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诚信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诚信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学诚信教育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1

1.1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即中国最传统的教学上课,老师为主学生为辅,一对多进行诚信理论知识传授。除此之外,由党委、团委领导的学生组织也在积极地宣传诚信理念,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学习课本知识,常见的诚信教育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道德修养。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可以拥有面对未来的信心与承担责任的勇气。第二种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人的事例中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耳熟能详的成语如“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到脍炙人口的谚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行,行必果”一直是中国人所坚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为今天的大学生构建了一个朴素的诚信观。

1.2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特点

(1)注重理论教育。

目前在我国大学的诚信教育中,课堂还是无法越过的一环,高校教师通过传统的讲课,向学生传授诚信知识,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机械化的试卷及标准化的试题,无法反映出学生对于诚信品格的真实体验。这些古板陈旧的诚信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趣味学习的期待,更无法使学生拥有诚信学习的高度热情与积极性。

(2)教育内容富有中国特色。

我国高校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诚信教育,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等,排斥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和拜金思想等等,要求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念,明确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当代极具个性的90后大学生们,对于这些教条化的内容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诚信理论的学习产生厌烦,甚至对于上课做出敷衍了事的行为。

2日本大学的诚信教育

日本的学生自入学第一天,就会开始诚信教育。每个学生都会被分发一本道德手册,叫做“心的笔记”,这本手册中叙述了各种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而诚信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这本手册被日本学生当作必需品,也被当作每个人做人的参考标准。日本高校非常重视全面培养,日本的学校、家庭与社会高度配合,多方位多角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顺利开展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教育而奋斗。

2.1日本大学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1)系统的理论教育。

日本的诚信教育并非自大学而始,也非自大学而终。整个国家对于诚信教育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在学生阶段,通过各种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是不可或缺的。日本所有的大学都会开设一门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让、正直勇敢等为主要内容的伦理课,并且在日本大学中,“思想道德实践课”被硬性设定为必修科目。不仅如此,有关诚信培养、道德教育、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等内容的选修课程也在日本高校中广受好评。这些系统的理论教育初步奠定了诚信教育的基础。

(2)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日本高校对学生的诚信实践非常重视,各学校除了理论教育之外,还以诚信教育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日本高校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进人群,并且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如何与人和平相处,学会尊重他人的行为,懂得爱惜自己的人格。日本高校都会不定期安排学生外出体验,给学生足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切身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学生在经常性的实践教育中,逐渐认识到诚信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社会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独立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

2.2日本大学诚信教育的特点

(1)理论与实践并重。

日本高校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做得非常到位,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日本大学诚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各个高校开设各式各样的伦理教育课,让学生对道德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懂得如何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日本高校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之上,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安排学生真正走进社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情体验,从而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除此之外,日本高校也经常就一些典型的反面教材来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诚信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针,是日本高校诚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家庭教育出色的国家。在日本,父母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日本的家长会以合适的角色与孩子相处,当孩子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者萌生不诚信的想法时,家长不会对孩子进行“棍棒式教育”,而是讲清道理,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让孩子理解与接受。日本家庭出色的教育,对于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3)社会全面配合。

日本高校的诚信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耀眼的成绩,与日本社会为其创造的良好氛围紧密相关。日本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抱以非常支持的态度,十分乐于为此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除此之外,政府等有关部门对高校诚信教育的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的全面配合在日本高校诚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日本大学诚信教育对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启示

(1)弘扬优秀文化,营造诚信氛围。

我国五千多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讲,诚信是立人之本,强国之根。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社会、学校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和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既有效又可行的方法。

(2)丰富教育方式,理论实践结合。

我国大学诚信教育方式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单一,课堂教学即简单的理论灌输式教育占据主流地位,单纯的一对多被动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高校应在实施理论教育的同时,经常性地向大学生宣传诚信理念,鼓励学生进入社会,通过深入社会现实生活来切身体验诚信的存在,使学生可以从心底里认同并且接受诚信教育,进而促进国内高校诚信教育的发展。

(3)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加强信用监督。

档案,代表了一个人的信用,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21世纪。大学生终究要步入社会,从而建立个人档案对于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大学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并没有列入档案中,对于不诚信行为也没有完全计入个人档案给予警告。我国应逐步建立完善的个人诚信信用档案,将诚信档案作为个人信用记录的一个重要分类进行监督管理。如此一来,对大学生信用的教育与评估机制就会相对完美,从而进一步发展诚信教育。

(4)提供良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形成完美的教育合力。

仅仅依赖学校进行单一性的诚信教育,虽然可以稍见成效,但是缺乏多方面的配合,其效果会大打折扣。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尽自己的全力,铸造好自己的平台。在我国,很多家长不仅无法成为学生的榜样,甚至有些父母会纵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这就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清醒的认识,难以做到诚实守信。其实作为家长,应该自觉遵守诚信道德规范,从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让孩子在诚实守信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故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对诚信的认可。家长也应该定期向学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与学校进行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品格发展。此外,社会也应形成良好的监督环境,并尽力提供相应的活动设施及环境。只有三者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最好的诚信教育体系。

(5)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2

关键词:书香校园建设;小学生;诚信教育

引言

在进行书香校园建设中融入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研究时,应该以书香校园建设内容的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小学诚信教育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案,达到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的教育目的。

一、书香校园建设内容概述

所谓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即以校园为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达到提升小学教学品质的根本目的。书香校园建设能够为我国发展书香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生通过研读优秀书籍,提升审美情趣,开阔眼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念,推动社会发展,改善社会风气,推进素质教育。然而在当前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书香校园建设的主要意义,大多数学校对书香校园建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举办读书活动之上,导致学生难以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整个活动过程流于表面,书香校园建设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1]。

二、小学诚信教育现状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人的诚信观念有待加强,在对小学生诚信观念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小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说谎话行为,也存在欺瞒家长的行为[2]。足以证明小学诚信教育有所缺失。从原因来讲,小学诚信教育缺失主要在于当前社会风气较为浮躁。另外,在小学教育中,学校和教师更注重文化知识教授,造成学生道德教育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够上心,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小学生责任意识有待强化,是非判断能力有待提高,意志力不够坚定。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小学诚信教育提供了更有效的教育渠道,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诚信教育缺失问题的严重性,将小学诚信教育融入书香校园建设之中,使学生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得到更好的诚信教育[3]。

三、小学诚信教育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的融入方式

(一)通过书香校园活动改善校园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起到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根本作用。通过加强硬件建设,拓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渠道,使书香校园活动得到根本保障。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定期开放图书馆,为学生办理读书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放到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以上活动开展之后,校园内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更加积极向上,学生平时谈论的话题转变为文化内容和艺术性内容。在校园环境的改善下,为小学的诚信教育提供融入性更高的良性土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4]。

(二)通过书香校园活动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小学阶段,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将受用无穷。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读书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教师首先收集和整理蕴藏在书籍之中的优秀榜样,比如商鞅立木取信、季札挂剑墓树、季布一诺千金等故事,并推荐给学生们阅读,让学生们深入挖掘和分析诚信在人生路上的重要作用,写出读书的心得与体会,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在读书之中产生的感想和体会加以引导,奠定诚信榜样在心中的重要地位。一旦诚信榜样在学生心中被树立起来,诚信就会如同一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以榜样的处事原则约束个人行为,达到更好的诚信教育效果[5]。

(三)通过书香校园活动融入学科教育

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应该由内而外,立足小学教材本身进行拓展,可以说,课堂是书香校园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是诚信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诚信教育融入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抓住教学时机进行诚信教育。比如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时,可以要求学生品读思想品德课本和语文课本之中的精品内容,结合各学科诚信教育主旨为学生进行思维点播与活跃。当前新课标教学对小学生的阅读总量提出达到145万字的要求,课堂内容占据绝大部分。在当前语文教材和思想品德教材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诚信教育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朗诵表演的形式营造精彩绝伦的课堂空间,提升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自主性,使其通过思考挖掘诚信教育内容,使诚信教育与书香校园活动有着更高的契合性,提高当前小学教学品质和教学效率。

(四)家校合作共同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家庭,开展诚信教育时,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力。比如,学校可以安排和布置相应的诚信故事阅读任务,由家长监督和汇报阅读进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该起到协调和引导的作用,充分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家长的大力配合。教师应该为家校合作提供有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不断收集和整理校方和家长的意见,让家校合作不再只是一句口号,形成有效的合力,使学生的诚信教育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家长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要以身作则,按照书中故事和原则约束自身的日常行为,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贯彻自身读到的道理和知识,达到知行合一,提高书香校园活动之中诚信教育的教育效力[6]。

(五)使书香校园活动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优质的生活技能,使其更好地面对生活之中的困难。因此,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同时,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使诚信教育有所依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书中的事例联系当前社会中的实际案例,为学生们深入剖析与解读。比如说读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时,教师可以联系当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情况,深入分析诚信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可以将学生生活中不诚信的行为拿出来分析,并对比书中的内容,使学生明白不诚信对自身形象造成的危害。让学生在书香校园活动中将诚信教育与实际生活产生深入的联系,明确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与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坚定意志品德,抵御外来不良诱惑,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为小学诚信教育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的渠道。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时,学校要调动教师、家长及学生多方面的力量,不断融入诚信教育的观念和实际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树立优秀的诚信榜样,使其能够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行为准则,成长为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东晓.打造书香校园激发诵读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4(9).

[2]曹毅.阅读浸润心灵书香萦绕校园———书香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

[3]丁丽娟.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

[4]傅维利,王丹.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特征及教育建议[J].教育科学,2009(2).

[5]黄国伟.基于“诚信为本”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3

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畜产品安全事件,一度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畜产品安全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畜禽安全生产,特别是特色畜牧业安全养殖、畜产品药残、疫病等检测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加强诚信教育,务必引导学生构筑道德底线,提高畜牧业行业自律意识,做到诚信生产,为畜产品安全提供最基础最有力的保障。动物科学学院应努力营造诚信育人的校园环境,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特别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将科学道德教育纳入学生阶段的必修课,帮助学生领悟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从而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实践、科研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将科研诚信、学术诚信付诸于平时的学习及课题研究中,保证实验态度端正,实验数据真实,学术论文正当引用。更重要的是,动物科学类学生将来直接参与畜牧业养殖生产中,学生的德育素养,特别是科研、学术诚信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真实性,进而涉及到动物健康养殖、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

2加强动物科学类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2.1加强新生入学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重视新生入学诚信教育,并将诚信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生手册中增加学术诚信和科研诚信等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不诚实行为做出详细的处罚规定。注重加强新生入学诚信思想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宣讲活动、畜牧业企业精英专题讲座、观看诚信教育纪录片等多种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宣扬诚信教育。南开大学在2013级研究生入学时,新生会领到一份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材料,新生阅读后,要签署一份学术诚信承诺书,针对不作假、不抄袭、遵守学术道德等多项道德规定做出承诺,这份承诺书将直接由学校永久保留。在新生入学时提出警示,学术诚信是严肃认真的事情,对学生将来参与企业发展、科学研究时起到鞭策作用。因此将诚信教育作为动物科学类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不仅强调了学术道德方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告诫学生要诚信生产,诚信做人。从入学开始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引起学生对诚信品质的高度重视。将学生不讲诚信的行为,或是诚信楷模行为记录在档案里,进行相应的教育惩罚或表彰,鞭策并激励学生坚守诚信。同时,学生诚信档案直接作为学生评奖评优最直接的评价依据。学生诚信档案也能激励他们将诚信的优良品质从学校延伸到工作及生活中,让学生因诚信而受益终身。

2.2思想政治、专业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多维度开展诚信教育

抓住现行大学生学习阶段的特殊性,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科研和生活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确科学道德的定义、范畴,向学生普及畜牧安全生产、知识产权教育,提醒学生在学习、科研中如何做到坚守科研道德,并告知学生哪些行为属于触犯科学诚信的行为。动物科学类专业学生诚信思想教育,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且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企业安全生产,联系学生对诚信的现实想法和生活实际,结合诚信履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力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道理讲透,使学生理解。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课的渗透作用和启发效果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使学术诚信教育与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相互交融,同时将诚信法制意识教育作为学生的选修科目,帮助学生建立诚信法律法规意识。充分利用“两课”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内容。既要使教育内容不失我国传统诚信的优秀元素,还要代表时代特征,使诚信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在讲授过程中,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以召开讲座、座谈会的形式,通过明德楷模、案例警示等多种方式,结合诚信理论教学向学生系统灌输诚信道德知识。重视学生诚信的引导,加大诚信宣传,发挥舆论导向,通过校内媒体如校内电台广播、饭堂电视视频宣传、校园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多维度渲染诚信的教育气氛,促使学生自觉做到诚实守信。

2.3将诚信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考核标准

评奖评优是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它与学生年度综合素质测评紧密结合,既可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家长、社会提供评价学生在校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对学生的诚信考核缺乏规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评价指标,评价往往会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但也有部分高校尝试制定专门的学生诚信考核评价制度,不过具体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实施起来比较麻烦。评奖评优要对学生德育进行评分,进一步完善学院评奖评优的细则,取消把学术论文作为最重要的硬性指标,避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尤为重要。动物科学学院2014年制定了《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暂行办法》,针对诚实守信提出了要求,其中评选基本条件的第三条:诚实守信,品学兼优;并规定若经查实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隐瞒事实或有虚假内容的不予以申请。但是文件没有针对诚实守信列出详细的考核指标。是否将助学贷款信用记录、学费缴纳、奖惩情况、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科研态度等方面直接纳入诚信考核指标,再设计具体的评分细则。评奖评优将科研论文的发表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优秀得奖等级最重要的是看论文点数。在评奖评优等优秀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有关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力度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详细的诚信奖惩机制,及时公开表扬、奖励遵守诚信规范等诚信表现良好的学生;同时通过取消申请助学贷款的资格、撤销干部职务、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等方式,公开公正批评、处罚违反诚信的学生,绝不姑息恶劣行为,督促学生坚守诚信。

2.4充分发扬学生导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用

目前来看,动物科学学院学生群体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个人修养不成熟放松自身要求,一定程度上表现自我,个性化强,思想活跃。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机取巧,不尊重科学,肆意妄为。部分学生在实验实习过程中,随意改动实验或调查数据,有学者调查显示学生在遇到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有差别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重做实验或分析数据错误原因,并反复做实验。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懒惰不愿意费时费力进行重复实验或多次调查,会选择满足实验预期结果要求的数据,私自舍弃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更有个别学生不愿费时费力搞调查,做实验,为了能顺利毕业,又限于毕业时间、经费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只好选择篡改或编造数据。动物科学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用“导师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要发挥育人功能,在学生指导过程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道德教育。加强对导师学术道德的考核,建立学生问责制度,学生出现学术问题,导师负连带责任。在导师遴选环节中,加入严格的学术诚信考核标准,要求导师必须思想道德、科研学术诚信素质优良。对于口碑不好,存在诚信问题的人,经费再多也不能评聘为导师。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承担育人的主体,导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为学生践行诚信的榜样。因此,建立学生导师问责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作为学生践行诚信的榜样。同时明确导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可以通过建立导师诚信育人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学生导师带领学生进行认真诚实的科学研究的同时,开展多项实践活动,将德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得到具体的塑造。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诚实的科学研究素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有效地促进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除此之外,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诚实的科学研究素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有利于帮助研究生端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分析个人现实和职业现实,正确对待就业和择业的区别,才能坦然的面对就业困难。

3结语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4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来自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冲击,使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对于诚信的重视,甚至连西方文化对于诚信的高度重视,也被其他方面所淡化。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也源于诚信教育的内容未能密切联系教学实际。我们注意到,道德生活本身的变化并不能用枯燥的说教来实现,对老师讲述的内容学生是心悦诚服的接受还是心存疑虑的漠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要让学生把诚信作为人生信条并非易事。从课程体系安排到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再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单一,高校诚信教育都有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可想而知,其教学效果就很差了。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源

诚然,当代中国正在经历重要的社会经济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社会主义道德还未确立统治地位,旧的传统道德又已经不合时宜,社会变动不仅伴随着贫富不均,也有个别人社会道德败坏的现象。在此条件下,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心智不成熟,因此受到冲击也在情理之中,思想上出现动摇倾向,心情由此产生郁闷情绪,猜疑甚至是欺诈行为更促使这些年轻人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由此转化成自身的不诚信行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必须加以矫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广大师生要从思想上提升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能充分提现到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扭转之前对于诚信教育相关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的情况。首先,大学生在思想上放松了自我要求,没有高度重视诚信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部分大学生心存侥幸心理、投机心理,都必须加以教育引导。其次,高校教师作为诚信教育的实施者,必须重视自我修养的提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用发挥人格感化作用,起到行为示范作用,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包括言行不一、学术腐败等教师失信行为,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群体诚信行为的建构。教师队伍的充实、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都是诚信教育的取得实效的必要条件。形式大学诚信教育,还要充分发挥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提高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言行一致、知与行的统一。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会倾向于以此推论他其他方面的特性,出现“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也就最终达到师生双方对诚信道德的共识。

纵观国内的大学教育,大学生诚信教育专门课程缺乏还是一个普遍现象,亟待解决。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肩负了大学诚信教育的重任。我国高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师资队伍,高度重视相应的人才引进与培养,预留出一定的教师编制,专门招收和引进从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专门人才。同时,也要让整个学校的教师队伍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起相应的年终考核与评价制度,或者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优评奖活动,对教师队伍进行严格的诚信监督,奖励先进,揭露不诚信行为,通过教育引导和激励政策,迅速提高相关的师资队伍水平。在当前的大学诚信教育中,教学内容不生动、不丰富、不接“地气”的情况是普板存在的现象。我们认为,寻找更为适合的课外诚信教育方式,对于提高诚信教育的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生活中生动的不诚信事件案例,很容易被学生知晓并接纳。在校内的课程体系中,主要是通过“两课”来安排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两课”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业包括其中,但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只注重理论阐发而忽视联系实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涉及到当代大学生学业、就业、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时候,而这些内容往往是许多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反而被忽略了。我们逐步认识到,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合作是诚信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大学的社会教育责任固然责无旁贷,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也不可或缺。积极向上、诚信互助的社会氛围的营造,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社会风气才能有所转变,社会环境才能趋于和谐,大学生被这样一种社会氛围耳濡目染,个人诚信意识必将会有更快的提高。诚然,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诚信品质至关重要,大学生团体诚信素质的整体提升更有必要,家庭诚信氛围和社会诚信氛围于此社会风尚的转向功不可没,与此相适应,大众传媒的宣传必不可少。我们还注意到,媒体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但在诚信教育的实际教学中,新闻宣传、公益广告等大众媒体手段却鲜被采用,甚至很多学校、家庭对手段的更新采取漠视态度,这都是不对的。

在诚信教育方面,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应对关系社会道德品质发展的一些重要项目给予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因此,相应的资金投入和相关教学设备的购置、相关师资队伍的构建,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当前诚信教育难以取得成效,缺激励机制和合理评价手段也是重要因素。深入到高校师生的生活实际中,相关的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十分缺乏,甚至可以说是缺失。部分高校仍然只重智力开发,而忽视德育培养,分数多少论高低,诚信品质放一边,评价机制明显出现偏失。科学合理评价激励机制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人们所接受,真正实现其机制效用。首先是评价机制,当下诚信教育中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评价还是唯分数论,大学生身心健康反而被忽视,致使大学生沉溺于分数的简单追求。其次是监督机制与惩罚机制的构建,在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进行矫正时,口头上的耐心教育和悉心引导都不能少,但高等学校还应该在制度建设上实现创新,相关的监督机制和诚信惩罚管理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使相关责任人得以通过诚信监督机构、诚信中介机构的判断,受到处罚,起到警示作用。最后是激励机制,高校诚信机制建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创立相关激励机制,对于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诚信记录有瑕疵的同学却是一种约束手段,使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下立分,并得到社会认可。

三、余论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5

1.1学校缺乏明确政策指导

如何把诚信教育作为重点,既没有教材指导,又没有可行性的参考评价体系,各医学院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实际效果也相差较大,大部分院校在此问题上大多持谨慎、观望、探索态度。在医学生教育课程中,越来越多地追求“精品课程”,忽略了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片面强调政治上的意义,忽视了诚信待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

1.2教师缺乏诚信激励作用

目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配备和建设落后于学生增长的速度,辅导员无论是知识面,还是工作经验,都难以承受在新形势下繁重多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医学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工作者忽视了对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办法不多,实效性不强,偏离了诚信教育的根本作用,导致总体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习惯用分数来衡量一切,而忽视了诚信教育。另外,有的教师给学生起到的某些负面示范作用,也势必会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不诚信的影响。

1.3医学生行为存在诚信不足

目前,医学生诚信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医学生的诚信危机日益突显。学业上弄虚作假:受奖学金、就业等因素诱使,再加上医学内容需要记忆的东西多,有些学生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经济上骗取助贷:有的学生出具假贫困证明来骗取助学金和贷款,有的甚至毕业后仍然不还贷款,恶意拖欠学费现象也时有发生;工作中不讲信用:在临床实习中不诚信,采集病史不仔细地去询问,体检不认真去实施,书写病历瞎编乱造。在求职中不诚信,制造假获奖证书,伪造学习成绩,与已签订合同的单位毁约,无个人诚信。

2医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主要是构建和落实医学生诚信教育的“四个机制”,即学校领导机制、育人管理机制、学生自律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

2.1构建学校领导机制

医学生诚信教育作为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应主动担负起加强医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责任。

2.1.1建立由校长主要负责的领导机制。

为统筹诚信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党委组织宣传、教务、学工、团委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医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专人来负责。校长如果亲自抓医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就为学校顺利实施诚信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1.2建立由各院系院长(主任)亲自负责的教育机制。

医学生诚信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院系领导的重视程度。院系医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2.1.3建立由思想政治课部和学工部直接负责的有效机制。

思想政治课部直接负责医学生诚信教育的课堂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对医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医学生诚信教育掌好舵、把好关。学工部门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加强对医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只有高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与努力,并形成有效的合力,医学生诚信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2.2构建育人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医学生的健康成长,诚信教育创新的着力点在于注重人文关怀,突出管理育人。

2.2.1营造管理环境。

医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说明其诚信意识薄弱,诚信心理不健康。因此,要注意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把诚信教育带进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学校里形成一个领导、干部、教师共同参与的诚信教育环境。

2.2.2建立联动队伍。

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校、系、班三级联动,做到工作层次清晰,信息畅通,运转有效,保证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建一支好榜样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渊博学识、科研能力、职业道德及诚信素养,在学生眼中都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医学教师往往具有教师和医生双重身份。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都是医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教师应言传身教,不搞“双重道德标准”,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2.3实施教育措施。

提高医学生诚信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包括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教育两个方面。而高校诚信教育的质量又取决于教育措施。学校要及时制定各项有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教务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解决课堂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方法、手段与教材。学工管理部门应采取哪些方式开展课外诚信教育活动,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学生诚信素质,如要求辅导员老师每月至少与学生谈一次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每学期至少联系一次(发一封邮件或打一个电话),将学生在校情况告知家长,提升诚信教育工作的影响力。这些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2.4形成奖惩制度,加强诚信制度建设。

参照发达国家经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应出台相关的法规或部门规章,约束医学生的行为,构造诚实守信的外部环境。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制订《诚信教育管理办法》,从诚信教育的原则、组织实施机构、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范。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医学生诚信评估及惩罚机制。对医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在大学校园里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2.2.5健全档案制度。

医学院校非常有必要开展以诚信评价为基础的诚信档案建设,从入学开始到毕业就业,应全过程建立医学生诚信档案。基本原则:(1)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诚信表现情况,对学生诚信状况评价等。(2)辅导员和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对学生平时消费进行摸底调查的情况。(3)毕业后将学生诚信档案转给用人单位,督促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继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因此,诚信档案建设也应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

2.3建立学生自律机制着力构建学生自律机制,探索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2.3.1诚信理论学习。

学校建立学生诚信教育专题校园网页(站),各系建立网络教育专栏和飞信网,各班级建立QQ群和班务公开栏,以准确传达政策信息,全面提供各种资讯。以诚信为主题,构建现代化教育平台,鼓励在校生成为各种诚信宣传教育的主力军。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医学伦理学、与医患关系和医疗卫生法学相关知识。学国传统医德和外国医德思想中精华部分,如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誓言等。

2.3.2诚信活动教育。

营造校园文化体系,并充分利用高科技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诚信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是在新生中开展入学诚信教育。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第一课,确立自我诚信教育起点。将诚实守信的理念及时转化成学生的行为,帮助同学们提高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并在开学典礼上组织新生进行入学诚信宣誓。二是举办诚信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引导他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有回报社会的爱心,真正达到育人、树人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明辨诚信道德的善恶,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体会诚信对社会、事业、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告诫他们:“诚信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信任,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三是在毕业生中开展就业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把诚信教育列入毕业教育课程之中。

2.3.3诚信实践体验。

引导医学生参加诚信实践基地,如校内外青年志愿者诚信实践服务基地、学生党团员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同辈咨询热线、医学生爱心天使服务社、点点爱心社等活动。鼓励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义工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需求和意愿,通过班级志愿组合或牵线搭桥的形式结成“一对一,一帮一”的互助模式,也可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和校、系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以引导他们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自我价值。

2.3.4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干部及其组织应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学生党员及其组织应以身作则,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动;学生应建立诚信自律制度和相应的考评体系,如引导医学生每学期至少找老师谈一次话或写一篇心得,主动报告自己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情况,力争老师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

2.3.5学生品质养成。

要增强诚信观念,规范诚信行为,扭转诚信缺失,其根本解决途径要让全体医学生主动寻求诚信心理辅导,了解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讲诚信。广泛参与诚信建设,树立讲诚信的主人翁责任感。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大力倡导实事求是、诚实可靠、讲求信用的良好风气。这样才能消除“失信”意识,根除“失信”行为。

2.4构建效果评价机制

诚信教育是医学生就业后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使医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必要性,认识到失信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诚信度。

2.4.1构建诚信测评体系。

从生活诚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诚信(学习刻苦,态度端正,不迟到早退)、经济诚信(按时缴费,不恶意欠款,不弄虚作假)、网络诚信(遵守网络管理制度,文明上网)等指标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同时,学生诚信得分如实记录到本人档案中,并在校园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形式有:一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诚信教育内容形式的看法;二是对诚信教育理论成绩加以分析;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诚信度评价;四是对同班组学生进行诚信互评;五是了解实习带教老师、患者及其家属对见习、实习生的评价。

2.4.2完善评价奖惩措施。

对学生诚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对有严重不良记录的学生实施预警制度,避免诚信状况进一步恶化。对诚信行为较好的学生,可通过表扬或奖励等方式宣传。建立毕业生诚信追踪调查制度,诚信记录存入学生档案,延至今后的工作单位,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

3讨论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6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针对如何加强诚信教育,结合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对部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诚信问题的问卷调查。

二、当前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特点

针对诚信问卷调查对象共845名,其中三年级287人,二年级305人,一年级249人。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目前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呈现以下特点。

(一)绝大多数学生的诚信观是正确的、是讲诚信的

99%的同学在公交车上人很多时候会主动补票;在食堂用餐90.8%的同学会主动排队或愿意排队;有96.2%的同学认为诚信在中职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有99%的同学心地是善良的,愿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84.8%的同学认为,诚信观念得到全家人的认可;86.1%的同学认为自己是诚实人;87.6%的同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诚实守信,67%的同学认为诚信排在学习、金钱和权利的前面。

(二)大多数同学相信社会的是真诚的、是有诚信的

97.8%的同学认为,老师们是讲诚信的,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76.2%的同学认为学校师生的诚信度是很高的。63.7%的同学认为国民总体的诚信程度是好的;97.8%的同学皆有与他人交往时比较重视对方的诚信。

(三)学生在诚信问题上存在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64.9%的同学在对熟人说谎后,当时会有愧疚,过后随着时间就释怀了;13.8%的同学在学校学习阶段考试时没有作过弊。74.6%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只要不抓住是可以理解的;84.9%的同学认为在学校考试作弊是普遍存在的。81.5%的同学在同学要逃课时会帮他说明“合理说明”;69.3%的同学在好朋友犯了错误后会帮他隐瞒情况;同学自己在违纪、违规或犯错误被发现时,有72.4%同学会隐瞒或半隐瞒真相。

(四)在诚信教育的问题上,学校与家庭诚信教育是最有效的

99.6%的同学认为,加强诚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62.6%的同学认为我国开展诚信教育是有效的;76.3%的同学认为对他们开展诚信的人主要是班主任和家长;96.6%的同学认为,诚信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父母教育。

(五)在学校诚信教育的方式上,更需要科学和人性化

96.8%的同学对自己在犯错误后老师能听取他们的申辩表示接受;51.7%的同学认为只对学业成绩,而不对“诚信”进行评价不合理;在同学诚信教育的关键上,有28.6%的同学认为,先进人物的事迹能帮助他们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37%的同学认为,加强对违纪、不诚信学生的处罚可以提高同学们诚信程度,20.1%的同学认为要加强对诚信学生的表扬。

三、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根据调查数据反映,加强诚信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诚信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诚信是一个人的人格,也是一种道德品质。讲诚信是一名青年学生立足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基础。

(二)加强诚信教育,是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1)幼儿教师要讲诚信。幼儿期是品德和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模仿者,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诚信品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幼儿。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幼儿教师,其诚信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培养。(2)培养幼儿诚信良好品格是幼师职业的基础能力之一。幼儿的诚信品质已经成为现在幼儿的道德行为之本。幼师利用言传身教对幼儿有效的指引,激发幼儿自身良好品格,让幼儿得到良好的诚信教育,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3)培养学生良好诚信品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中职生职业的“低素质”不符合社会的“高要求”,在中职阶段培养学生诚信教学能力是为了让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诚信品格,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在未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发展。(4)加强诚信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诚信问题的迫切需要。中职学生大都在15—18岁这个年龄阶段,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少数学生身上存在的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失约、说谎、欺骗他人、放假不按时回家、不履行承诺、网络失信等不诚实行为,严重制约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学校及教师共同努力。

(一)以科学的世界观,引领中职学校的诚信教育建设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实现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只有同人民一起奋斗、一起前进、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要引导青年学生,志存高远,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学习理论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让新时论进课堂、进教材、进试卷、进头脑,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3)引导青年学生到教育改革的课堂去体验。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幼儿老师的学生,要到实践中去感受人民对教育的渴望,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增加对人民的感情,抛弃“小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从而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以务实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1)从容易做的事入手,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从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作息、课堂自觉不玩手机,这些比较好控制的事情开始,引导学生做一个能控制自己的人。(2)给学生更多的宽容。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诚实行为,作为老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以待人。诚信教育是一辈子都要反省的教育,只有通过内心的升华,才能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3)整合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家长、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和教师要诚实守信,成为学生诚实守信的榜样。

(三)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引导学生诚实守信

(1)做“四有”好老师。要树牢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践行共产主义道德观,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公正无私、为人真诚坦然,决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每个老师要找准定位,以四有教师的标准作为自己成长的航标,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示范者。(2)提升自身的素质。青年学生要在实践中展示自己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素质,做一个时代需要的人。(3)关心学生的成长。中职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初中毕业,文化知识的积累、文明素养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都不够,我们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怀,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四)以丰富多采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诚信主题教育是加强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校经常开展主题班会、问卷调查、团队活动、报告会,集体活动、文娱活动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活动,通过开展诚信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弘扬正能量,宣传好典型,

让学生有学习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结合正在全国开展的“美德少年”“诚信之星”“道德模范”等活动,弘扬正能量,宣传好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同时,也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增强学生践行诚信的自觉性。诚信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诚信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振魁.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的几点思考[J].国际公关,2019(08):15.

[2]张所秋,贾爱春.农村中小学诚信教育实践初探[J].教书育人,2019(06):15.

[3]赵东燕.践行“立德树人”实施诚信教育[J].教书育人,2019(05):15.

[4]马义米.道德与法治中的诚信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4):20.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7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经济个体趋利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诚信现象。作为未来社会建设主体的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状况,逐渐引起关注。本文以“无人监考”这一诚信考试制度的实践为切入点,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积极面及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探究大学生诚信建设教育背后的个体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希望能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诚信建设探索有益的途径。

关键词:无人监考;诚信;大学生诚信教育

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要求个体无论是否有外界监督,都能做到诚实信用、表里如一。诚信,自先秦时期,就被推崇为社会人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体主义思潮的传播,社会上出现一些假冒伪劣等不诚信现象。某些高校未能坚守好诚信的底线,出现高校教师学术抄袭,部分大学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这些行为败坏了高校的风气,高校诚信状况令人注目。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政府和高校进行了诸多尝试。2005年1月17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此次会议上,中央政府将“明礼诚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各大高校更是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班级活动,引导大学生重塑诚信观念。同时,有些高校实施“无人监考”考试制度,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考试制度从另一方面检验和考验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

一、“无人监考”实践中反馈出的大学生诚信现状

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这个课题上,学校将“无人监考”作为锤炼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措施开展实验。本校自2011年开始施行“无人监考”考试制度,至今已有六年,其中护理学院作为试点学院至今开展了12个学期的无人监考期末考试。在这累计12学期的无人监考期末考实践中,共有27个班级1360名学生参加过无人监考,其中三分之二的班级不止一次申请。在六年的无人监考实践中,累计共有11名学生因有携带小抄或者询问他人等考场违纪行为被巡考老师发现而受到处分。通过以上我校无人监考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大部分班级和学生愿意不止一次地参加无人监考,积极尝试通过无人监考来检验自身的诚信意识,这说明我校的诚信教育情况总体较好,学生主体愿意接受诚信教育。其次,从无人监考考场的违纪学生数来看,真正出现不诚信行为的人数占参加诚信考试的总人数不到1%,这个数据至少说明99%的同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了恪守诚信。虽说总体情况是积极的,但是无人监考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那么乐观的方面。从无人监考的班级申请动员方面看,从2011年本科2009级的学生到2016年本科2015级的同学,班级无人监考的动员工作逐渐变得难做,无人监考的申请来自班级学生层面的阻力变大。通过动员工作中的私下访谈和了解,我们发现,相比“90后”的大学生,“95后”的大学生更不相信自己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始终做到“诚信”和“慎独”,这说明当代一些大学生其实对自己能否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恪守诚信不自信。从无人监考实施的评价反馈看,虽然在无人监考的考场中违纪同学只占参考人数的1%不到,但某些学生之所以未发生不诚信行为,更多的是对外在的巡考制度抱有畏惧心理。经统计,约有23%的学生想过依靠不正当途径获取高分,37%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可以理解,不是原则性错误。这些结果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仍然很淡薄,对“诚信”缺乏正确认知。

二、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因素浅析

通过翻阅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影响高校诚信教育效果的可总结为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从主观上看,个体前期的家庭教育与中学教育、个体对诚信观念的错误认知、个体自身的价值需求等都对大学期间的诚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个体前期的家庭教育与中学教育影响大学诚信教育的效果。虽然说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阶段,但前期的家庭教育与中学教育阶段则是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定向阶段。以在我校无人监考考场中因作弊被处分的一位学生为例。在进入大学之前,他所接受的价值观是趋利的、是藐视规则的。在他看来,只有无能的人才会受到规则的约束,有背景、有关系的人即使触犯了规则也能逃脱处罚。因此,即便是考场作弊被抓,甚至被告知处罚结果时,他依然认为规则只是用来吓唬人的。事后其家长的相关无理举动也再次让人看到家庭教育对个体诚信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由此可看出,如果在个体前期的家庭教育与中学教育中,诚信一直缺席,那么进入大学后,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形成将极为困难。第二,个体对诚信观念的错误认知影响大学诚信教育的效果。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某些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是狭隘的,对诚信原则的遵守则是宽松的。一些学生认为诚信就是说实话、不撒谎、信守承诺,认为偶尔抄袭同学的作业算不上不诚信,考试中过程中问一下同学也算不上不诚信,就业过程中签约了又违约也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学生认为,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偷看别人答题是人之本性。这些对诚信观念的错误认知使得大学生心中缺乏有效的尺度,导致一些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生。第三,当代大学生利益需求压力的加大影响大学诚信教育效果。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需要是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产生的根本动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表明,当人的需要难以通过合乎道德或者合乎规则的途径得到满足时,人的心理压力就会变大,会倾向于采用违反自己认同的道德和规范,也就是采取非正常途径解决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当代大学生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和自身发展的压力,当就业与发展的需求难以通过正常手段解决时,某些大学生往往铤而走险,选择违反道德规范的非正规途径。例如当一名大学生无法顺利拿到学位证书时,他可能会选择造假获得工作的机会。从客观方面看,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失信、无序影响着某些大学生对诚信的认可,而某些高校内部的失信行为和对失信行为的纵容则更让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缺乏说服力。第一,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来看,当前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失信违规的现象使得当代一些大学生的行为选择面临矛盾。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年轻群体,接受的是正统、主流、先进的素质教育,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及自身对个体身份的认知都希望他们的行为能符合先进的形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体本着“逐利”的思想,大学生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目睹这些失信行为,有部分同学更是遭受了欺诈,这使得他们对是否应该时刻坚守诚信产生质疑。此外,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重人情轻法制的人治社会,虽然国家的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中国的人情往来依然对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某些规则往往屈从于人情,对一些违规行为的不严肃处理让社会人包括一些大学生在内对社会诚信建设失去信任。第二,相比社会大环境,高校内部的诚信状况和诚信建设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效果有着更直接的影响。虽然各大高校当前都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点工作,但在大学生诚信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某些高校更多的是依赖定期或不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教育,这种形式大多比较松散,缺乏严谨性和系统性。二是缺乏制度保障,某些高校目前并未形成一套大学生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或者只是散布在诸如学生手册等其他学生规范中。三是某些高校内部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也影响着学生对诚信教育的认可。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诚信建设的对策思考与探析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应当看到,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校抑或是学生主体,都对大学生诚信建设进行着多种有意义的尝试,因此,高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诚信建设仍大有可为。第一,结合高校的自身特色,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学生实际,系统、有序地呈辐射状地开展诚信教育。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特色,有自身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开展诚信教育更容易将诚信教育落地。同时,以专业为中心,由专业学习中的诚信问题辐射至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有序拓展学生的诚信认知范围。高校应当将诚信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化的项目进行思考,清晰大学生诚信建设的范畴和内涵,思索可利用的建设途径,将诚信建设作为一项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项目进行开展。第二,完善高校自身的诚信制度。厘清高校诚信建设范畴和应当包含的内容,整合已有的诚信规范和条文,补充缺失的诚信规范。对诚信制度完善后加以公示并广泛宣传,提高学生对诚信规范的认知水平。第三,加大对违反诚信规范的行为的惩戒力度,增大失信行为的风险与成本。各大高校应明确高校教师的失信行为和学生的失信行为,明确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并予以公布。其次,重视高校老师的诚信示范作用,对出现有学术抄袭、上课糊弄学生等失信行为的老师严格按照惩处措施进行严肃处理。通过网络、校园活动、课堂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播诚信规范、失信行为及失信后果,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后时间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如果经过多次教育,学生仍然对诚信规范置若罔闻,那么应当对失信学生进行处理,以树立诚信相关制度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周学峰.高校德育应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3(4):73-75.

[2]邹菊如.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20):61-66.

[3]徐丽曼.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

[4]王越.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作者:徐清情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篇: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现状及意义

摘要:随着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一个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认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现状及研究的现实意义,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国家和谐与稳定,中华民族伟大梦想早日实现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正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大学生对网络、QQ、微信、博客等的熟练运用,高等学校更是成为中外文化之间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多元文化的交锋与碰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一种挑战。从整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少,一些人缺乏对事务正确与否的判断力和相应的经验,某些大学生过于注重个性,追求新鲜流行事物,把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丢弃一边,出现社会责任感不强、考试作弊、学术不端、拖欠助学贷款等乱象。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诚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2001年左右才刚刚兴起,理论界对诚信问题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时期之后,如许辉的《诚信教育_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杨晓丹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林兴岚的《当代诚信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思考》;王忠华的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透析;陈胜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饶家辉,谭瑶的中美大学生诚信教育生态比较及借鉴;谢怀平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自律机制研究等。通过研究和分析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目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

1.某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诚信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诚信教育是从思想品德教育中分离出来的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没有系统的理论做支撑。二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形式单一化,偏向于内在道德层面,主要靠自觉、自律,在教育形式上,喜欢张贴诚信海报、悬挂诚信条幅,对学生考试作弊处罚不严等。形式比较单一、枯燥。三是惩戒较弱化,在对失信学生的惩罚上,监督机制比较缺乏,还处于写保证书、说服教育、通报批评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阶段,对学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2.关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研究的经验积累

(1)大学生诚信教育及其研究中的宝贵经验

一是研究领域广泛,理论性强;二是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原因、问题的症结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三是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原则、方法、路径选择等做出较为理性的设计。

(2)大学生诚信教育及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关于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对策研究归纳得比较多、比较细。而对于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阐述得少且不到位,尤其对策的有效性、针对性不够明显。二是对大学生诚信方面的研究只停留在传统以品德及自律为主的诚信教育研究中,对诚信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尤其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要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监督常态化。三是关于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研究较多,可行性及评估体系的建立和执行研究的较少。四是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透彻,缺乏总结和提炼,更缺乏学术性和说服力。五是对外部环境及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对诚信教育的影响研究少,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建设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1.一些政府和学校高度重视

瑞士是“诚信”法律化的国家之一。瑞士国会1970年通过的《瑞士民法典》第二条明确规定“任何人行使任何权利,或履行义务,均应以诚实信用为之”。美国也重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每年新生入学报到之际便把《新生手册》发放到学生的手中,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处罚规则及申辩程序。使大学校园内诚信缺失现象普遍减少。

2.监督管理机制比较完善

国外一些学校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较为完善的引导机制、培育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做支撑。如英国牛津大学,不仅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考核,还对学生的诚信品德、健康水平和交往能力进行评价,不合格则不能毕业。如芝加哥大学,对学生学术真伪的鉴别能力有专门的机构―图书馆、专职人员、专业设备和资源。如美国政府设有专门的诚信教育研究机构,认真履行对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监督、管理和调查职能;同样,美国各高校都设有相应的诚信管理机构,一是负责制定学术诚信管理条例,二是监督条例的执行情况,三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水平。

3.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国外一些学校重视新闻、娱乐宣传的强大功能,常常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及诚信教育。如美国,除利用大众媒体外,比较有特色的是把学术诚信条例挂在各大学网站的主页上,方便学生查阅及约束自我,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同时为教师奖惩学生提供有效的依据,大大减少学生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的可能性。

4.诚信教育社会化、家庭化、学校化

国外一些学校,诚信教育不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家庭的事、一个学校的事,还是政府机构、社团组织、学校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每个人和家庭自觉维系诚信规则。学校在入学前、学中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诚信宣传,政府机构、学校、社团组织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诚信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诚信是立人之本,更是高校素|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是诚信之帮,是人类诚信文化的优秀传播者。古往今来,广为传诵的诚信典故不胜枚举。如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战国时期兵法家孙膑的“一诺千金”动人典故;明初文学家宋濂的“如期还书夜半苦抄”感人故事;南北朝时期广为传诵的“孟信退钱牵回病牛”诚信美谈;诚信理念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诚信状况的好坏不仅关乎大学生人格魅力、自我价值能否实现,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社会运行之规,因此,党的十八大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新闻媒体的舆论自由度不断开放、社会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尤其多元文化的渗透,使大学生获得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违反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要认清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其研究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诚信关系大学生整个精神面貌,关系高校思想教育的成败,关系你我他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坚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大学生应认清失信的危害性,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并努力形成大学生诚实做人的共识。守住做人、处事、交友诚实守信的底线,争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2001-9-20.

[2]王忠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透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2(4):147-148.

[3]陈胜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33-34.

[4]李琳.国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中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8):147-148.

[5]饶家辉,谭瑶.中美大学生诚信教育生态比较及借鉴[J].继续教育研究,2016(02).

第三篇:当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加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发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诚信育人环境及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价制度等措施,以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共青团中央《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载体,是共青团深化改革,引领和服务青年的重大创新举措”。由此可见,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是服务和引领青青年的创新载体。而高校理工科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生力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理工科大学生应该成为倡导诚信、践行诚信的先行者。

一、理工科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笔者于2016年9月至2016年11月,先后对以问卷、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形式调查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四个同年级11个理工科专业600余名本科在校学生,并查阅了大量其他学者的文献资料,掌握了理工科大学生当前的诚信状况。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经济等方面能够坚守诚信,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学业、生活和就业等方面产生不诚信的行为。这就使得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还相对薄弱

一些高校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还未纳入课程教学,没有充分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而往往只是通过各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通过诚信教育主题班团会等形式进行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在诚信教育上只是对大学生提出了应该做什么,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该怎么做。

(二)理工科大学生自身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理工科大学生由于其在高中阶段为了升学就非常重视理科的学习,到了大学更加重视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导致其在学业、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不成程度的不诚信行为。

在学业上。主要表现在:经常逃课、旷课;课后作业抄袭、论文东拼西凑敷衍了事;个别大学生甚至花钱毕业论文;考试作弊止,带小抄、传纸条、更有甚者替考和使用高科技手段作弊,虽然各高校都要严格的考试作弊处理制度,但还是有同学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在一些大学生眼中这些已不再是违反道德的事情,没有一丝羞耻感。

在生活上。主要表现在:伪造个人信息,隐瞒家庭经济情况,开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各类助学金;与骗取助学金现象相似的还有故意拖欠助学贷款、恶意拖欠学校学费;伪造病历、编造各种理由进行请假;提供虚假证书骗取综合测评成绩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在:对于现在90后大学生来说,集体观念淡薄,自律意识较差,没有时间观念,在交往过程中经常言而无信;特别是这一代人利用网络新媒体交往比较多,但在交往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信任,不说真话;而寝室班级同学关系、男女情感问题等都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缺乏相互信任产生的。

在就业择业中。主要表现在:简历造假、伪造各类获奖证书、篡改成绩单,夸大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甚至还有些同学伪造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签约后随意违约等。

二、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将诚信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做好教材的编写更新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理工科大学生思想实际,将文化知识传授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将系统教育与专题诚信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切实加强对诚信教育内容的改革、对诚信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创新诚信教育课程载体,充分发挥课堂在诚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大力宣传诚信道德文化,开展各类诚信道德宣传公益活动,使全社会认识到诚信道德的重要意义,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要保持健康的诚信环境,不断强化师德建设,优化课堂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建设,创造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家庭作为孩子教育的基础,要为孩子建立和谐的成长环境,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子女正确认识和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

学校要结合理工科学生的实际制定诚信教育方案,将诚信教育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课、专业思想教育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讲授,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新生入校后专门开设一门诚信教育理论课,使大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守信是做人做社的第一准则。学校还要积极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诚信教育主题班团会、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领悟诚信的重要性。

(四)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大学生诚信信息登记和记载规定,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在校期间学业、经济、生活、就业、网络、安全等六个方面的诚信状况,以及对其的诚信评价等级。并将大学生诚信档案在毕业离校时装入本人人事档案,转给工作单位,从而达到将学生的诚信状况延伸到社会。

(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价制度

逐渐完善以传统的学业和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将诚信量化考核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建立和制定科学的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统一标准,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客观评价。每学期或学年作为一个评价周期,给出评价等级,并以此作为组织发展、评奖评优、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

(六)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监督制度

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新媒体平台、校报、内部刊物等舆论平台的监督功能,如设立诚信荣誉墙、失信曝光台等有效形式加强对诚信的监督,使大学生明白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同时,高校还要不断拓展诚信监督的渠道,建立诚信公示制度、申诉制度和举报制度,加强校内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有效加强大学生诚信评价的监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

[2]共青团中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Z]2016(7).

[3]才忠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9(17):74-75.

[4]王广飞.“90后”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21-123.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某师范大学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诚信上存在如下问题:在学业上,有较严重的抄袭作弊现象;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薄弱;在经济方面,大学生存在不如约归还贷款现象。这些诚信问题的出现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有关,又受到当代社会现实的错误导向,以及重要他人的不良示范也是重要原因。结合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提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缺失;教育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那么,当代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其原因是什么?实施诚信教育的策略有哪些?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为了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笔者对某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100%。统计发现,当代大学生诚信方面主流是好的,当仍然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在学业上,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抄袭作弊现象。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作业临时抄袭、论文依靠百度、考试各种小抄等不诚信行为较为严重。更有甚者,某些大学生代考论文,成为所谓的“职业”。这其中学业考试作弊的诚信缺失现象表现得最普遍。调查数据显示,约10%的大学生每次考试都会作弊,20%的大学生有过几次作弊的经历,30%的大学生在实在没有复习好的情况下有过作弊的经历。这些学业诚信趋势现象不仅会对大学生本人的学业造成影响,而且将破坏整个学校的学风。

(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很好,2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一般,4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很差,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非常差。学校是个小社会,在与这个小社会的交往过程中,某些学生开始急功近利,为了利益不顾其他。在简历上制造虚假经历,肆意夸大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档次。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随意撒谎,不恪守承诺,只想到自己的事情。找工作或者做兼职的时候,当有更好的岗位和待遇时,便不顾之前签好的合同和协议而以各种借口毁约甚至直接切断联系。还有少数学生在网络上填写虚假信息,随意通过网络或转发不实事件的传闻。

(三)在经济方面,大学生存在不如约归还贷款现象。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的学生认为约我国已经相对富裕,贫困生的贷款几年,不还也可以理解。大约30%的学生认为助学贷款事关个人的信用,必须如期归还。约20%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贷过,不清楚贷款的事情。约14%的学生表示以前没听说过贷款不还的,即使没有什么强制性,自己也会主动还贷。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保障贫困学生能够如愿上学,而制定的由政府贴息,无须抵押,以大学生个人的诚信为依托的一项惠及民生的政策。学生应本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努力回报国家,可是不少学生却借此虚报家庭状况,恶意贷款用于吃喝或高档消费并且在还款期限内迟迟不还。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教人诚信、一言九鼎的例子,可由于长期饱受剥削阶级糜烂的、只顾自身利益不顾他人、贪图自己享受等封建落后思想的侵蚀,有些人的潜意识便发生变化[2]。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控制下,人们的话语权受到限制,上层阶级严格控制百姓的言语表达权。

(二)当代社会现实氛围的错误导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源源不断涌入,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带着利益的面纱一起进入,我国又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体现它提高社会生产力、调动社会积极性的优势的同时也带来市场经济本身自发性趋利避害的缺陷,而当代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面临的选择越多,思想就越具有多元化的趋势和特点。某些诚实守信的经营者却不如不诚信者得到的回报多,这不得不使许多人对传统的诚信原则和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动摇,甚至丧失诚信原则。大学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成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人生的塑造期,在他们看到这些种种的负面情况后,一些人很可能造成三观的扭曲,从而开始怀疑哪种观点才是自己应该坚守的。

(三)重要他人的不良示范。

这里的重要他人主要是教师和家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够,甚至有的教师带来负面的效应[3]。如有的老师上课不守时或者答应学生的事情未能兑现,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好的暗示,也容易助长学生不守信的行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直接和最初的影响。如某些家长为孩子进名校拉关系走后门,甚至纵容并且支持孩子考试作弊,教孩子作弊的手段,为孩子提供各种作弊工具。另外,一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甚至自身作风不正,在孩子面前做不诚信的事情,给孩子错误价值观的暗示。比如,和朋友违约,为自己工作不诚信获取的利益而四处炫耀等行为[4]。无形中让孩子觉得不诚信没什么,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诚信这个问题,只要不损害到自身利益就好,在面临相关自身利益的选择时,将毫不犹豫地抛弃诚信原则。

三、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对策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从社会、家庭、学校及大学生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建议[5]。综合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达到培养学生诚信的素质和形成学生诚信品质的目的。

(一)营造社会诚信氛围。

我们要以积极的和谐的社会诚信氛围提升大学生的视野和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加入WTO是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府诚信程度的肯定,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平台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新的诚信理念,谨遵各项规则,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申请加入时的承诺办事及处理问题。同时,我们要打造诚信社会,包容互鉴,在学习西方优秀的诚信理念的基础上,鼓励诚信经营,依靠合法劳动致富,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诚信体系;其次,诚信不应该只是被作为体现个人道德意识的规范,更应该将其纳入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中。自古以来,诚信被认为是道德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没有法律的约束,并且对于不诚信行为,法律没有明确的惩罚手段或者惩罚过轻,让一些人索性不理会诚信在道德方面的约束力,导致不诚信思想和行为的扩散,继而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诚信既然作为法律追求的目标,就需要法律保护和维持,社会应该通过严格执法打击贪污腐败、假冒伪劣等不诚信行为;再次,要把诚信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出重视诚信的和谐氛围[6]。法制约束力始终是有限的,相比之,道德则具有更广泛的约束力,一旦它内化为人的个人意识,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他就能做到慎独和诚信。因此,社会应加强对诚信行为的宣传,作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之一,对诚实守信者进行鼓励和推广,对违背诚信者进行批评和教育,逐步引导人人踏上遵守诚信原则的道路。通过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和诚信习惯的引导,让大学生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做到诚实守信。在社会中惩恶扬善,鼓励诚信,打击不诚信行为,让大学生看到诚实守信所获得的收益更多且更安全,更进一步坚定诚信的价值取向,为大学生在毕业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8]。

(二)加强学校诚信体系建设。

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诚信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3]。学校要把诚信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开展关于诚信建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加入诚信教育的专题,通过小品演出,辩论赛等加深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呼吁学生从日常生活到社交的各个方面都要形成诚实守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观念和意识[9]。以和谐的氛围带动优良的学风,号召大家诚信考试,诚信学习,诚信做人,共同创建诚信校园。其次,要加强师德队伍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建立教师诚信评价机制。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有不诚信思想和行为时要及时引导。可给每个老师建立诚信档案,记录教师工作中的诚信状况,定期开展诚信评价,由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诚信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职称、奖罚的一个重要依据;再次,给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完善个人资信档案。全面把握并记录学生诚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给学生诚信状况评分,并作为学生参评其他奖项、入党、保研的参考因素,力求公平,让学生意识到不诚信要付出代价,讲诚信将给自身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加强家庭诚信教育。

家庭对诚信的影响具有永久性,并且是潜移默化的,是我们接收诚信的开始。父母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以下方面探索适合诚信教育的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和诚信氛围。首先,父母要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单纯只培养孩子才能方面的观念,不断加强对孩子诚信的培养。要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发挥作用,一个具备诚信的人是他成为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前提;其次,身教重于言传,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诚信的表率、道德的楷模。一个品德高尚,做事、说话讲诚信,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父母,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10]。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没有时间、地点、场合、方式的限制,在有意和无意中进行。家长以自身实际的行为随时随地地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子女,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诚信行为带来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尊重感。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孩子一起做好诚信,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总之,父母从小就应给孩子创造培养诚信的良好条件,孩子从小培养成的习惯和行为,长大后是不容易被改变的。在诚信的氛围里长大的大学生,纵使在后面的生活中看到身边人的不诚信行为,也不会轻易地走上诚信的下坡路,在他的内心和行为中都会有诚信的表现。父母要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人,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诚信的活教科书。

(四)增强大学生诚信建设意识。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氛围和教育都需要学生自身能够接受和消化。做人做事诚实守信,光靠他律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学生必须有自律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要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就必须从根本上出发,依靠学生自身的修养。首先,要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反省自己的行为,与身边的道德模范,以及社会上诚信人士的行为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有效地进行矫正;其次,要呼吁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真正参与诚信建设,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找出自身与社会实践中不相适应的言行,诚信做人,诚实做事,以得到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自觉地把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中培养诚信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诚信教育,不仅内化了诚信观念,更外化了诚信行为[5]。意识活动与实际行动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大学生才能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并且在相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

参考文献:

[1]张颖香.基于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18-121.

[2]罗国杰.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邓红彬,姚红.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33-134.

[4]焦治.高校学诚信生缺失与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5-16.

[5]关雪婷.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6]邹绍清,董娅,刘维.当前大学生政治诚信情况与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4):61-64.

[7]蒋Z萍.建构诚信的社会体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4):76-79.

[8]黄俊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129-131.

[9]邵建华.当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9):156-158.

[10]张蕖,冯文全.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5(3):57-58.

第五篇:浅析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不诚信行为层出不穷,诚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无视诚信的权威,为了自身利益以身犯险,不诚信者比比皆是。如何建构一个系统的诚信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体系

诚信教育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所在。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十分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诚信”写入公民二十字道德规范;2002年,十六大报告和2004年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些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老妇晕倒马路,路人置之不理”“少童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以及“三鹿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蒙牛事件”“可口可乐事件”、食品安全问题等层出不穷,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呈下滑趋势,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这个群体,导致大学生的诚信缺失普遍存在。本文中在剖析当代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进而挖掘本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路径。

一、何谓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讲信用,守诺言,办实事。诚,指“内诚于心”,是一种信仰;信,指“外信于人”,是诚的外在表现。即是说,诚是信之本,信是诚之行。诚信的道德要求即是: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因此,诚信,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与“立人之道”。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不论任何时候,诚信都是人最重要的品德。“明礼诚信”被列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诚实守信,严于律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成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之一。而作为刚刚走过校园的“80”后,还是当今大学生主体的“90”后,无论是在言行、举止还是对传统道德标准的传承上,都倍有争议,他们颠覆着常理,挑战着道德。很多学生将作为传统美德的“诚信”丢弃掉,或者不屑一顾,或者嗤之以鼻,人类的道德准则之一的“诚信”正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危机。

二、高职院校诚信现状

当代大学生诚信方面主流是好的,但当代社会道德滑坡严重,势必会影响这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无论是在生活方面、学业方面,还是为人处事和就业方面都出现了各种失信的现象。

学业方面,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上网,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社会调查报告伪造和论文抄袭或者直接从网上复制、同学之间相互抄袭,作业雷同现象严重等,主要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应付教师;生活方面,生活态度不认真,各种不诚信现象频生,学费缴纳拖沓或不缴,制做假证明想法设法获得贷款机会,助学贷款托还、不还等,严重损害了当今大学生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人处事方面,做事不讲信用,不守时间,不遵循规章制度,生活随意,甚至以玩乐态度恋爱,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就业方面,签约违约、花钱买证、证书造假、学历造假等现象比比皆是,使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日益下降。以上各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更是屡见不鲜。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已经不是个人道德水平问题,而是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滑坡的体现。这对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这所学校把“真理”作为校训。在哈佛大学的校门和建筑物上都刻了一个拉丁文单词“真理”,这个词代表了“真相、诚实和正直”。正门上还刻了一句话:“真理之门只会向那些正直的民族开放。”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那些不诚实的人是没有出路的。

教育部决定自2013年起于每年5月份在各地、各高校集中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要求要以“诚实守信”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与行为。这个活动也正是为了发扬诚信的传统美德,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加强诚信教育并非易事,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配合一同完成,充分发挥家庭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学校里教师的引导作用,社会上舆论的影响作用。

(一)家庭的影响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其影响是莫大的,大学生之所以诚信缺失与其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的为人处世,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父母好的行为会成为孩子好的榜样,否则相反。很多家庭只注重孩子的智育的发展,而忽略了德育的教育,或者将之推给学校老师,是孩子缺乏诚信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家庭中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要想让孩子有好的修养,增强诚信意识,必须从小抓起,从父母做起,使孩子有个好的生活环境,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西方大学教育排在首位的即是德育,而我国的高校注重的是成绩,也即智育。孩子们正是一直在成绩的重压之下走进高校的,常常是只唯成绩是尊,家长更是如此,因此出现了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恶性事件,从“刘海洋伤熊事件”“马家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到“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事件都发生在当今的大学生身上,相比之下的“抄袭”“欠贷不还”“违约”等已经不足为奇。我们常在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为什么一届不如一届?实际并非智商越来越差,而是诚信水平越来越低的结果。正因如此,我们高校必须加以重视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的考评机制

以往我们大学对学生德育的考评主要是通过辅导员、学生处和思政教师对德育方面表现以成绩的方式量化,体现出来,但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是最直接的,应该加强他们对学生德育方面的考核,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思政教师在思政课成绩方面应该减少试卷成绩的比重,加大学生平时的诚信、表现得成绩比重,并且将辅导员、思政教师及学生处的考核成绩作为最终能否得毕业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成绩。这样学生就不得不重视素质的提高,平时的修养,从而也会更加重视思政课。

2.建立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很多专家早已意识到,并很重视。但高校一直做的不够,因为这是个复杂的工程,不仅仅是制定些规章制度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诚信档案的完善过程很复杂,需要很多人的配合及做大量的工作。高校需要跟踪记录大学生的诚信情况,并给予正确的评价,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考试是否作弊、学术论文是否抄袭、归还贷款情况及学生就业是否违约,等等。因此,诚信档案对学生的诚信水平的提高,却至关重要,一个不好的诚信档案会影响学生的选拔、工作甚至将来在工作岗位的提升,反之易然。因此,学生自然会重视档案的内容,不做违德之事,多做好事,自然诚信也即不是问题,使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平。

3.校园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们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生活的主要地方,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对大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及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些年,虽然校园的诚信建设取得了些成就,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随着社会的价值观的多元化,诚信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的校园建设比较单一,只是把这一重任推给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来做,结果成效甚微,也是当前大学校园诚信建设的弊端所在。加强校园的诚信氛围建设要从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校园教育、校园宣传等多方面进行,在校园精神的感召之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切实的感受诚信的重要和魅力,形成“为学贵以诚、修身贵立诚”的价值共识,同时学校的管理、制度及举办的各种活动都能体现出“诚信”,以诚为出发点,培养诚信人为落脚点,将诚信的氛围建设纳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营造“你诚信、我诚信,大家一起做诚信人”的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氛围,这才是加强校园诚信氛围建设的根本途径。

(三)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力度

随着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占领了传统价值观的领地,同时贪污腐败、欺诈、造假等不诚信现象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从各方面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们,他们在一种毕业将失业的压力下读书学习,为了将来顺利毕业或者不失业,就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为所欲为,不计后果,在这种压力下,道德、诚信严重贬值,甚至不值一提,出现这种情况与当前的社会状况和学生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一些反面案例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诚信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创造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就要首先利用法律手段,在法律中明文规定诚信的原则、内容,确立诚信的权威,用法律的强制性加强诚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诚信至高无上,任何人不可以身犯险,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让不诚信的代价更大,无人敢侵犯,从而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除了法律的强制性外,还要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这种监督除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每个人的监督意识,发挥每个人的监督作用,让人人都成为监督主体,并非易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诚信宣传、诚信教育等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慢慢解决。只有让人们意识到不诚信的后果很严重,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道德的批判,甚至职能部门的惩罚和法律的制裁,自然会大大减少不诚信行为的发生,这样不但会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提高,甚至对于全社会的诚信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家长的潜移默化的正确的引导下,让每个学生从小就有良好的诚信意识,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诚信的内容、本质和重要性,才能在学生心中形成诚信的高大形象,树立诚信的尊严感,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监督,以及以法律的形式树立诚信的威严,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以身犯险。所以,建立一个系统的诚信体系,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并非易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一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在大学生心中甚至社会上筑起诚信长城,才能牢固坚不可摧。

参考文献:

[1]张大方.诚信体系建设与约束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3,(10):21.

[2]朴玉霞.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报,2005.

[3]马保恒.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工作的探讨[J].党史博彩,2008,(1):38.

大学诚信教育范文8

[关键词]诚信教育;小学语文;有效性

鲁迅曾经说过:“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可见,诚信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如何提高诚信教育效率、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展开论述。

一、深刻解读教材,挖掘诚信教育元素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元素,当然,这其中也包含诚信教育元素。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深刻解读与合理整合,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例如,《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本身就是希望通过作者和父亲钓鱼的故事,教育读者要懂得抵制诱惑、坚守诚信。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主旨就能够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然而,作者的故事毕竟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难以从内心深处带给学生更大的影响和震撼。此时,教师可以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深刻挖掘,向学生提出拓展思考问题:作者父亲的言行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课文中的“鲈鱼”代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物?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左右为难的“鲈鱼”?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有无数次机会遇到“鲈鱼”,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它们和处理它们?教师通过提出拓展问题,一方面,将文中作者父亲的言行由“行为美”引申到“道德美”的层面,另一方面,将课文中传达的情感和道理由“抽象”引申到“现实”层面,从而对于诚信教育加以内化与升华,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并不是纸上的文字,也不只是老师口中的道理,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细节息息相关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如此一来,通过深刻解读教材,提高了诚信教育的有效性。

二、设计课堂活动,丰富诚信教育形式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鼓励教师构建“浸入式”教学模式,将知识讲解、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都融入课堂活动当中,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巩固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一般来说,常见的课堂活动包括游戏、竞赛、讨论、演讲、辩论等。例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构成、读音、语义等规律,教师会向学生渗透造字法的内容。在讲到“形声字”和“会意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出“形声字”和“会意字”的概念。然后,组织学生开展“送汉字宝宝回家”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若干汉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于“形声字”和“会意字”的理解,给这些汉字归类,把他们分别送回自己对应的“家里”。之后,要求学生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汉字的含义。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的汉字中加入了“诚”和“信”两个字。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对这两个字进行了归类和解读:“诚”是形声字,“言字旁”表示“说”,“成”表示“完全”。这个字的意思是“实打实的说话”,“信”是会意字,表示“人的话”。因此,“诚信”的意思是:“说实话”。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教师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诚信教育完美地结合到一起,丰富了诚信教育的形式。

三、优化课堂练习,渗透诚信教育理念

“讲练结合、重视实践”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如果教师能够对于课堂练习内容进行优化,在实施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诚信教育的渗透。例如,学生在学到“不但……而且……”“无论……都……”“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时候,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练习来加以巩固和辨析。教师在设计习题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诚信教育的需求,向学生展示以下填空题目:1.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___要讲文明,____要讲诚信。2.妈妈教育我们:“____到什么时候,____不能忘了诚信。”3.____华盛顿当时只是一个小孩子,____他非常讲诚信。通过对于课堂练习题目的优化,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渗透了诚信教育,可谓一举两得。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从“深刻解读教材”“设计课堂活动”和“优化课堂练习”三个方面,针对诚信教育的渗透途径与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应静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诚信教育因素分析———以2014年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科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