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例6篇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影像检查技术;实践;课程探索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已有着较为广泛地应用,因此对于可熟练操作影像学检查设备及影像学图像处理软件,同时还可维护及维修影像学检查设备的人才需求量显著增加[1]。因此近年来根据临床工作需求,已有多家医学类院校设立了影像学检查技术专业,而本研究通过调研汉中地区基层医院对影像学检查技术专业的需求情况及其他医学类院校设立影像学检查技术专业的经验,以探讨我校设立影像学检查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1 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概况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对于具有高素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显著的增加[2]。为更具针对性的培养影响检查技术专业人才,我校于2014年1月~7月间对汉中地区基层的174家综合和性公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20所,一级甲等医院154所)影像检查技术专业就业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影像科工作人数20人单位者1所;而在影像技术岗位人员0人为87所,1人为1所,2~3人为71所,5~10人为9所;而在未来5年内174所医院均需要影响技术人员;对招收人员学历要求:本科70所,高职高专114所,中专20所;X线检查技术161所,CT检查技术20所,MRI检查技师2座,DSA检查技师2所;需求倾向:诊断+技术复合人才153所,影像诊断33所,影像检查技术27所。可见在所观察的174所基层医院中,影像技术岗位的临床缺口较大,且对影像技术专业高职高专人才需求量较大。因此建立起可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学技术人才的专业有着十分的必要性。

2 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教学分析

2.1 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总结 因影像检查技术专业在临床工作中有着操作性强、综合能力高的临床特点。故在临床课程的建立及教授过程中,应重视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而建立[3]。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建立中,应本着"必须"及"适度"的原则,取消或削减与本专业无关或关系不密切课程,适当增加与本专业关系较为密切课程的课时,必要时可设立部分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建立时,可减少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及医学病原学等课程的课时,增加了人体解剖学的课时,并增加了设立了交际学、人体断层解剖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及医学电子学基础四门课程。通过调整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立,以突出本专业的临床特点,为专业课程的设立建立基础。而对于专业课课程的建立时,需结合临床影像检查技术的特点,重视临床实用性,将现有课程进修重新整合搭配。首先弱化部分与临床影像检查工作不密切的专业课程,将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科研方法及医学英语等课程的授课形式转变为讲座课,授课目的为以学生了解为主。其次,细化影像检查课程,增加CT、MRI成像原理及维修课程,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课程。同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影像技术X线检查技术161所,CT检查技术20所,MRI检查技师2所,DSA检查技师2所。可见在就业需求方面,以X线检查技术需求量较大,故在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将教学重点偏向于X线检查技术[4]。

2.2 影像检查技术专业教学效果评估 理论及实践教学虽为影像检查技术专业的主要内容,但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同样在专业建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不仅可反馈教学效果,同时对专科课程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故在对于教学效果评价中,应将理论教学评价及实践教学评价给予分离,应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对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中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可继续应用目前的笔试形式进行。但是在理论课程评价中,对于专业课课程的评价应更为严格,专科课程中存在不合格者,均不予进行下一步教学授课。而对于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则以考核方式进行,考核方式由理论口试及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评委均由实践教学所在医院组织,由学生在进行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各部分检查的实践教学后,统一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各影像学检查项目的成像理论、各项检查操作方法及设备维护维修等[5]。由评委现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打分,并反馈学院。学院每学期均对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评价效果进行总结,并分析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导致临床教学。

3 问题及展望

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设立,其目的为培养具有影像学设备操作、维修及维护等实践技能能力的人才,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6,7]。虽然目前已有众多高职学院已设立了专业,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均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是因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较为广泛,毕业后所进入的医院级别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全面的对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缺乏通过工作情况对专业建设的反馈体系。故尚需建立起以毕业生为评价群体的专业反馈体系,以更好的指导专业的设置。同时在需求倾向中显示,临床需求中以诊断+技术复合人才需求量较大,但目前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则无法考取职业医师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

参考文献:

[1]黄玲莉,李芋亭,朱唯玮,等.现代医学影像专科毕业生的就业与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76-77.

[2]李家林,胡斌,储丽琴,等.医学影像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3(3):34-37.

[3]曹琰,李萌,袁安东.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14):146-148.

[4]汪素涵,李忻.医学影像技术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87-2388.

[5]王哲,袁虎.医学影像成像理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J].科技信息,2011,33(1):624.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2

1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抓好落实

要提高超声诊断质量, 必须做好规范化建设, 建章立制。严格执行国家《执业医师法》、《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技术操作常规》等法律法规, 持证上岗。设立完备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故障应急预案、维修档案等质量管理制度, 使影像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有章可循。对各项检查以《超声技术操作规范》为指导, 规范操作规程, 对操作步骤、方法、程序、结果、图片质量、报告书写规范等检查设立绩效考评机制, 有效进行质量控制, 量化管理, 科学地统计、规范各脏器及常见疾病的检查范围。

2 学科基础建设, 人才是关键

2. 1 无论超声设备如何发展, 科室的持续发展, 取决于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及合理的梯队建设。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 人才的成长是一个晚成熟期。必须分析科室人员的构成及其优势, 做好职业规划及培养方向。从事超声医学工作的人员来源于临床医学及医学影像专业, 专业的不同, 知识结构会存有差异, 临床医学毕业生临床知识相对丰富, 但影像理论基础原理欠缺, 而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影像专业理论知识较为熟悉, 但临床知识存在不足。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有其不同的专业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要求, 对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 强调临床技能的学习;鼓励参加医院临床知识学术讲座, 增加临床知识。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强调超声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影像专业知识的学习, 打牢基础。活跃的学习氛围, 形成专业互补, 强化了综合素质提高。

2. 2 加强在职培训, 全面开展医学继续教育, 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提高专业技术。①打牢基础是关键, 对新入职影像专业毕业人员, 采取岗前临床科室轮转 , 学习临床知识, 拓宽视野, 建立临床思维方式, 了解临床不同专业超声检查的目的所在, 了解本院临床科室发展水平及开展的新技术;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在了解超声专业的基础理论、超声解剖、仪器操作检查方法后, 采取到其他影像专业短期轮训, 了解其他影像专业特点, 诊断优势, 建立大影像概念, 充实和拓展思维模式。在强调理论培训的同时 , 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规范与提高, 要求大家勤于实践, 规范操作并不断熟练。②适时选派工作作风扎实, 安心本职工作, 有上进心的技术骨干到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医院进修, 进行系统的规范化训练, 并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及科室专业的发展需要, 选派参加不同的专题学习班或提高班, 将让个人的成长与科室的发展前景结合, 激励其发挥更大的工作、学习热情, 使科室人员“人人有专业, 人人有特长”, 既避免了内耗, 又提高了科室整体技术力量。③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 撰写论文。撰写论文的过程也是对一个疾病深入学习的过程。中级以上职称的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军或全国专业学术会议, 让大家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发展方向,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 开阔视野。④聘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指导工作, 举行专题讲座等。以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 提高技术水平。

3 强化随访工作

超声诊断的正确性必须通过随访临床的最终诊断来印证。通过随访, 进行回顾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平时将个人随机随访与科室集体随访纳入常规工作, 统筹安排,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科室安排专人、专门时间, 下病区或病案室, 针对不同的临床科室、某个病种等进行统一的随访, 并统计分析随访结果,根据超声诊断阳性符合率指导科室的下一步工作;个人随访随机性比较大,尤其是个案,只有共享才能共同认识该疾病, 所以随访结果的回报交流, 共同提高尤为重要。完善的随访制度纳入科室质量控制体系,每月进行随访工作的检查与考核,才能确保随访顺利实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随访结果分析超声检查的符合率, 评价超声检查质量。如果超声诊断与病理或手术结果相符, 则总结经验,加深印象, 增强信心。如超声诊断与临床不符, 则分析误诊原因, 提高鉴别诊断水平。

4 规范化留图

超声检查中普遍存在存图的随意性, 尤其患者较多时。为了提高超声质量, 必须规范化存图, 与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切面, 应做图像储存, 记录并存档。图像质量要清晰, 掌握仪器各项物理参数的调节, 熟悉已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 根据个人习惯及患者条件, 调节图像在最佳状态。在眼球或产科检查时, 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声功率输出。对于异常图像保留相互正交的两个切面, 杜绝了以往随意性存图检查中因漏查器官结构而造成的漏诊, 对异常的动态变化和前后对照分析提供了直观的图像资料, 同时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证据, 规范化存图使规范化检查真正落到了实处, 规范化存图成为超声检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规范书写报告

超声检查报告书写质量体现了检诊水平。报告单作为一次检查的结论, 必须将实际情况用图文的形式报告给临床和患者。一般项目要齐全, 真实, 必须实名制。必要时, 加填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 检查方法与途径(如:经直肠法)。描述检查内容时术语应科学化、标准化, 文字简练, 描述全面、客观, 严禁加入任何主观判断, 既不武断地以图像诊断疾病, 也不要过于随附临床资料, 杜绝先入为主, 先有结论再有图像描述的思维模式。超声提示或诊断明确提示物理学诊断, 除十分明确的病例外, 不做病理学诊断, 可以提示数种需鉴别的诊断。

6 树立服务意识

超声检查主要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要树立为临床服务的理念, 多与临床医生沟通才能避免主观臆断, 其实与临床医生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临床知识的过程, 只有结合临床才能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才能谋求正确答案, 达到为患者负责的目的。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新型教学模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它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是探讨和研究以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对人体进行检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本门课程主要包括:X线检查技术、数字X线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等,既包含部分医学内容也包含物理、化学内容,是检查疾病重要手段,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重要作用。

1.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立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课程组建立的“预习式临床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做加以融合,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反复训练中得以加强,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上述4个环节中得到提高。具体内容如下:

1.1预习式临床见习:在普专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开课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将本专业学生分组去附属医院影像科室,进行临床观摩见习,提前接触影像设备,提前接触病人。见习半年后于第二学期初,开始课堂讲授影像检查技术的理论内容,完成了“先看后学再练习”的第一步,为下一步理论学习做好铺垫。此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预习式临床见习”。

1.2理论教学:采用现代的教育理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观察和独立思考的环境。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及网络中的各种影像临床病例资源、多媒体教学片、电子图片库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放射科、CT检查室、MRI检查室等科室去讲授,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放射技士(师)考试所要求掌握的内容贯穿其中教育学论文,渗透考试的题型及知识点,以提高学生在日后放射技士(师)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1.3实训教学:改革实训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日标[1],专业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2]。采用“模拟临床实训”的教学模式。影像实训中心有2个专业多媒体教室,4个先进的阅片室,3个X线检查技术实训室分别安装有2台200mA、1台500mA国产X线机,1个胃肠造影实训室并配有1台X-TV及1个示教室,1个CT实训室等,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实训教学采用“学生操作教师辅导式”、“学生自己操作”、“综合设计性实训”等教学方法。在课程学时安排上,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保障学生动手时间,强化学生动手能力[3]。在理论及实训课程结束之前2个月,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强化培训,培训的重点是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方法,以缩短学生与毕业实习的距离。

1.4毕业实习:第三学年,将学生安排到省内、外46所二级甲等以上实习医院进行毕业综合实习,进一步掌握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要求。

2.四位一体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数字化X线机、CT机、彩超现已普及到许多基层医疗机构,MRI也广泛用于县级医院。针对临床实际的发展变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体系和知识摘要求掌握的内容贯穿其中、渗透考试的题型及知识点,实施“课证融合”以提高学生在日后的放射技士(师)考试中的应试能力小论文。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建立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六大教学模块,即第一模块:X线检查技术:重点进行摄影体位和技术及造影技术教学;数字X线摄影技术注重成像原理和影像后处理教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注重摄影体位和减影设备及造影器材的教学。第二模块:CT检查技术:重点讲述CT成像原理和CT扫描技术。第三模块:MRI检查技术:重点讲述MRI成像原理和MRI扫描技术。第四模块: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重点讲述核医学成像原理和检查技术。第五模块:X线照片冲洗技术:重点讲述照片人工冲洗技术、自动胶片冲洗技术和激光打印胶片技术及操作注意事项。第六模块: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着重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讲述质量管理的意义。

3.四位一体教学考核内容的改革

采用“笔试+技能操作+平时作业+实践报告”的综合考评。实行严格的教考分离,通过测评,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加大实践考核的权重,使其考核总分值与理论考试成绩持平。考核内容以临床放射技士所应掌握的技术标准,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四位一体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该课程组教师共20人,专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6人,专兼职教师比例7:3,“双师型”比例占65%,专职教师中“双师型”占95%,保障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0人,占50.0%,41-50岁的教师8人,占40.0%,50岁以上教师2人,占10.0%,教师后备力量充足,形成一支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梯队。通过高级人才的引进,青蓝工程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资教学质量,使师资队伍具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教育理念,不断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利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5.四位一体教学改革的体会

“预习式临床见习-理论―实训-实习”四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教育学论文,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影像技术的操作技能,毕业即可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该教学模式时刻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融知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为一体。教学中采取学校与附院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影像实训中心及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室的人力、设备等优势,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到影像科室去讲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设计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4:5(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6%),大大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达到了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理论水平扎实、技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技能性毕业生。学生结业后能按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熟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独立完成X线投照技术、CT检查技术、照片冲洗及影像质量管理等技术,学生毕业后追踪调查反馈均表明“学生的动手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提高,课程组教师进修3人次、又取得硕士学位2人,双师比例达到100%。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体现了高职高专办学特色,围绕着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为基层医院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景玲.唐宇天.影响技能达标的元素及对策[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320

[2]唐陶富,朱梅初.高职医学影像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3,10:10-12.

[3]马琼英,周宇,戚跃勇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与带教体会[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5(6):456.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4

1.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单位:据笔者调查统计,这些学生除个别来自于大专毕业后继续深造而无单位外,绝大部分来自于乡镇中心卫生院,县市级医院,地市级医院,以及厂矿和大学的职工医院。既有西医院,也有中医院。这些单位既有一级甲等医院,也有三级甲等医院,规模不等。学生生源及素质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内。

2.学生在单位内从事不同的专业:这些来自于不同单位的学生,既有从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骨科,也有从事全科医学、检验、超声、药学、影像专业等,既有医院内院、科级负责人、也有普通医务人员。把这些学生聚积在一起,可谓医学专业齐全,甚至可以开一所小型医院。

3.学生的学习目的基本相同:这些来自于不同单位的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成人高考再次重返课堂学习,其目的主要有二点:(1)是通过学习,获得一个本科医学文凭及医学学士学位,将来可以在职称上得到进一步晋升。(2)是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毕竟《医学影像学》与大部分专业如内、外、妇、儿、骨科都有联系,在工作中用得上。这部分学生的敬业精神特别强烈,他们带着工作中的疑问来学习,学习特别认真,他们也格外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这一点是普通本科生所比不上的。

4.这些学生大都具有工作实践经验:他们有的工作了四、五年,也有的工作了十几年,个别人甚至工作了二十几年的,都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大部分人已结婚,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由于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学生的单位已由公办非民营医院改制为民营医院,即使在公办非民营医院的,也大都进行科室成本核算,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时有矛盾、有冲突,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有限,这些学生大部分是集中一段时间返校进行学习,少部分为脱产学习。针对以上这些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医学影像学》课程的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抓住重点核心、优化教学内容: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使《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架构发生变化,我们结合教学大纲,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的联系,注重实践,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医院发展的需要为主。在课堂上紧紧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并利用每次下课前的5分钟,分清轻重点,告诉学生们哪些内容是要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要熟悉了解的,并在书上划下,给出一些思考题,使他们有的放矢地在课堂后去学习与复习,这也有利于他们最后阶段《医学影像学》的考查考试。

2.把握教学特点,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医学影像学》特点之一是内容多,难以理解。这既有普通x线、CT、眦u诊断,也有介入放射学。由于《医学影像学》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只有短短的36个学时,要在课堂上全部讲解,并要学生们全部掌握这些内容是不太可能的,学生们对这些内容也不全感兴趣。因此,只有结合各个学生的专业特点,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如有的学生从事呼吸内科,对呼吸系统影像学感兴趣,有的学生从事骨科专业,对骨骼系统影像学感兴趣。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点,突出以实践应用为特征,结合多媒体教学中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应用大量的教学影像图片并结合理论进行教学,这些影像图片质量高、典型、量又特别多,很多图片是在基层医疗单位不易见到的,使学生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确保了实践应用性教学的质量,使他们将来能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5

1.日本医学教育

日本的医学教育有综合大学的医学部和单纯的医科大学,从综合大学插班入读医学者,一般学制为四至五年(各大学不同,有三年插班的及二年插班的),医科大学为六年制。一般在二至三学年学习基础课程,三学年后学习临床课程,第五学年后利用一到一年半时间实习,第六学年的毕业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取得国家医生考试资格。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入读四年学制的博士课程。

每年2月,日本进行国家医生考试,合格后取得医生资格,开始为期二年的临床研修(被称为“研修医”),即初期临床研修,之后进一步专科医生认定――后期临床研修(二年)。

2.日本放射科专科医生培养

日本的影像医生培养采用专科医生认定制度。1966年4月,日本医学放射线学会放射线专科医生制度建立,至2008年6月30日,日本共有放射科诊断医生5199人。

日本1997年开始实行医疗制度的改革,专科医生认定协会呼吁加盟学会强化调整、维持专科医生制度,将称谓统一为“专科医生”,并强调明确进修的科目,将进修年限设定为五年以上,同时实施进修技能的考核、笔试,完备认定审核制度等。学会为促进专科医生资格明确化,调整学会间的专科医生认定制度。

自2004年春季开始,日本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了医生毕业后的临床必修制度,与之相接续的专科医生培训制度,目前仍然按照各具有专科医生认定制度的学会自主指定的方针施行。

医学生在具有培养资格医疗机构从事影像诊断、IVR 研修二年以上,并给出研修记录及由指导教师给出研修评价,可以取得认定医生资格。之后在具有培养资格的医疗机构从事影像诊断、IVR 研修二年以上,接受专科医生考试,并给出研修记录及由指导教师给出研修评价,可以取得专科医生资格。这期间,取得专科医生资格至少需要本科毕业后六年。专科医生认证每五年更新一次,不符合专科医生认证规定者将被取消资格。

3.韩国医学教育

韩国的医学教育制度,可分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层次,前者包括医生、东医生、牙医生、护师和公共卫生医生的培训,后者主要是中级护理人员、助产和其他辅助人员的培训。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西医学、东医学、牙医学,其学制为高中后六年,护理专业的学制为高中后四年,六年制医学课程的安排是前二年为医前教育,后四年为医学教育,毕业时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医学毕业生取得博士学位后,需参加国家医生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共14门学科的试题。毕业后的医学教育分两类,一类是以培养专科医生为目标的住院医生培训,另一类是以教学和研究技能为目标的研究生院教育。

住院医生培训在经认可的综合医院中进行,培训时间为四至五年,第一年为实习,后三至四年为专科定向的住院医生培训期。研究生院教育在大学的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五年,其中硕士阶段二年,哲学博士阶段三年。目前,韩国90%的医学毕业生进入了专科医生培训,由此导致了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比例失调。

4.韩国放射专科医生培养

70年代后,韩国医生很少去国外进行他们的住院医培训和工作,但是有很多人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国外(主要是美国)进行学习。

至2007年,韩国共有2703名放射医生。医学生毕业后,经过四年的放射科住院医生培训后,必须完成一年的实习期。申请从事放射专业的医生必须通过韩国放射学会的考试。获得放射学会的认证后,希望从事各个亚专业工作的医生必须到能提供相应培训的医院进行至少一年的培训。大学的附属医院和大型医院可以进行住院医生培训,约70%的放射科医生在大学附属医院或者总医院进行了培训。

5.韩国放射学医生未来的发展

制定放射学医生专科医生制度,明确专科医生基本准则,进行专科医生认定制度的调查与评价,专科医生的认定、宣传及教育等。

承担 subspecialty 领域诊疗的学会认定的专科医生,必须是在获得内科系或外科系基础领域的认定医生及专科医生资格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进修,由具有专科医生认定制度的学会认定。

中国医学教育

1.中国现行医学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对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认识不同;除了本科专业外,从二年中等专业卫生学校毕业的医士至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博士,中间还有三年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医士、二至四年的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医士、五至六年医学院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士和七年大学毕业的硕士等。

培训质量、效果参差不齐,导致毕业生较早进入专科,其后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培养就在所在科室进行,各专科岗位的医生素质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差距较大,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医院对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实施程序和方法也不一样,导致放射医生整体水平不高。

许多医院按检查手段划分影像学科室,将医学影像学科划分为若干小科室,例如:普通放射科、CT 科(室)、MRI科(室)、血管造影或介入科(室)、超声科(室)及核医学科(室)等,这与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惯例不相适应。由此会导致培训机会不均等,人才不能流动,管理体制滞后,缺乏竞争机制等问题制约着临床医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严重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而且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GME)――继续医学教育(CME)的终身医学教育体系。目前国内影像专业设置有影像诊断专业、影像技术专业、影像工程专业、放射治疗专业四个基本专业。

目前国内多家大学开办了影像专业,总体以五年制本科教育为主,其中天津医科大学于2003年开办了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方向)(七年制,硕士学位)。

2.住院医生培养制度

一般院校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培训期为五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确定住院医生培训“3+2”模式。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基础培训,为期三年,主要轮转各主要相关二级学科的临床工作,在学习各相关二级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以达到低年医生的临床要求;第二阶段为后二年,主要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加强本专业临床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学会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症,以达到低年主治医生的临床工作要求。

3.中国的专科医生培养制度

2003年卫生部启动了“建立中国专科医生培养和准入制度研究”课题;2004年批准了北京市卫生局开展专科医生培训工作试点。吴仪副总理在200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起中国的专科医生制度,这将是卫生系统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2005年,卫生部成立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2006年,卫生部办公厅发出了开展专科医生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陆续公布了89家医院一千多个基地开展专科医生培训试点单位;2007年针对以上基地开展工作的情况,卫生部组织了专科基地复审工作。

4.中国专科医生培养制度建立的情况

培训的模式定为:3+X,即普通专科医生培训时间为三年,该阶段共设置专科35个,包括19个专科和16个亚专科。亚专科医生培训再加一至四年。

下图表为35个专科设置情况 (阿拉伯数字为年限)

目前,已制订18个普通专科、34个亚专科医生《培训细则》与《培训基地标准》。《培训细则》包括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基本要求、较高要求、考核内容与方法等;培训基地以学科为基础,包括所在医院条件、学科基本条件,社会信誉、医疗服务质量等。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评估,优胜劣汰。

5.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与专科医生培训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均属毕业后教育,对象均为住院医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发展;不同之处在于住院医生为本院培养人才;而专科医生培养的是“社会人”,即培养后人才实行二次择业、二次准入。受训者接受三年培训,获普通专科医生资格后可选择就业,也可以按其本人意愿志向继续接受亚专科阶段进一步培训并获亚专科医生资格。这也是医学生获得公平学习、自由就业和提升医疗专科技术水准的契机。

6.专科医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政府对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没有专项行政经费投入,培训缺乏有效的经费保证;培养期间专科医生待遇低,甚至支撑生活都有一定困难,无法调动培养的积极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科医生培训的发展进程;教育学位与学制种类的多样性,增加 培养的复杂性,不便于统一标准和统一规范的管理;专科医生培训刚刚起步,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科医生培训的进一步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包括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专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既重视目标管理,也应重视过程管理;加强医院医教管理者的能力建设,强化政府职能,也就是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职能,把培训经费纳入常规化预算项目,加大对培训基地的投入,加强教学支撑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如加强对培训基地的审核、认定和监管工作,逐步建立并推行专科医生准入制度等。

在收入方面,美国住院医生的收入明显低于主治医生,仅相当于后者的1/6~1/5。 就中国目前的住院医生培养工作而言,还没有在全国层面形成制度。医学生一毕业即可分配到全国任何一家医院工作,住院医生只是晋升中的一个职称,许多医院还没有住院医生培训的质量保证体系。

国内外比较与发展

中国的特色: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缺乏统一标准;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的评价不完善。国外的特色:出口一致、培训规范、自我调整与控制;分配制度与培训配套。未来发展:需要加以时日才能够完成;人才培养、尤其是医生的出口标准的一致性有待加强。(全文完)

日本研修机构要求

200张床以上综合医院,放射科独立,具有放射诊断、核医学等诊断能力,拥有病理科。设备包括CR、DR、CT、MR、钼靶摄影、DSA、MRI、US、SPECT/PET等。每年放射线检查人数在10000人次以上,核医学500人次以上。

“PCRR Model”

发达先进国家专科医生培养准入制度及其发展轨迹,可以归纳为:

P,Physician(执业医生)

C,Certification(通过培养和考试取得专科医生资格)

R,Registration(专科医生执业注册)

R,Re―Cer―tification(再确认)

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

1995年印发了《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大纲》;

1998年印发了《临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管理办法》;

1999年实施的《执业医生法》明确提出建立中国医生资格考试制度和医生执业注册制度,也就是医生准入制度;

医学影像毕业论文范文6

从风靡一时的美剧《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再到近期国内热播的《医者仁心》《心术》,医生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偶像职业”。尽管现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也经常有报道提出,越来越多的医科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不愿意做医生,然而在近几年研招中,临床医学硕士仍然是“香饽饽”,受到众多医科学生的追捧,特别是一些热门学科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硕士,分数线更是水涨船高。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

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2001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形成了现在的中山大学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