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作文范例6篇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范文1

当前,世界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繁荣、富强,就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民文化知识水平。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即使一个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但只要它有智慧的人民,有重视知识的传统,那就可以断言:这个国家是有前途的。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目前很富裕,却供养着一群“不学无术”之徒,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它一定会渐渐地衰落下去。

历史上的唐朝之所以形成“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除了皇帝的开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各行各业科学技术得以充分发展。国内人才济济,国家力量强大、威震四海。

古时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被视作神的行为。每逢大旱,老百姓就杀猪宰羊。送上祭坛,磕头求神,听命道士呼凤唤雨。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太愚蠢可笑了,然而它正是没有知识而导致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知识,有了人工降雨的办法,即使遇上大旱,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老天”也不能卡我们的脖子了。人定胜天,就是因为人们有了知识。

由此可见,国家的繁荣、富强是离不开知识的。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范文2

关键词:测量船 装备 文化

中图分类号: U67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77-02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测量船装备文化则是测量船在装备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基本制度、管理方法,以及测量船装备在设计、研制、管理阶段特有的质量要求及其成效。但由于对文化功能认识不足,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对文化探索不够系统深入,测量船装备文化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装备文化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不能发挥其“魂”和“纲”的作用来统领测量船的装备管理工作。所以,研究测量船装备文化,大力推进测量船装备文化建设对科学化管装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 推进装备管理文化建设需沉淀形成鲜明的组织管理文化

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人,在测量船装备管理活动中只有把装备文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并举,才能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

(1)以系统化的方式统筹要素资源。装备管理是全系统、全寿命的管理。在管理中不仅涉及经费、物资、器材等有形资产,同时还涉及人力、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在这些资源中,人始终是核心,只有将人力资源与财力、物力资源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如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力量薄弱,就很难确保装备质量和日常检查维护的效果;如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落实制度不严格,再好的制度规章也只是一种虚设;如果组织文化不健康和谐、积极向上,就很难激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高质量、高标准地实施装备管理。所以,相对于“以物为中心”的“人本管理”需要在运用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发挥,营造良好的组织管理文化。

(2)以制度化的方式规范职责要求。在文化本身的领域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则是个体与他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参与工作的方式、日常行为方式和基本的规章制度等。所以,要使所有的装备要素资源能协同工作,则需要加强对这些要素资源的合理分配,需要以制度化的方式明确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定位及相互关系。装备管理是具有严谨规律性和科学性的实践活动,没有规范就没有依据,只有健全装备管理法规体系,明确职责分工,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规范职责要求,以强化监督、督促各项法规制度的落实;通过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以专业化的方式提升人员技能。测量船装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层面多、范围广、纵深大,专业素质要求高,既要有组织型的管理骨干,又要有专家型的技术能手。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测量船的装备管理水平,只有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专业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多层次、多结构的装备专业人才队伍才能确保装备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组织管理文化建设就需要培训和发掘测量船中每个人的技能,以使每个人都能尽其天赋之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适合他的等级最高的工作。

2 推进装备管理文化建设需挖掘形成独特的知识管理文化

知识是融入了人的智能的信息,知识管理是促进文化形成、传递必然途径。装备知识是装备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推进测量船装备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知识管理,通过知识集约汇聚文化资源,通过知识应用体现文化价值,通过知识创新展示文化魅力[2]。

(1)通过知识集约丰富学习资源。知识集约是知识管理的首要环节。知识集约过程是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是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的知识转化过程。知识集约就是要不断地搜寻、发现和挖掘装备学习资源,创新方法、开辟途径不断地汇聚、整理装备资料,并形成丰富的装备知识库。

(2)通过知识应用拓展管装方法。知识应用过程是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和创造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在装备管理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开创性地进行装备维护,不断提升驾驭装备的能力。

(3)通过知识交流提升能力素质。知识交流是扩展组织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要丰富知识集约,要拓展知识应用,要激发知识创新就必须提供和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加快知识的流动,激发创新的灵感,碰撞智慧的火花。装备管理不能“闭门造车”,装备管理更不能“因循守旧”,在装备管理中要善于开启知识交流的大门,通过技术交流对话、管理经验交流、设备故障排查方法推广等形式相互借鉴,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开辟网上论坛、开发装备知识管理系统等,为知识交流开拓空间。

3 推进装备管理文化建设需培育形成先进的质量管理文化

装备质量管理工作中,不仅是要遵循装备维护规律,严格落实制度和标准,关键是要领会质量文化的内涵,把握质量管理的实质,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追求卓越,形成全人员、全组织、全过程、多方法的全面质量管理氛围[3]。

(1)科学管理与质量理论发展同行。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而科学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无限趋近,坚持装备科学管理就是实施装备质量管理。科学管理探索的过程就是质量理论发展的过程。随着我们对装备科学管理认识的深化,装备质量已扩展到装备工作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经济性和服务保障的范围,同时也把装备生产过程延伸到论证、研制、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管理,预防性维修和风险控制已成为测量船装备管理的重点。

2)流程改造与质量标准改进并举。质量实践体现为确保实体与需要和期望有关的性质得到持续满足的完整过程。作为八项质量原则中的“持续改进”,强调对流程活动、项目的不断优化,是一个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在装备管理活动中要遵循PDCA和SDCA循环,不断地改进装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断改进影响装备管理的标准、流程和制度,并把“零缺陷”和六西格玛等理论引入装备管理过程中,以先进理念促进装备管理[1]。

3)质量实践与质量文化发展协力。文化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教化培育功能,同时还具有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要促使装备管理持续改进,就要有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机制,而这种改进的原动力就是要有与之适应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质量目标没有尽头,质量追求永不停歇,质量工作永无止境,在装备质量工作中一方面要遵照质量规范,落实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还要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和追求卓越的前进意识,不断确立新目标,不断超越新期望。

参考文献

[1] 曹永一.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1).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范文3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知识状态系统 外部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知识活动、知识型员工等词活跃于学术界和企业界。比如,李东认为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第一资源,从事知识产品生产以及为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组织框架的企业形态,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新企业既追求创意也追求理想,它激励着企业不断创新”。研究者以期通过对与知识相关的各因素的研究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状态系统是知识型企业的内部系统,对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研究对知识活动以及知识型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也成为学术界重视的问题之一。而知识型企业又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因此,它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动力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期对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主体因素

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处于社会之中,受到外部知识源的影响,诸如高校、同行竞争者、顾客等,在此,本文统称为相关企业主体。当然,政府也是很关键的一个主体。

1、相关企业主体。知识型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或者可以说,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是知识发展的结果。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优劣,也就影响了知识型企业发展的效益和规模。假设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知识来源除了自身原始知识之外,由n个相关企业主体提供,那么知识型企业的收益R就可以用自身知识效益R0和相关企业主体带来的知识效益Ri的总和来表示,可以简单地用以下公式表达:

R=R0+■Ri=R0+■[PiQi-(Fi+ViQi)] (1)

其中,P表示知识产品的价格,Q表示知识产品数量,F表示获取知识的固定成本,V表示单位变动成本。从该公式可以看出,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优劣与从相关企业主体获得的知识支持呈正相关的关系,相关企业主体提供的知识价值越高,数量越大,则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越优(表现为获得更多的知识收益)。而相关企业主体对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改善的一个具体作用路径和作用效果,则又视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下面,就以高校为例来进行分析,以便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完善的过程中更好地选择与相关主体合作的时机、合作方式以及合作时间的长短。

高校,相对知识型企业来说,知识密集度通常要更高,因此,在二者合作的情况下,前者是知识输出方,而后者是知识输入方,知识流呈强单向流动。他们的合作针对性强,由于高校的知识资源丰富且创新能力强,是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其知识状态系统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通常他们的合作是基于核心技术的突破,获得的知识单一但是强大。属于模块化的知识创新,但对于知识型企业整体知识状态系统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短期合作中,知识状态系统的其他模块通过知识解耦和知识重构为吸收引进的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是整个系统对某一模块的吸收,因此知识状态系统具有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将其内生化,成功将外部知识与原有知识融合起来。为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提升注入突破性的新知识。但如果知识型企业与某一特定的高效建立长期的知识合作关系,则知识创新的边际绩效将逐渐下降直至出现负增长,对知识状态系统的优化作用也随之减退,直至不再有积极作用。原因是:第一,随着合作的深入,知识外溢的途径增加、数量也随之上升,致使企业核心知识外泄的风险加大。第二,长期的合作需要企业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因为高校提供的外部知识很强大。但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使原有知识模块解耦和重构,会减弱模块间的链接能力,进一步使其对外部知识的内生化能力减弱。使得在短期合作中追求的模块化创新逐渐演变为系统创新,影响到整体架构。第三,企业对同一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吸收过多,逐渐使内外知识边界模糊,减弱了知识资源的差异性,出现同质化现象,使得由外部知识资源引发的企业内部知识创新能力衰退。第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是为了实现突破式的创新。而通常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首先是有一定的“种子知识”存量的(“种子知识”是企业出于对未来技术创新需求的一种预测而准备的,以便随时可以适应这种创新趋势和及时获得相关创新知识),而“种子知识”并不是企业的业务知识,一旦这类知识增多,会导致企业偏离主要业务,并加重企业负担,从而挤压了部分创新绩效。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校对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影响是短期快速优化、长期则优化作用减弱。

2、政府。相比其他企业来说,知识型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更高。尤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知识型企业作为初生并且发展强劲的力量,是各国改变竞争格局的手段。因此,政府要指导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方向,引导知识型企业的发展速度,监督其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是知识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也就是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从公式(1)也可以看出政府的一定作用。政府对知识产品的购买可以增加Q;而政府对知识型企业的扶持政策,或是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则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F或是V;当然,政府的这些经济行为或是行政手段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知识产品的价格P;还可以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监管来间接地推动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资源因素

虽然知识型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没有传统企业高,但其发展还是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持的,最重要的就是知识资源。

1、知识资源的数量。纵观国内外知识型企业发展良好的地区,几乎都是高校和研究机构聚集的地区,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无一例外地有着充足的知识支持。这说明,知识资源的数量和规模是发展知识型企业的前提条件,一个地区知识资源聚集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知识开发、利用、共享和创新的可能性和持续性。这也是知识状态系统升级的一个必要条件。根据克鲁格曼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也可知道,只有知识资源越丰富,各知识型企业才越有可能从中筛选出自身需要的知识,从而巩固和发展知识状态系统,推动知识型企业的发展。

2、知识资源的质量。除了要拥有数量之外,知识资源的质量也是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优化升级的一个基本条件。这其中包括知识的密集程度、知识的相关程度、知识创新的成本等。

知识的搜索和筛选是知识型企业开展知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环节的成本很低。但对于主要依靠隐性知识来获取竞争力的知识型企业而言,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有效知识的选择。因此,知识密集程度越高,则其搜索成本越低。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很难借助信息技术,而主要依赖于双方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如果知识的相关性不高,致使知识共享的双方知识不对称,彼此的知识及知识行为不易被对方察觉和理解,引发共享困境。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求经济利润,缩减成本也是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何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减少演化所需的时间是其获取竞争力的方式之一。知识资源的质量不高,则导致种子知识存在的可能性较低,即未来进行知识创新的成本就加大,阻碍了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化,也为系统内部的提升埋下了潜在风险,比如诱发机会主义行为。

三、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环境因素

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1、市场环境。施莫克乐(J.Schmooker)在《发明与经济增长》中最先提出了市场推动模式,认为一个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变也是如此。最初,某些对市场敏感的知识型人才首先感知了市场的细微变化,而捕捉了种子知识,在系统内部进行保存和缓慢的积累和创新。等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经显著化时,知识型企业为了生存和利益,必须与市场同步,调整企业的知识产品,从而启动被保存的种子知识,在整个系统内传播和共享,调整知识状态迎合市场需要。当这种调整在整个企业内进行后,知识状态系统演化就出现了,并带动整个行业的演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也得到满足。因此,市场也是推动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可以简单的用图来演示,如图1所示。

2、文化环境。在上文,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化主要指的是隐性知识。因此,文化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依赖其载体——知识型员工的接触。而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把文化环境再分成文化背景和企业文化两部分,它们分别作用于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阶段。

首先,一个人成长的文化环境会影响到其性格的塑造,面对新事物的态度,是冒险型还是保守型,这对培养员工对市场、对知识的敏感度至关重要。另外,对人际交往的喜好程度也受其影响。隐性知识难以表达,要使其传播有效,需要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接受者两者的共同努力,交流顺畅,信息表达的准确,接受者理解到位。在开放式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相对喜好人际交往,获得了较多的交流技巧和经验,有利于开展知识共享的相关活动。

其次,知识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可以分为保守型和开放型。保守的企业文化依赖的是规章制度来监管企业的运作,而开放型的企业文化则更利于员工的交流与合作。自由的企业文化,不会限制员工的行动,更不会束缚员工的思想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隐性知识的传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构建了复杂的知识网络,使得知识创新的可能性加大,加速了知识状态系统的调整和演化。因此,企业文化环境对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作用也是显著的。

四、结语

知识型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其知识状态系统不断演化的过程,因此,了解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原因,有利于知识型企业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保障知识型企业顺利发展。本文通过对影响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主体因素、知识资源因素以及市场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种主要的外部因素推动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以期对知识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东:论知识型企业及其特征[J].上海企业,2001(4).

[2] 野中郁次郎:知识创新型企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陈川:技术创新——知识经济中的经济增长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3(2).

[4] 许国志等: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5] 赵坤、孙锐: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自组织和他组织[J].科学学研究,2007(4).

[6] 陈国权:人的知识来源模型以及获取和传递知识过程的管理[J].中国管理学,2001,11(6).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范文4

一、“固步自封”的知识局限,会影响教学的之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人类的文明,人类的发展无一不与传授知识密切相关的?

作为教师,自身感到时代赋予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从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没有就此而停止过。这就让我们作为教师的进行深思,靠原有的知识能满足今天的学生需求吗?对学生来说,就好比茁壮成长的一棵棵小苗,更须充足的阳光雨露及各种“养料”。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正是他(她)们需要的“养料”吗?为了使这些小苗长势茂盛,教师更应该设法给小苗施加利于他(她)们成长的“养料”。他(她)们有了这些“养料”会对自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脑会变得聪明发达;手脚会变得灵活敏捷;做人会变得得体圆满;学习会变得日益提高。

就目前的一些状况,教学中免不了有一部分年龄大的教师,从知识的结构看,与年轻的教师稍有差距。虽然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是只要扎实工作与学习,有一颗上进的心,那么也会使自己积极起来,拼搏起来,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需要。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足以说明人的努力与拼搏精神。今天的教学发展,就需要有拼搏型的教育者。而固步自封的思想,不但适应不了今天的教学发展,还会影响教学的发展。

二、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有创新精神

为了使新型的教学方法得以体现,作为教师,应抱远大的理想,去追求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

在教学中已不是老式的“满堂灌教学”而是凸显启发探究精讲多练;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教之前,学生自主学习(或进行预习),将课中的知识难点,先进行尝试性学习,初步解决疑难。无论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是否解决。教师都放手让他们去做。全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围绕教师要进行教学的课文进行探索。并留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的给予鼓励,错的当场改正。多以表扬鼓励为主,不予批评。批评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语气要温和得体,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平等的,正像时间老人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有适应时代所需的教学方法。

所谓“时代所需”,就是要在教学中,能适应今天的教学,而适应今天的教学就得努力拼搏,探究教学方法。只有在探究中吸取经验,加大力度,才是真正的努力创新。做到了这些,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

三、 提高与为教学质量要与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教学条件具备的学校,能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及成绩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当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只能靠教师多动脑筋,设想一些既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又易接受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种新教学法的产生,都是以传统的方法为基础并改革创新,最后得出适应于教学的新方法。在学习中,凡是学校不具备一些电化教学,不必强求。只要教师心中已经有这种认识,有这种紧迫感就可以了。搞好教学工作,是全社会教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每一位教师,要认清形势,开拓进取,才不损教师的光辉形象。

四、 提高与为教学质量是形势所需

当前,学生的识字能力,用词造句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讲还是不能达到要求的。

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实际作业中答卷中,口语交际中,作文的篇章情况等。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语文知识不雄厚一些基本的知识,学生模糊弄不清,导致语文知识的连贯性差,用词造句的能力差,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差等。据此,作为语文教师,把上述问题作为具体突破,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会更好些。

只要相关的语文知识弄懂了,对于上述知识难点,学生就会迎刃而解。这对提高语文质量大于好处。提高语文质量,这是人人值得关心的问题。因为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学习各科都有好处,是形势所需。

综上所述,文中所述四方面的问题,是提高语文质量的重要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的你们是否有同感呢?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范文5

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内容和任务是教学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德行。知识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任务和方式,但教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和方式不只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必须促进能力和德行的发展。社会影响、个人努力和先天素质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知识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基本因素。知识与能力相互制约和促进,但究竟如何制约和促进,古今中外的认识莫衷一是,必须继续深入研究。科学认识的概括结论是:不同知识促进不同能力发展既有一般规律,也有不同特点、规律和方式。数学、语文和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知识有不同的领域和层面,需要不同的能力和有效教学方式,不同知识教学活动应该根据不同知识领域、层面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有效教学方式,促进知识的有效教学、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对知识与能力相互关系认识的历史演变

知识与能力的本质及其关系不一定等于人对知识和能力本质及其关系的认识,但人在现实中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则与人对知识和能力的本质及其关系的认识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世界哲学史的发展基本遵循从古代重视本体论研究到近代重视认识论研究、现当代重视价值论研究这样的轨迹,但就是十分重视认识论研究的近代哲学也没有把知识与能力关系的问题作为重要问题深入研究,而是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语意不详的命题为主流,抑制了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和实践。现代人不仅认为知识与能力相互制约和促进,而且特别赞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对知识教学究竟如何促进能力发展,既没有全面深刻认识,也没有落实到位。

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就有不同观点。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反对学富五车,胸无一策。《论语?为政》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述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和区别。“学而不行,可无忧乎?”“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都是对死记硬背、学用分离的质疑。荀子强调人的先天能力和目的性对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他在《荀子?解蔽篇》中提出:“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王充早于培根1500多年就在《论衡?效力篇》中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的“知为力”命题。强调知识对能力的重要性,认为人要提高能力必须学习知识。

在古代西方,柏拉图早就说过:“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能力”。在《理想国》中,他深刻阐述了知识与能力、能力与心灵的关系。认为教育不像有些人所说的,可以把知识装入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心灵有善有恶,善的心灵指挥眼睛走向光明、善,恶的心灵支配眼睛朝向黑暗、恶。在坏人中,也有很精明的,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坚决用来为恶,因此他们的观察力和辨别力愈敏锐,危害就愈大。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源性问题,即究竟什么是能力,能力是否包括本能、本性。如果说求知本性包括求知欲望、兴趣和能力,那就可以说,人首先有求知欲望、兴趣和能力,然后才有知识,但这并不能说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

近代西方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研究是影响现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培根在其名著《新工具》中提出:“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单凭一双赤手和无依无靠的理智,没有什么力量……知识和人类的力量是同义语,因为对原因的无知,对结果便迷惑起来。只有服从自然,才能征服自然,而在深思哲学中与原因符合的东西,在实践科学中便成为规律。”谁把培根的思想概括为“知识就是力量”,并首次创造了这一著名译法很难考证,但这句言辞凿凿的经典名言,在原文语境中只是被悬置在括号内的一句十分不起眼的过渡性语句,而且目前尚未发现在培根以后的近300年的时间内有哪位著名人物引用过这句名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评述过培根,马克思对培根有高度评价并同样把科学视为“力量”或生产力,但他们都没有提及培根这句名言。其根源就在于近代科学在培根时代刚从古代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不久,还远未达到显示力量的程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业余癖好,毫无实用价值。直至培根死后40年的1666年,法国人才率先开始使用科学(science)这一词。在当时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工匠的经验性技艺,而不是学者的理论性科学。“除了比科学历史悠久外,技术不需科学的帮助就能创造精致的结构与器具”,这种状况“只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才有所改变。只有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科学才开始成为生产力从而真正显示出其力量。

据维柯考证,知识是关于“本质”或“德性”的问题,而本质和德性这两个词在拉丁文中都有“能力(capability or faculty)”之义。在培根之前康帕内拉就说过:“我们的能力与我们的知识成正比”。如果据此含义就应该把他们的认识概括为“知识就是能力”,而不是“知识就是力量(force orstrength)”。培根和其他人还认为“知识就是权力(power)”。关于知识的三种解释根源于三种不同的角度或立场,“知识就是能力”是一个纯粹的认识论命题,“知识就是力量”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学和伦理学论题,而“知识就是权力”则容易使人联想到许多政治学问题。前后两种都有依据,但就是这个毫无根据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误读”却传之久远,诵遍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正好验证了解释学的观点:“在严格的意义上,正确或错误的解释或翻译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满足或不满足我们今天的期望的解释或翻译。”

然而这就又产生了一个更为重要或本源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知识和能力,经验和技术是否算知识。有人以生活事例说明经验和技能比科学技术更重要。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与一位目不识丁的船夫一起乘船过河。学者轻蔑地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摇摇头说道:“不懂。”“那你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学者嘲讽地说道:“那你懂得数学吗?”“不懂。”船夫又摇了摇头,脸涨得通红。学者鄙视地一笑说道:“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就在这时,一阵风浪袭来,船翻了,两个人都掉进了水里。船夫与学者在水中不停挣扎,船夫凭着高超的游泳技能抓住了一块木板,他喘息着问学者:“你会游泳吗?”“不……不会!”学者狼狈地答道。“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船夫的话还没说完,学者已经消失在了水面……由此可见,当人身处险境时,日常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实际技能远比书本知识更有用:面对猛兽侵袭,那套人与动物是朋友的理论远比不上逃跑或搏斗更实际;面对汹涌激流,那套科学训练的游泳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只有游泳技能才能保全生命。不懂历史和数学,尽管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但最起码还能保全另一少半生命,而只有空洞理论缺乏实际能力,就会失去一大半甚至全部生命。

这个故事强调生活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不仅说明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应试教育”方式形成的“高分低能”素质已经不符合社会要求,而且说明照搬书本知识的做法,在古今中外都不是明智之举,但它也有轻视理论知识、科学技术的明显倾向。生活知识和技能是人生存的前提条件,但人不仅要生存、要活着,还要发展,要活得更好;不仅要吃饭、喝水、游泳、打猎,还要看电视、开汽车、打手机,还要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科学发明、发现、创新甚至应用、推广,不可能在生活中完全形成,不可能没有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内涵都十分丰富,它们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十分复杂,以偏概全不仅不是科学态度,对实践也有不良影响。哲学、数学和现代科技可能对传统游泳、格斗技能、能力的形成用处不大,但绝对不能说它们是无用知识。现代人应用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但这也不能说传统游泳、格斗知识和技能,烹饪、书写知识和技能等无用。

即便是把所有知识和能力都涵盖在“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和能力中,也很难证明“知识就是力量”命题的科学性。因为它首先否定了人性力量或人的本能、潜能力量的重要价值,也明显轻视人的价值追求、社会制度和环境等对知识教学和能力发展的影响。然后是否认了求知和知识教学方式对求知和知识教学效果的重要价值,混淆了人的求知和知识教学方式的天然性、自在性和自为性、选择性区别,把能力仅看做是知识的自然而然产物,把教育万能与教育无能、知识改变命运与知识残害生命相互对立,又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否定。没有知识,能力必然有限;有了知识,能力未必强大。如果知识方向正确、教学方式有效、社会环境良好和个人努力到位,而且这几个层面和谐统一,知识就是力量,但事实并不尽然。知识方向正确未必能保证教学方式有效,知识方向正确、教学方式有效未必能保证社会环境良好和个人努力到位,几个层面不和谐,知识的力量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甚至走向反面。因此,有人不同意“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提出“和谐就是力量”、“文化就是力量”等命题。认为人的力量和能力是知识、价值、努力等的综合。这不无道理,但还是没有全面深入说明知识与能力、力量的本真关系。

二、知识与能力的本质及其相互制约

和促进的本真关系

要弄清知识与能力的本质关系必须弄清知识和能力的本质。关于什么是知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认识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心理学、信息论从刺激反应、信息输入输出视角认为,知识是人对事物知道或熟悉程度的认识,知识是信息、信号。哲学不仅把知识看做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且是与人的本质、价值紧密联系的文化,认为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结晶,知识是信念、信仰。

不同层面的知识对能力和力量形成、发挥有不同作用和价值。知识可以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本能、先天欲望和能力形成力量,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后天欲望、兴趣和能力产生力量,通过规范、引导和开发人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产生力量,还可以通过规范和引导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力量。知识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主客观性潜能产生力量,不等于知识就是能力和力量,知识只有转化成认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成为力量,否则只是可能的力量,而非现实的力量。力量的朴素含义是力的分量,有相当分量的力,包括力气、能力、效力、重力等,是主客体或主体对象之间、主体间产生的实际作用或影响及其程度。力量既可能来源于知识,也可能来源于情感、信念,来源于知识的合理结构和知识的有效教学方式,甚至来源于合理的社会制度、机制,来源于本能或先天素质。知识就是力量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中主观性的肯定,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对听天由命的人生态度的否定。每个人都足一个偶然存在,从客观标准看,有人幸运地获得良好身体、智力、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先天条件,有人则不那么幸运甚至很不幸。从主观感受看,有人把无论幸运还是不幸的存在本身就当作幸运,有人则不仅把客观不幸看做不幸,而且把客观幸运也看做不幸。但无论如何,知识则是后天学习的,是主观努力的结果。强调知识或知识的力量就是强调天道酬勤、苦干实干,强调后天主观努力对改变人生的价值,甚至是同情处境不利人群及其努力,当然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知识观或知识伦理学不鼓励天道酬能、酬聪、酬巧,轻视巧干,很容易鼓励人死读书、读死书,强化应试教育,也有明显消极作用。当代社会认识论、知识论、教学论重新全面深入认识知识与力量、能力的关系,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个几乎是近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坚信的真理、命题提出质疑,绝非否认知识能产生力量,而是反对、纠正和防止不加思考和分析笼统盲目地相信知识的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导致的轻视能力发展的不良倾向;轻视、忽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知识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作用,阻滞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和知识作用的有效发挥;轻视、忽视信念、制度等多层面和途径增强人的力量。

心理学把能力定义为完成活动的心理特征,含义十分模糊。人的认识和实践力量、人完成活动需要的良好心理特征,既包括能力、技能、技术等,也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意志、价值取向等,是它们的综合作用或影响力,能力是这些力量中的一种力量。有能力没意志不可能有力量,至少力量很难强大;有意志没能力,力量也很难强大。一个人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没有坚持性,而没有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等于这个人没有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一个人对某些事物很感兴趣,还有坚持性,却没有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说明这个人没有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然而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既很感兴趣,又有坚持性,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把兴趣、意志等的主观性与能力、技能的客观性合而为一。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力量或直接作用,兴趣、爱好、欲求、意志等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观力量或间接作用。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力量的能力,既包括内隐的认识能力和外显的实践能力,也包括本能和学能。本能是先天能力,不学而能的能力。学能是后天能力,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和发展的能力。人没有纯粹的本能,只有社会的本能或者社会化的本能。因此,人的本能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与能力相互作用的关系既是自然而然的关系,更是自觉主动的关系。人的先天和后天的能力对知识学习都有重要作用。人的本能、本性或先天能力、欲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知识是人的后天能力发展的基础。人只要学习知识就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增强能力,但这绝不等于像自然论认为的那样,知识就是能力、就是力量,“我们的能力与我们的知识成正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力和知识的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新颖性、创新性等特性,不仅受先天本能、能力和欲望的影响,也受人的理想目标追求、求知动力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甚至受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人的能力、欲望和教学方式有时统一、有时矛盾。有人可能感知、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强而欲望弱,但教学方式未必有效;有人可能感知、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弱而欲望强,但教学方式有效,这两种状况形成的效果可能基本一致,处于中间状态;有人可能感知、记忆、思维和创新能力和欲望都强,也有有效教学方式,学习效果肯定最好;有人可能这几个方面都弱,而且也缺乏有效教学方式,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最差。

稳定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学习能力和欲望不仅有水平差别,也有类型差别。就认识能力和兴趣优势而言,可能有人是对声音,有人是对图像,有人是对文字、数据有兴趣。有人可能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的认识有能力而缺乏兴趣,或有兴趣而能力平平。对声音、图像认识有能力和兴趣,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对文字和数据认识有能力和兴趣,有利于抽象思维的发展。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认识都有能力和兴趣,则有利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全面发展和相互促进。相反,对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认识有力,但缺乏兴趣,或者有兴趣而缺乏能力,都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既对声音、图像又对文字认识有力而且兴趣,更有利于文学能力的发展;既对声音、图像又对数据认识有力而且兴趣,更有利于理学能力的发展。不仅有较强思维等认识能力和兴趣,而且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兴趣,则更有利于工科、管理等实践能力的发展。

知识的力量,既包括知识转化为思想品德等精神动力和方向的力量,转化为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力量,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的力量,也包括知识转化为认识、学习和教学方式的力量;还包括简单知识与简单知识、简单能力相互转化,复杂知识与复杂知识、复杂能力相互转化,简单知识与复杂知识、复杂能力和复杂知识与简单能力等的相互转化。简单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为简单能力的过程和方式是简单的,复杂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转化为复杂能力的过程和方式是复杂的。感知、记忆、思维的知识和能力与应用、发现、创新知识的知识和能力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认识能力是认识世界形成观念的能力,实践能力是观念支配行动影响世界的能力。不同层面的知识和能力及其形成方式既相互促进和制约,又相对独立,用求知的方式来求能很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用求能的方式来求知很可能使能力失去坚实的知识基础。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方式或者知识向认识能力的转化主要是心理过程,知识促进实践能力的方式或者知识和认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则是心理活动和肢体行动的有机统一。感知与思维,继承、记忆和创新虽然紧密联系,但用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感知方式形成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思维知识和能力,用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思维方式形成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感知知识和能力;用继承、记忆方式形成创新的知识和能力,用创新方式形成继承、记忆的知识和能力的效果不仅不好,甚至无效。同样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方式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效果不仅不好、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知识对能力和德行发展的影响结果无论是否自觉都可能产生正向平衡和不平衡与负向平衡和不平衡四种状态。既有完全一致状态,即“高分高能”、“低分低能”状态,也有不一致的理想状态,或者既掌握了比较丰富知识,又最大限度促进了能力发展的“低分高能”状态,还有不一致的不良状态,或者知识丰富能力低下、整体“高分低能”相对“高分高能”状态。“高分低能”并非指凡高分都低能,既可能是记忆知识的认识能力高而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认识能力低,也可能是记忆和陈述知识、理论和技术的认识和表达能力高而实践应用和创新知识、理论、技术的能力低,还可能是记忆力也不高,通过刻苦学习获得较高知识分数而应用和创新能力则较低。无论哪种状态其实质都是知识丰富能力低下。解决“高分低能”问题的目的是提高求知和教学方式的自觉性,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正向平衡,即“高分高能”,最高目标是良性非平衡或“低分高能”效果,以较小知识教学投入获得能力发展的最大效果。

三、知识教学方式对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教学方式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方法或技术,而是对教学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和形式。人只要求知,就有求知方式。如果把求知方式看做认识方式,包括学习知识、知识教学、科学研究等的方法、手段,那么,教学方式则既包括求知方式――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和发现知识的方式,也包括求能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发展能力的方式。求能必须求知,人无论如何求知都能获得知识并自然而然促进能力发展,但促进程度十分有限;自觉的教学方式是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达到正向平衡和不平衡的有效方式。

求知动力、求知潜能和能力、求知方式都是求知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都直接影响求知效果,既影响知识丰富与否和结构是否合理的量、质效果,也影响知识促进和转化为能力、技能和思想品德等发展的效果。相反,求知效果也影响求知的动力、能力和方式。仅就求知和知识教学的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而言,假定人的求知动力和求知方式一致和恒定,那么知识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则由求知知识量、质效果本身决定;假定人的求知方式和量、质效果一致和恒定,那么知识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的效果则由求知动力决定;假定人的求知动力和求知知识量、质效果一致和恒定,那么知识量、质效果促进能力发展效果则由求知方式决定。事实上,不同社会和个人的求知动力、潜能和方式不仅不可能完全一致和恒定,而且有许多不同层面,科学的认识为知识和能力的相互促进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反,则对知识增进及其促进能力发展造成困难。

中西方先贤早就对学与思、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有精辟见解。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知识爆炸”使得求知方式对知识增进和能力发展的作用及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选择科学有效求知方式促进知识增进和能力发展,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甚至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笛卡尔认为,人“单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地运用才智”。莫兰认为,人类不仅需要学习,而且需要学习如何学习。劳丹认为,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方法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矛盾”的消除常常通过修正该理论使之符合方法论规范来达到,但在许多情况下,也通过改变方法论本身得到解决。在教育研究中有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争论,卢梭的“无知识教学”,杜威的“做中学”,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赞科夫的“双高”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都是从不同角度探寻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努力。卢梭认为,一切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核心“问题不在于你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死记硬背,不理解意义的教学是毁灭判断力。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真正的教育不是把主要意义放在科学,而是放在由于掌握了科学而获得能力的发展。“积极的实质教育不是最后目的,只有积极的形式教育才是最后目的。”杜威认为,“把单纯积累知识和教育等同起来乃是荒唐的”。“学校中求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学得制造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学校所能做和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状态就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没有什么比它的思维方式更重要”。怀特海则更为绝对,认为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使其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崇高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不仅把“学会认知”同“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看做教育的四大支柱,而且是第一支柱。就连被认为普遍是传统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的赫尔巴特也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平衡的多方面兴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但究竟以什么教学方式促进知识的有效学习,促进能力的有效发展,不同流派的观点却莫衷一是,虽然不是“指鹿为马”,也基本处于“盲人摸象”的“百家争鸣”状态,似乎给人形成知识本质无“真”可言,知识论和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只是智力竞赛的文字游戏的不良印象。其原因既有认识的局限、科学发现逻辑与教学实践逻辑的区别,也有价值取向的不同。经验主义、行为主义、唯理主义、知识外在论或者客观反映论、知识内在论或者主观生成论等都有非常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认识。建构主义则强调知识的主客观统一性、体验性、情境性甚至个体性。“反对方法”的“怎样都行”也并非不要方法,而是不要固定无效的方法,强调有明确目的的、根据形成知识、能力的性质和完成任务的需要精心选择的有效教学方式。“科学是一种本质上属于无政府主义的事业。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比起它的反面,即比起讲究理论上的方法和秩序来,更符合人本主义,也更能鼓励进步。”“没有一个理论会同其领域中的全部事实都相符合,但该受诘难的并非总是理论。事实是由旧的意识形态构成的,所以事实和理论间的冲突可能是进步的征兆。”

存在的可能是合理的,但未必是合理的,即便是合理的,也只是更好的,不是最好的。最好都是暂时的,更好则是永远的。只有更多地看到历史辉煌中的遗憾才能具有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动力,否则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裹足不前、重复历史,甚至倒退历史。推进理论的全面深入发展,把实事求是和实是求事、平面思维和立体思维、常规归纳和演绎思维和全息归纳和演绎等紧密结合。实事求是首先是研究事物发展状况和规律,根据事物发展状况和规律确定实践理想、目的和办法,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实是求事是根据事先对事实的感受发现和分析现存的问题,根据价值追求设定理想性目标,根据远大理想和具体目的寻找实现理想和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的方法。平面思维则是从纵向历史或者是从横向现实寻找普遍性的思维,立体思维是把纵向历史和横向现实结合起来寻求纵横交错的、普遍性的思维。纵向历史的普遍性未必是横向现实的普遍性,反之亦然。常规归纳和演绎思维是哲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从对不同事物归纳的共性或普遍性演绎到不同事物的共性或普遍性,主要是解决普遍问题,因此还是表层的归纳和演绎。全息归纳和演绎与常规概括思维归纳和演绎有不同特点,是从不同事物归纳的共性或普遍性演绎到不同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把解决普遍问题与解决特殊问题紧密结合,因此是深层或深入的归纳和演绎。有人说,科学是把复杂的问题弄简单,哲学是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及其相互促进的复杂性要比哲学能想象到的复杂性复杂得多。有许多问题现代人并不清楚,需要把实事求是和实是求事相结合,以立体、全息的归纳和演绎开展全面深入研究。包括哲学、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在内的心理学、教学认识论对学习和教育的研究有积极进展,但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论需要比哲学、心理学研究更明白、更实用的理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需要在哲学、心理学、教学认识论对学习和教育教学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应用性、实用性研究,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主要旨趣是发现人的教学认识的各种可能性,而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则必须协调科学发现的逻辑与教学实践的逻辑,发现各种教学认识论整合的可能性,特别是相互冲突的教学认识之间的可能联系和在教学实践中整合的最佳效果,据此制定教学行动计划,进行教学实践操作。各种教学认识论相对于整个教育实践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有效性,但相对于不同层面的教学实践也只有一定的合理性或有效性。整体教学实践需要各种层面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但不同对象、内容、环节等不同层面的教学实践对不同层面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需要的程度又有很大差别。教学实践和实践教育学必须研究在何种情况下、范围内和程度上人是刺激反应和接受学习的产物,是“发现”、“顿悟”的结果,是自由选择的产物,是客观反映、主观生成和合理建构的存在;在何种情况下、范围内和程度上,人需要系统性、理论性、客观性、超验性知识和需要生活性、情景性、个体性、主观性、体验性知识;在何种情况下、范围内和程度上,求知需要兴趣和需要努力。教学实践如果根据某种目的接受和应用了某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就等于否定了其他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合理性;如果由于无法说明和证明任何一种理论的正确性,出于无奈以“怎样都行”和“价值中立”态度随便接受和选择应用一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实际上还是以某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代替甚至否定其他教学认识论科学发现的盲目行为。

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需要多种类别和层次的知识和能力及其教学,都要求教育形成人也应具有多元目标、内容和方式。但不同性质和层面的知识教学都存在教育形成人的主流或者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问题。知识观变革和知识转型、求知和教学方式变革和转型与教育本质观、教师观、学生观的变革密切联系,既是社会变革的要求和推动的结果,又是教育观和教育变革的根本。提高国民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应该是教育的永恒目标,而且是现当代社会对教育的强烈要求。现当代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为核心目标和价值取向,整合各种教学认识论的科学发现及其教学方式,进而建构创新型教学方式。合理建构知识教学方式应该是统一刺激反应、客观反映、主观生成等知识教学方式的知识教学方式,是既重视对世界的客观反映和通过刺激反应对记忆、技能的训练,更强调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及其对未来世界的合理建构;既重视知识教学,又重视创造能力发展;既重视创造性智力因素,又重视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的知识教学方式,是反映创新教育本质、解决“高分低能”问题和有利于形成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知识教学方式。

四、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

教学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

普遍寓于特殊,是众多特殊的共性。特殊多于普遍,是具有共性事物的个性。任何事物的整体特征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同的知识促进不同的能力发展有不同的规律和方式。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既有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不同特点、规律和方式。深入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规律,必须把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特殊规律紧密结合,不能深入认识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只停留在知识促进能力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不能深入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特殊性,就不可能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把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特殊规律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认识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特殊规律,也有利于认识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甚至一般哲学阐释的普遍性许多来源于类似本研究的对特殊性探索与发现,虽然始于探索特殊性的目的、终于探索特殊性的结果、展开于探索特殊性的过程。但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这种特殊性的认识揭示的则是普遍规律和真理。基于探索特殊性的目的、过程、结果和方法不同于基于普遍性的目的、过程、结果和方法。前者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过程是从历史和现实存在的不完满性和问题出发,从求是出发求实、求事,是实是求事,方法是立体思维和全息学的深层归纳和演绎法;后者的目的是解释世界,过程是从历史和现实存在的完满性和合理性出发,从求实、求事出发求是,是实事求是,方法是平面思维和常规概括思维的表层归纳和演绎法。

不同学科、专业等性质的知识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既有普遍的方式,也有不同的方式。数学知识有数字知识、运算知识、几何知识等,数学能力有数学感知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想象能力,数学教学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发现、发明创新能力等。数学知识和能力还有概念性知识和能力、命题性知识和能力、程序性知识和能力等。数学的数字知识教学、运算知识教学、几何知识教学和概念性知识教学、命题性知识教学、程序性知识教学,对促进数学感知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想象能力,数学教学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发现、发明创新能力的发展等都有不同作用。数学知识教学促进数学能力发展同样有自然和自觉两个层面,数学教学应该自觉采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数学能力发展,这也应该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语文知识有字词知识、文本分析知识、文学欣赏知识、语言和文学写作等,有不同文体知识、丰富的修辞知识,还有标点符号知识等。语文能力也有语言文字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文学分析、欣赏、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想象能力,语言教学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语文发现、发明、创作、创新能力等,语文知识和能力也有概念性知识和能力、命题性知识和能力、程序性知识和能力,还有口头语言知识和能力、书面语言知识和能力、肢体语言知识和能力等。不同层面的语文知识教学对促进不同层面语文能力发展都有不同作用。语文知识教学促进语文能力发展同样有自然和自觉两个层面,语文教学应该自觉采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语文能力发展,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都有不同性质和层面的知识,各学科不同性质层面的知识教学对促进不同层面能力发展都有不同作用,都有自然和自觉两个层面,都应该自觉采用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能力发展,这也应该是不同学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育学知识教学是教育者人教育受教育者人的知识教学,它不仅有通过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也有通过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人的多层面能力和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问题。教育学知识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既有知识促进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学知识和能力首先是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指导学习者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德行的知识,不是形成物的知识和能力;其次是理论知识和能力与实践知识和能力结合的知识和能力,不是纯理论知识和能力;再次是通过教育教学普遍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各学科、行业专业人才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德行形成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丰富教师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性质决定了教育学知识教学、能力发展和教育学知识转化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的不同。

教育知识不同于教育学知识。教育知识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的综合,包括教育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等。教育知识就是指教育学科的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知识教学能力、德育能力、科研能力、交往能力等。教育学知识及其教学、科研能力根据学科性质分可分为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知识及其教学、科研和组织等能力。根据教育层次可分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等知识及其教学、科研和组织等能力。学科知识及其教学能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知识及其教学、科研和组织等能力。提高教育能力不仅需要通过有效教学方式使教育学知识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也需要使学科知识、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既有不同层面的知识相互结合和转化的问题,也有不同层面的能力相互结合和转化的问题;既有选择有效知识方式促进能力发展问题,也有选择有效能力发展方式促进知识教学问题,还有不同知识教学和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相互结合的问题。知识与知识有效结合既包括各种层面的教育学知识有机结合,也包括是教育学知识与学科知识、学科教育教学知识、其他学科和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还包括学科知识本身的有机结合。能力与能力有效结合既包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获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能力的结合,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德育能力、交往能力等的有效结合,还包括学科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各层面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各层面的学科能力的有效结合,及其与普通文化能力的有效结合。选择有效知识教学方式促进不同层面知识、能力和谐有效发展很复杂,选择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促进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不同层面能力有效结合更复杂,它不仅涉及知识和能力的性质、类型、层次等以及因材施教等问题,还涉及多元智力、多元兴趣与一元追求,干一行爱一行与爱一行干一行的价值观等许多复杂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优化原则;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47-01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与延伸,作业可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其综合素质与创造思维能力的提升。然而,我国小学语文作业当前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给学生学习兴趣及思想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作业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变封闭作业为开放实践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发展服务。比如,学会了有关蔬菜的词语后,让他们跟爸爸妈妈学着去某场买菜;在学习了课文《四季》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作业评讲课上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学了《黄河象》、《琥珀》等科普文章后让学生选定一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去查阅资料,把探究到的知识写成小论文介绍给大家……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2.1 作业量的分层。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2 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应遵循的原则

3.1 适量化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使学生对语文技能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就需要引导并帮助学生长期积累语文知识。基于此,在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就需要对作业的量予以高度重视,切不可为了促进学生短期成绩的提高而盲目加大作业的量,这是因为此种做法容易使学生出现找人、抄袭作业等情况,进而养成不良的学习及作业习惯。教师应当严格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确保作业量在学生接受的范围内。

3.2 趣味性原则。考虑到小学生天玩,而且语文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较高的趣味性,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了削弱作用。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兴趣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从其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进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3.3 开放性原则。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的一项显著特点即为开放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设计作业时,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有机结合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同时,还需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设计出有层次、有针对性、有选择的语文作业,在赋予语文作业开放性的同时,使其形成更为灵活、丰富的形式。

4.优化小学语文作业,促进小学语文质量提高的对策

4.1 采取多元化的作业优化设计策略。在对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时,教师应当以学生对学习知识不同的掌握程度为依据,采取多元化的设计策略,引导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打破以往语文教学模式及作业模式禁锢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在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就应当使作业具备丰富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特点,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2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情境。在学习小学语文时,学生如果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或是存在厌学的情绪,那么就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知,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作业,一项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语文教师就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工具,设计出融合多种感官的作业。

4.3 加强探究性优化设计策略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对学生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外,还应指导其开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具体到作业方面,教师就需要设计出对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实践意识有帮助价值的作业。

5.小学语文课外应该设计自选式作业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得,需要教师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布置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没有选择权。一般说来,学生总是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聪明一些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不够用功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和拖延的办法。在新课标下,如何改变过去作业不足之处,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呢?其中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自己挖掘自己的学习动力。

总之,加强作业创新设计,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乐意、主动地在更多语文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而不是让教师始终牵着学语文。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才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最好平台,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广大实践中挖掘潜能,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玉梅.优化小学语文作业 提高小学语文质量成效[J].神州,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