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范例6篇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根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大幅度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个工作大局,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来推进我镇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达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整合利用驻镇各系统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管理队伍、师资力量、站点场所、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把工作的力度、推进的速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统一起来,不增加农民负担。

(四)建管学用,务求实效。把教学平台建设、终端站点建设、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组织管理结合起来,把教育培训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全面统筹“建、管、学、用”四个环节,在“用”字上下功夫。根据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因人施教,按需施教,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主动学习、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最大效益。

(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要把中央、省、市、县委的精神与我镇的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富有本地特色的工作思路和运作模式,不断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二、总体安排和主要任务

在年底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建成以电信宽带模式为主、覆盖我镇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年3月底以前,镇机关和和平村、西平村、红星村、联盟村等4个行政村远程办终端站点建设;年底前,完成故里垅行政村远程办终端站点建设;2010年上半年县委组织部将进行检查评估验收。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完成“五个一”建设任务。

(一)建设一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依托党员活动室和现有的党员电教播放点建立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乡镇建立中心教育站,挂“横塘镇乡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站”牌;行政村建立远程教育站,并挂“横塘镇乡镇××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牌。根据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规范要求,我镇主要依托电信公司的网络资源,以电信宽带的基本型作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的主要模式。每个电信宽带模式终端站点基本配置是:开通一条宽带互联网线,一个机顶盒,一台电视机。有条件的行政村,可在基本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增添计算机、投影仪等其他设备。

(二)建设一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市级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库、前端播出平台、资源分发传输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辅助教学网站,并实现与省中心资源库、前端播出平台、资源传输系统和辅助教学网站的互联互通。县委也将建设配套的地方教学平台,分级管理和插播本地教学资源。

(三)整合和开展一批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征集、整理、运用好各成员单位的教学资源,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开发制作,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为远程教育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要把统编教材和“乡土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一批适合本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需求的“乡土教材”,增强学习应用效果。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适用技术和市场信息、科普知识等。

(四)建立和培养一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队伍。一是建立远程教育管理队伍。依托组织部门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职干部队伍,做好综合指导、联络协调、制定教学计划、网络管理维护以及部分教学资源制作等工作。镇机关和行政村设立远程教育管理员,具体负责接收站点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教学组织、信息反馈等工作。机关远程教育管理员,由党委组织委员、干事或电教播放员兼任;行政村远程教育管理员,由符合条件的村“两委”成员兼任。二是建立专职教学辅导队伍。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一支由党务干部、农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及农村“五老”等相关力量组成,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辅导队伍,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宣讲、技术咨询和知识传授,指导搞好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三是建立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伍。依托电信和广电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远程教育技术服务队伍。四是建立远程教育资源开发队伍。依托县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机构、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和县电视台等现有教学资源制作力量,建立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同时,分级、分类对骨干队伍进行有关技术和管理业务的培训,依靠他们抓好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教学组织、运行维护等工作。

(五)建立一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强宏观管理和工作指导,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及时掌握了解基层接收站点开展远程教育情况以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与机制。建立健全站点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教学管理、设备维护、工作检查、信息反馈、实绩考核等具体制度,确保远程教育工作规范化、正常化。三是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将教育教学的培训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内容的指导应用与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对照比较,客观分析教学效果,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四是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激励机制。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评范围,把开展远程教育的情况和产生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各级党组织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在已组织力量对全镇现有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等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在全镇全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调整横塘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和工作机构,召开横塘镇远程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

(二)全面建设阶段。年3月份起,对镇机关、和平村等4个行政村终端站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开展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建设,进行管理、辅导、技术人员的配备及培训工作。年3月底前,初步建成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年底前完成故里垅行政村远程办终端站点。

(三)教学管理阶段。年3月份开始,按照“建好一站、管好一站、用好一站”的原则,已经建立的终端接收站点,及时组织学习培训,加强教学辅导,促进学用成果转化,把站点建成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致富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学习职业技能的传授点和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点。

(四)总结评估阶段。每建好一批,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工作机构将组织一次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工作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评估验收。2010年上半年进行全面总结验收。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县委将调整星子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指导。领导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等工作。我镇也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配置相应的人力和物力。

(二)切实加强领导。各村党组织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定期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组织部门要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农村党的建设目标考核体系。领导协调小组其他成员单位也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协调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考核,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

(三)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既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对各自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教学资源开发、工作骨干培训、基础设施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搞好组织协调,促进工作落实。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

把握正确的建设与应用方向

把握区域教育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的正确方向,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是教育信息化走向深入的根本保证。

1. 明确服务主体

要把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服务主体,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设学习环境;要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管理作为服务主体,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评价与管理活动创造信息化的工作环境。

2. 给工具,教使用

给工具――工具包括网络、各种应用平台(软件)、各种应用终端设备等。应用平台是信息技术通向教育应用的桥梁,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石。网络及终端设备是基础,应用平台是核心。

教使用――培训师生掌握应用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应用平台建设中,应该追求更高层次,变 “教使用”为“免教使用”。

3. 建平台,创环境

建平台――建设服务教育主体和主流常态学习与工作的平台。

创环境――创设和构建服务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创设和构建服务教师组织开展小组学习、“一对一”教学、翻转课堂、创客教育的教学环境。

工作中,我们坚持“理念为先,平台是抓手”。我区2004年率先实现教育网络“校校通”,2005年,在北京市教育网络“校校通”完成后,我们就开始构思教育应用平台建设,2006年,我们和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一起进行了市、区、校三级平台的用户统一登录的研究,2009年实现了在全市的推广。

坚持正确的建设与应用方向

当方向确立之后,贵在“坚持”。坚持是以坚定的信念为前提,以阶段性不变的规划为抓手,以依法治教为保障,以良性运行机制为营养的系统工程。下面具体谈建设与应用工作层面的问题。

1. 把“教育应用云平台建设”作为“教育应用的基础工程”来抓

牢固树立服务教育主体的思想,并在此思想指导下,着力构建服务师生常态学习与工作的综合性应用平台――云平台。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教育如何落实这一计划?应该把“互联网+”具体化为“云平台+终端设应用”(图1),创建服务教育主体常态学习、工作的“云应用生态环境”。把教育应用变“校内建设”为“校外建设”,即:升华为“区域建设”,使信息技术和资源冲破 学校“围墙”,消除信息孤岛。

基于这一思想,2009年我们建设了“怀柔区教育信息网”,实现前网站、后应用平台的建设模式。怀柔区教育信息网实现了市、区、校三级统一用户认证,初步呈现了“云平台”“云服务”的区域应用系统。可以说,无论是理念还是行动,我们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是领先一步的。

目前,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各家公司推出的“私有云”“公有云”的应用平台系统,在看到这些云平台的云服务优势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它存在的不足。一是各家公司推出的所谓“私有云”“公有云”,都不能满足教育应用的全部,在应用技术服务的舒适性、内容的吻合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二是我们在应用这些系统时,应用数据和数据分析等常常是被制约或被“绑架”的,只有教育行业自主建设的“公有云”才是安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坚持“统一用户登录”“分级角色权限分配与管理”“资源统一编目与共建共享”

统一用户登录(图2)――不仅方便、快捷,更为构建服务教育主体常态学习与工作、综合应用的“门户窗口”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分级角色权限分配与管理(图3)――满足个性化应用。这是消除人们担心区域建设会制约个性应用或特色应用的有效办法,体现的是既讲“应用规范”,又讲“个性发挥”的管理。

资源统一编目与共建共享――资源统一编目,服务资源应用与大数据分析;资源共建共享,配合数据管理与分析,延伸教育应用与管理。

3. 坚持“教育的数据分析”的科学性、有效性

坚持学、教、研、训、管同步登场,同台建设。教育应用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教育应用平台建设应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而不应使各个环节产生割裂;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图4)。每个人、组、校,既是个体,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

深化建设与应用的内涵

这里所提的“深化”是指,我们日常工作中没太注意、现实中又是比较弱化的层面。在这些层面不去“深化”,就会影响“为师生搭建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目标的实现,就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1. 构建“云平台基础构架”系统,形成教育云平台的内核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建设出囊括所有教育应用的平台,但是可以建设“云平台基础构架”,如图5所示,实现统一用户登录,角色权限分配,数据统一存储,服务应用系统对接等。

2. 将各种应用系统与“云平台基础构架”嫁接

S持原有认证系统,实现数据“一库管理”。尽管实现数据“一库管理”要克服很多技术和配合障碍,但也应该努力去做,这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是各级依据数据统计结果实施管理的前提。

3. 努力实现教育大数据分析

促成各系统的“基础数据”与 “生成数据”“基础系统数据”与“外接系统数据”的统一存储和分析(图6),进而运用现代教育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测量、统计,甚至形成评价与档案。各种结果要满足个人、组、校、全区各级,在权限内通过列表、图形、数据看到,导出统计结果,为自我成长,为部门、学校、区域的条块管理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4. 支持教学模式、教学终端设备多元化的需要

云平台最核心的本质特征就是提供“云服务”。云服务首先应该满足教学终端设备多元化的需要,目前,教学终端主要就是PC、Pad和手机系列。此外,还要支持传统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开放教育思想的融合。支持传统授课、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慕课(MOOC)、STEM教育、家校通、社会大课堂等多种教育形式的开展,搭建多种教育模式的生态环境。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

  2018年上半年,党员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深入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年初制定的党建工作计划,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党建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xxx新闻》、xxx人民政府网、xxx广播电视网等媒体进行宣传。邀请省市新闻记者来我县采访党建工作3次,向省党员教育中心党建新视线栏目、xxx省电视台、xxx市电视台等媒体报送党建工作新闻10条。

2、远程教育升级改造工作。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借助联通公司光纤全覆盖的契机,对全县143个村及11个乡镇的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了升级改造,截至目前,除xx镇两个没有铺设联通线路的村,其他153个站点全部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

3、远程教育工作专题督查和业务培训工作。对各乡镇村级站点的运行情况和开展学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规范了远程教育“一册三簿”。对乡村站点管理员进行现场培训,帮助站点管理员掌握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接收软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掌握了教学课件和资源节目接收方法。

4、农村基层党员“两学一做”学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共产党员网,结合我县党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总体部署,力求做到学习培训的及时性和内容的针对性。在村级站点学习日,农闲时期,建党95周年前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助推了活动的开展。

5、村级远程监控和服务群众工作网上纪实系统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与县联通公司合作,为我县143个村和8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目前专线和监控设备均已安装完毕,县、乡两级的13个监控平台也已投入使用。

6、党员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组织开展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委组织部要求,我们积极号召全县党员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全县有条件订阅的党员实现了全覆盖,上半年共有963名党员订阅了共产党员微信。二是继续开展党建手机app工作。进一步丰富党建手机app的内容,增加两学一做的学习专栏,有针对性的指导党员干部学习。规范了党建手机app的安装使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手机app安装率均达到标准,能够利用党建app开展工作和学习,确保软件使用效果。

7、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目前,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已按照“县级运营中心+党组织网络+特色产业协会”模式全面开展。县级运营中心、12个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试点已经完成建设。镇(乡)、村光纤线路改造已全面完成,全县物流资源正在进行初步整合。镇(乡)、村143个电子商务服务站已初具雏形,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村级组织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年底完成打造农村电子商务1个示范镇和5个具有示范作用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总体目标。

总体来说,上半年基本圆满完成了省市交给的工作任务和部内指派的临时工作,但在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工作人员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对基层工作检查指导跟不上;基层播放收看活动不正常、总体不平衡;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农民传统观念滞后,短期无法转变、农村网络使用率低,物流渠道不通畅、电商人才匮乏,培训力量不足、电商配套设施短缺,发展资金不足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下半年我们要主抓五个重点,开创工作新局面。

1、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需求。一是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引进交流,积极从中央有关部门引进学习的辅导教材;二是加强课件的组织制作,充分发挥制作力量强的优势,集中力量制作一批宣传贯彻党的新精神、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的党员教育专题片;三是加强党建宣传,宣传一批学习基层党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经验;四是结合工作需要,开发重点党员教育电视节目。

2、优化骨干队伍,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专职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在乡镇党委设立专职管理员,指导乡镇各村的远程教育及电商工作。提高远程教育专职管理干部队伍素质。抓好远程教育专职管理干部的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努力达到远程教育专职干部“一专多能”、“一岗多职”。不断充实调整终端站点管理员队伍。保证每个终端站点配齐2名管理员(兼任电子商务服务站工作人员),对于缺职的站点管理员要及时进行补充,对于不称职的要及时调整。把站点管理员的选配与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结合起来,保持管理员队伍的稳定。抓好基层站点管理员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操作水平。

3、抓好教学组织管理,力求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工作具有实效。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学习制度落到实处。鼓励农民群众和各类专业协会、合作化组织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和设备开展学习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各类专家进村入户开展教学辅导;充分发挥各级辅助教学网站的优势,开展在线教学辅导。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认可不认可为标准,评估工作成绩。要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是不是受到教育、得到实惠,作为改进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耐力 台阶试验 高校 体育教学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人民的健康和体质增强,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制度。最早颁布实施的是1958年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下简称《劳卫制》),《劳卫制》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提高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劳卫制》在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中存在的工作量大、数据统计处理技术落后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90年代初,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体委、国家教委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当时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的发展变化,学校体育工作的逐步改善,以及当时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实际“达标”能力和水平,对《劳卫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于1990年1月颁布实施了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对广大学生而言统称为《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并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在总结《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成功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2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

在这些评价标准实施的同时,为了充分掌握我国各省市、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以为制定各阶段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1979年,在原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科委和国家民委五部委领导下,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以后每隔5年进行一次,2005年是我国第六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从历次的调研结果来看,总体来说,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素质下降趋势明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1.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陕西省大学生耐力项目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1.1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陕西省大学生耐力项目检测结果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得分的对比

1.2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陕西省大学生耐力项目检测结果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耐力测试项目得分的对比

1.3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陕西省大学生耐力项目检测结果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阶试验测试的结果对照

1.3.1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阶试验测试得分结果严格按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样本构成,随机抽取,得出我校城男台阶试验测试得分平均为15.8分;乡男台阶试验测试得分平均为15.2分;城女台阶试验测试得分平均为15.7分;乡女台阶试验测试得分平均为15.1分;男生台阶试验测试得分平均为15.5分;女生台阶试验测试得分平均为15.4分。

1.3.2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阶试验测试指数结果严格按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样本构成,随机抽取,得出我校城男台阶试验测试指数平均值为50.3;乡男台阶试验测试指数平均值为49.3;男生台阶试验测试指数平均值为49.6;城女台阶试验测试指数平均值为45.9;乡女台阶试验测试指数平均值为45.3;女生台阶试验测试指数平均值为45.6。

2. 分析与结论

2.1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陕西省大学生耐力项目检测结果显示乡村学生在耐力测试项目中的成绩好于城市学生,这可能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家庭及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

2.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台阶试验与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的评价标准上大大低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评价标准。在城市学校中,耐力跑不作为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项目和指标,可能是导致学生在耐力方面的能力进一步下降的因素之一。

2.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大学生在耐力测试和台阶试验选项上只能进行台阶试验;城市学生在台阶试验的测试数据和测试得分上要高于乡村学生,可能与台阶试验测试对学生的耐力要求不高,对学生节奏感和协调能力有一定要求有关,城市学生在这方面要好于乡村学生。

2.4 体育课程设置对耐力项目的忽视,也可能是造成导致学生在耐力素质进一步下降的因素之一。

3. 建议

3.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身体素质方面,尤其是耐力素质方面的评价标准低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评价标准;耐力测试项目作为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项目和指标,是改变大学生耐力素质下降趋势的有效战略和途径;高校在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时不应过分看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体结果(如: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等),应看重学生体质与健康个体发展水平。

3.2 积极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注重体育课程的适当调整,使课程设置与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运动素质相适宜,使体育课程设置朝着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理想方向发展。

3.3 高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体育资源状况,开展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各种群体竞赛活动,扩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层面和人数,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4 在专项技术课教学内容中有目的性地增加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的教学和考核,如:每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学生要进行15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的达标考试;二年级学生要进行3000米跑(男生)、1500米跑(女生)的达标考试。达标考试合格,可参加年终体育课成绩总评;达标考试不合格,年终体育课成绩总评为不及格,督促和引导学生加强耐力素质的锻炼,达到提高的目的。

3.5 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意识的培养,改变部分学生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只求及格的惰性思想,力求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双丰收。

3.6 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监测、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体系,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良性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3.7 因材施教,尝试和扩大高校体育教学运动处方教学方式的运用。

3.8 客观辩证地看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高校体育教学协调统一,实现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编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文件(90)体群字15号.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终结性;普通教育;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1)25—0052—04

收稿日期:2001-04-16

作者简介:张晓峰 (1973-),男,河南周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教育政策的研究。

当前,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台湾与祖国大陆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由于同属中华民族,二者在文化背景、社会心态等方面具有颇多的相似性,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目前的学制

台湾自1968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分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学生初中毕业后即面临分流,进入普通教育体系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普通教育体系包括普通高中、大学和研究所。普通高中修业年限三年,以“发展青少年身心,并为研究高深学问及学习专门智能之预备”为宗旨。大学指的是本科层次的大学及学院;台湾《大学法》规定,大学教育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它是通过在大学或学院里设置研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中心和有条件的学术研究机构也可以培养研究生。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研究所。高级职业学校属于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相当于祖国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它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高级职业学校以分类设置为原则,以“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目标。专科学校,即专科职业技术学校,它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目标,它也是分类设置,并且按不同入学资格分设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二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对象为公私立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公私立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五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以“教授应用科学及技术,养成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分二年制、四年制。二年制招收专科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四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合格者。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专科学校在台湾全部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普通教育体系不存在专科学校。第二,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在职教体系称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在普通教育体系称大学或独立学院。第三,和普通教育体系一样,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也存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硕士和博士。

二、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同祖国大陆一样,虽然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台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由于受传统士大夫观念及文凭主义的影响,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并不被家长、学生及社会重视。当学生初中毕业面临分流时,大都会优先选择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只有当不被普通高中录取时,才会考虑进入职教体系。职教体系的学生因此常被形容为“多数的弱势”,即空有较多的人数,却是个弱势的团体。

世纪之交,围绕如何建立面向21世纪的职教体系,台湾有关方面作了多方面积极的探索。

(一)完善教育体系,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

台湾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很小,但由于经济的发展急需各种实用型人才,台湾当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例如:1967年普通高中与高级职业学校的比例为6∶4,1970年调整为5∶5,1981年又调整为3∶7。但由于过去把职业技术教育定位在“养成教育”上,目的是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毕业后直接就业。因此,他们继续升学的机会非常少,职业技术教育带有明显的终结性色彩。1983年,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专科学校的机率只有7.2%,专科的毕业生考入大学的机率只有2‰。台湾教育界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周岁蛋糕型”,即蛋糕上只插有一根蜡烛,也有人称之为“避雷针型”,表示职教体系的学生继续升学的机会非常少。这样的教育制度,在早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因为当时需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才。

现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一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一般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也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出台了一些措施,以便让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学生也有完善的升学渠道。这些措施主要有:

1.扩充本科层次的职教招生规模,把办学绩优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如1995年,技术学院只有7所,而截止到1998年8月,已有18所专科学校顺利改制为技术学院。

2.把部分技术学院改为科技大学。中国人都非常重视校名。以往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最高学府为技术学院,虽然台湾《大学法》明确规定大学含独立学院,但学院名称听起来总不及大学响亮。为此,台湾教育部在1996年制订了《大学及分部设立标准》,规定独立学院具有12个以上学系,三个学术领域即三个学院的规模,办学成绩优良者即可申请改名为大学。到1998年底,已有六所技术学院改名为科技大学。

3.在普通教育体系方面,台湾1996年出台一项政策,让普通大学附设二技,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到1998年底,附设二技的普通大学已有23所。这样,从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到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普通大学附设二技,已构成一个相当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学生初中毕业面临分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及专长等来选择是进入普教体系还是进入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就读。

(二)落实职业证照制度,建立多元文凭价值体系

随着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不像过去那样把教育目标局限在“养成教育”上,完全以就业为目标,而是兼顾学生的升学与就业。但是就职业技术教育本身的价值来讲,它提供给学生的这种实务能力的养成还是必须加以重视的。在台湾,加强实务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落实职业证照制度。职业证照分三级,即丙级、乙级、甲级,它是通过职业证照鉴定考试取得的。职业证照有利于学生的升学、就业或就业后的续薪、升迁,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仅能取得毕业资格证书,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职业证照。从1992年到1998年底,已有35万职校学生取得丙级的技术士证照。

在落实职业证照的基础上,为建立多元文凭价值体系,台湾当局修订了《各级各类学校同等学历的办法》,规定持有职业证照的人士,在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之后,也能取得相应的同等学历资格,如丙级证照加五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普通高中毕业,可以参加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或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专科学校的入学考试,乙级证照加四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专科学校毕业,可以参加大学附设二技或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入学考试;甲级证照加三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毕业,可以参加研究所(硕士、博士)的入学考试。从而建立起职业证照和毕业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

此外,职业证照制度的落实,也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学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

过去,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往往被视为“二流的教育、次等的选择”。现在,由于职业证照制度的落实,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甚至有部分普教体系的本科毕业生回头报考二专,以求获得一张职业证照,习得一技之长。

(三)职业技术教育摆脱终结性色彩,与终身教育相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摆脱终结教育的含义,除前面提到的职业技术教育目标要兼顾升学与就业外,还在于它与终身教育的结合,使公民有随时返校进修学习的机会。为此,台湾职业技术教育作了如下一些调整:第一,对于职前教育,在教学上采取“直达车”的设计,使学生毕业直接升学或就业;对于在职培训,在教学上采取“区间车”的设计,为公民个人随时返校进修创造条件。第二,在入学方案上做到多元化。除原有的四技二专联考外,像学校推荐、申请入学、行业推荐甄试等入学方式都在积极地试办。第三,规定在职人员的入学考试,依据其职业证照及毕业后工作年限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如丙级证照在专业科目总分的基础上加上总分的5%,乙级证照加10%,甲级证照加15%;就毕业后工作年限的长短而言,毕业两年以内的不加分,毕业三年,在总分的基础上加分3%,毕业四年加4%,以此类推,毕业年限最高加分无上限。

转贴于 三、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对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江泽民同志去年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在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指出:我国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的现象十分突出。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其相当的合理性及现实基础。然而,8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的职业技术教育,自9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发展势头锐减。其表现一是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剧减、生源质量下降;二是“新高职”同样也存在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低下等问题。

这其中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但笔者认为:终结性的职教模式和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相悖,从而导致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严重不足,这是导致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这说明,宏观教育政策已经为终结性职教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机遇。

借鉴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经验,笔者认为应以“改革终结性职教模式,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为出发点来完善祖国大陆的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一个和普通教育相互衔接、其内部相对完整的、与终身教育融为一体的开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行高中阶段毕业会考制度,确认普通教育文凭与职业技术教育文凭的等值关系,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贯通和衔接的教育体系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之间,虽然它们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不同,但由于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可考虑举行高中阶段的毕业会考。会考内容为高中阶段的文化课,会考参加对象为上述高中阶段的毕业生。通过高中阶段毕业会考,即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从而建立起中等职业学校文凭与普通高中文凭之间的等值关系。规定只有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才能参加当年或以后各年的高考,从而实现高考报名的社会化;允许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及社会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报考普教体系还是职教体系的大学。

(二)改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目标兼顾升学与就业,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

在衔接方式上,把入学考试制度作为主要方式,同时辅以保送生制度、用人单位推荐等。入学考试采取“3+X”制度,“3”指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课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以此成绩作为入学的主要标准;“X”作为入学的参考标准,具体内容由各个学校自行确定,它既可以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是某一门(或某几门)与所报考类科相关的专业科目的考试,也可以是职业技能测试。为了有利于高职院校招收到适合自己的学生,也可试行若干所高职院校举行联合考试的方式。

为了使职教目标在就业的基础上兼顾升学,使中职教育也成为培养较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的预备教育,必须做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这种衔接既包括教学,也包括学制等方面。首先,考虑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专业性、就业性,教学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养成。为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在职教体系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规定获得不同层次证书的学生在升入高一级学校时享有不同的优待,如给予一定的加分、免于技能测试或专业科目考试等;同时,切实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及就业预备制度,使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更易于在社会上就业。其次,考虑到学生继续升学和将来进修的需要,中职教育还要注重语、数、外等基础性、工具性学科的教学,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现有“新高职”终结性教育模式,形成完善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首先要突破“新高职”办学的专科层次限制,鼓励部分院校试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第二,考虑到普教体系中原有的高等专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把这些专科学校全部转入职教体系,并将部分办学条件较好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第三,大力发展包括本科层次在内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规模。第四,创造条件使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能和普通教育体系学生一样有接受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的机会。只有形成一个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完备体系,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定位于LEVEL5B相吻合。我国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与LEVEL5B相当的职业资格标准。这也是我国面临加入WTO,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四)职业枝术教育的改革要着眼于与终身教育的衔接和融合

终身教育将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该体系中,任何一点上的教育都具有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的机制。现代社会是终身教育的社会。配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可考虑:第一,职业教育要做到把职前教育与在职进修、培训结合起来,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第二,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施自学考试制度和成人高考制度。第三,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毕业文凭之间建立一种等值互换关系,在社会上树立多元文凭价值体系。如规定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上若干年的工作年限,即相当于取得相应层次的毕业文凭,也就是获得同等学历。第四,规划多元入学方案,规定只要取得相应的毕业文凭,不管是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抑或是同等学历者,都可以参加高一级学校的入学考试;根据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工作年限,在入学时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这样,公民个人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形式取得的毕业文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从业年限都能得到承认,并作为公民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或取得新职业的起点。

至此,祖国大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可设想如图1所示。

总之,祖国大陆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应围绕着构建一个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的,其内部相对完整的,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的开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既能顺应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又能满足公民个人接受教育的需要;既能满足公民个人现时的接受教育的需要,又能满足公民在职进修的需要。我们相信:这样一个立足于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一定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张凤莲.亚洲“四小龙”教育制度与管理体制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94.

[2]林腾蛟.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术报告集(第二辑)[C], 2000,(3).

[3]高教信息[N].中国教育报网络版,2000.3.8.

[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Taiwan VT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s

教育前台年终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

Abstract: The universities which take up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is growing up during the time of entering 21st century. It is a new project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a new area for practical exploration.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is how to develop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ducational model and curricula of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instructive suggestion on Chinese educational practice.

Key words: 4-year techn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 educational objectives, educational model, curricula

上世纪60、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陆续发展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德国建立的高等专科学校和科学技术大学、我国台湾地区建立的科技大学(由技术学院升格而来)、英国建立的科技大学(由多科技术学院升格而来)等所从事的都是此类教育。当时虽没有技术本科的说法,但上述这些院校所实施的教育与本文所界定的技术本科教育却是一致的。考虑到行文的方便,本文姑且将其称为技术本科院校或教育。

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本科教育已培养出大量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发展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分析总结此类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基本规律,有利于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的本土化探索积累相关的素材,提供有益的启示。从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来看,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了解这些就可以大致勾勒出技术本科教育的特点。

一、发展背景的比较研究

1.经济和科技发展,人才结构变动。20世纪60- 70年代是全球经济经历恢复调整后重新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产业发展趋势发生变化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动。以往,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的人才大致只有三种: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发现;工程师——对科学家的发现进行设计和应用;技术工人——进行实际的工艺操作。而随着技术应用阶段的开发和工艺创新的任务越来越重,于是工程师分化为工程师和技师,工程师专门负责设计工作,而技师进行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工作。由于工程师、技师和技术工人的工作职责不同,因此培养目标也有相应的区别。一般而言,工程师由大学来培养,技术工人由中等专业教育来培养。那么技师如何培养?当时许多国家,包括英国、德国等纷纷探索过这一问题,最后都试图举办技术类高等教育来培养这类人才。

2.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思潮涌动。20世纪70年代是技术本科教育纷纷兴起的年代,同样也是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化社会思潮不断推广的年代。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其中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预见和呼吁。”此后,这一理念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共同愿景。为了建构学习化社会,为全体公民提供终身教育,各国和地区都开始反思和改革自己的教育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加终身受教育的机会,提供开放式而非终结式的教育。与此同时,技术与职业教育不能是封闭的、终结式的,而应当是开放的、终身性的,能够与其他类型教育相互衔接的观点为社会所接受。这些都为技术本科教育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从实质上推动了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不仅提出了大众化理论,而且暗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各国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欧洲,德国和英国积极出台政策,以便增加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但又出于对传统精英教育“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差或将越来越差”的担心,又建立了一套高等技术教育体系,这就是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由来。在亚洲,我国台湾地区受日本影响成立了技术学院,以后又将之升格为科技大学。可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成了技术本科的建立与发展。而目前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阶段正是高等教育从整体上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时期。另外,技术本科规模在我国高教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15%,2003年为17%,2004年为 19%,2005年达到21%。

4.由技术专科升格而成。德国、日本、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陆续发展的本地技术本科教育并不是从一般高等教育分化出来的,也不是重新建立起来的,无一例外都从原来的技术专科教育升格而来。这可以说是技术本科教育创立起来的共同规律。当时,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做法是:采取双轨制来发展技术本科教育。这与目前我国技术本科试点的实践所选择的发展路线相当一致。因为,我国在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过程中,也将优秀、成熟的技术专科转为技术本科,且形成双轨制下的高教体系。

二、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1.从人才规格来看。不难发现,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和科技大学是以培养企业和社会组织实际需要的技术应用型高级桥梁式职业人才为目标、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技术本科教育以培养工业技术师为目标、英国的科技大学以培养技术工程师为目标,这说明,技术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人才结构中属于中介性或桥梁性人才,可以在特许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员之间或工程技术师与技术员之间起到沟通作用。因此,这类人才既需要相应的理论,又需要娴熟的实践技能。

2.从教育层次和类型来看。世界各国或地区技术本科教育都定位在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层次,其中,虽然德国颁发硕士学位,但实质上由于学位制度的不同(德国是二级学位制),它等同于其他国家的本科。但在教育类型上,又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德国把高等专科学校和科技大学的教育定位于工程教育,认为他们所培养的是工程师、经济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我国台湾地区由于高等教育是彻底的双轨制,因此把科技大学的本科教育定位为技术教育,认为他们培养的是科技、工程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英国则比较含糊,没有明确提出技术本科是技术教育还是工程教育,而是把工程与技术合在一起,这也许和英国1992年取消高等教育的“双重制”是有关的,因为取消了“双重制”之后,科技大学也积极向传统大学靠拢,有时甚至运用它们的标准作为升格后大学改革的方向。

3.从人才培养的内涵来看。世界各国或地区除了对培养目标进行概括性的陈述之外,还对所要培养的人才进行较为细致的能力规定。从这些能力规定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国家对此类人才的内涵定义: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更强调培养立即能够上岗的人才,它所培养的能力非常具体、实用,强调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多偏重于理论功底和继续学习能力;英国的科技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介于前面两者中间,既强调岗位能力,又突出继续学习能力。

三、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1.就与市场结合的深度而言,从紧密到松散,依次为德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与市场和企业是全程结合的,包括市场需求分析、专业设置、规模确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评价等环节,因此其毕业生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本科院校的自主决定权更多一些,自然在就业过程中不如德

国毕业生那么抢手。

2.就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而言,三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德国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第三和第五学期为实习期,在理论教学中融人了较多的习题训练,在实践教学中融人了理论深化的内容,可以说理论和实践是高度整合,已经很难区分纯粹的理论板块和实践板块了。而英国则不同,虽然也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但轮换的周期很长,学程内只有一次实习,长达一年左右,当然英国也非常注重理论教学之后的实验和讨论,虽然没有德国结合得那么紧密,但总体上结合得较好。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我国台湾地区拥有别具特色的“建教合作”,方式也多种多样,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且理论课中基本没有实践内容,可以说,这一地区的技术本科更偏重于理论,而不是实践。

3.就全面发展与就业能力的权重而言,三者出于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选择。就德国而言,培养的重要是毕业就能上岗的岗位能力,因此就业能力培养占主要地位。而我国台湾地区正好相反,更加注重学员的继续发展能力和就业后的发展后劲,因此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全面素质。英国则介于两者之间,一方面强调学生能毕业就上岗,另一方面也关注学生就业后的可迁移能力,即关键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两方面兼顾。

四、学院课程的比较研究

1.从课程结构来看。德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区别,但大致都是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分为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专业理论学习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可见,这一课程结构的模式是技术本科教育的主流模式。但课程各阶段的比重和内容有所不同,德国和英国第一阶段的比重较小,且该阶段课程与专业相关,而后两阶段是重点,而中国台湾在第一阶段开设了较多的课程,约20-30学分,但与专业无关。

2.从理论教学来看。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德国和英国都已经开始体现专业特色,而我国台湾地区在这一阶段上公共课,更强调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在专业理论学习阶段,德国和英国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融入了实践的内容,如习题和实验,且所学内容以工作所需展开,而我国台湾地区则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体,内容以学科课程为逻辑展开。从效果来看,德国和英国的理论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3.从实践教学来看。德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采用的大多是实习,但方式不同。德国采用“双元制”的方式,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实习,签订严格的合同,有严格标准的考核,且要轮换不同的岗位,且实习的功能较多。在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其实习主要由企业安排,英国的时间较长,但实习要求不如德国那么严格,基本不轮换岗位,不作为员工使用,实习功能单一。从结果来看,德国学生经过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及对企业的认识都超过英国和台湾的学生。

4.从教学方法来看。德国和英国运用了除讲授法之外更多的方法,例如,英国采用讨论、指导、实验、独立学习等,且讲授的比例很小,只有24%。在我国台湾地区则完全不同,教学中是讲授法一统天下,当然也有其他方法,但比例极小。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方法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强化对知识和技能的多方面理解。

五、总结与启示

1.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陆发展技术本科教育是必然的,但要适度。从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背景的比较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某些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如上海地区,无论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还是教育内部的发展都已经和世界发达国家当时发展技术本科时的状态持平甚至超越。因此,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举办技术本科教育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此类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因此技术本科的数量也应当与此对应,从实践上来说,发展一些优秀的、成熟的技术本科是可行的,但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另外,从总体上来说,由于我国大陆区域差异很大,因而办不办技术本科和办多少技术本科要依据各地社会条件的成熟程度来判断。

2.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世界各国或地区对技术本科人才虽然有归为技术教育或工程教育的争议,但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培养中间性和桥梁性的职业人才。但从我国大陆技术本科试办的情况来看,各校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有些定位为高技能人才,有些定位为“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服务业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这些定位都没有突出桥梁性人才,也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或是工程型人才。另外,对于人才内涵的具体描述,各国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有很细致清楚的描述。就中国目前高职的培养目标来看,还属于比较模糊的状态,需要进一步细化。

3.培养模式上需要注重与市场的互动结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从目前我国大陆的技术本科来看,更倾向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培养模式,积极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但事实上,我国大陆技术本科院校与市场、企业的联系比较松散,而且联系主要放在招生和就业阶段。德国企业与院校的联系比较密切,参与院校学生培养的全程,包括专业设置、规模确定、能力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等等,这很值得我们学习。此外,对于毕业生能力的提高是我国大陆技术本科教育最急待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我们不像德国那样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惜花费众多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上岗能力,技术本科的毕业生在技能上可以说和技术专科的学生差不多,甚至不如他们。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像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那样,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注重关键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我们所关注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素养,而政治素养单方面的提高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两方面所形成的综合能力,我们是有所欠缺的,需要进一步加强。

4.技术本科的课程有待调整。目前我国大陆试办的技术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也采取三段式课程,但具体到各阶段比例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有较大差异。如第一阶段的课程相比之下比重偏大,课程多为政治、英语、体育等内容,这些课程在各专业完全相同,且比例上比我国台湾地区更多,这些内容可以在中等教育阶段解决。另外,德国和英国在第一阶段就介入专业内容学习的方式,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再如,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德国制定了专门的进阶标准,而且这些进阶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课程各阶段之间环环相扣,这值得我们借鉴。就实践环节而言,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比较相似,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学期,交替周期长,功能单一,且产学合作不够紧密,往往把学生送到企业以后,就由企业来管,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因此效果不佳。在这一点上,德国做得非常出色,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