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播论文范例

知识传播论文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1

(一)效益管理系统

效益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一系列为全面满足船舶企业知识生产效益管理需要的子系统,包括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管理模块、效益指标制定模块、工程施工安全指标管理模块、品质指标管理模块、保障机制管理模块、工资分配指标管理模块、生产效益考核模块等七大模块。效益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介绍如下:

1.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管理模块

根据设计部门发送的订单信息,进行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的维护,包括订单类型、工艺维护及作业流程的制定。

2.效益指标制定模块

针对订单进行效益指标的制定,包括船舶产品类别、施工内容、出勤人数、施工区域有效面积、设备、物量、实动工时、预计完成时间、目标产值、目标物量、目标材料、总支出、预期经济效益等项目,提供指标考核系数,为订单生产完工后的效益考核打好基础。

3.工程施工安全指标管理模块

针对船舶订单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施工安全指标进行设置,包括安全指标、检查指标、工伤指标等。

4.品质指标管理模块

对订单生产中的品质指标进行管理,包括报检指标、探伤指标、品级指标等。

5.保障机制管理模块

按订单进行齐套管理。可以确认订单的物料是否齐备,设备负荷是否合理,模具状况是否良好,技能人员是否到位,工序汇报是否齐全,以此为依据计算人工的计件工资。

6.工资分配指标管理模块

设置项目部、作业区、工段、班组、工人等各级生产组织,按生产性质形成的分配权重比例,设置各级之间的换算关系。

7.生产效益考核模块

根据以上模块所设置的各项效益考核指标,结合生产作业看板系统产生的实际数据,进行订单生产效益考核,具体包括目标产值、目标物量、目标材料、目标总支出、实际产值、实际物量、实际材料、实际总支出、结算信息、配备人员的实际工时、人员效率、人均产值、人均支出、质量信息、安全管理等。对订单生产效益进行分析比对,为使用者提供决策和改进的重要信息以及订单改进备案储存,为之后同类订单提供比对和参考。

(二)生产看板管理系统

生产看板管理系统的内容涵盖了船舶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如项目管理、作业管理、生产进度跟踪、生产统计等环节,其产生的数据是本次生产效益管理考核数据的重点来源。

1.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包含组织机构设置、业务类型维护、船号字典、项目号字典、工种字典、级别字典、物量单位字典、物料清单、人员字典、班组字典、设备字典管理等。

2.生产计划模块

包含主生产计划的编制、班组计划确认、外协计划确认等。计划包含的信息包括作业区、月份、施工区域、船号/项目号、工段长、班长、外协单位、产品类别及船号、计划节点、施工内容、施工班组、施工责任人、在籍人数、班组分配比例、有效面积、图纸编号/段号、材料规格、材料型号、数量、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单位价格、总物量、总产值、辅助人员、设备工具、上月已结比例、上月已结产值等重要指标。

3.生产调度模块

包含派工单、项目调度、生产进度跟踪等,对生产计划编制后形成的任务自动形成派工通知单下发,调度可以根据派工管理查询已经下达的任务和调配的任务清单;对因特殊原因在班组间进行调配的任务,确认完工比例之后形成生产调拨单。通过生产作业管理形成的实际进度单,形成生产进度信息,便于生产管理部门人员对生产进度进行跟踪。

4.作业管理模块

包含进度反馈、完工处理、结算管理等;质量安全监督模块包含质检管理、安全管理、工伤管理等。

5.生产区域订单看板管理

按照生产组织的不同层级反馈该层级目前所有订单执行情况,包括订单状态、结算情况、所在作业区、月份、施工区域、船号/项目号、工段长、班长、外协单位、产品类别及船号、计划节点、施工内容、施工班组、施工责任人、在籍人数、班组分配比例、有效面积、图纸编号/段号、材料规格、材料型号、数量、开工时间、完工时间、单位价格、总物量、总产值、辅助人员、设备工具、上月已结比例、上月已结产值等信息的实时反馈。

二、船舶行业知识生产订单效益管理平台的先进性

首先,船舶行业知识生产订单效益管理平台的使用原理打破了现有的项目组管理模式,从以船为单位进行线型管理,转向以中间产品为单位的区域管理,实现管理机构扁平化。船舶制造订单是系统运行的源头,通过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管理模块的功能,将设计部门发送的订单信息转变成订单工艺及作业流程,将中间产品的订单类型、工艺及作业流程形成规范进行下达。当订单转入效益指标制定模块,由生产管理部门针对订单制定出勤人数、施工区域有效面积、设备、物量、实动工时、预计完成时间、目标产值、目标物量、目标材料、目标总支出、预期经济效益等项目指标并录入系统,一方面针对每个项目提供指标考核系数,另一方面为订单生产完工后的效益考核做好基础准备工作。订单流转到安全管理部门后,安全管理部门对订单的工程施工安全指标进行设置,包括安全指标、检查指标、工伤指标。质量部门对订单的品质指标进行录入,包括报检指标、探伤指标、品级指标。以上指标的确定,诠释了对订单投入生产的各项指标与要求,对中间产品订单化的管理,使得船舶制造打破原有的项目组管理模式成为了可能,通过对诠释完毕的订单进行分解,形成工作包/派工单,才能在后续工作中完成对中间产品的订单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数据分析。其次,改进了生产组织方式,从原有的基础生产模式变更为知识生产模式,从设计源头以订单为载体,到利用工作包/派工单的形式编制生产计划。在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进行组织机构设置、业务类型维护、船号字典、项目号字典、工种字典、级别字典、物量单位字典、物料清单、人员字典、班组字典、设备字典管理,目的是完成效益管理系统和生产看板管理系统数据基础的统一,从效益管理系统中形成的订单可以无缝转到生产看板管理系统。效益管理系统诠释完毕的生产订单通过平台自动加工在生产看板系统的生产计划模块自动形成生产计划,由于订单包含产品物量和产品完成需要的计划工时,施工部门可根据工作包/派工单在生产调度模块进行派工,按计划工时分配人力,通过作业管理模块进行进度管理、完工处理、结算等,确保生产进度可控,在生产效益管理上通过工时/物量的统计、分析,充分实现对产品进度、作业效率、人力用场地资源的全面控制,使生产效益管理从生产计划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实现精细化。再次,通过保障机制管理模块、工资分配指标管理模块和生产效益考核模块对包括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机制、生产计划、设备维护、消耗指标管理、品质管理、绩效管理、结算管理、工资分配制度在内的影响生产效益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管理。做到生产有计划、设备有维护、消耗有指标、品质有保证、绩效有考核、责任有落实、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部激活。最后,通过生产效益考核模块建立知识生产绩效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知识生产的绩效,针对订单权衡其成本及收益,不断提升船舶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各种新挑战。

三、船舶行业知识生产订单效益管理平台的社会效益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2

新时期加强对船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的党组织最重要的任务。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航运企业的一线组织为船舶,航运企业经济效益的真正实现就是靠船舶,所以,作为传播党支部需要紧紧把握生命线,充分意识到加强船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外,长航油运向世界油运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船舶开始积极参与到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当中,船员工作量与工作的强度也逐渐加大,很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船舶党支部充分根据船员的心理与生理方面的变化,从船员的实际出发,真正去贴近船员的实际生活,从船员各个方面入手,查明原因,真正将船舶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为企业发展铺平道路。当然,作为船舶政委,负有做好船舶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做好全体船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凝心聚力,将大家的思想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提升全体船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将全部精力都铺在企业上面。所以说,做好船舶思想政治工作,是船舶政委的必修课。

二、当前船舶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船舶政委的来源和途径不统一,公司系统组织培训不够

在全部的船舶政委当中,有的是从部队转业的,有的是从职工中逐渐选拔提升的,这就造成了船舶政委的来源与途径上的不一致,各个船舶政委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何去真正去提升整体船舶政委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成为当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虽然公司也组织了不同批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培训工作,但是由于培训的次数与时间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差别,导致船舶政委的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2、船舶政委数量严重不足,有的船舶不配,有的船舶不配,形成船舶政委处于一个两难的局面。

船舶政委是开展船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由于企业当中船舶政委数量的不足,致使有的船舶没有政委的现象,这造成了船舶思想政治工作参差不起,严重制约了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提高。

3、船舶政委的素质有待提高,需要切实掌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

船舶政委的素质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船舶政委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与船舶工作的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虽然其理论素养很高,但是在现实中真正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来,由于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脱节,不能很好的开展船舶思想政治工作。

三、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船舶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理顺职工思想情绪

以人为本,不断加强与改进船舶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与需要来作为出发点,将船员的基本意愿与要求当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提升船员的基本素质,真正实现船员的基本价值,大大推进船舶运输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当作是根本的目标,将船员的全面发展来作为切入点,关心、尊重、帮助、理解船员来当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以便对船员的思想与信念方面的教育当成是关键内容,真正将充分做好船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群众方面的工作充分的结合起来。在开展船员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将维护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很好的结合起来,将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关心解决好船员的实际问题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且实行有针对性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船员对待现实矛盾与困难,将思想真正统一到拥护与贯彻我党的方针政策上来。另外,还应该注意理顺好职工的思想情绪。职工思想情绪的产生,有多个方面的原因,需要船舶政委,深入到船员的实际生活中,将船员产生思想情绪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理清来龙去脉,为产生情绪的职工做好心理疏导,让职工能更好的调节好情绪,利于今后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发挥骨干作用,形成思想工作做人人,人人做的局面

船舶政委要充分发挥好骨干作用。在船舶独立作战与流动分散的情况下,船舶党支部是否能发挥好战斗堡垒的作用,关键是看船舶政委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船舶政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与管理方面的能力,但是随形势的不单发展与船员文化知识层次的不断提升,需要注意进一步拓宽政工干部的选拔渠道。并且注意多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召开政工会等途径,来达到扩充其知识面,提升政治业务素质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船舶政委素质的提升,能够为船舶的党建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等,提供非常重要的保证,对船舶政委更好发挥其骨干作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不光是船舶政委要抓好船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连船员与船员之间,也要经常开展思想方面的交流工作,在实际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切实形成思想工作做人人,人人做的大好局面。

3、掌握不同年纪职工的思想活动特点,探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作为一名船舶政委,应该经常深入到船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前线,充分掌握好不同年纪职工思想活动方面的基本特点,按照不同年龄段的思想活动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真正落实哪些属于工作方面的、哪些属于个人方面的等等,可以通过开展集体船员大会与个人实际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思想政治工作能服务每一个人,让船员放下思想方面的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3

1上码种类

目前科技期刊上总共出现有7种不同的码,按照上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2大类:一类显示在期刊的封面和封底,另一类显示在论文中。按码的形态可分为条形码、二维码和字符码(中图分类号等不在讨论范围)。本文按上码位置分类进行介绍。

1.1封面封底上码

1)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科技期刊注册和运营微信公众号后,通常会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制在封面或封底处,读者扫码即可关注公众号。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论文、信息、提供在线查询稿件和信息等服务,是科技期刊延伸品牌影响力、实践媒体融合、沉淀用户的首选途经。2)淘宝微店二维码。科学出版社旗下的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提供期刊线上销售服务,为各刊生成淘宝微店二维码,用户可扫码订阅和购买当期杂志或过刊。目前已有超过500家期刊开通中科淘宝微店,其中部分期刊在封底印制二维码。3)ISSN条码。199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关于在出版物上全面推广使用条码的通知》,要求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版的所有使用ISSN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期刊均需印制977开头的条码[7]。条码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统一制作和提供,期刊每期的条码均不同,不可重复使用。条码通常印刷在期刊封面左下角或封底右下角。

1.2论文中上码

1)DOI码。DOI(digitalobjectidentifier)数字对象标识码,是国际通用且终身不变的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其可被视为科技期刊论文的“身份证”,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对论文等数字资源的永久链接和精确定位[8]。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和同方知网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成为DOI中文注册机构。DOI编码分为前缀和后缀,前缀由国际DOI基金会授权固定给予,后缀由期刊出版机构自行编制。科技期刊通常会在论文首页页眉或关键词下方标注DOI码,部分期刊会在参考文献中同时著录该篇文献的DOI码[9]。2)ORCID码。ORCID(openresearcherandcon-tributor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用于解决学术交流中作者姓名歧义问题,其可视为科研人员的“学术身份证”。ORCID码可免费注册获得,是全球唯一的16位身份识别码,具有唯一性、国际性、持久性、互操作性的特点[10]。此外,ORCID码可以链接作者发表的论文,也可以将数据集、设备、媒体报道、实验、专利和笔记本等与码做链接。目前部分科技期刊要求作者提供ORCID码,并在论文的作者简介中标注。3)OSID码。OSID(openscienceidentity)是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是以二维码为入口为读者提供开放科学和增强出版内容,并可实现读者和作者的实时交互,以及帮助期刊实现移动端传播[11]。OSID码由SAYS系统生成,该系统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研发并以公益的形式提供给期刊免费使用,目前有超800本期刊使用OSID码进行探索尝试。当论文录用后,由编辑生成OSID码,由作者上传开放科学和增强出版内容并由编辑审核后,印刷至论文题目或摘要旁。4)自制二维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实践增强出版的技术门槛几乎可被忽略。部分科技期刊以H5、腾讯视频和HTML等作为载体,将与论文有关的视频、动画及HTML格式论文网址生成为二维码,并印刷在论文的题目处或文中,读者用微信扫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关内容[12-14]。

2科技期刊上码内涵

2.1上码的本质

科技期刊上码的本质是建立期刊与外部资源的链接,拓展期刊外延。通过在期刊上码,实现了期刊与平台的链接、期刊与内容资源的链接、期刊与用户的链接。1)链接网络平台。纸刊是科技期刊的元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构建了数字和网络传播平台,与纸刊构成媒体矩阵。科技期刊通过二维码将期刊与微信公众号、微博、淘宝微店、期刊官网、OA平台等链接起来,读者和用户使用手机扫码即可由纸刊访问网络平台,实现了由“1”到“N”的跨平台链接。科技期刊通过二维码链接构建了多个移动端应用场景: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社群传播、在线购买、移动端论文下载等。2)链接信息与数据。科技期刊可以通过DOI码、ORCID码、OSID码、自制二维码实现对信息和数据的链接,但四者之间有较大的区别。①DOI码理论上可以链接和定位任何一条数字信息数据,但目前科技期刊对DOI码的使用仅限于链接和解析到该篇论文的官方存储地址,实现对论文的“身份认证”。②ORCID码首先链接了作者的个人基本学术身份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链接作者发表的其他学术论文、学术成果等信息。③OSID码可链接至SAYS系统为各刊提供的免费专属云存储空间,由作者或编辑上传与该篇论文关联的信息和数据,信息格式包括音频、视频、动画、PPT、Excel、源程序等。OSID码通过链接数据与信息,实现了论文的增强出版。④自制二维码是科技期刊将论文相关的内容网址通过二维码生成器生成二维码,从而实现对更丰富内容的链接。目前自制二维码链接的内容主要有2个,一是链接和论文相关的增强视频,二是链接期刊官网上OA的HTML格式论文。3)链接用户。OSID码可以通过阅读论文时的扫码行为实现期刊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链接和交互。①读者可以在阅读论文时随时扫码向作者提出问题,系统会实时向作者微信发送消息提示答疑,作者点击即可用文字或语音答复提问者,实现实时链接和交互。②每一个扫码的用户都会在系统中被打上与该篇论文相同关键词的标签,编辑可以在后台选择不同关键词标签的用户精准推送对应关键词的内容,实现编辑与用户的精准链接。

2.2上码的诉求

科技期刊上码总体上反映创新求变的诉求,实质上是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创新和转型,而这些举措又都以期刊上码的形式直观表现出来。1)扩大期刊影响,提升论文传播质量。一直以来科技期刊都把提高办刊质量、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作为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除了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外,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通过创新探索成功拓展了期刊的平台、品牌和内容边界。《中国中药杂志》《金属加工》《航空知识》等科技期刊通过成功运营微信公众号积累了数十万粉丝,延伸了新媒体平台、拓展了品牌影响。《心理学报》通过开通淘宝和微店在有效扩大期刊影响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期刊的发行量,2019年3月线上售卖242本杂志。《物理化学学报》为论文中的每一个参考文献都标注DOI码,并在期刊官网对论文进行OA和对参考文献链接DOI,在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论文的传播质量。2019年6月20日公布的2018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物理化学学报》影响因子1.05,涨幅达24%。《中国机械工程》于2018年初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通过OSID码实现论文的增强出版,大幅提升了期刊影响力和论文的传播质量。2019年1月,《中国机械工程》首次被EICompendex收录。2)提升媒体融合能力,加快数字出版转型。科技期刊通过上码链接各种平台、信息和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融合和数字出版进程和诉求。科技期刊通过在官网OA论文和链接HTML格式论文实现了全文移动端阅读;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号实现论文的碎片化精编和传播;此外视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内容形式也通过公众号等平台多元化呈现,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而OSID为科技期刊提供了免费的媒体融合工具后,科技期刊在不需要资金和技术投入的前提下即可实践增强出版,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能力和数字出版进程。截至2019年8月有近千本学术期刊加入开放科学计划。3)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用户服务水平。互联网思维即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思维,科技期刊上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服务意识的增强。科技期刊越来越重视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菜单栏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如稿件在线查询、论文在线阅读、诸多信息查询等服务。其中“煤传媒”微信公众号作为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的官微,提供54刊在线查稿、煤炭行业62刊查询、行业专家查询、54刊2010—2019年论文在线下载、在线提问、学术报告视频在线观看等功能和服务。另外科技期刊通过OSID码为读者提供与论文有关的丰富信息和增强内容,以及与作者问答交互、帮助作者通过扫码便捷签署版权转让协议、论文标签化精准推送等服务,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有效沉淀了用户资源。

3存在的问题

1)码种类多、彼此不关联。目前期刊所上的7种码中,封面封底上码的3种、论文中上码的4种,其中除ISSN条码为必上码外,其余6种由科技期刊自主选择。目前的7种码的建码机制不同、出处各异,彼此之间没有关联,科技期刊需分别对接和生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期刊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读者和用户的理解难度。并且随着技术和观念的进步和迭代,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码,造成管理、使用的混乱。2)缺乏标准和规范。除ISSN条码在编码规则、尺寸、印刷位置等有明确规范,与ORCID码编码规则明确、录入在作者简介处外,其他码均存在缺乏规范和标准的问题:①虽然DOI码编码规则明确,但是其在各刊论文中的位置并不统一,普遍录入在论文题目左上方、右上方,以及关键词并排、下方等处;有的单独设置,有的与其他信息或二维码等一同设置。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淘宝微店二维码、OSID码、自制二维码的尺寸、位置亦没有标准和规范,各刊差别较大。3)审美疲劳,扫码意愿低。虽然科技期刊试图通过上码进行创新和提供服务,但读者通常在新鲜感过后对各类码形成审美疲劳,特别是当码链接内容的质量不高影响扫码体验时,造成用户扫码预期和意愿大幅下降。此外,部分期刊大量在论文中上码,但又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二维码链接内容的高质量,造成高质量内容链接的二维码显示度不高,也影响论文的传播质量。

4科技期刊上码策略

由于ISSN码、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淘宝微店二维码、DOI码、ORCID码的上码情况相对简单,这里重点分析与增强出版和媒体融合密切相关且在操作层面存在诸多可能性的OSID码和自制二维码的上码策略。1)深挖内容资源。内容为王是学术期刊办刊不变的真理,而优秀的学术论文是宝藏,除了论文本身直接展现的内容外,还可以挖掘出更丰富的优质内容。编辑可以根据论文判断,或在与作者的沟通中挖掘与论文和研究相关的可供拓展的诸如报告、PPT、现场图片、实验视频、三维动画等内容;编辑亦可以邀请作者录制讲解该论文的视频。论文中上二维码务必需要保证二维码内提供内容的质量,最好是能够提供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延伸内容,在丰富论文展现维度的同时有效地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扫码行为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动作,内容必须要带给读者超值的体验,否则论文上码就会起到负面的影响,客观上也要求期刊必须深挖内容资源。2)与专题策划相结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通过策划专题、租约稿件提升了办刊质量。在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可以考虑在选题策划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地引导作者准备丰富优质的增强出版内容。以《煤炭科学技术》2018年第4期的“煤矿区钻进技术与装备专题”为例,该专题共组约15篇论文,其中4篇论文在专题策划的过程中就引导作者作了积极的准备:1篇论文作者提供了其PPT演讲视频;2篇论文作者准备了5~8页PPT进行讲解录屏;1篇论文作者以采访稿的形式回答了编辑提出的几个学术问题。这4篇配有增强内容的论文在同专题的传播中表现突出,截至目前分别被引20次、5次、3次和7次。3)尝试增加科普内容。由于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体相对较小,所以与论文相关的内容通常传播质量不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也极为有限。但是《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蔬菜》等核心学术期刊通过在微信公众号进行科普内容运营而获得成功,积累了数十万粉丝,在极大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用户流量。那么,学术期刊是否可以考虑在论文的二维码中增加科普内容来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呢?一方面可以尝试增加面向具有一定行业和知识背景的人群,对论文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解释说明,方便更多泛知识群体关注和传播该论文;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增加面向大众的科普,选择一个大众感兴趣的知识点,以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普及。当然,这对作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布局合理美观。目前论文上使用二维码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刊在二维码的尺寸和位置的选择上差别较大。部分期刊的二维码由于考虑到节省版面的缘故,尺寸过小(不足1cm),并且设置在关键词旁,既不醒目也不美观。学术期刊在使用二维码时,应尽量考虑版式的统一和美观性、并且合理布局,建议二维码尺寸为12~18mm为宜。在二维码的布置上,《科技与出版》将二维码布置在摘要的右侧,并与摘要通过竖线相隔,整体布局美观大方。对于其他偶尔在论文中使用二维码的期刊,为了不改变版式,可考虑在摘要和关键词处添加二维码,但最好保证二维码的尺寸,并和其他文字保持距离,整体美观舒适即可。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4

网络科学传播模式是对通过互联网进行科学传播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总结,其传播内容主要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公共事务等,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对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很难选择“科学共同体专业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子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等概念,类似说法比较冗长,难以理解。考虑到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主要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之所以没有选择科学同行这样的字眼,主要是因为在当下的语境中,科学同行容易被理解为科学共同体。学科同行的确定,一般依据它的最高课题、专业团体的成员情况和所读期刊。

一、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简析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主要指学术交流,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论文的传播模式对会议报告、开放课件等具有参考意义。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主要要素包括论文、网络、学科同行,公众也可以参与其中。本文提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见图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个拥有反馈机制的循环模式,学科同行以网络为载体,在同行内部和公众之间进行科学传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传播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对论文而言,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传播或者其他传播途径,要想在作者、读者、资助者间建立互信,必须保证传播信息的高质量。在各种质量保证体系中,同行评议依然是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中,同行评议将是一个重要环节。同行评议在传播模式中的位置并无定规,既可以在于网络之前进行,也可在于网络之后进行。该模式中的网络,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实时发表,另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进行典藏,即论文仓储数据库。学科同行需要了解同行的工作,论文得以典藏并能实时查阅,是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该模式中的学科同行,是指能看懂论文并能进行反馈交流的科研工作者。该模式中的公众,除了非科学共同体成员还包括非学科同行科学共同体成员———他们也难以对论文进行反馈,与非科学共同体成员并无太大区别。图1是对学科同行内部科学传播模式的抽象概括,这其实是一种无阻碍的理想描述———论文生产完毕,快速发表典藏于网络,学科同行阅读使用并进行反馈。在实践中,相关工作者正努力实现这种理想状态,其中以开放获取模式(OpenAccess)为代表。

二、开放获取思想与其特点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也即专业交流,除去面对面的交流,一开始是通过写信等方式来完成,后来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发表学术成果为目的的学术期刊出现。1665年在英国出版的《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是最早的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同行评议是一种科学的专家决策制度,到目前为止仍被公认为最好的一种决策制度。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学术期刊,几百年来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第一,学术期刊体量有限,一些很好的科研成果、科学思想等未必都能得以发表。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学术期刊每期不可能登载太多文章,科学共同体的一些工作和努力毫无疑问就被浪费。第二,时效性不强,不能及时捕捉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代,论文写作到发表之间的周期过长,会影响科学信息的快速共享。有研究者对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300名排行中的249名进行了统计,审稿时间不低于2个月的超过50%。第三,期刊价格快速升高,读者不堪重负。纸质期刊价格升高,出版商又通过IP和密码等控制电子版,信息费用被抬高。据LibraryJournal的统计,2004年到2008年,平均价格相对上涨最高的为哲学与宗教领域的期刊,上涨幅度达到178%,最低为数学与计算机学科领域,上涨幅度也达到27%。第四,传播价值无法最大化。学科同行之外的公众,基本不可能订阅学术期刊,当其对某论文有需求时,路径依赖导致其不知也难以查阅。纸质期刊数量有限,不易保存,后来者很难继续利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期刊涨价与图书馆经费减少、网络使用范围扩大与学术期刊电子版访问受限、学术研究速度加快与学术期刊出版滞后等一系列矛盾逐渐凸显,并导致学术交流危机,于是开放获取(也称开放存取)得以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开放获取是一种全新的文献出版模式,它由作者付费而用户免费,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获取该学术资源。通过开放获取,科研成果可以直接与公众见面,避开了出版商和其它中介机构,促进了信息传播。在网络作用下,文献检索更方便,典藏也更有技术保证。

三、开放获取案例研究———以PLo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在美国的开放获取政策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政策出现最早,得到了美国政府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对其他国家或机构相继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开放获取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政策要求得到NIH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学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在发表时应将作者最终手稿的电子版提交到国家医学图书馆管理的一个网络化知识库PubMedCentral(PMC),以便公众可以免费获取。本文总结论文纸质出版后的网络开放获取模式见图2。这种模式下出版商认为,若论文内容的复制版在别处可以免费获得,出版商将没有能力收回投资,也无法对科技出版持续投入。最后的妥协结果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提交到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时,其文本只能是作者接受同行评议后的文本,而不是期刊编辑加工后的出版定稿。这虽有遗憾,但期刊编辑改变不了论文的科学思想、实验数据,只能在文字上进行润色或者统一格式等,对学术价值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图2仍然使用论文字眼。

很显然,图2描述的论文出版模式,本质上仍是期刊电子版,但它与电子版仍有区别,区别体现在两点:其一,用户免费使用;其二,论文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典藏更有保证。在图2中,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的购买、维护等费用由机构或者政府等资助,但这里的论文仍然是同行评议后的论文,其质量与纸质版没有区别。图2模式的缺陷是明显的:其一,中间多了期刊(出版商)这一环节;其二,期刊的出版体量决定了开放获取的论文的数量;其三,论文的出版仍然需要纸质期刊读者订阅付费。虽然只要有纸质期刊出版,这一模式就可以维持,但这种模式是比较被动的模式。开放获取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开放获取期刊,其中作者付费取代读者付费,该模式的初衷是减少论文获取障碍、增强论文交流性,其代表是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LibraryofScience,PLoS)。在PLoS模式下,科学家提交论文的同时也要支付一定费用,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同行评审、存档以及编辑费用等。PLoS强调,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其目的并不是把出版费作为额外的经济负担转嫁给科学工作者,而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版是科学研究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出版成本只是研究成本很少但又必须的一部分。论文经过同行评审后,就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用户可以免费长期使用。PLoS于2003年10月创办的第一份开放获取期刊PLoSBiology定位于学科领域的高端期刊,实施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然而,对这样高成本的运作来讲,仅仅靠论文作者的版面费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于是,PLoS推出一种高级的科学出版模式———依靠较低质量论文的大批、廉价出版来资助和养活少数高质量旗舰期刊,甚至在某些期刊上采取了轻度同行评审体系,可发表任何在方法学上合理的文章,但其接受率高、发行文章的量较大,因而版面费远远高于其运行成本。除了版面费,PLoS类开放获取期刊其实还应通过广告等各种模式来增加收入。有学者曾担忧开放获取期刊文章的质量不高,但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明,开放获取论文比传统论文更容易被引用和使用。有研究者通过对PLoS旗下期刊影响因子的研究得出结论:PLoS的质量认证机制是健全和有效的。#p#分页标题#e#

在开放获取实践中,还有一种免同行评议的预印本模式,这种模式以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建立,现由康奈尔大学维护和管理的arXiv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不用同行评议,作者只须按照一定格式将论文排版后就可以自由上传到网络,满足了且快速发表的要求。作者在论文上传的同时,也可以将其提交给学术期刊,如果论文在期刊上正式发表,文档库相关信息中就会加入论文正式发表期刊的卷期信息。arXiv论文在开放获取前并没有同行评议环节,即没有质量控制措施,其质量控制体现在论文在正式期刊发表后的补充信息环节,这种同行评议前就开放获取的模式在中国也存在,创办于2003年,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www.paper.edu.cn)是其中的代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速度快。作者提交论文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编辑只进行简单的格式调整后就将其到网上,该时间周期缩短至7天以内,可以满足科研成果快速的目的。

其二,同行评审体系在后有效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聘请专家担任同行评议专家并形成专家库,只要作者同意,后可自动分配给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进行评议,并根据评审情况给论文标注星级,对一些质量优秀的论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结集出版专门的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

其三,采取强制性开放获取。2006年,中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对由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的课题实行强制性存取政策,规定所有在研课题结题前课题承担人必须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2篇以上论文,并注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及编号,结题时认定与其他刊物等同。

其四,完全的公益性。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主编李志民介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评审费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供,在网站上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查阅、下载论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其五,有效保证作者的知识产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其作者提供打印刊载证明的服务,列明论文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时间,可有效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它没有采用开放获取运动所提倡的开放档案计划(OAI)协议,开放获取资源至今未被任何数据提供商(SP)收割,影响论文在线学术资源的使用和共享。10并且承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论文为学术成果的研究机构尚不够多,权威度也需要提高。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科普文章;新媒体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科技期刊是一种促进科学进步且经过同行评议的周期性出版物,通常专注于某一专业的科学领域,主要报道新的研究成果或科技发现。“科普期刊”与“科技期刊”有着共同的社会功能属性,即传播、沟通、交流,他们的源头均为科学技术与知识,受众则是对这些科技知识感兴趣的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在“社会责任”中则明确表明“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1],因此,鉴于科技期刊在传播科技信息的功能方面占有突出地位,在促进科技自身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科技期刊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科普的任务。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重要成员———学术期刊的发展多注重挖掘优质稿源、提高引证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履行科普职责、发挥科普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探讨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提升学术期刊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例如:陈宏宇[3]认为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可以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贾鹤鹏等[4]从科学传播视角实例分析了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情况。但是,这些研究多以讨论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的途径,或是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取得的成效为主,没有明确学术期刊如何有效利用大众媒体履行科普职能。文献[5-7]分别针对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科普责任和科普宣传展开研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学术论文科普化方法。在2016年2月29日举办的“科学咖啡馆”沙龙上,我国科技部人员表示,正在着手开展科研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何谓“论文科普化”,文献[8]定义为“论文科普化是指高端科普资源,特别是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同时也应该包括科学技术的大众传播”。本文认为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再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出去,既履行了学术期刊的科普职责,又加强了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即完成了“论文科普化”工作。本文探讨了学术期刊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的积极作用,研究了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并指出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期望给同行提供参考,共同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

1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作用

1.1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也有权及时获取重要的科学信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规定,1%~5%的科研项目经费需要用于包括媒体报道在内的科学宣传活动[9],这是因为公众科学素质关系到科技发展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信任的科技信息来源是期刊[6],因此,学术期刊有必要把科技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理性、客观、科学地介绍给公众,让这些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顶级学术期刊的经验表明,学术期刊中完全可以融入科普内容,成为重要的科普载体[5],例如Science和Nature专门开辟了通俗性栏目,普及科学知识。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毕竟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可持续栏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稿源作支撑,而国内学术期刊的办刊机制比较传统,要想吸引源源不断的科普稿件比较困难,因此采用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将学术期刊中有深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温度的科普知识,从而惠及大众,是学术期刊参与科学普及、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职责的价值体现。

1.2加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成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科技新闻的方式被公众所了解,可以实现科研工作者、学术期刊、大众媒体和普通公众的共赢[10]。同样,学术期刊增加科普元素可扩大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拉近公众与科技间的距离,科普元素在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中具有明显优势[11]。同时科普常常与大众媒体和新型媒介形式联系在一起,其受众面和传播力远大于传统的学术期刊,经过科普化的文章能更有效地被本学科外的非专业人士所接受,增强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1.3增强作者和读者与期刊的黏性在学术期刊的经营中,适当加入科普元素,能使学术期刊的读者不再单一化。首先,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期刊,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面,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加入科普元素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拓展,跨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科普元素中能更好地找到学术共同点并摩擦出火花,科普元素发挥了不同专业领域间的桥梁作用;第三,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传播,能提升作者研究成果的显示度,甚至有助于其获得相应机构的资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以后有更好的研究成果还会选择该期刊。

2方法及思考

2.1论文科普化的遴选原则。。如何有效地将一篇学术论文改写为科普文章,首先要确定这篇文章是否符合科普的标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科普化的遴选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心政府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每种学术期刊都有固定的办刊宗旨和特定的研究范围,选择论文科普化时,应该重点和优先考虑该研究领域政府和公众关心的内容,这样文章推广出去才能引起较大的反响;对于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本身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就少,再改写成科普文章的意义不大。(2)科学价值与新闻价值并重[12]。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更多的受众,如果学术论文的选题刚好契合了某一时期的新闻热点,产生的传播效应将会产生质的变化,这类研究在医学类期刊中效应最为明显。对于工程技术类期刊,同样也会存在热点实效性,比如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是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工业、信息化领域出现重大需求时,各种媒体都会铺天盖地地进行新闻报道,此时公众的视线自然会被媒体吸引住,如果学术期刊同步用科普的语言推出相应的科学技术成果,效果甚佳。(3)内容的原创性。改写的科普文章会通过媒体渠道推送到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手中,如果研究内容出现学术不端,无法完全清零传播途径,则对原创作者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甚至有损期刊的学术形象,因此原创性非常重要。(4)内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这也是与学术论文不一致的地方,学术论文体现的是科学研究的进程,可以出现有学术争鸣的观点,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探讨,但是科普文章传播的对象是大众,如果出现了错误的科学知识,可能会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科普文章内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不容忽视。

2.2论文科普化的写作要点。一般来说,学术论文科普化的主笔者应该是论文作者,因为他最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传达出最准确、有效的信息,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学术评价体制或工作繁忙等[13],很少有作者愿意亲自将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但大都能接受编辑部对论文进行改写和加工的方式。因此,本节重点介绍学术期刊编辑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写作要点:(1)语言科普化,应减少过多的长句和冗长复杂的公式术语,同时增强论文的趣味性、通俗性,适当插入美观的图片,这样才能使专业信息被更好地接受和传播;(2)文章不宜太长,应符合现代阅读习惯,一篇文章介绍清楚一个科学知识即可;(3)倒置学术论文格式,先开门见山给出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再慢慢还原研究过程,这种写作模式比较符合阅读逻辑和习惯,即使读者没能完整阅读一篇科普文章,也能记住开篇的科学知识;(4)升温科学知识,将作者的科研经历或者是科学史上的史料事故融入科普文章写作,能让科学知识变得有温度;(5)标题醒目,一般不用学术论文原来的题目,推荐使用一些带有神秘性、颠覆性、曲折性色彩的表述,但是要避免成为“标题党”。基于以上写作要点,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打造一套适合所属期刊的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的模板,既方便作者直接套用,也能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2.3论文科普化的传播途径。目前比较适合推送科普文章的媒介当属新媒体,许多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这就具备了学术论文科普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基础。一些医学类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抓住普通大众对医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定位于服务大众,将医学知识科普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4]。例如《中国中药杂志》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中药知识平台,其推送的内容涉及中医药学术、产业、文化、养生资讯等,这些科普内容使得微信受众范围远超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这也是其成为10万粉丝大号的基础[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为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推广提供平台,实现了将相关医学知识向科普内容的转化。新媒体工具除了能向读者输出内容,还能让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读者之间产生互动性,提高他们对科技传播的参与度。

2.4开辟科普文章专栏或出版科普图书。要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性,除了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还可以增加设置科普栏目或策划科普专刊。比如《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自2007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期科普专刊,开本、页数与学术期刊一致,以增刊的方式发行,既增大了发行量,还获得了良好的广告收益[16]。这种科普栏目或科普增刊,可以更生动形象地传播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甚至帮助读者如何学习科普写作,形成科普作者资源的良性循环。根据学术期刊的系列科研成果或重大科研选题衍生出版科普图书,也是发挥科普功能的重要方式,如果科研成果完整、详实,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又具备出版图书的编辑人才、出版资质等,在得到学术论文作者的许可与配合后,可以考虑尝试出版科普图书,开拓书刊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5学术论文科普化对编辑的要求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要将一篇学术论文改写成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并非易事,这也在多个方面对编辑提出了要求:(1)既要根据编辑经验善于挖掘具有科普效应的学术论文,也要学会分析网络数据,锁定具有热点效应的学术论文,将它们作为科普化的原材料;(2)既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原创,切忌对原文内容随意改动,以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也要适当加入学术论文中缺乏的趣味性、大众性、流行性元素,以吸引读者的兴趣;(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碰到有科普潜力但编辑无法驾驭改写的论文,可以求助有经验的大众媒体,但是经大众媒体改写的科普文章,一定要得到原作者的审核和认可,防止出现科学错误而弄巧成拙;(4)注重科普文章的原创性和唯一性。由于自媒体平台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很多作者会通过自媒体将科研成果进行改写和,编辑在开展学术论文科普化工作时,要与作者沟通好科普文章的网络首发权。除了学术论文科普化,学术期刊编辑还可以充分调动作者和专家资源,组织撰写科普文章,突破传统学术期刊在科普工作中受到的时效限制,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扩大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17]。

3实例分析

本节以《航空学报》的实践工作为基础,举例说明如何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为了记录我国“蓝天三剑客”聚首,开启航空强国时代的历史篇章,《航空学报》2019年第1、2期策划出版了“大型飞机专刊I”“大型飞机专刊II”,邀请到大型飞机C919、AG600、C929的三位总设计师亲笔撰写综述,并兼顾了学术创新性和工程实用性。两期专刊出版后,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科研成果,也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我国重大战略研究———大型飞机的生产研制现状,《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将C919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院士撰写的文章《大型客机信息化研制支撑体系架构研究》经过简单的提取后,进行了同步推送,具体做法为:保留文章题目、摘要,选取文中代表性的图片辅助文字描述,最后附上文章的结论,这也是目前学术期刊微信推送论文常见的形式,当月阅读量只有几百次。如此高屋建瓴的研究综述,不仅对科研人员有指导帮助,也能满足普通民众的知识需求,而且“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已达上万人,为何阅读量并不可观呢?笔者借鉴科普期刊编辑的工作经验,对此文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科普化包装。首先,文章题目改为“如何做到2.6天出厂一架波音787|C919总师揭秘大型客机研制的关键”,通过3个关键词集中对读者产生冲击:第一,“2.6天”,时间短是否意味着不可能,或者为何如此高效;第二,“波音787”,这是普通民众普遍认可的舒适型大飞机,尤其对于乘坐过此客机的读者可以产生共鸣;第三,“C919总师”,代表了高端与权威,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其次,正文开始先插入C919飞机的精美图片,从视觉上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其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配合文字介绍图片的来源及作者背景,进一步增加文章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接着,通过引用原文,指出大型客机的研制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长周期高风险、多专业协同、复杂装配与集成制造、全球协同研制的系统化工程,但是并不直接给出研制的具体手段,保留悬念。然后,插入波音787西雅图装配工厂的全局照片,从宏观上展示了一家大型客机的装配全貌,并配套文字介绍“仅2016年,西雅图波音工厂交付的波音787就达到了139架(平均每2.6天一架,这速度太惊人了)”,解释了文章题目设置的悬念,并且介绍“波音787之所以能够实现与全球合作伙伴的高水平、实时虚拟协同,其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基于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协同设计、制造、测试、交付及销售”。至此,就该凸显这篇科普文章的目的了,既然波音787通过信息化研制实现了如此高的生产效率,那么中国的C919客机水平如何呢?此时,通过波音787和C919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和信息化支撑体系给出答案,而这部分的内容则来自《航空学报》所刊发论文的原文。最后,插入C919首飞的感人照片,激发读者的家国情怀,既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弘扬了爱国情操。这篇改写过的科普文章在“航空学报”微信公众号的累计阅读量达到了5000多次;在“学习强国”平台,通过“航空知识杂志社”强国号后,也获得了2000多次的点赞;分析《航空学报》网站当期的下载数据发现,该篇学术论文的全文下载量和浏览量是同期其他未改成科普文章的4倍左右。可见,学术论文科普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播效应和论文显示度。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6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科技期刊品牌新内涵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阅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致使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受到了冲击和挑战。特别是随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既冲击了科技期刊以往固有的传播渠道,也为科技期刊维护品牌带来了必须直面的全新课题。而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也客观上证实了互联网时代不仅打破了媒体和传媒的职业壁垒,同时也为普通科技期刊实现超车,迅速提升影响力提供了通道和机遇。科技期刊对于品牌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和努力的方向,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环境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内涵被丰富和拓展,需要被进一步解读以推进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品牌新内涵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描述:1.科技期刊的品牌不应再局限、具象、固化为实体杂志、论文或影响因子;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抽象为以刊名为品牌标识,丰富涵盖包括期刊、论文、网站、平台、公众号、知识服务、数字产品、编辑等一切与期刊有关的既对立又统一、既抽象又具体的整体形象和元素。2.科技期刊的品牌应是期刊全方位综合实力的反映,包括办刊能力、学术水平、媒体融合能力、互联网思维、线下影响力、互联网传播力、学术活动召集动员能力、平台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3.通过终端用户对于科技期刊品牌的感知和认同程度,在反映期刊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同时,检验品牌建设成效。所以,在媒体融合环境和背景下,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上面需要用新的传播模式延伸品牌,并用全新思维再造品牌。

二、科技期刊品牌延伸

1.通过数字化刊群平台。随着科技期刊集群化和数字出版转型相关工作的推进和深入,科技期刊按照学科、行业、区域、单位进行刊群建设,成为科技期刊扩大知名度、延伸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以刊群平台为抓手整合期刊资源、集中用户入口和流量,通过期刊展示、介绍、官网链接等途径,在实现精准订阅和精准投稿的同时,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另一方面,部分刊群平台在获得加盟期刊的授权后对论文进行开放获取,以增加论文的传播渠道、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相对于单刊官网的局限性,刊群平台的群聚效应能够有效延伸科技期刊的学术品牌。2.通过微信公众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微信的全民使用,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在深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移动化、数字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随着科技期刊传统传播渠道的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在移动端延伸学术品牌、扩大影响和传播力。如《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暖通空调》等均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办出特色并取得了成功[10]。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立足主业,将优秀论文进行碎片化、轻量化精编后在微信公众号,这种形式相对于在微信公众号上仅论文摘要,或直接提供全文PDF下载更具可读性和传播性。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也可以对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进行选题策划,将公众号定位为辐射学科或行业,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专业资讯信息,通过服务更多的用户来扩大期刊品牌。3.通过H5等多媒体形式。随着新媒体快速普及和广泛使用,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呈现越发受到用户的关注和欢迎,在给用户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在逐渐影响着用户的阅读习惯。由于以H5为代表的多媒体形式具有功能强大、形式丰富、入门门槛低、免费等特点,所以科技期刊已经尝试通过H5来探索媒体融合。《煤炭科学技术》尝试通过H5制作移动端增强论文、制作期刊宣传片、专题征稿通知、会议通知等,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11]。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融合,科技期刊在获得更多用户关注和认可的同时,也实现学术品牌的延伸和影响力的提升。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极有可能成为论文内容的必要展现形式,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必将在多媒体融合的方向上深度延伸。4.通过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用户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交属性,科技期刊的用户群体通常按行业、学科、专业或同事、同学分类聚集在微信群或QQ群。这种具有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社群垂直、细分,科技期刊的微信、H5等专业内容极易通过这类社群传播。科技期刊可以建立用户QQ和微信群加强与作者、读者的实时联系,将优质内容通过社群有效传播,从而实现品牌延伸。此外,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激励核心用户将优质内容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延伸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通过用户社交网络的延伸科技期刊品牌精准高效,但这也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期刊加快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转型,为用户提供适合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优质内容。

三、科技期刊品牌再造

科技期刊通过组约优秀稿件,提升论文质量、扩大发行量等举措在传统出版时期完成了品牌和影响的原始积累,在转型期,科技期刊需要通过顺应转型发展趋势、创新出版传播模式、深挖行业用户需求、应用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品牌再造。1.协同创新。科技期刊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被低估,通常仅作为创新成果和论文的出口。而实际上科技期刊有条件通过协同创新深度参与到科研项目的选题、调研、立项、实施、成果、宣传的诸多环节,为科研项目团队提供信息搜集、跟进报道、专题策划、全方位成果宣传等协同服务[12]。科技期刊参与到一些重大课题项目中,不仅可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和影响力,还可以提升编辑参与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拓展专家人脉,有助于对项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方便组织专题、组约高质量稿件;同时科技期刊可以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深挖自身潜力、拓宽服务范围,从而提升品牌含金量。2.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知识服务需要信息化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但科技期刊仍可以在起步阶段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知识服务也将成为科技期刊进行品牌再造的重要尝试。科技期刊探索知识服务模式可从专家、作者、论文等3个角度切入。(1)专家资源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资源,而专家又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科技期刊可以邀请专家视频讲解技术问题,或录制并授权专家的学术报告视频来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2)读者在阅读论文时可能会产生疑问并希望得到作者的答疑和解读,当科技期刊获知这种需求,并让作者给予解答,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知识服务。目前,“OSID开放科学计划”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提问和答疑的免费平台,科技期刊只需在每篇论文印上专属OSID二维码,扫码即可实现提问和答疑。科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可提炼出大量的知识点,专业编辑可尝试对论文进行知识点提炼,当知识点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将相近知识点编辑整合成专题知识包。无论是知识点还是知识包,都能帮助用户快速、直接、准确地了解到相关知识,而知识包也可以通过专家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升级为知识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3)增强出版。增强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纸媒上无法展现的内容,诸如视频、动画、程序、大量图片等内容用数字媒体形式展示给读者。中国知网提出增强出版的概念,并提供了平台支持,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科技期刊自身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强出版[13]。以增强视频为例,对于课题已产出动画模拟或进行可视性较强的实验的论文,可直接邀请作者提供视频;对于其他优秀论文,可邀请作者将论文涉及的核心技术、难点重点制作5~8页PPT,录制3分钟左右的导读视频。将视频上传至腾讯视频,并通过软件生成增强视频二维码,将二维码与论文一同印刷,实现增强内容线上线下联动。我们现阶段实践增强出版不仅可以创新出版模式、探索媒体融合,且有助引发作者和读者群体的关注,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有效提升论文的传播质量和期刊的品牌影响力。(4)移动+优先出版。与通过微信公众号将已在移动端不同,笔者探讨基于html格式论文和配套二维码的移动+优先出版。目前,超星已经向部分期刊提供了论文免费加工html格式的服务,科技期刊可以将二校或三校稿提交超星进行html加工,并将html格式论文于终校前后返回编辑部,由编辑部将html格式论文上传至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同时,将官网当期html格式论文对应网址生成二维码,并将各二维码排版至纸刊对应论文题名处交付印刷。当读者拿到纸质期刊后,可用微信扫码论文二维码,在手机端显示html格式论文,实现对论文的收藏、转发微信群或朋友圈。这种新型出版方式不仅能在期刊官网实现优先出版,还方便读者移动阅读、分享和传播,每篇文章匹配专属二维码给读者带来明显的数字出版感受。移动+优先的新型出版模式将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美誉度和论文传播力。(5)网络直播。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直播App的广泛应用,使普通用户通过手机或简单的装备就能实现直播。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对学术会议或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成为服务用户、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措施。由于科技期刊具有一定数量的作者和读者群体,而科技期刊又有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以媒体的身份对会议进行直播能够满足广大不能参会用户的求知需求。如“小编讲堂”就通过QQ群的直播功能对每次学术活动进行直播,受到编辑同行的广泛关注。《航空知识》在网络直播方面探索实践颇多,除多次对航展、飞行大事件进行在线直播外,邀请专家作客在线直播,在讲解学术观点和传播知识的同时与用户交流互动。通过网络直播,将科技期刊的会议资源、活动资源、专家资源直接转化为对用户的服务,在拓宽科技期刊服务范畴、积聚人气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新媒体;出版;学术期刊;知识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很多行业的商业模式与运行机制均出现颠覆性的改变,出版行业亦是如此。出版行业对新媒体的应用还处于不断摸索与尝试的阶段,但新媒体出版已成为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新媒体出版让学术期刊由原来的单向传播过渡到现在的立体式多向传播,传播渠道也呈现多元化、交互化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信息传播形式,既让读者与编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更加便捷,又满足了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领域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学术期刊知识传播进程[2]。本文就新媒体出版在学术期刊知识传播中的应用路径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时代的出版

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但其蓬勃发展还是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进行了定义:新媒体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其载体是互联网,其基础是数字技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出版单位通过移动媒体终端、网络媒体终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信息。在新媒体面前,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均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对等的情况下开展互动交流[3]。

2.新媒体出版的特点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出版行业。众所周知,出版物出版发行的组成要素通常包括出版物的传播形式、阅读路径、载体等。新媒体出版则是在上述要素基础上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网络化、交流模式互动化、服务体系智能化三个方面,并且还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凸显新面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让出版行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还为出版行业带来新的契机。(1)传播途径网络化新媒体的产生环境直接赋予了新媒体出版“网络化传播”的特点。与传统出版不同,新媒体出版不会受到发行量、出版地点、出版时间等制约,它有机融合了出版与数字化,在网络平台上构建起电子影像、电子图书、电子数据库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2)交流模式互动化新媒体出版的亮点之一是让读者与出版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时开展互动与交流。因此,新媒体出版特别适合应用于学术期刊领域,这样既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优质化的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形式,可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编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在线讨论、辅导、学习等多种互动形式。(3)服务体系智能化出版物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除了体现在功能多样化、内容海量化,还体现在服务体系智能化。依托新媒体技术,相关人员可精准挖掘与高效整合信息数据,从中提取对学术期刊知识传播有借鉴价值的信息,包括读者的数字阅读习惯、数字阅读方式、数字阅读资源类型等。在此基础上,学术期刊既可做到信息的精准推送,又可在知识传播层面形成“意图理解”“用户理解”“资源理解”的良好局面,无疑能让知识传播目标更精准。

二、新媒体出版在学术期刊知识传播中的三种典型形式

纵观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及出版集团,笔者发现它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多种新媒体出版形式不断涌现,视频摘要、图文摘要、播客最具代表性。这三种典型的新媒体出版形式均有别于传统学术论文的传播方式,而是打破了传统出版对学术论文展示的局限性。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为例,该刊积极拥抱新媒体出版,在LinkedIn和Facebook等主流社交平台上学术大牛的访谈播客、学术论文的视频摘要,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学术期刊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其知识传播效率得到提高。

1.视频摘要

视频摘要主要是者采用视频对学术论文摘要进行阐述的一种形式,涵盖学术论文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通常而言,视频摘要并非只限于通过视频形式来简单呈现学术论文的关键内容,而是以更生动的表现形式、更活泼的语言方式向读者展示学术论文的精华内容。目前,Nature、CellPress、Springer等顶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均接收视频摘要。2017年12月,我国首个视频摘要在《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的官网上。2018年12月,我国首个视频期刊《中华心脏病学视频杂志》创刊,其以更庞大的信息传播量、更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心脏病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动态进行视频报道。

2.图文摘要

图文摘要主要是由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所组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学术论文摘要的美观性与直观性,可提高学术论文摘要的信息丰富性。图文摘要有利于推动读者的跨学科交流,读者通过阅读图文摘要,既可迅速筛选所需学术论文,又可激发自身深入阅读学术论文的兴趣。从目前来看,图文摘要已被大量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和数据库中,包括ASCE、IEEE、OpenEngineering等。

3.播客

播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广播方式,由若干个视频文件与音频文件组成。播客于2004年在美国诞生,而后被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逐渐应用于构建知识兴趣社区,以便推动知识传播。读者可通过订阅的方式收听广播,只要是订阅用户,新节目就会在有网络的条件下被自动下载到用户设定的存储设备中,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个人计算机等。与其他新媒体出版形式相比,播客的内容更富有广泛性,并不只局限于学术论文本身,还可将科研人员的访谈录音、最新热点学术资讯等纳入其中。很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都采用了播客,但我国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目前只处于起步阶段。杨郁霞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进行统计时发现:22个链接有OSID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中,只有2个高校科技期刊的2019年全部论文融合了链接音频的二维码,其余20个高校科技期刊只有少量论文融合了链接音频的二维码,而链接视频的二维码更少,全部期刊中只有4个此类二维码[4]。

三、新媒体出版对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影响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既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内容生产,又要重视知识传播。出版单位实现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除了应在学术论文撰写层面对数据、图片的质量要求很高,还应对研究者的具体研究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图片等资料有较高要求[5]。虽然传统出版物在知识传播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覆盖面,造成读者难以对所需资源进行实时、有效的获取,而资源获取的便捷程度、资源的质量水平均会对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带来很大的影响[6]。与传统出版不同,新媒体出版能够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精准挖掘知识、细致整理数据,并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快速出版。待出版完毕之后,读者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获取这些资源,并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将其应用到研究中。由此可见,新媒体出版视域下的学术期刊知识传播可让读者便捷地获取优质资源,为读者进行科学研究带来较大的便利。新媒体出版并不局限于推动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也旨在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学术期刊、阅读学术期刊,进而推动学术期刊的可持续性发展[7]。整体而言,新媒体出版视域下的学术期刊知识传播更多地体现在资源的提供上。首先,学术期刊通过新媒体出版能够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数据、图片资源,甚至影像资源,这是传统出版无法做到的。其次,因为新媒体出版具有传播途径网络化的特点,能够让读者便捷地获取资源,所以新媒体出版对学术期刊最直接的影响是较好地推动了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进程。当然,新媒体出版既然是一种新兴出版形式,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出版从业者不能因为新媒体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没有的优势就忽略其不足,而是需要正确面对,兴利弊害。值得注意的是,传播的知识质量才是决定学术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媒体出版只是让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效率最大化,出版人员切不可顾此失彼、不分轻重。

四、新媒体出版视域下强化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具体措施

1.激励作者主动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

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工作人员较少,且日常事务较多,很难有精力投入视频摘要、图文摘要、播客等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工作,还是需要作者充分参与。但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都没有形成较好的激励机制,也鲜有作者通过制作与提交新媒体内容而获得实质益处。鉴于此,笔者建议,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作者予以激励。第一,科研工作者所撰写的每一篇学术论文背后都凝聚着辛勤研究的汗水,他们通常持续研究数月,甚至数年。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大力宣传新媒体出版对知识传播的好处,力争让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意识到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是一项重要的义务,这也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关键。第二,无论论文的传播是通过视频摘要,还是图文摘要,抑或是播客形式,均可让作者的研究成果被更多读者发现、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给作者带来更多的科研社交机会,甚至有可能会给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项目资助或技术合作机会[8]。若作者长期坚持做这些工作,实质上就进入一个良性的反馈循环圈。如果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能让作者认同这个观点,便能较好地激励作者主动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第三,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的作者进行实质性激励,如置顶展示作者成果、为作者开通绿色审稿快捷通道等。

2.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做好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服务

首先,微博、微信平台既是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主阵地”,又是学术期刊工作人员与读者实时沟通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设置相关部门参与微博、微信平台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咨询高峰时段,光靠指定的相关部门是难以应对大量读者的,此时就需要全体编辑上阵,唯有如此,才能及时回复读者提出的问题。其次,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可基于微博、微信平台的后台接口开发一系列个性化服务新功能,如其可在后台接口开发自定义菜单,自定义菜单的界面设计须简洁,操作设计须便利,结构设计须明确,立足于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知识传播服务。再如,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可将智能客服机器人加入微博、微信平台,读者既可通过对话框与智能客服机器人实时沟通,又可通过输入操作命令来享受电子资源的下载、文章检索等服务。最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利用微博、微信平台进行图文推送时需做到分门别类和有的放矢。例如,在推送“最新出版论文推荐”等消息时,工作人员切忌用太大的配图,因为部分读者在使用微博、微信平台浏览这类消息时都是用手机流量,若配图过大,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甚至取消关注这个平台。当然,也有部分读者不太喜欢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推送的图文,那么工作人员可先用纯文本信息模式推送消息,待读者通过对话框输入关键字回复后,再由设定好的程序推送已编辑好的图文信息。

知识传播论文范文8

1直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转发转载,延长论文生命力

传统期刊,在论文印刷出版后,通常会将论文发往各大合作的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维普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编辑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编辑部会将论文在送印刷厂后甚至论文录用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将论文刊载在自己的网站上,方便读者、作者阅读和下载。而刊媒融合时代,很多编辑部都会将已经发表的论文整期(通常只包括每篇论文的题目、作者、单位和摘要等)放在各个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或者向专业学术论坛、微信群、QQ群、邮箱等定向推送。由于每本杂志的新媒体粉丝群,绝大多数都是基于自己的读者、作者建立起来的,这种直接转载转发的形式,没有破坏期刊的整体风格。一方面方便读作者进行整体浏览,提高论文的阅读量,延长论文生命力,进而提高论文被下载或者引用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读者或感兴趣的人分享传播。论文直接转发、转载的二次转播形式,是目前绝大多数期刊采取的方式,如《中国激光》《暖通空调》等杂志。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为例,编辑部会将每期论文的题目、作者等以流媒体链接的形式在微信服务号,供作者阅读浏览分享。

2论文包装,扩大作者影响力

科技期刊出版的论文,不论是在论文体例、排版或者内容上,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题目和全文呈现方式都比较严谨,甚至刻板,很难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不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阅读习惯。2018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7.5%[10]。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博、微信、APP等的大量出现,使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频次持续大幅提高,数字化阅读已逐渐成为读者的主要阅读方式,并且人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方式都变得碎片化[11]。论文包装就是指不改变论文本身的内容,只是从题目、图文、排版等方面对论文进行简单的外部包装,以更吸引读者。具体说来,包括将论文改变题目、排版、论文格式等来吸引读者,如将PDF格式转换成Word格式或网页格式,或者使呈现方式更活泼丰富,以更适合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通常像重点专题稿件或重要专家约稿等论文,可以采取此类方法,一方面提高论文的阅读量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可以重点推荐专家和作者,扩大专家或者作者的影响力。如《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14期发表的专家述评《Klotho在慢性肾病和血管钙化中的作用》一文,编辑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服务号上进行论文包装,将题目改成《揭开命运女神“Klotho”与肾病和血管病的神秘面纱》,使题目更有吸引力,同时配上一张希腊女神的照片,将论文排版改变成便于阅读的Word模式,并且添加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版式,在服务号上,该文的阅读量较同期的其他推文的阅读量高。

3知识重组,提高论文使用率

知识重组是指编辑部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根据某一特定的主题,重新集合已经发表的论文制成专辑,在新媒体平台上集中二次传播,以提高读者对热点论文的关注和阅读,提高论文使用率,延长论文生命。如“人工智能”近年来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也越来越广泛[12]。编辑部在知网数据库搜索“人工智能”或“大数据”发现,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单篇论文最高下载量达1325次,编辑部将在本刊发表的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的论文中下载和引用频次高的论文,重新整理成专辑,以流媒体链接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受到了读作者的广泛关注。

4探索增强出版模式,拓展对读者作者的服务

增强出版利用新媒体进行“内容服务”,是在传统正式出版物的基础上加上研究数据、附加材料、出版后数据和数据库记录等更多信息的出版形式,增加了论文的内容呈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期刊产品形态[13]。目前国内期刊增强出版模式尚处于研究与探索阶段。增强出版的模式包括纸质增强出版、网络增强出版和微信增强出版[14],本文主要指依托微信进行增强出版。由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属于医学类科技期刊,微信增强出版比较适合实验性研究论文,编辑部邀请作者提供附加图表、实验的关键视频、原始数据等,并加载到微信中与论文内容一起在新媒体平台展示,以加深读者对研究成果的理解,同时拓展对读者和作者的服务。

5内容科普化,扩大期刊的受众范围

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一般比较适合相同或相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或从业人员阅读,这样,一篇论文的受众面其实是比较窄的。内容科普化就是指将作者发表的某些适合科普和大众传播的论文,对论文内容进行提炼和深度加工[15],将文章转化成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文章、漫画、图文等,在杂志的各大新媒体平台,同时,可以与和本刊新媒体有合作的其他大众媒体,如华龙网、大渝网、健康报等合作,将文章推送到大众媒体上,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阅读了解,扩大期刊的受众范围。与论文包装只改变论文标题、体例、格式等相比,内容科普加工,是基于论文内容,将专业、科学、拗口的学术论文提炼加工成适合大众阅读的图文或视频进行传播。

6二度创作,创新对作者的服务模式

科技论文二度创作主要是指依托论文原文,二度邀请作者或者该论文研究领域的专家与编辑部进行深入合作,进行论文的视频录制、人物采访、行业解读、PPT课件制作等。相较于内容科普化或者增强出版,二度创作需要编辑部与作者进行深入交流沟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成本花费相对较高;在内容表现形式上也更丰富,甚至是创造出了新的产物。该种形式比较适合对于专家述评或者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新理念,邀请专家录制人物采访视频,对论文进行解读或对相关行业进行解读;对作者实际工作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论文,邀请作者将论文内容制作成课件,或录制视频讲座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这种方式的二次传播,一方面有利于帮助作者进行学术推广和影响力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编辑部巩固和团结核心优秀作者群,为杂志持续提供优质学术论文,保证期刊论文质量,促进期刊良性发展,提高期刊的竞争力。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17期发表的《VAP(+)在心血管剩留风险相关血脂异常药物选择上的应用》为例,编辑部邀请第一作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梁纯子博士,根据论文内容,录制了一期关于《VAP血脂检测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上的应用特点》的视频课程,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微信公众号和检验头条APP上,截至作者投稿之前,该视频播放次数累计超过2万次。

7多种形式二次传播同步进行,促进刊媒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