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体系范例6篇

公共管理体系

公共管理体系范文1

一般来说,以政府机构与公众及私人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平为准,政府管理方式发展至今经历了信息、交互、提交和交易这四个阶段[1](见表1)。目前处于交易阶段,这一阶段政府管理方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与公共服务提供,而是政府信息、服务的融合,公众通过政府信息平台能够更方便进入一个多机构、多服务的政府管理系统。这也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变革,其更关注政策或战略的制定,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全面在线服务媒介,而且能够借助外部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来完成这些活动。这一阶段,受众能够全面与政府服务机构交互,享受全面和制定式的信息及公共服务。这是一个更加复杂和不断完善的系统,丰富的信息、交易平台及多媒介是主要的特征。交易阶段的政府管理模式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政府显著的数字及多极化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的政府也被成为“数字政府”。数字政府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美国得克萨斯州数字政府规划中将数字政府明确定义为:“各级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借助电子通信技术开展的政府活动,包括: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和购买,产生及接受(政府)指令,提供及获取信息以及完成金融交易”。[2]数字政府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革命最后的实践,成为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服务的主要推动力,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更倾向于归入后新公共管理理论。最早的数字政府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并逐步引入。1997年,基于一份关于21世纪迈向数字政府的报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指导美国联邦政府利用Internet技术来提高公共服务透明度,由此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建立高效数字政府的理念雏形,随后发展迅猛并得到推广和应用。仅1997年,世界范围内有1915个中央级政府机构建立了相应的政府公共网站,2000-2001年,短短一年,这一数字增长到9363个,美国以拥有403家政府公共服务网站(这里,仅以数量计,不论服务质量)独霸数字政府发展鳌头,一些发展较早的国家包括法国、巴西、葡萄牙及丹麦等,[3]。Gartner将数字政府的特征概括为:“数字政府,即通过各种技术、网络及新媒体发展,推动政府机构内部及社会外部的连续转型,从而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参与公共事务活动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最优化的结果”,其实质是政府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公共化和透明化。[4]Pardo进一步概况了数字政府区别于传统政府的主要功能:(1)公众获知政府信息更加便利;(2)更加清晰地遵守一般性规则;(3)公众借助政府提供的数字平台和公共协助更有效地取得个人利益;(4)政府之间活动及政府与企业之间活动的便利和公开;(5)政府对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融合;(6)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更广泛性。[5]数字政府将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应用,形成“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公众”三位一体的“数字社会”。

Fang将数字政府的交互内容概况为八种:政府—市民,市民—政府,政府—企业,企业—政府,政府—政府供职人员,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政府。数字政府的建立需要重视其中的五种关系: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6]具体来看,首先,市民—政府的关系反映了公众个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与服务的需求,这些服务包括发放有关许可和执照,如驾驶许可,渔业许可等,不仅包括纳税人对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税费支付,也应该囊括政府对纳税人的退税等服务。其次,企业—政府的关系主要是企业、商务活动及合作组织对政府提供服务的需求,包括营业许可,用工信息及经营选址等服务。最后,政府—政府,政府—非营利组织,政府—政府供职人员的这三种关系源于其三者相互之间及其内部机构及政府供职人员提供与完善政府服务的要求,包括政府公务活动、政府采购、政府内部资金转移及其他相关的服务。目前,数字政府的发展阶段主要存在于市民—政府,企业—政府,政府—政府这三种关系之间,尤其是前两种服务需求较大,发展较快。[7]根据上述八种关系,多极数字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可以展示为图2。如图2所示,城市数字管理系统是不同机构与组织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内外部联动的“开放式循环”,其中内部的信息双向流动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以及这两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交流,外部信息流动分支包括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传递,这里,地方政府不仅承担着本级政府与公众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服务联通,更重要的是公众及企业与中央政府之间信息交换的媒介,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相关活动进行传递和解读,因此,地方政府在整个数字整合系统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政府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渠道,这显示出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建立的城市管理系统不仅提供了公众与企业及其他组织需要的信息及服务来源,而且是贯通中央政府信息上下流动的决定性环节,通过地方政府实施的城市管理系统,中央政府的各种信息及政策才能得到顺畅的和贯彻,意味着借助于城市管理系统,地方政府成为中央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执行者,也是公众及企业信息及其他服务需求的主要提供者。

二、全国省会数字城市管理体系构建的综合比较

根据城市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选择政府门户网站开通情况、城市管理专门机构的设立、城市管理专门条例或规定颁布情况、城市管理分类规章及制度颁布实施情况以及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等五个方面的指标,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的数字城市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1)从拥有政府门户网站情况看,全国31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无一例外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有关政府政策文件、法律法规信息、重大事件、经济社会发展状态、近期工作进展、公共服务信息等一系列浏览和查询服务,并提供政府直属机构及各相关部门的链接,实现了政府信息与机构的互通互联,体现出政府信息化建设初步成功和“数字城市”打造的前期成果。(2)从颁布专门性城市管理条例情况看,除天津和长沙外,其余城市都没有出台相应的城市管理专门条例,城市管理法制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统领性的城市管理条例出台势在必行,其颁布实施将有助于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未来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创造必要条件。(3)从城市管理分类条例或规定实施情况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管理和园林绿化管理规定实施情况最好,除乌鲁木齐和兰州外其他城市都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市政管理规定仅长春和乌鲁木齐没有,园林绿化管理规定没有出台实施的是石家庄和兰州。(4)从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成都和昆明都已经启动,其中重庆和成都不仅较早推行实施了数字网格化管理模式,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综合来看,有两项指标没有体现的为北京、重庆、南昌、杭州、南京、合肥和广州;表现较好、仅有一个指标没有达到的城市包括上海、西安、成都、昆明和长沙;而表现最突出,所有指标都有所作为的是天津,显示了天津市近年来对城市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强调落实获得的良好成效。通过对全国省会城市管理体系的综合比较,发现以下几个特点:(1)从管理主体上看,政府仍是城市管理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及承担者,目前通过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城市较少,政府管理城市的任务艰巨且过于繁杂,无法完全发挥其最重要的市场维护和监督职能,管理主体过于单一,不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管理运行效率。(2)从管理技术上看,数字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仅在几个城市得到应用,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管理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制约“柔性化”城市管理的转变及发展。(3)从管理手段上看,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市容环境管理、旧城区改造管理、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管理、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的城市管理运行系统整合仍需时日,不同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完善与修订城市专门性管理条例、加强城市管理资源整合和配置的问题。(4)从管理目标上看,城市管理目标的法制化是保证其实现的首要因素,我国法制化的城市管理体系虽已起步,但进展较慢,目前还没有城市形成较成熟的城市管理法典,管理目标多体现为政府短期政策目标,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形成的固定化城市管理目标仍是未来政府城市管理活动的努力方向。

三、建立多极数字城市公共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1•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三元治理结构。加快引入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城市治理结构,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这种三元治理结构中,政府是组织者和指挥者,其行为决定和影响其他城市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城市公共物品与服务,其有利于分担政府管理事务,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和效益;社会公众作为基础通过公开与不公开途径参与城市管理活动,推动城市管理机制内生化转变。[8]其中,政府突出其统领与指导作用,企业突出其专业与独立作用,社会突出其监督与制衡作用,完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造,对于城市公共服务中的自然垄断产品,建立严厉的政府监督下的市场供给体制,对于共有资源或纯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委托给专业的建造者或经营者,提供高效高质的第三方产品或服务。[9]

2•运用先进数字信息管理技术提升“数字城市”水平。“数字城市”提供给城市管理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使城市管理各部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资源,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作为其中重要组成的“数字城管”,更是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基础上建立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适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和加工处理,为城市管理者的决策和职能履行服务。[10]目前,“数字城管”已发展到城市部件管理和万米单元网格相结合的阶段,初步实现对城市管理对象的定量、定性和定位,为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保障。因此,应加快建立市区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平台,推进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从市区两级完成城市部件管理和万米单元网格的整合互通,在技术上保证城市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推进城市管理资源和管理体系整合。城市管理运行系统内容繁杂,包括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城市旧城区改造管理、城市公共服务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多,牵涉面广,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达到整合管理资源、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标。继续加快建设城市交通诱导信息系统,建立ITS(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大范围和密集的信息交换及集成,组织管理交通运输,缓解交通拥阻,提高出行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快速应急管理,建设快速抢险信息系统,形成突发环境、安全及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11]目前全国许多城市已完成突发环境、安全与灾害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但具体的处理流程及机制设计还未落实,应急与预警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快应急处理流程及机制设计,并建立统一指挥与调度体系,保证各区域应急资源、信息之间的统筹调配。

公共管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主体建设;资源建设;技术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与此同时,学术界将焦点逐渐聚集到公共实践的问题上。与其他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在处理现实问题时有其自身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对相关理论做出回应,改革和创新实践操作。而作为其重要抓手的案例体系构建,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必须面对的首要任务。为此,本文以主体建设、资源建设、技术建设为板块,梳理公共管理学科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案例教学、案例开发、案例科研、案例实践等方面系统化地整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用科学理性思维构建整体化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

一、整体性构建公共管理案例体系的必要性

(一)整体性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能有效地将学科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虽然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但大部分仍以立足理论、依托授课方式进行,并且彼此之间缺乏对接,各种案例体系相互独立,使得参与者对于相关知识掌握过于零碎化、片面化。同时,案例教学、案例科研、案例竞赛等方面的范围囿于学校、课堂,这种状态下的案例体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轨,无法与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不足以担负公共管理学科的责任与使命。公共管理实践是复杂和复合的,公共管理教学也应是复杂和复合的,而将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合起来,是实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进公共管理知识累积的必要途径。

(二)整体性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能反映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薛澜教授认为:“党的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主题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我们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推动公共管理服务于这两个宏伟目标。”〔2〕然而,西方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含有“西方影子”的公共管理理论,无法真正解释和解决我国公共管理当前面临的实践问题。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构建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资源库,并将其与案例教学、案例科研、案例编写等相连接,从而探索“中国答案”,解决“中国问题”。在吸收国外研究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围绕中国现实情境产生自己的“中国理论”,不断开发融合,达成“中国共识”,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和历史传统的公共管理知识案例体系。

(三)大数据驱动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的构建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更是从科学决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角度,对数据科学驱动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进行了详细介绍〔3〕。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公共管理及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生着变化,既推进公共管理部门实践模式的转变,也推动公共管理部门理论形态及知识体系的更新。因此,有必要及时顺应不断变化着的公共管理,将案例体系构建与新环境、新形势、新问题联系起来,并通过牢牢把握大数据背景这一机遇,将各方已经积累的数据资源融入到案例体系建设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主体建设、资源建设与技术建设连接起来,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案例体系,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构建思路

(一)提升主体“合力”,共享协同发展

我国公共管理研究长期处于碎片化状态,为打破这种现象,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求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优化各个环节、着力协同高效〔4〕。根据“平行四边形原理”,提升多元主体“合力”应当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保证各“分力”作用方向一致,为此需协调好各主体关系;其次,强调各个主体自身建设的重要性,达到量变产生质变的效果〔5〕。

(二)构建本土案例资源库,夯实教学基础

优秀的案例资源是有效推动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素。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指向型学科,其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其“升级”离不开自身丰富的案例“库存”。目前,国内教学使用的大部分案例是从国外一些知名商学院引入的,由于文化差异,很难与中国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与案例之间难产生共鸣。就本土案例来说,数量也是极其有限的,能够反映我国现实问题的案例非常少,且大部分已过时,与学生渴求针对性强高质量案例仍有很大缺口。因此,如何获取大批贴近现实,且反映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规律与方向的本土化案例,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点〔6〕。

(三)促进案例教学与案例方法体系良性互动

技术建设一向注重案例方法体系与案例教学两方面。尽管我国自引入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以来,就一直积极探索和尝试适合本土的案例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案例教学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已无法满足当下培养人才的需求。将案例编写、视频案例、模拟案例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新时代高校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案例方法体系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来案例方法体系为案例教学提供了资源,二则案例教学反馈于案例方法体系,为案例方法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灵感。目前,我国技术建设效率低下,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加之案例教学模式的落后,难以融合。因此,如何整合案例方法体系与案例教学模式,是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构建的一大重点。

三、公共管理案例体系建设的整体性框架及内容

(一)主体建设架构

主体建设以打造“案例行动者联盟”为主。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构建的主体是一个多元系统,内含学校、高校教师、学生、公共部门与公共组织(见图1)。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高校在推进公共管理教学改革中,贯彻新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同时还需建立一支能力高强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师资队伍,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案例体系建设的有序进行。二是高校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学习方式。三是学生应积极配合老师,发散思维,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逻辑和科研创新能力。四是相关部门应支持高校建立案例教学科研室,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案例教学的魅力,并为案例教学科研室配备课程助教,专门辅助案例教学开展,为案例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

(二)资源建设架构

资源建设的有效运行以“共建共享”理念为原则。校内外联动发展要做到:一是学校内部各学科、各专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二是高校间可以根据各自的特长和优势,重点开发某一领域的公共管理案例,然后将其进行整合,共同建立一个公共管理案例库,以供各个高校共同使用。三是和国外MPA教育有关的公共管理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高校院系等建立联系和合作,不断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7〕。案例库中心应积极面向外界,公开征集适合学科领域发展的相关案例,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源的本地化优势,积极调动学生搜集本地典型公共管理案例素材,将案例建设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案例分类,协同发展。

(三)技术建设架构

公共管理体系范文3

1.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征

为正确给出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必须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需要满足供需上的平衡,以服务于社会为主要目的;(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再追求单纯意义上的个体效益,而要注重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协作发展;(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深层原因不仅在于它属于一个技术层面,更大程度上它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建立在健全的交通文化体系上,其中人本思想的建立无疑是重要的一环;(4)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注重对外部环境影响和反馈的研究,研究方法已经从单纯的工程技术角度发展到系统工程理论的应用;(5)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不再是单个子系统的任意规划与发展,而是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和谐共构的过程,任一子系统的变化必须以其他子系统为参照系来进行改变;(6)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研究最终提出的不仅是详尽的实施方案,而且是战略性的发展意见,因此政府部门的决策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实施环境影响很大。

1.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目前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线网布局结构不合理、线路太长、重复率高、便捷性差和配车调度等企业营运管理不合理,导致营运效率低于个体交通;(2)公交服务水平低下,除内部原因外,道路网络不完善、低通行能力和低运作水平的道路交通综合体系,混合交通严重阻碍了公共交通的运行和发展;(3)公交场站分布不合理,交通枢纽与城市组团之间的换乘场站缺乏,居住区内部及市中心人流聚集区的公交首末站不够,高峰时间靠经过线路疏散人流的作用不大,同时车辆维修补给站场的设置往往不合理;(4)公交信息过于薄弱,不能及时反映公交运行状态和调度情况,造成信息的严重不对称;(5)对于交通出行链的关注过度,而没有注意到如何在出行过程中完成一些出行任务。

2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公共交通系统的活动主体主要包括该系统的管理决策者、使用者和营运者,他们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基础信息提供有不同的需求。

2.1管理决策者

公共交通系统的决策者通常由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构成,决策部门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信息、经济发展信息、土地利用信息、公交行业营运报表及客流统计数据等。随着公交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决策层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详见表1。

2.2营运者

公共交通系统的营运者通常由公共汽车公司、轮渡公司、出租汽车公司、轨道交通公司和下属的各分公司构成。多数分别建立信息体系进行运营、维护,来满足日常时刻表制定、联合运输车辆调度、异常事件车辆调度及车辆保养等工作。随着公交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营运部门建立的信息系统应与基础信息平台实现连接,基础信息平台必须具有对相关部门信息子库进行定义相关视图及权限、数据维护的功能。2.3公交出行者各类乘客是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者。乘客对信息平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出行前和出行中希望得到的公交信息,从而对乘客出行行为的规划和出行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城市公交系统使用者获得的公交信息大多数是静态信息,表达方式很单一,获取手段也具有局限性。但是在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的环境下,乘客能随时随地享受信息平台提供的服务,能够获得全方位多渠道的实时动态公交信息,这些信息能够通过多种技术和终端到达乘客端。

3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围绕信息的收集、及时、有效的交通管理展开。因此,在综合应用GIS技术、GPS及地图匹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无线通讯技术、IC卡技术、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需求,在综合考虑信息化集成模型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其中,底层的核心数据存储层的主要作用是把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相关数据变成交通管理可利用的知识财富,具体功能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结构化、整理等;技术支持层主要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构成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中间服务层是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内外部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信息过滤、权限设置、信息定制等;而最外层则是基于角色的Web访问层,它主要是为使用各方提供安全、方便、无障碍的信息访问门户,具体功能包括信息的浏览、查询、搜索、订阅等。上述四个层次的功能需要通过必要的软件技术支持才能实现,所以在各部门的实施过程中,软件的体系结构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底层的核心数据库实行无缝连接,并且数据模型支持跨网络系统,可以表达不同来源和异构数据对象,这也是由城市交通管理现有应用软件使用不同数据格式所要求的;(2)技术支持层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特殊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主要用于公交车辆及客流信息的收集、等;(3)中间服务层应该包括各种机制,支持定制应用的快速开发,如工作流、数据镜像、信息生命周期等,并且支持根据不同角色定制特定页面和互操作的XML技术;(4)最外层必须具有以Web为中心的构架,这样才能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和灵活的数据接入方式,支持与各种异构信息系统互操作的企业应用集成。

4结论

公共管理体系范文4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traffic safety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task,which requi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ublic traffic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syst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hanc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关键词:科学管理;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

Key words: scientific management;public transport;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59-04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大城市的命脉,这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关系到城市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公益事业。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相继发生了多起公交车辆燃烧和安全生产事故,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加之近两年在雾霾治理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各城市分别采取不定期限行政策,无形中增加了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压力,其中安全管理无疑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本文首先主要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继而通过引入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对当前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和安全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

1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现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活动息息相关,其安全性直接决定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我国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整体的运营管理状况并不乐观,其安全管理和日常运营管理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难度,加之近两年来雾霾治理政策实施过程中,全国各大城市不定期限行,客观上加大了公共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此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1 安检措施缺乏

我国公共交通具有公益、大众以及便利的特征,这部分特征的存在,则使得公共交通运行安全处于公共安全范围内,即需要能够做好相应的安全检查工作。安检措施方面其经常应用在铁路运输、民航以及公路运输等公共出行方式中,在这几类安检工作中,安全检查措施可以说是对出行安全进行保证的基本前提。而在目前的公交车出行当中,很多地区根本没有开展安全检查措施,即在城市公交车中,任何人都可以乘坐,不仅在乘坐时没有专人查验,且没有专人值守,根本无法判断乘客是否携带危险品上车,而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事故高发的一项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较多的乘客携带汽油乘车、报复社会导致公交车爆燃的情况,因此导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伤亡情况,该种情况的出现,同现阶段我国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安检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1.2 管理不到位

在公共管理安全体系建设中,科学管理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管理,则会因此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如在前些年成都发生的一起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当事故发生之后,无法找到公交车安全锤,乘客在危险情况下不能够破窗逃生,同时,公交车存在较为严重的超载情况,进一步加大了事故后果。厦门BRT发生的一起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当公交车已经发生着火情况之后,司机却没有立即停车疏散乘客,而是坚持将车开到站台位置停靠,在着火情况下,该种操作方式无异于火上浇油,对事故的发生以及扩大起到了加剧的作用,并因此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此外,当厦门BRT完成建设之后,就已经有市民对BRT快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向政府提出了解决建议。可惜的是,在建议提出之后,相关部门并没有对问题进行积极的采纳,并最终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可以说,这部分情况的存在,同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的关联,正是管理方面不到位情况的存在,不仅直接导致事故发生以及后续的救援,且因在事故情况下没有做出正确处理导致事故向着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

1.3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缺失

在公共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公众往往会进入到一个慌乱而无助的状态,在该种情况下,良好的公共安全常识可以说是保证公众自救的关键依据,而在现今城市交通当中,公众在基本公共交通安全常识方面却存在十分缺乏的情况,如即使公交车已经满员,仍然要挤进去,并使得公交车达到了饱和,乘客在车上即使连正常的移动都无法进行。在该种状态下,如果因各类因素的存在发生爆燃事故,可想而知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在拥挤的公交车当中,乘客逃生将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而从安全角度考虑,如果在公交车的运行过程中就做好最大载客量的限制,那么即使事故发生,乘客下车自救的机会则将增大,也将有效降低事故后果。对此,就需要能够积极加强公众在公共交通安全方面的意R,通过意识的加强做好日常出行防范、以此对交通事故以及事故后果的扩大起到积极的防范作用。

2 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对策

2.1 构建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网络科技加强安全监控

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遵循企业为主、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企业通过自筹资金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集群调度系统、智能场站建设和公交站点信息服务系统等的建设与维护,以及员工培训等投入,并纳入企业经营成本。提倡由第三方机构参与公交信息建设和服务,政府对涉及公众服务和行业管理等信息内容购买服务。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以提高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效率。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细节虽然因城市而异,但是都有一个通用的模式,见图1。

2.2 加强安检

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乘客积极开展安全检查,是实现我国交通安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在从源头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基础上实现对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在所有交通工具当中,飞机事故率最低,除了飞机自身可靠性以及较高的飞行技术保障之外,安检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在乘坐飞机时,其所开展的安检工作十分严格,不仅需要在过安检时要做好包裹以及自身携带物品的扫描,甚至是一瓶矿泉水都不允许带上飞机。而同飞机相比,公交车基本上不存在安全检查,乘客是否携带危险品上车,谁也不能够掌握,而这也可以说是影响公交运行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对此,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就需要能够对公交系统的运行安全引起充分重视,在城市公交系统当中强制安检。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安检技术十分成熟,通过在不同公交车上做好安检设备的安装,则能够从技术层面对不法分子作案的可能性进行杜绝。同时,在对安检设备安装时,也将会因此提升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对此,政府则需要能够加大城市交通安全方面投入,在该方面加大补贴力度,或通过对公交运营价格适当提升的方式抵消安全设备带来的成本负担。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同人的生命相比,设备成本负担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2.3 科学管理

管理的科学与否可以说是对社会现代化情况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志,要想真正实现安全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科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之前我们提到的公交车爆燃事故当中,公交车超载情况既是对管理缺位的一种充分体现,也是对公共交通事故后果的加剧。作为城市公交公司,不应当不加变化的对公交车辆进行安排,而是需要根据城市不同时段人流情况对公交车辆进行合理的调配,以此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动态管理,即在对本城市交通情况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流、增加运力以及科学规划等方式避免出现超载情况。而除了做好公交超载情况的科学治理之外,也需要能够在城市公共交通当中做好运行方面的强化管理,即在做好视频监控设备安装的基础上对公交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将公共交通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其逃生工具、安全门以及卫生消毒等方面的维护可以说是对公共交通安全进行维护的重要措施,虽然这部分工具从外观角度看来并非关键内容、甚至在平时交通运输当中很少用到,但却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4 加强公共交通安全教育

在城市交通安全工作当中,做好公众的交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该类安全教育的开展,则能够帮助司机以及乘客都能够形成好的交通安全常识,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形成基本的安全考虑,在外出以及工具乘坐之时就能够做好各类安全内容的防范。在事故发生中,不会惊慌失措,在临危不乱、科学有效开展自救的情况下,在保证自身安全、避免此生事故发生的同时做好帮助协作作用,降低事故后果。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有序逃生,降低灾害伤亡,可以说,这部分能力非常重要,也绝非依靠乘客的自我认识就能够形成,而是同长久的公共交通安全教育分不开的。在该项工作实际开展中,要充分重视、严格落实,避免该项教育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需要在公众当中经常开展,无论是普通的乘客还是司乘人员,都需要定期的接受这方面教育。同时,交通部门也需要在城市当中定期开展交通事故演习,加大媒体如报纸、电视对该演习活动的宣传,通过该种方式使公众能够在心灵深处对公共交通安全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在共同实现公共交通事故发生情况防范的基础上提升自我自救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公共交通事故发生所引起的危害。

2.5 构建良好的社会安全网

在整个社会当中,公共交通安全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一项内容,而同社会上公共卫生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以及建筑、医药等各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并共同形成公共安全。虽然在公共安全这个较大的领域当中,安全的不同方面具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时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如在前些年贵阳公交车爆燃事故中,携带汽油上公交车、点燃汽油导致公交车爆燃的犯罪嫌疑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举动,即是因为其在生活中怀疑其妻子出轨,为了对心中愤怒进行发泄所作出的报复社会举动。而在厦门公交车爆燃事故中,犯罪嫌疑人作出犯罪举动的原因,即是到当地派出所更改年龄遭拒,在诉求无门的情况下决定以此方式报复社会,并因此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这部分案例的存在,都充分体现出了社会安全网对交通安全事故预防方案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事故当中,犯罪嫌疑人自身因素固然重要,但试想一下,如果这部分不法分子心中的诉求以及不满能够得到满足以及释放,则可能会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对此,就需要政府部门能够秉承为民服务的原则,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使具有诉求的民众具有申诉的渠道以及途径,则不会因诉求无门导致绝望、不会因绝望而做出报复社会的行为。除了做好群众正常诉求的满足之外,政府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民生的改善工作,对普通民众的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医疗方面做好保障,在使普通民众具有生活保障的情况下形成好的社会安全网构建。

3 实践研究――上海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

2013年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关于推进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以巴士集团、浦东公交两大集团公交信息化示范工程和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公交行业信息化工作,目前已基本建成集行业监管决策、企业运营调度和公众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公交行业信息化体系框架。按照“掌握现状、找出规律、科学诱导、有效指挥”的总体指导思想,以一机三屏的方式,全面、实时整合、处理全市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领域车流、客流、交通设施等多源异构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实现跨行业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交换,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交通综合信息应用服务体系。

中心城区基本实现一体化车载信息系统全覆盖(如图2所示);完成150个公交首末站的RFID基站建设,2000辆公交车安装了RFID电子标签;完成2111个POS机改造工作;完成945辆公交车的智能投币机的改造安装工作,试点265套客流采集仪对上下车客流进行采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道路交通状态判别与实时展示,以可变信息标志,展示道路交通状态等实时信息和交通视频(如图3所示)。通过车载信息系统,畅通了数据的采集渠道并实时传递,与公交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交互,公交站亭建成1600块LCD55寸显示屏、1700根太阳能电子站牌实现了车辆实时到达信息的,继而通过客流量监控界面(如图4所示)实时调控车道信息。4600余站点通过手机扫描设置的二维码标识,获知该站经停公交车的信息。基于智能手机“上海公交”APP的个性化服务,除了具有出行规划、线路站点查询等功能,目前已实现965条公交线路的实时到站信息,并具有公告和线路评价等互动功能(如图3所示),为新一轮智慧公交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总体来看,公交监管系统可对企业服务质量、运营安全、运营成本进行动态监管和定期评价,实现对人员、车辆、线路的过程化管理,增强行业优化配置车辆、优化公交线网布设的能力,提高了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

4 结语

在我国现今城市发展建设、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交通安全也具有了更高的诉求。在上文中,我们对科学管理加强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安检工作的加强,能够避免不法分子有机会实施犯罪;通过科学的管理,有利于实现公共交通安全隐患消除的基础上提升交通工具运行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通过公共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公众在形成较高危机意识的情r下掌握自救知识,减小事故伤害;通过良好社会安全网的构建,则对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在未来工作中,需要交管以及城市管理者能够从上述内容着手,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切实提升公共交通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纪志龙.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J].人民公交,2014(01):46-49.

[2]胡杏.浅谈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理念[J].青年与社会,2013(12):44-46.

[3]章继光.城市公共交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J].交通与运输,2013(03):55-56.

[4]吴晓武.广西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1(09):106-111.

公共管理体系范文5

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公共部门的界定。从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将社会部门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和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被称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本文所研究的公共部门包括第一部门和第三部门,即国家机关和非营利组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我国的兴起,主要立足点还是企业,主要目标还是要研究如何以较少的人力资源投入获得较大的效益产出,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收益。而公共部门在管理方法上自然与作为营利机构的企业大相径庭,因为公共部门代表社会公众,主要目标是公正、公平,而企业追求的主要是利润,效率、效益是它的典型特征。这就决定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单纯的照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必须根据公共部门本身的特点探索出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安排与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要有系统性,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重点转到人力资源系统的建立。即在人力资源规划指导下,把优秀人才招纳进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人力资源体系包括:招聘系统、全员绩效考评系统、全员教育训练系统、薪酬福利系统等。

(一)建立规范公正的选人与用人制度

1、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环境。大力推行个人择业的双向选择制、用人单位的聘用制。继续实行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另外,公共部门必须为成员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以满足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和人才创新的制度环境,真正实现公共部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标准。在选人、用人中,公共部门力求德才统一,但由于公共部门是为社会公平、公益服务的组织,加之很多非营利组织还有较强的志愿性,因此其成员的道德品质应高于社会整体人力资源的平均水平,成员之间要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成员个人要有很高的道德自律。所以,公共部门须比企业等营利组织更加注重职员的“德”,在处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以德为先”。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公平而富有竞争性的薪酬激励体系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何设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指标体系,是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的重点和难点。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公共部门必须健全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以此研究制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考核标准,当前应该尤为注意量化考核指标的设置。凡能量化的指标,应该尽可能量化,以强化考核指标的可比性和可度量性,最大限度减少考核中的主观随意性,使定性考核建立在尽可能清晰明确的定量考核基础上。

2、和奖惩制度脱钩,实行独立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应独立出来,作为一种单纯的考核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经验的手段,旨在激励人们为组织尽力的责任心,通过长期的绩效评价积累再进行奖惩,才有可能确保人们对管理的认可。

3、完善公平而富有竞争性的薪酬激励制度。要想使薪酬发挥激励作用,必须在组织内部构建具备内部公平性的薪酬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同时关注组织外部的薪酬变化,保证组织薪酬的外部竞争力。改革公共部门晋升机制,增强职务与职级的激励机制,充分拓宽组织成员职业发展空间,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

(三)打造适合公共部门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制度。教育与培训作为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不同岗位与需要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旨在提高公共人员的智力水准、政治和业务素质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一个训练活动和提高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公共人力资源的政治思想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的要求,对公共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培训要有重点,有的放矢。要突出博而专的知识结构与综合应用能力、吸收与借鉴能力、消化与转化能力、科学预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另外要注意培训评估,贯穿培训中和培训后两个过程,了解培训目标达成情况。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文化管理

当组织的制度建设趋向成熟稳定时,公共部门应该开始考虑组织文化的建设。公共部门比企业更需要鲜明深刻的组织文化来引导成员的行为。传统的组织文化更新滞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选人用人制度、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难以实施。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文化管理必须配套,这样各项制度才能落到实处,公共部门活力、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因此,营造组织文化,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强调组织的价值观、意识、思想、信念、情感、态度等“软件要素”,推行“文化制胜”的软管理模式,用组织文化去规范、引导和激励成员,从而使成员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文化管理就是注重运用微妙的文化暗示,运用价值观、道德规范、情感等精神要素,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隐性的、内在的管理,施行心灵塑造,引导行为取向,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人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促使人们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营造开放和谐的文化氛围。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培养成员的群体价值观和强烈的团队精神,增强部门的凝聚力、向心力,把广大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实现社会公平,搞好公共服务的大目标上来。

(二)依靠伦理道德因素进行德治管理。德治管理,就是通过建立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依靠领导者自身的品德、才能、情感,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素质的提高、修养的完善,实现对人的内化控制。它要求人们重视伦理道德因素在管理中的评价作用,主动运用道德因素来约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促使组织成员形成良好的品德风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公共部门具有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殊性,要求其工作人员比企业员工具备更高的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精神,推崇“奉献”的“公仆”意识。

(三)确立“能力本位”的核心价值观,并加以制度化。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形成了一些诸如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观念,重人情关系,轻能力培养,这些观念所弥漫出的组织氛围和管理文化产生了维系传统制度的作用。组织“能力本位”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组织环境,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核心价值观念应制度化到各项工作环节中,得到组织成员高度和广泛认同。

公共管理体系范文6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但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各种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各种矛盾互相交织,经济风险频频发生。在我国目前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由于失信成本较低,代价较小,导致失信行为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失信行为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对我国经济转型和软实力的提升带来消极影响。作为负有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公共图书馆也同样受到读者失信行为的影响。偷窃、污损书刊、撕页开窗、借书逾期甚至不还、恶意下载数字资源等行为都是诚信缺失的典型表现。这些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文献资源的完整性,破坏了图书馆正常的借阅秩序,加大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图书馆管理的人力和物理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其他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征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公共图书馆对失信行为的管理、建设读者信用管理体系应成为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信用管理实践的探索

近年,我国图书馆界也开始不断探索读者信用管理的途径。2014年4月,上海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会议,会上宣布上海市237家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信息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此使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约束,从而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如果市民拖欠水、电、天然气等费用并经多次催缴无效,或者逃票乘坐地铁,都将留下信用污点,并产生联动效应,其利用图书馆服务和资源的权利将受到制约。同年4月,杭州图书馆走出馆门,联合杭州市民卡公司,为全市800万市民卡用户免费开通图书借阅功能。只要有市民卡,就可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在杭州图书馆各服务网点借还书,并无需支付任何押金。利用杭州公用信息平台,读者的信用记录将直接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失信行为将受到惩戒。上海和杭州图书馆界读者信用管理的实践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界信用管理的先河,值得公共图书馆在读者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三、构建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公共图书馆用户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构建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首要条件。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管理应关注图书馆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感受和体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积极控制和防范图书馆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所引发的信用风险。尤其对于客观因素引起的用户失信行为,如地震、暴雪、台风等自然灾害使图书馆用户无法按时归还书刊导致借阅逾期,就可以在坚持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给予人性化处理和协调,可采取减免逾期费、延长借阅期限等方法灵活处理,不按失信行为进行惩罚,营造用户信用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努力避免潜在的信用风险。

(二)系统科学性原则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系统论的要求,各个信用指标之间应当紧密联系,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整体,并避免信用指标间的交叉重复。信用指标的确立、计算和评价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科学合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防止主观臆造,加大信用管理工作的难度。信用指标来源要客观稳定,注重细节而又顾全大局,不仅要有利于对图书馆用户的信用管理,更着眼于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整个读者信用指标体系的建立很难一蹴而就,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不断增强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三)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相结合

读者的信用评级是其利用图书馆活动的综合评价。在选取读者信用评级指标时,选取能客观反应读者利用图书馆服务和资源活动中的定量分析指标,在读者信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影响信用因素本身的多样性和信用评级的复杂性,仅采用定量指标难免过于片面,如读者本人的个人素质、社会贡献等在定量指标中就难以反应。因此,除了应用定量指标外,还应该采用定性指标进行信用评级。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前提。只有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才能真实反应读者的信用状况。

四、公共图书馆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信用宣传,提高读者信用意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型而来,信用基础较为薄弱,全社会还未完全形成“守信用、重契约”的社会风尚,因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还有待时日。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社会教育,因此,公共图书馆应配合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承担起自身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使命。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讲座、展览、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服务方式开展多样化的信用宣传,提高读者的守信意识和觉悟,倡导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风尚和舆论氛围。

(二)建立读者信用数据库

信用数据库是建设图书馆读者信用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全面了解读者的信用状况,分析读者信用行为,为读者信用评级奠定基础。读者信用数据库可以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基本信息是指读者的个人信息,包括读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有效证件号码、职业、职称、单位及其地址、健康状况、电话(固定电话或手机)、微信号、电子邮件、研究方向和兴趣、特定信息需求等情况。读者基本信息是图书馆建设读者信用管理体系的最原始的信息来源,是建设信用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供个性信息服务的依据。信用信息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活动中所产生的信用记录,如借阅历史、超期罚款记录、数字资源下载记录、电子阅览记录、书刊阅览记录、图书馆活动参与记录、志愿服务记录、遵章守纪情况以及各种奖励和惩戒记录等,这是读者信用评估的原始来源,将初步决定读者信用状况的优劣。

(三)建立读者信用评价体系

图书馆信用评估是指图书馆信用部门根据读者在图书馆活动的信用记录,采取科学的评价模型,对读者的图书馆信用状况给予评价和判断。公共图书馆读者信用评级可借鉴国际通行的“四等十级制”,实行“三等七级制”。读者信用可分为以下7个等级:AA级(信用优良),A级(信用较好),BB级(信用一般),B级(信用欠佳),CC级(信用较差),C级(信用极差),D级(无信用)。读者的信用评级宜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定期(如满一年)对读者的信用状况进行更新,根据信用指数的评价结果,提升或降低其信用等级,并给以奖惩,引导读者重视建设自己良好的图书馆信用体系。

(四)共享社会信用信息平台

目前,银行系统已经实现用户征信体系联网,个人银行信用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中都可以查到,经济信用状况一目了然,但在银行系统外还存在如房产、海关、司法、税务、工商等“信用孤岛”。因此,公共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要竭力避免成为“信息孤岛”。在其他行业有不良信用的公民都是图书馆的潜在用户,一旦成为图书馆的现实用户,就给图书馆带来潜在的信用风险。因此,图书馆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在完善自身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主动走出馆门,积极寻求开展行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合作方式,把图书馆用户的信用状况纳入到社会征信体系中去,使分散的信息跨行业、跨部门流动起来,这对于图书馆防范用户信用风险、提振整个行业的信用信心、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