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贸易范例

石油化工贸易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1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营销能力;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即企业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有效协调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达到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CRM的关键在于以客户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及客户服务;CRM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管理机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从而使企业客户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增加客户的价值;CRM的目标在于保留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将已有客户转化为忠实客户,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石化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CRM逐渐成为石化企业营销的重点,在炼油企业、化工企业、销售公司中CRM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为了推动石油化工产业的全面发展,优化石化企业营销体系,更好地满足石化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应依托网络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挖掘企业客户的价值,以客户为核心建立全渠道的客户营销、销售、服务管理及售后体系,建设更加适合市场和实用性强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

一、石化企业营销中对CRM的迫切需求

1.CRM的内涵分析

CRM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已有数年,其含义为客户关系管理,但深层内涵却又许多解释。CRM是获取可获利客户信息、保持客户忠诚度、增加可获利客户的过程,其核心理念为“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论,CRM代表的是创新的商业理念及商业运作模式,主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生产力,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基于CRM有利于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关系,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快速和周到的服务,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并吸引并保持更多客户,在企业市场营销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石化企业营销中的客户管理现状

在企业营销战略层面,成功的营销战略需要结合客户特征、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客户对企业的价值、客户信用情况、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等因素,准确进行客户细分,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及差异化的销售模式、服务模式。然而现阶段石化企业营销中客户信息源于多个途径和线条,所获得的客户信息较为分散,无法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在客户细分方面,许多客户信息并没有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进行分类,客户细分操作也缺少科学、合理、有效的信息模型,无法了解客户差异,也就不能制定适合不同客户的营销服务模式,不能更好地开拓潜在市场;在市场开拓和销售方面,石化企业客户管理多依赖于客户经理的线下自主管理,很多潜在的客户和潜在商机并未得到有效管理;因缺乏对客户信息的深入了解,客户经理开展市场开拓和销售工作时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无法针对客户实施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在大客户管理方面,石化企业尚未做到深化管理,因大客户管理模式不统一、缺乏针对大客户的关怀,导致大客户在企业的生命周期被缩短,大客户管理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流失客户管理方面,未能针对流失客户进行有效管理和深入分析,任由其流失可能导致客户流失量越来越多。

3.石化企业营销对CRM的需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如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整体性的服务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企业客户粘性的重要基础。CRM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石油石化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石化企业营销中,基于CRM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可以明确客户的需求,结合客户实际需求实施营销服务;基于CRM分析、处理企业的客户信息,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客户资料,将客户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一方面有利于增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互,一方面有利于业务人员在营销工作中发现更多潜在客户和商机。

二、石化企业营销中CRM应具备的功能

石化企业产品通用性较强,企业客户渠道十分复杂,客户范围十分广泛,客户需求信息基本源于客户在用量需求、产品使用等方面的反馈。面临日趋复杂的市场形势,了解客户就等于把握了市场,需要不断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石化企业的营销模块,将客户对产品的各种需求从营销环节延伸至生产环节,确保企业为客户提供既贴近市场又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当前石化企业营销中,客户服务均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进行流转管理,各种不同分类的营销业务从计划到执行的过程中缺乏统一闭环系统,客户咨询多依靠业务人员进行答复和记录,使得企业所获得的客户信息、背景资料等零散不全。面对这种现状,引入CRM应适应石化企业营销中强化客户管理的需要。基于这种需要,石化企业营销中CRM应具备客户主数据管理、客户经理管理、客户分析管理、客户周期管理、商机管理、数据挖掘分析与预警几项功能。客户主数据管理即通过创建客户信息、更新客户信息,明确客户的市场营销属性,获得企业客户的分类信息,加强对记名客户的管理,统一维护客户档案,确保业务流程与业务分析的正确性,以提高石化企业统一集中管理客户的能力与工作效率。客户经理管理即建立客户经理管理制,更好的维系老客户、开发新客户、调查市场信息与市场动态,提高石化企业挖掘市场的能力及市场控制力,不断强化企业对既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管理能力。客户分析管理,即通过大客户生成与流失情况、大客户销量预警情况、大客户积分情况、潜在大客户提醒情况、年度销量规模情况、季度销量规模情况、月度销量规模情况、非大客户销量汇总情况、客户消费行为情况了解客户信息、客户动态及客户需求,促进石化企业销售活动、销售管理、售后支持、客户关怀等环节的全方位提升。客户周期管理即将符合企业要求的潜在大客户进行分析,主动发现大客户异常行为,基于对流失客户的详细记录与分析,为客户信息的分析与客户维系提供支持;基于对潜在大客户的挖掘及维系,客户经理可将满足条件的客户升级为大客户进行管理、维系,并为客户维系提供更多支持。商机管理涉及对石油化工领域中油品、非油品、润滑油、燃料油、其他产品等商机的管理,商机可以通过指定共享人与相关规则进行信息共享,CRM可实现对商机共享过程的全环节记录;在CRM支持下,商机可以共享给指定人处理,也可指派专员跟进,CRM对商机指派过程进行全环节管理,实现从“商机发现——商机跟进——获得商机”的全过程管理。数据挖掘分析与预警功能,即将客户月销量变化幅度的信息自动通知到对应客户经理与管理人员,应用CRM将相关信息组合,形成警告消息,预警类型主要涉及客户销量预警和客户销售计算完成情况预警。

三、石化企业营销中CRM平台的实际应用

1.应用CRM对石化企业营销业务流程的影响

CRM以关注客户为核心,重视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产品服务,重视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提高石化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及市场竞争力。基于企业资源管理的要求,既往石化企业修改客户订单品种、数量,查询货物货款等均需要多次与客户进行沟通,并进行书面确认。当前,结合企业资源管理和CRM理念,可搭建面向客户的CRM平台,有效维系现有客户、挖掘潜在客户,增加石化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CRM平台后,石化企业订单评审流程增加了客户前期需求的分析、调研环节,确保在销售前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于产品组织完成后开展销售业务,既体现了CRM以客户为核心的理念,也显著提高了石化企业的营销效率。

2.石化企业营销中CRM与企业资源管理的对接

石化企业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供、产、销、算联结的重要手段,仅有销售部门可使用此系统,导致其他部门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对接面临一些问题,应用CRM不仅与石化企业销售中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契合,同时也关系到石化企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利用CRM平台,应首先对系统接口进行确认并改进,结合CRM特征整合企业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信息数据、产品销售价格、订单交货情况、客户货款情况的有效传递,基于对客户主数据和订单信息的全面了解分配资源并安排生产。借助CRM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集成,既能实现石化企业各类营销数据的全面整合,还可以通过系统集成调动石化企业营销与生产环节的全部业务资源,提高石化企业对客户订单的执行效率。

3.石化企业营销基于CRM实现电子化办公

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营销中CRM规划,结合CRM将实现石化企业营销业务的电子化办公,通过网上业务交流、电子订单等进行企业与客户的交互,交互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均存储于统一数据库。在石化企业营销中借助数据挖掘可对数据库中各类客户信息进行分析,更好地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逐步实现比客户自己更了解客户。通过整合CRM平台、业务处理平台、销售企业协同服务平台,经过CRM建设后,可自动完成CRM客户数据创建,并能支持自营客户的CRM线上审批,支持终端客户的自动升级,实现对自营客户信息与终端客户信息的集中管理,进一步建立石化企业营销业务流程的线上支撑。

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石化企业营销环节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从众多数据信息中得到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信息,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值得进行深刻思考。石化企业营销中CRM的应用侧重于企业销售市场资源整合,其中心为客户,利用CRM实现以客户为核心的管理,才能真正将以客户为本观念渗透到日常营销业务之中,起到前端专业化的作用。石化企业营销中CRM在提高客户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差异化营销的实施,提升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宗海.大型石油(煤)化工工程自动化和信息化集成系统与企业精益管理[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5,51(4):1-6.

[2]王玎.成品油销售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改进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9):1.

[3]伽晓方.大数据时代石油化工产品客户关系管理的创新[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3):1-2.

[4]胡庆明.长城润滑油公司统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上线[J].石油石化节能,2016,6(4):43.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2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环保问题;策略

0引言

近年来,绿色无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各个国家、各个行业都在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对一些污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采取关闭或整改的方式。因此,石油化工企业的绿色环保改革势在必行。石油化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体,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大部分的能源消耗,都是通过石油化工企业创造出的能源补给,使得我国经济依然维持增长趋势,体现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带来经济增长和能源补给的同时,石油化工产业具有极强的危险性,存在很多无法估计的安全隐患,并且事故一旦发生,必定会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同时,还会给环境带来极强的破坏力,甚至是永久性的损害。所以,重视石油化工的安全环保问题成为石油化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首要目标。

1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

虽然国家出台了石油化工企业作业过程中的相关制度标准,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只注重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忽视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出现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和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性的现象。

1.1石油化工企业畅游火灾和爆炸情况发生

石油化工作业中,所需的主要资源为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资源均属于易燃、易爆物,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但是在石油化工实际作业中,各个生产加工环节可能会改变能源的原始形态,继而产生其他物质,而这些物质自身往往具备较为强烈的反应。石油化工企业在生厂加工过程中,由于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人员的错误操作,极易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从而为企业或者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仅仅是2009年至2010年一年时间,全国由于石油化工作业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就高达680起,导致的经济损失几乎超过4亿。石油化工企业加工的资源均是性质极其不稳定,且十分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事故,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是不可估量的,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甚至对附近以及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环境都造成巨大的破坏,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失衡,甚至需要长达数十年来进行调整恢复。

1.2石油化工企业化学事故多发

化工企业顾名思义,即是对各类化学物品进行生产加工。石油化工的实际作业中,所接触的资源大多数性质是有毒有害的,部分无毒无害的资源在加工过程中,也容易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或者与空气中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有毒气体,引发化学事故。化学事故不同于火灾或爆炸,能够即刻造成影响,大部分化学事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久而久之。对人员的身体健康或者周遭环境造成损害,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经济收益。即使在发达国家,石油化工企业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也是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

1.3环境污染

石油化工企业通常需要对原料进行运输,而在运输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处理不当,使得原料出现泄漏现象。我们每年总能听到各种关于石油泄漏的相关报道,由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缺乏与其相生相克的生物,只能依靠后期人为干预解决石油泄漏的后期问题,但是就目前科技而言,人们针对石油泄漏造成的影响缺少有效的处理方法,只能任由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尽全力缩小污染范围。石油化工一旦泄漏,对土壤、河流和环境的污染是长期的,对污染范围内的人们和生物都会造成相应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污染范围内很长一段时间寸草不生、人类也无法居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

2解决石油化工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

2.1加强企业监督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属于高精度行业,需要确保生产加工过程的准确性、科学性,不容出错。原油的生产加工程序比较繁琐和复杂,作业持续周期较长。因此,无法从生产模式上寻求突破,只能从企业管理人员上下手,加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汲取新兴的管理理念,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寻求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升级。另外,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适当地提高企业内部员工待遇,不仅能够留住员工,还能够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丰富企业的人才储备库,从而达到对企业生产加工过程的强力监督管理。

2.2完善生产管理制度

石油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倍仔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定。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操作生产情况,制订一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让员工在作业中有依可循,严格按照流程实施操作,同时,建立安全小组,安排安全人员在每个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够得到安全准确的进行。另外,企业需要定期安排安全技术人员对实地进行检测,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确保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3石油化工生产中环保问题的应对策略

3.1生产设备的优化升级

石油化工生产加工过程对于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设备的好坏决定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并且石油化工属于高科技产业,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予以配合,才能够有效的调整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另外,先进的设备蕴含着人类的高度智慧在其中,对于存在的危险性加以优化,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推动石油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绿色环保化工技术的开发

绿色化工理念是石油化工企业环保工作开展的首要目标,只有拥有正确的环保意识才能够推动石化企业的环保工作。石油化工企业所采用的能源大多数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合理利用资源,尽可能多的对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进行重复利用,让资源得到充分使用,杜绝浪费。另外,应该及时对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制造出的废渣和有害气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真正的将绿色环保化工技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4结语

石油化工所创造的能源是推动人们生活发展必不可少的角色,石油化工企业所需的资源较为特殊,大部分为不可再生资源,若想要保证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充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避免不正当使用,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对于石油化工方面的作业更加追求科学合理,实现资源的优化整改。同时,石油化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也应该着重加强对安全隐患和环保两个方面的意识,避免因为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破坏企业的公信力,造成企业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伟,何金昌.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8(11):51.

[2]张传峰.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的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8,10(25):41.

[3]侯海飞.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的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7):161.

[4]魏俊.基于石油化工安全和环保问题的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1):292.

[5]孙子干.石油化工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化工管理,2017(35).

[6]孙羽海莉.石油化工项目管理现状及发展[J].化工管理,2015(33).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3

关键词:石油化工;管道;强度检测

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等各种工业装置中[1]。管道材料根据温度、压力以及输送介质的不同往往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碳钢类;二是普通低合金钢类;三是合金钢类;四是不锈钢类;五是有色金属钢类;六是非金属类;七是衬里钢管类[2]。化工类管道的类别多,因此对于管道的选取十分重要。管道的特点是:相互之间有联系,且相互影响,长细之间的比例较大,很容易失衡,受力情况复杂;组分很多,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技术要求[3]。所以生产出的石油化工机械管道其强度都各有不同。在企业面临选择不同厂家的石油化工机械管道时,需要进行强度检测以及试压,试压是检验管道工程质量和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管道输送量的依据[4],现有技术中大多简单的采用压板来夹紧管道,测试管道强度,但此类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不高、数值受人力使用因素的影响较大、固定不足等缺点。该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上述背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装置结构

包括检测装置外壳,检测装置外壳一侧设有启动开关,检测装置外壳内部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液压室,液压室内部设有液压管,液压管贯穿液压室,液压管上设有液压泵,液压管位于液压泵的输入端,液压泵通过启动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液压泵两侧对称设有压力管,压力管位于液压泵的输出端,压力管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与压力管相连通,液压缸内部设有压力表,压力表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液压缸内壁相连接,限位块上设有液压活塞,液压活塞贴合与液压缸内壁,液压活塞上设有压力杆,压力杆贯穿液压活塞,压力杆上设有压力垫片,压力垫片上设有管道样品,管道样品下对称设有弯曲传感器,弯曲传感器与启动开关电性连接,管道样品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检测装置外壳内壁相连接。液压缸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部设有固定孔,液压缸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架相连接。检测装置外壳上设有水平尺,水平尺上设有压力弹簧。固定杆对称设有固定支架。检测装置外壳内部另设有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与外部显示屏幕电性连接。检测装置外壳下设有底座。

2实施方案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装置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1实施方案例一

请参阅图1~图4,该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外壳,检测装置外壳一侧设有启动开关,检测装置外壳内部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液压室,液压室内部设有液压管,液压管贯穿液压室,液压管上设有液压泵,液压管位于液压泵的输入端,液压泵通过启动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液压泵两侧对称设有压力管,压力管位于液压泵的输出端,压力管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与压力管相连通,液压缸内部设有压力表,压力表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液压缸内壁相连接,限位块上设有液压活塞,液压活塞贴合与液压缸内壁,液压活塞上设有压力杆,压力杆贯穿液压活塞,压力杆上设有压力垫片,压力垫片上设有管道样品,管道样品下对称设有弯曲传感器,弯曲传感器与启动开关电性连接,管道样品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检测装置外壳内壁相连接。通过上述方案,设置启动开关,按下启动开关后液压泵得电,液压泵得电后通过液压管将液压室内的液压油进行吸入,再通过压力管进入液压缸内,液压缸内的液压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进行移动,液压活塞带动压力杆进行移动时,会对管道样品通过一个压力令固定杆达到固定管道样品的目的,随着压力管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管道样品会到达其所能够达到的抗弯极限,进而管道样品发生弯曲,这时弯曲传感器感应到管道样品弯曲后会通过启动开关令液压泵进行断电,液压泵停止,这时只需要观察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即可得出管道的强度(美国标准ASME31.8规定允许的管道变形(含弹性变形)为2%;加拿大标准CSAZ662规定允许的管道塑形变形是2.5%[5],可利用该标准的压力值以核算测得压力是否达到标准)。

2.2实施方案例二

请参阅图1~图4,液压缸设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部设有固定孔,液压缸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架相连接,检测装置外壳上设有水平尺,水平尺上设有压力弹簧,固定杆对称设有固定支架,检测装置外壳内部设有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与外部显示屏幕电性连接,检测装置外壳下设有底座。通过设置固定架,通过固定孔得以固定液压缸的目的,通过设置水平尺,可以清楚的看到管道样品是否弯曲,令压力弹簧达到缓冲水平尺的目的,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得以固定固定杆的目的,通过设置监控摄像头,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在外部显示屏幕上观察管道样品的情况,通过设置底座,达到便于放置装置的目的。

2.3实施方案总结

在实际应用时,设置启动开关,按下启动开关后液压泵得电,液压泵得电后液压管将液压室内的液压油进行吸入,在压力管进入液压缸内,液压缸内的液压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进行移动,液压活塞带动压力杆进行移动时,会对管道样品通过一个压力,令固定杆达到固定管道样品的目的,随着压力管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管道样品会到达其所能够达到的抗弯极限,进而管道样品发生弯曲,这时弯曲传感器感应到管道样品弯曲后会启动开关令液压泵进行断电,液压泵停止,这时只需要观察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即可得出管道的强度,通过设置固定架,通过固定孔得以固定液压缸的目的,通过设置水平尺,可以清楚的看到管道样品是否弯曲,令压力弹簧达到缓冲水平尺的目的,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得以固定固定杆的目的,通过设置监控摄像头,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在外部显示屏幕上观察管道样品的情况,通过设置底座,达到便于放置装置的目的。

3结语

该装置适用于化工生产的各种管道设备,使管道的压力测试的方式更为自动化、现代化,减少由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而且作为自动化仪器,相对于人的手工操作可能带来安全事故的缺点,该装置具有防止由于人口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的优点。在该装置投入生产使用后,将会降低经济投入成本、提高安全系数以及节约时间成本。另外该装置不局限于选取管道,也可适用于管道强度压力的质量检测。

参考文献

[1]施云庆,朱明彦.新型局部加强高压管道几何结构优化设计[J].现代机械,2012(3):49-50,54.

[2]姜存华.化工管道材料的选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0(7):69-70.

[3]张雯,蒋宏业,谢金伟.天然气输气压力对管道的影响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8(34):17.

[4]刘玉卿,张振永,赵子峰.较高设计系数管道高强度试压方案的设计与应用.油气储运,2015,34(5):557-561.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4

关键词 :石油工程 ;采油技术 ;存在的问题 ;对策

石油开采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一采、二采和三采。其中,一采阶段无须借助于人工与机械,利用石油存储地层的自然压力差完成采油过程,这一阶段需要花费的时间较短,采油量较少。二采阶段是根据水的比重大于原油比重的原理,通过油田注水的方法进行石油开采,而三采阶段则是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改变原油对岩石的吸附性开采石油。由于一采阶段持续时间短,因此,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二采与三采阶段。

1采油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1.1关系到原油产量与质量 。 石油工程采油技术主要包括注水采油技术、水力压裂技术、酸化处理技术以及稠油开采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原油年产量仅为 120kt,而 2019 年的原油总产量达到1.9亿 t,这惊人的数字也说明了我国的石油工程采油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因此,采油技术与石油产量的高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原油通过提炼可以制取石油燃料、润滑油脂、沥青材料以及多种石油化工产品,如果采油技术落后,将直接影响这些终端产品的质量。在科技研发以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的采油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并逐步在国际市场竞争当中站稳了脚跟。

 1.2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 石油开采过程中极易破坏地表环境或者污染海洋水体,尤其在海上开采时,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将给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近年来,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领域不断研制出环保型石油开采设备以及新型开采技术,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1.3助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开采技术的先进性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运作、经营都需要动力设备的支持,而这些设备运转时所需要的能源都来自石油,如果开采技术落后,石油的开采量就会大幅下降,虽然依靠于国外进口能够暂时满足生产需求,但是,投入的成本却水涨船高。所以,要想促进社会各领域持续稳步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提高石油工程采油技术水平,以开采出更多的石油能源[1]。

2二次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测试调整技术缺陷。二次采油技术也称之为水驱动力开发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根据水比重大于原油比重的原理,以水为驱动介质将原油顶到水层表面来获取原油。在开采过程中,测试调整技术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它直接影响原油的产量与采收率。比如在热采水平井中,约80% 的水平井存在水平段动用不均现象,水平段动用程度仅为30%~50%,这就使原油开采量大幅下降。因此,需要借助于测试调整技术对原油进行逐层测调。目前,二采阶段的测调技术主要包括直读式与联动式2种工艺类型。以联动式工艺为例,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进行协调配合与操作,才能完成原油的开采过程,如果在某一个原油层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测试调整的精度。

2.2限流完井压裂技术缺陷 。 这种方法需要严格控制射孔密度,以增大注入排量进行压裂施工,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分层压裂管柱的选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地下原油层存大量的岩体,其结构变化速度较快,即便在地质勘探环节已经掌握了地下岩层的基本信息,但是,岩层仍然出现突发性的结构变化,这就使得采油环境发生改变,而限流完井压裂技术与采油环境发生冲突,进而给开采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2.3无效孔隙的存在二采技术需要以水为驱动力,现场作业人员利用注水的方法将原油顶到水层表面,但是,在注水时,常常遇到一些无效孔隙或者地下岩层吸水量较大,当地下岩层吸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发生突发性事故,甚至损坏井套,这时也无法完成注水工序。如果出现这种无效注水的情况,石油开采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能量损耗,进而加大了企业投入成本。此外,由于这些无效孔隙的存在,使得部分原油聚集在油层顶部,这就给开采工作增加了难度[2]。

3三次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三次采油技术是通过向井下注入除水以外的其他流体,利用物理、化学、热量、生物等方法来改变油藏岩石与流体性质,以提升水驱后原油的采收率。常见的三次采油技术包括化学驱油技术、气驱油技术、热采技术以及微生物采油技术等。

3.1化学驱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①采油时用到的聚合物由于耐温耐盐性差,使聚合物极易降解而影响开采效率。②受到开采环境的影响,水质与工艺设备的参数对原油黏度具有较大影响。③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处理工序复杂,处理效果差强人意。④由于开采过程使用大量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容易堆积到原油底层,从而造成底层堵塞。

3.2气驱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 气驱油主要包括二氧化碳驱油、液化石油气驱油、烟道气驱油、氮气驱油等技术类型。其中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与液化石油气驱油技术效果较好,易混相。但由于二氧化碳与液化石油资源成本较高,因此,应用频率较低。烟道气驱油技术虽然驱油效果好,但是不易混相,同时该技术与地域条件也有着密切关联。而氮气驱油技术相比于其他气驱油技术,应用效果相对较好,而且难以混相,加之该技术无污染、无腐蚀,在石油工程当中较为常用。

 3.3热采技术存在的问题。热采技术全称热力采油技术,主要是利用热能加热油藏来降低原油黏度,以此完成原油的开采过程,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油以及火烧油层等技术类型。但是,热采技术需要用到第三方热量供应介质,这就增加了石油开采成本,而且热采技术实施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容易给石油开采企业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3.4微生物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微生物菌液与营养液为主要介质,将其注入地下原油层,当微生物菌液、营养液与地下油层接触后,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进而促进采油代谢产物的形成。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使原油采收率下降。如在外界温度偏低的情况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放缓,这时,采油量就会下降,尤其在冬季采油时,微生物采油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4针对石油工程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有效对策

 4.1创新二次采油技术 。 对于采油技术人员来说,应当根据二次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不断对采油技术进行创新,淘汰与实际开采过程不相匹配的技术类型,以提高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测试调整技术水平,确保测试精准度。二次采油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注水效率的高低。因此,技术人员应当事先对地下岩层结构、稳定性以及单层压力值进行精准计算,使每一层水流的压力值都能够得到精准控制,避免压力值计算错误而发生管道破裂或者冲垮岩层事故。

 4.2提高岩层监测技术水平 。 原油当中含有的聚合物杂质始终是影响原油质量的突出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降低聚合物杂质的含量,技术人员应当进一步提高岩层监测技术水平,以获取油层沉积物与各种杂质的确凿数据。目前,一些较为先进的物理防垢与化学防垢技术逐步在石油开采当中得到推广应用,这些新型技术不仅提高了原油的分离效率,而且也加快了采油进度。如螺杆泵防垢新技术,能够有效分离原油中的聚合物杂质,同时,这种技术能够延长检测泵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了设备维修成本[3]。

4.3普及推广节能采油技术 。 在石油开采的三个阶段当中,一次采油完全利用自然条件,采油过程不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技术则需要借助于驱动介质以及各种大型的开采设备,这就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给企业增加了开采成本。如以一个中等规模的石油开采企业为例,每年在石油开采环节消耗的电力能源,大约为6.3×107k W·h,如果将消耗的能源转化为百分比,大约占据该企业成本总支出的7% 左右。因此,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成本支出,石油开采企业应当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节能开采技术,如活动式螺杆泵的提捞采油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电力能源,这主要是由于该技术不用借助于集油管线以及电力设施,而且操作流程简便,也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

 4.4应用垂直薄层分析技术 。 油田开采作业容易发生不可预知的开采风险,而影响开采进度,增加开采成本,因此,石油开采企业应高度重视油田的开采工作,尤其是对地下岩层结构的勘探与检测,应当获取更加精准的数据,并且根据岩层结构数据及时对开采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目前,垂直薄层分析是油田开采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是岩层分析技术,该技术能够减少对地下原油所处岩层的破坏,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4.5健全内部培训体系 。 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影响石油开采效率的关键要素,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这就给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石油开采企业应当根据现有技术人员的实战水平以及岗位职责权限,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将新型的石油开采技术、同行业的开采经验以及个人职业素养等内容纳入培训计划当中,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现场作业进行集中培训或者远程线上培训,以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为了验证培训效果,企业应当及时考核受训人员,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给技术水平高、个人素质好的专业型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另外,由于石油开采行业具有较大的风险,为了帮助技术人员与现场作业人员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应当经常性地对全体人员进行实战演练,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5结束语

石油工程采油技术专业性强、风险性高、不确定因素多,尤其在石油需求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之下,对采油技术的专业性、高效性、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石油开采企业应当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对采油技术进行创新和升级,积极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与此同时,采油技术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承担起石油开采的光荣使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平 . 石油工程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化工管理,2020(16):219-220.

 [2]梁可,包文龙 . 关于采油注水工艺技术问题的思考 [J]. 中国化工贸易,2020(10):101,103.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5

0引言

苏丹的石油勘探活动起始于1960年初,在此之前苏丹并非石油生产国,而是一个依靠石油进口的贫困农业国家。最初到苏丹进行石油勘探活动的是美、欧等西方国家,但是直到80年代末,其在苏丹的勘探活动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于是这些国家对苏丹的石油远景储量做了悲观的判断,加之此时苏丹的国内政局发生变化,一些西方国家便相继停止了在苏丹的油气勘探活动,美国石油公司甚至退出了苏丹。但是,自1995年中国石油公司进入苏丹进行勘探后,苏丹石油工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苏丹变成了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工业成为苏丹的经济支柱,苏丹国家也出现了摆脱贫困的希望。然而,美、欧等国家看到这种情况后,不甘心自己被排除在苏丹石油利益之外,便利用苏丹原有的政治问题,最终推动苏丹南北分裂,为本国石油公司重返苏丹制造了条件,同时对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回顾并分析了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状况,为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未来中国在海外的石油合作有一定的参考。

1苏丹石油的早期开发

早期苏丹的石油勘探活动主要集中于红海,最初进入苏丹寻找石油的是美国的雪佛龙公司,1960年到1970年这10年期间,雪佛龙公司在苏丹南部的本提乌、马拉卡尔和穆格莱德镇附近发现了几处油气储量。1976年,在红海发现了萨瓦金天然气,这是当时唯一比较显著的海洋油气发现。这些发现曾使美国增强了在苏丹寻找丰富油气资源的信心,1978年以美国雪佛龙公司为主的西方公司开始在苏丹投入较大的力量。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雪佛龙公司退出了苏丹,并放弃了在苏丹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为什么美国雪佛龙公司会退出苏丹的石油勘探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从1978—1992年期间,雪佛龙公司对包括穆格莱德盆地在内的位于苏丹南部的苏丹六区进行勘探,但仅发现了两个含油构造,4个中小型油田。[1]23根据2004年BP公司的数据,苏丹的石油探明储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始终保持在4110万吨的水平上,这样的石油储量对于美国而言并不具备吸引力。美国当时认为苏丹全国只有这么多的储量,确实比较少。由于技术上的局限和勘探人员的错误判断,美国人对苏丹的石油远景储量做出了悲观的判断,认为如此微小的收获与巨大的投资相比得不偿失。

(2)与经济上的挫折相比,苏丹国内的政局变化也对美国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自1955年结束英埃共治以来,苏丹就陷入长期内战之中,国内政局的动荡极大地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1983年,尼迈里总统“伊斯兰法”的实施使得第二次苏丹南北内战爆发。1985年,苏丹政府军队和反政府武装为争夺油气资源在油气发现地附近展开战斗,雪佛龙作业油田遭到反叛组织袭击,致使许多在油气区域工作的雪佛龙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1991年初,中东发生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海湾战争,美国为此大约耗资600亿美元。战争使美国可以得到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并向中东海湾国家展示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于是,雪佛龙公司毫不犹豫地抛弃苏丹这块“鸡肋”,向其它更有开发前景的石油生产国进军。美国石油公司退出苏丹之后,其它一些国家的石油公司在苏丹的进展也不顺利。1993年,加拿大独立凯勒丹能源公司获取了雪佛龙公司在本提乌镇北部的特许权,但由于技术和财力的限制,没有太大进展。同时期,法国的道达尔公司也是由于看不到苏丹的油气前景,并且受到苏丹动乱的政治局势困扰等原因而暂停了在苏丹的陆上油气勘探活动,只是在当地保留了开采石油的特许权。此后因为一些政治及外交上的判断,美国将苏丹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开始对苏丹进行经济制裁。[2]美国对苏丹的经济制裁在西方国家看来就意味着宣布苏丹是从商禁区,于是一些国家(如加拿大,法国等)相继暂时停止了在苏丹的石油勘探活动。

2中国石油公司与苏丹合作的发展过程

1995年9月,苏丹总统巴希尔访华与主席会见时提出,希望中国公司到苏丹勘探开发石油,帮助苏丹建立自己的石油工业。这一提议得到中国领导人的支持。随后中国派出中石油的专家组赴苏丹考察,结果显示苏丹油区地质状况与我国渤海湾盆地十分相似,中石油具备相应技术和经验。于是中苏双方达成一致,同年9月16日,中石油获得了苏丹穆格莱德盆地6区块的石油开采权,由此揭开了中苏石油合作的序幕。在中国石油公司的努力和帮助下,苏丹的石油勘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与苏丹合作过程中,中国石油公司通过竞标的方式与其他国家竞争,中标之后对合作领域进行积极的勘探,以合作的方式进入苏丹。在一些大的项目中(如大尼罗河项目),中石油采取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方式,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这样既减少了投资的风险,也加快了开发的进度。目前中石油在苏丹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就项目而言,中石油拥有开采权利的油田有6区块、1/2/4区块、3/7区块、15区、13区块,同时也修建了油田相应的原油外输管道,参与投资修建了喀土穆炼油厂、喀土穆石油化工厂以及其他3个炼油化工贸易项目。6区块位于苏丹中南部穆格莱德盆地,是中石油与苏丹合作中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中苏石油合作开始的标志。1996年,中石油开始对6区块实行开发,但是由于6区块勘探面积大、勘探工作量大,并且各凹陷勘探难度大等原因,中石油的勘探活动处于瓶颈阶段,1996、1997年两年时间都没有取得很大进展。[3]43-46经过总结经验和分析6区块地质构造之后,最终确定富拉凹陷为区域勘探首选目标,第一口探井就获得高产油流,于是将苏丹6区块称为富拉油田。直到2002年11月,富拉油田生产设施才建设启动,其中中石油占95%的股份,苏丹占5%的股份,这是中石油在苏丹勘探开发的第一个独资油田。苏丹富拉油田每天生产原油大约5.48万吨,2004年12月富拉油田生产设施按期建成投产。

1/2/4区块也位于苏丹的穆格莱德盆地,是中石油在1996年中标所得。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为了减少投资开发风险,1996年11月苏丹政府同意由中石油集团控股40%,牵头组建国际石油投资集团进行勘探开发,成立了大尼罗河石油作业有限公司(其余三国分别为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占30%股份,加拿大塔里斯曼公司占25%股份,苏丹石油公司占5%股份)。1997年3月,中石油公司获得在1/2/4区块的开发权。1/2/4项目启动后,先后发现了8个油田和38个油藏,据统计该地区累计可采储量达到9.96亿吨,远远超过了原雪佛龙公司与加拿大公司在该区近20年的勘探成果。[4]356-3891999年8月,苏丹1/2/4项目首批原油装船出海,标志着中国石油集团第一个大型海外油田的原油进入了国际市场。中国石油集团苏丹1/2/4区项目取得重大胜利,也标志着中国石油海外石油项目已经由建设投入期进入了生产回收期,走上了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道路。2004年7月,中石油公司在此区块累计产油约142万吨。截止2009年,联合作业公司在1/2/4区块共发现68个油藏和气藏,显示了这一区块可观的油气前景。目前此区块内已探明油田有黑格里格油田、团结油田和基康油田。3/7区块位于苏丹的东南部迈卢特盆地,中石油在2000年11月与苏丹签约开发此区块。联合作业公司刚进入的时候,此区块勘探难度大,油气资源不明。中石油克服了地质资料欠缺等困难,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并结合区块特点开展勘探生产作业。2001年1月,中石油开始进行钻井作业。2003年,3/7区块成功发现世界级大油田法鲁济油田,并陆续发现魔里塔亿吨级储量的油田和多个千万吨级储量的油田。2006年8月,产能千万吨的3/7区油田正式投产。15区位于苏丹东北部,其中绝大部分属于红海。2005年8月中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占股份35%)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尼日利亚石油公司及苏丹石油公司组成联合公司,与苏丹政府签署了15区的勘探开发合同,开始对15区进行开发。15区的勘探开发活动是中石油第一个海上勘探开发活动,也是第一个天然气勘探开发活动。目前探明的是萨瓦金(苏丹东北部港口)和巴沙也两处天然气,但这两处天然气的规模较小,此区块的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勘探和开发。#p#分页标题#e#

13区块位于苏丹红海北部水域及其沿岸地区,该区域勘探难度低,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2007年,中石油与苏丹政府签约获得了13区块的石油开采权。这是中石油第一个海外海洋重力勘探项目。中国不仅建成了独立的石油工业体系,而且掌握了一整套世界一流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中石油内部拥有一批卓越的地质学家,凭借着几乎100%的定井成功率逐渐向世人呈现出这一地区的石油潜力。[5]经过扎实的勘探工作,苏丹油田开发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中石油集团利用石油公司和工程技术服务一体化的优势,迅速开展地面工程配套建设,修建苏丹原油外输管道:1998年,开始修建位于1/2/4区块的黑格里格油田直至苏丹港的输油管道建设,此工程在1999年4月完工,且正式投运至今;2003年,从6区块的富拉油田直至红海的原油外输管道开始动工,并于2004年3月正式投产;2007年,修建3/7区块直至苏丹港的输油管线,并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施工建设。这3条原油输油管道作为苏丹石油工业的基础设施,为苏丹原油、成品油出口创造了条件。中石油在苏丹的石油工业成就除了上述的石油勘探开发项目,还包括下面的炼油化工贸易项目,这些项目为石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8年5月20日开始建设的喀土穆炼油厂,于2000年5月建成投产,由中石油集团和苏丹各持股50%,这是中国海外最大的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喀土穆炼油厂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建设,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50万吨/年,结束了苏丹石油产品常年依赖进口的历史。2006年6月30日,喀土穆炼油厂实现扩建工程,完成二期扩建项目并投产,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年。2009年,炼油厂轻油收率达到73%以上,综合商品率达到92%以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连续10年安全、平稳运行。目前中石油投资3.4亿美元对喀土穆炼油厂装置进行升级,并兴建从6区块的富拉油田到该炼油厂的输油管线,[6]69-73促使苏丹石油工业体系进一步完整化。在喀土穆炼油厂的带动下,喀土穆石油化工厂和石油贸易公司先后在杰里镇建成运营,不仅完善了苏丹石油产业链,而且以高标准的产品支持苏丹的经济建设。喀土穆石油化工厂利用比邻的喀土穆炼油厂含有丙烯的石油液化气作原料,加工生产聚丙烯树脂。此项目于2002年1月建成投产,由中石油集团持股95%、苏丹持股5%。喀土穆石油化工厂的投产,不仅使苏丹石油工业体系趋于完整,而且带动了苏丹塑料工业的发展。2008年完成扩建,产量达到2万吨/年,可生产4种规格的聚丙烯原料,不仅满足苏丹本国的需求,还可向邻国出口,结束了苏丹进口聚丙烯的历史。石化贸易公司是2000年5月注册成立的,由中国石油集团独资拥有。2001年起,中石油接连在喀土穆建成运营了6座加油站和1个成品油库,年销售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约10万吨,为苏丹成品油销售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3中国石油公司与苏丹石油合作对双方的影响

中苏双方石油合作的成功建立,对苏丹和中国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对于苏丹而言,直至1990年代末期其仍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0%~95%,工业基础薄弱。自1995年中石油进入苏丹开采石油之后,苏丹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石油工业,开始出口石油,成为一个石油出口国家,石油出口占苏丹出口总额的82%。1999年以后,苏丹经济发展迅速。例如,2005年苏丹国内人均生产总值约768.6美元,而2008年苏丹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就达到2132美元。这些数据都表示苏丹已经由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转变为一个石油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石油还帮助苏丹建设了医院、学校、水井等生活基础设施,改善了苏丹人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为苏丹人民提供工作岗位,解决了一部分苏丹人民的就业压力。也可以说,中石油的进入为苏丹带来了摆脱贫穷的希望,为苏丹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中国而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需求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迫使我们必须放眼四海寻找能源。因为我国的石油工业起步较晚,世界上油源丰富的地区早已经是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囊中之物”,余下的都是由于油源不好,或者勘探条件恶劣等原因而被“遗弃”的地区,苏丹在一定程度上就属于这种状况。1995年中国石油公司进入苏丹之后,经过开发苏丹已成为中国第六大石油供应国,苏丹生产的原油60%出口到中国。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国内的能源需求,也增强了中石油进行海外勘探开发的信心。中石油在苏丹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也是我国政治和外交层面的成功。

但是,石油是一柄双刃剑。中苏石油合作不仅给双方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两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于苏丹这个政局原本就很复杂的国家而言,石油的出现已成为诱发战争和冲突的“导火索”。一方面苏丹国家内部各部族之间、各派系之间为争夺石油利益而频发冲突,如阿卜耶伊地区的争斗。另一方面,西方大国眼红中石油在苏丹的发展,垂涎于石油的价值以及中石油在苏丹的地位,便策划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例如达尔富尔问题,如今的南北苏丹分歧等)。[7]55这些以石油为目的活动,矛头直指中国,加剧了苏丹的不稳定性,影响了苏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同时,西方国家还寻找各种借口破坏中国石油在苏丹的存在,甚至唆使南苏丹的某些力量攻击中国石油公司。但是中国能退出苏丹石油事业吗?当然不能!首先,苏丹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去”的海外投资能源合作项目,它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和实力。我们在苏丹项目中应该表现出知难而进的精神和信心,为我国在海外的投资企业树立榜样,显示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捍卫自身利益的能力;其次,自1995年进入之后,中石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我们不可能放弃15年来积累起来的家业,那已经是我们的国家利益;最后,从我国的能源战略来讲,在苏丹能否坚持住,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们能否在一切海外能源合作项目上取得成功。苏丹是我们在非洲石油合作最早的国家,如果从苏丹退出,将会引发连锁反应。所以,我们不仅要在苏丹坚持下去,而且,还要争取更大的发展。

4中国石油公司目前在南北苏丹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苏丹南北分治后,对于都要依靠石油发展的南北苏丹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石油利益分配问题,控制80%原油产地的南苏丹和控制运输、冶炼的北苏丹在石油利益分配上矛盾重重。由于中国是苏丹石油的主要购买者和投资者,南北苏丹在石油利益分配方面的纠纷直接影响到中石油在苏丹的发展。#p#分页标题#e#

(1)南苏丹公投独立之后,中石油在苏丹的利益受到威胁。原本与苏丹政府签订的合作项目能否履行,石油利益如何分配,这些问题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南北分裂之后,可开采油田的归属发生变化,原苏丹四分之三的石油资源现在位于南苏丹境内。另外,处南北苏丹之间的阿卜耶伊地区(中石油在苏丹最大产油区1/2/4区块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地下石油蕴藏,南北苏丹至今对这一地区的边界划分仍没有确定。[8]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影响到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而由美国等国家支持独立的南苏丹是亲西方的,这就使得我国在南苏丹的利益很可能得不到保证。由于南北苏丹处于矛盾纷争之中,中国很难制定出同时能为南北双方所共同接受的方案。中国投资建设的石油运输和冶炼设施在北苏丹,但北苏丹目前石油储量只是探明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一。南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却没有输油管道及炼油设备,借用北方相关设施则需缴纳很高的费用。又由于这些设备是中国参股并主导修建的,所以南苏丹把设备使用费居高不下的原因不适当地归咎于中国,任何一种结果都会影响我们在苏丹的石油利益。另外,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既定目标就是侵蚀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利益。由于南苏丹亲美,目前美国的雪佛龙公司已经大举进入南苏丹油田,重返苏丹。而欧洲各国的石油公司从未全面撤出苏丹,如瑞典轮鼎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瑞士克里夫顿公司等也加大了在南苏丹发展的力度;在苏丹石油行业的12家二级承包商中,来自欧盟国家的多达6家。由此看来,欧洲各国的步伐可能还要快于美国。亚洲国家中,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均已在南部苏丹油田中持股,而日本正与南部苏丹就修建由南部苏丹通往肯尼亚拉穆港的输油管道展开谈判。[9]这些国家在南苏丹的活动必将会影响到我国在苏丹、尤其是南苏丹的利益。

(2)南北苏丹因为石油利益分配关系而起的争执将中国卷入其中。两国政府均以石油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至今没有就南苏丹使用苏丹石油设施的费用问题达成正式协议,南苏丹在2011年12月初声明愿为经由北方管道运输的石油支付平均每桶70美分的费用,但北苏丹的要价是每桶36美元,[10]差距极大。另一个问题是,苏丹称南苏丹独立后已拖欠了7亿多美元的运输费用,而南苏丹对此有异议。2011年12月苏丹宣布已经扣留一定比例南苏丹经由北方运输的石油,作为输油管道的费用。而南方却威胁如果其石油不能顺利通过北方港口,将停止向北苏丹输送石油,[11]这对于南北双方都是不利的。2012年1月,南方因未能就过境费与北方政府达成协议,关闭了石油生产线,停止生产石油,这危及到了中国的投资和石油供应。在这种情况下,北方仍坚持收取每桶36美元的过境费,否则就扣留南方石油,而中方未能劝说北方改变这一条件,南方则希望这次停产会迫使中国说服苏丹减少对过境费的要求。双方的对峙使中国处于两难境地,南苏丹把一切问题推到中国身上,他们的外交部副部长埃利亚斯•尼亚穆莱勒•瓦克松就曾公开说:这对于中国所陷入的僵局是一个很好的暗示———这是他们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12]再者,北苏丹认为,分治之后由于石油产量减少,石油收入来源减少,故要求中国政府允许北苏丹推迟五年时间偿还债务。南北苏丹两国都想从中国方面尽量多榨取好处。

(3)中国工人人身安全堪忧。不论是在南北苏丹分治之前还是之后,绑架中国工人的事件都屡有发生。例如,2008年5名中国石油工人在科尔多凡地区遭绑架之后遇害,苏丹官员指责此事是达尔富尔的反政府武装所为,中方敦促苏丹政府确保中国公民的安全。南北苏丹分治之后,由于南科尔多凡州与达尔富尔和新近独立的南苏丹相邻,这里局势动荡,种族矛盾突出。2012年1月28日,29名中国工人在南科尔多凡州被武装分子劫持,同时,苏丹政府证实,一名中国工人已在交火中死亡。面对这样绑架事件的频繁发生,中国工人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为什么为苏丹人民做出这么大贡献的中国工人却连最起码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呢?在苏丹分治之前,中国工人是作为苏丹政府和反政府武装分子争端中的棋子被绑架,实施绑架的武装分子以中国工人为人质,要求中国政府向另一方施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上面提到的2008年的绑架事件就是达尔富尔的反政府组织想让中国政府向苏丹政府施压,以满足自己实行地区自治,与政府分享权力与资源。而近期的2012年1月的绑架事件,是新独立的南苏丹结盟的武装分子所为,他们的这次绑架事件是为了呼应南苏丹政府在中国与苏丹之间挑拨离间的计划。[13]石油工业是南北苏丹的经济命脉,中国既是南北苏丹石油工业的最大投资者,也是两国石油的最大买家。南北双方都把中国当作筹码。

5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的未来发展对策

(1)巩固在北苏丹的石油成就,同时加大石油勘探力度,争取实现新的突破。因为中石油已经在北部建立了完善的输油管道和炼油设施,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北苏丹所存在的问题就是石油资源相对少,只有原苏丹的四分之一,这对于一个石油产油国而言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同样对投资国而言,现有的基础设施的效益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如果中石油找到了新的油田,就可以一举两得。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6

摘要:

石油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但是石油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对于石油资源的开发,我们必须要确保其开采的质量,进而更好地确保我国石油的供应量。石油的开采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开采装备的经营和管理尤为重要,而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正是人为影响因素,因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装备经营和管理的效果是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策略的。分别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装备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现状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经营与管理

对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来说,其装备经营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该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力的高低,所以加强企业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就要对企业装备经营和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改善现状,提高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

1装备经营与管理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中的重要性分析

1.1是提高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石油工程行业中,石油装备所占的资产可以高达企业总资产的90%以上,由此可见石油装备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中的影响之大。而衡量一个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可以通过该企业装备水平的高低来进行比较的。所以,在石油行业当中,技术服务企业要加强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提高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

1.2是确保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石油开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对于开采装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开采过程中,其作业环境是非常复杂和恶劣的,故此加强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是确保装备的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1.3是提高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工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要想更好地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那么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就要确保各种开采装备的质量,减少装备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故障。要想更好地确保石油装备的质量,那么企业就要注重对装备的检查和修理,也就是要加强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

1.4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克服各种艰难的作业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其开采不仅受到地形、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去应对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确保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正常运行,那么技术服务企业就一定要加强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提高装备的运行速度和质量。

2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装备经营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2.1缺乏装备的经营管理规划

目前大部分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都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规划,从而使得装备的经营和管理非常无序,当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就无法很好地及时进行解决,进而影响了企业的装备经营和管理效率。

2.2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管理中,装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大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都缺乏针对于装备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装备的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低,进而影响到石油开采的正常运行。

2.3缺乏对内部的预算管理

由于装备资产占到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总资产的90%以上,因此装备的维修费用也是非常大的,因此要加强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那么就要加强内部的预算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企业针对于装备的预算是非常混乱的,职责不够明确。

2.4装备的经营和管理缺乏内在动力

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是比较被动的,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很难提高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的。大部分的维修工作人员在装备出现了问题和故障后才对装备进行检测,这样的做法是会拖延到石油的开采进度的,而且装备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需要领导和上级的推动来开展工作。所以说,技术服务企业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缺乏内在动力的,这样是很难提高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

3加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策略分析

3.1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相应的规划

要提高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那么企业就要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相应的规划。首先,企业要树立科学的整体的发展观,对企业进行统一全面的大规划。企业的经营目的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所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加强创新,尽力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其次,想要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那么企业就要加强内部对外的协调和管理,对外,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律,对内,企业要秉着以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对员工的关心和关爱。所以,要想提高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那么就要对企业制定相应的经营规划。

3.2制定完善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提高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

制定完善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明确在装备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职责,进而更好地提高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一定要注重对细节的重视,确保员工在检查和维修装备的时候注意到每一个检查和维修细节,从而更好地保证石油装备的质量,确保石油开采工作的正常运行。制定完善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得装备的检查和维修流程更加的程序化,使得检查和维修工作更加高效,进而更好地提高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

3.3加强对内部的预算管理

要想提高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那么就要加强对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想实现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那么就要做到拓宽视野、把握要素以及建立内控体系。首先,拓宽视野,也就是说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要将企业全部的生产活动都归纳到管理中,从而更好地对企业的资金和物品流向的掌握。第二,影响企业的预算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企业的政策因素、管理策略因素等等,那么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各种因素的掌握,如能源的消耗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等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为了更好地确保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效率,企业就要建立内控体系,进而更好地确保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加强对资金的管理,避免各种失误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从相应的程序上来寻找问题,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

3.4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要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提高装备经营和管理的内在动力,那么企业首先就要灌输员工预防性的管理概念,也就是说,维修工作人员要定时地对装备进行检测,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确保石油的开采进度。第二,员工之所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鼓励性不高,因此企业可以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来制定一些鼓励政策,如维修员工能够及时地发现装备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企业的损失,那么企业就可以对员工进行实质性的奖励,如物质奖励。石油装备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重要经营和管理因素,如果装备经营和管理出现了错误,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经营和管理,故此,石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加强对装备的经营和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胡小亮 单位:中国华油集团阳光国际商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晓彦.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胡畔.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3]任钦虎.加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对标管理工作的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4-9.

[4]徐茂林.谈石油装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2,(09):4-6.

[5]江华蓥.石油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考核指标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

第二篇:石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探索

摘要:

作为重要的发展物资,石油对人民的生活起到深远的影响作用。因此,石油工程项目本身,施工管理的制度完善,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文章提出石油化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现场管理因不完善所产生的严重危害,并优化了石油化工项目中的一些现场施工的管理举措。

关键词:

石油工程;施工管理;现场管理

作为非再生能源之一,石油在我国的发展建设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现在我国的石油项目管理现场,有着许多问题,部分业内人士能力不达标,施工现场频发事故问题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施工管理者应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觉悟,提高管理水平,对石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保障作用。管理的缺失,直接影响到的就是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若不依照施工规范严格要求,缺少现场监督,还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若因疏忽而造成石油泄漏,还会给附近人们的生活带来健康威胁。现代人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日益加大,在石油开发采集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现在企业进步的主要内容。提高对施工的管理,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程度,是相当必要的解决方向。

1石油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有关人士态度不明确

相较以往,关于石油项目的工程数量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与此同时施工中的事故次数也频频发生,这与项目有关人员的管理好坏,工作态度有着紧密关系。因有关人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态度不明确,一定程度上使部分管理方式无法取得应有的结果,才堆积下如石油工程的正常开展得不到优秀保证、施工安全堪忧等情况。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情况已经干扰了我国石油采集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了在生产建设中最要的安全问题,难以为我国开采工程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保障。

1.2对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够全面

当下的工作中,多数部门石油项目的现场把控经验,依然存在一定层面上的欠缺,各单位间的配合的有序性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制度不够完整,并缺少相应的管理规范,造成施工工作者的管理缺乏足够的信服力,人员热情度匮乏,直接影响到石油项目的进程。相对应的,管理中也存在的潜在问题,在出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等情况时,无法第一时间找到事故责任人。

1.3相关管理者的自身水平过低

保障参与项目施工的基层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应当是施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这里指出的不仅是对工程进程的跟踪与监督,更应当以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有章可依。但是,因为项目施工者相对不够稳定,有相当一部分的管理者是从基层施工者中强制选择的,这就造成现场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不能得到应有保证,才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而引发难以想象的事故问题。从现实角度出发,在事故中的许多情况都是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水平来避免。且随着施工中,工程难度的一再加深,也给施工管理者的工作进展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这便对本身专业水平就不过硬的施工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管理难题,紧急情况时,管理者的方式与解决手段欠缺严谨,又不够精准,造成现场管理的混乱,从而延缓了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

2应对石油工程的现场管理内容进行提高

2.1现场的管理认知需加强

安全问题必须时刻牢记,往往企业自身对现场的安全管理没有深入的思考,甚至有些还存在发生事故时,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形。所以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来寻找问题,加强各环节的紧密联系,深化改革。若企业并无意识到这项问题的严重性,只会让此类事故更加频繁的出现,这不仅仅是资金财产上的损失,更会给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故,对现场管理问题的重视对待相当必要。相关企业应加强管理者的思想培训,端正态度,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2.2出台妥当的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妥当严谨的施工管理规定,在约束管理者与施工人员的同时,也使得工程得以高效良好的进展。通过制度规定的开展实施,避免许多施工安全问题,从而保证施工者的人身安全。此外,在管理过程里,应当明确事故责任问题,确保此管理模式切实贯彻到工作中,保证项目管理者在工作行动上,能切实做到严格对待。对施工管理者也应当严格规范,通过检查管理者,一经发现违规及不合格,当立刻对其指出并修改。施工方的巡查也应按时完成,发现问题从严处罚,以确保石油采集建设圆满完成。

2.3增强施工者面对突发事情的处理能力及工作素质

施工事故中,人为因素占有很高的比重,往往因不当的操作所致。增强工作者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十分必要。另外,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应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可开展有关专业水平提高讲座,以现实当中的突发安全事件为依据,引经据典,使其切实意识到工程生产中,如何保证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真正做到端正态度,吸取教训,与总结。

2.4对施工安全的要求标准应提高

部分重要的工程操作内容,应做到全天候严格盘查,保证安全,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解决,对于并未及时处理的可通过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对其处罚,每日施工作业后,都应对现场进行彻底检查。

3结语

最后,项目施工管理者应对工程建设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加强在石油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能力,加强自身工作素质,深入贯彻落实在工程中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切实执行在工程现场的管理中,以确保石油工程的发展得以顺利前进,为我国的更好更快发展树立起有力保证。

作者:于涛 单位: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参考文献:

[1]祁春.石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2]秦保华.对提升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若干认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9)

第三篇:石油工程招标管理工作规范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石化工程招标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通过健全招标管理制度、加强评标专家管理、优化评标组织管理等措施依法依规对招标管理进行规范。

关键词:

石化工程;招标管理;合规

近几年来,无论是石化工程建设项目,还是物资、服务采购,招标都是公司普遍采用的采购方式。作为交易管理的重点领域,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范招标管理,但招标管理涉及的部门多,过程繁杂,离依法治企、合规管理的要求还有提升的空间。

1目前招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规避招标的现象还存在

《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等相关法律规定中都明确规定了招标的范围,公司《招标管理程序》也明确规定了公司必须招标的限额和可不招标情形,但实践中还存在以各种方式规避招标的行为。常见表现形式如下:一是拆分项目,将工程总额或货物、服务总额拆分到规定限额以下,分次签订合同。二是将工程造价压低到规定的限额以下,在项目实施阶段以工程量变化为由追加合同金额。三是以公司内部单位能够自行建设、生产为由,将超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项目直接由公司多种经营企业实施。四是将公司规定必须招标的物资通过总承包或包工包料方式采购以规避招标。

1.2招标文件编制不合规

《招标投标法》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招投标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属于该情形。承办单位编制招标文件过程中出于所需产品质量要求高、为原设备配套性部件等目的,在商务、技术条款中指定设备组成部件制造厂家、品牌、产地或者套用某一特定产品的技术规格,带有倾向性、歧视性,排斥潜在投标人。

1.3评标过程不合规

一些评标专家虽然精通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却对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并不了解,在评标中出现违背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比如《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中规定了细微偏差的情形,细微偏差不影响投标文件有效性,但被判定为废标;或不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凭经验评标,引发投标人投诉。

1.4评标组织过程不合规

目前,公司所委托的招标公司采取先开启资格、技术标,通过后再开启商务标的分段开标法。这种作法虽然减少了报价对评标委员会的影响,但是按照《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拆封、宣读。招标公司对未通过资格评审的标书,原封退回,与法律规定不一致,存在法律风险。

2原因分析

2.1合法合规理念尚未牢固树立

招标采购是公司防止利用公司平台和职权之便个人寻租、对外输送利益,遏制各种腐败行为发生的重要方式。有些单位对招标采购的认识没有跟上目前发展的形势,依法招标、规范运作的思想意识不强,认为招标采购程序繁琐,采购周期长,不能选择之前合作良好的供应商,对招标采购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到位,出现了规避招标的行为。

2.2招投标管理体制不健全

招标管理制度设置责、权、利不统一,招标管理部门与物资、工程等业务部门管理界面不清,各行其是,部门间相互脱节,有些领域出现了管理盲区。

2.3招标管理文件分散,没有形成系统性

国家涉及到招投标的法律法规本来就很多,公司除了出台了招标管理程序,还时不时零散过若干通知,内容既有重复又有变化,修订完善不够及时,没有形成规范性和系统性,执行起来大打折扣。

2.4从业人员数量少,缺乏招标专业知识

编写招标文件业务人员只熟悉自己所在领域的专业,对招标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存在知识壁垒。审核招标文件的招标管理人员又多为兼职,主要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对招标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够透彻,审核起来力不从心。

3规范招标管理的措施

3.1加强依法治企、合规理念的宣传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招标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端正思想认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要把合规作为开展各项业务的前提条件和行为底线,坚持合规制度高于业务制度、合规高于经济利益,在合规上不允许有任何变通、规避或例外。

3.2理顺职责,健全招标管理制度

(1)按照效率、效益的原则,确定公司自行招标项目。在法律法规必须招标限额之下的项目,以招标运行支出成本小于招标预期节约资金的标准,合理确定公司自行招标的范围和规模。(2)明确招标管理部门与物资采购、工程管理部门等业务部门的职责,明确管理界面,各负其责。(3)严格特定情形不招标审批,按照逐级进行符合性(合法、合规)审查,提供证实性资料。(4)制定招标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健全对先实施后招标、拆分项目规避招标、通过转包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等行为的监督检查、惩处机制。

3.3增加专职的招标业务人员和加强培训

招标文件制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招标采购活动的成败,是招标工作的基础。目前公司招标文件编制、审核主要依靠有关部门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难以保证质量,应该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3.4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

加强评标专家库的建设,根据公司招标项目类别的分布设置专业分类,评审专业与自身专业贴近,选聘经验丰富、有真才实学、分析判断能力强的业务内行做专家。

4结束语

要求招标公司进一步优化招标公告、招标公示、评标及评标专家管理、招标、招投标监管等制度;规范招标过程管理,规范招评会议组织,明确评标流程、标准及评标纪律,评标专家提醒法律风险点。

作者:赵凌霞 杜慧梅 单位: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 大港油田原油运销公司

参考文献

[1]胡成建.单位自行招标违法行为表现及治理[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2]许莹,王季芳,董金哲.遏制各类违规行为保障招投标规范运作[J].石油石化物资,2014(12).

第四篇:石油工程项目管理EPC承包探讨

摘要:

我国建设石油化工项目已有50年以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近年来石油化工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水平更高、更加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来提高管理质量。近十年来EPC承包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是一种较为成熟和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中中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其他项目管理模式,ECP承包模式具有风险小、工期短、成本等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石油化工项目业主接受,我国政府部门也大力推行EPC承办模式。但是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一些问题和缺陷也暴露出来,因此必须对EPC承包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石油化工项目;项目建设;EPC承包模式

建国初期,我国主要采用会战式的石油化工项目建设模式,并在石油化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会战式项目建设模式逐渐被甲乙方建设项目体系取代,虽然我国已经针对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由于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施工都是由各个部门单独完成的,因此一旦施工出现问题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很难追责,影响了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急需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EPC承包模式应运而生并被广泛采用。

一、石油化工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1.项目承包商承担更大的风险。石油化工项目由于自身特殊性,如施工周期较长、合同关系复杂、一次性施工等,导致项目承包商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因此要实现项目建设的双赢,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合理分配项目风险和责任,共同承担风险和费用。对于项目风险的分配,应该坚持五个原则,即:充分考虑各方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在双方控制范围内、双方共同承担责任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风险处理方式、合同双方都能够享受处理风险带来的收益、合同双方也要共同承担处理风险造成的损失。这种管理模式需要合同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因此在项目实施前业主无法了解工程最终施工周期和最终造价,这显然是业主不希望看到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规避风险带来的损失,业主希望承包商承担更大的风险。

2.设计施工相分离。设计和施工发展经历了结合、分离、协调的三个阶段,目前正朝向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在十九世纪末期,由于工程施工内容单一,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因此一般都是施工单位承担设计和施工等工作;到了二十世纪初期,由于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样化,项目设计和施工逐渐变得复杂,因此设计和施工开始由不同的单位完成,项目设计人员制作施工文件、估算施工成本,组织项目招投标,选择合适的承包商进行施工,设计工作在施工前就已经完成了,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这种管理模式变得相当复杂,在项目施工出现问题时,无法确定责任方,这种情况下业主一般要承担损失。

3.设计施工相协调。随着设计施工相分离的项目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其弊端也不断显现,随之出现设计施工相协调的工程承包模式,在项目的规划阶段,项目设计部门要根据具体投资优化设计项目施工方案,业主在开展项目设计工作的同时,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项目分包商直接签订项目合同。设计施工相协调的项目管理模式使得施工方和设计方的沟通交流得到了加强,设计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尽可能的缩短工期,但是这种模式仍然存在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混乱等问题。

4.设计施工一体化。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带来了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以获取更大的效益,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对于石油化工项目建设来说,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建造完成并投入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建设效率。随着工程规模逐渐加大,管理内容更加繁琐复杂,要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合作才能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由此出现,并且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ECP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实践

本文将以某省的焦油项目为例,探讨EPC总承包模式在石油化工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1.项目介绍.某省焦油项目占地面积约152623平方米,投入资金约1.5亿元人民币,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的销售额能够达到1.5亿美元以上。项目地址交通运输条件良好,有优良的供水、供电和供气条件,年生产焦油量能够达到42万吨。

2.项目阶段管理分析.(1)设计进度管理,本项目从设计到竣工只有18个月的工期,因此做好做好设计进度管理至关重要,一旦设计进度失控,整个项目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本项目聘请了专业的工程师进行项目进度管理,每周五需要将本周的设计进度编织成报表上报,如果项目存在问题则需要由项目设计经理来解决;(2)设计质量管理,在审查设计文件时,应该确保设计文件的完整性;为了确保设计质量,应该留给设计人员充分且合理的设计时间,如果审校人员在审查设计材料时时间紧迫,则很难保障设计质量,会给后续施工埋下隐患;选择高水平、高素质的设计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设计经验,还要富有责任心,才能保证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

3.采购阶段管理。为了确保采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一般要遵照制定好的采购流程。首先要成立采购小组,根据实际采购量,在项目经理和采购部同意后成立采购小组;编制采购计划,经过项目经理批准才能生效;确定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供应商名单。

4.施工阶段管理。在实际施工中,如果设计方案影响了施工进度,项目组应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如果是业主要求的设计变更,项目组要开展完善的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将变更的具体内容详细的列出来,如果因此增加了施工成本,要积极向业主索赔;如果是施工工艺变化造成的设计变更,要及时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修改设计方案并交付给施工现场的人员;如果是采购影响了施工进度,采购经理要做好设备材料的采购和验收工作,如果设备和材料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应向供货商索赔;如果因为施工方的原因影响了施工进度,施工经理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恰当的安排后续施工,对于一些工期紧张的施工环节,可以适当的增加施工人员数量,安排好各个工种的工序,尽量避免出现交叉作业的现象,防止浪费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三、结语

综上,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EPC总承包模式被广泛采用,由于其工期短、成本低、效益高、风险小等特点,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在具体应用中要切实加强管理,才能有效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作者:左丞 单位:新疆油田公司规划计划处

参考文献:

[1]李永斌.EPC总承包模式下的石油化工项目管理及其优化[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0,(11):32.

[2]王双平.浅谈石油化工EPC总承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6,(06):78.

[3]刘韬.石油化工项目管理EPC承包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4,(31):26.

第五篇:石油工程技术企业项目制管理综述

摘要:

2015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从目前来看,需求疲软,油价将长期在低位徘徊,国内各个油田公司限产关井,压缩投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按照项目制管理,走低成本发展道路,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从内部着手,优化企业管理模式,革新企业管理方案,使企业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从加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制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之处,探讨了加强项目制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制管理;措施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石油资源,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石油的产业链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企业管理,对于石油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国际油价的冲击,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项目制管理模式的应用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制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对我国的石油企业的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我国石油企业相关技术比较落后,企业管理方法中也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势,在与国际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利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石油市场发生了质的改变,对于我国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来说,想要在新的市场体制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对企业的相关服务技术进行改进,寻求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企业发展模式,适应市场的发展节奏和发展发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制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项目制管理,对于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项目制管理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项目制管理,能够加强对企业各项事务和工作的管理,实施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各项工作与事务的开展进行协调,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企业的运营风险,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项目制管理能够提高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项目制管理是结合企业各方面情况制定的,通过项目制管理,能够展现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展现出了企业自身的魅力,在与国际石油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我国当前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制管理的不足

(一)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合理

由于项目制管理是因项目而存在,人员及设备大多是临时组建而成,人员受双重管理,往往权责不清,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对于项目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很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制度都存在不合理现象,企业的内部结构组织混乱,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不够明确,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比较常见,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强,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监管部门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的重复或者遗漏,管理过程缺乏连贯性,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无法发挥不同部门的协同作用,管理工作效率较低;企业中的基层单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我监督意识不够强,制度的不合理使得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思想没有转变,不能适应市场环境

近些年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石油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项目制管理方案也需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适应市场环境,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思想还比较落后,没有意识市场的变化,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在实施项目制管理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相关工作只需要以国内市场情况为标准就可以了,对国际市场的情况不了解,没有学习国外企业的经验和技术,制定的管理方案往往不能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项目制管理效果不明显;企业的基层员工在执行国外项目工作的时候,受固有思想的影响,认为国外的项目制管理与国内的并没有区别,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原有的项目制管理上,不适应国外的发展形势、不了解国外的项目制管理特点,在推行、实施项目制管理方案的时候,相关工作会受到严重阻碍。

(三)管理滞后,急需加强成本管控

石油工程项目众多,技术服务企业在制定项目制管理方案的时候,需要综合多方面情况进行考虑,很多企业的管理方案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造成管理滞后、管理成本较高,达不到项目制管理目标。很多企业在制定项目制管理方案的时候,对项目特点了解不足,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管理方案不符合企业特点,适用性较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没有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工作,当工程项目发生变化的时候,对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难以实现对项目的动态化管理;由于管理方案的适用性比较差、动态性不强,为了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很多时候不得不对管理方案进行调整,甚至重新制定,这无疑是增加了管理工作的任务量,提高了管理成本,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管理效率较低。

三、加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制管理的方法

(一)创新、完善管理制度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进行项目制管理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中的各项事务和工作来进行,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形成严格一套严格、有序的科学管理程序,发挥不同工作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首先应该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加强对市场的了解,及时收集市场中的各种信息,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同时还要清楚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了解企业项目特点和动态情况,确保管理方案的适用性和时效性;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加强对销售过程中的管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确保营销服务质量;建立奖惩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忧患意识,使每个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企业项目制制管理工作中,做好项目制管理情况的落实工作。

(二)合理调配各种资源

企业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确保所需资源的及时供应,所以在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进行项目制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合理调配各种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发展方向,按照企业项目的重要性和规模,以先满足重要的企业项目需求为前提,对资源进行适当调整,保证重要项目所需的建设队伍和相关资源可以及时到位,进而能够快速占领市场,能够提高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优化企业工作人员的组成,做好企业队伍建设工作,通过组建设备精良、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性队伍,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企业可以高效运行,不管是人力资源不足还是富裕,都要确保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

(三)改善企业技术,拓宽发展市场

在进行项目制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的认识,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传统技术进行改进。当前石油医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对石油的生产技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需要对石油生产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进行改进,从石油的开采出发,改善水平井、超深井的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局,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工期。从石油生产的各个环节出发,包括开采施工、设备配置、运输方案、市场销售等,对技术进行全面的改进,完善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高石油生产质量,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项目管理方案,扩大企业的自身优势,提高企业影响力,拓宽企业的发展市场,使企业在石油市场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四、结束语

从本文来看,项目制管理既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现时代背景下市场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利用项目制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对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立忠 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丁琦.国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项目管理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62-164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7

关键词:化工企业;高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积分

1人才提升工程

“安全不是掌握在管理人员手中,而是掌握在每个一线操作人员手中。”一线人员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一手掌握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提升一线人员素质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也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高度和生命的长度。企业出台了《员工学习、创新激励制度》,对员工学历提升、技能提升、职称提升、证书考试等直接“发票子”(如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一次性奖励5000元+每月人才补贴300元,学历提升直接报销学费等),鼓励员工将个人学习与提升工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以“真金白银”激发员工思学、尚学、勤学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热情,积极建立具有导向、教育、激励功能的学习体系,构建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型企业长效机制。江苏某化工企业已经做到每8名一线人员中就有1注册安全工程师,大专以上员工占总人数的80%以上。

2教育培训提升工程

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化工企业要以“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深渊”的“三如”心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重点关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参与感、获得感,让员工成为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角”。企业要坚持每日安全晨会、月度安全培训、季度“四不放过”分析教育会,以常态化的安全培训体系逐步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创新培训形式,开办“安全生产大讲堂”,由一线基层班组长骨干担任授课老师讲安全、讲操作,用员工听得懂的话语分享自己积累的安全生产经验,一改以往领导讲、员工听的枯燥形式,进一步激发起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定期组织消防技能大比武、全员安全知识竞赛考试、外部安全管理培训会等,让安全生产走进员工内心中。在“四不放过”教育分析会中,企业可以将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案例逐一曝光,由员工自己分组讨论、上台分析讲解,共同探讨安全生产提升方案。企业还要注重提升一线管理骨干的实战能力,每个季度组织一次无通知、无预案的应急拉练,由现场调度员直接指挥员工开展救援行动,确保一线骨干的第一时间应急响应能力。

3安全生产积分提升工程

化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员工是安全生产的最直接主体责任。实践证明,以量化手段制定的安全生产积分制是落实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创新形式,从而实现全体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安全生产积分制是一个以警示警告、亮“黄牌”为特征的“负面管理清单”,列出了8项严重违规事项、74项一般违规事项及具体扣分标准、惩治措施;每名员工每年初的安全积分定为100分,企业对每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违章违纪行为进行积分扣减,并记入员工安全生产积分档案,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落实到班长以上骨干。累计扣分超过30分的员工接受诫勉谈话、重新培训上岗、安全考核奖按照50%~80%的比例发放,每月安全生产违章违纪行为超过3次的员工扣除全部安全考核奖;积分低于60分的员工将会被降级处理,积分为0的员工将会直接进入辞退程序。同时,公司还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日常安全管理,对于发现、举报、消除事故隐患的员工给予安全生产积分奖励,对于安全生产积分靠前的员工优先推荐岗位晋升、评先评优,对于安全生产积分在100分以上的员工享受超额年终奖励,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监督安全的浓厚氛围。

4半军事化管理提升工程

化工企业8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员工违规作业造成的。为了打造一支守纪律、讲规矩的钢铁团队,企业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按照“自下而上”、“事不过三”、“没有量化就是空话”原则,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取基层员工意见,制定并实施惩罚性约束制度(如《司规》)。惩罚性约束制度以惩处约束为核心,明确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违规行为、处罚条款等,对不做事、慢做事、做错事的员工“打板子”、“罚票子”。试点企业实施该制度七年来,累计处罚2100人次(总人数130人)、处罚金额45万元,以半军事化管理方式塑造了员工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行为习惯,以铁的标准、铁的纪律让“一种奋进开拓的精神,一个持续改进的体系,一支高效运转的队伍”“三个一”精神真正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5作业标准提升工程

作业标准是化工企业的最高行为准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要对标一流、看齐先进、“眼睛向外”开拓视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主动邀请BP、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壳牌等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进行专业评审考核,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通过导入一流标准体系来改进企业治理体系、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积累世界一流行业经验,确保企业作业标准的持续提升。企业要用开放的胸怀来拥抱世界,及时总结生产操作经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操作标准,并通过编制出版行业书籍、编制行业标准等与行业企业分享自己在生产作业标准化中取得的成绩,促进整个行业操作水平的提升,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

6安全投入提升工程

化工企业应该设立安全生产的专项资金账户,充分保证安全生产资金的专款专用;财务部门定期对安全生产资金使用情况跟踪统计,并及时通报安全部门按照计划使用资金,确保应用尽用。考虑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化工企业股东应该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出台文件明确当期安全环保投入视同考核利润的特别政策,彻底消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安全投入大幅增加、利润指标无法完成的后顾之忧。江苏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省属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国资〔2019〕42号),明确提出了下属相关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在企业年度考核计算经济效益指标时可视同利润加回”,为各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升本质安全能力加油鼓劲,值得在全国借鉴推广。安全生产关乎化工企业生死存亡,要摆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抓实抓好。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国际国内影响,专门做出批示,成为了国内化工行业大整治的标志性事件。化工企业要聚焦安全生产这个生命线,扎实推进“六大提升工程”,坚决做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确保企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汝庆辉.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12):27,41.

[2]宋占国.对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工业,2015(021):274-275.

[3]李强.化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7,9(11):27.

石油化工贸易范文8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有效地解决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分析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1危险化学品概述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都可以归类为危险的化学品行列中。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已经成为我国化工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能够危及人的健康,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等环节,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安全性。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才能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安全系数,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效率。

2.1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监管措施,岗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我国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立法制度还不健全,不能很好地与国际接轨,容易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设施老化,生产工艺还不够先进,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技术要求。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的损失,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三废处理设备,不能更好地完成处理任务,而导致废弃物的排放不达标,引起环境污染事故。由于缺乏安全监管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引发更多的安全事故。对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行为经常出现,尤其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引发更多的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没有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体制,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岗位员工不会自救、不会启动应急处理预案,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事故的损失惨重,给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2.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为了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保证危险化学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不断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包括生产岗位的责任制,提高岗位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使其掌握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采取应急的处理措施,将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建立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人身的健康、安全和环保,避免发生各级各类的安全生产事故。重视体系文件的管理,建立体系管理的基础资料,并对全员进行体系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避免出现违章操作行为,通过更新生产设备和设置,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安全系数。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自动控制能力,应用自动化的仪器和仪表,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一旦发生严重的安全隐患,立即启动报警模式,并联动事故处理流程,防止发生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加强安全监管措施,培养一批安全生产管理的人才,使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制约,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督促岗位员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跟踪检查安全隐患的治理情况,避免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不断采取新工艺、新技术,及时淘汰老旧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革新改造,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建立安全性能强的保证措施,优选危险化学品生产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使其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的需要。加强安全生产保护措施的研发,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安全性。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特点,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应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防止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杜绝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岗位员工的身心健康,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才能不断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风险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对应急事故处理能力的培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减少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防止事态扩大。

3结语

通过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研究,不断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平稳运行,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满足危险化学品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圆,赵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