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石油产业分析报告

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演企业社会责任;石油企业;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演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演 1673-0461(2011)05-0093-05

一、引 言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消费者、学术界等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

水域爆炸,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石油行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石油行业作为一个对环境、能源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的行业,并且石油行业工作的安全性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如壳牌、埃克森美孚和英国石油(BP)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相关的财务报告中披露与企业环境相关的信息。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不懈的改进,这些石油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环境问题,已经扩展到企业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等大部分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反观国内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向外界披露有关环境、安全等信息。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学习探索阶段,中石油和中石化不仅同壳牌、埃克森美孚跻身世界500强的前十位,而且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从新认识发达国家石油企业与我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差异对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壳牌、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以及国内两大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客观地分析比较,寻找差异并探求继续发挥我国石油企业长处、改善不足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社会责任现状:中外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比较

石油行业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十分显著的行业,其中多数为一些巨型的跨国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壳牌、中石油等。这些石油企业是依赖于资源开采、危险性高的巨型企业,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巨大,主要在开采不可再生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污染水资源等方面。石油行业这些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同样也决定了石油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不断飞涨的石油价格以及类似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开始质疑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占据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石油企业在现实中是否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

2007年2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在该公司的《200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表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持续稳定地为社会供应能源,保证生产运营过程的安全清洁,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关注民生,支持作业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因此,石油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要为所占有的自然资源以及所使用的人力资源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责任、员工责任、社会责任等;同时,石油企业作为一国能源供应的重要环节,还必须承担维持国内能源供应稳定、保证油品供应的责任。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结合石油企业的特殊性,并依据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对石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将从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和社会公益五个维度入手对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BP)、壳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分析比较:

1. 经济责任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商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中指出:“企业的一项也是惟一的社会责任是在比赛规则范围内增加利润。”因此,石油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组织,其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社会财富,为投资者赚取更多的利润。石油企业经济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主要从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贡献来评价石油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程度。

五大石油企业2007年~2009年销售收入(见图1)的比较表明,美孚在2007年~2009年期间经济效益居首,壳牌、BP紧随其后,且这三家石油企业的销售收入约为中石油、中石化销售收入的2倍;尽管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收入有所上升,但是与其他三家石油企业相比差距较大。比销售收入更能直接说明企业对股东履行职责的指标是净利润,从净利润的比较(见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石油企业与外国石油企业盈利能力的差距。美孚仍然居于榜首,且拉开了与壳牌的差距;在净利润上,中石油与BP持平,由于BP的销售收入远高于中石油,可见中石油的盈利能力要优于BP;中石化虽然在销售收入高于中石油,但是净利润却大幅低于中石油,可见其盈利能力远低于其他四家石油企业。

2. 环境责任

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石油企业对环境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因此,环境责任是石油企业应当加以侧重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内容。石油的开采、炼化以及运输、存储和销售过程都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如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在松花江发生爆炸事故,造成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致使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2010年同样的事件在墨西哥湾发生,由此可见,石油企业在生产作业中极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尽管特大污染事件并不是经常发生,但是石油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其他有害气体、废水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环境责任是石油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由于国内石油企业与国外石油企业所采用的环境保护衡量指标不同,国外三家石油企业对废气采用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指标衡量,而中石油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则几乎没有披露温室排放的相关数据,只披露了废气中SO2的排放量;在衡量水污染的指标上,中石油、中石化采用化学需氧

量(COD)排放量进行衡量,而国外石油企业在其每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并没有披露相应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选取的不同给中外石油企业进行对比分析造成了困难。鉴于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不能直接用于对比分析,因此,本文利用下面一组数据从侧面说明中外石油企业所承担的环境责任。

从图3的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壳牌2009年废气排放量较2007年下降了18.29%,是废气减少幅度最大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比美孚、BP废气减少的幅度大,由此可见,中国石油企业在减少废气排放方面做出的努力并不亚于其他外国石油企业。

3.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一般包括产品安全性、产品质量、产品信息透明、问题产品处理、消费者纠纷解决等。涉及消费者的部分指标与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有关,不易加以量化,更难以加以比较,但是石油作为一种差异性较小的产品,石油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地向消费者提供石油产品是决定企业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关键。随着石油被不断开采,世界石油存量越来越少,石油企业若要持续稳定了向消费者提供石油产品,就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发掘新油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本文将借助石油供应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对比美孚等五家跨国石油企业。

从美孚等五家跨国石油企业2007年~2009年的原油产量数据(见图4)可以看出每家石油企业在2007至2009年基本都保持原油稳定供给。中石化、BP的供给量每年有小幅上升,而美孚、壳牌略有下降,中石油则每年原油产量稳定约为13,794万吨。这表明中石油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企业日常管理和生产中都在致力于向市场提供稳定的原油供给。

4. 员工责任

石油企业对雇员的责任包括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职业培训以及假日休息等内容。由于石油行业是高危险性行业,所以对员工人身安全的保护是衡量石油企业履行对员工的责任的重要部分。

在这五家石油企业员工伤亡率(见图5)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伤亡率都比较低,但是要真正做到对员工负责就要尽全力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在这五家跨国石油企业中,BP的员工伤亡率最低,2009年达到0.008‰;中石化在员工安全方面要优于其他几家石油企业,2008其伤亡率最低为0.011‰。

5. 社会公益责任

作为大型跨国石油企业,社会公众对它们做出的社会贡献以及公益活动期望较高,它们不仅要在母国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在东道国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跨国石油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包括从民生、教育、灾难救助等多个方面,这些慈善事业是跨国石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式,如2009年中石化出资1,195万元资助四川、甘肃、贵州、湖南四省的26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3万多名高中女生完成学业。以及中石油连续3年为苏丹贫困者慈善机构每年捐赠100万美元或等额的苏丹法定货币,用于资助一般慈善项目,以及扶贫、促进教育和生产、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等项目。

从五大石油企业公益总投入(图6)的比较看出,美孚每年约投入2.7亿美元用于公益事业,是石油企业中公益投入最多的企业;中石油紧随其后,每年约投入1.77亿美元,其后依次为壳牌、BP和中石化。然而从各家石油企业公益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图7)可以看出,尽管中石油2007年~2009年每年的公益投入在总额上低于美孚,而在投入比例上中石油却大幅度超过美孚,约为美孚的1.65倍,更是五家石油企业中公益投入比例最高的企业。

尽管企业的慈善投入总额和投入比例可以用于衡量一个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的程度,但是由于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具体做法的个性化,有些公益活动难以用数值来衡量,因此下面将列举美孚等五家石油企业在2009年的部分公益活动以辅助衡量跨国石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公益责任(见表1)。

三、结论及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在中国进行跨国经营,中国石油企业也依靠自身实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地位。虽然现在中石油、中石化已经与埃克森美孚、BP、壳牌一同位列世界五百强前十位,由于舆论长时间以来对外企的标榜与神话,在公众心中外国石油企业一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公民,而对中国石油企业则存在很多误解。

从以上的现状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安全以及社会公益方面的表现并不逊色于外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中石油、中石化的废气排放减少比例均处于前列,虽然不能说明中石油、中石化每年废气排放的总量,但是中石油每年平均降低9.44% 、中石化每年平均降低9.13%足以见得中国石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在员工安全问题上,中石化的表现(0.012‰)并不弱于埃克森美孚、壳牌,同时,在社会公益投入上,中石油尽管在投入总额上略低于埃克森美孚,但是投入比例却远高于埃克森美孚,更是高于其他几家外国石油企业,这说明中国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的表现要强于外国石油企业。由此可见,外国石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现状在这环境保护、员工安全以及社会公益方面并不强于中国石油企业,而在经济责任方面,虽然中国石油企业与埃克森美孚、BP、壳牌同属世界前十位,但是无论从销售收入还是从净利润的表现都明显弱于外国企业。

基于上述比较分析,中国石油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不断加强其他社会责任履行的同时提高企业收益,这不仅是更好地履行企业对股东的责任,而且奠定了企业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企业只有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其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二是增加企业透明度,积极与公众沟通。我国石油企业与我国其他企业一样存在企业透明度不高的问题,与国外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石油企业在外界沟通、维护公众关系以及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良好的沟通能使企业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与支持,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品牌声誉,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必须积极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及时公布相关的企业信息,以透明的姿态对待企业各利益相关者。

三是将自己打造成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标杆。中国石油在做好以上两方面后应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即成为国外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标杆。现在中国石油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上并不弱于国外石油企业,因此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成为社会责任标杆。崔新建(2008)认为提高东道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尤其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是推进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前行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在国内提升了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同时间接提升了国外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推动了整个石油行业更好地履行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注释]

①② 图表中数据均来自各企业年报。为便于比较,BP、壳牌的数据经过近似调整,中石油、中石化的数据则调整成以美元为单位。

③数据均由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来,以2007年各企业的排放量为基期计算2008、2009年废气的减少比例。

④数据均由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来,将国外石油产量的单位由桶转化为吨。

⑤⑥ 数据均由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来。

⑦根据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企业公民报告)以及相关企业网站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 杨春宝,李梅子.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企业社会责任[J]. 特区经济, 2010(8):290-291.

[2] 龚得君.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探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7):80-81.

[3] 陈佳婧. 石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D]. 西南石油大学, 2009.

[4] 王 ,郝 洪. 中外石油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比较研究[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10(8):9-11.

[5] 张成顺. 中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09.

[6] 陈 迅,韩亚琴. 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9):99-105.

[7] 刘 婷. 美欧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比较研究[J]. 商业时代, 2010(15):94-95.

[8] 顾金龙,赵映平.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的弱化与对策[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5):20-25.

[9] 朱文忠. 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国别差异性的原因与对策[J]. 国际经贸探索, 2007(5):76-80.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and Overseas Petroleum Enterprises

Zhang Jing,Wang Chenghui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d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文2

关键词:石油炼制 教学研究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54-02

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是我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组成、石油加工方法确定和石油加工方法三大部分。本课程教学目的为掌握石油炼制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艺,使学生具备高素质石油化工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石油炼制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生产技术。由于石油组成和加工过程复杂,学生普遍觉得课程难学,不宜掌握。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炼油职业技能,在教学上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一、教学内容选择

(一)教材的选择

关于石油加工的特色高职教材较少,而且实践性教学内容篇幅较少,不能满足高职教学中对实践教学课时的要求。本课程选择陈长生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材。课程组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正在编写石油化工实训指导书。理论教学与各种实习及综合训练环节相结合,完成培养石油化工操作工的基本训练,为毕业后从事石油化工操作与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

所选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规格指标、原油评价方法及加工方案确定、原油加工典型工艺和主要生产操作技术以及介绍国内外石油化学加工技术状况及发展动向。在石油化工行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工艺操作岗位、工艺控制岗位、管理调度岗位等。讲授各岗位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应遵守的岗位职责,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因此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操作同等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中补充了与炼厂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知识。一方面 ,我们把石油炼制技术分为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组成与性质、原油加工方法的确定、石油加工方法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注重介绍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方法、过程、装备和系统 ,以及介绍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学生提供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际应用的阶梯。另一方面,我们将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对每个部分设计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例如 ,在催化裂化部分 ,设计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停车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在实践操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讨论

随着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性要求,使职业院校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严重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源素质较差,表现为:学生知识基础差,厌学、不自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职业院校教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职教特色,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质量不高。

(一)教学资源库的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讲解来完成对设备、生产的认识,因此出现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学习兴致不高。为此课程组教师们通过《石油炼制技术》院级精品课的建设,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动漫、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料,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工厂一些实例和生产设备运行搬到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介绍车用汽油的性能要求时首先通过动漫展示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发动机工作时汽油的运行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掌握汽油的性能要求。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以及对抽象事物的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任务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教学法。它有为目标性和教学情境而创建的“任务”,使学生根据真实的任务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讨论并逐步通过操作、演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例如:教师介绍粘度概念,提出“测定90号汽油的粘度”,由学生分组讨论,查找测定方案,再由教师指导确定测定方案后按组实施测定,最后通过报告方式完成任务。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适合本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老师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学生听、练习、作业。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则采用“四重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在“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授课中,授课教师将授课内容变为任务,下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共同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自学讨论、完成任务、汇报任务、互评交流等方式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首先将一个班级学生进行角色定位,然后分成由6~8人组成的小组,所下达的任务要求每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查阅资料、研究讨论、方案汇报等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进度的配合使实践丰富了理论,增加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除了教学实验装置为基础外,课题组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不同种类石油产品的实验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石油炼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当中坚持预习、提问、实验、报告等环节的工作,以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调整

传统的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是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占据了总分的60%),强调了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炼油企业往往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扩展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期末考试分=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课堂讨论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每项各占2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上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及完成情况;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则考核文献查阅、报告书写规范情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写作能力;课堂讨论成绩考核针对于实践操作过程的问题、课堂设问中学生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快速反应、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则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有力地达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对石油炼制技术这样一门最能体现生产与操作特点的学科,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它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改革创新,才能使石油化工教学适应时代变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XBRL;石油企业;财务呈报

XBRL(The 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其对财务数据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并为财务信息提供了强大的解释和分析平台不仅提高了商业报告的透明度,还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其技术性能相对于传统报告模式存在很多差异,导致XBRL环境下石油企业财务呈报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解决这些问题,为XBRL在我国石油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1.XBRL概述

XBRL是互联网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可以采用各种格式)、数据交换和财务报表及所含信息分析的一种标准方法。它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为基础,可以为公司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在网上标记财务和其他信息;它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财务领域,可以实现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更方便的检索、分析和使用;通过XBRL,有关数据可以准确地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不同软件之间传输和交换,提高了财务报告数据交换、搜索、共享等方面的效率[1]。

2.XBRL环境下石油企业财务呈报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人员XBRL的技术不高

XBRL是网络环境下新兴的技术,其涉及财务、会计、管理、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具有很高的学科综合性。我国石油行业的XBRL技术起源于2009年,我国石油企业作为一个大型的集团,包含很多类型的财务人员,大多数财务人员未学习过此技术,他们对XBRL的应用基本停留在肤浅的层面,缺少真正掌握这门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在此环境下使用XBRL技术进行财务呈报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

2.2 石油企业财务呈报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

在我国,石油企业占据重要的位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会计信息必然必须受到外界信息使用者的重视,所以信息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其安全性,我们才可以相信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可以保证石油企业健康的发展。所以石油企业的网络系统如果遭到破坏,如硬件故障、软件故障、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等,会使网络系统陷入瘫痪,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在生成XBRL实例文档之前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也可能会非法修改或恶意篡改网上XBRL实例文档。这种不安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来自石油企业内部的不安全因素

我国石油企业内部环境目前存在一些弊端,其招聘的财务人员多数是内部子弟,他们缺少会计人员应有的素质而且在工作岗位上不负责任。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一些不利于企业的事,由此会导致一系列不安全问题的存在。如内部财务人员未经授权的操作,篡改会计数据,商业机密的外泄,导致信息的保密性受损;系统的程序遭到攻击,造成系统的瘫痪、数据丢失;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监管的作用;公司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等。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XBRL财务报告在网络呈报之前质量受损,对其财务呈报的效果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2)来自石油企业外部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石油企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单位,很多不法人员通过一些不法手段来获取信息为自己牟利。而且XBRL下的财务呈报属于Web服务,而Web平台是开放的、交互的,其存在者安全隐患。XBRL财务呈报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恶意修改的危险。对网络财务报告系统构成安全威胁的因素通常有:信息篡改、信息泄露、信息取代、更改IP地址、拒绝接受服务、破解用户密码、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和网络入侵者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给XBRL财务报告的网络呈报设置了障碍,一旦攻击成功将会给石油企业的财务呈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

3.完善XBRL环境下的石油企业财务呈报

3.1 加大XBRL的研究和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针对我国石油企业大多数财务人员XBRL应用技术不高的问题,应加大对XBRL的教学力度、深化研究和强化现行石油企业财务人员对XBRL的认识和学习。如石油企业可以聘请XBRL专家对石油企业从上直下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尤其是那些直接使用XBRL技术的财务人员,成就一批该技术的专业人才,还要聘请专业型的人才及时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将XBRL技术的最新动态传递给他们,防止他们使用了落后的技术,给石油企业造成影响。由于该技术起源于国外,我们还应当要及时向国外的专家进行学习,以弥补我国石油企业财务人员认识中的不足。为石油企业培养该类型的人才,确保其财务呈报的可靠性。

3.2 加强石油企业内部网络环境建设

石油企业的网络环境是系统运作的基础,要加强石油企业内部网络环境建设和完善应对外部的攻击的措施,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给企业的财务呈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发挥XBRL环境下财务呈报的优势。

(1)完善石油企业的电算化控制

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包括(人、硬件、软件及实施环境)的控制,重点应加强对系统开发和维护控制、文件资料控制、系统设备、数据、程序的控制。如应当对相关资料实行授权访问、专人专管,对这些岗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加大企业的监督力度,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2)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素质的教育

首先要从招聘制度上进行改革,要招聘一些有素质和责任感的财务人员,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内部子弟。其次是公司应加强组织控制,严格制定网络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加强考核和奖惩力度,并定期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道德素养,保证工作质量,为财务呈报的环境提供一个有力的保证。

(3)建立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石油企业应聘用一些风险方面的专家,使其定期对系统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风险防范措施,为其财务呈报相应地减低风险。由于每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实施成本和适用情况不同,加上XBRL对数据保密的程度不同,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多层次信息安全体系[3]。

(4)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

一个大型的石油企业,内部审计是至关重要的。石油企业应当在平时内审工作中不断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完善,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产出即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监控,完善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呈报起到保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彤彤.中国证券业应用XBRL的现状及相关建议[J].财会研究,2008(5):65.

[2]凌兰兰,朱卫东.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呈报及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1):35-36.

[3]李九斤,徐畅,王玉翠,杨占发.基于价值链会计的石油企业XBRL财务报告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17):9.

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石油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 勘察 环境

在新千年,新世纪,虽然人类历史的第一页才刚刚翻开,但是以高科技主导的工业革命早已经开始轰烈进行。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技术革命性的发展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影响的必然性结果,所以会存在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和表现性的冲突。而我们的石油工程地质学也一定会在这次革命的洪流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科学开始于二十世纪初,并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再我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长足的发展。石油工程地质主要是以研究社会石油工程建设和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查工作和地质勘查可以解释为同义词,地质勘查的全称是地质勘查工作。指的是专注于对区域的地质地貌、地质层、岩石、矿物质、地下水的研究,并分析得出在不同条件情况下的结论,满足经济和国防等的建设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如今,石油工程性的地质勘察早已是石油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最近二十几年来,大量的新技术、新办法不断出现,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石油工程地质产生了一场技术革命,具体表现在许多方面:外业数据采集和信息整理、行业内的工作方法、程序以及质量测评标准等等都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大大不同于传统的石油工程地质。石油工程地质勘查是石油工程建设的基础,能否准确的勘查地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石油工程的效益。当然伴随机遇而来的是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对自然的破坏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社会石油工程活动更加要注意与自然的和谐,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所以这就要求地质勘查以及测评人员要严谨认真,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1 石油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原则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地石油工程质地质测绘、石油工程地质勘测、地球物理勘测、石油工程地质测试、石油工程地质长期观察等等。在注意其有用性和和适用性的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和沿线的地质条件,并且坚持点面结合由浅入深的原则,总体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与测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石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测试等方法进行观测,为地质和施工做详细全面准确的信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石油工程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的工作方法已经难以有效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更要求地质勘查要朝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勘查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新的有效的技术和办法,尤其是要注意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使用情况,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对资料信息进行细致精确地分析,以进行科学系统地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比如在绘制地质石油工程图以及质保统计分析,还可以模拟复杂的难以描述的演示过程,有利于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实行方案,此外运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已经设计好的石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模拟,并且做出合理的而评价结论,有利于石油工程使们能够地发现勘查盲区以及错误不足的地方,及时地修订方案,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资金,还可以节省很多人力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2 石油石油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

2.1 石油石油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总结地质勘查,可以看出明显地问题就是:石油工程概念模糊不清,勘查的重点内容不明确,没有针对性,方法落后或者不适宜;选定的石油工程地质分析所使用的理论、计算公式都与现实实际有比较大的不符,所适用的物理意义易混淆,不清晰;勘查报告里的地质条件不能够清楚地表达,重要的地质石油工程没有明确的界限,论证也而不能有力地反应提出的问题,问题漏洞或者结论性的错误,甚至有的没有报告结论或者没有充分地勘查就妄下结论。这些问题通常导致石油工程的审查批示工作不能够一步到位,拖拖拉拉,耽误建设时机,即使开工也会使得石油工程建设后患无穷,这种情况的后果难以想象。

2.2 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地质工程师没有广博的知识,对其他专业或者领域的内容没有比较熟悉的掌握,这就要求地质师领域专业的学习。第二种是设计施工等有关专业对石油工程地质的缺乏理解,比如:不明白地质却提出一些不实际的勘查要求,有些是由设计人员直接确定勘测的内容和范围,有的设计人员不懂地质领域设计出不切实际的石油工程计划,还有就是不能够尊重自然规律,强制施工,给自然地质结构带来破坏,造成严重的事故。经常可以看到事故一出,问题的责任就被顺理成章地推到了地质师的身上,让地质人员感到莫名其妙,甚是委屈。在这里引用在石油工程地质学界著名的专家孙广中的一句话:“事实上,在地质石油工程的实践活动中,脱离实际的例子很多,一般来说,地质石油工程中出现事故的绝大部分的原因是设计和施工没有联系实际情况,或者是没有弄清楚石油工程的地质情况就开始进行设计。如果没有了物质基础,则理论必然会做出错误结论。”

潘家峥等专家前辈早已经强调过地质学水工,水工学地质,充分地表明专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性,这些前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关键之处,主要还是要看我们的实际行动了。

2.3 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其实我们都应该知道,从石油工程地质的勘查到地质报告的上交 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即一定的周期。但是缺乏这些常识的例子还是存在的,比如:缺乏前期的对于石油工程建设的基础性的研究,但是一经达成项目就要要求马上写出地质报告;还有些石油工程刚刚提交了可研究性报告,就被要求立刻提交初设报告。这些情况一般多出现在地方性的小型石油工程中,国家性的大型石油工程几乎没有这种不严谨、不负责的懈怠的现象。没有充足的研究周期会使得石油工程设计的地质条件不清楚,造成投资难以控制,施工时问题重重,多次修改或者重新制定方案,以及对于承包商的巨额赔款等严重的后果。还有可能为后来的安全问题埋下隐患,造成重大的石油工程事故。

2.4 规程规范的问题

在石油工程建设的是否规范、符合规定这一问题上不合理现象还是很多,甚至出现混乱的场面。例如:在设计阶段,水利系统和水电系统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其相应的规程规范也是不一样的。经过约十年的编写与不断地报批,在一九九九年国家才颁布了相关的标准《水利水电石油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由于我国在勘测的程序以及应用新的技术水平上都已经明显地差当代的发展的一大截儿,所以这个颁布还是不免会很难把握、实施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部让人比较困惑的国家办不到的相关标准《岩土石油工程勘察规范》,这是一部并不完全符合水电水利的实际情况,可是国家建设部的石油工程勘测的督导机构将此文件作为对水利水电进行勘察的质量检查的根据,这使被勘测的单位需要准备两套符合规定的地质报告来应付审查与检查。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关于地质勘察规范出台所需要的时间很长,从制定到确立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根本不能满足石油工程建设应该遵守的什么样的规范。自从水电和水利分离以后,虽然石油工程地质的工作性质在专业上是没有改变的,可是却依然有不同的勘查程序以及技术标准,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这样不利于水电事业的长足发展,所以要急迫地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或者协调方案。

2.5 人才问题

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才能对于石油工程建设的勘查得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地质分析结果和报告。其准确度以及深度都是难得的。想要培养一个地质专家,具有石油工程分析能力的能够应对复杂地质问题的真正的地质专家是极其不容易的。地质学科一直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出了特别的爱好,一般的学生是不会选择这样的专业,这就导致学生源少,想要人才辈出就是难上加难,所谓的两三年的加强型培养即通过两三年的的集中专业培养就有会有真正的精通地质的人才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至少十年的时间,没有大量的实地考察研究以及实践的指导、自身的敬业爱业的精神,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地质师的,还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其他相关的学科的交叉性学习和渗透。可以这么说,培养一名真正的地质师的难度远远超过培养教授、研究员或者博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地质师的要求也是逐渐提高,其中不得不说的是跨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国家的石油工程建设项目。当代竞争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要想地质科学获得长足发展,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和竞争的需求,就要以培养复合型地质师为战略目标。我们的勘测队伍要逐步地有计划地走向国际市场,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借鉴优秀的理论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推动和理论创新,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2.6 技术管理问题

在对石油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上,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技术进行管理。最近几年来很多单位所提交的勘察设计报告并不是地质师亲自写的,编写报告的人员中也没有地质专家来负责,或者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石油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石油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2.7 其它问题

没有足够的前期投入,有些地方部门长期拖欠勘测经费;体制问题,市场竞争不规范,非水利水电勘测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勘测工作存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和石油工程地质评价等方面的差异; 勘测工作经费仍然按落后的实物工作量计算,造成多勘探多争钱,地质分析多出力多赔本的事实上的不合理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勘测技术的科技含量低,新技术新方法投入少,不能满足现代石油工程技术发展的要求。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 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 其它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

责任分清楚了,落实到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笔者在这里也就是夸夸其谈而已,不可能提出可以操作的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也不该我们提,该谁提?当然应该是谁负责抓,谁就提方案追落实精指挥勤检查,最终归结到谁领导的关键问题上。到此为止,我们的对策就算出台了。

其实,我们这里列出来的众多实际问题,本质上和深层次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与旧管理的冲突,老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锋,既是矛盾又是改革的动力,这是不难理解的。

坚持一切从客观地质实际出发,并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即辩证唯物论观点。坚持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方法,即整体论观点。坚持依靠石油工程经验与创造性思维的积极贡献,即经验支持论观点。如果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者和管理者们能够把握与运用这样的唯物主义实践理念,就能够做出公正、科学、可靠的石油工程地质决断。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只有这样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事业才能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 陆然.浅谈民用建筑石油工程地质勘察[J].科学之友, 2010(10)

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文5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历史溯源

(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20世纪初,伴随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萌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开始出现。20世纪初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主要是在传统财务报告中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进行叙述性披露。笔者把这一阶段称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初生时期。由于传统财务报告主要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并且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处于萌芽阶段,责任意识、披露欲望以及相关标准都严重缺乏,所以这个时期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三大突出特点:披露主要面向投资者;披露的企业较少;年报所承载的责任信息稀少,主要是通过报表附注的形式来披露。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很多企业在公开企业财务报告的同时,开始独立的环境报告。笔者将这个“环境报告”出现的时期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特点是:披露对象范围扩大,考虑到了除传统财务报告使用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披露的企业明显增多;责任信息在新的载体――环境报告中得到宽泛的披露,但依附传统报表的披露模式仍然盛行;没有统一的编报指南。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获得广大共识,试图全面反映企业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业绩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开始出现。2000年GRI了正式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报提供了规范和标准。笔者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现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称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繁荣时期,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面向利益相关者进行多层次披露;大多数企业积极报告;报告的篇幅和信息量急剧增加,部分企业的报告篇幅达百页之多;依附传统报表的披露模式大幅减少但仍然存在。

(二)社会责任报告的定义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公开的、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描述企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状况与活动的报告,起源于企业环境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发展相比,披露企业非财务业绩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历史较短。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多西方国家的公司开始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而我国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则在2000年才得以出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除了另外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有困难的情况下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加以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基本都采取单独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

中国石油作为“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中的明星企业公民,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面都表现卓越。因此,本文选取中国石油的相关报告作为案例,对企业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和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的区别和衔接进行分析。

二、企业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中社会责任信息的区别与衔接

(一)一般比较 一般而言,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不同的编报载体,披露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即分别披露传统会计信息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二者存在不同的特点(见表1)。但是由于社会责任报告是对财务报告中社会责任信息的补充,延展和解释、说明,特别是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定量信息基本上是以财务报告中的数字为基础,所以二者作为信息载体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上存在不可忽视的衔接(见表2),充分体现了信息披露的可比性。

(二)中国石油2008年年报与社会责任报告比较分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是一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公司所属石化行业是全球环境敏感性行业。中国石油关于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始于其1996年的财务运营年报,报告主要披露了公司关于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信息。1999年开始,公司在财务运营年报中逐渐增加关于员工和社会公益方面的信息。2005年,公司第一次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加大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量。2007年2月,中国石油首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中国石油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离散的分布于其各个项目中(见表3),这些信息包含了关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但披露很不全面,信息量非常有限。

2008年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是自其2006年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后的第三份报告,包括了8大部分,分别是:总经理致辞、关于我们、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正文部分、展望2009、社会评价。2008年报告增加了“数字2008”这一部分,以大量的数字信息总结了2008年公司为担负社会责任所做的努力和成效,体现了责任信息披露的清晰性和可信度。由于20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报告开辟了救灾专题。同时,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细述了对绿色奥运的支持和贡献。

(1)年报与社会责任报告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详细程度。从篇幅和字数上看,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含量明显低于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油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总共62页,详细叙述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突出了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按照社会责任信息内容要求,年报中的责任信息详细程度和完整性都大打折扣。2008年中国石油年报仅用246个字对公司的基本情况做出了说明。而其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则以2页不少于1700字的篇幅和字数,同时借助图表,披露了公司的概况、战略目标、管理理念、责任理念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等。

第二,系统性。年报中的责任信息除了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数字信息外,大部分散落在公司基本情况简介,公司治理、业绩回顾、财务状况讨论与分析等非会计信息部分,没有系统而完整的反映公司的社会责任状况。而中国石油的社会责任报告,划分为结构清晰的8大部分,层次分明的传递了完整的社会责任信息。

第三,可读性。相比之下,中国石油2008年年报披露的责任信息可读性不高,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第一,文字风格。年报以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相对专业的信息使用者为对象,披露的责任信息内容用词比较专业,容易让人产生晦涩的印象。而社会责任报告需求者属于更加大众化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杂志式报告,文字简单通俗、易于理解。第二,传递方式。因为年报要遵循严格的编制和表述标准,因此除了部分数字信息运用表格形式,没有其他更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而社会责任报告则运用更多的图片、表格等图示传递信息,使报告内容更直观、生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可读性。2008年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包含了43张彩色图片和17个表格及柱状图。第三、案例陈述。2008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引入9个实例,增强报告可读性,使其更具有可信度。第四,印象管理。根据孙蔓莉的研究,年报中存在印象管理行为,以使信息使用者对公司产生良好的印象。年度报告属于强制性披露报告,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并经过独立审计,对印象管理行为有一定的遏制。而作为自愿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因为监控力度相对薄弱,更容易操控语言信息的表述方式,使印象管理痕迹更多。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中将取得的责任成果大多数归因于企业本身,以期加强读者对其企业公民形象的认同。从心理学范畴讲,经过修饰的、偏向表述优良业绩的语言信息更吸引读者。

第四,相关性。社会责任报告提供的社会责任信息比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更详细,是对年报中责任信息的补充和进一步说明,包含的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更多,并能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责任信息的需求。所以,与年报相比,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责任信息相关性较高。

第五,信息需求者。两者的服务对象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但主要服务对象不同。财务报告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其中投资者是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社会责任报告的服务对象是范围更广泛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战略合作伙伴、政府、员工、社区、客户、供应商、非政府组织等。大多数企业在确定社会责任报告的框架时都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

第六,信息来源和编制人员。财务报告一般由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独立完成,其中责任信息主要来自会计系统的日常账簿资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一个综合性报告,包含许多无法由企业财务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信息来自于公司各个方面,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小组共同配合来完成报告的编制任务。

(2)年报与社会责任报告的衔接。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信息是对年报中责任信息的重要补充和说明。因为财务报告信息供给量十分有限,给用户留下了许多“未知信息带”,而社会责任报告能够提供财务报告所欠缺的重要信息,如企业材料、能源等的取得和利用情况,客户健康和安全,对员工的培训以及雇员流动情况等,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前景做出知情而合理的判断。

第二,社会责任报告与年报相互配合。社会责任报告以年报中的会计数字信息为基础,并与年报中的非会计信息保持一直,体现信息的可比性,即年报为社会责任报告提供财务信息支撑。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些数据,如,企业创造和分配的直接经济价值,要以审核过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内部管理账目为依据。

第三,审计要求。年报的会计报表数据涵盖了大量的社会责任数字信息,如资产负债表中的物业、厂房及机器设备等环境资产数据以及应交税费等与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有关的数据。但是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主要分布在非财务信息部分。根据《基本审计准则》的要求,独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不包括非财务信息在内。而社会责任报告属于自愿性披露报告,对其审计方面没有正规的强制性要求。所以,不管是年报中的大部分责任信息还是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信息,都缺乏严格而正式的审计监督。

第四,对责任信息质量的要求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而对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原则有:平衡性、可比性、准确性、时效性、清晰性和可靠性。可见,财务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对披露的信息都强调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

四、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社会责任报告和年报的社会责任信息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责任报告与财务报告的重叠之处大概有10%左右(谢良安,2006)。对于两者,主要出现了“融合论”和“独立论”两种看法。 “融合论”强调二者的联系,认为应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编制成一份报告。 “独立论”强调二者的区别,认为应该将二者各自单独编制。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财务方面的, 也有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因此,笔者认为将社会责任报告和财务报告分别单独编制更为合理。

(二)相关建议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报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信息披露要面向利益相关者。信息使用者更愿意通过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获取社会责任信息。因为与年报相比,它直观、便捷,信息相对详细,文字通俗,更加易于理解。所以,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中,要在遵循相关法规和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提高信息质量,通过清晰、完整、生动的表述,加强责任报告的可读性。

其二,保留必要的重复内容。社会责任报告是对年报中责任信息的细化和延展,有必要且必须保留年报中关于公司简介、公司治理、业务回顾几方面的部分内容,使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报有源可循。并且对年报中会计数据的引用要客观真实,使两个报告之间保持可比性。这也充分体现了二者的联系。

其三,制定企业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准则。财务报告的编报以强制性的法规――作为依据和参考,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准则》具有普遍约束力,其内容的科学性和指导性程度高。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报,国内外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规范(SA8000、《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等),但是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准则。而这些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的权威性无法与会计准则相比,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是否遵循和遵循的方式。所以,需要多方合作,参考财务报告准则的成功做法,制定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企业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准则,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蒋顺才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孙蔓莉:《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印象管理》,《会计研究》2004年第3期。

[3]谢良安:《论社会责任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关系》,《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年第5期。

[4]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石油产业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分析化验;业务域;POSC Epicentre逻辑模型;业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017-02

1 业务对象分析

库房中储存的样品主要是岩石样和流体样,根据取样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岩石样分为岩心样、壁心样、岩屑样和露头样,把流体样分为常温常压流体样和高温高压(统称PVT)样,根据流体相态又可以把流体样分为油样、气样和水样。

分析化验所使用的样品是小样,也叫做实验用样,是大块岩石样或大桶流体样中的一部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可以把小样分为水平样和垂直样。

2 分析化验项目分析

根据样品的类型可以把分析化验分为流体样实验、岩石样实验和岩石样-流体相共存实验3种。

2.1 流体样实验

流体样实验是对从井筒或地面上取得的流体样进行分析的,研究井筒中流体的特性,为油气田开发前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为生产井提能分配或井下作业提供基本数据支持。

根据流体取样方式的不同,把流体样实验分为常温常压流体实验和PVT实验,由于流体相可以分为油相、气相和水相,所以流体实验又细分为常温常压油样实验、常温常压气样实验、常温常压水样实验、原油PVT实验、易挥发油PVT实验和凝析气PVT实验。

2.2 岩石样实验

岩石样实验是对钻井过程中取到的岩石所进行的分析或鉴定,是地层岩石特性最直接、最准确的表现。

根据实验的目的不同,把岩石实验分为常规岩心分析、特殊岩心分析、岩石地化分析等。

2.3 岩石样-流体相共存实验

岩石样-流体相共存实验是分析岩石在以不同的流体相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岩石的润湿性和联通性等,主要有毛管压力实验和相对渗透率实验等。

根据流体相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压汞法和驱替法,驱替实验分为油驱替水、水驱替油和气驱替水等。

3 业务分析

业务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石,只有业务分析好,才能设计出满足需要的业务模型。根据工作内容可以把业务分析分为业务调研、业务划分、业务活动分析和数据分析。

3.1 业务调研

确定分析化验业务域的业务调研范围和调研内容,形成业务调研清单,并制定业务调研模板。业务调研模板是业务调研的依据,必须要包含业务名称、业务流程和数据应用情况等。在执行调研时,按照业务调研模板内容,详细了解分析化验业务现状、数据库现状、应用现状和数据管理机制等,并收集相关资料(报表、数据、业务规范等)。

3.2 业务划分

根据业务调研情况对分析化验业务域进行业务划分,划分为一级业务和业务活动,一级业务主要有常规岩心分析、特殊岩心分析、岩石地化分析、油气地化分析、岩矿分析、同位素分析、岩石力学分析、古生物分析、油气水分析和流体PVT分析等。

业务活动是对一级业务进行细分,直至划分到不能再分为止。如一级业务常规岩心分析包含有岩石物性分析、岩心伽玛测定和岩心CT扫描等。

3.3 业务活动分析

根据业务划分得到一个个业务活动,每一个业务活动都有自己的业务含义和业务范围。业务活动分析就是要详细分析每一个业务活动流程,如业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业务规则、输入数据、输出数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如岩石物性分析是实验员(who)收到分析化验任务后(when),在实验室(where)根据样品基本信息和检测任务单的要求对岩心样品(which)进行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密度、碳酸盐岩含量的分析化验,形成岩石物性分析成果数据表和业务分析报告(what),为表征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储集流体的通过能力和岩石渗流特征提供重要参数,为储量计算、采收率确定等提供参数依据(why)。

3.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对业务活动数据集和现有专业数据库物理表进行详细分析,业务活动数据集分析是对业务活动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分析,规范业务活动输入数据集和输出数据集,形成业务活动数据集;现有专业数据库物理表分析是对现有在用专业数据库物理数据表进行分析,分析出专业数据库物理数据表的实际业务含义,具体是哪个业务活动产生的,对应于业务活动的哪个数据集,形成专业数据库物理数据表对业务活动数据集的映射关系。

数据分析表如下:

业务活动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业务活动数据集 专业数据库

岩石物性分析 检测任务单 岩石物性

分析报告 岩石物性分析报告 文档数据库

实验样品信息 岩石物性分析

成果数据 分析化验数据库

4 数据模型设计

数据模型设计是实现业务分析到物理模型设计的所有过程,主要分为业务模型设计、采集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

4.1 业务模型设计

根据业务调研和分析成果,对业务模型进行标准化梳理,对数据流进行详细分析,完成从业务分析到业务模型的转换,形成业务模型。

4.2 采集模型设计

制定业务模型中数据集合并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分析业务模型中需要合并的数据集,通过专业工具完成业务模型数据集的合并工作,实现从业务模型到采集模型的转换。业务模型数据集合并原则:首先是业务活动场景相同;其次是业务活动产生的数据项相似。

4.3 逻辑模型设计

通过对POSC Epicentre逻辑模型和PPDM模型的研究,结合石油企业业务实际,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设计分析化验逻辑模型。逻辑模型主要分为对象模型、活动模型和属性模型。对象模型是对分析化验业务域中所涉及到的业务进行抽象,提取出一个个业务对象,用前缀OOE_表示,如岩心的对象模型是OOE_Core等;活动模型是对分析化验业务域中所有业务场景进行抽象,形成业务活动编目,存储在OOE_Activity实体里,具体的业务分析活动只是业务活动编目的具体实例。如岩石物性分析是业务活动,***井岩心常规分析报告是业务活动实例;属性模型是业务活动数据集中的相同数据项的抽象,提取出一个个属性对象,使用前缀OOP_表示,如孔隙度的属性模型是OOP_Porosity。

4.4 物理模型设计

设计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投影规则,依据投影规则实现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投影出不同版本的数据库,以支持不同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常用的投影规则有直接投影、复制投影和合并投影,不同的实体具有不同的投影规则。在投影时,为了保证物理模型的最优化设计和数据存储的最少冗余,要求分析所有实体对应的最优投影规则,根据最优投影规则一次投影出物理模型。

5 总结

分析化验对象数据库的设计是依据国际先进的POSC Epicentre模型,根据对象设计方法设计的,具有对象的特征,能很好的满足业务人员的使用习惯,为今后的勘探开发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