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例6篇

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

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石油公司;财务人员;培训;评估

1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现状

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现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第一,财务人员有限,据悉,石油公司财务人员较少,且年龄层次主要集中的23岁到30岁之间,占比71%;第二,所学专业各不相同,据悉,石油公司财务人员所学的专业有的是会计,有的是通用管理类,较为杂乱;第三,个人能力有差异;第四,内部培训系统不健全;第五,内部缺乏一定激励机制,财务工作人员对培训不感兴趣。

2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长期、全面的培训计划

当前的石油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培训,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和上级领导的培训,没有针对全体员工,也没有针对各员工所在的岗位展开针对性培训,覆盖面较为狭窄。而且,培训计划都具有临时性、随意性,缺乏系统的、长期的培训计划,不符合员工长期发展的实际需求。

2.2员工培训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培训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法、视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这些方法看似完善,但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却很混乱,缺乏针对性。对于石油公司而言,人才培训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来给石油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开展规范、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

2.3培训评估过程缺乏沟通

在石油公司,参与评估的人员绝大部分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并不知道培训评估的方法,更谈不上熟练掌握和运用。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只能选择较为常见和简单的评估法,如笔试法;在进行价值判断时,一般得出“培训整体效果较好”的结论。在整体的培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导致培训质量和效果偏差。

2.4培训力度不够深入

目前,石油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力度不够深入,导致石油公司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单一、驳杂,不能紧跟石油行业的发展变化。因此,要加强对石油财务人员的深入培训。

3改进石油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的对策

3.1制订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个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计划是财务工作人员培训的基础,一套切实有效并符合石油公司人员建设要求的培训计划应包括:第一,结合财物工作人员自身的发展意愿设计培训计划;第二,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2重视培训沟通

在培训评估时,一定要有效率地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不能忽略任何一个阶段的培训和考核。在培训前,要根据受训人员的文化程度和工作情况进行培训需求评估,将结果反馈给领导、受训人直接上属及培训组织者,并协调各方意见,确定培训内容;在培训中,要对培训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掌握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对培训进行及时地调整和完善,确保培训的有效开展;在培训后,要分阶段进行培训效果跟踪,做到及时听取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减少因沟通不畅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培训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3.3完善培训评估手段

培训者的培训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但培训体系的完善能帮助培训者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培训评估更加客观和公平。石油公司中心应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并在现有的培训评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对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比如,建立数据库,用数据评估培训效果;采用比较法,科学进行行为层评估。

3.4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

第一,在培训激励方面,建议采用高校的学分管理模式,根据培训的成绩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等级获得相应学分,员工每年要修满一定学分才能达到合格标准,对达到标准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晋升机会,对学分不达标的员工给予降级或其他形式的处罚。第二,在培训考核方面,完善培训制度的建设,严格管理考核,在公司内部成立培训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培训的评估和成绩考核,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培训成绩的真实有效。

4结语

现在,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已经成为石油公司内人事管理部门的重中之重,而这项工作也直接关系到石油公司的未来。因此,人事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总结分析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完善财务工作人员管理的各项制度,使其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作者:马骁 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

参考文献

[1]蒋园枝.浅议现代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机制的建立[J].知识经济,2010(17).

[2]章秋霞.转播台财务人员培训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3).

[3]彭周.学校财务会计人员工作中所遇困境与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2(23).

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石油企业;培训;效能

1 石油企业人才培训特点概述

绝大多数石油企业都是国企单位,其员工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健全的体系。首先,石油企业人才培训管理工作较为规范。多数石油企业都建立了培训分工、分级管理负责的机制。其中人事部门是培训工作的主要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总体部署及评估指导等。同时,石油企业具有十分规范的培训制度,能够保证相关工作规范化实施[1]。其次,石油企业具有较强的培训基础保障功能。大多数石油企业都建设了专业化的人才培训基地,并形成了分工较为明确的内部培训基地网络框架,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师资力量,为员工培训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另外,石油企业人才培训具有规模化特征,能够分层、分类实现大规模全员培训。培训形式也较为丰富,内容多样,能够满足岗位培训、适应性培及继续教育等各种需求。

2 目前石油企业人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石油企业人才培训体系已经较为成熟,但在部分环节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整体培训效能有待提升[2]:(1)人才培训观念有待更新。部分石油企业在人才观念上存在滞后性,仅将人才视为单位的所有资源,认为人才培训及开发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手段与工具,将培训的主体目标设定为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在这种理念下,人才培养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也使得培训内容仅停留在技能、基础知识等浅层,对培训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培训工作效能受到制约。(2)培训战略性不强。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未将培训放在企业战略层面考虑,并缺乏有效的评估及优选工具。这就导致部分培训内容与企业发展状况脱节,无法充分将培训工作的价值与人才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制约了石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3)培训缺乏针对性。部分石油企业未注重人才需求分析,导致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尽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查,但相关工作并未充分反映出人才发展的真正需要。这也使得培训工作同质化较为严重,培训方向过于宏观,却没有抓住关键点。

3 提升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效能的有效策略

3.1更新培训理念

一方面,各层级领导应该给予培训工作足够重视,并将员工培训与企业发展战略充分关联起来,逐渐加大培训力度、范围、规模,提升培训工作效能。另一方面,石油企业要将培训视为一种潜在性的投资。通过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增强培训投入产出意识,减少无效、低效的培训,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培训效益[3]。与此同时,要树立人才培训“既是权力,也是义务”的理念,将培训作为实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工作来执行,让培训得到落实。通过增强培训效能,在石油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将之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当中,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2注重层次化培养

在石油企业员工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层次化原则,结合不同层次的员工给予不同培训内容。通常情况下,石油企业员工主要分为普通员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应该注重技能培养及相关训练,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及理念;技术人员主要培训方向为技术能力,通过持续性的培训促使其朝着技术专家方面发展;管理人员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其管理学知识及战略意识培养,提升其宏观把控能力,以保证管理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3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首先,要充分落实人才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以胜任力为导向,构建石油企业员工核心能力模型,准确找到人才的能力缺陷、弱点等,并结合生产、技术、经营需求,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的培训计划。同时,要把握个体差异性特征,尽可能避免同质化培训,最大程度上实现个性化培训。其次,要对相关培训机制进行完善。例如,可建立培训立项论证制度,对培训工作的可行性、必要性及与预期效益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筛选合理、有效的培训内容进行立项。同时,要不断优化培训人员管理方法,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理念,以分层次、阶段化的方式来落实各培训项目,让培训工作循序渐进实施。另外,在员工培训过程中,要协助其做好阶段性及长远职业发展规划,促使员工树立培训、学习目标,以此来发挥督促作用。在培训过程中,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培训项目。促使培训模块专业化、精品化,形成一个完整培训体系,引导员工发展。

3.4创新培训形式

在石油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要将传统培训模式与现代培训方法充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实现能力本位培训。一方面,要注重能力培训。在具体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通过引进拓展训练、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会议等形式,形成多元化的培训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培训效果,也能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不会让员工觉得培训过于枯燥,并且能够将培训由灌输型转变为能力提升型。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培训工作,让培训进一步深化。例如,可采取远程教育、视频教学、微信、微博平台互动的方式来强化培训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培训范围,也能够提升培训的时效性与便捷性。要求培训老师善于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逐渐推广电子化培训模式。培训不仅要注重知识强化,还要注重技能强化。因此,企业可采取导师带徒的方式来进行实践知识和能力培训。在培训完成后,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检验培训成果。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及其导师给予奖励,以此来发挥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培训效能。

4结语

员工培训是石油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培训内容及形式,实现规模化、针对性培训,以此来提升培训效能,为石油企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促使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新娣.石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4(01):316.

[2]周湘宁.试论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1):51.

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文3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统一集团公司标识的通知》要求,炼油与销售公司正有计划地做好统一标识的更换与使用工作。2005年底完成5000座加油站外部形象的包装改造,全部加油站的包装改造于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完成。

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公司加油站管理处处长王长江,对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他要求各加油站从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计划地做好加油站新标识包装改造工作,切实维护标识使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从每一个细节抓起,精益求精,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到位。他强调,在开展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时,要注意协调好施工作业与加油站日常经营的关系,把握好入场时机和改造周期,确保生产安全,不能因此而影响加油站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次加油站包装改造宣贯培训活动,是为了贯彻中国石油于5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石油加油站标识改造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在这次会上,详细地诠释了改造新标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自去年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式启用新标识至今,近半年来轰轰烈烈的新标识包装改造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为了推动新标识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巩固工作成果,达到统一思想,严格规范的目的。中国石油召开了《中国石油加油站标识改造工作电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蔺爱国,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覃国军,副总经理田景惠,副总经理杜烈奋及有关处室负责人。会议由杜烈奋主持。华南销售分公司等二十多个相关单位收看收听了电视会议。

会议共分两项内容。副总经理田景惠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加油站管理处处长王长江演示了《中国石油加油站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核心部分》的内容。

首先,田景惠同志重申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统一集团公司标识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即有计划地做好统一标识的更换与使用工作。

田景惠同志强调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他指出,加油站作为中国石油新标识的重要传播载体,直接面对社会,是公众熟悉、了解、认同新标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加油站的包装改造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单位必须认真组织,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完成任务。

统一标识的战略意义

田景惠同志指出,统一标识的工作是实现“两个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进一步塑造和展现中国石油国际化大公司新形象的重要举措。从国内向国际、从油气生产商向油气供应商转变的过程,是中国石油走向公众,走向世界的过程。现在进行的整合标识工作,是实现产品标识和服务标识高度统一,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高度凝聚,向社会公众和外界介绍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实现企业形象和企业价值双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挖掘中国石油无形资产,发挥品牌优势,实现持续有效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他要求各单位广泛开展新标识的宣传与学习,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手段,对新标识的含义、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提高每一位员工的思想认识,使统一的标识、统一的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终端,是产品与服务的结合点,是展现企业形象的窗口,是市场竞争的阵地。加油站进行统一标识的包装改造,可以使中国石油整体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品牌价值迅速提升,更具市场;中击力。在集团公司新标识推介工作整体部署中,通过广泛一致地使用新标识,形成传播效应;通过所属的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等处使用新标识,使其迅速被大众接受:通过加油站相关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改造更新,向社会展示新的形象。要以新标识为载体,宣传中国石油“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价值观,构建与媒体和公众最广泛的沟通平台.培育中国石油服务社会的文化品牌,取得公众对中国石油更好、更多、更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统一标识的总体安排

在对总体工作的部署中田景惠同志提到,加油站统一标识工作,是一项时间跨度大、质量要求高的系统工程。要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抓住重点、逐步铺开”的原则,结合加油站数量及加油量,确定工作重点,明确质量标准,规范采购管理,做到“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从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安排:

统一、明确、细化的标准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统一标识图样及主要组合图例》的要求,板块组织从事训形象设计的专业公司、集团公司聘请的品牌设计专家,和销售系统加油站包装改造方面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已完成《中国石油加油站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核心部分》设计,并下发到各单位。《核心部分》统一了加油站包装改造的各项标准,作为今后加油站包装改造的规范性文件,已经纳入集团公司标识管理体系。各公司要严格遵照《核心部分》的有关内容进行加油站新标识的包装改造工作,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进行更改和变通,更不允许各行其是,自定标准.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

分级管理、规模采购是工作高质、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对于如此规模的包装改造,只有坚持集中管理,规范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此次新标识统一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模化采购,生产厂家才能形成规模效益,才能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施工的质量,才能把为中国石油服务真正当作一件事业来做。我们通过集中采购,统一包装标准,降低改造成本。为了确保包装改造质量,经班子研究并报股份公司同意,加油站包装改造厂商由板块统一组织入围,选择一批质量、资质、信誉好、具备规模的生产厂商,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制定包装改造管理制度,组织对施工质量进行考评,监督检查包装改造工作进度及效果,解答关于训标准的有关问题。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具体组织实施。要由各分公司负责,本着“就近的原则、便于维护和节省运输费用”的原则,从入围的包装商中招标选定几家专业公司进行集中生产,实现程序化管理,阳光性采购,提高效率和效益。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是开展此项工作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同一地区、同一路段,改造标准统一的原则,结合加油站星级、销量与地理位置进行统筹规划,不同的加油站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改造。

地理位置优越的加油站(主要是一类站及部分重点二类站,如城市、高速公路、国道重点路段、机场码头、车站、旅游热点线路等重点区域)、三星级以上的或销量达到3000吨以上的加油站,都是包装改造的重点。这些加油站是中国石油的旗舰站、效益站,是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也是开展非油品销售业务的重点油站。按照蔺总关于2005年在加油站提供洗车服务的有关指示以及板块便利店业务的整体规划,这些加油站不但要进行外观形象的改造,同时也要统一便利店、洗车业务的整体形象。通过改造雨棚檐口、立式灯箱、出入指示牌、导视牌、便利店与洗车房门面等处,实现效能改造。上述这些加油站改造项目主要材质要求统一使用亚克力材质 (或PETG)包装。

其余的部分二类站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加油站,此类加油站雨棚檐面等主要部位要求使用铝塑材质,宝石花、字体、黄线使用亚克力透光材质。

三四类加油站,地理位置较偏,是挖潜增效的重点。对这些加油站的包装改造工作要注意合理规划,主材质可以采用质量可靠的贴膜、喷绘包装。

注重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是确保包装改造工作质量的基础。员工队伍建设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公司已经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士编写了包装改造基本知识培训教材,会后即分片区组织有关专家对从事此项管理工作的人员及包装企业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增加员工的专业技能,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培训指导,投入足够的力量,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参加到这项工作中,对加油站视觉形象改造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品牌形象管理和施工维护队伍。

推进加油站统一标识的要求

田景惠同志对如何推进加油站统一标识提出了几点要求:

加强领导,强化组织

要充分认识统一标识的重大意义,对加油站新标识包装改造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按照股份公司的统一要求建立品牌管理机构,负责新标识的使用、管理和推介。

建章立制,强化执行

下发《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今后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的业务流程,建立加油站包装改造报表制度和检查制度。同时各省市、大区公司、施工供货单位之间要建立加油站新标识改造动态共享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信息。通过加油站管理内刊这个信息平台,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交流,推动工作发展和制度落实,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技术共享和资源共享。

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对《核心部分》建立严格的检查机制,及时解决包装改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建立必要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今后达标创星检查评比中也要注意检查新标识包装改造的内容,凡符合条件而没有按规定更换的加油站不予星级验收并责令限期整改。

推崇约,注重安全

对于现有加油站,股份公司管理层已经有明确意见,要求按照现有包装材料的使用寿命,到期分年逐步更新,资金来源从年度成本费用中列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现有包装材料中的主体框架、照明灯具要充分利用,包装材质要注意研究其继续使用和回收利用的可能,杜绝铺张浪费。在灯光照明标准上,要采取科学的多回路控制设计,采用先进的光源材料,实现安全节能,降低营运成本。在工作中,要注意协调好施工作业与加油站日常经营的关系,把握好入场时机和改造周期,确保生产安全。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改造过程中涉及安全营运的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确保加油站新标识改造包装中的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加油站内严禁动火,一切动火操作必须在站外完成。以一万的预防,防止万一的发生。

强化管理,提升品牌

品牌的价值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和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中国石油加油站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可靠的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的服务。它是我们一切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圆点。

各单位要站在中国石油品牌建设的高度,树立”加油站分类、客户分群。市场分片”和“量价互动”的营销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品牌营销力度。以加油站标识统一工作为契机,强化检查、考核,做到现场管理责任到人、检查到点、考核到岗。依靠加油站视觉形象的硬件改造,做好加油站的“二次开发”,实现营销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软件提升。

在新标识包装的过程中,要充分依靠中国石油广大销售一线的员工,发挥加油站员工的形象大使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反映企业和员工开拓领域、创新思维、打造品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配合公司整体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的含金量。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使中国石油新标识获得客户的好感和认同。

在讲话结束时,他说,随着中国石油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适时地对中国石油标识加以整合,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把“卖产品”同“卖品牌、卖服务”相结合,做到站容站貌规范整洁、现场秩序井然有序、保障措施齐全有效。从小事入手、把小事做精,坚持“七个一样”,小中见大,细中出精。坚持”管理创造效益、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全面提升零售业务规范化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加油站的包装改造工作即将全面展开,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加油站的包装改造工作一定能够按时、保质、科学、圆满地完成,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员工培训;有效性;标准;原则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促使我国石油企业迅速成长。现代先进技术不断运用到能源系统中,这对石油企业职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石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应运而生,焕发出勃勃生机。石油企业的教育培训过多年探索、发展,成熟的艰难历程,已经为油田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石油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目前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及石油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应遵循的原则;完善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与途径等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标准

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做好企业员工培训是有效途径之一。人力资本、学习型组织等概念的传播,使得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受到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注。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企业培训就成了使受训者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过程中,提高工作绩效,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关资料指出,早在2006年中国企业在培训上的投入已超过五百亿元,时至今日投入一定是可观的了,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很多企业常抱怨无法实现培训的预期效果。而国外的专业培训机构做过调查,企业在培训中每投入一元钱将可以获得二十五元的回报。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对一次培训效果的测试结果是每投入一元钱培训费用,将为企业带来六元钱的回报。说明培训对企业的回报率是很大的。由此,可见我们的企业培训如何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成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重要的是明确培训有效性的标准,理性认识培训现状,探索提高员工培训有效性的对策。

什么是培训的有效性?简单说,它是指公司和员工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对员工个人来说,收益就是学到新的知识或技能;对公司来说,收益包括顾客满意度的增加,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最终是企业效益的增加。培训有效性往往是通过培训结果体现出来的,培训结果指的是用于评估培训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就成了培训有效性的标准。一般而言,培训有效性的标准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知识的增加。通过培训,员工具备了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而且员工很好地了解了企业经营的基本情况,如企业的发展前景、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状况、规章制度等。

2、员工技能的提升。经过培训,员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如谈判技能、操作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等。

3、员工态度的转变。通过培训,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强了员工的职业精神;培养了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员工适应并融入企业文化的主动性。

4、员工行为的改变。通过培训,员工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工作态度的积极转变,主要体现在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后的行动中去,把新知识、新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解决了以往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转变原来的工作态度,增强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及团队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5、企业效益的增加。通过培训,员工将培训结果及时运用到工作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二、增强石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有效性的思路

石油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在职工培训工作有效性的路径上有自己的特点。

1.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理念。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要提高人才素质,必需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重点培育人的进修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级领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培训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的成长、前途的大事。所以企业要健康快速发长首先就要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理念。

2.作好企业培训,必须选择受训员工。对培训主体进行科学实用的选择。企业利用有限的培训资本,培育关建岗位上的技术人才为原则,因此要选择好培训主体。选择那些思想品德好、综合素质高、忠于企业热爱岗位、年青有培育前途的职工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众所周知,烧制陶胚,如果胚才不佳,再怎么煅制,也不会出精品。企业在送培员工时,除了考虑岗位需要,也应考虑员工自身特点,因势利导,把岗位需要和员工需求结合起来,作到在受训员工选择中注重资质、注重潜质,开发禀赋,挖掘潜能。

3、明晰培训内容。创建一流的石油企业,要以建设创设新型单位为载体,进一步明确培训定位,优化培训导向,改进培训手段,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培训有效性。必须强化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策划,坚持管理知识和技术培训并重,加快促进队伍思想观念由封闭型向开创型转变,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综合素质由人力型向人才型转变。逐步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运行机制,充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与单位发展目标相挂钩,与企业管理方针相适应,这样才可以增强企业的后劲和持续发展。职工教育培训,分为思想文化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两个部分,二者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确立石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有效性的原则

石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面对外部的竞争环境和自身的不足,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应该正确判断形势,扬长避短,寻找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空间,打造核心竞争力,争取在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员工培训的观念也要随之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培训方法途径进行探索和创新。并能更好的为油田服务。构建新的企业员工培训途径和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制定定位明确的发展战略

石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自己在为油田人才培养中的位置,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首先,石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要与油田生产紧密联系,避免职工教育培训与生产实践脱节;尊重油田职工,要充分理解学员素质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探讨石油企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其次,要明确职工教育机构是为油田服务,要满足油田对人才的需求,明确石油企业是职工教育机构的依靠,没有油田就没有石油企业职工教育机构。

2、坚持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

石油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也少有经验可供借鉴,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要特别注重与时俱进,注重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和国内各种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条具有石油企业特色的员工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3、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要发展石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事业,必须在吸收中外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参照,大胆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来优化教育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体制和机制的特色,完善管理结构,实现权利运作的高效和相互制衡,建立责任分担和权力制衡机制,把内部治理与外部参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4、创新思维培养学习型的企业

作为石油企业主体的员工,其素质和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管理上要注重激发人的潜能,实施员工培训工程,是开发人的潜力的重要手段。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行为主体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才能不断促使其隐性和显方式发生改变,创新离不开学习。创新发展需要的实现必须以人的创造能力的提升为前提。创造能力高的人,进取精神较强,能够表现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培训机构要配合企业建立鼓励创新的文化和一个能加速学习、开发创新产品及流程的系统,培训员工学会自我思考,增强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促使员工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注重企业中群体甚至整个企业的学习。

四、完善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有效性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石油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要根据企业培训的新目标、新内容,总结其他企业的培训经验,建立符合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并符合规律性、富有实效性的系统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员工在培训中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应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战略导向的员工培训战略使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尽可能相匹配。通过培训,可以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员工通过培训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有利于提高自我价值的认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企业的发展中,形成“企业发展―员工发展―企业再发展”的良性循环。

2、帮助员工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任何形式的培训只能向员工输入有限的信息,产生有限的思想裂变和行为的改进。而培训员工自我提高的意识,比直接向其输入具体的信息功用更强大,效果更持久,并且,从外部强行灌输的信息带来的实际效果和启发作用,远不如员工自觉提高的功效。因此,帮助员工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对于促进员工自我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由于员工所受的教育不同、职业内涵不同、社会影响不同,他们的思想和技能水平存在不同层次,其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员工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员工培训必须针对员工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正确认识员工的层次性、差异性,是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的前提。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以多样的方法增强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强调员工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并不等于否定员工培训内容的主导性,应用培训方法的多样性来丰富培训主导性的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注意科学化的培训方法。科学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本质,员工培训方法科学化更是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前提。企业员工培训发展与改革的一个趋向是致力于培训方法的科学化。首先,表现在培训决策过程上。传统的企业培训从“本本”出发,沿袭常规不变的教条;而当今员工培训从目标设计到具体实施都经过科学的评估和实验,是经过反复论证筛选的结果。其次,表现在培训的手段上普遍使用各种较先进的科技来辅助培训,用计算机来处理分析有关资料。再次,表现在培训观念更新和实践领域的通俗化。当今的企业员工培训注重科学研究,对培训实践和实验进行理性概括,启发员工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促进员工职业观念的更新,帮助员工协调相互间的关系,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克服自身缺陷,开拓创新企业的发展领域,并反过来促进企业培训工作的发展。

我国石油企业要稳步发展,职工自身的发展是必须的,而职工的发展要靠对职工不断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这样才能使我国石油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能源竞争中求得生存、稳步发展。我们需要企业、社会和职工来共同优化企业职工教育发展的环境,提高石油企业培训的有效性,共同推动职工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凝、李建勤,浅议新形势下的职工培训[J],甘肃科技,2009,(10)

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转变 操作员工 培训模式

采油厂是石油开采企业以油气生产为主的生产经营基本单位,操作员工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员工技能培训是企业是生产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企业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开发与挖潜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加强基层员工培训工作,转变培训思路,让石油开采企业基层操作员工培训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实现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服务是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石油开采企业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石油开采企业作为传统的国有企业,目前基层操作员工培训工作主要采用的是周三技能学习――人人参与的培训模式。这种周三基层单位组织技能学习,人人参与的培训办法,是大多数石油开采企业操作员工培训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与方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提高员工基本素质的好方法。但是,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与员工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培训模式单调守旧,员工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讲授的培训知识重点性较差。因对员工培训需求的前期调查不到位,对员工的需求不甚了解,因此,在给员工的培训知识就无重点,或重点不明确,无的放矢。

2.参与人员自愿性差。各基层单位目前基本采用的是周三技能学习,凡当日未倒班人员均参与的方式,并非员工个人自愿学习本次讲授知识,因此,员工即使参加,也只是应付了事。

3.培训考核手段不到位。某一方面的知识,可能已讲授过好几次,甚至十几次,便仍有员工弄不明白。没有针对性的考核手段,学习的技能知识能不能掌握无从知晓。

4.理论与实际联系较差。统一在教室内进行技能学习培训,有的涉及到实际操作的,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洞不实际难以理解,致使学习效果差。

二、转变培训思路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操作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操作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变目前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齐步走、或敷衍了事”的现状,对石油开采企业基层操作员工技能培训提出以下设想:

1.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记录。(1)培训调查时间要求。以一季度为培训周期,每一季度末月为下季度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和编制培训具体计划。(2)培训调查的内容。以“岗位知识点”为主要培训内容,列出本季度员工需掌握的技能知识点。下面以采油工培训知识调查为例进行说明(如表)。

在你认为需要培训的知识点上划“√”。

(3)培训计划编制。根据以上季度调查表,对本单位员工的需求进行汇总统计,并根据各项知识的需求列出培训的具体计划,对需求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4)培训具体实施与开展。培训计划编制完成后,对本季度的培训工作开展实施,不管哪个知识点需求人数多少都认真进行组织培训,力求“岗位知识,人人掌握”。

2.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1)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对需求者进行培训时,需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约束,制定严格的出勤考核制度,对本人提出需要培训,而在单位组织培训时又不参与者,单位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2)建立季度末考试检查制度。在本季度完成计划技能知识点的培训工作后,应对所有操作员工进行季度技能知识达标测试。并把达标测试,与本人的季度绩效工资挂钩,杜绝和防止不参加技能学习或“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发生,使技能知识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转变培训模式的实际效果

1.培训知识系统性强,无序重复少。因为这种培训模式以季度为时间单位,以岗位知识为培训内容,以未能掌握该知识的操作员工为培训对象,在培训知识体系的安排上系统性强,又能减少以前某一知识点“次次讲、年年讲”的重复现象发生。

2.培训知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种模式是在对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的进行的,需要者参与,已掌握者不再参与,目标性很强,有的放矢。

3.提高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员工自己的需求安排培训,不再搞“人人参与”的“一刀切”模式,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不再有出勤不学习的现象发生,也不再是应付了事了。

4.不断强化员工提高员工掌握技能知识。由于新的培训模式有着季度计划知识考核制度,促进了员工对掌握本季度技能知识的重视,也确保了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培训》2006年1月号,中国培训杂志社

[2]李 剑:《员工管理》(修订第二版)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1月

石油单位转正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升作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石油企业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不断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1当前油田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现状

1.1缺乏约束机制

部分石油企业在油田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方面长期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以及科学的奖励措施。比如说,如果有人缺席了培训活动会有怎样的惩罚?在培训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人员,会得到怎样的奖励?显然,约束机制以及奖励措施的缺乏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作业人员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安全技术培训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可参加也可不参加。

1.2专业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石油企业的安全技术培训人员都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不仅严重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同时也十分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甚至部分石油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人员,直接引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上台讲课。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培训师资力量下,培训的效果俨然是较差的。

1.3培训模式缺乏灵活性

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俨然是保证井下作业安全技术培训任务与质量、提升作业人员操作技术与安全意识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俨然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培训需求(传统培训方式始终是“形式第一、内容第二”)。基于此,培训方式、培训模式的革新已势在必行。但是,很多石油企业由于在安全技术培训上严重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使得培训方式与模式的革新难以实现,培训方式依旧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实际的设备可操作,没有实物可供观看[1]。

2改善油田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措施

2.1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首先,对内部进行合理调整。要想持续提升安全技术培训的师资水平,石油企业就必须盘活内部的师资力量。安全技术培训教师可以从技术监测中心、设备检验中心等内部部门中挑选专业技术人员,促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以此来让石油企业的安全技术培训资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其次,专家的选聘。在组建安全技术培训队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专家的选聘工作,不仅要保证培训队伍的专业性,同时也要确保队伍结构的完整性(比如要具备X名高级专家、X名培训高级顾问、X名培训教师等)。再次,加强对现有培训教师的培训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现有培训教师的技能与水平,石油企业科研应该配置更多的资料、书籍,以此来满足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

2.2以培训模式的转变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培训效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安全技术培训的效果,石油企业理应转变培训模式,力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比如说,科研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电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在强化培训内容的同时充分调动学院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然,除了转变培训模式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培训过程的管理,始终坚持教学的三级职责以及质量管理的三级审核制度,不仅要明确三级负责人(即培训项目负责人教学组织负责人任课教师)的职责,同时还应该细化三级经济责任的考核指标[2]。

2.3优化管理流程持续提升培训的软实力

首先,严格教考分离制度。针对每一个工种的培训以及考试来说,石油企业应该实施分离制度,授课教师仅仅负责相应的教学,并不参与到监考或阅卷之中。而培训管理的水平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则均以学员的最终成绩来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教考的公正性与严肃性才能得以保证。其次,严格发证管理制度。对于那些达到了培训学时要求、考核合格的学员而言,石油企业理应为其颁发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安监局审查办理的培训合格证。然而,针对考核不合格者,则应给予报考的机会,如仍不合格,那么则要求其重新参加培训,直到合格。

3结束语

总之,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安全生产必然是永恒的主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油田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石油企业理应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努力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延超.浅析油田井下作业技术及安全监督工作[J].化工管理,2015,(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