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竞赛范例6篇

专业技能竞赛

专业技能竞赛范文1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汽车专业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31-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作为培养汽车维修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专门人才的汽车职业学校,应以汽修关键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手段,从生态学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汽车专业教学进行研究。

一、调研分析

设计了《中职汽车技能竞赛与教学生态的调查问卷》,先后结合面谈和通讯方式,走访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江苏外企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麦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交通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行业、企业和学校的专家及技术主管,发放64份问卷,收回64份,了解汽车技能竞赛的赛项;选手的知识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竞赛对汽车专业教学的影响;企业对汽车专业教学的建议等。

(一)受调研者情况

在接受调研人员中,涉及机电项目: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占48.6%;定期维护及四轮定位,占37.1%;空调维修,占65.7%。涉及非机电项目:涂装,占5.7%;钣金,占25.7%。竞赛项目包含团体赛和个人赛,其中汽车定期维护和车轮定位项目为团体赛,其余为个人赛。项目涵盖了汽车售后服务业的机电维修和车身修复两大类专业。

(二)赛项设置情况

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从原来的丰田卡罗拉车型调整为通用科鲁兹车型,因此维修规范在继续遵循国家标准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外,调整为《科鲁兹维修规程》。赛项设置合理,占60%;需要增加项目,包括个人全能项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配件与资料管理优化,车身附件拆装等,占28.6%;需要调整项目,如:去除不切合实际的赛项,尽量与世界技能大赛赛项设置接轨等,占8.5%。说明汽车技能竞赛赛项与实际生产有差距,职业技能竞赛不是为赛而赛,也不是简单的增减内容,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教学与实际的匹配度,此项问卷为汽车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了切入点。

(三)选手综合情况

1.成绩统计。竞赛评分包括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80%。以2013年国赛的理论成绩为例,机电均分为77.18,及格率为79.86%;钣金均分为80.99,及格率为80.88%;涂装均分为82.8,及格率为88.73%。表明,选手的技术性基础知识欠缺,文化基础不实,人文素养不够。

实操成绩:机电团体均分为84.87,及格率为94.59%;机电维修均分为69.058,及格率为57.53%;机电空调均分为57.76,及格率为45.83%;钣金均分为75.05,及格率为85.29%;涂装均分为71.2,及格率为77.46%。表明,选手的实际操作技能不到位,设备工量具的使用不熟练,分析判断能力薄弱。

2.职业素质。对于选手职业素质方面的评价,普遍认为: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作过程的能力比较好,占57%;一般占28.6%;而非常好只占5.7%;不太好却占8.7%。解决问题过程与企业工作流程及组织形式的适应性比较好,占62.9%;一般占25.7%;而非常好只占8.6%;不太好也占2.8%。应对突发故障的态度和措施比较好,占31.4%;一般占51.4%;而非常好只占2.8%;不太好却占14.4%。获奖选手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比较满足占34%;基本满足占40%;而完全满足只占17%;不太满足也占9%。说明,选手的职业素质基本趋于中等水平,而且有一定比例的选手不能适应未来职业岗位要求。参加国赛的选手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好中取优,而在竞赛中的表现也有缺憾,那么职业教育中普通学生更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必须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改革汽车专业教学。

(四)专业教学情况

调研可知,汽车技能竞赛对于汽车专业教学的引领作用非常大,占45.7%;比较大占40%;一般性占14.3%;没有认为不起作用的回答。由职业技能竞赛分析汽车专业教学,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开设。结合汽车技能竞赛赛项,常规教学开设课程的必要性: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占9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占77%,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占85.7%;汽车维护占77%;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占91.4%;汽车钣金技术占74%;汽车涂装技术,占74%。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倾向于机电技术,尤其是汽车故障诊断、发动机和电器,说明职业技能竞赛及汽车专业教学都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也凸显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职业特点。

2.学生要求。分析调研信息发现,企业要求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占62.8%;实践技能占74.3%;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占42.9%;爱岗敬业态度占78.1%;合作交流能力占62.8%;危机处理能力占25.7%;岗位职业适应能力占71.4%。汽修行业企业最看重的是职业态度、品质和协作,其次才是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并要求有创新精神和继续学习能力。因此,不管是技能竞赛还是专业教学,在设计、组织和实施中都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3.教学建议。对于汽车专业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专家关注课堂讨论学习、实践环节控制以及现场组织操作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实际案例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开展小班化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注重技术规范,操作规范,避免与企业实践脱节;注重过程细节、思路的培养,加强教学过程性评价;注重质量控制和计划总结,提高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真实汽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以光、电和机械变化展示内容,尽量使所有信息变化尽收眼底;教师要多接触维修企业,多参与维修实践。表明,汽车专业教学要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信息化技术和课程资源,融合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二、融合基础

职业技能竞赛注重实际操作的职业性,即按照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项目,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实施操作技能与职业态度的考核,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要使职业技能竞赛融合汽车专业教学,首先要解决“一组理论、一种关系、一项目标和一个平台”。

(一)支撑理论

教学生态理论。运用生态学原理,思考教学中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规律,促进教学生态可持续发展。[1]基于教学生态理论,研究职业技能竞赛融合汽车专业教学,必然分析教学生态中学生、教师、课程及教学评价这几个要素。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创设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情境,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在共享生态要素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并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个理论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及专业教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技能与关键能力的关系

关键能力是从业者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发展能力,包括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品质态度,学习新知识的自学能力,独立计划、决策和完成工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协调能力,承受一定心理压力的自我评价及控制能力等。[2]

从上述调研分析得知,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低,毕业生不能胜任岗位要求,问题的实质是通过加大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重视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忽视了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协调好技能与关键能力的生态关系。

(三)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是专业调研,以此为据,兼顾职业技能竞赛既检验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又检验生态系统中服务社会的切合度,分析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从而确定培养目标。

以本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汽车机电维修、车身修复及品牌企业专门化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中不仅有技能目标,而且有适应职业岗位的“行业通用能力”、面向机电维修和车身修复专业方向的“职业特定能力”与“跨行业职业能力”两大岗位关键能力目标,同时全程贯穿了人文关怀的素质要求。

(四)校企合作平台

汽车专业教学生态是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因素及其关系相互作用、和谐共生形成的教学氛围,其中社会环境的最重要生态是企业,要实现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是校企合作。要借助职业技能竞赛中校企合作的热情,让学校与企业在人员、设备和技术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态度与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有机结合,科学素养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打造校企双方共赢的平台,促进教学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融合策略

(一)课程体系策略

基于竞赛项目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共同要求,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应与竞赛项目相结合,同时考虑专业教学的普适性与技能竞赛的超越性相结合,兼顾企业专家对课程体系的看法,以国家汽车修理职业资格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中又分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的项目设计,采用了汽车修理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3],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条件规定,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是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因此,为了满足全体学生中职阶段学习需要,发挥学生潜能,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中以职业资格四级为基础,设置专业平台课程,将技能竞赛赛项融入相关课程,重新设计汽车发动机、电器和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程内容,作为基础技能模块。对应技能竞赛项目,专门开设了专项技能模块,如机电类赛项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汽车维护及空调维修项目,这个模块的培养目标以“行业通用能力”为主要取向。

课程体系中以职业资格三级为拓展,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以汽车故障诊断、电控系统检修及使用性能检测项目为开放性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职业特定能力”。

综合课程中涉及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涉及的专业类选修课程,属于专业方向以外但在同一专业群之内的一些课程,如汽车维修专业群中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目的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之二“跨行业职业能力”。

(二)课程资源策略

项目课程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校企合作开发系列化的课程资源来支撑。课程资源是课程信息传递的载体,结合技能竞赛和教学实践,开发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符合自主探究学习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够反映行业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课程资源。

将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中的发动机拆装项目融入到《汽车构造与拆装(发动机部分)》课程,这个项目要求按照维修手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检查和组装;按要求填写检测记录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和确定维修方案;要求合理选择和规范使用工量具和仪器;测量方法和结果准确;作业项目齐全;作业流程合理;安全与文明作业。根据技能竞赛技术要求,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开发项目化、立体化资源。

课题组主持的课程资源《汽车构造与拆装(发动机部分)》和《汽车构造与拆装(底盘部分)》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课程资源《汽车维护》为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汽车空调检修》为正式出版教材;《车身电子测量与仿真实训系统》为全国信息化比赛二等奖仿真软件;《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涂装技术》《汽车钣金技术》三门课程资源库为无锡市精品课程资源库。

(三)教学评价策略

融合技能竞赛评价原则及行业企业职业标准,汽车专业教学评价以能力评价为重要指标,评价能力目标包含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相应的观察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情感态度。学生对照技术要求,自评和互评工作成果;针对完成工作任务的安全、质量、时间和6S要求是否达到最佳程度,个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贡献度如何,学生提出个人改进建议。这样的评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生态回归“我要学”的教学中心,教学效果显著。

自课题立项以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学生获得部级金牌4块;其中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的全国冠军金杰同学,被评为“奠基未来・感动无锡”2014无锡教育年度人物。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汽车二级维护”项目抽测中,学校被测学生除个别学生成绩良好外,均为优秀。通过综合考核及面试,入选宝马、通用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工的签约率分别为85%、91%。

(四)教学团队策略

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关键能力,必然由“双师型”教师来担任,技能竞赛的指导和项目课程的教学都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和组织者,还要是参与课程开发及技术创新的设计者,这样单凭教师个人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要向教学团队发展。

课题组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切入点,以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为路径,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以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创建了无锡市首批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无锡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校级教学新秀1人;市级教学新秀、能手、名师各 1人。江苏省“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示范课1人,研究课2人。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汽车技能竞赛,教师组金牌3人,银牌1人。“汽车维修专业群”被评为无锡市重点专业群。

参考文献:

[1]周美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浅析[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1).

专业技能竞赛范文2

1.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与学生就业后实际技能不一致。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职业岗位以“测量工、钢筋工、砌筑抹灰工、试验工为主、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为辅”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基本定位,更侧重“工艺实践或工序实践”。而目前技能比赛项目的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或毕业后的实际技能不一致。比如省赛工程测量项目中的导线测量,以四人团体的方式,用全站仪完成闭合导线中的四个转折角和四条导线边的测量,要求参赛选手每人分别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一人观测另一人记录)。因为每个学生的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等都不一样,每人完成一测站其实在某些方面提高了测量观测误差,在实际工程测量中也是不允许频繁换人完成一导线的各测站的观测。工程算量比赛只考查学生清单算量和算量软件应用,没有能结合造价员岗位实践的工作过程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砌筑与装饰项目中题库题量太多,且包含内容太杂,相对于中职生而言要求偏高。CAD比赛项目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制图标准绘制图形的能力,但CAD软件应用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只是工具,它应该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才能发挥作用。另外,当下职业技能比赛一般都进行商业化运作,引进大批赞助商,使得竞赛商业气味浓厚,学校为各类技能比赛投入与大赛配套的各类设备和软件。项目的设置上也更配合赞助商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所用的硬件和软件,与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中用到的硬件和软件不一致。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运用一些专业版CAD软件,而不是基础CAD。

2.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在评判上还欠缺公平、客观。现在的技能比赛基本是请行业的专家和高校的教授来对项目进行设置,并作为技能竞赛的裁判参与技能比赛活动,所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就直接影响了项目设置的质量和评审的公平性。学校为了体现教学水平、求得社会地位、赢得生存机会,常常会动用身边一切人力物力进行“公关”,以获取较好成绩。技能竞赛项目在评判上不公开评分标准和评分结果以及参赛选手的扣分情况和原因,从而导致参赛选手在今后的比赛中会犯同样的错误,不利于参赛者在赛后对自己本次比赛作一个总结和反思。

二、建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中产生问题的相应对策

1.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科学合理安排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构建职业建筑类技能竞赛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应根据比赛的内容或核心技术技能确定赛项名称,不以工种名称直接命名赛项;以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评判依据,设计比赛的形式、内容和设置奖项;团体赛须包含对团队合作水平的考查内容;逐步杜绝以单一技能作为比赛内容的奖项设置和赛项设置,减少团体赛和个人赛混合设奖。

2.从个人向团体大赛转变,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形成“教赛一体化”让竞赛覆盖面更广。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是面向所有的中职生和专业教师,举行技能比赛的目的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仅仅针对几个选手,而是要对全体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所提高。我们可以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把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相结合,让技能竞赛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学生,技能竞赛要覆盖到每门课程,把技能比赛与教学考试、实训考核及学生岗位证书等工作结合起来。普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水平,可以任意抽选每个学校的学生来参加比赛,这样能体现一个学校普及技能教育的力度。

3.从基于培训体系办赛向基于实际工作办赛转变,结合就业岗位需求特点,让技能项目的设置更能贴近完整的工作岗位。中职学校不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实训内容上都应按照实际就业岗位的工种要求,技能竞赛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契合就业岗位需求,促进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向实际工作办赛,比如工程算量比的是清单算量,这是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更具有综合性。所以,如果在项目的设置上能结合工作实际把计价综合进去,可以使内容更完整、更能胜任以后的工作。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所用的硬件和软件与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

4.从传统技能向现代技能转变,技能竞赛项目与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同步。依据技能大赛技术要求,注重基本技能和技术规范,体现现代技术,结合工作实际考核职业综合能力,并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对于技能比赛项目的设置,要突出技术含量的高与新,选择的设备要体现主流性、先进性、兼容性、发展性等特点。

专业技能竞赛范文3

关键词:技能竞赛;计算机;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67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在职业院校竞赛制度建设发面已经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了相对规范的制度,在此制度的规范下,也已经举办了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在建立全国职业竞赛制度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各个中职学校出现误读,特别是认为技能竞赛仅仅是个别优等生的事的误区,中职学校应该领会其中的真真隐藏的含义,技能竞赛是一个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机会,应该把职业竞赛当作一个突破口,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更要促进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

1 以技能竞赛引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建设意义

1.1 对全体学生和比赛优胜者的激励作用

技能竞赛作为一项标杆,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都有一种争第一的天性,能踊跃参赛,并且由于性质使然,中职生的水平差异很大,通过这种竞赛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1]对成功者来说,成功的结果就是对自己的肯定,而对失败者来说,失败不过是成功的垫脚石。竞赛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有干劲、有动力。

1.2 对教师的激励,促进教师加强教学和提高操作技能

技能竞赛既是参赛学生的较量也是参赛学生指导老师们的较量。这种竞赛不仅体现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也从另一面反映了指导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所以说,这个舞台不仅是学生的,也是老师们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师们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所以,老师们应该以终生学习为教学理念,成为“双师型”教师。[2]

1.3 对比赛后进单位和个人的督促作用

比赛成绩差的,不能一味的批评甚至惩罚,应该通过激励与鼓励,促使他们查找自身原因,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1.4推动计算机专业设备添置并适应社会应用发展

笔者的学校在1996年起就组织学生参加了本市组织的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当时主要以打字、排版、编程为主要内容。当时仅有386电脑4台,为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学校添置了10台英文打字机用来练习指法。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通过辅导教师及参选学生的努力,校参赛队在1997年的本市级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比赛中获得了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又获得省级比赛综合第二名的好成绩。一时上下学校出现了一股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学校领导也把握时机,在引导学生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了专业设备的建设。他们想方设法挤出资金为学生竞赛添置设备。学校于1997年的下半年就组成了一个有30台电脑的实训室,大大地改善们学校计算机专业设备的问题。同时,全校各专业教研组都开始重视学生技能的培训。很快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就成为本市的市级骨干专业,至今影响深远。目前学校已拥有6个机房400多台电脑,包括网络实训室、动漫与游戏制作实训室、图像设计实训室等。回首看来,开展竞赛活动已经成为笔者所在学校选拔人才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推手。因为参与了竞赛,我们始终把握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脉搏。从此,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也走上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之路。

2 分析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好处

2.1 对全体学生和获胜者起到好的激励作用

技能竞赛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成功人士作为学习上进的标榜,从而唤起学生们学习的无限乐趣。而中职学生知识水平薄弱、学习积极性差等原因,如果在学习中一味通过枯燥的坐式听课方式进行授课,想提高学生成绩及教学质量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让这些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竞赛获得成功后,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其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的主观能动性。而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而言,通过与获取成功的学生相比后,更能够激励他们更加刻苦的学习,以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本省高职单招考试保送生政策的出台,也进一步激励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引导中职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2 对教师的激励,可促进教师加强教学的创新及提高授课的技能

技能竞赛不仅仅只是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比试,也是对教师们授课质量的检测。学生的成绩离不开授课教师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成绩直接关系着教师教学能力的成败。而中职计算机技能竞赛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在课堂上更加努力学习和完善自己的不足。也使计算机专业教师看到自己授课技能的缺陷,更应当努力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及操作技能的水平,使其成为“双师型”的授课老师。

2.3 竞赛项目的实用性强,引领学生就业方向

省赛中的综合布线、建设网站和园区网互联以及搭建和应用网络三个项目既是考察了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所需要熟练掌握的最基本的技术,不过实际上,在中职生中很少有人能掌握着。但是,社会上却是急需这类技术人员,培养学生在这上面的技术能力,是为了能够引导就业方向。所以说,举办专业技能考核不仅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端人才,同时作为一种标杆,也可引领中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方向。

3 通过技能大赛引领中职计算机专业进行专业建设改革

3.1 以竞赛项目和内容,引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改革

从技能大赛的要求上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迅速。在2011增加了一门新兴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2012年将“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纳入大赛题目,2013将“计算机应用能力”项目写入大赛试卷。从大赛的要求上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最新动态,[3]也可发现当今企业急需的人才种类、行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等,这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具有重要的作用。

3.1.1 多开设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加强实训课

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应该多多开设,这既是中职生所喜欢的也是技能竞赛所需要的。实训课程的增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的学校最近几年在网络布线课程以及软硬件组装维护上,开设了专门的实训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有专用布线室,不仅平时有许多的动手实践课,学校还专门安排一周时间进行综合实训,在实训课程中参照省赛要求操作,严格要求。另外软硬件组装维护课程也备有专用软硬件维护室,和网络综合布线一样,平时实践课,外加一周综合实训,在课程中更是做到了人手一台电脑,各自独立的进行硬件组装以及软件安装等。

3.1.2 课程设置体现技术实用性

将综合布线技术与网络设备互连技术等这种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以及实用200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a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型的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引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4]此外应该还要以多原化、宽专业为设置与调整课程的原则,在研究课程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针对性的开设与省比赛相关的课程。

3.1.3 提早让学生接触专业性强的课程

尽早的开设专业性强的课程具有很多的优点,第一将强化训练的时间减少了,为大型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进入学校的第一年,主要课程主要由图像动画以及动画制作、图像处理以及软硬件维护等组成。在学生学习一年后,主要开设服务器配置、综合布线、交换机路由器实验、网站建设以及网页制作等课程,最后一年则考虑到学生即将毕业,开设一些综合实训以及辅助课程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2 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技能两字是职业教育的立足点,竞赛项目的设置不仅将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主干技能体现了出来,还将行业以及市场的需求也反应了出来。

3.2.1 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平时教学

首先,优化组合课程纲要和竞赛纲要,合理的对其进行增减。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链式项目教学法融入竞赛项目。举个例子,在《综合布线》中,开始将省赛的综合布线项目展示给学生,然后将这个大工程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融入到平时的课程中,是知识逐渐深入到学生心里,最终教学达到目标。

3.2.2 加强综合实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因为大型的技能竞赛每一个项目都包含有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考察的是综合应用的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在每结束一门课程时,应该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综合技能实训,将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起来。其次,最后一年,应该对综合实训进行加强,项目对象就用省市的竞赛项目,与此同时,老师也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每个人都应该至少完成相应专业的一个完整的项目,并且设置用于激励的奖项,比如笔者的学校就设置其中的百分之十、二十、三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而奖品也不应吝啬。这样全员参与的校级大赛每次都能举办的红红火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市职教中心领导也表扬了这样的全员竞赛。这个学期笔者的学校更是为动画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以及软硬件维护等项目分别设置训练周期。[5]

4 结束语

所以说,职业教育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也一样。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做到奖励,但也不要忘记要对差生进行鼓励与鞭策,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人人争第一的良好风气。充分利用好技能竞赛的激励与引导的作用,带领全校师生奋发工作与努力学习,最终达到将学生们都培养成具有高素质技能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仁胜.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职业,2011,30.

[2]张军锋,王玲.中职计算机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3]李莹.重视技能大赛推动职校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2011,22.

[4]刘豫东.技能大赛在职业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09,33.

专业技能竞赛范文4

一、活动目的: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们旅游协会希望通过此次的活动让大家感受到寒冬中也有暖意,让大家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巩固自己在这一个学期里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让大家可以更好地为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做准备。

二、活动主题:专业知识技能竞赛(关于这一学期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彰显魅力,绽放风采

三、活动对象:所有对此次活动有兴趣的同学,主体是指11届旅游管理班同学

四、活动安排:

1、时间初步定在下个星期;

2、地点定在多媒体教室;

3、奖项的设置初步定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胜奖若干名

五、活动内容:

1、竞赛形式:主要是以知识竞答为主,拓展思维为辅(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2、评分细则:合分员现场合分,主持人当场公布竞赛结果,满分为100分

六、活动准备:

1、活动场地:借奎文楼一多媒体教室

2、人员准备:参加知识竞赛的选手(需要提前报名确认)、现场秩序维持人、主持人及现场服务人员

3、物质准备:现场需要的相关道具、布置教室用具、茶水等等

4、知识准备:专业知识技能竞赛的相关题目

七、注意事项:

1、认真准备大赛所需试题、视频,同时注意保密性;

2、各部门前期准备注意协调,确保整个活动顺利进行;

3、在活动开始前要提前布置布置活动场地,活动结束后要将活动场地整理干净后离开;

4、活动后总结经验,使此次活动能够在日后形成传统。

注:以上安排如有变动,请以临时通知为准!

专业技能竞赛范文5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职业教育是一种给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经济建设中所需要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是一种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工业设计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设计方向的工程师。我国的高职工业设计教育存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滞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和企业岗位设计能力有明显差距。导致学生对口就业难,不能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弊端。

(一)人才培养思维方式的落后

由于我国高职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从2002年高职院校才逐步开设此专业,而且都是在本科工业设计教育的思维模式下逐渐建立起来的,讲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规范化的课程,僵化的教学方法抹杀了设计学科教与学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相距甚远,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严重脱节。此外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计划进度表设置的时候没有企业设计师的参与,导致有些课程已经过时,或者有些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失调。笔者认为高职工业设计培养的设计方向应该是轻工业的范畴,学生就业目标定位在中小企业,但好多有此专业的学院定位在家电、电动自行车,还有的甚至定位汽车设计方向,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不严谨、不科学的,导致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缺乏合理、科学的考核体系

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目前实行书面试卷与设计作品评价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对于专业实践课程的考核则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重要的是课程考核过程没有企业人员的参与,教师在考核中凭借自己的经验,导致学生专业课程没有目标性。因此实践教学考核不要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要更注重在实际设计项目中评价学生的能力;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参考企业设计师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可以从设计水平、态度、能力和结果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设计水平取决于学生的设计方案新颖性、创新性;态度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对设计项目认知和兴趣程度,以及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的学习态度情况;能力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手绘、创意思维、电脑操作能力的评价,评价主体是独立、正确、熟练、快速完成设计项目。

(三)教学实训项目缺乏科学性、可行性

随着现代职教理念的深入人心,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都认识到实训项目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技能,但教师布置的这些设计课题往往根据经验或者随便布置一个项目,很少考虑到项目的难易程度、可行性和学生的兴趣、积极性等因素。这样的项目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分析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实训项目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应贴合企业的需求,这样学生毕业以后才能够面对实际的设计项目。此外现在企业的设计项目大多是由团队合作完成的,而目前的课堂实训教学环节没有体现出设计分工合作环节。

二、企业设计竞赛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当前,高职工业设计教育侧重学生设计理论教育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和企业的沟通过少,不了解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不仅导致学生设计务实能力缺失、创新能力欠缺、就业困难等问题,也阻碍了专业本身的发展。重要的是授课教师本身也不了解设计本质和产品研发流程,这样学生做出的东西很难与企业设计标准接轨。企业制定的设计竞赛项目紧跟企业设计方向,贴合了企业的利益;学生的参赛作品得到了奖励,也学到了相关专业知识,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产业化背景下,企业对设计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日益凸显。其实践教学势必要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必须与企业设计需求零距离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与技艺得到全面发展,而且也为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并适应将来设计岗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更新实践教学思路,建立对“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设计项目为主导”的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三、企业设计竞赛项目实施的过程

企业设计竞赛项目是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设计需求拟定的竞赛主题,并且提供一定的资金或奖品,以某一学校或一专业学生为单位参加比赛,时间上可以是一门课程或一学期,根据设计项目时间的进度而定。在设计竞赛过程中企业给以技术、场地、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支持,设计作品由企业人员来评定,竞赛成果由企业来进行生产或者给企业设计师提供参考。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升了自己的设计水平,了解了企业的设计流程和用人标准。笔者所在的学院和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的项目,德力公司2011年设立“德力”杯设计大赛,为了和此竞赛更加贴合,我们将教学计划进度表进行了调整,整合出了日用玻璃器皿设计课程。此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传媒工程系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两个专业学生积极参赛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的定位与可操作性

企业设计竞赛项目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项目难度过大的话学生做起来吃力,积极性不高,设计成果也得不到企业的认可。笔者在与德力公司进行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和企业沟通,在竞赛项目的上充分考虑到二、三年级学生设计水平的高低,从产品设计的造型、结构、用户研究等设计因素考虑,设置了玻璃茶饮杯造型创新设计、配件组合水壶设计、厨房用品类玻璃器皿设计三个设计主题。这样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选择设计主题,从而提高竞赛的作品质量。

(二)项目实施的过程

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前期需要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线,详细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包装结构,并邀请企业人员进行授课。在市场调研方面是其重要的一环,因为现代产品品种多样,以此次项目的载体日用玻璃器皿水杯为例,市场上造型种类不亚于300种,这需要学生在企业设计师的指导下完成前期的调查。在创意思维阶段寻找设计元素,调查用户使用方式,产品设计说明等这些都需要设计者进行团队合作;另一方面在设计后期需要学生在产品建模、设计表现方面的技能要达到熟练水平。

(三)项目的汇报与评价

项目的汇报是此次竞赛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提前做好汇报用的PPT,在汇报工程中评审专家提出问题,学生就设计方面的问题给以解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评审专家是由企业设计师、营销人员、专业教师组成,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学生汇报结束后,评委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设计构思、软件使用、产品展示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终获奖名次。

四、结语

专业技能竞赛范文6

摘 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可靠途径。基于高职机电类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无疑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有助于改善学风、拓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促进学生就业。

关键词:高职;机电类;专业技能竞赛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13-02

一、构建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即是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无疑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着积极意义,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可靠途径。

专业技能竞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实施和操作上也涉及多个层面,需要形成一个专业技能竞赛体系,为专业技能竞赛的成功组织和顺利开展提供保证。首先,该体系为专业技能竞赛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竞赛的实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其次,设计可行、有效的专业技能竞赛实施手段,为专业技能竞赛创造一个实施平台。再次,为专业技能竞赛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措施,确保专业技能竞赛持续开展、不断优化。最后,建立一个绩效反馈机制,评估专业技能竞赛实施后的效果,总结成果,发现不足,不断完善。构建专业技能竞赛体系,可以为专业技能竞赛的成功开展提供保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从而促进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现状

(一)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特色和成果

机电类专业技能竞赛项目涵盖了不同层次和各个专业,学生参赛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竞赛项目涉及多个层次和所有专业

机电类学生已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广东省大学生学术科技节相关赛事,在省级以上层次的大赛中与外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技能。但此种竞赛门槛较高,参赛人数有限,更多的是学校内部组织开展的小型竞赛活动,如模具、数控专业开展的工程制图竞赛、汽车专业开展的汽车发动机拆装竞赛、玩具专业开展的水火箭比赛和电子专业开展的电子电路焊接比赛等,参赛人数均超过相应专业人数的一半。

2、学生参赛积极性较高,尤其表现在挑战性和趣味性兼有的竞赛项目上

如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举办的水火箭比赛,形式新颖,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造能力,制作和表演水火箭模型,可谓寓学于乐,学生参与率高,达到专业人数的70%。通过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二)专业技能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目标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

毋庸置疑,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由于教育、引导不够,部分学生还存在为了增加素质学分而参赛,甚至为了获奖、物质奖励而参赛的心理。这虽然可以理解,但不能提倡。

2、专业技能竞赛的实施手段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专业技能竞赛项目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有些竞赛项目无论从开展周期、操作程序还是组织保障上都已经比较规范,但有些项目的实施还比较随意,诸如开展时间不定、操作随意无序、经费不能保证等等。

3、教师的指导是专业技能竞赛成功开展的重要保证

目前,专业技能竞赛的开展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赛事缺乏教师指导。除一些层次较高的竞赛外,校内组织的竞赛项目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些项目因参与人数较多,更加能够起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的目的,但是教师的重视和指导力度不够,竞赛的成效有待加强。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构建一个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确保专业技能竞赛的成功实施,增强专业技能竞赛的实施成效,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

三、高职机电类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

经过不断实践,我们逐步探索出一套包括实施目标、构建原则、实施手段、保障和激励措施、拓展渠道和绩效反馈6个部分组成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

(一)实施目标

配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树立学生的求知、求真、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核心是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技能,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原则

1、以赛促训,赛训结合

通过专业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养成和训练,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训中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竞赛既是对学习和实训效果的检验,又是对学习和实训的促进,将学生的学习和竞赛结合起来。

2、可操作性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在组织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竞赛活动。

3、注重反馈

开展技能竞赛后,要全面、细致地对竞赛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听取参赛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以便增强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手段

1、依托专业教育和目标引导,使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定位

我们认为,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表现。要使学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专业技能,必须使其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明确未来的职业定位,这就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目标引导。学生大多在入学前对所学专业了解不多,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各专业教研室要加强专业教育,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和今后的就业方向。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2、依托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塑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才能在专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因此,应该牢牢抓住专业教学这条主线,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课外专业技能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更加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

3、组织专业兴趣小组,配备专业教师指导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我们依靠专业教研室,将有兴趣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学生组成一个个专业兴趣小组,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及时为他们解疑释惑,加强训练。

4、配合学校素质拓展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素质拓展的核心应是职业能力的提升,而职业能力首先体现在坚实的专业技能上。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组织学生开展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环节。在开展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过程中,注意因人而异、有所侧重、规范有序。具体来讲,一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开展不同的竞赛项目。一年级的学生专业基础较薄弱,可以多开展一些趣味性、实操性项目;二、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可鼓励参加具有创造性、挑战性的竞赛项目。二是有所侧重,即侧重开展适应面较大、参赛人数较多、可操作性较强的竞赛项目,以便提高多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三是在实施和操作上加强组织管理,细化实施步骤,做到规范、有序。

5、发挥专业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学生社团专业技能竞赛

专业学习型学生社团是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学生组织。专业社团是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的重要平台,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共同的专业归属为纽带,可以开展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以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保障和激励

1、师资保障

教师的指导是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重要保障,不仅有助于提升竞赛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实现竞赛的目标。一方面,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在学生技能竞赛过程中跟进指导,同时按照导师制的管理规定,将专业教师的课外指导工作折算成工作量,以增强专业教师指导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辅导员负责做好技能竞赛活动的组织、协调,使竞赛活动顺利开展。

2、经费保障

经费是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物质保障。高职院校的实训实习经费是开展专业技能竞赛的经费来源之一,这样有利于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学生活动经费也是专业技能竞赛的重要经费来源。

3、激励保障

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胜出,不仅可以获得竞赛主办方的奖励,而且可以在学校获得素质拓展积分,这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证明。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之后,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获得一定补贴。

(五)拓展渠道

1、专业顶岗实习

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专业技能竞赛不能局限在学校和特定的场所,更应该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真正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社会实践活动

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具有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作用。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学生自发的实践活动,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贯穿其中,使学生在实践岗位上,将自身学习和实操训练结合起来,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六)绩效反馈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后,要全面、细致地对竞赛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发现成绩和不足,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以便使竞赛活动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通过构建高职机电类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体系,可以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规范、健康的实施轨道,切实保障专业技能竞赛的实施成效。(一)通过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能够重视专业学习和技能养成,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二)竞赛的竞争性和挑战性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可以塑造学生团结协作、勇于争先的精神;(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质的学生,更加适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因而在就业过程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顾金平.高职机电专业技能养成系统初探\[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08,(6):56-59.

\[2\]王刚.我院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3):61.

\[3\]朱晓鸣,戴亚娥.略谈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