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例6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

青少年媒介语言素养教育,就是培养青少年对各种媒介资讯的解读、辨识、批判能力,以及利用媒介资讯帮助个人成长、发展的能力。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与大众传媒水融。青少年学生与各类媒介的接触更是频繁。大众传媒提供了一个比家庭和学校教育更为生动有趣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平台和窗口,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适应了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凸现的特点。因此,对于身心正在迅速发展、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学生,传播媒介对其的影响不容忽视。青少年的媒介语言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二、媒介语言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的关系

(一)信息化时代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

伴随着多元媒体阅读时代的到来,语文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纯文字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应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积极开发多元媒体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网络文本、广播影视、广告等应用于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媒介,搭建媒介语言素养教育的平台,培养学生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信息化时代下的语文学科,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

(二)新课程语文教学需要媒介素养的介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思维的敏锐力度和批判性思维越来越被人们推崇,这也成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内容。这种思维的批判能力恰恰符合媒介语言素养的特点,媒介语言素养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语文新课标形成交集。培养媒介语言素养成为实现新课程语文标准的有效途径。

(三)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回避媒介信息的涌入

我们的语文教材越来越贴近生活,与媒介信息紧密相连,课堂教学不该也不能回避媒介信息的涌入。我们必修1课本“梳理探究”模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将一部分新生词和流行语进行归纳总结,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必修4中的“梳理探究”《影视文化》“影视百年”“文学与影视”“大片”“国产影视”,欣赏影视表演,欣赏影视语言,语文教学与媒介素养在语文课堂完美地融合了。语文越来越贴近生活,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回避媒介信息的涌入。

(四)媒介素养与语文应试紧密关联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使语文应试与社会媒介越来越紧密关联。

(1)语言运用题的设题也讲求时代性

2014年马鞍山市语文的几次模考,语言运用题非常关注当下:二模中关注“雾霾”,三模中关注“浮躁的国学教育”、“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声音”,还有一档访谈栏目--2014年3月11日,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接受了《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要求根据交谈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访谈栏目题型的设置,是媒介素养在语文学科最佳体现。

(2)几乎所有的优秀作文题都具有极强的时代性

2014年的马鞍山的三次模考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马鞍山二模。作文极具针对性,材料如下: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选自《论语》)(庞恭)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选自《韩非子》)。这次作文命题直接引导学生在媒体信息极其丰富的时代,如何进行正确的辨别,合理地选择。引导学生对“道听途说”的信息,需有冷静的判断。今天的语文应试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与现实社会的贴近,与媒介结合,是语文学科设题的方向和宗旨。媒介语言素养与语文应试紧密相连。

三、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媒介语言素养教育

(一)构建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要选择丰富的学习内容。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内容被各种媒介放大,传统媒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与新兴媒介都为学生提供了种类繁多的“课本”。就教师而言,要转变观念,甄别筛选,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媒介信息的便捷与优势,选择丰富文本阅读内容。第二,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语文教学也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网络资源引进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思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媒介语言素养。

(二)以文本为主线,进行多角度媒介对话

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出现唯“教材论”,即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走出教材的范围,很少对教材的知识进行介绍和比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育人。教师要不断从各种渠道搜集有用材料为学生提高多元化自主解读。如在上《雷雨》时,在多元自主的解读文本同时,将《雷雨》电影、话剧提供给学生,让其揣摩不同的剧作语言,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三)通过大众媒介,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

在进行媒介语言素养教育时,我们应选择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关注、探讨,以从中得到启发。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其自主查阅资料,培养学生选择、重构、归纳、总结等媒介素养能力。

(四)开展媒介交际实践活动

所谓媒介交际活动,就是以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广告、报纸等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媒介信息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媒体交流和制作为目标,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鉴别能力、爱思考的主动学习者。语文课堂要把媒介语言和听说读写视融合在一起,在获取媒体信息的同时利用媒体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与各种媒介互动的愉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信息鉴别、批判和加工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有争议的、有一定影响的事件往往会引起多种媒介的关注和报道,我们可以让学生倾听不同媒体的声音,体会视像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异同;甄别中外媒体所体现的不同立场,受众对不同媒体所激起的情感反映的异同。学生通过不同媒介获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从不同视角,在对媒介信息和话语进行分析、鉴别的基础上提升批判性媒介语言素养。

四、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2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网络传播媒介对所接触到网络媒介的人产生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在高校通过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医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时,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网络信息并且有效地创造和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得医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社会中能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正确地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利用信息等。在医学生中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帮助医学生在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态度,提高医学生在接触网络媒介的时能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以便有利于医学生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进步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网络的应用不能只局限于生活娱乐,更多的是要有利于对自身能力的提高,譬如搜索网络上的相关医学文献,关注现代医学的发展前景,及时了解医学界新闻,使得网络成为医学生开拓眼界,积累专业知识的渠道。在高等医学院校,指导医学生如何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合理选择和接触网络、正确理解和鉴别网络信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是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医学生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在了解网络知识特点的基础上,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正确使用网络和利用网络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理解、质疑能力、评估以及思辨、生产和创造等各方面的反应能力。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可归纳为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甄别素养、安全素养、法律道德素养、自我约束素养和发展创新素养等。网络媒介不仅有着全球性、海量性、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同时也有着草根性、自发性和匿名性等特殊性,常常会导致网络媒介广泛传播的部分信息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因此,经常在网络上充斥着无聊、庸俗甚至是负面的信息。医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开始独立学习生活的初期,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大多是通过网络,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浩瀚的信息容量能够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能获取对学习生活、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等方面有益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它的虚拟性又会导致部分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其中,严重影响学业甚至荒废了学业。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有着专业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临床实践多、课余时间少、实习医院分散等特点,网络就成为了医学生思想活动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但是,医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判断和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在校园内的生活使得其社会经验不足,面对广泛的信息,如果缺乏了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就可能难以获取到对自身有益的信息,可能会因为网络上的错误或不真实的信息而产生不理性的观点,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一时的认识模糊、情感淡漠等道德缺失现象,进而影响到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影响到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素质、医德医风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高校资源,指导医学生正确理解使用网络媒介信息,提升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多方面途径开展好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1、营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

高校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面对医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培养出合格的能肩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从思想观念上加强重视,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加强对在高校中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全面增强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力度。此外,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网路媒介素养教育,也应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一样,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促进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广泛提升。

2、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

高校教育具有对象针对性强、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在高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着教学规范和效果良好的优势,因而,在医学院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时,需注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切实有效地在校园内开展,并且能充分地走进学生的课堂,被学生普遍接受。开展这项教育,应由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与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负责,组织研究制定相关章程,组成专业的教师团队,确定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内容,设定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努力开展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3、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网络媒介素养课程教育,必须要重视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院校,由于网络相关专业课程的缺乏的局限性,我们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团队,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学校里对网络媒介有一定研究的师资力量,或是聘请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的人员,成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研室,进行专门的教育教学工作。此外,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与专业院校合作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医学院校该方面的师资培训,大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教育水平。

4、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目前在医学生还处于校园学习阶段的时候,开设网络媒介素养课程,是提升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最好的方式,不仅可从根本上加强医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而且能保证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得到稳定的贯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学校其他课程设置的各方面相协调。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来设定课程的教学模式,可开设成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把其内容融入到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或计算机课程中,可以开设成选修课,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而开设成必修课。此外,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讨论、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来强化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

5、专业人士宣传网络媒介知识

在高校即使有系统全面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医学生在接受网络媒介信息时,如果有传媒界的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传媒工作者是专门研究现代传媒发展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通过宣传、讲座和示范等方式,把自己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大学生。因此,医学院校可邀请传媒界的编辑、记者、主持人等到校园内开展各种报告讲座,让学生们能清楚地了解各类网络信息是如何制作、如何传播,帮助高校学生深入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加强对网络媒介的感性认识,同时把网络媒介素养相关知识渗透在报告讲座的方面,使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3

(一)“控制社会”的形成与“非物质劳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特拉维斯•赫希(TravisHirschi)在《少年犯罪原因》一书中论述了“社会控制理论”,即人性一方面受着欲望的驱使要向外扩张,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外界规制的约束而控制压抑自己的欲望。当今社会的控制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在福柯称之为“生命政治”控制下的当今社会,权利已深入到最细小的地方,这种控制随着社会的生产水平,科技通讯能力还有管理制度的先进而变得具有更强、更长的触手“,我们正在进入控制社会,这样的社会已不再通过禁锢运作,而是通过持续的控制和即时的信息传播来运作。”在控制社会中,大学生成为一种新型“资本—劳动力”关系下的非物质劳动者,他们在校的实习/实践,毕业后的工作,所面对的生产更多时候不是为了产生具体的物质产品或者某种服务,他们从生活本身就成为“非物质生产”的期间,一刻不停的进行着“非物质劳动”,并随着非物质劳动中心地位的一步步确立而不断加深程度。有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主体性”在发挥着巨大作用,毛里齐奥•拉托拉扎在《非物质劳动》中就提到“工人们被期望在生产的各种功能的协调中成为积极的主体”,更多的“社会工人”被要求或者期望为一种积极的生产环节里的主体,不是仅仅受着规章要求而是自主的积极的去进行劳作,去释放新的“主体”。但是“成为主体的口号非但没有消除等级同合作、自治同支配之间的对立状态,反而实际上在更高层次上造成了对抗:因为他既调动了单个工人的个性,又与之相抵触。”面对新型的更为严密的劳动关系,非物质劳动带来的更大程度上的“剥削”使得思想一向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了“革命”的群体,他们期待抵抗社会生产带来的压力。于是虚拟的、半虚拟的媒介环境成为大学生诉诸心灵解脱、寻找精神乌托邦的最佳场所。

(二)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与“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诞生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颁布,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而高等教育体制发展相对滞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用十六字表达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除了宏观构建与精神理念层面,真正的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离不开班团制、学分制、选课制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在教育研究者的眼中,“选课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选修课程,既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国内大多数高校的选课制度仍然发展不充分不成熟,由于师资缺乏,结构不合理以及经费投入不足及教学设施不够完备等原因,实际上根本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造成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度实际很小”。“在一些选课制实施相对彻底的高校,选课制度和班级建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学生在教师和课程选择上拥有较大自主性,很难以班级为主体展开活动,这样在时空间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了班级凝聚力”。这样,个体性诉求明显的大学生与集体意识淡化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匹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想法缺乏表达渠道,久而久之越多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弱化,责任意识下降,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及自我思考能力受到极大限制。新时代的大学生时常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强烈的自我意识需要发声:另一方面表达渠道的限制让思想受到压抑,二者的冲突很容易带来学生带来包括压抑感在内的心理失衡,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失衡情绪又极易蔓延开来,导致“草莓族”大学生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所谓“草莓族”大学生群体就是指承压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小、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在现有体制之下做好制度规定的事情,偶尔对此产生非议或者发生不满时采取网络状态以及小群体内部吐槽等方式解决。

二、思政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不难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应该作为通识教育/公民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

(一)从理念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历史观”的培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来源缭乱纷杂,他们很容易将穿越作品中的虚构情节当作历史真实去严肃对待,现行教科书和课堂教学确实存在难以言说和讳忌莫深的地方,需要补充大量的史实和细节帮助大学生重返历史场域,树立正确的史学观。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成功观”的培养。当下,拥有香车美女,西装革履的“上流社会”和“精英/白领人士”是唯一的成功标准。而森严的“丛林法则”和逐渐固化的社会阶层,令学生感到想凭借一己之力,打开上述“成功”之门困难重重,他们始终在寻找获取成功的终南捷径。应该帮助学生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树立面对现实、介入现实的信心和勇气。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劳动观”的培养。大学生中存在一种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不劳而获的心态,这种不劳而获的心态还可以置换成官二代、富二代、权色交易等等当下社会中青年人成功的代名词,在大量负面新闻的包围中,那些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反倒成为了让人惊讶的神话。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生成敢于挑战未知的能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关注“性别意识”的培养。“穷养小子,富养闺女”的家庭育儿观“、男女平等”的学校教育理念与当下的就业形势、择偶标准、大众审美、职场规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要帮助女大学生建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德准则。

(二)从专业角度,帮助大学生建立“媒介权”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4

21世纪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新媒体的产生,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主要途径,媒介素养也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素质。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其能够“批判性的自主”――遇到信息,有能力自主地质疑尤为重要和急迫。对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增强批判创新能力,改善媒介依赖现象,提高甄别、使用信息能力,规避各种非理,同时能够在“主体间性”视域下,体验“人媒交互与共生”,从而获得对生活新的理解,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完善,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与组织实践两方面,后者成为研究重点与热点。教育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实质、发展历程、发展理念和理论范式四个方面,研究内容是不断超越和发展。组织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组织、媒介素养教师培训和课程教学方法方面,近几年教师教育和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

1.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不断拓展,教育对象不断更新,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大众传媒到自媒体;教育形式从单一的教育倾向性到与新闻、教育技术、教育学相融合;教育手段也是与时俱进,由训练到分析再到甄选、使用、评价等,呈现出时代性、丰富性、延展性的特色。20世纪30年代,英国李维斯、汤普森提出大众文化是伪文化,训练学生区分、抵制大众传媒(新闻、广告、流行小说)的错误影响和腐蚀。60、70年代,美国马斯曼提出运用符号学的表征范式来解读大众传媒。1992年在“媒介素养领袖会议”指出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学生获得、分析、评价和创造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90年代,日本提出儿童媒介识读是指儿童在了解传播媒体的性质及常用的传播技术、技巧的基础上,批判性地解读媒体信息,并有效利用传播媒体的能力。媒介识读的对象既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也包括电脑、游戏机等个人媒体。[2]

2.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由民众、社会、国家参与,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穿行。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经历起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自下而上过程――社会基层发起、社会支持推动发展、后期政府推广普及。加拿大、美国、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自上而下的过程,初期建立媒介的素养教育组织,中期开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后期教育部门实施推广。

3.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范式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从保护主义、干涉主义再到开放主义,理论范式构建从单一走向多元,由独立走向融合,由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完善,并且本土化特色明显。30年代,英国教师充当疫苗的角色,这是一种文化保护的教育理念,一种机械式的媒介理论范式。60年代,美国沃尔特提出儿童电视暴力学习研究,关注媒体对人的影响,媒介素养教育转向对媒体内容管制和伦理教育。[3]这是一种干涉主义的教育理念,一种实证主义的媒介的教育理论范式。20世纪80年代,媒体教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教学要向学生日常文化经验开放,这是一种文化融合的教育理念,一种宏观的媒介素养理论范式。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学生解读媒体的差异性、方法的科学性,教育展现了一种文化共荣的教育理念,一种跨文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范式。

(二)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实践研究

1.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组织与媒介素养教师培训

欧美国家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教育组织的推动和教师培训的发展和一系列创新做法。教育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教师培训的体系化、专业化都是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动力。1986年英国成立全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委员会,英国伦敦大学设立教师培训项目。70年代,加拿大成立全国性的加拿大教师联盟,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协会,编写了《媒介素养教育指南》,后期成立了媒介意识网,让人们了解媒介教育资料。美国有两个全国性的媒介组织,每年组织工作、短期的培训课程,设立媒介教育课程的学士学位。[4]美国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师的教育工作。日本创新地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2.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研究

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呈现三种模式,即独立模式、综合模式、渗透模式,课程开发集中在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如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教材的编写、课程内容的整合。英国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从渗透模式走向综合模式,英语课和公民课是其最主要的载体。英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阶段划分为四个关键阶段,每个关键阶段的教学中都明确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要求。[5]课程资源是以主题的方式进行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讲解、小组合作、总结评价,1997年英国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开设了进阶式的媒介研究课程,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中等教育考试。加拿大采取渗透模式,当地的教育部门指导方针,规定在7-8 年级学生的课堂中,必须有十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媒介素养教育。美国于1990年制订媒介素养的课程标准,并将媒介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儿童、初中、高中、成人。2001年日本在中小学设立“综合教育”将科目引入素养教育课程,与此同时推出《小学教育媒体教育教材》,2002年公布媒体素养教育的白皮书。

二、当今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学开始注重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则处于被忽视地位。

第一,学校、家长、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学校认为媒介素养等同于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课程,没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家长认为在课堂过多地接触媒体,对孩子没有好处;教师应试教育的担忧以及自身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缺乏等。这样会导致家长、教师与学校在最基础的环节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第二,缺乏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教学案例以及教育设备的缺乏,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仅限于探索阶段,大多融入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广泛实施的可能性较小,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并推广实施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较长的时间,所以,很多学校望而却步。专业教育师资缺乏是重要的障碍之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需要新闻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但据了解小学教师相关的知识十分缺乏,媒介素养教师培训较少、媒介素养教师组织薄弱,导致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缺失。

第三,国家、科研团体、民间团体力量薄弱。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引导。科研团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现在多集中在对外文的引荐以及新兴的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研究较少并且针对中小学年龄特征研究的就更少。民间团体可以发挥其自身的社会优势,建立专业性的网站、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支持。

三、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对于我国来说,我们既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引进西方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实施策略,提升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重视程度和深入程度,又要提升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水平,学习一系列创新的做法,让中小学生真正学会获得、分析、使用媒介,提高媒介素养,成为现代公民。

(一)外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具有普遍性,同时受时代和文化的影响,有一定的文化倾向性和民族价值观,有其局限性

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应该自己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对中小学媒介素养的概念也要进行细化,将与中小学学生相关联的媒介加以突出,比如:纸质媒体漫画、电子媒体游戏机等等这样可以避免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这样将不会出现将“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相互混合的局面,同时,媒介素养教育重点由大学生转向中小学生,针对年龄阶段对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进行细化,更有利于后期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

(二) 建立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范式

外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理念和理论范式,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用开放式心态面对信息社会,未来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大跨度、多元化、时代性等特征,需要根据我国国情,社会的发展,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理论范式。对媒介素养教育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的同时,保持我国固有的保守和缜密的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国家、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给予媒介素养教育以引导与支持

国家应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利用行政力量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同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开发《中国的媒介素养指南》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可通过借鉴许多优秀的地方课程、优秀的教学案例加以逐步推广,使得地方课程上升为国家课程。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提供教育资源,如:教材、影像资料、国外先进的设施,让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协助作用,如: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新闻媒体、素质等,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论坛、讲座、研究中心、教育栏目等为媒介素养的开展提供外部环境。最后,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先导作用,尤其要加强对媒介素养教学研共同体的研究,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的项目,合作可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和深层次的研讨,成立媒介素养教育教师联盟和组织,能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站,提供最新最权威的信息资料。

(四)要发挥学校与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直接推动作用

学校应该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为孩子未来考虑,加强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积极鼓励校本课程的实施,并完善媒介素养教育的考核评估机制,鼓励教师提高媒介素养能力,加强在职学习,促进教师培训的科学化、系统化。教师应该多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才刚刚起步,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当奋起直追,结合我国的教育体制、文化氛围、学生思维特点建立属于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开创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教育模式,虽然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之路还很遥远。但是,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未来之路一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 黄勤.中小学媒介素养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08,(08):34-38.

[2] 王东.日本媒介教育的兴起和背景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Center of media literacy: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I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Students’Learning[DB/OL].

[5] 顾瑶君.英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述评[J].国外教育研究,2008,

(08):35.

[6] Len Master man,(1995)“Media Education:Eighteen Basic Principles”,

MEDIAC Yvol17,No.3, Association for Media Literacy.

[7] 日本总务厅.青少年白皮书[M].东京:大藏省印刷局,1999.

[8] David Buckingham.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8,

Winter:33-43.

[9] Ferguson,Robert.Debate about media edu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in the UK:The sound of silence[J]. Critical Arts:A

South -North Journal of Cultural & Media Studies,1994,(8).

[10] 巩义群.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师教育研究经验与

启示[J].教育研究,2010,(09):34-35.

[11] 李霞.国外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软件导刊(教

育技术),2008,(07):23-26.

[12] 赵婷.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综述[J].教育理论研究,2013.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媒介素养;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当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在媒体信息的笼罩下,已经形成“地球村”。人们习惯于在媒介中寻找、搜索、验证各种信息。新闻媒介传播信息,传播知识和文明,进行舆论引导,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媒介在传播信息中也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信息污染、信息爆炸、信息匮乏和信息侵略,这些信息都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从而不利于本土文化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媒介素养的界定

媒介素养是舶来品,最早由英国学者20世纪30年代提出。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媒介素养是指使用和解构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旨在通过开展对公众尤其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并提高他们对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进行清楚的判断,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已在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旨在提高媒介受众批判地认知吸纳媒介信息能力的终身教育,使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身,参与社会发展。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媒介认知、媒介意识、媒介能力、媒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从而使其形成科学媒介素养的实践过程。主要培养大学生对媒介及其信息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将被动变为主动批判接受,不要成为信息的奴隶,能在信息的“洪水”中进行理性选择和接受。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第一,可以对信息进行批判式解读。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各种信息的价值,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第二,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能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从而对媒介形成全面的认识。第三,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媒介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如信息污染和信息暴力和信息侵略现象,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和批判能力,保护和传承本土主流文化,以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亚文化进行有力的搏击。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大学生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内容。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

许多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做出相应的评价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因此,开设有关媒介素养的课程势在必行,并要求教师在此基础上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完善讲授模式、大力培养师资等,切实提高大学生选择、分析、判断及传播信息的能力。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1997年,中国社科院卜卫在《现代传播》第一期所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比较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从这以后,一些零散的、自发的、不自觉的与媒介教育有关的活动开展起来。

开设相关的媒介素养课程是高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路径和手段,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依附于其他相关课程中,也可以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为新闻院系学生的必修课或全校的公选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二)借助各种校园媒介,全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这些媒介资源包括:校园社团、校园报纸、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全面参与到网站的信息传播中去,做信息的把关人,做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实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加强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发挥大众媒介的优势,努力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大力宣传媒介素养的意义、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通过开展网络道德的辩论、举办校园DV作品大赛、网页网站设计竞赛等,来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鉴别、判断能力和主动参与媒介互动、自主信息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该领域师资队伍缺乏,因此要注重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至关重要。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必须多层次、多渠道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专业教育的局限中挣脱出来,突破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教育体制,构建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第一,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使高校教师接触并接受新媒体环境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熟练运用大众媒介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社会转型发展 实施策略

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媒”关系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范龙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提出“人媒交互与共生”的观点,即认为“人与媒介,注定永远处在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交互生成’的关系之中:人通过使用媒介而使媒介成为‘媒介’,媒介则通过被人使用而使人成为‘人’——人与媒介各自本质的获取,是双方彼此赋予的结果”[1]。这种“人媒交互与共生”是“人—媒”关系应追寻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培养媒介化社会中个体的媒介素养是极为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当前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虽成长于媒介化社会,但由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故对媒介的认识与使用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对他们适应当前的媒介化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在于促使其成长为人性完整而丰富、超越时代、与“媒”共生的未来人。联系我国实际,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尚未普及,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学校较之于家庭、社区等更具现实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相继出现。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有关“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旨在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简要总结与评述。

一、研究背景

1.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有待完善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欧洲,至今国内外均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英国学者DavidBuckingham提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2]我国学者张开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通过教育手段应该掌握的一种体验媒体、解构媒体、分析媒介讯息和制作媒介制品的技能和素养。”[3]媒介素养教育,即促使个体具备这种素养的教育,其在1997年由卜卫系统地介绍入我国。在这近二十年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研究数量——伴随媒介影响力的深入,相关研究整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如表1);第二,研究内容——涉及概念界定、内容建构、施行原则、推行意义、问题反思、发展趋向等;第三,研究方法——既有理论思辨研究,又有实证调查研究;第四,研究思路——既有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又有对本土化理论构建与实施的思考;第五,研究视域——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初步体现跨学科视域的聚焦与融合;第六,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整理2001年至今的460余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的主题,发现研究关注对象的多样化(如表2),特别是对于学生受众的研究,涵盖了“学前儿童”、“中小学生”、“青少年”、“高中生”、“独立学院学生”、“研究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生”、“英语专业学生”、“高职学生”、“军校学员”、“医学院学生”、“公安院校学生”等众多视角;第七,研究风格——选取的切入口较具体,贴近时代生活与研究热点;第八,研究呈现“不均衡态”——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关注“受众”较多,特别关注“大学生”与“青少年”群体。有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远多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即有关研究中具体到学校教育角度的较少,反映出研究“泛而不深”的特点;研究的地域差异较明显,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等。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开展起来。

表1 2001—2012年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表2 2001年以来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期刊论文的关注对象类型统计

2.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不仅是完善学术研究的需要,而且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大众传媒正在快速发展,甚至已成为国民经济第四支柱产业。”[4]而与之不相协调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缺位。特别是在媒介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教育的“缺位”,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接触”媒介时,为其成长埋下隐忧——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对媒介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下图);因“媒介问题”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增多等。学校对于中小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中小学学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性、持续性、强制性、制度化等特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展开了研究。

图 未成年人最常用的电脑功能

数据来源: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于2004年11-12月所开展的“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

二、研究内容

1.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方面更为匮乏。因此,我国当前的研究仍在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媒介特点

媒介的形象化、娱乐化、商业化,同质化等特点[5],使青少年在面对媒介及信息时遭遇新的挑战。

(2)媒介接触状况

戴怡平提出:“媒介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效果是累积的,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影响其观念和行为的形成。”[6]当前中小学生接触媒介,特别是接触新媒介的人数、渠道、频率等均明显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7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1.62亿网民当中,青少年学生比重已达35.8%。

(3)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中小学生所处的心理时期是复杂的,表现为:他们的社会性与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但自制力欠缺,易受影响而盲信盲从;思想活跃、敏感,好奇心强;易偏激、冲动,产生逆反心理等。

(4)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当前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表现为:在思辨层面,对媒介信息缺少辨别能力及主体性批判意识,进而导致非理性认知及行为;在技术层面,片面使用媒介的娱乐化功能,沉迷于“追星”与“网络虚拟世界”,而利用媒介获取、加工、创造、传递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

(5)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国政府认为:“如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与学生的基础教育正确结合,就能对他们成年后的‘公民性’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7]美国社会学者英格尔斯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大众传媒接触与人的现代性有显著的相关,而人的心理素质或人格力量是国家获得现代化的基础。[8]现代社会在科技发展、媒介全球化与市场化的综合影响下,出现了去中心化、意义碎片化、商业利益化的传播浪潮。因此,现代社会中的中小学生更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以促成自己现代公民身份的转变。

(6)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伴随教育研究的深入,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真正作用不是让学生认识媒介并运用媒介,而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主体自身及主体间的多向度理解,体验视域交融的生命质感与美感,进而收获全面而丰富的生命内涵。

2.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整体上仍处于准备阶段。尽管一些中小学作出了积极尝试,但是影响尚未扩大。主要问题有:重视程度不够——迫于升学考试压力或受限于眼界;概念界定不明——例如,将“媒介素养”等同于“信息技术素养”等,而对“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其实施方向;具体规范缺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仍未建立规范;机制保障欠缺——中小学教师及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估考核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资源匮乏——必要教学设备等硬件资源与专业师资、课程教材等软件资源配置亟待完成;师资培养不足——教师在职培训与师范生教育缺少系统性;社会协力薄弱——缺少相关社会力量的配合,较之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团体及社区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显得力量单薄。

3.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1)宏观层面——引导与支持

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相应的教育政策,完善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从法律与制度的层面对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予以保障。具体来说,应引导传媒产业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媒介环境的监督,从而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应提供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施行的宏观框架,建立媒介素养考核评估机制,支持完善相关资源配置,从而为其推行构建适宜的内部环境。

(2)中观层面——指导与辅助

①高校:应在研究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有益经验的同时,研究其本土化推行路径;积极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质资源与理论指导。

②社会组织: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建设应加强[9],不仅调动媒介机构的力量,还应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与教育组织,以辅助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开展。

③社区:应成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我国,社区在媒介素养教育推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甚微。伴随新媒体的出现,有学者还提出通过“实际社区方式”与“虚拟社区方式”共同推进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10],富有启发意义。

④中小学学校:是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推行的主要场所。应加强与高校、社会组织、社区等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培训体系;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将教师与学生的媒介素养测评纳入到已有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媒介素养拓展平台,如,鼓励其参与校园广播台、校报、微博及网站管理等工作。

(3)微观层面——转变与交往

在“参与式文化”与“后喻文化”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应以真正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为前提,采取超越“保护主义”的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往而非单纯的说教来实现,关注学生主体性反思意识及互识、共识的理解精神的生成。与此相关,周大勇提出青少年自主建构媒介识读体系的四个步骤:“知晓—分析—反思—行动”[11],对中小学教师具有启示意义。

4.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设计

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即可概括为媒介的“认识”与“运用”两个层面。[12]戴怡平认为其包含五个方面:媒介结构;媒介类型;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13]张新明等认为其包含三个方面:媒介知识、媒介信息认知能力、媒介信息意识和伦理道德。[14]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讨论,还未具体到中小学层面,但均可体现教育内容对“媒介”本身的超越。

5.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建设

(1)独立模式

宫淑红认为:“随着媒介消费的日益增加,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趋势也日益明显。”[15]张开等认为:“在小学阶段,媒介素养可以独立课程的姿态加入小学课程体系,这样既能达到小学阶段教学互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分辨力和综合素质,又能达到丰富小学生生活和减负的目的。”[16]有学者提出:“媒介素质教育的所有目标只有在将其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时才能有实现的保障。”[17]在该模式下,还可讨论课程类别,如主修、选修、辅修等。

(2)融合模式

有学者认为,就我国实际而言,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更适合融合在国家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推行。陶营田提出:“国家新课程标准中的小学的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已经包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18]已有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所作出的研究——李海源谈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李凤芹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建议;也有学者探讨媒介素养教育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3)渗透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可通过“隐性课程”渗透实现或是融合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例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报社等。

6.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模式

一是“网络型”,即由下而上自发推进;二是“纵向型”,即由上而下指引推进;三是“放射型”,即主要由个别机构推进,而后逐渐在中小学中推广。目前,“纵向型”模式得到较多学者认可。即应将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指导中小学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越性,上下协力承担此教育重任。

7.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享有媒介自由的同时,不为这种“自由”所奴役;促成教育的理解性[19]——由师生主体间理解发展到主体与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由人对媒介的理解拓展到人与媒介的交融与共生;促成社会的和谐——在社会参与中享有理性的自由与自由的理性。

三、研究不足

我国就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表现为相关论文、专著、论坛会议、调查项目、研究机构等的出现。例如,中青网开设“媒介课堂”专栏;“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召开;深圳举办“媒介素养进百校”系列培训讲座;上海成立首个媒介素质“青少年教育基地”;张洁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与黑芝麻胡同小学展开合作;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在长春市四五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

但整体上看,相关研究亦存在不足:起步晚,数量少,反映关注度较低;论述西方相关概况的理论研究较多,针对我国实际的实证研究较少;感性认识较多,批判性理论论证较少;热衷于关注新兴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忽视对传统媒介影响力的研究等。

四、研究趋势

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应在进一步明晰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开展,以全面理解媒介素养教育为前提,其中包括正确对待媒介的发展趋势。鉴于其重要性与迫切性,相关研究可能呈现出数量上增长的趋势;并应增加更多的实证调查研究;伴随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应逐渐转向重视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推行路径的构建;日后的相关研究会愈发体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与优势,特别是心理学,其可能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开辟出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范龙.“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人媒交互与共生[J].国际新闻界,2011.7.

[2]蔡帼芬等.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7][16]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军林等.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6][13]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

[8][17]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3.5.

[9]刘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10]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1]周大勇.在信息解构中确立主体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与步骤的探究.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12-7—9.

[1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

[14]张新明,朱祖林,王振.我国未成年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M].中国电化教育,2006.6.

[15]宫淑红.对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式的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