系统科学;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9-0009-03

一、引言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 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将系统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些问题。系统科学不仅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思维方法,而且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系统科学也是一种方法论科学。这一类应用主要是人们借鉴系统科学中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对教育技术学研究中面对的一些复杂性问题。例如闻小娇做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白晓辉做的 “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基于CAS理论” ,高山做的“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等都属于这一类研究。

三是把教育技术或者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些事物看成一类特殊的系统,研究其系统的组成和特性及这类系统的发展规律。这种方法主要从系统视角审视教育技术,认为教育技术是一种特殊系统,如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研究。

系统科学应用于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因此曾有许多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20]我们知道系统科学是一个横断性科学,它在促进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他学科有促进作用。教育技术学可以应用系统科学的一些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系统科学方法只是解决和研究教育技术学领域问题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方法。教育系统是一种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复杂性系统,教育技术系统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它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体或复杂性系统。[21]教育技术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往往也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对于这些复杂性问题,系统科学理论特别是系统科学发展新阶段的复杂性科学理论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1997(12):5-9.

[2]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20.

[3]南国农.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 工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1-4.

[4]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9):14-18.

[5]于景元,周晓纪.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3):4-9.

[6][18]欧阳明,龚萍.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4):21-26.

[7]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50-251.

[8]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9):5-9.

[9]楚凤梅.科学发展观中的系统思想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0(1):76-78.

[10]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6-9.

[1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1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7.

[13]张祖忻.教育技术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6(2):5-10.

[14]杨开城.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J].现代远程教育,2010(6):20-23.

[15]黄荣怀.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看现代教育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1999(5):18-20.

[16]高铁刚.基于系统理论的教育技术本体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5):7-14.

[17]何克抗,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0(1).

[19]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一):把对象作为系统来识物想事[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3):3-7.

体育科技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解决策略

体育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并将其转变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能力称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教师的个体科研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其综合教学水平的参考指标,对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我国自1978年以来,对学校体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主要以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师为主,而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的中小学教师在体育科研中所占比例较小。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育活动的实践者,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而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的教育水平对全国体育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并且对我国更好的开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对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的提升其个体科研能力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实现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的提升。

1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

通过在电子期刊网(中国知网)上进行高级检索,以“体育”为主题进行跨库检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2010-2015年中的科研情况进行整理(见表1)。搜索来源主要以期刊、国内会议、专利、特色期刊、国际会议、年鉴和学术期刊7种类型为主。

从表1数据可以了解到,搜索文章总计298926篇,中小学体育教师发表的文章43440篇,占搜索到的全部体育类相关文献中的14.53%。其中年鉴和专利所占比例最小,而发表在期刊、特色期刊以及学术辑刊上的论文分别占总体比例的9.87%、39.1%和13%。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近五年所参加的科研会议上发表的科研论文为566篇,占近五年体育主题会议的9.65%。以上数据直观的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的科研成果的发表状态,而科研成果的发表是衡量科研工作能力高低的方法之一,科研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刊物,是对其科研能力及论文质量高低的另一个评判标准。从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中遴选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见表2),以便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情况,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主要参照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2015)中的体育学学科标准进行遴选。

由表2数据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内在体育学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总计55篇,占其总体比例的0.85%。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所数量最多,发表13篇;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数量最少,发表0篇。

结合表1和表2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来在期刊及特色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分别占近五年期刊数总体比例的9.87%和39.1%,而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却只占各类期刊总体比例的0.13%,从中可以了解到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论文级别整体较低,论文质量及所作科研的可借鉴价值不是很高,间接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科研能力不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着自身的科学探究创新能力,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我国体育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因此,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这一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2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

2.1内在因素

2.1.1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占有量导致的科研能不足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从体育教师自身而言,多数人认为,体育实践重于理论,导致自己在获取理论知识时产生心理上的倦怠,而这种倦怠,直接导致科研能力的不足。另外,大多数教师是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或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之前的训练和在校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相对的也就造成了体育从事者在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上的精力不均,造成理论知识薄弱。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接受体育训练的时间较早,并且技能训练占据了其大部分的时间,中学教育系统性的培养遭到破坏,导致其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论知识较为贫乏。造成了运动员或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相对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导致其在工作中不能真正的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技能的提高,也不能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或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体育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体育工作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体育教师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也是导致其科研能力欠缺的因素之一,即使能够发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却不能将其上升为理论研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体育教师群体在科研工作中的一种缺憾。

2.1.2对体育学科传统的思维定势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降低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大量的示范动作,对于技能的掌握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传统观念认知看来,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方法主要以体育教师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为标准,理论水平掌握程度的多少则被看作是无关紧要。现阶段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依然持有“体育以技能为核心”的观念,认为理论知识水准的高超远不如技能动作水平的高超受人认可。因此,体育学科一直处于技能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体育学科中的理论发展也较为缓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参与者中的一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指导下,导致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较低,科研意识淡薄,对待科研的态度始终呈现片面性、曲解性,不能正确地认识科研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造成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与科研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自己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体育教学而不是体育科研。这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升个体科研能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出于对体育学科的传统思维定势导致体育教师较少的去考虑改变现状,反复执行较为低下的工作。而科研工作在外界认知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声望,或者只有社会的主流学科才有资格开展的一项工作,因此外界对体育和科研二者认知的差距给体育教师造成的压力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望“研”却步。

2.1.3对体育学科地位的认识偏差引发教师职业倦怠

出于人们对体育教师存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认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升学压力下过度追求升学率,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学科一度被列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副科”,学科地位低下。因此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不论是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声望还是在社会中的大众认同感都比其他学科教师要低。学科地位低下间接造成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体育学科地位低下则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的自我认同感,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消极怠工。体育教师受学科地位低下的影响,在对待课堂教学、在职继续教育、体育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上积极性大大降低,造成以体育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堂群体对体育学科未能树立正确的认识,平时忽略对体育科研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关注与了解甚少,个体科研敏感度和科研工作能力降低。

2.2外在因素

2.2.1体育信息实时传输性差

在体育信息建设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远比对软件开发和体育信息收集整合的投资建设要大。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建设充足,软件开发却相对缺少,造成体育信息传输的衔接性大大降低,信息的收集整合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在体育信息传输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效性落后,由于缺乏对体育前沿信息实时动态的掌握与了解,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着严重脱轨,只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此外,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开展的交流活动也比较少,造成体育信息的流通性较差,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几乎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体育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几乎不能有效涵盖欠发达地区,造成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缺乏对最新体育动态的了解,无法对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展开。

2.2.2科研氛围差科研氛围对于科研工作具有较大影响,体育教师群体普遍受“重技能,轻理论”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学校缺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系统的科研培训造成其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结构改善不明显,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能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无法科学转换成理论指导,做出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大的可供参考价值。而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他们虽有着强烈的科研意识,对科研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有着深刻认识,但由于缺少可供利用的体育设施、科研资料查阅整合较为困难以及科研工作缺乏科学的纠正指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制约了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另外,“同工不同酬”是目前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教育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课程任务繁重并且还要组织课间活动、课间操等课余锻炼,科研工作的开展受到时间限制、薪资待遇低以及科研经费缺少等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师科研工作不仅受到人文设施环境影响,还受到工作待遇环境的影响,这些对科研工作的进行具有较大的阻碍。

2.2.3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作为对其教学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具有相对的推进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教师评审工作中依旧存有评审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不负责,过分注重职称评审的外在工作,对评审的内在工作关注较少,导致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时只注重论文数量的发表,曲解科研工作的意义,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工作的开展上缺乏主动积极性,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科研工作,发表的科研论文缺少可借鉴价值,不能更好的深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此外,青年体育教师在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起来的科研习惯使其成为体育科研工作大军中的新鲜血液,而在学校教育的评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资历一直作为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职制度的“论资排辈”压抑了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导致其在科研工作上很难做出成绩。由于体育教师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下,将只是当作工作晋升的工具之一,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师对体育科研的认识,从而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质量较低、可鉴性较差、科研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的产生。

3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3.1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

体育学科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所保留的传统认知,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实现理论指导技能,技能丰富理论的同步提升。体育教师注重自身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并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知。使体育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传统认知,真正做到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此外,体育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指导型学科,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牵涉到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体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对体育科研的自信。体育教师还应多关注一些高质量的核心论文期刊,将其理论和教学实践能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体育科学理论来高效指引体育教学,改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所存在的定势思维,加强对体育科研的认识,平衡体育教学中技能和理论二者的关系,使体育教师逐渐变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2提升中小学体育学科地位,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提升体育学科地位使体育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为提升体育学科现有地位,我国对现有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体育地位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切实执行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学校体育政策,将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到学校教育以及体育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对所制定的制度措施进行不断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进行有效调整,以保证工作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行之有效的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不仅要求有制度政策的保障,教师还应该做好学校日常体育工作,充分运用学校的已有资源提升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此外,像日本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但是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得到松懈,我们完全可以向国外学习他们较为成功的经验,指引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3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信息的有效传输需要体育教师之间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合作,以此达到对体育信息的有效整合。这种交流活动不应该仅限于本校体育教师的交流,也不是某个学校和某几个学校的单独行为,而应该是一种有相关部门牵线,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活动。本校内的交流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间共同展开,从而开阔体育教师的视野,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此外校与校间,市与市间,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的交流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样广泛的交流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互动有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交流活动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面对面式大家坐在同一间房间里的交流,而应该是多种渠道的。例如通过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这种形式,不但省时省力,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通过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使体育信息的传输渠道更为宽广,有效把握科研信息的实时动态,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动力。

3.4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其应有的薪资待遇并给与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缓解因参与学校日常管理而带来的工作压力,重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体育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除了对体育科研的物质支持外还应对体育教师进行不间断的在职继续教育科研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时更新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做到理论与技能的良性成长。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设施进行一定的投资修建,使体育教师可以具备良好的场地进行教学,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理论指引技能,以技能转变理论,真正做到理论和技能的相辅相成。而对于刚就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则应该多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积累科研资料。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优秀教师成立学科科研小组,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引,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5建立科学的评审制度,端正体育教师教学态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评审制度对体育教师科研动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严格评审教师的论文质量,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质量,使体育教师的科研理论可以直接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在对体育教师进行职称评定时,由同一地区不同校际间的部门领导对参评教师进行评审,以体育理论教学、体育科研、运动技术讲解示范等教学能力成绩的叠加为参考标准,避免出现评审过程中的诸多不公平现象,端正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学校领导对于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审评管理应该平等对待,避免出现对学科间进行所谓的“主科”“副科”之分,加强对体育科研的认识。对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教师加以肯定或奖励,并将适合学校本身的科研成果在校园范围内加以推广,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科研空间。此外,学校不光对教师进行评审,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考核,由校领导或同一地区不同校际的部门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更利于学校教师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现状及现阶段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端正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使中小学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科学理论,间接的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

体育科技论文范文5

【关键词】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原则

1前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育已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体育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提供了可能。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体育和信息技术作为两支独立的学科虽有融合,但是体育信息技术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在学科发展方向及定位、体育信息技术应用市场开发及体育信息技术人才供需矛盾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体育融合的“速度”和“深度”,本研究以建立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为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利用体育和信息技术两个平台,为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服务。

2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及定位

自上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体育领域。近些年来,体育决策部门不断强调“科教兴国、科教兴体”。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渗透促使体育学科发展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体育科研、科学选材、体育管理、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场馆设计、组织大型运动会的网络系统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8〕。以上说明体育与信息技术已经密不可分,但是,体育信息技术具体朝什么方向发展,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当然任其自由发展对于体育领域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体育领域应该有专业从事体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人员,应该有体育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因此,体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应以培养体育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满足体育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为主要方向。体育信息技术学科还应以体育行业为背景,面向全社会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体育信息技术人才。体育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定位应具有针对性,切实让毕业生能够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研、体育教育和体育管理各部门从事与信息相关的专业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和成效,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保证和提升体育信息采集、处理、传递过程中的质量和速度。

3体育信息技术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

体育信息技术对于体育领域的巨大作用有目共睹,特别是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很难取得大的突破,但是依靠体育信息技术,不但可以优化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而且可以模仿对手常用战术,可以为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为教练员制定训练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目前制约体育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不在于硬件设施,而在于体育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缺乏。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体育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甚至没有统一的教材。因为,体育信息技术属于一个交叉学科,这两种学科不能很好地融合有其自身原因。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个大的学科方向,而体育信息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讲,体育信息技术只是应用方向,而不是不重点研究方向,因此从事体育信息技术研究的专业人才则相对缺乏。对于体育学科领域来讲,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应用科学,对于专业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体育领域研究信息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随着体育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体育专家认识到体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国内一些体育专业院校在本科层次开设体育信息相关专业;也有四所体育院校招收体育信息方向的硕士生;在上海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还招收体育信息方向的博士生。这些都说明,体育信息方向具有较强的社会需求。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很大,但是我国的熟悉体育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还比较缺乏,从各个体育院校已经开设体育信息技术专业的师资情况来看,教授课程的多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他们对于体育也仅仅是参加工作后才有认识。建立一支既懂体育又懂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当前要解决的专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师资队伍结构总体不适应的主要矛盾〔8〕。体育信息技术的重点是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而信息技术本身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样才能体现信息技术与体育“结合”的价值,但是我们发现,体育管理科学化和科研现代化情况参差不齐,训练自动化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也存在整合情况由于课程特点而各有不同。

4建立体育信息学科体系的原则

在我国,体育信息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我国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时间短暂,学科理论体系目前还不完善,面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体育领域日益深入的需求,我们应加快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步伐,让体育和科技的融合更加深入。在分析体育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挖掘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路,得出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应遵循的以下基本原则:

4?郾1系统完整性

这是所有学科体系建设所体现的共同趋向,也是我们进行体育信息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9〕。信息技术和体育研究虽属于两个分支学科,而且从目前看来这两个分支还存在“交集”较少的状况,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寻求两门学科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用信息技术来弥补和开创与体育学科之间的空白,使体育学科向更深入的层次发展,从而去挖掘体育技术、战术、训练、教学、数据库整理等方面的潜力。由此,现代体育学科研究的视野应非常宽阔,它不仅关注自身技战术的提高,也开始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分析优秀选手或对手的技战术。体育学科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量很大,未来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方向一定要有整体性,使体育学科的发展置于整体信息技术体系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拓展学科新的发展空间。

4?郾2时代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信息技术科学和体育科学都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竞技体育不断提高、群众体育不断推广、体育教育不断普及,体育科学不能满足于当代,要着眼未来,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建立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育,就是使其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科学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对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更新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需要体育科学仅仅跟随信息技术发展模式,提高创新意识,大胆运用信息技术,以一种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去审视体育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发展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

4?郾3多样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入,体育领域必然会呈现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时展所提出的要求。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把信息技术和体育技战术分析很好地融合,他们的运动团队都配备有专业的技术分析人员,他们会从各个角度对运动员或运动队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数据。而我国虽然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还不高,但是我们的老前辈在从事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也是我们保持我们优势竞技项目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这些传统的经验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有时会出现冲突和碰撞,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决定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走多样化的道路,这种多样化的发展不会对体育产生坏的影响,它只会对体育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所以,建立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框架构建时,应从多角度入手,构建体育信息技术体系,注重保持信息技术发展的多样性,既可侧重理论探讨,又可侧重操作应用,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体育学科领域的发展过程之中。

4?郾4独立性

独立性只是相对的独立,独立的目的是创新。体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是简单的配备几台计算机,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尽可能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有自身的特色,开拓自身的应用空间,这样才能顾及两个学科的发展〔7〕。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存在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和体系,更要有自己研究的基本问题。只有确立研究的基本问题,并进而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才能体现出来〔8〕。我国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尽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是,尽快制定出明确的学科体系,加强其独立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为此,要强化学科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引进和移植中的消化与融合工作,明确研究的基本问题,确定研究对象,逐步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逐步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其独立性。

5建立体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对策

5?郾1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发展必须强化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体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近几年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为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两个学科的自然因素,体育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成熟度还不够,目前,一些先进的设备或软件还不能在基层体育训练或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这有我们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因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由于体育领域涉及面较广,不同的运动项目就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训练体系,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具普遍性、更具科学性,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需要广泛吸收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这样才能正确地揭示体育运动的要素及其本质。学科体系的构建要注意以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侧重点,以此作为构建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现实基础〔9〕。

5?郾2学科体系发展应体现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才是建立学科体系的初衷和目标。所谓体系的应用价值,就是要根据信息技术已经取得优秀成果,嫁接到体育运动项目或教学训练过程当中,然后用体育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当然这是最初级的学科体系的“结合”,体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学科体系还应以更高的目标为抓手,在全面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挥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建立更容易操作、更适合推广的应用产品。众所周知,体育信息技术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虽然我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些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但是我们也呼吁体育领域的研究人员,多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多向大家提供优秀的应用经验和方法,真正用实践检验体育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

5?郾3学科体系发展应重视和加强体育科学研究

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体育信息技术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还应该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科学和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学科从来都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是有生命力的。学科的成长和发展,必须始终注意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敢于尝试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论。理论研究者必须能够结合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开展研究,对新的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宣传和推广。教学科研工作直接影响到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进程,我国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切实重视并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把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置于雄厚的科研工作基础之上。

6结束语

当前,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影响体育信息技术学科发展主要问题之一,今后需要培养既懂得体育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体育信息技术人才。另外,建立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是体育信息技术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体育信息化人才,就没有体育信息化的发展。体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是广阔的、巨大的。只有提高应用的水平,建立良好的学科体系,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石,杨海燕,杨红英,余文雯?郾 我国体育信息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8)?郾

〔2〕招乐辉,胡耿丹?郾对体育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方向可行性的研究〔J〕?郾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12)?郾

〔3〕张立,李祥臣,龚健?郾数字体育新解〔J〕?郾 体育文化导刊,2012(7)?郾

〔4〕赵谷?郾大型体育赛事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J〕?郾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5)?郾

〔5〕徐雪霞?郾体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郾

〔6〕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J〕?郾

〔7〕侯怀银?郾我国新时期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郾教育研究,1998(12)?郾

〔8〕赵谷?郾省级体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模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9)?郾

〔9〕张楠?郾当今教学论研究的主要趋势和特点〔J〕?郾当代教育论坛,2004(04)?郾

体育科技论文范文6

    定性研究在23年间呈下降趋势,定量研究呈上升趋势;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比,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运用批评理论、文献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变化不大,只是在近一些年略显上升.其中以文献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运用较为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方法并用和多范式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论文四种研究方法分布Hannafin在分析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时指出,"三种主要力量影响了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即行为科学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传统、创新推广研究特性以及学术界对研究的态度".包括心理学在内的行为科学研究传统,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为新兴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主体.只是在近一些年,其他研究方法开始逐步增多,这说明心理学研究传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稍有减弱,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完全移植和照搬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善,其他研究方法逐渐被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所接受."最近,发现和证明知识的不同范式的概念,成为许多学科的主要讨论焦点."在我们的分析中,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主流,这一点似乎与美国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相背.这也许是由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形式具有特殊性,它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同时,这一结论也印证了Barbara B. Seels和Rita C.Richey的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变化的观点,"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些变化的范式包括了向接受定性研究方法的转移,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建构主义心理学观点的转移.教学技术也感受到了许多相同的影响".

    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题目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对美国23年来2975篇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元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教育技术学研究目标角度来看,解释性研究占绝大多数,而且在近几年,其数量在总体上略微有所下降;而理论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开发性研究与评价性研究基本上变化不大,在近几年有所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角度来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23年来美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主体;定性研究在23年间呈下降趋势,定量研究呈上升趋势;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比,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运用批评理论、文献分析和综合方法的论文数量总体上变化不大,只是在近一些年略显上升;教育技术学研究多范式并存的局面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