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健康教育总结范例6篇

企业健康教育总结

企业健康教育总结范文1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9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 企业职工的权益得到了很大的维护, 职工的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1, 2]。为了解企业职工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本文根据对某企业内部员工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对企业内部的健康知识普及的紧要性做进一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根据本疾控中心 2014年 1月~2015年 12月对某机械加工企业 400名职工进行调查资料, 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其中男 257名, 女 143名;年龄最小22岁, 最大 65岁, 平均年龄 (34.84±10.34)岁, 其中一线职工 274名, 管理层员工 106名, 行政层员工 20名。

1. 2 研究方法 该企业自2015年1月起对内部员工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及宣传, 教育方法如进行一次全企业的健康教育会议, 由各个小组进行一次内部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方法如制作板报、企业内刊等, 对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健康知识、行为、问题做幽默、清晰、直白的讲解和解说, 并设置有奖问答题等活动来提高职工对健康教育宣传的参与感。问卷调查以匿名方式作答, 主要包括卫生知识、健康知识、职业卫生三大部分。①卫生知识主要包括:不能在公共场合吐痰、吸烟,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 不可暴饮暴食, 不可食用长时间放置的食物, 不可过度饮酒、酗酒, 了解食物的日常储存方法等。②健康知识主要包括:对传染病的预防及认知知识、老鼠、蚊子、蟑螂、苍蝇等病媒生物对疾病的传播与预防知识、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影响等。③职业卫生知识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病法律、法规内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和现场毒物报警装置的使用等。对比教育活动开展前后企业职工对健康知识行为的认知以及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教育前, 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 回收328份, 回收率为 82%, 有效率为 82%;400名员工对健康知识、行为的认知平均评分为 (65.24±2.69)分, 133名对健康教育有明确需求, 占33.25%。教育后, 共发放份调查问卷 400份, 回收388份, 回收率为 97%, 有效率为 97%;400名员工对健康知识、行为的认知平均评分为 (86.83±2.14)分, 394名对健康教育有明确需求, 占98.50%。健康教育后员工对健康知识、行为的认知程度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优于健康教育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企业健康教育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劳务工; 农民工; 二元城市; 健康教育

深圳市是一个外来人口非常集中的城市。外来劳务工为深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作为弱势群体,外来劳务工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如何维护劳务工的身心健康尤为突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向广大劳务工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卫生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树立健康意识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近年来,我们把劳务工健康教育列入全市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基本概念

1.1 深圳外来劳务工 所谓深圳外来劳务工,是指从外地流入深圳,在深圳就业和居住,但不具备深圳户籍的劳务人员。外来劳务工进入深圳的目的千差万别,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就业。同时,尽管外来劳动者在深圳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但他们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来自农村、在深圳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普通劳工,因此有时又将他们称为“外来民工”、“外来劳动者”、“外来农民工”等。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深圳,不仅成为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而且逐渐成为深圳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1.2 劳务工健康教育 劳务工健康教育就是以外来劳务工为健康教育对象,通过传播、教育和干预手段,帮助劳务工提高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劳务工身心健康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2 工作背景

2.1 深圳“二元城市”现象明显 所谓“二元城市”现象,就是农业户籍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分割、分层,形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农业户籍外来劳务工虽然进入了城市,但只能进入一个与城市居民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不能融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和社会福利体系[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二元城市”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地存在,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就会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目前,中国户籍登记的人口中73%是农民,大约为8.9亿,其中农民工身份就达2亿多。农民工问题一直为中国政府所高度重视[2]。深圳是全国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倒挂最严重的城市,因而“二元城市”现象更为明显。据深圳市统计信息局公布的深圳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深圳市总人口为700.84万人,而深圳外来人口577.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82.1%,他们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分别为53.5%、27.2%。可见深圳外来人口主要是从事劳务工作。

2.2 劳务工健康素质普遍较低 深圳外来劳务工所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偏低。据深圳市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不识字的比例为1.2%,受小学、初中文化教育的比例达67.6%,文化素质普遍低下,显然,外来劳务工只能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于现代化的深圳城市,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有毒有害危险性大的非技术性工作;居住条件、卫生环境、生活秩序较差,生活和工作极不稳定;社会保障上也没有百分之百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在个人因素方面,他们的素质偏低,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力较弱、接受度较低,导致他们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严重不足,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普遍存在,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蔓延,因此,在外来劳务工群体内更容易造成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其他疾病患病率的普遍增高,要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比普通群体要紧迫得多,同时也困难得多。

据西乡人民医院对收集的13万份劳务工体检报告分析发现,劳务工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超过8%;几乎在城市中消失的肺结核也在劳务工人群里“复苏”,2005年的发病率已达0.3%。劳务工人群中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还有诸如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劳损、听力减退、近视……因长期劳累或生活不规律引起的健康问题也相对多发。

2.3 劳务工面临的职业危害问题突出 我国的职业病危害已经成为突出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着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总数约2亿人,尘肺病占我国各类职业病的80%[3]。深圳市卫生局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全市19700家工厂中,存在严重职业毒害因素的企业高达9392家,而与职业毒害因素接触的工人就有30万人。1990~2005年间,深圳全市共发生职业中毒355宗,中毒人数896人,其中死亡45人,并且“发展呈上升趋势”。 而这些职业危害发病率80%以上分布在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以“三来一补”、“三资企业”为主,集中在制鞋、五金电镀、塑胶玩具、印刷、家具等行业,其中涉外企业占到九成以上。深圳职业中毒95%发生在台资、港资等涉外企业。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作业场所没有卫生防护措施,毒物浓度严重超标;工人长时间加班作业,没有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人防护知识。这些职业病的危害对象主体就是劳务工。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据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全市各年度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2003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954宗,死亡1301人,受伤13544人,烧山面积39亩,直接经济损失6081.4464万元。2004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143宗,死亡1146人,受伤11095人,直接经济损失5690.5万元。2005年1~10月份,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9137起,死亡933人,受伤7728人,直接经济损失4167.55万元。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这些数据仍然触目惊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外来劳务工。

3 主要做法

3.1 广泛开展以劳务工为主体的健康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市多次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实、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卫生进社区”、“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送万家”等健康教育活动,其内容涉及了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如肝炎、艾滋病等主要传染病的防治,职业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等等。形式有专家讲座、咨询、健康知识展览、健康资料派发、健康知识有奖问答、文艺表演等。针对目前性病、艾滋病在我市流行的严峻局面,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向全市各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赠送了“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挂图”700多套,全市范围内形成了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达253次。

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劳务工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全市都要举办15次以上卫生宣传日活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要在企业、街道、流动人口集中的场所,举办健康教育义务咨询活动。此外,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每年要编写10种健康教育科普小册子和其他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发放各类健康教育科普小册子、宣传画、健康处方、影视资料等约30万多册(张)。如利用“三八”节,市人民医院举办大型妇女健康教育讲座,并举行免费的妇女疾病专家义诊咨询,免费发放各种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小册;组织专家亲临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妇女保健知识讲座及体检等活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开展了以“为了姐妹们的健康与幸福”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免费为100多名贫困妇女做子宫颈早诊检查。市妇幼保健院在布吉南岭村举办了“百万妇女卫生健康行”健康教育活动,为1000多名妇女进行免费体检,发放科普资料、进行健康咨询和问卷调查。所有这些活动,都为劳务工接受健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2 编写了《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 市卫生局根据市人大常委的指示精神,由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

在内容上,针对劳务工的特点,选取了健康与亚健康、生活习惯与健康、饮食营养与健康、心理卫生与健康、劳动保护与健康、性爱与健康、预防常见传染病、警惕身体危险信号、正确寻医问药以及医疗保险须知等10大项75个分题。

在体例上,精选了发生在劳务工身边的真实故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漫画插图、深入浅出的医学点评、言简意赅的健康指导,告诉劳务工朋友什么是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亲切教导他们懂得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帮助他们掌握防病治病、健身强体的技巧,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寻医问药,告诉他们如何改变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劳务工健康教育读本》于2004年5出版,免费向劳务工发行,成为广大劳务工朋友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促进身心健康的良师益友,在全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韩启德分别为本书题词。

3.3 在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 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组织我市“健康教育顾问”和“健康教育讲师团”在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他们针对我市劳务工多、人口流动性大等特点,配合卫生系统的中心工作以及社区健康服务、疾病控制等相关政策,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他们不定期到全市各企业、工厂进行巡回演讲,内容涉及心理健康、内分泌系统健康、妇女保健、疾病预防、职业病防治等众多课题。健康教育巡讲活动,为我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增强了我市健康教育的实力,受到了广大市民尤其是劳务工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参与。

此外,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市职业病防治院加强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加工厂、市直属重点企业、商(店)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和企业的健康教育,深入社区,组织指导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劳动安全、环境保护、疾病预防等健康教育,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利用宣传栏定期刊出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女工保健、优生优育、环境保护、自我保健等知识;编印了《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材》、《公共场所、化妆品生产企业、饮用水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教材》和《职业病防治法》系列宣传材料,组织新闻媒体制作并播发《职业病防治法》专题节目,组织大型《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使劳务工健康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3.4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 近年来,针对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市健康教育研究所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健康教育专栏、街头咨询活动、讲座、专家咨询电话等各种形式对劳务工开展健康教育,做到了“四个一”,即全市每户家庭都有一份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相关知识材料,社区每月举办一次讲座,新闻媒体每周至少有一期专栏,每个社康中心近期出刊一期宣传栏 。每年全市组织有针对性地举行预防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大型系列健康教育活动100余次、出动有关专家600多人次、接受咨询达40多万人次、向全市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000万余份,使广大市民尤其是劳务工都能基本掌握对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等以及春夏季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确保防治非典型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人禽流感和春夏季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达95%以上。

3.5 健康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 市健康教育研究所购置了一台健康教育多功能宣传车,可同时启动10台计算机和2台电视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有数十种健康教育资料供劳务工取阅。该车能定期或不定期到公共场所或工厂进行健康教育,每年出车90余次,派发各种资料200多万份,接待劳务工110万人。

龙岗区开展了“三个一”劳务工关爱服务,为劳务工送去一次健康咨询、一次讲座、一本健教读本,受到广大劳务工的欢迎。宝安区实施“关注健康、关注劳务工”赠报送健康项目,每天将3000份登有健康专版的《宝安日报》赠送到工厂企业,张贴在阅报栏内,供员工阅读。福田区在13家企业开展了“关注外来女工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女工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各基层卫生监督和防保机构运用“健康快车”、“健康大篷车”等形式,经常组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企业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知识等,增强外来劳务工健康保护和职业病防治意识。

4 几点体会

4.1 要建立劳务工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要建立劳务工健康教育长度机制,首先要提高认识,政府重视健康教育作为国际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美国、新加坡、芬兰等许多国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健康教育在提高整个国民健康素质、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只有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强化劳务工健康教育的政府行为,明确部门职责,才能提高劳务工健康教育成效。为此,我市把劳务工健康教育纳入了《深圳市公共卫生系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统建设方案》,在该方案中明确要求把对企业、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要对企业健康教育制定工作标准,进行年度考核,并规定20人以上的企业应有1名专人负责本单位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其次,要转变观念,逐步实现劳务工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转变。目前,我市一方面正在制定《深圳市劳务工健康促进方案》,将劳务工健康教育纳入政府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还通过人大立法,组织制定《深圳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条例》,确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全面、规范、有序地发展。通过建立起符合深圳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形成政府负责、政策配套、各方协同、社会参与、卫生指导、法制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行机制。只有深圳市健康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真正建立起劳务工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4.2 要形成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 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是我们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基础。建立健全政府负责、政策配套、各方协同、社会参与、卫生指导、法制保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行机制,要通过完善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中心、以各医疗卫生单位为重点、社会各界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提高健康教育机构执行全市健康教育业务目标的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全面而有效地实施。

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不是哪个部门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也不仅是健康教育机构和健康教育人员的事情,它需要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卫生系统各部门的参与和协作。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从总体上来说,深圳市劳务工健康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雏形,那就是社会健康教育的宏观协调由市卫生局和爱卫会负责,健康教育组织活动由市卫生局具体领导实施;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是由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执行;日常工作监管由卫生局基妇处归口管理;社区由街道和社区工作站组织并由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实施、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健康教育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由职业病防治院和各区防保机构负责。从而真正形成了相关部门互相协作的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

实践证明,这种相关部门协作的劳务工健康教育技术工作网络,改变了由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机构包揽全部劳务工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健康教育的社会化效应,为社会大卫生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劳务工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运作,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健康促进氛围。

4.3 要创建劳务工健康教育模式并加以推广 建立示范点和推广其成功经验是开展劳务工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要通过在全市开展企业、社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全方位探索深圳市劳务工健康教育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并逐步在全市推广。

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与龙岗区健康教育所在该区中山精密五金厂开展企业健康教育示范项目,建立健全工厂健康教育网络和健康教育阵地;完善工厂健康教育制度和规程;对工厂劳务工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工厂存在的主要影响劳务工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邀请有关健康教育和劳动卫生专家对劳务工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和劳动防护的指导;针对他们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开展工厂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等。目前该项目还在继续开展,希望能为我市企业健康教育创造出新的模式。

然而,在深圳,劳务工在社区人口中所占比重巨大,劳务工健康教育不仅在企业要开展,在社区健康教育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如2000~2003年在罗湖区文锦社区开展的“健康家庭行动”示范项目,直接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联合各方力量,以家庭为重心,通过“五教一体,四网并合”的模式,加强家庭、社区、医院、企业、学校健康教育(简称“五教一体”)的宏观指导;把健康教育渗透到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工作网络(简称“四网并用” )。又如,在福田区下沙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示范项目,直接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重点发挥企业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作为全市健康教育业务的专业指导中心为项目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福田区健康教育所作为区级健康教育专业指导机构为项目的协调及实施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福田人民医院下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日常开展的健康促进工作成为了项目的切入点;而下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下沙社区居委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人力、物力资源。这种“上下一张网、整体一盘棋”的协同运作,充分体现了“1+1+1+1>4”的协同效应。因此,通过这两个社区示范项目的开展,实现了社区健康教育与劳务工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通过劳务工健康教育,我市劳务工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根据随机抽样测试的结果来看,2005年的各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食品、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4%,厂矿企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4.3%。

参考文献

1 张展新,郭菲.城市社区格局重组与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社会分层.开放导报,2005,123(6):15-23.

企业健康教育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本;员工健康;管理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资本,离开了人身,人力资本便发挥不出价值。同时,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教育投入、健康管理等方法进行提升,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一般来说,只要是经济学的问题,都会提到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人力资本的相关思想就有所表述。亚当•斯密认为社会民众获得的有用的能力便是社会资本,而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校学习、其他方式的教育、培训来获得。因此,亚当•斯密建议国家应该鼓励甚至强制全体国民接受基本教育。这就是现在所说的义务教育的由来。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企业家、各方面的人才在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无可取代。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精神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的现状都是历史上一切发明、发现、努力的积累。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认为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方法,通过教育,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教育结果并不是社会的直接投资,而是一种间接投资,这种投资可以给劳动者带来能力和就业机会。实际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投资培训劳动者,但是整个国家社会需要办教育的原因。舒尔茨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按照舒尔茨的观点,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来发展和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十分重要,社会的发展不能偏废其一。但是,在计算人力资本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时,传统经济分析的方法往往得出的结论是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基于此,美国丹尼森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多大作用。丹尼森通过实证计量,论证出美国1929-195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中23%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由于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教育投资,社会劳动力的平均质量提高了0.9%,对美国国民收入的贡献是0.67%,占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42%。

员工健康管理: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支

健康管理人员通过现实中的大规模的个体服务,归纳总结不同社区、年龄、性别、种族等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疾病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改进预防的策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预防效果。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健康管理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医疗成本的上涨、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兴起。健康管理是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估、预测和控制的过程,其宗旨是提高社会整体的健康意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的系统性工作。在美国,健康管理计划已经成为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管理式医疗”,而且健康管理的推广已经被证明能有效降低个人和群体的患病风险,降低医疗开支。员工健康管理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分支,综合了人力资本理论和健康管理学的有关内容,其中,人力资本理论是基础,健康管理是方法。舒尔茨和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更强调教育和培训对员工人力资本的提升。但是,员工的人力资本增值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教育领域,而是员工的综合素质。其中,员工的健康是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所谓的综合素质。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国家主席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也是说的相同道理。而企业员工健康问题有着比较严格的社会约束条件,其中,社会发展的阶段、国家卫生状况和卫生条件、社会疾病谱的变化、员工职业性质、年龄差异、特殊员工职业病问题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员工的健康问题。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医学技术也突飞猛进,国家的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安全。所以,从医疗卫生范畴来看,整个社会的疾病谱发生了重要变化,经过数据分析,我国主要疾病已经由上世纪60年代大规模传染病转化成了以“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病。同时,随着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员工工作条件的好转,企业员工的职业病问题比照上个世纪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所以,慢性病防治问题是现如今企业员工面临健康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波特-劳勒激励模型指出,激励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不是干什么事情给钱就行。很多时候,企业设置了激励目标,员工不一定满意,也不一定行动和努力,只有形成激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意—反馈这样的良性循环才可以。波特-劳勒激励模型指出:工作绩效不仅仅受到个人努力的影响,也就是说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的,绩效还与员工个人的素质、能力有关,与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与员工的企业期望有关,与对企业文化、公平性感知等因素有关。企业对组织绩效的改善,很大程度上要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投入。按照波特-劳勒激励模型,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员工的工作意愿强烈、工作能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工作绩效会更容易提高。而良好的员工健康管理,无论供给资源来自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大部分都是企业外部),一方面降低了员工健康风险对其工作能力的发展、工作机会的拓展带来的限制,改善了企业人力资本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优化了员工的工作动机与意愿,进而提升其努力程度,提高工作绩效。然而,企业员工的健康问题和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探寻路径又有所不同。首先,员工健康问题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的维度来进行分析,而不是“教育和培训”的维度。无论是马歇尔的理论还是舒尔茨的观点,都强调教育、培训对人力资本开发和提升的作用。但是,企业员工健康问题与教育或培训这种问题存在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分为三个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其中,生理上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主要内脏、器官无疾病,身体形态、体态发育良好、完整、体形均匀,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理,有较好的身体活动和劳动能力。第二是人的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抵抗一般性的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这是健康的基本要求。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环境健康等。根据马歇尔的理论,教育投资的直接投资结果并不明显,但是给劳动者带来的机会却是很大的。而员工健康问题的“投资”效果、直接投资的结果往往短期内也不明显,但是对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有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员工健康的投资和教育的投资一样,其直接投资的结果可能并不明显,对企业的好处也不是那么快就显示出来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效果非常显著。其次,企业员工健康问题取决于社会医疗资源的整体配置,也必须依赖第三方专业机构予以解决。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所分析的“教育、培训”等视角下,此类问题往往在企业内部可以解决,即便一些专业性的培训无法在企业内部完成,企业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解决。同时,现代国家往往都具备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这也为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培养提供了基础。但是针对员工健康问题,就与“医学”联系非常紧密。员工的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作为以经济活动为主的企业,虽然可以提供一些技术层面或管理层面的“企业内训”,但是几乎无法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和“疾病诊断与保养”。所以,企业在面对员工健康问题时,往往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依靠第三方医疗机构,应用现代医疗技术和健康管理的方法,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多重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健康需求进行跟踪、评估、统计、分析,系统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状态,微观上降低员工的医疗支出,宏观上降低社会的医疗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对第三方的依赖往往取决于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译林出版社,2011

2.萨依.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63

3.张燕,陈维政.管理员工健康控制工作场所偏离行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

企业健康教育总结范文4

制订社区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促进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健康促进活动;及时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并按要求上报区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应有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具体实施办法、活动时间安排、部门人员组织、经费预算。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促进规划可以根据每个社区实际情况分阶段规划:规划的方法如下: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定期征求居委会及社区居民对健康促进活动及内容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评估情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季节、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况选择恰当的健康促进课题与活动,并制定出健康促进规划。规划既要科学性,又要注意普及性和实用性,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3)、制定3年、 5年等短期、长期规划,规划内容标准应符合《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应涵盖全面、突出重点、数据真实、条理清晰、既有量化指标也有社会效应,既要体现成果,也要指出不足及改进措施。

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6次以上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开展3次以上宣传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

1、围绕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或合肥市统一确定的活动。

2、季节性、突发性及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防病内容。

3、根据社区诊断,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等健康知识传播。

4、结合每年卫生主题宣传日,开展控烟、无偿献血、禁毒、卫生法律法规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内容的宣传教育。

开展一次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需要做哪些实际工作呢?

1、首先要研究每项健康教育活动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应考察以下内容:

2、制定具体的干预活动计划方案及实施措施,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行为干预活动。

3、组织落实人力、物资,动员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大中小学校、街道居委会支持并积极参与,或合作开展。

4、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过程应有质量控制措施,及时保留相关文字材料、摄影摄像、传播材料、物资人员、时间安排、经费落实等资料情况。

5、每项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应进行评价与总结。

调查研究:如何开展居民健康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活动?

1、根据上级部署和本社区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基线调查或连续性年度调查,研究设计居民健康知识和行为习惯调查问卷。问卷应标注调查人、调查地点、调查单位、调查时间。问卷的题目设计内容要浅显易懂、文字清晰醒目。

2、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涉及内容包括:背景资料、调查的目的、调查抽样方法、调查范围地点、调查人数、调查实施方法、质量控制方法、调查人员安排、调查时间安排、调查经费。

3、每年应开展一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人数应在200人份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人数应在100人份以上。

4、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讲解调查注意事项。如调查时避免诱导式提问;调查时语言要通俗易懂。

5、组织调查员调查,调查结束后及时检查问卷是否有漏填;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6、开展必要的效果评价,撰写总结。

7、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存档

五、指导培训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应对所辖中心(站)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健康教育知识,每年培训1次,培训的人员、试卷、成绩、培训率等相关资料应保留存档。

2、通过建立基层健康教育网络,对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培训班的流程: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班主题---准备培训班材料和素材---发出培训通知(主题、时间、地点、讲课人、参加单位、人员等)----培训人员签到---培训班总结评价---图片音像资料存档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各工矿、学校、企业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健康教育项目和调研课题;

4、业务培训参考内容: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健康教育相关学科:如行为医学、自然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

(3)健康教育的计划制订、实施与评价;

(4)健康教育的新理论、新信息;

(5)传染病、多发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防治理论与知识。

六、健康教育讲座

根据《安徽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要开展12次以上健康知识讲座,内容主要有生殖健康科普、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康复、老年性慢病防治、预防儿童意外损伤等,每场讲座不少于50人参加 。

讲座的流程:根据工作需要制定讲座计划---确立讲座主题---准备讲稿和素材---发出讲座通知(主题、时间、地点、讲课人、参加单位、人员等)----人员签到---讲座总结评价---图片音像资料存档

七、重点人群健康促进

2、每年深入辖区托幼机构、小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健康教育2次以上;

3、针对季节性防病重点、突发性应急事件及时向重点人群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活动应有方案、通知、人员、过程、总结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4、针对多发病、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及时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开展干预活动;

八、控烟工作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制定控烟制度,中心(站)有禁烟标志,中心(站)诊疗服务场所应禁止吸烟。

2、指导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制定控烟制度,做好辖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社区和公共场所控烟工作以社会动员和大众传播为主;学校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

3、利用5.31“世界无烟日”,做好控烟宣传工作。

4、配合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无烟学校”、“无烟单位”等项工作活动的开展。

九、宣传专栏、展板制作方法

2、宣传专栏每2月更换一次;展板制作应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简洁易懂。

3、制作流程:确立每期宣传专栏主题---收集文字、图片等素材----设计样稿---专栏展板制作----文字图片存档

十、传播材料制作与使用方法(宣传画、宣传折页、宣传单、手册、挂历、图片册、录音带、录像片、光盘等)

制作流程: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居民需求调查(目标人群需求),确立传播材料的制作形式。传播材料设计应站在社区居民的角度去考虑,不要站在自己喜欢的形式上。

2、根据需求评估提出设计策略与方案。

3、撰写文字内容材料并收集相关图片素材资料,拟定初稿和小样。

4、一般经常性、应急性的传播材料设计样稿可以组织专家审核,同时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后进行修改。

5、开发大型传播材料,设计样稿应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预试验,同时进行专家论证。

6、修改、审定、定稿后提出数量、质量要求,交付印刷制作。

使用流程:

1、 选择传播使用路线: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护人员;

(2) 街道、居委会干部或工作人员;

(3) 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

2、 传播材料发放:

(1) 明确发放对象(目标人群),制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播材料发放登记表;

(2) 发放登记表应标注发放日期、发放人、发放数量、领取单位、领取人、联系电话、备注;

(3) 通知辖区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前来领取;通知可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发放日期、发放地点、联系人、联系方式。

(4) 发放登记表存档

十一、健教处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具有健康教育处方12种以上,医生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开具针对性的健教处方。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有不同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模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以联系下载印制。

十二、资料收集与档案管理

1、基本资料:本社区的总人口数和年龄组人口数;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及风俗习惯;疾病谱资料、死因谱资料;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及行为危险因素;辖区工矿、学校、企业单位卫生服务资料、网络设备等;

2、及时将社区人群疾病谱等人口学资料填报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为各区和全市制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规划提供依据。

1、认真进行听评课活动,配合教导处做好业务检查工作。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反思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学期认真进行听评课活动,各任课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并能客观地进行评价,收到了良好效果。

2、扎实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切实让教研为教学服务。微型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常识组的每位教师都自行开展专题研究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

3、深入落实教研例会,稳步开展“五个一”活动。本学期,教研例会定期召开,不是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而是分组分科集体备课,这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组有效地运用平台,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都有收获。同时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我们积极稳步开展了“五个一”活动。这一切为老师们提高了良好的教研环境和教研氛围。

企业健康教育总结范文5

职业健康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立足于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近年来,我省的职业健康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数量剧增、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和监管工作不力等因素,职业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职业健康现状令人堪忧

职业病居高不下。我省职业病总体来看:职业病患者总量大、发病率高,造成经济损失大。由于职业病统计要经过严格的体检、诊断、鉴定程序,未进入这一法定程序的职业病患者,特别是广大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农民工因为无知被伤害的现象严重,与大量的“未报告”和“隐性”职业病例相比,“报告病例”只是其中的很小部分。

职业健康工作基础薄弱。2009年,省安全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全省职业危害申报登记工作,通过已申报职业危害的8473个企业数据分析:8473个企业职工总数486340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378859人,占职工总数77.9%;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严重不足,仅占企业总数的9.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不够,仅9.9%的作业人员接受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企业职业健康体检率较低,仅为18.3%左右;作业人员主要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分别为噪声、矽尘、局部振动、煤尘、水泥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并以农民工为主要接触对象。

经济结构的特征,导致职业危害严重。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呈现“重工业加重,轻工业变轻”的特点,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加工比例较大,煤炭、电力、冶金和化工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职业危害严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较多,且以农民工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较低,缺乏职业健康知识,自我防护意识差。

职业健康形势严峻

造成我省职业健康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省经济落后、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基本省情,也有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顺、法规标准不健全、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技术支撑体系薄弱等方面的问题。

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职业危害状况日趋严重。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发展轻健康、重效益轻投入、重治疗轻预防、重“红伤”轻“白伤”。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落后和欠发达地区,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争相降低门槛招商引资,致使企业在立项、建设、准入、监管过程中把关不严,大量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高危害企业从发达地区向我省落后地区转移,大量未经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三同时”审查竣工验收的企业开工投产,带“病”运行。

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对职业健康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健康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机构不健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作业场所缺乏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和设施,从业人员没有配备个体防护装备。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一是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和装备建设滞后。地、县两级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大多没有建立,监管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装备不足,检测、检验手段落后。二是监管工作力度差距较大。由于体制不顺,监管工作主动性不强,有畏难情绪,使得工作陷于被动。

职业健康工作宣传教育不够。《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存在较大差距,作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用人单位职业危害严重的状况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在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职业健康监管体制正在理顺、部门沟通协调和监管机制逐步建立、职业健康监管队伍逐步壮大、监管执法工作不断加强,这些都为我们开展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省安全监管局将紧紧围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整体部署,立足实际、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类监管,全面加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减少职业危害、改善作业环境、遏制职业危害事故,保障劳动者健康。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做好职业健康工作,关键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认识上要到位。要站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重大意义;在经济社会转型中,要把职业健康工作纳入其中;政府层面,要把职业健康工作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做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企业层面,要把职业健康工作融入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中;建立制度,创造职业健康文化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业健康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建和谐社会。

健全机构,理顺职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09〕29号)和国家、省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文件精神,尽快建立健全地、县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完善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条件,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职业健康监管执法队伍。二是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队伍建设,推进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加快企业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职业化进程,研究制定岗位管理职责、工作内容、措施方式等制度,加强宣传和培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职业危害申报登记。职业危害申报登记是一项基础工作,通过申报全面掌握企业基本情况,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及危害状况等基本情况,使执法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同时也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7号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安排部署,全面开展职业危害申报登记和普查,年内完成职业危害较严重行业的申报登记,建立职业危害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确定工作重点,实行分级监管。

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全面落实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管理人员。要督促企业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要加大对企业执法检查力度,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及时有效查处职业健康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罚。要认真查处职业危害事故,落实责任追究。安全监管、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工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协调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强化意识,全面开展职业健康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加强学习,尽快适应。不仅要学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还要学专业知识;不仅要学理论、检测方法,还要能实际操作,掌握业务知识,理清监管思路,提升监管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通过培训促使生产经营单位增强职业危害防治意识,并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责任。

企业健康教育总结范文6

一、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甘肃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及《平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总体方案》的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的基础上,经过自上而下,又从下而上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平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宣传、卫生、社保、教育、社区等部门的责任领导,明确了市健教所全体人员指导、督查面上的工作责任人。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宣传与健教工作行时历。将总体方案中健康教育网络、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行业健康教育、大众传媒健康教育、控烟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逐项提出了落实措施和实施步骤,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靠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七、八、九月份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查漏补缺,落实措施,加快了创建进度,通过自查验收,自查评分为17.5分。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大大促进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在我市开展的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健康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加快健教网络建设。自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市、区健康教育所、专门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市政府、市卫生局、爱卫会多次召开健教工作专题会议讨论健康教育,制定了健康教育长远规划。经常检查、指导健康教育工作。

2、社区健教进一步加强,市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把提高市民的卫生意识放到了社区。办事处、社区各单位都建立了健教领导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有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开展健教宣传14次,受教育23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7500份,悬挂健教创建横幅56幅,有宣传阵地10个,举办专栏68期,

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向正规化系统化转变。市教育局为抓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建立领导机构,召开了市直学校及崆峒区教育局动员会,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监督所、市健教所领导分别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拉开了创卫学校健康教育的序幕,加大了健教工作力度,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市教育局与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签定了责任书,靠实了工作,并先后2次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了督查。市区教育局对学校健康教育评价进行了通报,按原国家教委“教育行政部门健康教育评价表”,对城区各学校进行了评估、汇总。各项指标中选项为“A”的学校分别达到80%,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有教案、计划和总结,各项档案资料齐全。

4、医院健康教育向多元化发展。创建卫生城市以来,医院健康教育有长足发展,改变过去重治轻防的被动局面。一是门诊、住院部有宣传阵地,市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省级培训地基,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对住院病人进行入、住、出院全程健康教育。近年来共举办宣传专栏72次,对医务人员进行健教培训14期,2000人(次);住院病人健康教育7200人:开办“孕妇学校”173次,受教育孕妇800人(次),在社区开展健教宣传12次,发放资料7.5万份,义诊、咨询人数25000(次)。

5、行业健教有了新的突破。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对行业健教工作提出了针对行业特点,对职工进行相关职业卫生教育,环保教育、安全生产教育、女工保健教育,这项工作先后在市区的新世纪商厦、新世纪超市、世纪金鼎商厦、红峰厂、虹光厂、146队、崆峒水泥厂、平凉电厂等企业开展,逐步向全市所有企业推广,近年来培训职工2900人(次)。

6、大众传媒健康教育先行,创卫工作掀高潮。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体在创建卫生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①平凉日报、平凉市、区电视台、平凉电台等新闻媒体对创建宣传进行全程报道,对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大造宣传舆论活动,大造声势,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力地促进创卫活动的开展;②市健教所通过市政府信息办从移动电话发送创卫信息,提高市民对创卫的知晓率;③市健教所对新闻单位提供录相带20盘,录音带8盘,各种健教稿件98件(篇),有力地保证了有传播材料播放,促进了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的开展;④近年来市区新闻媒体共播出亿万农民健教专题节目684节(次)。

7、控烟健康教育法制化。1998年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决定》和《平凉市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承诺报告》,把控烟工作推向了法制化轨道。

①市工商局、烟草局消除了市区范围内烟草广告。②市、区健教所和卫生有关单位结合世界无烟日向群众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18次,发放控烟的宣传资料10.5万份,受教育16万人(次),发放控烟、禁烟标语240张。③市电视台、平凉日报积极配合进行控烟宣传报道。④各学校非常重视控烟工作,开展了无吸烟学校、单位的评选活动,已有无吸烟先进单位25个。⑤车站、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设立了禁烟标志,并实行戒烟。

通过以上情况总结,可以看出,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中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行业健康教育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健康教育。

2、中央、省驻平单位,地方督导起来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