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例6篇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欧盟经验教训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Union—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至今已经进行了6次扩大,现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8亿,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成为全球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欧盟的区域发展经验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欧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

1.完善的机构设置,为跨界治理提供制度基础

当今世界组织间网络合作的成功典范莫过于欧盟的区域合作。在纵向上,欧盟区域合作的组织体系形成了超国家、国家、跨境区域、地方等多个等级层次,实现了各个层次的权利平衡和利益表达机制的畅通。就横向看,欧盟的区域协调组织名目繁多,在整个区域合作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日益彰显出公共部门、私营机构与第三部门的“合力”作用。在这些组织群体中,区域协会、银行、利益团体、政策联盟、政党、公共舆论等形成几股重要的力量。这一系列区域合作的制度框架,形成了一套稳固的制度基础。

欧盟是一个“特殊政体”,一种远远超过国际组织,但又不符合联合国国家思想的政治体制。这一“特殊体制”显示了欧盟在协调跨界行政主体方面的能力,其能力是由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目标和工具以及执行政策目标和运用政策工具的组织形式所构成。欧盟共有5个主要机构,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其他重要机构还有欧盟审计院、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区域委员会、欧洲警察局和欧洲军备局等。

2.坚实的法律基础,保证了合作组织与政策工具的合法性

政策是行为主体制定的,而且还需要由行为主体来运用,行为主体制定和运用政策工具还要有相应的合法性。因此,组织机构及法律框架构成了欧盟经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欧盟的法律基础,它规定了欧盟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政策行为主体的组织架构。根据这个法律,欧共体的行为主体形成了主要由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及区域委员会等组成的组织架构。欧盟的区域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与其合作的法治文化和健全的法制规则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在起初的《欧共体共同体条约》还是在后来的《欧盟条约》中,区域合作法制化的思想一以贯之。欧盟及成员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且文本内容非常详细,操作性很强。据欧盟官员介绍,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的规划和法律法规文本,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居民和政府的意愿,并能使企业、居民和政府有章可循,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欧盟各项政策实施的每一方面和每一步都遵循严格的定义、规范和量化标准,以保证政策实施的科学性、高效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由定义、规范和标准构成的机制指导援助决策可以避免长官意志,避免地方与决策机构间的纠纷,以及避免由此造成的决策拖延,同时也有可以铲除腐败的根源。

3.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1962年1月,在统一市场、共同体优先和财政一致的前提下,欧盟前身——欧洲共同体的欧洲委员会建立了欧洲共同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大的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同时,欧盟部长理事会确定的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三项基本原则:单一市场原则;共同体优惠原则和共同财政原则。共同农业政策的运行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市场机制、货币补偿金机制、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EAGGF)和共同市场组织来实现的。

欧洲共同农业政策从成立之初就成为日后欧盟建立包含商品、服务、人员、资本均能自由流动的单一市场的基础,并因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成为协调共同体内政治、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的各经济体的黏合剂。回顾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欧盟农业政策目标在过去40多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产品自给率水平转变为减少过剩、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和维护农村社区等。综观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可以看出,欧洲各国在各个阶段针对不同经济形势而制定的农业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共同农业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农业的发展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推动了欧洲一体化事业的进程。

4.欧盟推行区域政策,缩小成员国间的差距

早在欧共体成立之初,就已经认识到地区差距会威胁到一体化的进程。1958年的《罗马条约》前言强调,“切望通过缩小存在于各地区间的差距和降低贫困地区的落后程度,加强各国经济的一致性和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欧盟区域政策两个重要的举措。

问题区域的确定。“有问题地区”包括为了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而需要提供长期援助的不发达地区;为了通过生产性投资来调整产业结构,抑制夕阳工业的发展,促进新兴工业的建立而需要短期或中期援助的地区;受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或受共同体政策影响以及预计要受到影响的地区;边境地区。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确认的“有问题区域”能够得到区域政策的支持和直接的财政援助。

协调成员国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涵盖了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欧洲社会基金(ESF)、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EAGGF)、结构和聚合基金(StructuralandCohesionFunds)以及其他的投资机构。这些资金来源于欧盟共同财政预算,主要是通过欧盟内经济区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3个级别之间互协商,以长期区域发展项目形式或专门计划的形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实现的,用于援助成员国贫困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5.实行共同社会政策,逐步实现欧盟社会聚合

欧洲联盟是由世界上一些社会政策体系最为完备的福利国家组成的,但欧盟没有把成员国中发展完善的社会再分配制度统筹起来,根据欧洲统一大市场的需要,通过成员国和欧盟的双重努力,逐步建立独特的社会政策体系。在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欧盟逐步建构了一个“社会政策区域”,以解决其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所面临的诸如失业、贫困等重要社会问题。这个“社会政策区域”是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签署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1994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社会政策白皮书》,1997年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将社会政策的发展导入了一个更新更广的领域。2000年,欧盟《社会政策议程》提出了社会欧洲的建设目标:实现欧洲社会模式的现代化。

欧盟的经验就是,把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与消除社会排斥结合起来,使欧盟的成员国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把原有的不同国家的社会政策粘合起来,并通过欧盟的作用,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在一体化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整合。

6.重视科技发展战略,实施科技一体化

自1984年欧共体实施《第一个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计划(1984-1987)》以来,欧盟已经落实了六个科研总体规划,它们在促进共同体范围的科研合作,克服成员国间重复研究、浪费资金及势单力薄等弊端,发挥欧洲整体科技优势方面,做出了贡献。科技框架计划从共同体出发,指明未来4年或5年期间共同科技研究总的发展方向,通过整体规划,确定共同体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行动,包括这些行动的科学技术目标、优先领域、项目安排、经费预算等。科技框架计划的具体执行方式主要包括3种,即由共同体研究中心进行的直接行动、由共同体资助并在成员国的研究中心进行的间接行动、可以超越共同体范围的所谓联合行动(如在成员国间或在成员国与有关联系国之间展开)。显而易见,由于共同体的大力介入,欧洲科技框架计划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成员国间的科研活动协调,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以提高研究项目的效率,并最终对提升欧洲科技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因此它在共同科技政策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欧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教训

欧洲联盟仅仅是一个国家邦联,但它不是一个联邦国家。过去50年里,它的政治制度不断演变,建立在一系列条约基础之上。在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欧盟的决策机制问题。欧盟的决策机制是首脑会议和欧盟理事会。首脑会议实行共议制,如果在某个问题上一时无法取得共识,则推迟到下次首脑会议再议。这种决策机制虽然降低了大国操纵的机率,但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出现了无法兼顾的两难境地。此外,对欧盟委员会(欧盟的执行机构)的大小和席位分配、对欧盟议会席位多少和分配也都存在着争议。随着欧盟的扩大和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欧盟在政策协调上难度增大,甚至出现僵持局面。

二是利益分配问题。成员国内部经济差距大,扩大后机构和协调更加困难;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各项开支,2004年初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今后十年的年度预算框架,预计预算额将从目前的1,000亿欧元增加到2013年的1430亿欧元,即占到欧盟生产总值的1.15%。这一建议遭到净摊款国的反对。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基础不同,受惠国和净受惠国之间就存在无法避免的利益分配问题。

此外,欧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存有一定困惑,这在目前的制宪问题上反映得尤为明显。欧盟是在摸索中成长的,今后究竟是走向邦联、联邦还是其它形式的超国家联合,欧盟领导人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财经研究,2007,(1).

[2]韩喜平,李罡.从价格支持到农村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变与启示.理论探讨,2007,(2).

[3]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赴德国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培训团.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启示与借鉴.中国经贸导刊,2004,(10).

[4]赵昌文,Swain,N.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10+1模式)这一经济课题研究已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有必要对次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对次区域合作的十年的历程进行回顾,对次区域合作的成就和阻力进行总结,对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其中主要是次区域合作的对策探讨,分别为政府对策、企业对策、“桥头堡”对策和次区域局部自由贸易区对策等。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主要包括合作范围、合作方式、应采取的合作对策等。

一、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所谓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形。简单地说,就是单位要素投入量所耗费的成本比由这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益少。规模经济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外部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来源于产业或行业的规模大小。即当一国的某个产业或行业规模比较大时,相互在技术方面的影响和节约成本方法上的影响比较容易传播和推广,因而可以起到规模经济的作用,其结果是在同样单位要素投入的情况,得到更多的产出。内部规模经济则产生于某个企业内部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在中国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主要指的是外部规模经济。加强区域合作尤其是是自由贸易区后,可以使产业或行业规模大大扩大,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同时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比较优势的作用,也可使某国的某一强势工业或某一企业大大扩大内部生产规模,产生内部规模经济。

(二)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这一原理的基本点是:(1)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2)这种相互依赖、日益扩展到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扩展到各个方面,而不只是哪两个国家、哪两个民族的相互依赖,也不是在某一领域内的相互依赖,既包括物质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3)这种依赖是相互的、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单方面的;(4)经济上这种相互依赖的纽带,把各个极不相同的民族联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促进了某些民族隔阂和民族利益对立的消灭,有利于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孤立的状态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于落后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互依赖的本质原因是:(1)生产力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力;(2)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分散、狭隘、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在广阔的空间内代之以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3)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自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形成各自的经济社会特色;(4)在加速率的作用下,技术的空间推移规模大大扩大,推移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的更新期大大缩短;(5)资本的国际化。

(三)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经历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等一系列的演变阶段。

马克思主义地域分工理论要如下几个要点:(1)社会生产专业化以至商品生产各个阶段的专业化,在空间上就表现为地区专门化,导致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在广阔的区域内,按商品分工实行生产的专门化。这种分工,把一定的生产部门固定在一定地区;(2)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地域分工的性质及其进步意义;(4)地域分工的作用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变革。

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与阻力

(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外部环境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

1.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多边贸易谈判的艰难推动了开放性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

2.经济发展多样性和互补性,推动了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

3.APEC的阶段性成功,推动了开放性区域合作的快速发展;

4.社会文化上的亲和或联系以及地缘关系促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结成区域市场。

(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阻力

1.目标定位的模糊。东盟合作首先是从政治层面上起步的,至今为止,仍主要停留在政治层面上,但“10+1”却要求从经济层面上展开合作。

2.社会制度等的差异。在东盟内部和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存在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甚至对立。

3.主导力量的错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须有经济上占优势的强势国家或联盟来主导,但“10+1”模式框架下,因为主要停留在政治层面上,却在相当程度上由东盟来主导,但东盟各国却经济上和中国有相当的差距。

4.政治关系的滞后。在中国东盟的合作中,政治关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经济上的迫切要求合作却遇到政治上的领土纠纷、“中国”等的阻挠。

5..美国、日本等的干扰。东盟的联合和发展,影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控制了以及日本在东亚的优势地位,东盟和中国的合作更加会削弱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并会加剧与日本在资源争夺、产业扩张方面的对立和竞争。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来

(一)区位优势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结合部,面积2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5亿,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农业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特别明显,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充满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深入一点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腹地涉及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大约拥有20亿人口,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地,有望成为21世纪世界和亚洲新兴的巨大市场。

(二)亚洲开发银行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GMS)自1992年起开始实施,提出交通、能源、电讯、环境、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与投资和农业等8个重点合作领域。该合作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部长级会议,其二是司局级高官会议和各领域的论坛和工作组会议。

(三)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

1996年举行了第一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正式启动了东盟倡导的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每年召开部长级会议和高官会。其目的是将东盟与湄公河流域地区经济联系起来,以老东盟成员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带动新东盟成员的经济发展,形成扩大的经济增长圈。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及中小企业发展、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等合作领域。

(四)湄公河委员会(MRC)

新湄公河委员会是在1957年成立的湄公河下游调查协调委员会的基础上产生的。湄公河下游的泰、老、柬、越四国于1995年在泰国青莱签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强调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整个湄公河的水和相关资源以及全流域的综合开发制定计划并实施管理。

四、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政府对策

1.建立澜湄次区域经济共同体,利用好有关国际协调机制,编制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次区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简化贸易程序,减少非关税壁垒,简化签证手续、货币兑换方式等。应把这一地区建成一个经济共同体,一个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政策一体化。

2.加大投入,尽快改善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彻底改善交通现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建设我国进入东南亚、南亚陆上国际大通道,重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形成我国西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加快疏浚澜湄水上通道、建设泛亚铁路等工程的步伐。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把重点放在旅游、环保、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与投资等领域。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高科技。在发展边境贸易、互市贸易以及易货贸易中,非国有经济发挥了轻便灵活的优势,扩大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新增长理论创始人罗默说“一些亚洲国家的增长主要得自于他们从工业经济国家中得到相关的技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用于国内经济,以提高生产率”。

4.更新观念,进行区域创新,加强生态环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应跳出梯度转移和资源的约束,以创新要素积聚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理论来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培育区域网络,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积聚品牌企业,发展“产学研”三螺旋模式,重视环境保护和保护生物多样化,建立自然保护网络,保护珍惜物种,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5.开展跨境“科技示范区”、“自由贸易区”试点,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在政治上,消除次区域国家间历史和现实的矛盾,消除对抗和冲突。建立经济特区以促进边境贸易应该是澜湄次区域经贸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

6.建立次区域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应大力建设区域信息网络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可首先集中于旅游和物流。

(二)企业对策以基础设施建设的TOT项目方式为例

1.TOT项目方式简介

TOT(Transfer/移交Operation/经营Transfer/移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兴起的一种最新的项目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领域中正被广泛的应用。中国企业以TOT项目方式把大湄公河次区域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五国(项目的拥有者)已经投产运营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特许经营期),以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从缅、老、泰、越、柬五国获得其经营权,特许经营期满后,再把这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无偿移交回缅、老、泰、越、柬五国政府。

2.中国企业以TOT项目方式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中国企业通过TOT项目方式应用,可直接参与解决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速度慢、管理落后、技术滞后、资金短缺等的问题;可以为其引进资金;可以为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改善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中国企业可持续的在该区域占据领导地位;巧妙地回避了缅、老、泰、越、柬五国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易于满足缅、老、泰、越、柬五国特殊的经济及法律环境的要求,易推广使用;有利于盘活缅、老、泰、越、柬五国现有公共基础设施的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缅、老、泰、越、柬五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发展;可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中国的劳务输出和技术贸易发展;可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培养“中国导向”人才;可为中国实现“以经济合作带动政治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和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对策以云南为例

云南拥有多样性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在中东自贸区的进程中,云南可以与东盟国家开展广泛的合作。

1.建立贸易通道和边境贸易区。可利用中国与东盟国家良好的经济互补性,以澜湄次区域合作开发区、昆明曼德勒发展走廊、昆明河内发展走廊等“一区两走廊”为依托,沟通中越边境水运通道和口岸通道,为双方创造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条件。

2.建立金融中心。1998年12月东盟首脑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从1999年1月起,外国投资者可在投资范围、资本货物进口、出口配额、经营税收、审批程序等方面,在不同东盟国家中所有行业向区域外投资者开放,并给予新的投资优惠。

3.建立信息平台。在昆明和河口、磨憨、瑞丽三个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分别建立技术先进、信息全面、内外相通、能够便捷交流的信息枢纽,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4.产业合作开发。利用云南和东盟良好的经济互补性,实施云南与周边国家的跨区域、跨国界合作,提高双方经济层次和产业水平,促进贸易的良性发展。积极引导国内资金、技术、人才、管理通过云南参与东盟国家开发,加大基础产业发展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5.开发生物、边境旅游资源。加强云南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和污染治理步伐,为中东自贸区建设提供生态屏障。充分利用云南和周边国家的旅游资源,推出边疆风情、原始森林、独具民族文化的旅游精品路线,共同构建世界级“中国大西南与中南半岛”黄金旅游圈。

6.开发水电能源。云南边境经济区具有地质地理条件好,水库淹没区人口少、耕地少、电站建设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因此,应积极争取国家、国际的投资规模,实施水电能源综合开发。

7.在昆明构建国际公共事务办事机构及商贸交易中心。

(四)次区域局部自由贸易区对策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自由贸易区为例

1.建立次区域局部自由贸易区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说,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扩大对外开放,把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是建立与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合作机制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促进中国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发展。

2.建立战略

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要实施四大战略:

(1)大经贸战略。即边境贸易和大经贸、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一起上,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出口规模。

(2)走出去战略。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对越南及东盟国家的投资,以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

(3)发展特色经济战略。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树立新的发展观,改变过去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产品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发展本区域内有比较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及产品。

(4)“内外合作”战略。通过河口老街自由贸易区把大西南联合起来,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及东盟合作开发。

五、结束语

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是在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成为必然而又在现阶段无法迅速实现的情势下,由各方努力而所作的先行试点,同时也是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中,现时期政府要经济扮演“铺路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开展对话、磋商协调、编制规划、放宽政策、加大投入、示范拉动、更新观念、信息共享等;企业也应积极介入到次区域合作中去,尤其是抓住前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的契机,以TOT或BOT项目方式参与并占领次区域合作中的经济领域制高点;在地缘上有得天独厚优势的西南省份更要立足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将“西部大开发”和“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传统意义上的领域和非传统领域的合作;局部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试点和必经阶段,各方应慎重把握机会,更新观念,制定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争取局部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和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林其屏,《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亚太经济》,2004-3,P2-5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3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二)拥有相互联系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联系,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联系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联系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联系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联系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澳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腹地的建设、对于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内陆的转移和市场的纵深扩展、对于加快西南地区经济的国际化步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等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良好前景和切实步伐,使得深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和贵州等省区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连接东盟地区的前沿阵地。而泛亚铁路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又使得这种前景正在成为现实,这一外部条件的巨大变化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整合区域优势,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局面,成为珠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新的形势也使得加快珠江经济带建设步伐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二)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沿长江干流形成的横贯中国东、中、西部7省2市的经济区域。长江干流西起四川,经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至上海入海。沿途与8条南北向铁路干线交汇,流域内公路网密布,是沟通中国华东、中南和西部四川盆地的天然纽带(福建省不在长江流域,在现有的长江经济带区域性合作中参与也较少,但由于该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交流和联系比较密切,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主要辐射范围,这里在四带划分中也将其列为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由于黄金水道提供了发达的内河运输通道,该经济带各区域之间的合作较早,也较为密切。同时,该经济带集中了中国40.8%的人口和48.6%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于近年来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省区较多地集中在该经济带,其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上海取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将进一步带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也将为沿江地区之间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三)陇海———兰新经济带

陇海———兰新经济带是依托欧亚大陆桥,东起江苏省的连云港、沿陇海兰新铁路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到达中国最西端的新疆所形成的经济区域。该经济带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跨度最长的经济带。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建设和贯通(目前欧亚大陆桥共有四条,一条是东起俄罗斯海参崴,穿越西伯利亚至西欧的铁路,一条是东起中国江苏省连云港,沿陇海—兰新铁路出乌拉山口,穿越中亚地区至西欧的铁路,一条是东起中国天津,沿京包铁路出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穿越蒙古国至欧洲的铁路,一条是东起中国大连,出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口岸,连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至欧洲的铁路),形成了构建经济带的相对完整的点———轴体系,又因为陆桥在连接欧亚两大洲方面的特殊地位,沿线各中心城市之间采取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形式,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强和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合作为畅通这条经济带向西开放的通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该经济带所经地带长,欧亚大陆桥过境国家多和受中亚地区局势影响深,以及带内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相对较小,东部的龙头作用尚没有形成,西部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尚未显现,带内各地区之间协作的内在动力和基础还不甚牢靠。

(四)京津———呼包银经济带

京津———呼包银经济带是以京包———包兰铁路和110国道为主轴线,以北京、天津、唐山、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等节点城市为依托形成的经济区域。该经济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6省市和陕西的北部地区,是横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的中国北部地区的联系纽带。该经济带腹地是中国著名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晋北、陕北、蒙西是中国最主要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产区。东部包括京津唐在内的大北京地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并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北京申奥成功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带动信息、知识和资本密集的大北京地区的腾飞,加快以北京、天津为龙头的京津———呼包银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

各经济带的基本情况、相关指标和主要辐射地区如表1和表2所示。

三、建设四条经济协作带的重要意义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强东、中、西部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建设上述四条经济带是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协调发展

四条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

表1四条经济协作带及其主要辐射带动地区的范围、人口、土地面积及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表2四条经济协作带的主要节点城市及联系通道

大。比如位于珠江中上游的云南、贵州、广西3省区,与社会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相比,差距就相当大。2001年,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广东是广西的4.8倍,是贵州的9.8倍,是云南的5.1倍;人均GDP,广东是广西的2.9倍,是贵州的4.7倍,是云南的2.8倍;进出口商品总值(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广东是广西的98.2倍,是贵州的273倍,是云南的88.8倍;外商直接投资额,广东是广西的31.1倍,是贵州的421.8倍,是云南的184.8倍;固定资产投资,广东是广西的5.3倍,是贵州的6.5倍多,是云南的4.7倍。其它方面彼此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缩小和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依靠国家政策性支持外,更需要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协作。因此,四条经济协作带的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合作。抑制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

(二)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7%以上。长期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以生产要素的巨大投入和对能源的大量消耗为条件的。这在对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很高要求的同时,也意味着能源工业将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国民经济长期快速的增长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将继续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需要有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市场支持。中国的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滞后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也意味着这里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潜在市场需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四条经济协作带内部跨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正在进一步改善。同时,西部地区也是中国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包括长江源头、黄河源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内蒙古沙地等在内的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然在加剧,并日益影响到东中部地区,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因此,加强东西协作经济带的建设是实现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需要。

(三)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

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生产要素条件、社会条件方面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东部在自然资源方面相对处于劣势,但在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社会资源以及工业基础、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省份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且中西部省区有些重点城市的工业基础也相当雄厚,但在无形资源方面却存在着相对劣势。正是这种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存在,为经济带各地区开展经济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优势,提供了可能。目前,经济协作带的东部地区在经过多年以来的经济扩张以后,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对能源、劳动力和各种初级加工产品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原来支撑这一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正在面临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而有向周边地区转移和扩散的要求。相应地,与之毗邻的中西部地区则具备提供能源、劳动力和各种初级产品的条件,也具有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能力和需求。同时,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基础。经济带上下游地区之间在农副产品、旅游产品和能源产品等领域建立起了紧密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等合作正在有序实施。因此,经济协作带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各地区在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中,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构筑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协作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四)有利于建立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和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目前,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体制保障已经基本形成。第一,在全球体制方面,中国是WTO成员;第二,在地区经济合作方面,中国是APEC的积极推动者;第三,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中国正在与东盟进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同时,中国还参加了东盟与中日韩的定期对话机制。因此,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迈向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崭新阶段。从空间上看,一个由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省会城市直至内地各开发区所组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沿海和沿边的对外开放边境环带也初具规模。向东、向北、向南和向西全面立体开放的总体趋势也基本明确。在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四条经济带的建设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珠江经济带的建设对于加强向南开放和实现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对于带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交流和实现与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向西开放,推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京津———呼包银经济带的建设对于实现向北开放和进一步推动中国参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政策建议

———把加快这四条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作为21世纪中国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

抑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正在成为目前中国区域政策的首要任务,而四条经济协作带的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尽管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带内各地区之间所具有的经济基础和内在动力,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将受到政治、财税、文化、体制以及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制约,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依然需要中央政府从宏观上进行协调和推动。因此,应当将加快这四条经济协作带的建设作为中国21世纪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

———做好国土开发空间规划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资源约束将存在于其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方面要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做好国土开发空间规划,并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其顺利实施,有利于各经济带之间以及经济带上下游之间形成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分工格局,有利于克服资源开发的盲目性,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突破现代化建设的资源约束。

———加强经济带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规划

经济带的建设要求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划为主导模式下的区域功能分工,应当从城市群和经济带的发展着眼,从整体上考虑全区域的发展问题。这就需要超越行政区划的界限对经济区的功能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时,对经济运行效果的度量和考虑也应当更多地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应当引入全区域效益最大化的概念。这就要求在规划上实行联合编制,共同构建经济带产业发展和布局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框架,在各地区之间进行合理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沟通区域间联系的网络型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电力和通讯等的规划与建设。要统一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对重大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区域协调和配合,使经济带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引导和鼓励带内的产业分工、转移与调整,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

应当进一步加强经济带内各地区之间的协调,根据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通过制定一些共同的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带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为充分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加快区域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各地区不宜强调在自身行政区划内培育和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同构现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性的产业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各地要着力于发展特色产品,提高某些重要的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消除地区封锁和贸易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在中国具有深远的传统和现实的基础,是制约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因素,长期看对地区发展是一种损害,更不利于全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通过区域内部的统一协调,打破在资金、人才、技术、资产重组、人口和产品流动方面的各种障碍,确保形成区域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实现区域内部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内以及与区外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竞争、有序、统一、开放和面向世界的开放型经济带。

———建立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

保证生态安全是经济带上下游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目前,这四条经济带上游地区生态的退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安全,而且已经严重影响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改善上游地区的生态状况,将施惠于整个经济带。然而,上游地区的生态建设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还有可能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上游地区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为了保证生态建设的持续性,必须建立上下游之间生态建设的利益补偿机制,使下游受益地区也承担一定的(甚至是主要的)生态建设成本。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基础;合作博弈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省际边界区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绝大部分经济较落后。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际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要缩小省际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互动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来看,区域合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处于共同区域空间内的不同地区之间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进行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其最终目标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研究合作的重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指导,不论从两者的定义、运行条件,还是内在本质和最终目标都是统一的。因此,本文认为合作博弈论完全可以作为指导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

为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时代的社会经济合作活动的宏观空间规律,需要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重要成果。伴随世界经济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关产业和技术跨国转移的理论扩展了用以解释和分析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和建立关于国家之间,特别是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产业技术联系宏观规律的理论解释,为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互补性发展寻找理论根据,其中主要有行政边界区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竞合理论、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协同论。

(一)行政边界区理论。边界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某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与其他接壤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在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地理空间。省际边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行政边界区理论一是源于行政区经济理论,即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纵向运行系统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区域经济的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出现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二是来源于行政区边缘经济论。在行政因素对经济的约束作用下,我国行政区交界地带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对行政区之间经济、社会因素流动产生的阻碍或促进作用,表现为边界区域中不同行政区的城市经济水平增长的结构性差别、要素流动的断裂或一体化。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系统动力学出现于1956年,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瑞斯特教授。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方便地处理非线性和时变现象,能做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仿真分析和研究,适于分析研究系统结构与动态行为。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几乎遍及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新学科,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各个因素之间还互相产生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想把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清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般的分析方法很难做到。而系统动力学正是分析复杂动态系统问题的方法,所以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是非常确切的。

(三)竞合理论。竞争与合作是彼此关联的,要研究合作问题,必然涉及竞争问题,而研究和处理竞争问题,则又需要合作来化解,该理论强调的是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必须保持合作。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加剧了市场变化,并不断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运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企业进入了从孤立生产向协作经营、从生产型向关系型、从独立发展向互联合作的大转变时期。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可以带来1+1>2的联盟协同效益,使单个企业的局部优势发展壮大为全面的竞争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综合利用。企业的竞争正进入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时代。“竞合”从企业中产生,进而被其他研究领域所采用。

(四)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所谓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产业形态说和比较优势理论等已有理论学说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对世界技术经济演变格局进行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技术周期与不同国家技术梯度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关系,基于技术差距的比较优势的梯度递进和转移决定着世界生产和贸易格局的阶段性动态演化。这一理论学派对国家间技术差距的认识逐步从行业技术差别扩展到产品的质量档次差别和技术含量差别以及生产过程的技术差别,从垂直性的技术差别扩展到水平性的技术差别。

(五)协同论。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论指出,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协作,这种系统会研究内容,可以概括地认为是研究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各种系统的发展演变,探讨其转变所遵守的共同规律。应用协同论方法,可以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类比拓宽于其他学科,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有效手段,还可以用于找出影响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

二、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博弈分析

博弈论在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利用数学工具对种种社会经济选项进行深入地分析,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博弈论的一个分支――合作博弈理论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合作博弈论还没有像非合作博弈论那样应用广泛,但将来定对人类的前途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将合作博弈论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中,可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还可以使问题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站在某个决策方的立场上找出针对其他方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能够分析这些决策过程中各博弈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规律,导出合理的结果并用以说明相应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一)合作博弈。博弈论,也译作对策论,主要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存在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反映了博弈局中人的行动及相互作用间的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局中人、战略、支付、行动、信息、结果和均衡,这些也是一个完整博弈的基本要素。在众多经济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博弈论成了一种普遍应用的工具,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都被人们理解为某种博弈问题。根据博弈双方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把博弈论划分为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合作博弈理论倾向于对合作的研究,其强调的是集(团)体理性、公正公平、效率和效益,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是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而非合作博弈理论则偏向于对竞争的研究,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是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决策从而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合作博弈亦称为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之所以能够增进合作双方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因为合作博弈能够产生一种合作剩余。这种剩余就是从这种关系和方式中产生出来的,且以此为限。因此,合作必须经过博弈各方的讨价还价,达成共识,进行合作。在这里,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合作的结果,又是达成合作的条件。合作的目的是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与个体利益并不发生冲突,各博弈方的收益相对均衡而合理,可以说合作共谋符合各方的利益。合作博弈的关键还在于要在合作框架内建立互信,形成一整套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博弈分析。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竞争是手段,反映出各区域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时所表现出的利益冲突;合作是目的,反映出各区域对共同利益的认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只注意到了各区域之间存在的经济上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可能推动它们之间经贸联系的深化,但却忽略了利益协调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迄今为止所有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都是这两方面综合的结果。获利动机会促使各区域求同存异,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的政策,最终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分享合作带来的收益。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合作博弈论的方法,将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各国、各区域间的一个合作博弈,进而揭示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将各个子区域看作一个行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子区域都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于是,在资源非均衡性与独特性及国家财政有限性的限制下,各子区域政府和企业间相互竞争。各地部门均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各自预期目标。因此,为了保证整体区域利益最大化,各子区域之间必须相互合作。可见,一个地区在做出战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身优势,还要考虑其他地区相关决策,而且该决策也会影响到其他地区决策的制定,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应以集体理性为基础的合作博弈来分析。

区域主体间合作博弈的现实困境:我们可以把各区域主体的行为看作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所谓重复博弈,实际上就是同一个博弈反复进行所构成的博弈过程。由于重复博弈不是一次性的选择,而是分阶段有先后次序的一个动态选择过程,因此它又属于动态博弈的范畴。1、同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同质区域,由于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类似和接近,单干思想往往比较强,合作的愿望不是很强烈。但是,一旦同质区域之间开展经济合作,就可能产生规模经济、规模效益。2、异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博弈。异质区域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能源、原材料产区与加工工业集中地区之间的合作。例如,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偏中西部,而现实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经济要素分布偏东部沿海。这种空间格局一方面使东中西之间彼此都有所求,构成合作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缺陷,在合作时中西部常处于不利地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阻碍了异质区域合作进程。从国家宏观的角度看,最佳策略是双方合作,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收益总量上得到增加;最坏的选择是都不合作。而事实上,最坏的结果在现实中产生了。如果不改变这种博弈结构,各区域会不顾宏观经济的恶化,共同陷入区域经济不合作。

三、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与合作博弈的内在统一

合作博弈的主要特征在于所研究的行动参与人的行为在相互作用时,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通过有效磋商达到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后,使得总收益获得增加,从而使得各个成员都可以从稳定的合作中收益得到增加。而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使得参与合作经济主体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与合作博弈理论的内在是完全一致的。合作博弈强调的集(团)体理性、公平公正、效率和效益、实现“双赢”,正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所需要的前提、保障、动力和目标。区域经济合作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博弈过程,博弈论分析方法应运用到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合作博弈理论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理论是完全合适的。

(一)集体理性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首要前提。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相关的、可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以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称之为个体理性,至少在局部问题上存在以集体(团体)利益为目标,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称为集体理性。集体理性是指某一集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在“共同信念”导向下,采取一致行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且集体行动存在潜在收益。当个体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决策时,并不一定能实现集体或社会的最大利益,而集体理性(使联合报酬最大化)却可以促使参与者共同选择合作策略,实现集体或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区域经济合作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合作获得更大的总体收益,并同时实现成员自身收益的增加。实际上,由于资源禀赋等的差异,各地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通过互利合作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相互需要。只要能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实现集体行动(合作)应该是完全可能的。只要经济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就会产生合作的意愿,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有开展的可能。因此,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合作主体具有集体理性。

(二)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参与经济合作的各个区域,必须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合作如果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是不可能长久开展下去的。公平、公正的合作环境是指合作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权力和获得合理的利益。为防止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公平现象,保障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一种区域合作约束机制,这种约束机制也是通过合作双方协商达成的。在我国,经济区域缺乏一致性的规则,各地区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个问题不解决,区域经济合作就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区域之间针对区域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必须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这种区域合作约束规则的形成是区域间相互博弈的产物,体现了参与者的一致同意,应对违反“游戏规则”者与采取机会主义者予以充分的惩罚,以使违规者望而生畏。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公平、公正的环境也是区域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条件。

(三)效率和效益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区域经济合作是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创造出单个区域无法获得的经济效益。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更重要的是,合作必须给参与的各方都带来比单独发展更多的经济效益,或者说参加合作的各成员收益的提高至少要等于由于参加经济合作而引起的各成员的直接收益损失。否则,合作就缺乏凝聚力,不可能长期维持,各成员将失去参与经济合作的动力。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充分条件是合作各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经济行为。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定会给各成员带来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利益,并且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都会导致其收益下降,也即只有真诚地与所有合作者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对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各方都想通过有效磋商使自己的获益尽可能的多,表现出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但实现各个参与合作区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经济合作推行的内在动力。

(四)实现“双赢”、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终目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区域经济合作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手段。当前区域间利益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利益分配上。不发达地区长期处于向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提供廉价能源原材料地位。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特别是某些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能源、原材料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地区,高成本的原材料往往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在市场上交换,这等于把这类地区的部分利益无偿地转移给了资源加工地区。这些原材料在加工制造业发达地区经过深加工后,再以高价返回原材料产区。这种利益分配上的不平等,必然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因此,要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区际利益分配,即重视原材料产区的经济利益,调动原材料产区的积极性,加工地区主动让利,将利润的一部分返还给原材料产区,发达地区更多地向落后地区输出技术、资金和人才,强化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合作中获益较多的成员应给获益较少的成员以一定量的利益补偿,进而达到利益的相对均衡分配,推动不发达区域的发展,促进发达区域的平稳发展,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局面。

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区域间的合作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为了使区域经济合作在省际边界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研究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理论也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合作博弈理论作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指导理论,无论是他们之间的内在本质和运行条件,还是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作者单位:1.淮海发展研究院;2.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艳萍,区域经济合作博弈[J],现代商业,2007.10.

[2]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4.

[3]郭荣星,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4]郭荣星,区域边界与边界区域:一种经济分析[A],叶舜赞等,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C],科学出版社,1999.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5

【关键词】APEC 新区域主义 组织集团 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以其迅猛之势席卷全球,亚太经合组织也正是在这种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不论在成员构成、合作宗旨,还是在运作模式等方面,APEC都有别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在亚太地区构建了一个覆盖地区最广、纳入成员最多、包容性最强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所以,以关税同盟理论为核心的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显然不适于分析APEC合作的实践。而“新区域主义”旨在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对区域合作进行理论架构,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APEC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情况,但是,处在对现实的逐步探索发展阶段的新区域主义理论对区域合作的前景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析路径。所以,本文试图以新区域主义理论为基础对亚太经合组织的现有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再结合集团和组织理论对其发展前景做一探析。

二、亚太经合组织的新区域主义理论逻辑

“新区域主义”或“新地区主义”(New Regionalism)顾名思义,是相对于旧区域主义而言的,旧区域主义体现的主要是内向性、政治和军事倾向、欧洲中心主义;而新区域主义研究的兴起受到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来出现的新一轮区域合作浪潮的推动,是由现象引发的理论变革,无论经验上还是理论上都具有其新的特征。新区域主义是区域成员集体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类似于其他经济现象,新区域主义也可以被分解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次。

(一)新区域主义的理论逻辑

1.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为封闭的区域主义研究和开放的区域主义研究。研究封闭区域主义的学者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区域主义是多边主义的“绊脚石”还是“垫脚石”的问题(Bhagwati,1991;Levy,1997;Sum mers,1991;Baldwin,1996;Bagwell,Staiger,1997 a,1997 b)。而在有关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的研究中,C.FredBergsten等学者认为开放的区域主义通过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结合,有利于实现某一经济体产出的最大化和福利的提高,使得成员方获得区域经济合作的好处,而且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成员经济体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成果,并有助于加速全球自由化进程和相应规则的制定过程。

2.“软地区主义”

在“软地区主义”研究方面,国际关系学者从或更广泛的国家利益出发研究地区主义。“软地区主义”与“硬地区主义”是根据“地区合作或一体化的不同程度”将新地区主义进行的分类(耿协峰,2001 )。“软地区主义”即指松散的、缺乏硬约束力的组织方式,其松散性表现在国家间合作不存在法律性强制约束、松散的组织机构以及超国家机构的缺失等。它对应于功能性地区经济一体化阶段,是在市场经济力量推动下自发形成的,以贸易与投资为联系纽带,地区经济融合不断深化的反映(王庭东,2003 )。

(二)新区域主义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经验及其创新

第一、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分析

在有关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的研究中,C.FredBergsten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出对开放的区域主义的接受和支持。他们认为开放的区域主义通过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实现某一经济体产出的最大化和福利的提高,使得成员方获得区域经济合作的好处,而且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成员经济体分享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成果,并有助于加速全球自由化进程和相应规则的制定过程。

第二、“软地区主义”分析

“软地区主义”是一种缺乏硬约束力的松散组织方式,它不依赖于协定或组织保证,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自发形成的。在尊重成员经济体多样性的前提下,APEC或多或少地吸收了以对话磋商、循序渐进、协商一致和包容性等行为为特点的“东盟方式”。它不奉行谈判机制,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像欧盟那样的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各成员不需让渡,是比较松散,约束力较弱的合作组织。尽管各级会议所形成的决议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承诺的结果不具有法律性质,但是APEC在推动地区合作上发挥了协商机构的功能,强调协商一致、自愿参与的共同决策,客观上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合作的目标、进程和相互利益关系,可以称为带有“软地区主义”特征的国际组织。根据新区域主义关于“软地区主义”的分析,松散的地区主义是在市场经济力量推动下自发形成的功能性一体化。

第三、APPEC近年来的合作创新点

APPEC近年来新的合作创新主要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非传统议题的增加。其中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主要是“支持自由化的合作”和“支持发展的合作”两方面的内容。《大阪行动议程》中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产业科学和技术、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运输、电信、旅游、贸易和投资数据、贸易促进、海洋资源保护、渔业和农业技术合作等13 个具体领域,以及各领域的优先顺序和共同活动的内容。而在非传统议题方面主要指地区安全构建层面的新议题、APEC结构改革的议题和APEC承担的社会责任层面的新议题。其中,安全议题在APEC新增议题中占绝大多数,包括金融安全合作、反恐合作、卫生安全合作、备灾合作、能源安全合作等。

三、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前景的“集团和组织理论”动力

对于APEC的独特合作模式,大部分学者认为这种模式在APEC早期确定行动目标时是成功有效的,因为该模式迎合了APEC成员之间的差别性和多样性的需求,而且,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较之于传统的谈判决策机制,可以减少当前的信息收集和反复谈判的费用,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但是,在随后的自主行动的行动议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像EU和NAFTA等其他区域经济组织所具备的约束各方合作的法律框架,导致APEC的发展处于徘徊、停滞局面。

而对于目前处于停滞状态的亚太经合组织,其发展将朝向什么样的方向或者路径,现有的新区域主义理论并没有给出解释或者分析框架,所以本文拟采用集体行动逻辑中的“集团、组织理论”的特性对其进行探析。

(一)集团、组织理论逻辑

集团和组织理论是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中提出来的,该理论从组织的目的、公共物品和大集团、传统的集团理论、小集团、“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以及集团的分类来进行阐释。本文主要从组织的目的、公共物品等方面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进行分析。

第一、地区主义是区域成员集体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就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体成员而言,它们受个体利益的驱使,但事实上表现为对集体利益的追求。与此同时,这种集体行动拥有一定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可以是一体化组织,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署某种协定或条约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例如欧盟( EU)、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等;也可以是经济合作组织,即不需要政府之间签订协定和条约,而仅仅作为一种协调场所、对话论坛而存在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而APEC属于后者。

第二、就组织的目的来看,共同利益的存在是地区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集团成员之所以采取集体行动,是因为集体行动可以为它们带来额外的利益。“成员身份的吸引力并不仅仅在于一种归属感,而在于能够通过这一成员身份获得什么。”这种额外的利益只有在集体行动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任何单独的行为都会使得这种利益的获得变得不可能或者缺乏效率。当存在共同或集团利益时,组织就能一显身手,尽管组织经常也服务于纯粹的私人、个人利益,它们特有的和主要的功能是增进由个人组成的集团的共同利益。因为地区主义是区域成员集体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它的产生和发展也与一定的共同利益相关。

第三、区域主义发展的产物:公共物品

实现任何一个公共目标或满足了任一公共利益就意味着已经向那一集团提供了一件公共的或集体的物品。一个目标或意图对一个集团来说是公共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这个集团中没有人能被排除在实现这一目标所带来的利益和满足之外。几乎所有的集团和组织都服务于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不管采取集体行动的成员抱有何种心态,事实上都在最后提供了一种公共物品。这意味着集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利益在集体成员之间的享受不具备排他性,任何成员都可以从中获利,而不管它是否参与到集体行动中去。区域内的成员为了获得共同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最终带来了公共物品的提供。

(二)集团、组织理论基础上亚太经合组织发展方向

从以上对理论的梳理可以推导出亚太经合组织未来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区域成员集体行动的过程和结果来看

虽然APEC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不能脱离亚太地区的基本现实 APEC成员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以及文化传统上。巨大差异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在当前制度体系出现矛盾和不均衡的情况下,试图过早地将APEC变革为具有强约束力的一体化组织,不仅与成立时的初衷和宗旨相违背,而且在实践中成功的可能性也小。

2.在应对共同利益及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

在一个区域内,共同利益的实现必须与相应的保障机制挂钩。所以APEC制度性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在保持现有主要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对某些原则作出适当的修正。

四、结语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APEC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空谈俱乐部,制度性的保障越来越不可或缺。因此,APEC的机制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是,考虑到亚太地区及其成员的现实情况APEC的机制化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允许各成员在保持总体目标和核心政策一致性的前提下,在具体实施路径上享有适当的灵活自主安排第一、加强APEC机制化建设,推动APEC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白当伟、陈漓高: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理论、评论及其在东亚的应用[J].《世界经济研究》.2003(6).

[2]彼得・罗布森,戴炳然等译: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

[3]耿协峰: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

区域经济合作论文范文6

关键词:次级区域经济中心 综合实力 正辐射效应指数

引言及文献综述

2006年年底,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从2007年开始重点建设江津、万州、涪凌、黔江、合川、永川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将这六大城市打造为重庆市的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形成以主城为中心、六大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水滴外溢式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重庆市已选择的这六大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是否实至名归,非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是否已经实现超越发展成为新的区域经济中心,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实际上就是地理或经济意义上的次级增长极,国外关于次级增长极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主要有:佩鲁(F Perrous,1955)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ar,199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戈特曼(Jean Gottmann,1956)提出的城市经济圈理论、普雷维什(Raúl Prebisch,1962)的“中心-”理论等;而国内主要有通过借鉴“增长极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中心城市论、城市群理论和经济增长点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为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关于选择和评价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国外由于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很少关于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实证研究。国内关于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实证研究也是近年来才逐渐出现,主要有邓清华(2006)、陈敦(2004)、李锦章(2003)等对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形成机制等的研究;郑治伟(2010)和曹佳(2007)等人提出量化指标和方法进行选择评价的研究,其中,郑治伟、孟卫东通过选择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运用计量模型计算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综合得分,排名来选出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曹佳则通过选取空间结构、城市人口和GDP作为指标,采用引力模型来确定区域次级经济中心,国内更多的是关于省级或是更大区域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研究。国内选择和评价区域经济中心的方法及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

重庆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评价

根据以上对次级区域经济中心选择与评价方法的综述,本文对重庆市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评价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构建各个备选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出各城市综合发展实力;二是将综合实力指数引入断裂点模型,而后计算得到代表各备选城市辐射力大小的正辐射效应指数,从而对重庆市现有的六大区域经济中心进行评价研究。

(一)备选城市综合实力对比

1.构建指标体系。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1992)、代学珍(1999)、符小洪(2002)、叶依广(2004)、曹佳(2007)等人对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挑选出代表备选城市综合实力的15项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三大类,如表2所示。

2.计算综合实力。本文以重庆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主城区作为重庆市第一经济增长极,不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同时,要作为重庆市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其城市人口规模不能少于30万,因此万盛区、双桥区和城口县也不作为备选城市。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对象只有28个。

为确保标准化后和最后计算的城市综合实力值不出现负值,本文采用以100为最大值的正规化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备选区域的综合实力,如表3所示。

(二)正辐射效应指数

本文通过计算备选城市对其强吸引区域城市的正辐射效应指数,来确定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假设省域范围内的任何地方都是均质的,即区域均质化假设,城市的经济中心和地理中心是合一的,因此可将城市综合实力代入康弗斯断裂点模型(公式1)中,再利用公式(2)得到正辐射效应指数。

(1)

(2)

公式(2)中,Dr为断裂点到备选城市r的距离,Drp为r、p两个备选城市间的距离;A表示备选城市r对p的强辐射指数。若A>0.5,表示备选城市r对备选城市p存在正辐射效应,即断裂点离城市r的距离大于离城市p的距离;若A=0.5,表示备选城市r对备选城市p辐射效应相当;若A

省域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评价标准:先看备选城市对其相邻城市(即备选城市的强吸引区域所在城市)的正辐射效应指数个数,个数越多,辐射范围越广。若正辐射效应指数个数相同时则比较其取值,取值大的更具备成为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能力,如表4所示。

(三)评价分析

从表4可以明显地看出,依据重庆市经济发展“一圈两翼”的区域特征和本文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选择标准,在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中,万州和黔江毫无疑问地成为这两大区域的发展中心,在“1小时经济圈”中,除主城外的区域经济中心则是永川、涪陵、长寿和合川。因此,经过研究发现:重庆市实际意义上的六大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应分别是万州、黔江、永川、涪陵、长寿、合川。这与重庆市政府在2006年年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六大区域性中心有稍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