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例6篇

创业就业工作计划

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文1

    纵观协会(前称创业者协会)所走的路程中,有过辉煌:成功举办首届榕城高校实践类社团年度交流会,协会内部成员和谐相处共建协会,经过努力获得校十佳候选资格……但协会也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弊端,这也同样是所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通病。主要是社团活动没有创新之举内容陈旧,没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负责人个人揽权揽事没有使社团成员得到充分锻炼等问题。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环境瞬息万变,我们协会工作及任务也总不能局限于前人的经验和曾经取得的成就,创新不可或缺,不仅在协会工作计划上敢于先行,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勇于突破,融入新的理念,将新思路、新策略践行于实践中。

在做好本协会相关工作的同时,与其他校内外企事业单位或是其他协会达成交流与合作是协会工作的重点和协会取得成就的突破口。

    以就业创业协会为依托,协会通过内部交流与外部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协会组织并举行全校性就业指导、创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宣讲和校内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就业调研以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讨新形式下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各种前瞻性话题。

协会为推动学校和学生、企业和人才、用人单位和育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降低择业成本、规划美好职业生涯而不懈努力!

    协会下设行政部(含财务)、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对外交流部、信息部。各部门各尽其职、互相配合、团结合作,共同为福建师范大学就业创业协会的发展而努力。协会实行主要部长负责制,对办事得力、工作成绩突出、为社团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学予以奖励;对办事不力、在其位不谋其事的同学视其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

    新学期伊始,协会目标很明确,一则培养和锻炼协会成员综合素质和相关技能;二则服务、贡献于师大同学,扩大协会知名度;三则努力在学年末的校十佳中占有一席。就业创业协会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纳新阶段新成员的系统培训,让其在协会中以学习带动工作。

2、注重培养和锻炼协会成员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以期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协会相关工作。

3、收集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从中获取其hr部门在招聘时最为看重学生哪方面知识和技能,并与同学们分享此成果。

4、组织并承办各种就业创业方面的讲座及座谈会,来为同学们展示前人的经验和所需的知识、技能储备,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5、组织联系用人单位,主动与他们搭建信息桥梁,推荐优秀毕业生以期提供满意的工作。

6、与人才市场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适时地参与组织和承办各类人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

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人口;计划生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创新,但同时计划生育和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凸显出来,从而大大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必须重视计划生育,并协调好企业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关系,从而掌握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本文主要根据国有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现状,及时的找出国有企业发展和计划生育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缓解矛盾的具体措施。

一、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的现状

(一)计划生育管理职能的欠缺

随着国有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已经逐渐脱离了社会实际生活,因此,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职能必须及时的更新和改革,从而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实际社会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就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员工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工作方面对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医疗、结婚以及怀孕生子等等,量大且杂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医疗保险也在不断的完善,同时也慢慢弱化了国有企业的社会功能,并且国有企业的工作制度已经摒弃传统模式,采取劳动合同制度,从而给国有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难度。

(二)国有企业计划生育模式的欠缺

国有企业现行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并且无法适应目前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同时和企业改革后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分歧与冲突,这也是企业发展和计划生育矛盾的关键因素。就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不断的增多,其经营模式和工作制度等等方面的管理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但单单计划生育管理模式没有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而及时更新,从而大大降低了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国有企业对计划生育重视程度的欠缺

就一般情况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比较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相对于社会职能的计划生育工作而言,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另外,国有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工作和任务比较多,国有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很容易就会被搁置一旁,久而久之形成了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落后,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大大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重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在国有企业进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重视企业内部员工,并给予国有企业内部员工足够的关系与关注。并将以人为本作为进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从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国有企业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妇女员工进行定期的免费检查,重视女性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这种定期体检的方式不仅保证女性员工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治疗,还可以充分表达出国有企业对企业员工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增加企业和员工间的粘性,促进员工的积极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和价值。另外,国有企业可以为企业内部员工办理独生子女证或者是二胎生育证,让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计划生育思想意识,强化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大力倡导少生优生政策,从而前面提升国有企业员工的幸福感。

(二)强化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

计划生育对企业人口的控制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缓解国有企业发展和计划生育的矛盾、促进国有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改革和创新就必须要做好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在进行计划生育基础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国有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个人信息和数据来进行数据的维护和保存,并保证员工信息的准确性,从而及时提交给上级领导。其次,国有企业要重视每期的计划生育例会,并对不孕不育家庭进行适当的援助,保证企业内部结构的稳定发展。

(三)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首先,国有企业树立先进的计划生育观念。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是树立先进的计划生育观念才能实现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进一步促进计划生育和企业的协调发展。其次,计划生育工作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存在民族结构以及性别等方面的不同,这就使得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国有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开展,并及时把握当前的生计局势,根据现有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从而寻求有效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另外,国有企业要积极提现阶段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管理人员方面,国有企业要建立高素质的计划生育管理队伍,重视对原有管理员工的培训,并积极引进大量优秀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人才,从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管理技术方面,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强化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必须重视计划生育,并协调好企业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关系,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太红. 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创新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2015,12:111-112.

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文3

一、上海稳定就业的措施

(一)实施就业特别计划。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上海市专门制订了就业特别计划,以全面调动社会、企业和高校各方力量,帮助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实现就业,维护社会和谐。

一是实施稳定岗位特别计划。即根据“困难企业”中实行岗位共享或处于停工状态的员工人数,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社会保险费补贴和岗位补贴。实行岗位共享或处于停工期间,职工的工资报酬可通过协商重新确定。“困难企业”可实行灵活的工时制度。包括“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其中后者的计算周期可放宽到一年。

二是实施职业培训特别计划。即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由政府给予相应补贴。其中,在校大学生参加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内的技能培训。可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50%的培训费补贴。毕业后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可享受全额培训费补贴。同时。将大学生见习期限从目前的3~6个月延长到12个月。见习期的生活补贴标准为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60%,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

三是就业援助特别计划。即加大对连续处于实际失业状态6个月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和安置力度。“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大龄失业、协保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连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中等残疾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被征地并领取生活补贴期满后仍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7类人员。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企业由政府给予一次性补贴。标准为:吸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每人每年补贴10000元:吸纳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一次性缴纳社会保险费已满15年的征地人员,每人每年补贴50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二)实施大学生就业专项计划。为引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海专门推出了6个专项计划:一是“引导升学计划”:将普通高校专升本人数增加到3400人,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增加到2.73万人;二是“郊区教育医疗卫生人才计划”:招聘1800人到郊区镇校任教,1000人参加郊区医疗卫生建设:三是“就业项目拓展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当村官。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招募人数增加到1000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数增加到300人:四是“社会工作见习计划”:为毕业生提供5000个岗位。鼓励毕业生到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实现就业;五是“职业见习计划”:见习基地增至3000家,除企业外,还将见习基地拓展到事业单位,接受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共3万人。六是试行“学士后计划”:为自愿延迟就业的本科生进行技能培训。

(三)大力推行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上海市还把促进就业重心放在鼓励创业上。最近。上海市政府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今后三年将实现“6532”的工作目标,即实施创业教育和培训6万人,建立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50个,帮助成功创业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其中,2009年的目标任务是:实现创业教育和培训1.5万人。建立15个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帮助成功创业1万人,同时带动就业6万人。具体政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准入成本。(1)创业大学生给予“零首付”和“分期缴纳注册资本”的优惠:凡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高校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的,可给予专项创业补贴。(2)“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其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收费。

2,大力破解经营场所制约。(1)宅基地房屋可出租开商店:经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审查同意。允许农民以宅基地房屋自营或出租给他人开办个体工商户从事小型商业零售、“农家乐”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或者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场所。(2)动漫设计可在家办公:从事翻译服务、软件设计开发、网络技术开发、电子商务、动漫设计等经营项目的企业,允许其在区县政府提供的场地中集中登记,不必再办理分支机构办公的登记。(3)个体户经营登记“联系点”:对机动车运输、个体演出、个体演出经纪等采用流动经营方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登记可为经营者的联系地址。(4)支持创意产业园区经营:在不改变建筑结构、不影响建筑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利用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建设创意产业集聚区;支持园区内创意产业和不超过园区总建筑面积20%的配套服务经营者的登记注册。(5)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简化为“一证”:确有合理原因,无法提交产权证的房屋,允许提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书作为产权证明:经营场所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内,允许提交依法成立的大型超市的营业执照作为产权证明:属于公有非居住用房的,允许提交《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作为产权证明。

3 加大“融资”输血力度。(1)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全市新增20家左右小额贷款公司,确保每个区县都成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同时,加强市区有效联动,筹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小额贷款担保资金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发展信用社区的创建工作,全市信用社区比例至2011年达到80%以上。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创业后三年以内的创业组织,担保金额最高为1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的贷款项目可免予个人担保。(2)健全创业资金扶

持链:实现每个区县都设立专项资金或创业引导资金;每年新增1~2个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分基金会数量;建立起覆盖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创业融资扶持链,在创业筹备阶段,加大“种子资金”的支持力度,在创业起步阶段,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的政策扶持,在创业发展阶段,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力度。

4 加强创业教育培训。(1)建立“创业教育+创业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推动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培训计划,2009年开设创业教育的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达到55家,创业教育人数达到10000人次,创业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次。(2)实施“测评、培训、模拟、见习”的创业能力提升模式:组织各区县每季度开展一次创业实务和技能为主题的“菜单式”创业专题讲座,发展350家经营较为成熟、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机构作为创业者见习基地。每年全市级别创业主题咨询活动不少于3次,创业计划或创业先锋的评选活动不少于1次。

二、对我省的启示

上海市出台的促进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多个方面实行了创新突破和有益尝试,对当前我省解决就业难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1 大力扶植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保就业首先要保中小企业。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全省有200多万家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效益下降、处境困难的情况下,我省可选择一些不污染、低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政策帮扶的重点,充分发挥其就业载体的作用,以吸纳劳动力,促进就业。同时,还可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挖掘民企增加就业的潜能,鼓励那些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吸纳、储备人才。

2 以制度创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针对阻碍人们创业的资金和场所两大难题,上海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推行了大学生创业注册资本“零首付”和“分期缴纳注册资本”制度:对一些有发展前景且需要扶持的第三产业推出“集中登记”政策:以及允许农民出租宅基地房屋经营商店、农家乐等。这些政策措施一经推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些做法对我省也有借鉴作用。另外,我省还可以在有能力的地区按照企业和个人实际缴费情况,以实名制方式。向“双困”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员三类就业特困人员按月发放社保全额补贴券来促进就业。

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活动;训练计划项目;实践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群体创新素养的提升,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就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计划开展现状来看,有一些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并且提升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成功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学校需要因地制宜,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办学条件和状况,制定相关的改进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性以及意义

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我们能够有效贯彻高效的教育思想观念,给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优质的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这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要立足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创新创业能力,来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开展方法,并且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在目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采用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并且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创业意识。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以吸引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落实自己的行动,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这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来进行创新,从而把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推动技术的进步。除此之外,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指导能力。在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活动来看,很多指导教师并不具备足够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其往往具备相关的理论研究能力,并且拥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实际的创新创业指导而言,却不能够起到相关的作用。很多教师并没有充足的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他们无法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支持,当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够为他们指明方向。在申报项目的时候,一部分知道教师并没有充分遵循学生们的想法和兴趣,直接从自己的课题中选取了创新创业方向,从而让打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而且学生对于项目的认识也不够透彻,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相关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同时,学校也建立了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评价制度,用于对学生们的创业通过进行一个判断,然而,很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考核方式过于侧重结果,但是却不注重大学生在这个创新创业过程中取得了什么收获,因此,这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功利性过强,他们非常关注是否申报的专利,是否发表的论文,但是就不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成果评价体系仍然需要改革和完善。

三、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有效途径

1、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就业指导人员必须要关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要及时与大学生创业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并且鼓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要学会吸取经验教训,提升创新意识,并不只是关注结果,因此,提升整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关的跟踪制度,时刻关注大学生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进度,看在项目实施完成之后,大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是否有所进步,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交流活动、专题报告会、专家讲座等等,从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与专家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专门建立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网站,网站的内容应当丰富多彩,不但有创新创业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要把那些创业成功者的创业思路以及创业经验放到网站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

2、建立多元化的项目考评体系。考评体系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对学生们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价,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不断提升和改进自我,在具体的考评体系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与大学生群体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想法,从而让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与此同时,应当鼓励那些具有优秀创业想法的人从中脱颖而出,对那些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人进行培养,考核方式应当灵活多样,要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影响因素,保证多元性,根据不同项目制定不同的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考核,保证公平性。具体而言,在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考核過程中,应当着重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结果、商业计划进行考核,要看其是否可具有科学性以及可实施性。应当充分发挥知道老师在该项目中的引导以及激励作用,在全校范围内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3、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内部可以成立相关的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必须要有成功的创新创业经验,并且要有过硬的创新创业理论素养,要负责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大学生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进行创新性分析,与此同时,也应当附带对于创新项目的指导和培训、立项评审以及最后结题验收等等。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相关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及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应当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不断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创业者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活动平台,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和综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潘一,宋力,杨双春,张瑞军,张钟元.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06):30-32. 

[3]于斌,颜贤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9):30-33. 

[4]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7):21-24. 

[5]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岳庆荣,任永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5):163-166. 

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CDIO;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陈兴文(1969-),男,辽宁锦州人,大连民族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创新教育中心主任,教授。(辽宁 大连 1166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学做研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C11CY092)、大连民族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招标项目“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19-02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相继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形成了国家、省(区)、校和院四级体系,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直接受益、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研究、自主实践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2011年大连民族学院作为中央部委属109所高校之一启动了“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了保证部级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大连民族学院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师生积极申报并实施计划项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取得了非常较好的成效。本文结合笔者在大连民族学院负责“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探讨如何结合民族院校现有教学资源、工作基础和生源特征,构建适合民族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基础

自1998年起大连民族学院开始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门成立了创新与实践教育指导委员会,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主任,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指导委员会主要对全校学生课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进行宏观指导;制定和调整有关政策,搭建政策平台;审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方向和总体规划;决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工作事项。教务处和创新教育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了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课外综合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出台了《学分奖励与替代管理办法》、《大学生优秀创新团队和个人评比表彰办法》、《大学生优秀创新学术成果奖评奖办法》、《大学生创新基地和创新工作室建设的规定》、《优秀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大学生“太阳鸟”科研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评选办法》、《大连民族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大连民族学院专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2003年起,大连民族学院实施了以“做中学”、“工作室”、“导师制”、“赛课一体化”和“本科生团队培养”为载体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每年大连民族学院本科生通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载体学习性产出成果1000多项,申报专利200余项,200余篇,国际获奖论文100多篇;每年在国际上获得学科竞赛奖励100多人次,在各种部级学科竞赛中获奖3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500多人次。

经过多年的课内外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大连民族学院在大学生创新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国内外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奠定了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基础。

二、基于CDIO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培养体系的构建

“十二五”期间,大连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工作目标是:建立符合民族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研究、自主实践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构建参与率高、受益面大的四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探索“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多元化就业新模式。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内涵

“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三类,即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实施的需求、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在导师指导下团队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进行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可见各类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培养目标都不同,但是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层次上属于递进深入的。其中,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是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面向需求”为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是以“商机驱动、自主调研,面向市场,公司模拟”为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基本技能;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是以“成果转化、公司运作,自主运营,服务社会”为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以上分析的创业类项目是基于技术创新基础之上进行的创业,是将创新项目研发取得的成果向市场转化,通过与市场对接实现“技术商业化”,实现成果的商业价值。可见,训练计划项目中三类项目都经历了“构思一设计一实施一运行”(CDIO)的四个阶段,最终实现了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与目前工程教育中的CDIO教学模式是一致的、吻合的。

2.构建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培养体系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以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于2001年合作构建了工程教育模式――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简称。CDIO教育模式包含了产品、生产流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也就是涵盖了从产品的工程设计到工程制造,最后到工程服务在内的完整的过程链和价值链。

教育部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三类项目也涵盖了CDIO教育模式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C为构思阶段,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定位拟定项目研发计划或者可行性论证,相当于项目的选题;D为设计阶段,主要根据选题开展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相当于研发;I为实施阶段,是把产品原型设计为能够实际应用和推广的产品,相当于技术商业化;O为运行阶段,是对生产出的产品和系统通过市场销售、运营来实现预期价值,同时还包括对产品和系统的维护、改造、回收和升级,相当于创新创业实践。

基于CDIO模式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职业素质、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另外,可以掌握与创业相关的技能和能力,主要包括:公司的创办和组建;商业计划的开发;公司资本运作与财务管理;营销策划;产品的增值与服务;知识产权;企业文化建设;国际合作。

从以上分析,构建基于CDIO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是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也符合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

3.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特点

(l)实现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是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前期立项时,应充分考虑创新性实验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前景,对项目实现方案的成本和开发周期进行深层次分析,并做好与市场同类产品、技术的分析和对比。这就要求在立项选题时要引入商业思考和市场调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盲目性与单一性。通过将成本、时间、市场等要素引入创新性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生动和实际的实践训练与演练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以训练,而且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增强市场敏感性。

(2)实现了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深度融合。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实现了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深度融合,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简单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而且要充分考虑技术方案最优、成本最低、市场前景广、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意味着训练的目的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技术行为层面,而是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整合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市场的洞察力和应变力、职业能力以及塑造优良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3)实现了学科教育向专业教育的转变。首先,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在学生知识面广度上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单一学科知识在深度上的要求;其次,训练过程中更强调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所侧重的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增减,而是知识结构的重组、优化与整合。因此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强调团队作用、团队成员的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等学习策略的应用,也是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的原因。

三、基于CDIO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培养模式的实践

1.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块,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的项目训练,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直接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人数不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那么如何解决全体学生受益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把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基础”、“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全校性创新创业模块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引导大学生创新成果向创业实践转化。

2.实施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训练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教学内容都在大二、大三阶段相继开设。围绕这一阶段的专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自觉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设计开发以创新创业为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如在课程设计时要求学生在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讨拟定设计项目,开展方案论证、方案设计与实现,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设计的项目设计商业推广策划书。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从产品开发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把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结合。在专业实践环节中安排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通过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体悟,总结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商业推广运作模式,从中实现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完美融合。

3.依托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真实体验创新创业实践

主要面向大三、大四获得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资助的团队,根据项目类别的差异,采取不同培养模式、指导方式和评价方式。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评价时,应充分考虑所开展的创新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要求将商业思考和商业规划引入其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展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时,引入“模拟公司制管理”模式,通过开展市场调研研究、编制商业计划书、虚拟注册、团队组建、角色扮演、企业模拟运行、企业体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实施创业实践项目时,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学校科技园、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践,让创业团队体验风险投资、项目、技术、孵化等环节,积累和检验创业知识、完善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实战能力。

四、结论

为了全面实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目标,构建了基于CDIO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培养体系,并将培养体系纳入到培养方案之中,同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和训练目标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计划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有利于营造创业氛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形成了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2012.

[2]陈兴文等.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7).

创业就业工作计划范文6

一、工作思路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制度,建立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持就业持续增长。

二、主要目标

以就业促进社会比较充分就业为总体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工作重点,着力实现“1139”计划,即建立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创建1个县级创业型城市,实现3个就业率达90%以上(新成长劳动力转移就业率90%以上;当年登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90%以上;本地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具体目标:全市每年将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为3.2%以下。力争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双困”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万人以上。

三、工作进度安排

(一)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组织管理、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工作机制,城乡统筹就业全覆盖。20__年,进一步健全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管理制度,年末,全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失业手册发放率占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量的25%以上。

(二)健全就业统计工作制度,按就业统计要求,落实月报、季报、年报就业统计工作,并按工作进度进行督办和通报,确保省、市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加强我市台港澳就业人员的联系,完善台港澳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服务台港澳就业人员服务窗口,方便台港澳就业人员办理就业证。年内,力争推行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网上申报办理。

(四)按照管理权限“能放则放”的原则,年初,完成市直企业用工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蓬江、江海区管理的工作。

四、工作重点和重点项目

(一)计划在20__年内指导帮助具备条件的1个县级市区申报省级创业型城市。

(二)争取政府支持,力争在20__年前在市区建立一个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争取市本级财政支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确保我市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早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