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例6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游戏,心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网络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当代大学生的心志尚不成熟,存在自制力不强,遇事容易冲动和消极应对方式等特点,很容易出现沉溺网络的消极行为,而在“网络成瘾”人中,主要又以网络游戏成瘾为主,关注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并对其进行适当地引导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一个新的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现状

网络游戏(Online Games)简称网游,是指利用TCP/IP协议,以Internet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是电子游戏与互联网络结合的一种新型娱乐方式。按照游戏内容架构的可将游戏分为:角色扮演类,策略类或战略类,动作类,冒险类,模拟类游戏,类休闲类,运动类,赛车类等[1]。

根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管理学论文,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其中,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下降至23.3%。而网络游戏用户规模继续增长,达到2.96亿,新增3156万,较2009年末增长11.9%。网络游戏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8.9%攀升至目前的70.5%。

玩网络游戏的人通常被称为玩家,据推算,2003 年我国网络游戏玩家有1380万人,2004年达到2025万人,同比增长47%;2007 年将达到 4180万人。这预示着网络游戏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将逐步加大[3]。从中国大陆网络游戏玩家年龄情况分析,国内网络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为23.6岁,其中,19~25岁的玩家占49.3%[4]。据有关调查[5]发现,有55.19%的高校大学生曾玩过网络游戏,其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分别为67%和34.14%。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7.16%的调查对象沉迷网络游戏,喜欢但不沉迷网络游戏的占55.14%。网络游戏成瘾成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主要类型。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分析

才源源(2007)[6]等人在经过调查分析后构建了16~24岁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模型,认为青少年网络游戏心理需要由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成就体验三个维度组成。笔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实际情况以及和学生的交流,总结出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按心理动因大致可分为补偿型、迷失型、自我挑战型和获得归属感型。

(一)补偿型

网络游戏中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该种需求的缺失。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学后,有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差,有的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在现实中不能发泄的方式、积存的愤怨可以在游戏中用暴力来解决,从中得到一种快感。网络游戏补偿了他们所缺失的心理需求。Suler(2001)[7]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认为网络可以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即为网络行为的动机来源,并认为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可定义为“缺失性需求”,而高层次心理需求可定义为“满足性需求”。缺失性需求和满足性需求被认为是网络行为的心理需求的两个维度。Szalvatiz也认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的人更加渴望紧密接触网络及网络游戏[8]。Armstrong等还发现自尊越低的人越会在网络游戏中成瘾,这是由于他们匮乏的社交和自信心的不足[9]核心期刊目录。

(二)迷失型

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与大学时期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大学生们在享受到相对自由空间的同时对新的生活目标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电脑的迅速普及为大学生迷茫的生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Young[10]提出ACE模型解释包括网络游戏成瘾在内的网络成瘾行为,A、C、E是指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匿名性是指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用户在网络里便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逃避现实是指当碰到倒霉的一天,用户可能通过上网找到安慰。很多最初玩游戏的大学生并没有打算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只是由于空闲时间太多,就去随便玩一下。结果随着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的增多,导致越陷越深。即使现在终止,仍然有很多空闲时间难以打发,等以后接着玩的时候等级和装备会远远落后别人,不如继续玩下去。秦华等(2007)的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包括行为重复、沉浸体验、玩家的孤独感[11]。

(三)自我挑战型

一般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管理学论文,希望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中知识的乏味、教育手段的单调化、实践机会较少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成就感,而游戏中的升级、积分、地位、特权等则可以较好的满足其挑战心理,获得成就感。

正如游戏设计师Geoff?Howland所认为的,网络游戏使人成瘾的因素包括:想完成游戏的动力、竞争的动力、提高操作技巧的动力、渴望探险的动力、获得高得分的动力[12]。有研究者以沉浸理论为依托对网络游戏行为的动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网络游戏中进入了一种“沉浸状态”就会延续游戏行为(Choi & Kim,2004)[13]。挑战与技巧是影响沉浸的主要因素,若挑战太高,行为者对环境会缺少控制能力,而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行为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在两者平衡的状态下,行为者就会有一种“最佳体验”(Csikszentmihalyi,1990)。Choi and Kim(2004)[13]认为最佳体验的实现是网络游戏行为的关键动机。

(四)获得归属感型

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是用学生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许多成绩平平、在现实生活中性格不够开朗的青少年,他们同样希望被别人喜欢,希望融入集体,但由于自身的性格以及其他原因,很可能被老师、同学漠视,不被别人关注,游离于班集体之外,这使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于是转向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来寻求心理的安慰和需要的满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孤独感是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如Suler认为具有孤寂感的人容易在网络上寻求情感的慰藉,并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Loytsker与Aiello在研究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联中也发现,较高孤独感的人比较容易成瘾。另外,很多网络游戏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这种交往与合作会使人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

三、正确对待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

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使大学生满足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增强自我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也容易使他们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心理失衡。因此,应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并积极面对其负面影响,并逐步规避消极作用。

(一)端正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和态度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一提起网络游戏,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游戏成瘾,忽略了网络游戏吸引大学生网民的深层心理因素。如前所述,网络游戏正是具有了满足大学生网民深层心理需求的特点,才受到大学生网民的喜爱。深入细致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原因,一分为二的看待网络游戏,发现大学生通过网络游戏表达的内心世界,承认网络游戏具有在虚拟世界实现愿望、弥补缺憾的优势管理学论文,而仅仅将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游戏作为需要矫正的目标,才能解除大学生网民的心理防线,为进一步引导打下基础。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学校应该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引导他们如何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避免出现漫无目的、过一天算一天、病急乱投医等的现象,通过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各种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如各种兴趣小组、实践小组、社交技能、生活技巧训练班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以现实生活的乐趣来取代大学生寻求网络虚拟满足的机会。

(三)构建绿色网络体系,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专业知识

我们应建设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游戏”,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专业知识,这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如网络游戏开发商在开发网络游戏产品时,要考虑到所开发产品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休闲的需要,还应当满足他们开启心智的高层次需要,努力把网络游戏打造成有丰富文化内涵、传播知识和文明的渠道。如在教育网络游戏的开发过程中,游戏公司可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充分了解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诉求,可以动态地调整和完善游戏中的教育成分和结构,更好地将知识与游戏相融合,使之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另外,学校可结合专业特色设置一些相关的网络游戏专业课程,如在计算机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程序编写、试运行、现有网络游戏的优劣势分析等课程;教育类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所隐含的对人的教育作用、以及玩家的心理诉求分析等课程;经济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的营销策略、商业卖点的开发等课程;管理类专业可考虑开设如何在网络游戏中设立游戏规则以实现对玩家的管理、对游戏项目运行的管理等课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增长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和兴趣被专业兴趣所取代。

[参考文献]

[1]gnnic.net/gnnic/view67.php.“天府热线杯”2002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调查报告.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EB/OL].it.sohu.com/s2010/cnnic26, 2010-7-15.

[3]卜卫,郭良.2000年中国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EB/OL].ec.youth.cn/itre/index_htm.

[4]2006中国网络游戏玩家普查报告[EB/OL].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cnnic.net/index/OE/manual/index.htm,2006.

[5]高鸣,成科扬.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介析及有效干预[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6]才源源,崔丽娟,李昕.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J].心理科学,2007,1.

[7]Suler, J. Internetaddiction. 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 ausinterview.html, 2001

[8]Szalvatiz,M.Can webecome caught in the web[M].Newsweek,1999,134:11.

[9]Armstrong,L.,Phillips,J.G.,&Sailing,L.L.Potential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0(53):5373/50

[10]Young K S.What makes on-line usagestimulating: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The 105th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hicago,1997.

[11]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

[12]张璇,谢敏,等.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2.

[13]Choi, D., & Kim, J. Why peoplecontinue to play online games: In search of critical design factors to increasecustomers loyalty to online cont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4.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不仅给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学习诸多方面带来巨大的变化。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有利也有弊。在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这一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以深入剖析,总结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诸多变化,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极其重要和必要。这是一项重要课题,需要进行系统、全面、深刻地分析研究。

一、关于网络的研究

1.关于网络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很多,广大学者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元视角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如孔繁玲、杨临颖等著的《网络世界与当代社会》首先由信息网络化概述人手,介绍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历程等基本内容,接下来从网络与政府管理、商务管理、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全亟论述;罗军强著的《网络社会问题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涉及到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语言、网络传播、网络游戏、网络依赖、网络犯罪等诸多领域。杨雄主编的《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分析了国外网络社会研究情况,并从网络时代的社会公共管理、网络文化、新媒体发展与管理、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对策。孙翔云、陈英、江奇艳的《网络大众论》、童星等著的《网络与社会交往》、南帆主编的《网络与社会文化》、陶然等著的《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等都围绕网络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

2.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雷跃捷、辛欣主编的《网络传播概论》围绕网络传播的发展历史、主体、网络新闻传播、网络舆论、网络文化、网络营销等方面,进行理论性和实用性研究;张佰明、李志宏、蔡越越编著的《网络传播实务》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特点等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就如何构建网络传播界面、网络传播的几种形态加以研究,并就网络新闻传播、网络传播的典型产品形式、网络广告传播、网络营销传播展开具体论述;雷健著的《网络传播》、严励主编的《网络传播学概论》等从理论、实务等方面对网络传播进行了研究。

3.杨礼富著的《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赵兴宏的《网络伦理学概要》对网络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介绍了网络社会的形成、伦理问题表征,分析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成因,探讨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实质,从网络社会法律体系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技术驾驭、和谐网络社会的伦理体系架构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构和谐网络社会;《网络伦理学概要》对网络伦理与网络时代伦理、传统伦理、应用伦理、理论伦理、网络法律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探讨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并选取了一些网络案例来进行道德评析。

二、关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1.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向武著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成长与成才》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的内涵、特征等,接下来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变迁等加以分析思考。黄少华著的《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一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对当前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诸多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如网络信息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网络沉溺行为等,并加以分析和总结。王彩凤的《网络文化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就网络文化的信息丰富性、多样性,网络文化的信息化特征,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网络的互,网络游戏,“网络流行语”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

2.侧重于网络对青少年某个方面的影响开展研究。丁长银的《论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的影响》主要以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导致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错位等为切入点,并提出如何实施对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教育。董军的《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介绍了网络影响下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因上网的直接花销而导致犯罪等四个方面,并对诱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骆剑琴的《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正面意义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时代对青少年婚恋观教育的对策。姚进风的《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指出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积极意义,包括有助于青少年获取资讯、拓展视野、增进交往等,也总结了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负面作用,就提高青少年闲暇生活质量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郭瑞芳著的《网络青年心理分析》就如何理解青年心理健康、青年人格成长的文化渊源、网络文化基本认识等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从网络青年的人格特点、角色选择等方面着手剖析网络青年心理,并对咨询方法进行细致阐述。杨秀莲的《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程燕、余林的《网络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论析》等都是从对心理的影响展开的论述。

3.网络成瘾的问题不容忽视。顾海根主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首先对网络成瘾进行概念界定,介绍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成因,提出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吴增强、张建国主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点、原因、诊断等加以梳理,并从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徐娟、于红军、张德兰等著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从心理干预的角度论述网络成瘾的具体疗法,如音乐治疗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通过分析提出具体疗法,而且都涉及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问题,论述全面、科学。陈漪涵的《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成因及其预防》、李黎的《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调查》等对网络成瘾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4.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王喆、何春歧的《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谈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并进行对策研究。张茂聪的《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介绍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社交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从网络文化自身的特性、青少年的特性、外部因素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成因。单红渡、朱维全的《论网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围绕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成长的积极形象和消极影响进行具体探讨。杨金焱、费世淼的《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挑战》从网络对青少年道德人格修养的冲击等四个方面论述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并分析了机遇、现状等。网络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前的研究成果能够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体现出全面性。

三、关于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1.部分成果通过对现象、成因等方面分析,进行策略研究。如王贤卿著的《道德是否可以虚拟——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道德研究》深入阐述了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与架构、网络道德的内涵与特点等,并以网络游戏、大学校园BBs为例,展开对大学生典型网络行为的道德考察,探究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和成因,通过分析,从主体建构、高校建设、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就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进行探索;王荣发等著的《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症状、危害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网络德育工程、实施网上德育、心灵在线交流、走进课程网站;万美容、叶雷的《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机制及其建构》指出要建构自教与他教相结合的教育机制,网上网下相配合的教育机制以及社区、学校、家庭相协调的教育机制;牛蒙刚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及网络道德教育对策》,柳世娜的《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王长平的《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章毛平的《试论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等也主要侧重于策略研究。

2.部分成果根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不同,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以学校为阵地,潘敏著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总结了BBS、网上即时通讯、博客技术等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就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探讨。张小琏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主要从占领高校网络阵地,掌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加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等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方法。汪欢的《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网络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论述。王煊、赵维的《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张劲松、刘艺博的《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对策》,吕霞、孙昊的《网络阵地建设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李德敏的《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等均从利用网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考和研究。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3

网络文化的发展,改变着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挖掘高校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潜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因为互联网络的兴起和应用,推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方式、培育环境和培育效果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培育方式方面,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使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实现了快速传播,突出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多样性,调动大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其思维的认知度,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视听感觉中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并升华思想。在培育环境方面,从传统的教育资源口头传授和印刷文本的物理空间传播模式转向虚拟的网络社区,打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育的素材。在培育效果方面,海量网络信息实现了培育内容跨校、跨地区甚至跨省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学生对不同方面知识的涉猎,扩大培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平等互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互联网开放式和无中心的网络结构,打破了某一主体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引领人们步入一个“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新天地,决定高校网络文化平等互动性的特征。高校网络平台双向开放共享的信息沟通方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突破身份、地位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观点、挑战权威,实现话语权的平等,推进大范围、深层次的双向交流互动。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中可以无比多地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学习,利于师生间教学互动,实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融合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重视个体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激励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大学生的“人的科学”。

(三)高校网络文化有限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是教育的必然

高校网络文化的资源共享性和平等互动性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界限,将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吸引众多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教育。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科学理念的阵地,其价值取向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决定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有限开放性。高校网络文化建构的核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自己对热点话题的观点看法,高校管理者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观点看法,深入、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交流探讨。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困境

(一)高校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更新的滞后性减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点的社交网络平台更新扩张迅猛,发展速度惊人。但高校网络平台的更新却明显滞后,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更新的滞后性,因设计和功能定格化,网络的监控、管理和利用未同步,制约高校网络文化的全面快速和长远发展;二是内容更新的滞后性,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趣味化、形象化欠缺,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和多变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主体的流失。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全球性、繁杂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

在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网络的零门槛、无屏障、跨文化等特征使各种形形色色的观念、文化等不加过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络中,在丰富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国际霸权集团企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中国构建“西化” “弱化” “分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甄别,会产生认知偏差和价值偏离,使得网络受众的价值观有被“西化”的风险和“多元化”的倾向,后果难以想象。

(三)高校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虚拟空间,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极大便利地获取所需的超大量信息,以虚拟的身份快速完成人―机―人对话的交流。网络信息的交流匿名化,难以实施严格的言论监管,大学生随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使其沉溺在虚拟的“生活圈”,加剧非社会化倾向的“自我封闭”。同时因为缺乏“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信任常常变得软弱无能,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观念、团队精神萎缩淡化,导致价值判断中出现多重标准,引发网络受众的道德行为有失范化的风险。

(四)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群体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助推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高校网络文化境域下,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目的、爱好、价值标准、行为准则、教育程度等因素自愿组成非正式群体,如果一旦一个人错误的价值观念被群里的人认同响应并迅速影响扩大后,网络的群体性就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度。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

变革以说教式为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向“主客体双中心”的多向引导式教育模式转变的理念。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主体与时俱进。教育者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采用渗透和双向互动交流的方式,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2.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教育客体价值需求。首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主体性价值。要求大学生遵循网络伦理道德,明确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学习和开展网络各项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其次,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需求。教育者要以情感人,抓住时代脉搏,找准切入点与学生需求接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后依据大学生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形象化。如根据本专科大学生素质分层次教育,分年级分阶段教育,分不同类型学生教育,分现实和虚拟的情境场域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

1.利用高校网络文化,构建思政理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思政理论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思政理论课程的精髓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用典和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在高校网络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日新月异的高校网络文化动态信息要求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

2.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创建网络特色的育人工作。高校加大??施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作用的力度,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形式枯燥乏味,通过思政精品课程网站、德育网站、网络交流平台能够获得实质性突破,打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把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先进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时效性,渗透影响、教育着大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有效融合

1.建立一支有过硬思政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首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严把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入口关”。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校网络文化增强教育传播的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共管工作机制。其次,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网络应用能力。接受专业化培训,了解网络应用程序,加强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避免出现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片面性和文化话语体系的模式化。再次,教育者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要加强甄别和选择的能力。捕捉背离核心价值观的错误网络言行和不良现象,快速辨别和正确决策,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2.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感的思政工作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领导者和主心骨,对一般学生有领导和示范作用。培养目标一般大学生以内化与践行为主;学生骨干要求带头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为模范为己任,感知、带动一般学生。学生骨干是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和网络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协助教师做好网络文化的形式建构和内容组织,努力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学生骨干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协同教育的优势,同时可以发挥朋辈辅导员监管网络文化中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言论和事件。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文化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大学生青年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在多元的、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强烈碰撞、冲击的网络环境中,面对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亟需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熟悉网络、研究网络,由此因势利导、扬利除弊。面向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研究,着眼于从文化生态多层视角,阐述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提升根本路径;其次,将人文知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涵养有机贯穿到网络文化素养培育体系,寻求深层阐释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价值偏差。这是优化网络文化生态、培育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探索路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重要依据。

2 概念界定

网络文化素质是个体或群体在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活动的熏陶之下,在观念、态度和技能几个层面的表现。观念层面表现为主体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道德水准;态度层面则表现在主体的文化贡献、文化参与、文化维护与个人文化修为等;最直观的技能层面,则直接表现于网络活动参与的信息获取、理解、分享、创造,以及网络文化适应、人际交互、行为约束、自我效能等具体方面。

3 研究述评

3.1 网络文化生态的相关研究

针对目前网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网络信息污染、网络行为失范、网络游戏沉迷、网络病毒泛滥等,有学者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网络文化生态研究,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绿色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实践方法和有效策略。①此外,层出不穷的低级趣味娱乐,表明作为人类科技革命成果重要标志物之一的国际互联网存在着文化生态方面的巨大缺陷,中国网络社会文化面临底线失守的危机,因此亟待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②

有学者分析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的途径、③方法和机制。④有研究对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对其调控的根本在于分析网络生态系统的演进历程,引导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通过技术和伦理法规对网络失衡进行约束,更通过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引领,促使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最终得以实现。⑤

在个体与文化关系的层面,有学者从网络文化对人的思维能力、人格心理、人文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论述了人文缺失的状况,并从构建网络文化重建工程、加强网络文化人文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三个方面论述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重建。⑥

网络文化生态的构建,已成为目前网络环境中社会文化道德底线危机、文化生态失衡以及诸多网络行为失范等相关研究中重要议题。但是,对于网络文化生态的生成、发展、演变及其要素间的互动等则少有系统化的阐述,对该文化生态中的核心价值的挖掘不足,而只有从文化生态的深层机理剖析网络文化的多维向度,才能为文化生态的构建理清思路。

3.2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

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对真理的探索;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部分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现实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的低俗性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粹的汲取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等问题的思索。⑦针对网络的种种弊端,有学者倡导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品格的塑造,积极地开展人文教育。⑧也有研究提出,要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⑨

网络文化在对大学生人文观念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研究从对网络文化特点的分析入手,解读了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学生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⑩有学者提出网络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在信息网络文化中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难以规范;二是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的过程难以控制;三是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效果难以检验。

从已有研究可见,当前关于网络文化对人文精神消弭的负面影响多有论述,而网络环境中,人文素养的系统培育对个体网络生存的积极影响的阐析则较少。人文素养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包括书本知识、日常经验等)将人文精神通过内心的认定、取值、积淀、拓升而定型为个人的心理认同与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精神态度,倡举高品位价值境界和深层次品行底蕴的人格修养,慎对自我、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呵护环境的心理品质。” 因此,将人文科学知识有机融入网络文化素养培育体系,是优化个体网络生存值得探索的路径。

3.3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场域,主要在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在高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包含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学习与体验活动和评价方式等。研究的基本观点在于:(1)文化价值观是网络文化生态构建的核心要素,当前网络文化生态的失衡之症结在于价值观的偏差;(2)人文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内涵可以成为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的核心资源;(3)网络文化生态与社会主体间相互作用,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促使其参与主体的素养提升,同时大学生网络参与行为通过相应的文化素质课程得以优化,从而促进网络文化生态的优化。这也是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后续研究可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 于颖,刘波,刘成新.网络文化生态研究现状与系统构建策略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② 沈望舒.网络文化生态遭遇危机[J].人民论坛,2007(7).

③ 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④ 曾盛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式与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⑤ 张琪.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⑥ 孙祯祥.网络文化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4).

⑦ 刘建.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⑧ 于鹏飞,杨玉春.论网络时代的人文教育[J].教育探索,2003(1).

⑨ 魏爱棠.网络文化与素质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

⑩ 孙树勇,于桂贤,赵慧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文观念的理性渗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2).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角色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者是指在高校中关注校园网络舆论,积极参与到舆论当中,有目的、主动地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人。他不同于网络舆论主体,舆情引导主体除了学生中的意见领袖,还包括专业教师、党团组织、学生干部、校园媒体、辅导员等。相对普通舆论参与者而言,网络舆情引导主体思想更成熟,知识更全面,阅历更丰富,具有先进性、主动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他们政治素质过硬、思想活跃敏锐、性格活泼开朗、专业技术娴熟,具有话语权,能够把握时代的潮流,领悟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在高校中,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其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他们具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性前瞻的特点。他们是与学生交往最密切,接触最频繁的老师,能对学生实施权力性与非权力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成为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核心力量。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多重角色。

一、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平民网民”角色,适时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控

辅导员在网络中,借助QQ、飞信、微博、BBS论坛、博客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网络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他们在其中扮演着普通网络使用者的“平民”角色,只有借助网络自由、平等的特点,倾听学生的心声,融入学生群体氛围,才能有效获取学生的真实呼声,收集涉及到高校自身的重要、敏感和热点信息。辅导员“平民网民”角色的发挥,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和控制学生群体中的苗头性、倾向性网络舆论,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新闻发言人”角色,稳定情绪,化解舆情危机

在网络上,一个简单的信息经过多次传播之后,一些主观判断和想象附加到信息中,而有些真实的信息会被过滤,就可能变成与事实大相径庭的谣言。一些高校害怕向学生公布敏感信息后会引起新的恐慌,也担心学生的不理性舆论会给事件的处理增加难度,于是采取封锁信息的做法,试图将学生蒙在鼓里。但是,当大家正急于了解有关突发事件的更多信息时,如果缺乏权威部门及时有效的信息,谣言就会占据上风,给事件的处理造成更大的困难。避免谣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化正式渠道的信息披露。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学生最容易对辅导员产生信任,如果辅导员能及时各项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处理进度,就能避免各种小道消息造成以讹传讹的情况。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必须发挥网络舆论即时性和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在极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通过网络权威信息,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稳定心态,恢复校园秩序。

三、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领航者”角色,化被动为主动,引导舆论走向

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导中不能仅仅单纯被动地澄清舆论中的错误言论,抵御不良舆论的渗透和影响,更应主动出击,在网络舆情中充当“领航者”,倡导主旋律,通过设计网络舆论的议题,来实现引导学生的目的。网络舆论议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围绕国内外、校内外发生的和学生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而精心设计讨论,通过议题设置,把广大同学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引导同学“想什么”,用积极的话题来主导舆论的走向,减少消极言论的影响,从而形成积极向上成熟理性的舆论。

四、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网络卫士”角色,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网络中摆脱社会现实和规范的束缚,易于滋生大学生不良的网络舆论,甚至产生网络犯罪行为。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充当“网络卫士”角色,一方面及时抵制和清除不良舆论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疏通网上网下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辅导员采取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在网上网下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树立第一道防线,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同时向大学生宣传网络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意识,规范上网络行为,不断减轻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伦理学教育,培养他们内在的网络责任感,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逐渐把他们确立为“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使其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1]

五、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专家角色

由于网络舆论广泛性与复杂性等特点,网络舆论引导不是由某个单一的主体来完成,而是需要多个主体共同的努力。在高校中,可能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主要包括:辅导员、专业教师、党团组织、学生干部、校园媒体等。他们在网络舆论中充当不同的角色,从不同方面对网络舆论进行积极的影响,共同构成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主体系统。

高校党团组织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良好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营造上;专业教师则主要通过专业背景和课堂权威引导学生;学生干部的作用则集中体现在对网络舆情动态的掌握上。辅导员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他是引导工作的核心力量,是引导主体中的“专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决定了其在引导工作中的专职性。新时期网络舆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晴雨表”,辅导员作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必须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占领网络舆情新阵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成为辅导员工作职责。

其次,辅导员的专业性。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应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思维敏锐、性格活泼开朗、专业技术成熟,能够把握和领悟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等特征,而这恰恰是网络舆情引导主体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辅导员在引导工作方面的专业性。

第三,辅导员在引导主体中的核心地位。相对其他主体而言,辅导员更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教师,他们与专任老师相比更具亲和力,感情更好,影响力更大;相对学生干部而言,辅导员的政治素养更高,社会阅历和经验更足,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他们言语的可靠性强,在学生中更有话语权,有权威优势,而在引导工作中,学生干部往往需要辅导员的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筱柏.高校网络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能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网络文学;研究问题;解决路径

如果以1991年4月5日创刊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厦文摘》第4期首发留学生马奇的小说《奋斗与平等》算起,网络文学已走过二十余年的旅程。与之相比,网络文学研究的速度显然慢于网络文学创作。最早的网络文学研究专著是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峰和卜卫合著的《生活在网络中》,最早的网络文学研究学术论文是1998年《粤海风》杂志第5期发表的《后现代文学的斑马线――从一部网络小说谈起》。

目前网络文学学术界有两个领军人物:中南大学的欧阳友权、厦门大学的黄鸣奋。中南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团队以欧阳友权教授为主要倡导者,早在1999年便率先在学术界开展汉语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方面的研究,并依托所在高校,建立了湖南省网络文学研究基地,进而成立著名的网络文学研究所。而黄鸣奋教授则注重网络科学技术,在网络科学技术的依托下对网络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就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做了积极展望,做出了积极贡献,由此申报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专门课题,在学界影响力大。除上述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团体和个人外,还有不少学者在这一领域积极研究,并出版了相关理论著作:如东北师大金振邦的《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学者马季的《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山东师大周志雄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杭州师大刘克敌的《网络文学新论》等。此外,专门研究网络文学的学术论文也层出不穷。截至2013年12月22日,在“知网空间”上搜索以“网络文学”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共搜索论文893篇,其中核心期刊225篇。学术界的研究热潮也影响到在校学生,不少学子把网络文学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目前,在“知网空间”里已能查到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106篇。

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普通民众,也吸引了高校学者。这种吸引多少带有无奈。网络文学的无序化、粗俗化成为众人皆知的不良倾向,文学研究者必须扩大视野,树立对网络文学的引导和规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网络文学研究虽日渐兴盛,但众多研究专著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宏观泛化的讨论、对代表作家作品挖掘的有限性、批评理论嫁接法、文学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等同等,这些问题反映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深度欠缺,重视理论和技术性概念的解读,与研究者的学院派研究背景有关。基于上述种种,本文展开如下反思探讨。

一、研究路径偏执、忽视网络文学多样性

部分研究者撇开传播方式的不同,单去分析文本文字语言的特点,忽视现代传媒的独特性,对多媒体文本的关注和研究还不够,或者从计算机技术层面的分析多过理性的艺术阐释,忽视了美学、文学审美层面,网络文学被肢解为自然科学的技术成品,不再是人文性的审美艺术对象。研究论文通篇充斥的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对网络文学的学理建构毫无益处。

二、细读文本才是批评的王道

就现阶段而言,做好网络文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步是解读好具体的文本。“文学批评,作为思想和文化的活动,必须直接面对作品,即解读作品是批评的第一步,作家作品具有第一性地位。解读作品永远是批评的神圣法则。解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感悟、欣赏、思想的过程,也是与作家作品交流的过程,更是面对读者的批评――文学批评的主导功能,能够给予作品真正的价值定位,使读者心中有所依靠”。就中国古代文论的建设道路来看,它们在文学评论过程中,很少用抽象性、纯理论性的文字说明,而是将理论批评熔铸在实际的批评活动中,以此指导文学创作活动,并不断总结文学创作经验,最终实现纠正不良文风的创作目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注重作家作品分析的创作传统应该被网络文学研究继承。如果当代网络文学研究者不注重文本细读,必然导致研究成果呈现浮泛化、雷同化的发展趋向,无法与网络文学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三、重视理论本质,勿将现象作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