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例6篇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产品横向差异化;产品纵向差异化;市场势力;研究综述

一、 引言

产品差异化问题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形成市场力量和取得非价格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形成细分市场,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集中优势资源,获取最大利润。有关产品差异化的研究最初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关于垄断竞争的讨论,之后随着博弈理论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产品差异化理论逐步发展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产品差异化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提供同类的产品和品牌不能完全替代。构成产品差别化的因素很多,很多学者都认为产品差异化源于产品相关“特征”的改变。这些特征包括物理差异、心理差异、服务差异、空间差异。物理差异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设计、质量、结构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心理差异是指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而造成消费者主观上认识的差异;服务差异是指企业在售前和售后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差异;生产或销售产品的企业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导致了产品空间差异。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产品差异化还源于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不同,无论同类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客观差异,只要消费者认为产品不同,那么该类产品就存在差异。可以发现下文关于产品差异化的研究都围绕产品差别化的构成因素而展开,得到了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的结论。

产品差异的划分方式很多,比较重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产品差异化的方向来划分,可分为横向产品差异化和纵向产品差异化。企业无论是采用纵向差异化策略还是横向差异化策略,企业愿意遵循最大差异化原则。企业这一行为不仅降低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强度,而且产品差异化使企业具有了在边际成本之上的定价能力,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所具有的特性越难以替代和模仿,企业的市场势力越强。绝大多数文献都力证了这一观点。

二、 横向产品差异化

横向差异化是指在同类产品中,一部分消费者偏好某种特征的产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偏好另外某种特征的产品。横向差异化学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最优产品选择问题,很多文献证明企业选择产品最大差异化。

横向差异的思想最早来源于豪特林(1929)的线性城市模型。但是他指出在线性运输成本条件下两企业都会尽量定位于市场的中心处,得到出现最小的产品差异化的结论。Hotelling模型企业产品差异最小化的结论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很多学者通过修改模型假定条件从空间选址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他学者则从消费者、产品特征维度的角度对产品横向差异化进行研究,并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如表1所示。

三、 纵向差异化

1. 纵向差异化基本理论研究。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偏好某种特征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差异化称为纵向差异化。纵向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产品质量展开。多数文献得出了企业选择最大差异化的产品质量。Mussa和Rosen(1978) 最早提出产品质量差异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假设信息完全的市场上有高低两种质量的同类产品,消费者偏好高质量并且具有单位需求,一个类型为θ的消费者购买质量为s,价格为p的效用为u(θ,s.p)=θs-p。在双寡头情形下,企业产品质量决策的纵向差异化最大。后续的相关研究多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如表2所示。

上述文献均是在如下假定进行的研究并得到高质量产品具有市场优势, 获得更多利润的结论。这些假定包括提高质量的成本为零、信息完全、市场完全覆盖、差异化的产品不存在网络外部性。事实上,以上假定仅仅是一种理想的市场情况,与以上假设相反的情况更符合现实经济。因此为了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众多学者针对假设条件,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同样得出与主流文献相似的结论。如表3所示。

2. 纵向差异化理论的发展。服务差异是纵向差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难以只通过有形产品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企业意识到可以通过增加不同的服务来获取成长与利润的机遇,许多企业如IBM、通用电气已经开始由制造型企业转向服务及与顾客为中心,作为差别化和形成竞争优势的方式。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服务差异化”。显然有关服务差异化的研究最早是从制造业开始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则提出了“服务差异型产品”、“服务差异型制造业”等概念。

无论是“服务差异型产品”还是“服务差异型制造业”涉及到的“服务”指的是“客户服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客户服务依托于服务存在,并且可以为制造品增加附加价值,提高顾客的购买意愿,促使制造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而“服务”与“客户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服务”是顾客估价和购买的无形产品提供物,即服务企业的核心产品是则是“服务”。“服务”产品同样也可以包括客户服务,如银行的24小时客服电话、美发店的预约热线等。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我国学者的研究本质仍是从新的角度围绕制造业产品如何实现差异化而展开,企业通过投资服务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作为差别化和形成竞争优势的方式。该研究拓展了产品纵向差异化的内容。

3. 对实践违背“产品质量最大差异化原则”的阐述。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同质或者呈现较小差异化。这一事实与主流理论相矛盾,很多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对现实经济很有指导意义。张福利与施建军(2010)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假定双寡头垄断市场中高质量企业在生产方面依赖于低质量企业,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行为来看,两个企业存在低质量优势。刁新军等人(2011)研究了不完全覆盖市场中,具有不对称网络外部性的纵向差异化产品进行价格竞争或数量竞争的情形,他们认为当低质量产品具有较大网络外部性,低质量产品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市场利润。Boccard与Wauthy(2010)建立生产能力约束下的双寡头纵向差异化模型,讨论了企业依次进行选择质量、生产能力与价格博弈竞争的情形,他们认为生产能力约束弱化了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差异化的动机,当出现生产能力约束时,产品质量差异化会使企业的利润降低,企业产品质量存在较小的差异化。

从上述文献不难看出,企业选择产品质量最小差异化的行为并没有违背最大差异化原则,恰恰是从新的角度证明了高质量产品具有市场优势这一观点。由于企业间生产的相互依赖性、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生产能力约束的影响,企业不使用质量差异化策略同样可以降低价格竞争强度,获取较高利润,这些因素弱化了企业采用质量差异化策略的动机。或者说如果没有上述因素的影响,企业将采用最大质量差异化利润,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基于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视角,产品差异化的文献研究很多,并且基于该视角的理论研究对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与互联网对产品差异化的影响做出阐述,日益地全面、具体贴近现实,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多数学者在差异化模型中主要考虑固定成本,对于边际成本不为零的情况,研究文献不是很多,且大多数是阶段性的静态博弈;第二,现有文献主要对制造业的产品差异化进行研究,而对纯粹的服务企业的“服务”差异化的研究较少,只能将有形产品差异化理论模糊而近似的对服务企业进行差异化分析。这将是产品差异化以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ic Journal,1929,39(153):41-57.

[2] Mussa, M., Rosen, S.Monopoly and product qua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8):301-317.

[3] 张福利,施建军.垄断市场中双寡头企业的市场行为研究――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7):93-99.

[4] 刁新军,杨德礼,佟斌.具有不对称网络外部性和纵向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J].运筹与管理,2011,20(3):23-29.

[5] N.Boccard X.Y.Wauthy.Relaxing Bertrand Competition: Capacity Commitment Beats Quality Di?erentiation Equilibrium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a Ber- trand model with capacity precommi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0,(28):288-29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辽宁制造业的研发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项目号:L12DJY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双边集体声誉约束下的认证产业绩效提升机制研究”(项目号:71373033)。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2

关键词:质量考核体系,缺陷,对策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普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扭转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的困难局面,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就必须考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内部经济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与考核制度,特别是企业内部质量考核体系。其管理办法完善与否及考核力度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但目前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质量考核体系却极不完善或形同虚设。因此,为提高质量、增进效益、降低成本,企业内部的质量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质量考核体系的现状与缺陷

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质量考核体系的一般作法是:下达产品作业计划,企业实行产值或产量指标与奖金挂钩,操作工人以计件工资制进行月工资核算;管理人员与辅助人员以岗位技能工资制进行考核。质量考核主要以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坏作为考核工人工资的依据。。这种内部质量考核体系的主要缺陷在于:

内部质量考核的主体是产品实物质量,即仅以产品实物质量的好坏来衡量工人的劳动成果。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并起不了预防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作用。因为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并不完全仅由操作者直接与产品发生关系,操作者的责任实际上只是一部分。加工产品整个过程是复杂的,包括所有管理人员与辅助人员都间接地为产品加工生产服务。而管理人员及辅助人员的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

管理人员与辅助人员的岗位技能工资不能真正体现质量第一的思想。目前企业的岗位技能工资普遍是按旧工资体系套改过来的,仅反映出职工的历史状况,不能体现职工在现有工作岗位上的技能与质量意识及质量责任,也消弱了职工对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

企业生产的产品,其质量好坏不能严格划分出质量等级,如划分为优质品、一等品、等外品(废品)等。从而根据操作者生产产品的实际质量状况来进行考核,并与计件工资制度相结合。。

企业质量考核时往往不能严肃执法。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质量考核体系基本建立,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往往难以落实到经济责任上。企业执法人员如何公正执法,不因个人亲近好恶、顶住说情风、严肃执法是内部质量考核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2 建立新的质量考核体系的主要对策

在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处于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使企业改正旧的质量考核体系,建立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质量考核体系,使企业走出困境,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实行全方位的企业内部质量考核机制。企业不仅应对操作工人进行产品质量的考核,更应该对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预防作用,确实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现,从根本上扭转产品质量低下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一普遍现象。

对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的岗位技能工资进行彻底的工资改革。过分地论资排辈势必严重挫伤大部分中青年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提高产品质量没有益处。

严格划分出产品质量等级。根据工人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类并加以考核,且与计件工资制相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按劳取酬的公平竞争的原则,充分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加大考核力度,采用经济杠杆作用,来衡量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优劣。同时更应注意不能以奖代罚、只奖不罚。从过去的经验看,任何质量问题只要落实到经济考核中并确实落实到责任者头上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对厂长(经理)的决策质量与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应纳入企业质量工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发挥企业党委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制约机制,也是完善企业质量工作的一项具体的任务。。只有领导带头执行,起表率作用,才能顺应民心,企业的各项质量工作才能真正踏上正轨。

综上所述,企业在制订与贯彻内部质量考核体系的工作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制订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才能使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法可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知法守法和严肃执法,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长期低下又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不良现象,才能使企业走出当前的经营困境,才能增加效益、降低成本,才能生产出使消费者满意的合格产品,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3

关键词:环境管制;产品质量;罚金

一、引言

自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后,环境问题一直吸引着国际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文献关注于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生产的微观影响。传统假说的观点是,环境管制会负面影响企业生产,因为较高的环境标准将导致国内厂商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损害其竞争力,因此采用较高的环境标准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以Walley和Whitehead(1994)为代表的观点是,对单个企业而言,随着环境治理成本的增加,企业的收益会减少,从而企业越来越难以实现环境与竞争力的双赢。

然而,Porter(1991)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管制可以激发被管制企业创新,相对于不受管制的企业,这可能会产生绝对竞争优势,从而会提高企业的收益;相对于管制标准较低的国外竞争者而言,环境管制通过刺激创新可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产生正面影响。Christmann(2000)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完善产品设计等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收益。曲如晓(2001)认为,政府通过严格的环境政策可以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竞争优势。傅京燕(2002)指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以及需求弹性的差异,通过实行差异化策略来增加利润,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Simpson和Bradford(1996)却指出,环境管制的影响取决于被管制行业的具体特点,行业不同,影响也不同,而且理论上也不太可能精确估计这种影响。Sartzetakis和Constantatos(1995)用一个国际寡头模型分析,在古诺―纳什均衡下,用排污许可证交易体系的企业与用命令和控制方法的企业相比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不仅与环境管制措施的松弛程度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环境管制的形式。Porter和Vander Linde(1995)指出,之所以有环境管制降低国际竞争力的观点,主要是观察问题时所采取的静态方法。如果进行动态分析,由于环境管制会刺激创新,所以严厉的环境管制是完全有可能提升一国企业的收益,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并且Eliste和Fredriksson(1998)为此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他们的模型显示,环境质量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两个政策变量即污染税和生产补贴的同时增加。通过游说,污染者可能得到补偿,以弥补其在新管制标准下增加的支出。结果,企业收益增加,竞争力不降反升。

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环境管制对企业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管制对一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实证方面,主要是关于单个企业的环境管理策略与企业收益关系的研究。而研究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中,消费者偏好、政府的管制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却是很少的(许士春,2006)。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环境管制的特点通常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以某些环保标准为依据,而往往呈现出转型经济的特色。从以往的事实可知,政府进行环境管制主要是通过征收污染税或罚金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往往没有关注到实施这些管制措施是否会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试图建立一个三部门经济模型,分析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政府对污染厂商征收罚金时,对厂商的产品质量和净收益带来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就目前有关环境管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给出了本文的假设条件和模型框架,在博弈论的思想方法下阐明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最优决策;第三部分探讨了政府环境管制措施对厂商产品环境质量的影响,论证了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政府征收污染罚金时,会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第四部分探讨政府环境管制措施对厂商收益的影响,论证了政府加大罚金力度会提高生产清洁产品企业的净收益,而降低生产污染产品企业的净收益,并且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比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高;第五部分是本文更深一步的讨论,假如政府放弃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对清洁生产的企业予以激励,对污染的企业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责令其限期整改,否则即对其征收罚金,这样会使两类企业都进行清洁生产;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基本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考虑到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管制的动机,以及问题处理的简化,我们给出了以下假定条件:

由于厂商1是清洁生产的,因而政府对其征收正常的从量税t。厂商2是污染生产的,因其污染了环境,政府除了要对其征收正常的从量税t外,还会征收一定的罚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只能以θ的概率对其单位产量征收罚金F。

根据假设4我们知道,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了产品i,那么根据显示性偏好弱公理就有:

由此,政府是不会让厂商2退出市场的,否则政府无法实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此时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是大于零的。

三、政府环境管制与厂商产品质量

如果厂商2进入市场,则厂商2的产品价格必与厂商1的产品价格相等,这主要由于政府知道市场上清洁产品的正常价格,如果厂商2产品的价格低于厂商1产品的价格,即P2<P1,那么这一价格信号就会很容易吸引政府的注意力,从而政府会很容易鉴别出厂商2产品的环境质量,此时厂商2被处罚的概率是1,即θ=1。这样,在F≥P2的前提下就有π2<0,因而厂商2一定会令自己的价格水平等于厂商1的价格水平。那么其均衡价格一定为P2=P1=P*。最终在均衡条件下,厂商1实际上充当了价格领导者的角色,厂商2是价格的追随者。在均衡条件下,厂商的最优价格P*将由下式决定:

由于两个厂商的产品价格始终相等,根据式(4)厂商i的市场份额变为:

下面我们讨论在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1和厂商2产品的环境质量。

当政府对污染厂商进行环境管制时,我们分别考虑厂商1和厂商2应对政府罚金的情况。

对式(7)求F的偏导数,经整理可得:

命题1:在本模型经济中,政府加大对污染产品的罚金力度会降低污染产品的环境质量,也会降低清洁产品的环境质量。

命题1说明,在政府加大征收罚金力度时,虽然厂商2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参见式(6)),但面临政府的高额罚金,厂商2只有被迫通过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厂商1预期到厂商2会降低产品环境质量,而厂商1的产品一直被认为是清洁产品而不会受到处罚,从而厂商1也会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注:根据式(6)可知,厂商1降低产品环境质量和维持原来的产品环境质量相比,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厂商1降低产品环境质量后节约成本的收益会大于失去一定市场份额的损失。否则,厂商1不会降低自身产品的环境质量。这一结论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在对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进行管制时,同时还要监督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因为如果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降低产品质量时,原先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可能也会跟着降低产品质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我们对T2/T1求F的偏导数,并将式(14)代入可得:

命题2:在本模型经济中,政府加大对污染产品的罚金力度会加大两种产品环境质量的差异程度。

命题2说明,在政府加大征收罚金力度时,厂商2与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差距会变大,这意味着厂商2较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下降的幅度大。这主要由于政府仅对厂商2处以罚金,面临政府的高额罚金,厂商2只有被迫通过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除非让厂商2退出市场,否则政府处以罚金的力度越大,厂商2的产品环境质量下降的幅度越大。

四、政府环境管制与厂商的收益

以上我们主要探讨了政府征收污染罚金对厂商产品质量的影响,下面我们探讨政府罚金会如何影响两类厂商的净收益(利润)。

(20)等号右边各项为负,所以π*2/F<0,这说明政府加大罚金力度会减少厂商2净收益。由此我们可得如下结论:

命题3:在本模型经济中,政府加大对污染产品的罚金力度会提高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而降低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

命题3的经济含义是:在政府加大征收罚金力度时,厂商2面临政府的高额罚金,其成本负担加大了,利润也就会自然减少;厂商1的利润会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而增加。

现在比较在政府征收罚金的情形下两类厂商的利润,用式(18)减式(19)得出:

命题4:在政府对污染生产企业征收罚金时,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比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高。

五、简短的讨论

从上文的分析得出: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时,政府采用污染罚金会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同时,提高罚金力度会提高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而降低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这说明在现实经济中,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特别当企业提高产品环境质量的边际成本很高时,政府提高惩罚力度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能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此时,如果能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帮助一些污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效果会比征收罚金要更好些。

我们假设政府放弃了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并且政府不进行环境管制时,比较式(10)与式(11),当F=0,即政府不对厂商2进行环境管制时,则式(11)与式(10)是一样的。厂商2和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水平都是T1,此时市场产品的平均环境质量为T1;当政府进行环境管制时,根据式(11)可知厂商2的产品环境质量肯定低于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即T2<T1,市场产品的平均环境质量为TS1T1+S2T2<T1。由此可得如下结论:

命题5:在本模型的经济中,政府不征收污染罚金时,两厂商都进行清洁生产(因为T2T1);当政府征收罚金时,厂商2进行污染生产(因为T2<T1),市场产品的平均环境质量水平小于不征收罚金时的情形。

此结论初看好像与常理相悖,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结论主要是由于:在政府不征收罚金时,厂商2还可以利用目前的资源来提高生产的清洁水平,从而提高其市场份额来增加收益。然而在政府对其征收罚金时,企业只有通过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从而会出现这种情形。这就说明在现实经济中,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特别当企业提高环境质量的边际成本很高时,政府提高惩罚力度可能会适得其反;此时,如果能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育引导一些污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效果会比征收罚金更好些。这点我们将予以证实。

我们假设政府放弃了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政府实施环境管制并对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发现清洁生产就按单位产品给予补贴,假设补贴为B,对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企业,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责令其限期整改,否则即对其每件产品征收罚金F(此措施有的学者称为“创新弃权书”(注:创新弃权书是基于激励策略尤其是创新激励而设立的一种环境手段,通常由政府与企业签订弃权或豁免证书,企业承诺如果进行技术创新而清洁生产,他们在豁免期间将免除惩罚。创新弃权书是推进环境政策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曾在一些国家获得过成功。笔者认为创新弃权书给予了企业必须进行清洁生产的整改时间,这有利于企业“改过自新”。))。假设此时清洁生产的产品环境质量为T′1,污染生产的产品环境质量为T′2。在这种情形下,两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收罚金,厂商1的利润比厂商2的利润高,所以对于厂商2来说,其最优选择也是进行清洁生产,并且环境质量也提高到T′1的水平。本结论可由下面的命题来表述:

命题6:当政府放弃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对从事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激励,对污染企业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创新弃权书的管制方式,否则即对其征收罚金,这样会使两类企业都进行清洁生产,并且生产的清洁水平会更高。

这点表明了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要对从事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激励,对污染的企业不能一味地采用惩罚的方法,而应是首先采用教育引导方法,要给予污染生产企业整改的时间,特别是企业初始环境质量水平为T′2,如果立即征收罚金,只会使企业在征收罚金的约束下处于次优选择的状态,如果政府能给予污染生产企业一定的整改期限,并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其改进生产,则T′1的环境质量水平也是污染企业的最优选择。所以,罚金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政府环境管制的目的。罚金政策必须在督促企业整改之前使用才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否则,不分情况搞“一刀切”,很难达到其预期的使用效率。在现实中,单纯的惩罚经常是以关、停、并、转中小企业为代价来寻求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一做法即使有利于环境保护,却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加重了各地执行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也使环境保护政策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部门的经济模型,分析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市场均衡情况。由于在经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主要考虑财政收入,所以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的情况下,政府征收污染罚金是不会让生产污染产品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这也是市场经常出现劣质企业“打而不死”的主要原因。在本文的假定条件下,政府征收污染罚金会降低产品环境质量;同时,政府这种环境管制措施会提高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降低污染生产企业利润。

在本模型中,我们首先假定政府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这主要是由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往往会追求政绩而一味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这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往往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故意降低监管力度,如烟草行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对人身健康危害很大,但因其能给政府创收而未被禁止;还有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中,经常出现“打而不死”的现象。然而,如果政府放弃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并对从事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对污染的企业首先采用教育引导的方法并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惩罚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为起到“威慑”作用而使用时,两类企业都会进行清洁生产,并且环境质量较原先更高。本文的分析发现,无论政府是否管制,清洁生产企业的净收益都高于污染生产的企业(至少相等),这点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主动采取清洁生产,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此外,在本模型分析中,发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厂商的影响很大,因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决定了厂商的市场份额。这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不能仅仅针对企业,还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对当地政府来说,要尽量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要为了暂时的政绩而追求财政收入。在进行环境管制时,不能仅仅为了征收罚金就认为进行了环境管制,罚金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政府更应重视政策的使用效率,要能深入企业了解具体情况,重在教育引导,并建立起激励型生态补偿制度。

第二,政府应为企业提供优惠的财税政策,以财政资助形式推动研究开发,对从事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公司、科研组织或个人提供无偿拨款或补贴,对有助于技术进步的项目给予相应的减免税收政策;在金融市场上,可以采用各种措施促进金融机构为企业进步提供资金,并重视对风险资本的投资,从而鼓励引导国内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政府要特别关注污染生产的企业,通过资金、税收等政策手段予以扶持,使其尽快获得清洁的生产技术,引领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促进中国的环境保护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宣传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在我国消费者中普及绿色观念,引导绿色消费,为我国的绿色产业发展开拓空间。因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消费者对高环境质量的产品偏好越强,产品的市场需求越大,企业越会通过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来提高竞争力,从而会激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第四,对企业自身而言,应注重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来提高其竞争力。因为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得知,无论政府对企业的生产是否进行环境管制,生产清洁产品的企业都比生产污染产品的企业利润高,也更具有竞争力。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内外的清洁生产技术,要在政府的环境管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

参考文献:

傅京燕. 2002.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J]. 中国工业经济(6).

曲如晓. 2001. 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新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9).

许士春. 2006. 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6).

CHRISTMANN P. 2000. Effects of best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n cost advantage: the role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 663-680.

ELISTE P, FREDRIKSSON P G. 1998. Does open trade result in a race to the bottom? Cross-country evidence[M]. Mimeo,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213-236.

PORTER M A. 1991. America's green strategy[M]. Scientific American,16(8):264-267.

PORTER M A, VANDER LINDE C. 1995. Towards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9):97-118.

SIMPSON R D, BRADFPRD R L. 1996. Taxing variable cos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s industrial polic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30:282-300.

SARTZETAKIS E S, CONSTANTATOS C. 1995.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8):61-72.

WALLEY N, WHITEHEAD B. 1994. It's not easy being gree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 45-55.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roduct Quality and Profit of Enterprises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Pollution Fines Policy

XU Shichun1 HE Zhengxia2

(1.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2.School of Commerc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9)

Abstract: The paper utilizes a consumer′s utility function, government cost function and enterprise cost function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1)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overnment maximizing financial incomes, the government won′t allow the enterprises to retreat from the market; (2)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overnments maximizing financial incomes, consumers maximizing utilities and enterprises maximizing profi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ill debas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products; (3) The more fines that the government levies, the low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products in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ill increase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 that produces clean products, and reduce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 that produce pollutive products;(4) If the government abandons financial incomes and gives subsidy to enterprises that manufactures clean products and induces enterprise that manufactures pollutive products to manufactures clean products, both of them will manufacture clean product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4

关键词:感知价值;顾客关系;顾客满意度 一、 引言

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许多国家的学术机构已经提出了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比如瑞典顾客满意度晴雨表指数模型(SCSB)、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ESCI)以及我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CSI)。一些学者也对顾客满意度模型进行了完善,比如刘新燕等(2003)提出的新型顾客满意度模型、谢赞等(2005)开发的构成型用户满意度测量模型。然而,这些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仍存在着驱动因素概念重叠、中介变量选取不当等问题。为了弥补这些理论缺失、提高实践指导效力,本文将在现有顾客满意文献研究基础上,重新明确感知价值理论思想,并引入顾客关系研究变量,构建基于价值-关系视角的顾客满意度驱动模型,以期为我国企业提升顾客服务竞争力提供管理借鉴。 二、 相关理论文献回顾

顾客满意作为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学科的重要概念,自Cardozo首次引入管理学范畴之后就引起了大量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至今已形成了多个顾客满意度模型,如SCSB、ACSI、ESCI以及CCSI等。这些模型主要是以变量间因果关系为基础,始于顾客满意的前置变量,终于顾客满意的结果变量,而顾客满意则处于这一因果关系链的中间位置。

1989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国家质量研究中心的Fornel教授及其团队首次构建了SCSB模型,用于测评全国范围内的多行业多企业顾客满意度。SCSB模型认为,顾客满意的前置变量包括两个:顾客期望、感知绩效。其中,顾客期望是顾客基于自身需求,而对产品或服务产生的效用或利益预期;感知绩效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表现与其价格比较后形成的感知定位(Anderson & Fornell, 1994)。顾客满意的结果变量有两个:顾客抱怨、顾客忠诚。顾客抱怨是顾客在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时而产生的抱怨或不满行为,顾客忠诚是顾客在内心对产品或服务具有反复多次购买的心理倾向。顾客满意的提高会降低顾客抱怨行为,强化顾客忠诚,而企业很好处理顾客抱怨行为也会对顾客忠诚起到正向作用。

1995年,Fornell教授等人建立了ACSI模型。该模型加入了感知质量前置变量,用来表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具体质量属性表现的总体评价,包括质量的定制化、可靠性及总体评价三个方面。1999年,欧洲质量组织和质量基金会等机构在ACSI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六变量的ECSI顾客满意度模型。该模型增加了一个顾客满意的前置变量――企业形象。同时,鉴于当时顾客抱怨处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去除了顾客抱怨这一结果变量。企业形象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提供组织的记忆联想和主观印象,能够影响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和满意程度,正向作用于顾客忠诚。

2003年,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创建了CCSI模型。该模型将ECSI模型中的顾客期望用预期质量来代替,用来表示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的预期,缩小了顾客预期的概念范畴;将企业形象用品牌形象来代替,用以表示顾客对企业或产品及服务在市场上表现出的个性特征的评价与认知,更加符合我国消费者的产品及服务认知习惯。梁燕(2004)在对顾客满意度模型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去除了预期质量前置变量,增加了顾客抱怨、顾客关系结果变量,将原有的企业形象由前置变量调整为结果变量。

从上述有关顾客满意度模型的研究回顾可以看出,目前顾客满意度模型设计比较简洁,模型中变量间关系比较清晰,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一方面,顾客满意前置变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存在概念重叠,以致一些研究中两者间的关系得不到很好的解释;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虽加入了顾客关系变量作为顾客满意到顾客忠诚的中介,但是变量选择不恰当,也并未得到较充实的论证。 三、 基于价值―关系视角的顾客满意度驱动模型构建

鉴于现有顾客满意度模型的上述缺陷,结合企业顾客关系管理需要,我们将在现有模型基础上,重新梳理感知价值理论思路,引入顾客关系变量,构建出基于价值-关系视角的顾客满意度驱动模型(如图1所示)。

在上述模型中,我们沿用了先前各模型中的多个核心概念,比如企业形象、顾客期望、感知质量、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其中,企业形象表示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表现的整体看法和评价;顾客期望表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绩效的预期;感知质量表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感受;顾客满意仍然采用累积型满意的概念,表示顾客对企业以往产品或服务使用经历的整体评价(寿志钢等,2011);顾客忠诚表示顾客对企业的一种深刻秉持的承诺以及重复购买的行为,包括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两个方面。

新模型重新梳理了感知价值理论思想,将感知价格和价值分离,分别采用感知成本和感知质量两个变量,并引入了顾客关系理论思想。首先,感知价值的核心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感知利益与感知利失的权衡。顾客从企业获取的产品或服务利益中,感知质量是主要利益成分;而顾客的感知利失则除了产品或服务价格外,还包括获取产品或服务的搜寻成本、面临的质量风险以及耗费的精力等。因此,为了更加清晰地判断出顾客满意是感知质量驱动,还是感知成本驱动,我们将先前模型中的感知价值变量分解为感知质量和感知成本两个变量。其中感知质量表示产品或服务为顾客带来的利益和效用表现,感知成本表示顾客从企业获取高质量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货币以及非货币成本。其次,Hart和Johnson在对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中提出“顾客满意陷阱”,即满意的顾客不一定是忠诚的。按照顾客关系管理思想,顾客满意需要借助关系变量,通过更为强烈的情感因素催化,才能转变为顾客忠诚。顾客信任便是其中的重要情感纽带。顾客信任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绩效同期望对比后形成满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信心,表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提供企业可靠性和诚实性的信任。许多学者也都指出,顾客信任会直接影响顾客忠诚。因此,我们将顾客信任作为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中介情感变量。先前的一些研究曾将顾客承诺作为顾客满意到忠诚的情感变量,但是我们认为顾客承诺同顾客态度忠诚概念非常接近,应该属于顾客忠诚范畴。因此,本文并未将顾客承诺作为顾客满意到顾客忠诚的中介变量。 四、 基于价值―关系视角的顾客满意度驱动关系阐述

在构建了顾客满意度驱动模型、进行了变量概念的重新界定之后,我们对变量间驱动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在新模型中,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各前置变量对顾客满意的驱动关系,我们重点关注了各前置变量对顾客满意及其结果变量的驱动关系,并未考虑各前置变量间的影响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顾客满意的前置驱动因素四个变量:企业形象、顾客期望、感知成本和感知质量。首先,顾客对企业社会表现的整体看法对其产品或服务经历的累积评价具有过滤功能。一方面,企业负面的社会形象将削弱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差、声誉不高,那么这种负面印象很难短期消除,就会对顾客形成长期导向作用,影响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起到放大作用。一方面,顾客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往往更加青睐社会形象好的企业;即使面对同等水平的产品或服务,也会对具有好感的企业给予更高的评价。另一方面,当形象好的企业出现失误的时候,更加能够得到顾客谅解和同情,可以有效缓和顾客的不满意态度。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企业形象对顾客满意的驱动作用。Andreassen和Lindestad(1998)在对服务消费研究中指出,企业形象对顾客满意具有正向影响。Chang和Tu(2005)在研究中也指出,企业的形象属性对其顾客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其次,顾客期望是影响顾客满意的重要前置变量。从短期来看,根据期望不一致理论,顾客满意是顾客期望与感知绩效之间的差异函数(Kotler,2001),即顾客满意程度由产品或服务预期与感知服务绩效的差额决定的。如果顾客感知到的产品或服务绩效小于先前预期,他们就会感到失望;如果顾客感知到的产品或服务绩效高于之前的预期,他们就会有欣喜感。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顾客对产品或服务预期具有动态性。顾客通常都具有一种学习能力,随着接受产品或服务次数的增多、专业技术知识的积累、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企业承诺的增加,他们将会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进行理性调整。也就是说,动态变化的顾客期望是以往产品或服务经历、个人需求倾向、企业相关信息和未来理性预期的综合体现,持续增加的顾客期望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他们对企业产品或服务满意程度的提升。

再次,感知成本是顾客平衡感知利益的重要参考,对顾客满意具有反向驱动作用。从货币成本角度来看,产品或顾客对所提供的专业产品或服务价格存在一定的可接受区间,合理地降低顾客支付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将会有利于提高顾客对感知到的专业产品或服务价值的综合评价;从非货币成本角度来看,顾客通常特别关注节约时间成本、降低搜寻成本、减少服务后期风险等,更加倾向于高效、快捷、可靠的产品或服务提供企业,如果能够满足这些方面的时间精力节约和风险规避,那么就能够满足顾客降低成本和风险的需求,提高满意程度。

最后,感知质量是顾客对其所接受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主观感知,是驱动顾客满意的最直接因素。从Cronin和Taylor(1992)提出的消费者心理作用路径来看,在顾客接受产品或服务之后,形成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感知,通过对比之前的预期,形成本次交易的顾客满意状态;多次累积之后,顾客形成了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综合感知,并进一步形成顾客累积型满意状态。谢兆霞和李莉(2012)在对B2B电子中介服务感知质量研究中发现,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满意水平,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具有正向作用关系。

顾客信任是顾客满意的结果变量,同时也受到企业形象和感知质量的驱动作用。首先,顾客满意是建立顾客信任的重要基础,顾客信任是顾客在累积多次产品或服务满意后产生的关系结果。顾客信任是顾客对企业及其专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顾客对企业可靠性和诚实性的信心,形成于以往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消费经历过程中。其次,企业形象能够促进顾客信任的形成。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够吸引顾客对企业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关注,有助于形成顾客对企业专业产品或服务的信赖,有利于增加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信任感。最后,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向顾客展示专业可靠性和产品价值创造能力的机会(Lau & Lee,1999)。因此,增加顾客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感知,将会强化顾客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信任关系。

顾客忠诚是顾客表现出对企业持续性合作的态度承诺和行为意向,受到顾客信任、企业形象和感知质量的直接驱动。首先,在顾客同企业的关系互动过程中,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或服务质量,创造出超越顾客预期的感知价值能够强化顾客对企业专业能力、可靠程度和诚实品质的认同,并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信任纽带下,表现出长期持续合作的态度和行为意向。Sirdshmukh(2002)在研究中指出,顾客信任有助于企业同顾客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维持市场份额,并取得顾客忠诚。其次,企业形象是顾客对企业印象的整体评价,这种主观态度必然影响顾客对企业的持续性合作倾向和行为意向。Michael(2001)在研究中指出,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帮助顾客识别和处理企业产品或服务信息,有助于顾客简化购买决策,激励顾客重复购买。李惠[等(2012)在对银行服务业企业形象和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企业形象可以直接正向影响顾客态度忠诚。最后,感知质量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专业产品或服务的主观感知评价,高水平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增强顾客对企业的偏爱程度、引发重复购买的行为倾向。Ruyter和Bloemer(1994)在对感知质量的研究中发现,感知质量同顾客忠诚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汪纯孝等(2003)通过对多个服务性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对其认知性忠诚和情感性忠诚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五、 结论

本文在对现有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回顾评述之后,重新梳理了感知价值理论思想,并借鉴顾客关系管理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价值―关系视角的顾客满意度驱动模型。我们认为,企业形象、顾客期望、感知成本以及感知质量能够促进顾客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而处于累积型满意的顾客能够推动顾客信任的形成,并进而产生顾客忠诚。也就是说,企业形象、顾客期望和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感知成本对顾客满意具有负向驱动作用;企业形象、顾客满意和感知质量对顾客信任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企业形象、顾客信任和感知质量对顾客忠诚具有正向驱动作用。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价值―关系视角的顾客满意度驱动模型,为企业明确了顾客满意度的驱动因素、梳理了各因素间的驱动关系,对于满足企业顾客关系管理需要具有重要的借鉴。然而,本文仅属于初步研究,模型中各变量的操作化量表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各变量间的驱动关系还需要做实证检验。此外,依据这一驱动模型,企业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方法还需进行扩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Bhattacharya C.B.,and Sen S.Consumer-company Identification: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Relationships with Companies,Journal of Marketing,2003,(2):76-88.

[2] Brady M.K.,and Cronin J.J., Some New Thoughts on Conceptualizing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 Hierarch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Marketing,2001,65(7):34-49.

[3] Chang C.H., and Tu C.Y., Exploring Store Image,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Taiwanese Hypermarket Industry,Th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5,7 (2):197-202.

[4] Chaudhuri A.,and Holbrook M.B.,The Effects from Brand Trust and Brand Affect to Brand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2001,65(2):81-93.

[5] 白琳,陈圻.顾客感知价值驱动因素研究新进展[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7):39-45.

[6] 谢兆,李莉.转移成本对感知质量与满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对B2B电子中介买方用户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2,24(1):82-90.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5

关键字: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农业企业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大多来自于食品供应链的前端--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环节(钟真,孔祥智,2012)。由于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钱原铬,赵春江,2011),没有供应链前端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无从谈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生产者源头进行控制,一旦生产环节出现了农药残留超标等安全问题,就会一直延续到餐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周峰,徐翔,2007)。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00-2013年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试图从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和农业企业)角度,归纳和梳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生因素,以期探寻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文献搜集结果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笔者以相似概念“食品安全”替代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搜索(钱永忠,王芳进,2005),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入口,检索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发现以“食品安全”为“主题”,从1915年到2013年间的文献共有84580篇。根据这几个数据库的“主题”搜索结果,对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 CNKI数据库中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文献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可以看到,在2007年之后文献数量有一个较大幅的增长,数据上从2000年到2007年平均6262篇上涨到2008年的12417篇,这也与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有关。2008年之后则较为平稳的增长,数量上并没有大幅度的波动。

由于本文旨在探讨供应链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责任,在文献检索上以“2012-2013南大核心期刊目录”(经济学和管理学类)为参考标准,同时以“农户”、“农业企业”分别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多来自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管理世界等国内核心期刊。

检索后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农户以及农业企业生产的研究数量比较多,如图1.2所示:以“主题”为“农户”的搜索为例,可以发现关于该类问题的文献呈现出连年递增的情况。2008年为2063篇,2009年为2257篇,2010年为2367篇,2011年为2063篇,2012年为2936篇,2013年为2865篇,但是2000年到2007年8年间平均文献数量也仅仅为585篇,也可以看出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在这个阶段仍然没有引起普遍的聚焦;同样,关注农业企业的研究,文献数量从2008年到2012年呈现连年上涨的趋势。与之相比,关键词检索的数量少于主题的检索,但是在基数上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纵观当前国内对于农产品生产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农户与农业企业上,本文也从这两者出发,探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农户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农户自身的缺陷,包括粗放型生产,规模不经济,以及缺乏统一有效管理等(尚超,2011)。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农户数量过多导致难以控制、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缺陷有关,但是农户的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低、技术文化水平不高则往往是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具体而言专业化生产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的规模以及缺乏补贴和培训是导致农户安全行为得不到保证的原因。

(一)农业专业化生产

我国当前的农户生产主要集中于粗放型生产(谭天明,2011),规模不经济,生产行为较为落后。因此,有必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创新,来提高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罗元青,王家能,2008)。由于传统农村集体组织在动员、形成专业化生产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高春凤,朱启臻,2007),但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传统集体组织很难适应市场要求,这是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农民比非专业化条件下农民合作意愿强烈的原因所在。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的专业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政府应该探索,创新多种组织形式,如合作经济(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主导性产业带动型等(罗元青,王家能,2008)。由于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只注意了分工和专业化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专业化生产由于资产专用性的增强而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罗必良,刘成香,2008)。因此,进行农业专业化生产也应该选择纵向一体化的经营形式以减少专业化生产要求的高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费用,允许和鼓励农户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分散农户更能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节约信息费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二)农业生产规模

不同种植规模农户是否存在效率差异,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生产规模的差异所造成的效率的差别也会对农户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经济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对立的非效率经济。一种有影响的观点从强调农民收益和发展现代农业角度,主张应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实行农地规模经营(任荣华,2007)。但是这种单纯扩大规模的做法并不实际,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农户是否存在规模经济问题,没有关注农户经营是否存在适度规模问题(刘凤芹,2003)。对于适度规模的控制也不仅仅是缩减农户的生产规模,陈洁和苏永玲(2008)通过对“禁牧”这一缩减农业生产规模的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农户的总收入经历了由降到升的过程,而且禁牧舍饲对农户种植、养殖产生了影响;同时,项目区内农户的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纯收入有所下降(李新,2006)。成本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农户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使用不合格的原料进行农产品的初生产,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不利。

(三)其他因素

农业补贴会对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改革农业补贴方式,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粮食直接补贴的同时,在粮食主产省区大力实施良种补贴项目。良种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政府农业补贴效率(王秀东,王永春,2007),对农户的安全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此外,道德风险也会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机食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发生的比例高达9.03%(张利国,2008),有必要加强监督管理,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生产的模式,如农户与企业的合同也会作用于农户的生产行为。公司也可以通过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利用合作社内部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订单的履行(郭红东,蒋文华,2007)。

关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除了农户之外,生产环节中另一个重要的利益主体是农业企业。虽然当前国内农户粗放型生产以及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指导直接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谭天明,2011),但是在“公司+农户”链条中,农业企业充当的角色也不容忽视。以广东省为例,2011年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2403家,带动农户达403万户,实现农业总产值1640.4亿元,占全省实现农业总产值2042.2亿元的80.3%。农业企业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农户起到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没能履行好带动农户的责任以及执行自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此基础上,农业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社会责任也导致了自身以及连接农户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业企业的特殊之处在于生产的农产品直接关系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姜海洋,2011),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汪凤桂,欧晓明,2013),但是众多农业企业的表现确差强人意。具体来说,生产商没有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受到自身和外部的约束:

(一)自身因素

农业企业没有履行好自身社会责任应该归咎于自身的运营模式,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责任意识薄弱、信息披露不足。首先,有学者认为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与生产商自身营销渠道模式相关(王晓凤,张文胜,2012)。以乳制品为例,我国乳制品销售渠道分为完全纵向一体化模式和契约一体化模式。由于乳品的两种营销模式都难以真正掌握和覆盖广大农村地区,这使得小企业和小生产作坊占据着农村市场。相对大型企业拥有较完善的监测系统,小生产作坊和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其次,对农业企业而言,维持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兼具长期的有利性和短期的不利性。长期来看,承担食品安全责任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信誉,有助于建立消费者信任,而且通过加大对原材料的控制和质量控制技术的投入对提高企业收益有显著影响(郭宇,庞文添等,2013)。而短期来看,这种责任往往会与企业的盈利发生直接冲突。出于利益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不用履行自身提供质量安全产品的责任(赵翠萍,2012)。这也是导致农业企业可能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自身因素。

最后,农业企业对于信息披露的不足也是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这里的信息包括了产品安全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古川和安玉发(2012)认为农产品生产商要获得消费者信任并实现与低质量生产商完全分离,必须披露更多的质量安全信息,同时高质量生产商披露信息对其更加有利。而在社会责任信息方面,由于人们在选择产品时需要了解农业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而农业企业自身很少或者没有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朱晋伟,李冰欣,2012),这也造成了消费者误买等现象的出现,从而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外部因素

除了农业企业自身存在的因素使其没有履行好社会责任之外,外界也难以提供有效的监督和管制。具体体现在社会评判机制、市场引导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和公众治理机制的不得当(贺立龙,朱方明,2012)。这也关乎生产要素或权利的归属界定不清,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生产要素或权利得不到最优化的动态调整,以及激励与惩戒失衡。

是否应该建立积极干预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机构规制,长期以来,对这一议题都存在着争论。虽然传统规制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立法以及行政控制,较好地解决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市场失灵问题,但是外部监督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行之有效的。

目前,学术界研究外部因素对于企业监督的主要关注点是外部监督机构与企业市场行为方面,诸如妨碍市场效率的垄断、合谋、信息壁垒等行为的规制,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规制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李志强,郑琴琴,2012)。但是,有少数学者认为外部监督并不能使得企业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孙习明等(2012)在基于“中国到澳大利亚”供应链的研究上,发现国家的管制能够比厂商自身提供更大的约束作用,但是从近几年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上看,国家的管制却不尽人意。从企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看,更需要充分考虑组织和群体所在的外界环境,特别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交易网络以及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董进才,黄玮,2012)。周英豪(2009)认为我国对农产品,诸如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侧重于生产后的控制,很少注意到生产中预防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畜产品标准体系方面就是关于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的标准很多,而关于加工技术规程、卫生规范以及生产中认证的标准很不够。外部约束的不足同时体现在惩戒、打击力度不够严上。陶菁和顾庆良(2009)提出企业作为自利的经济人,其社会责任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生成的。不能指望自发演进过程提供解决社会群体面临的所有协调以及冲突问题的方案,实际上它也没有提供什么方案。要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的内在规则得到遵守,就需要外在的强制制度予以激发,政府作为供给外在制度的组织,具有其先天的优势。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加大监管、增强外部约束,完善监测标准也是激励生产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文晓巍,刘妙玲,2012)。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文献研究为我们更加系统的理解如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当前农产品质量存在的原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多数学者认为,农户没有履行自身责任体现在为了追求利益而没有注重原材料的质量,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与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规模不大,监管不足等原因有关;

2.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减少成本而生产质量不达标产品,最终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不合格农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出现,给消费者带来危害。这存在着自身与外部原因:自身原因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责任意识薄弱、信息披露不足;外部因素主要是监管不力等问题。

(二)未来展望

尽管学术界已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后来研究人员的关注和思考:

1.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过多地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监管上,对消费者的安全认知,购买意愿和行为因素等研究较少,深度不足。而且对于消费者认知的研究多集中在超市,代表性有限。因此,未来的研究也应该多涉及代表性更大的农贸市场等。

2.从利益相关者出发,对于建立整个供应链的风险防范机制的研究却比较少,呈现出“个别防范措施较多,整体预警研究较少”的问题,这也难以串联供应链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一旦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于之后利益相关者的安全也带来相应的挑战。后续的研究中,如何重新认识这些主体的本质及其在农产品安全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是一个必要的工作。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温州 中小企业 品牌 市场营销

一、目前温州中小企业品牌营销面临的困境

1.中小企业主品牌意识较为淡薄

(1)主观上,中小企业主不愿意大量投资于品牌建设

温州的民营企业主要还是以中小型的家族企业,他们不愿意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在建设品牌上,他们更多的关注短期内的企业收益。而且现在温州的大多数企业家是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他们很大部分都没有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以致品牌意识淡薄和品牌管理理论缺乏。

(2)客观上,以往的优势使中小企业主忽视品牌建设

温州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基本局限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工艺简单,即使不大规模生产,产量也很大,所以温州产品得以迅速抢占国际市场空间,并以低价格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正是这种“优势”造成许多中小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不重视商标专用权的取得和使用,更不重视对品牌的保护、宣传和培育。温州中小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立足,必须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虽然有些品牌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几乎没有国际品牌。

2.品牌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成功的品牌形象塑造绝不是品牌战略自身的事情,它要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战略决策,诸如产品质量、技术开发、经营规模、品牌设计、广告策划、市场营销、人才战略设计等各个方面。当前,国内相当多企业没有将品牌融入到企业的整体规划当中,也不重视品牌的研究开发,只把产品宣传交给一般的员工去完成,或者直接把它交给广告公司,这样,企业管理者对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缺乏应有的了解,甚至产生疏远感,加剧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沟通困难,从而导致消费者困惑和不满,丧失了品牌竞争力。

3.品牌创新能力缺乏

温州中小企业的产品品位低下,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新颖,售后服务不到位,宣传工作没力度,严重影响了品牌地位的提升。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也有的企业产品设计个性不鲜明,科技、文化、艺术等含量不高,内涵不丰富,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品牌的生命在于创新,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改造,重新设计形象,是温州中小企业品牌普遍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

4.原有企业不良形象的阻碍

温州企业在创立品牌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企业形象对创立品牌的影响。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许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使用价格战,而价格战的坚强“后盾”就是要有很低的制造成本。当一些产品成本不能再降低的时候,很多企业只能偷工减料制造劣质商品。在1987年“武林广场烧鞋事件”之后,“温州制造”也成为了“劣质产品”的代名词。甚至很多商场为了确保自己销售的货物质量都拒绝接受温州生产的产品。虽然现在温州的制造业无论在产品质量、企业管理、还是在市场营销上都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但要彻底让人忘记温州以前的形象还需要一段时间。

近几年,许多国家连续出现对温州的眼镜、打火机、塑料镜片、鞋、水龙头、自动铅笔和圆珠笔、蜡烛台等产品的反倾销现象,涉案金额 4亿美元左右。这有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温州中小企业的一些不符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的行为及不规范经营的反感和抵触。如2004年西班牙埃尔切“9.16”烧鞋事件,这是矛盾激化的具体表现。如以布鞋的名义出口皮鞋(西班牙对皮鞋进口有限制,对其他鞋类产品没有限制);没有规定的营业时间,每天24小时地干;逃关税、不开进货发票、避开增值税等;一个集装箱塞满多种鞋,多装、混装,内部恶性竞争、竞相压价;廉价产品造成不公平竞争等违法行为和现象,这些行为在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给企业形象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二、温州中小企业有效开展品牌营销的对策

1.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对当今的温州人来说更是清楚不过了。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甚至至今都尝到了伪劣产品给他们带来的苦头。所以,他们现在对产品质量的监控非常严格。无论是服装业的“高邦”、鞋业的“奥康”、“康奈”,还是低压电器业的“德力西”,他们都同时提到了质量是树立品牌的第一因素,这也是它们已经成功树立自己品牌的关键所在,需要中小企业借荐。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不仅可以避免返工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增加,还可以避免客户投诉,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建立公司良好的声誉?。

(1)实施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温州中小企业要实施标准化生产,需从三方面着手:

①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形成系统,各个标准都要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而展开,都要为了达到产成品的标准服务。

②严格执行标准,沿着产成品形成这根主线控制各环节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质量、人的工作质量,层层把关,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进行严格考核。

③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标准,贯彻实现新标准,保证标准的先进性。

(2)完善质量检验机制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可以使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发现质量问题,能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温州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检验机制。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满足生产需要的质量检验人员和设备、设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都要实行层层把关,做原始记录,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责任分明。

(3)建立质量责任机制

温州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中,还需要建立质量责任机制,须明确各岗位人员在某个质量问题上各自负什么责任,以及在承担某责任后必须接受的惩罚和处分条例。在奥康,对违反质量规定的,无论职位高低,一律严惩。他们集团曾因生产的皮鞋质量不合格一举解聘负责生产管理的8名高级管理人员,其中5人在集团分厂担任正、副厂长。

2.找准品牌的市场定位

品牌定位的精髓在于舍弃普通平常的东西而突出品牌富有个性特色的东西,突出自己的差异性优势,要有力地传达自己的与众不同。温州一些知名企业在创立品牌初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广告让消费者知道这个产品,通过了这个产品大家认识到这个品牌。但由于产品推陈出新,大家对这个品牌的认识也随着产品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导致对这个品牌企业的印象也模糊了。因此,温州中小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既需要进行情感的考虑,也需要严谨的逻辑分析。

(1)明确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温州中小企业品牌营销人员必须通过市场调研,系统分析竞争对手的品牌定位、目标市场上消费者欲望的满足程度以及未被满足的需求,并结合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实力等相关因素,然后把握和确定自身的潜在竞争优势。

(2)准确选择相对竞争优势

温州中小企业在与竞争者比较时,必须考虑自身在经营管理、技术开发、采购方面、生产作业、品牌营销、财务等方面的优劣势,然后选择相对竞争优势。

任何一个企业,不管具备怎样的优势与劣势,它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关键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品牌定位一定要强调鲜明的个性。虽然消费者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由于他们对品牌产生了认同和崇拜,倾向于以品牌个性来评价产品的好坏,更多地是在购买产品的个性而不是产品本身。因此,温州中小企业应该对未来潜在消费者需求心理下功夫,发掘或创造出品牌在竞争者中的相对优越性,赋予品牌以个性、文化,将品牌定位在未来的消费者心中。在品牌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就算俩家原来生产经营的产品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明显的品牌差异化、个性化,避免抢占同一市场,也避免形成恶意竞争导致两败俱伤。

3.塑造品牌的诚信形象

(1)品牌形象定位中突出诚信

由于温州以前制假售假之风盛行,曾一度在消费者心目留下一种印象,即温州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这种观念虽然已不普遍,但仍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温州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致命伤。加入WTO之后的温州中小企业,要增强自己品牌的竞争力,首先要遵循基本的商业游戏规则。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而以商业承诺为基石的品牌竟争力的核心也必然是信用。因此,尽管温州中小企业在品牌形象定位时应该体现差异化、个性化,但是却都需要突出诚信形象。

(2)品牌围绕诚信开展传播

①广告传播,选择符合诚信形象的广告与代言人。温州中小企业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应该从央视的黄金档期到地方媒体的广告时间,从著名品牌杂志的平面广告到街道公交站的灯箱广告,温州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力情况,可选择符合诚信形象和品牌其他形象的广告及投放媒体,并选择符合诚信品牌形象的代言人,用名人做品牌代言人可以建立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名人的表现使品牌与名人之间建立起积极而美好的联想,且名人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选择符合自身品牌形象的名人,还可以把名人的人格形象投射到品牌中,使品牌更有立体感和人格魅力。

②促销传播,杜绝弄虚作假的促销手段。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采取适当的形式会使很多消费者有消费的冲动。这就是举行促销活动的根本原因。进行促销活动不仅可以令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该品牌,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又能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但是在促销活动中,温州中小企业必须杜绝欺骗或变相欺骗消费者的言行,要无时无刻都传播着企业诚信的品牌形象。

(3)内部认同品牌诚信形象

温州中小企业内部员工首先对品牌诚信形象的定位和文化产生认同感,是成功塑造品牌诚信形象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企业的每个人都要与品牌打交道,这个人不管是高层的领导还是基层的工人,他们所表现的品牌价值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因此,企业应该从塑造精神领袖、塑造企业英雄、不折不扣地执行品牌规范等方面,使企业内部员工逐渐认同企业品牌的诚信形象。

参考文献:

[1]肖景顺:非品牌营销:中小企业在商战中的新思路[J].经济论坛,1999年5月

[2]钟毅恒:温州企业创立品牌之路浅说[J].企业观察,2005年12月

[3]杨焕春: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5年6月

[4]毛 霞:温州民营中小企业营销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月

[5]潘碎权:温州中小企业发展新态势[J].当代经济,2004年9月

[6]李 寒:品牌缔造:中小企业解困的有效途径[J].经济论坛,2006年7月

[7]朱俊杰:浅论中小企业的品牌营销[J].科技信息,2006年11月

[8]叶健华:温州中小企业怎么也喊难[J].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1月

[9]俞 涔 余向平:温州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策略[J].投资与营销,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