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基础范例

医学知识基础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1

[关键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模式;不孕不育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其中临床医学教育是指对基础医学的熟练度和应用[1]。在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的教育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此,如何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更为紧密,让医学生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利用目前所学到的知识,一直以来是从事现代医学职业教育者迫切需要进行探索及亟待改革的研究方向。医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以跨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重新关联组织的整合教学内容,让两者可以形成更有意义的教学关联[2]。在整合课程中,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创新的重新设计排版,可以为广大医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构架,激发广大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医学病案逻辑分析处理能力,加深对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建立独特的临床医学思维[3],从而有效解决医学教育中出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轨的各种现实问题[4-5]。广西医科大学于2011年开始对大学本科医学教育进行整 合 教 学 改 革,开 设 了 许 多 整 合 课 程,其 中,“生殖、性、生长与发育”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的课程,其将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男性科学和儿科学中有关“生殖”“性”“生长与发育”的内容进行纵向整合,从结构基础到生理过程,再到生长与发育,并涵盖了在此期间发生的疾病和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使其达到医学教育的连贯性。在这门整合课程中,“不孕不育”是进行整合的各学科联系最紧密、知识点交差最多的内容。而且我国居民不孕不育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本研究以“不孕不育”为例探索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模式的建立、应用及效果探讨。

1确定教学内容及方法

虽然整合式医学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医学学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大发展趋势,但远远不能简单的“拼盘”组合。由于我们的“生殖、性、生长与发育”课程整合教学内容包含好几个学科课程,授课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技术部门,在转变授课教学方式和整合授课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各自的教学特色,并且还由于需要充分兼顾各自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造成整合的内容深度和知识广度明显不足,且同时存在部分教师重复授课内容。为此,我们需要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整合,避免出现重复课堂教学,彻底抛弃“拼盘式”的老旧课堂授课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则需要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横向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对各知识点进行纵向分析把握和横向分析比较。由于这门整合课程中,各学科重复内容最多,最相关的是“不孕不育”知识点,所以我们将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和男性科学中所有涉及“不孕不育”的内容 进行 知 识点整 合,内容 包括 不 孕 不育的 结 构 基础、病理和生理、诊断和防治3个方面,以基础知识和共性规律为教学重点,对上述学科相应内容进行纵向把握和横向比较。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型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调动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去阅读更多文献,促进课内和课外知识的运用。

2教学设计

2.1课前课后准备

运用“雨课堂”智能教学工具,课前将授课内容课件、练习作业及时推送到学生智能手机,课后通过监控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作业并及时进行答疑答题解惑。通过雨课堂可随时随地获得教师的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调整教师授课内容,增加课堂师生间的互动,相互获得启发,实现教学相长。

2.2从问题出发,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以“为什么现在我国居民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向上升高”作为开头讲述。阐述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加重增 大,环境 污 染的 日益严 重及饮食 安全 等重 大 问题,使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进而引出知识点授课的主题:不孕不育症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2.3 分 层 次、分 阶 段,层 层 递 进 生 成 知 识 框 架 结构

详细讲解 不 孕 不 育 症 的 分 类 及 定 义,相 应 的 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对应治疗策略和方法,最后讲述辅助生殖技术,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生殖医学前沿知识。让医学生能够诊断不孕不育症,以及掌握防疗策略方法,从而有助于为医学生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解决广大患者的“不孕不育”问题。

2.4讨论问题及知识讲解比赛

为充分了解医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及其临床应用实践的掌握娴熟程度,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协调合作,以及检测他们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性、科学思维的运用能力。我们以班级自然小组为单位,对临床上“不孕不育”多个 案 例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和 专 题 讨 论。通 过 互 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观看慕课等微视频,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相关文献,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并将讨论结果制作成 PPT,由各组分别推选1位学生对讨论问题和结果进行详细讲解。小组讨论结果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转化和传授,并由主讲教师和各组学生推选、选拔出的4位优秀学生共同组成一个评委团,从演讲者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PPT 作 品 制 作 5 个 不 同 方 面 对 各 组 学 生 进 行 评 分考核。

3完善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是否能提升专业人才 培养 质 量,需要 课程 学习 成绩 评价 体系 加 以 支撑,为此我们研究采用了将传统课程闭卷考试和课程在线练习相结合、专题讨论和专业知识案例讲解比赛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形式由单一模式转变为更多样化,注重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口头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更好地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课件、练习作业完成在线学习和自我评价,有助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开展个性化学习。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逐步增长。

4结果

在“不孕不育”知识点基础和临床整合授课结束后,我们对授课班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及PBL的授课模式,认为有利于系统掌握医学知识,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课程专业知识和相关课外知识的掌握,且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见图1。另外,我们也将知识点整合授课前后两届班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考试信度达标,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水平的情况下,知识点整合授课班级课程总成绩和“不孕不育”内容成绩均优于未整合的班级,见表1。

5讨论

在现今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生本科教育主要课程分为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两大部分,基本上均是沿用我国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存在,联系不是足够紧密,课程教学会出现很多重复内容,导致医学生容易出现印象不够深刻、知识不牢固的现象,无法独立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用于解决实际问题[6]。医学整合课程建设可以有效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界限,加强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基础医学与其他相关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克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下医学课程内容纵向联系不足的缺点[7]。有研究人员发现,在医学课程的早期整合外科学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外科学和妇产科学中相关的解剖学内容的记忆[8]。HAVIVA[9]在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的问卷调查中也有类似的结果,即在教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利用翻转课堂,把组织学与胚胎学整合临床课程内容可以巩固 学 生 的基础 知识,并 促进学 生 掌握 临 床 诊 断技能。在本文中,“不孕不育”内容为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和男性科学课程交叉整合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融合了几个不同学科关于不孕症和不育症的医学相关知识内容,向学生完整且直观地展示了不孕不育症的病因及结构基础、病理和生理、临床表现症状与科学诊断和对症防治等方法,做到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紧密联系,并不断拓展了多种现代新型医学治疗手段,极 具 科 学 实 用 性。利 用 整 合 课 程 的 教 学 新 模式,结合本校教学实际,从讲解不孕不育症病因是什么,到讲解不孕不育症的具体治疗策略及预防方法,分层次、分阶段,层层递进式讲解不孕不育症,生成教学的框架结构,形成逻辑思维路线图,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习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以“应用为目的、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整合[10]。让广大医学生能更好地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尽早地接触和应用到临床,为将来顺利步入医院临床实习这一阶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出医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学习的 综 合 能 力。在 课 程 讨 论 环 节,本 课 程 采 用PBL教学模式,以临床医学问题作为导向,以问题激发兴趣,指导并帮助寻找临床问题内在线索,用于有效回答问题[11],提高了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讨论比赛的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有效转化和知识传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专业知识学习获取的主动性。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2

【关键词】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青年教师;授课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达到合理的师生比例,在高等医学院校,越来越多的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并即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中流砥柱。相比中老年教师,青年教师群体精力充沛,对工作充满斗志;他们的专业知识相对扎实和前沿,思维新颖而活跃,包容性和创新意识强;此外,青年教师应用新技术方法的能力更强,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1]。

1基础医学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青年教师在具备优势之余,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经验欠缺,不清楚应该怎样讲好一堂课,目前针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大多是泛专业化的培训[2],高等医学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虽然很全面,但实际应用亟待深入。青年教师在取得培训证书以后,离真正走上讲台还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决定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入门与进阶,却常常缺乏明确的导向,处于培训的真空地带。在既往的教学听查课和学生反馈调查中,结合调查报告,青年教师最常见的授课质量问题主要有:①教学准备不充分,容易紧张,课件和教具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②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控力较差,节奏紊乱,逻辑不清,举例不当,互动无效;③重难点知识不明确,教案书写不规范,课堂思政不突出,不能激发学习热情;④课后的教学反思不够深入,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⑤实验课尚可完成,理论课则困难较多[3]。以上问题缺乏针对性方法,发生频率高,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使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因为困惑而产生种种误解,降低了成长的速度和质量,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入校初始就要学习的内容,它们的特征主要是知识点多、机制复杂、记忆困难,也是学生医学道路上的第一重关卡,更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考验。大学本科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单纯的照本宣科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唯有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遵循合理的教学逻辑,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4]。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基于近年来医学院校庞大的招生规模,青年教师一方面承担了较多的教学时数,一方面缺乏导向性、支持性的培养,迟迟难以实现“量”到“质”的蜕变。因此如果能够切合实际地探索一套教学活动流程,让青年教师能够在规范化培训后安稳着陆、熟悉教学环节、摸清教学规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快速而有效地成长,将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2提升授课质量的方法与实践

高校医学生是一群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科学文化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成人,而与他们只有10年左右年龄差距的青年教师,要在自身成长的同时教会学生知识,就必须从接受教学任务的一开始,对教学活动做出规划并严格落实。但是,这样一个规划过程在国内外教学培训体系和理论研究中都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指导,作者在既往文献报道的基础上[5],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学科特色,创新凝炼出一套适合基础医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规划流程,首次提出“切磋琢磨”四字范式。我们认为:教师通过课堂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如同制作一块美玉,有规矩有流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个步骤缺一不可,循序渐进,方可成器。我们将以《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将四字范式进行具体叙述:

2.1做好教学准备——“切”玉

恰如识别一块玉璞,青年教师首先应该对所要讲授的课程有正确的认知,并对学情有精准的分析。以《人体解剖学》中最难以理解的神经系统知识(或单独做为《神经解剖学》课程)为例:我们需要讲授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结构基础,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人体形态结构和相关基础课程,能够对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融合,但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复杂而隐蔽,学生难以建立空间的位置关系,更难以理解结构的生理功能,由于缺乏相关科研经历和临床实践,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特点联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6]。此时教师应该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对课程的大纲进行深入的领会,仔细分析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重难点,找到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将诸多知识点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主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一堂课上展示的内容,往往要经过10倍以上素材的浓缩。首先,课程的既往教学课件就是一个重要来源,青年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先打开知识面,了解常见的教学模式和常用的教学方法;其次,可以在前辈的基础上拓展资源,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手段获取更多的教学素材[7],例如课堂APP、视频动画、慕课、全息影像等;此外,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应注意积累,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教学的实用案例;最后,青年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授课风格有清晰的认识,练习使用适合的语言[8],契合个人的授课风格,规范教姿教态,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2.2凝炼教学目标——“磋”玉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最终达到的效果。如玉之形,是厚是薄?是圆是方?与成品直接相关。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3方面:①知识目标,即在记忆医学名词的基础上理解机制,这是对知识点学习的统一要求。②能力目标,即锻炼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临床思维、空间想象、哲学思辨、逻辑推理、科研探索等),在不同的课程内容中可以有所侧重和区别。③思政目标。按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9],课堂思政应当具备6个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将师德风范、政治立场、专业伦理、人生观和价值观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润物细无声。以教学目标为引导,着力打造“金课”[10]。在“高阶性”方面: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以达到低阶学习(知道、领会、应用)向高阶学习(分析、综合、评价)的效果;在“创新性”方面:教学设计应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形式互动性强,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和个人潜能,培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青年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线上线下多途径地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11],丰富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而不仅仅是前人传统课堂的简单翻版;在“挑战度”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多进行形成性评价,即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不断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使教学具有“自我纠正能力”。并在终结性评价中,选择恰当的考核方式、设置适宜的难度,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能力[6]。

2.3精于教学设计——“琢”玉

教学设计如同玉的纹路,是课堂(玉)美丑的关键,青年教师相比于高年资教师,在同理心上的优势更高,基于对教学内容、学情和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可以更加设身处地地思考:如何讲授才能使学生听懂一堂课?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精密和巧妙的设计,将教学逻辑贯穿始终。以《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知识为例,教学设计主要包含6个方面:①课堂引入:问题、案例和病例都是比较有效的引入方式,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临床疾病,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12]。②讲述名词:针对重要的核团,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三维模拟的方式,多方面加深学习记忆。③分析环节:知识点需要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将大脑的空间结构“形象化”、核团的纤维联系“直观化”、结构发挥的功能“生动化”,在学生的脑海中进一步巩固。④阐明机制:通过教师示教、与学生互动和启发独立思考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神经机制。⑤结合临床:分析与知识相关的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建立医疗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3]。⑥归纳小结:主要包括总结授课内容、进行课堂测试、提供课程资源和布置课后习题等内容,其中总结授课内容是重中之重,更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能够再一次加深理解记忆,同时解答课堂中的困惑。在教学设计的同时,可以进行教学语言的组织和教案的书写,与教学内容相互印证支撑,并检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是否符合有效教学的7原则,即:①鼓励师生联系;②促进学生同伴间的交流合作;③鼓励学生积极学习;④给予学生及时反馈;⑤强调学生花费在学习任务上的时间;⑥寄予学生高期望;⑦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和学习方式。

2.4细致打磨加工——“磨”玉

如同玉的抛光,这一步决定了课堂最终的呈现形式,也包含4方面内容:①严守教学逻辑、前后一致。若能应切实做到课堂的开头切题精练、开门见山,课中丰富生动、易于消化,结尾首尾呼应、总结简明,就能够大幅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②注重课堂思政、培养情怀,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③增强互动,遵循教学规律。课堂互动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应当控制课堂节奏,通过科学数据把握学生注意力曲线[14],熟谙学习效率的金字塔分布规律(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15]),努力向高阶教学迈进。将互动设置在重点、难点内容,做到有效、适时、有预案,不做无谓的提问。同时应当设计简洁、美观、有逻辑的教学板书,全时程展现教学逻辑,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具(模具、平板、模型、挂图和自制教具等)辅助教学,但应当避免画蛇添足或使用不当。④懂得取舍、打磨完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去粗存精,取舍有度,在保证教学体量的同时,维持课堂的生动。最后在个人努力和集体支持下,熟悉教学内容、校准教学语言,精雕细琢、自洽全面,打造一堂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优质课。

3“四字范式”的相关成果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3

核酸的营养学应用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谱研究成功,真正揭示了人类起源和健康长寿的千古之谜。基因是能够转录的DN段,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必须由体内合成,一是肝脏从头合成,二是经脑和脊髓补救途径合成。但年龄越大,核酸合成能力越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补充外源性核酸。医学博士富兰克对门诊患者实施“核酸营养学与代谢疗法”,进行抗疲劳、抗病毒、抗感染、美容及糖尿病、脑血栓、冠心病病等“核酸补充”临床试验,创造了生命奇迹,于是各种提纯的核酸制品即基因快餐风行于世。但实际生活中还是以食补为主,下列食品为高核酸食品:首先是鱼虾类,含量最高的为沙丁鱼、鲑鱼、螃蟹、文蛤;其次为豆类、动物肝脏,蔬菜类有芜菁、磨菇、菠菜、芦笋、胡萝卜、花椰菜等,同时每天两杯牛奶、一杯新鲜果汁或蔬菜汁和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促进核酸的吸收。充足的核酸饮食可从根本上起到美容的效果,使细胞充满活力。

酶的营养学应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是活力酵素,一切生命活动发生的基础,但是酶的最适活性温度为35℃~40℃,60℃以上可使大部分酶失活。正常饮食中通常以熟食为主,高温煎炒会将蔬果中的活性酶灭活、变性,而食物必须靠消化酶来消化、吸收,机体只能动用体内的储备酶,从而影响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一项新的研究提倡,适度多进食新鲜蔬果有益于人体补充酶量。如香蕉、酪梨、凤梨、芒果及胡萝卜、木瓜、菠菜等都是富含活性酶的食物,可以减轻体内合成酶的负担、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油腻高脂饮食、食品添加剂、滥用医药等,都会消耗人体大量的储备酶、加快衰老,所以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适度多进食新鲜蔬果,可抵制酶的过度消耗、有益身体健康。

维生素的营养学应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C,维生素主要功能是参与各种物质和能量代谢。维生素缺乏症最主要的原因是摄入不足。尽管三餐进食量充足,但因食物贮存、烹调不合理也可导致维生素摄入障碍。如大米的外皮含有较多VB1,若加工过细、过度淘米、煮粥时加碱,则会将其全部破坏,造成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如饺子馅在制作过程中,将蔬菜切得过小、加盐去除水分也会丧失大部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果把挤出的汁水放进馅里或者用来和面,都是保存营养的方法;高温爆炒也可破坏大量维生素。为了最大限度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保留大部分营养物质,理想的烹调方法为煲和炖,同时减少使用食品添加剂。若为慢性腹泻、胆道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则需通过其它途径另外再补充相应维生素。维生素缺乏可有相应症状,过量亦对身体不利,因此需要适度的补充合适的食物。如维生素A缺乏症可导致夜盲症、干眼病,常吃动物肝脏可预防,但进食过量易致维生素A中毒,进食胡萝卜则可较适度的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进食过量会出现一过性皮肤黄染,停食后黄染即可消失。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花青素、果胶等,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VA,还可清除重金属离子,对毛发、皮肤、黏膜均有益,胡萝卜与脂类物质一起烹饪更易吸收。

糖的营养学应用

糖是最直接、经济的能源,糖无氧氧化可产生乳酸,故长期剧烈运动可致大量乳酸堆积,易造成代谢性酸中毒,故可时常饮用苏打水纠正酸碱平衡。根据一项600例癌症患者体液分布的研究,显示酸性体质癌症患者占85%,而健康人的血液则呈弱碱性,pH7.35~7.45。由于长期饮食不均衡和不良运动方式,体液可成酸性,糖、脂、蛋白质都属于酸性物质,要配合弱碱性的蔬果、海带及茶叶以维持酸碱平衡。轻型舒缓的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网球、游泳等可更多的使糖有氧氧化,可产生和释放更多能量,有助机体代谢。有氧代谢通过三羧酸循环途径产生大量能量,如果增加循环的中间产物如柠檬酸,则会加速循环进行,产能增加,促进细胞代谢。草莓含较多柠檬酸,故多食草莓以助美容。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4

关键词:宋明理学;人文精神;时代价值

    自辛亥革命以来,儒家思想特别是宋明时期理学因社会的急剧变化而迅速没落,其价值与思想也成为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的批判对象。“从‘五四’洋溢浪漫激情的伦理革命到“”充满荒诞与严峻的政治批判,戴震的所谓‘以理杀人’成了知识阶层与社会公众鄙弃宋明理学的口头禅。” 宋明理学作为近千年来封建统治时代的统治思想,其本身是有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但其中的一些合理思想和人文精神在当代依然绽放着思想光芒。

    一 、宋明理学中所蕴涵的主要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指宋明(包括元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从狭义上理解:理学主要是指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哲学思想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天理”包含有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等意思,而“灭人欲”主要是指克己省身。因此,“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的和谐与美好;其次是“格物穷理”的思想。主要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再次是“天人合一”观念。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指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通。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其中“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

    二、宋明理学中所蕴涵的主要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人文精神包含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三个主要元素。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所产生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因此,发掘其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1.“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它是尊重人的理性价值追求,而“存天理,灭人欲”恰恰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命题。

    理学家们着重于封建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因而提倡节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人伦关系的平衡。“天理”反映的是人的理性追求和理性精神,而“人欲”反映则是人的感性需求。因此“理”就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就体现了人的人性,而“欲”只是人的非理性部分。鉴于此,理学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其中,“‘天理’是指社会的普遍道德法则,而‘人欲’并不是泛指一切感性欲望,是指与道德法则相冲突的感性欲望。” 因此,“灭人欲”就是消除这些不合理、没有人性的欲望。至于“饮食男女”的“人之大欲”,理学家并没有加以否定,并称“饮食男女之欲”为性,性就是天理,而天理则是加以肯定。此外,“富贵利达、取之有道”也可看作为“理”。二程说:“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 “富,人之所欲也,苟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 主要是指人们追求物质利欲是正当的合理要求,但是这种追求不是不择手段、不通人情,而是生财有道、取之有道。    

    从“男女之欲”和“富贵利达”之欲中可知:理学家并没有对人的欲望加以否定,而是对人的欲望加以区分。理学家的“去欲存理”的道德修养,虽然有其许多不足之处,但他们在否定的同时又肯定了人的正当利欲追求,对于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不择手段、追求利欲最大化确有其反思功能。只有在合理性、合理义的前提下追求利欲,人们才能保持人的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就是尊重人自身,进而才能达到人文精神中尊重人的要求,再进而实现人性与理性的统一,其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也就不言而喻了。

    2.“格物穷理”思想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另一个命题就是“理性”,指的是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而“格物穷理”思想就体现了这一人文精神要素。从 “格物穷理”、“格物致知”上看:理学家要求人们成为理性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

    首先,理学家认为人是理性的认识主体。理学家们的“理”是通过“格物”得来的,而不是从感性直观中得到的。二程曾说:“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怎生便会该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 从中可知,“理”即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上帝赏赐给人们的,而是靠人们“格”所得的。一个“格”字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人们在认识“理”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完美表现,也是人理性的认识主体的体现。

    其次,理学家们的知行关系也要求人们成为理性的实践主体。不管是二程的知先行后,朱熹的论先后、知为先,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要求人们重视“知”的重要性。从某种层面来说,“知”代表的就是人的理性,“行”则表明是人的实践。理学要求在“知”的理性指导下进行实践的“行”,也就是说“行”必须是有理性的。从这一点上看,虽然理学家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观,但他们在“格物”的观点中体现出的人是理性的实践主体这一思想是不可否认的。#p#分页标题#e#

    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宋明理学存在着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文精神的元素,即人既是理性的认识主体又是理性的实践主体。

    3.“天人合一”思想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另一要素就是“超越性”,就是指人可以超越自身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这个“超越性”的集中体现。

    宋明理学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提出“天人合一”、“人但物中一物耳”的思想,二程强调“一天人”、“人与天地一物”思想,这一思想基本上是宋明理学各派思想家的普遍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命题:“一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肯定人是自然的产物;二是认为人与自然遵行同一规律;三是认为人性即天道。” 具体来说,“天人合一”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一种人对自然的自然顺应,主张人和自然之间保持平衡、融洽、和谐一致。“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深刻性在于认识到人和自然的伦理关系。当人成为理性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时,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人与人的关系,关系到人类活动的自由度和发展命运。直至今天,当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命运时,理学家们所倡导“天人合一”的观点,正体现了人类社会拯救自身命运、对自身终极人文关怀和自身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超越性。

    三、宋明理学蕴涵的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

    宋明理学中蕴涵的以上人文精神,反映出了宋明时期的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的精神,这种追求精神不断给当代提供了启发和启示作用,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具有跨时代的价值。

    1.“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进行,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强化并使得一些人把功利、利欲看的高于一切,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遏制贪欲、提倡节俭,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了我国当务之急。现在我们重新审视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时,发现其思想对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效地反贪、反浪费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天理,灭人欲”主要是只对于那些人之常情、人的正常欲望,这是“理”,均为“存”的;而对于贪欲、无节度的欲望我们应该灭绝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扩大自己的欲望,要时刻遵守法律规则和崇尚道德。此外,“存天理,灭人欲”不仅启示我们要戒“贪”,而且启示人们要反浪费。节约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对自身欲求的节制,“灭人欲”就蕴涵了要节制人的各种欲望的要求。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许多问题都与人的欲望过度膨胀有关,过度的欲望消耗了太多的能源资源,也使我国现有资源浪费了太多。因此,要改变这些状况,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就必须节制我们的欲望,走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

    2.“格物穷理”思想具有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代价值。

    宋明理学中“格物穷理”思想对于开启和发扬现代人们的尊知理性精神和理性实践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思想指导作用。从“格物穷理”、“格物致知”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可以看出,物之理是人们不断通过“格”所得来的,人的知识是“穷物之理”才产生的,人们对物之理的认识不能靠天,不能靠神,只能靠“格物”。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着盲目迷信、不努力学习、学术腐败不断滋长时,“格物穷理”思想的时代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只要不断的“格物”,就不再会被迷信思想所蒙蔽和学术腐败所侵蚀。我们经过“格物”来取得知识后,才会更加尊重知识,从而才会产生尊知的理性精神。

    宋明时期的许多哲学家在谈到“格物穷理”、“格物致知”时,都会不可避免的谈到“知行合一”,宋明理学中“格物穷理”的目的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格物穷理”。“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为人的实践不是盲目的,是有一定的知识作为指导下进行的,人们的实践不能离开“知”。“格物穷理”、“知行合一”思想彰显了人是理性的认识主体和理性的实践主体。它对当今社会那些盲目盲干、不讲科学的人具有良好的启发和批判作用,并科学地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和谐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各种关系和谐的基础。“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为现代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同时“天人合一”思想也有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人口、生态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危机在近年来更是有增无减,人口爆炸、土地沙化、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人类陷入了生存的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而“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代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立和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如张载“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二程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一天人”等都包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都追求“天”与“人”之间的和谐、均衡、统一,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这些思想恰恰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吻合。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统一的社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观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有其自身的秩序;人类是在自然演化中诞生、发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一体,天人相依、相存;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在二者之间寻求统一。这些思想与“和谐社会”的观点具有相同之处,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模式。#p#分页标题#e#

    21世纪是人的世纪,是人类全面对自身关怀的人文精神的世纪,为了更好的贯彻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就应该融合各方面有利的积极因素,对其加以扬弃为我所用。因此,对待宋明理学的态度也应该是把它的思想精华融于现实当中,吸取其合理的精神因素从而形成现代人的思想飞跃。

参考文献:

[1]陈来:宋明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引言第1页.

[2]陈来著:《宋明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引言第2页.

[3]程颢,程颐撰: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72页

[4]程颐,程颢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第1144-1145页.

[5]程颐,程颢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第188页.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5

【关键词】医患关系;顾客服务期望;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医学知识普及

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随着时代的巨大变革,经济的高速发展,医患关系将有新的发展趋势,即医患关系“人机化”趋势,医患交往“经济化”趋势,医患要求“多元化”趋势,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1]。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医患关系呈现更加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医患冲突恶性程度有增高的趋势。面对这种趋势,需要从另一种角度来审视医患关系问题。本文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医学知识学习的医患关系改善途径模型,并探讨了通过医学知识学习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感知医疗服务质量能力来改善医患关系问题。

1“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的提供方,患者是医疗服务的接受方,高度相关利益方是患者的亲属。从营销学的角度而言,患者及其亲属就是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顾客,因此,医患关系紧张的实质就是作为顾客的患者及其亲属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时做出的反应。关于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前人做了大量的探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欧学派奠基人之一Gronroos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概念出发的一系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Gronroos[2]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认为服务质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感知,属于主观范畴。它取决于顾客的服务期望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之间的比较结果,强调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顾客的感知,服务质量最终的评价者是顾客而非提供服务的企业。此后,诸多学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Lehtinen等[3]认为服务质量是顾客所感知的质量,具有主观性,是顾客通过对比他们认为服务提供者应该提供的服务与他们实际感知的服务而产生的。Parasuraman等进一步发展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认为服务质量应是对服务的一种主观评估,是一种感知的服务质量,它是“顾客对服务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距的程度与方向”[4],并提出了SER-VICEVAL服务评价模型[5]。同样,Oliver[6]的期望确认理论(expectationconfirmationtheory,ECT)也简化了Gronroos的顾客满意模型,提出消费者是以购前期望与购后绩效表现的比较结果来判断是否对产品或服务满意。以上学者的模型虽有不同,但对服务质量评价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顾客服务期望”,顾客满意度取决于服务过程和结果的期望与服务过程和结果感知质量的差值。Oliver的研究结果同时指出,如果顾客以前没有接受过相同的服务,那么,期望就决定了顾客感知服务,如果顾客以前接受过相同的服务,那么,前一次的服务经历会对本次的顾客感知服务起到自动修正的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分析,医疗机构提供的最重要服务是治疗疾病,但疾病的种类繁多,病程繁复多变,患者的每一次就诊都没有完全相同的过程,因此可视为Oliver所指的“以前没有接受过相同的服务”,因此,基于患者“顾客服务期望”下的“顾客感知质量”,在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认知中,在对医疗服务质量结果的评估中就起着决定性作用。有形产品可以通过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统一定价、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渠道,向顾客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使顾客可以对产品和服务形成合理的“顾客期望”。规范化的服务行业,如旅馆、电信等行业,可以通过装修、设备、流程、价格等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也能使顾客不会产生过高的期望。而医疗机构是根据各个病种情况、病程情况、患者自身情况提供医疗服务,不可能提供标准化服务产品,也不可能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过程,因此作为医疗机构顾客的患者及其亲属,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判断难度大大增加。由于患者及其亲属基于出于自身的良好愿望,主观认为疾病肯定会走向痊愈的,医疗服务过程会是简单明了的,因此会对医疗服务质量产生过高的医疗“服务期望”。但同时他们具备的医学知识又极其有限,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缺乏相关概念,对疾病可能加重甚至导致死亡的结果缺乏心理准备,同时对医学检查项目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认为不必要检查过多,以及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路程不熟悉,认为服务不及时不准确等因素使得患者及其亲属经常对医疗服务质量做出误判。当经历了医疗服务后,自身感知到的医疗服务质量小于甚至远逊于期望的质量时,患者就产生了不满意,这时医患关系开始走向不和谐,医患关系紧张源头就此产生。

2建立基于医学知识学习的医患关系改善途径模型

如何让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形成合理的“顾客服务期望”和客观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各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其中“医患信息不对称”理论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学者认为,医患关系的重要特征就是“医患信息不对称”。医院掌握的信息多,具有信息优势;患者掌握的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医疗服务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一般的患者缺乏医疗服务的专业知识,他无法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需要接受什么治疗。同时,患者还缺乏许多自己需要的医疗服务信息,如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医生用药和治疗处置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病案记录等信息[7]。因此,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和高度异质性的市场,对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识别比一般商品困难。信息在医患之间传递的阻隔和不对称是医疗服务市场的普遍特征,它直接影响医患信任的建立和患者对医疗效果的评价[8]。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确可以通过建立医疗信息公开制度和加强医患信息沟通的方式,让患者及其亲属了解到病情、诊疗过程、价格及医生技术水平等相关信息来得到部分解决,但是如果患者及其亲属缺乏医学知识甚至是缺乏医学常识,即使医疗信息完全公开,医患之间充分沟通,患者及其亲属还是缺少对有关病情及对与之息息相关的诊疗过程、价格及医生的技术水平等进行评判的“评价能力”,同时又由于受到社会舆论及自己个人感情的左右,那么对诊疗过程和结果产生误判,对医疗服务“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产生负面评价就成为了自然的结果。所以,普及医学知识,让患者及其亲属具备医学常识,对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形成合理的“顾客服务期望”,对病情、诊疗过程、价格及医生技术水平有个基本合理的判断,最后形成客观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是减少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减少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的最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设计了基于医学知识学习的医患关系改善途径模型。

3通过对三种医学知识学习常规途径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改良,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顾客感知能力

目前,普及医学知识的活动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如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方面,对系统性的生理常识及医学知识缺少学习,因此患者及其亲属缺乏基本医学知识素养就成了常规问题。因而,从中学教育开始普及生理及医学知识,在社会中跟进普及的措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3.1中学课堂

目前,中学课堂上的授课内容重中之重的是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及语文,其他内容作为次重点,但和人类自己息息相关的医学知识基本课程———《生理卫生学》几乎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非但不作为考试内容,就连老师也鲜有专业出身,同时还存在如授课课时少,授课时遇到有关敏感内容时还要把握“度”,课程的跳跃性大等问题,因此,学生实际学到的相关知识极其有限。具有如此贫乏医学知识的学生,未来在就医时很难对医疗服务质量有合理的“顾客服务期望”,更不能对医疗服务形成客观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从而为医患纠纷埋下根源。因此医学知识的普及必须从中学教育阶段抓起,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为培养将来具有基本医学知识素养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媒体宣传

目前关于在社会中普及医学知识的研究极少,主要研究内容集中于传统医学、急救常识、常见流行病等。媒体也很少出现医学相关知识的宣传,充斥于电视、杂志、互联网上的大部分是娱乐、汽车、手机、游戏、旅游等内容。面对社会普遍缺乏医学相关知识的问题,媒体应当培养主动宣传的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宣传渠道,不断更新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吸引群众的注意力[9]。同时基层政府也可以利用广播、墙报、宣传标语等实现医学相关知识的传播、普及。

3.3医疗机构

社会医疗机构处于防病治病的前沿阵地,普及医学知识的责任更加凸显。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和住院期间对医学知识的需求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这段时间成为了医学知识教育的最好时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板报、电视等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传,组织讲座集中传授等方式与患者及其亲属就病情方面进行分析沟通。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有经常上门为患者进行医疗服务的机会。医疗人员可以通过让患者及其亲属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活动,比如测血糖、测血压、皮下注射胰岛素等,运用隐性知识的群化理论[10],传播医学知识,实现知识转移,让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过程有切身感受,提高他们的医学知识水平,以利于对医疗服务质量形成合理的期待和公正的评价。

4小结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6

关键词:高校;医学教育;问题分析

医学是运用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如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都是医学的分类。医学可以治疗人的疾病并促进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的发展也走向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给人类的健康问题带来极大的便利,所以医学教育专业相对目前社会发展是一个热门专业。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医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教育专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随着高校医学教育的关注度增高,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教学质量的水平。

1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实际医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质量问题

1.1重视度不够

在高校医学教学中,对医学课程的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出现课时少,学生很多问题没有充分掌握,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也没能及时的消化,这种现象在目前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并能让学生从课程设置中感受到学校对医学教育的重视。

1.2师资力量不够

好的老师能培养出好的人才,在高校医学教育中,强大的师资队伍有助于高校医学教育的发展。在高校医学教育中,对教学目标设置的不够清晰,导致学校对医学课程设置不稳定,影响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是扩充师资力量的基本,有了重视的前提才可以更好的开展医学教育。很多研究医学理论的人多数在有所成就时会选择实际医学操作,而并非在理论上进行一味的教育,导致医学教育的工作者数量较少,学校在开展医学教育课程时缺少一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这就是师资力量不够的一大因素。高校在医学教育中教师力量与学生队伍不成正比,教师即使学校多安排一些课程,也会出现没有教师讲解的时候,教师教导学生医学知识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经历,也不能很好的开展医学知识,这是目前高校医学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且每个人从出生就离不开医学,在越来越需要医学人才的环境中,培养医学队伍是当务之急,这同时也要求各大高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健全的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有力保障。

2高校开展医学知识讲解和传输的过程中存在填鸭式教学问题

任何教育都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来配合,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医学领域的学习也是如此。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课程,学生在进入医学教育中,要从理论基础开始,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才能进行下一步深入的学习。随着新教育改革的实施,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医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多高校中还是比较普遍,教师习惯性的对医学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给学生灌输医学知识,学生一直承担被动角色。医学是一项非常枯燥且复杂的知识体系,想要真正的成为一名医学领域的佼佼者,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医学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医学产生兴趣,主动的去探索医学知识,结合一些生活实际与医学理论相总结,并且要经常看一些课堂以外的教材,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医学知识,而绝对不是教师作为主体在课堂上一味的进行教学传授,这个过程要与学生形成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对医学知识产生兴趣。一惯的采用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多医学知识不是教师能全部讲解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共同探讨和研究,而学生一旦在医学教育中产生依赖性,将影响学生思维的开发,在课堂教学中研发的灌输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同时对思维的创新也有一定的制约,所以高校在开展医学知识讲解和传输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由被动变成主动,让学生自主创新,开放思维去探索复杂的医学知识。

3提升高校医学教学效果的科学性建议

3.1注重医学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高校在开展医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医学知识,就要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医学课时,保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课时向学生讲解医学知识,并对学生学习到的医学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

3.2提高医学教育的师资力度

对于医学教育来说,创建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求高校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了高校充足的教师资源,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提升高校对学生开展医学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3.3不断创新医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医学知识储备,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心。教师还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对相关医学知识进行创新,保证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4结语

从目前高校的医学教育现状来看,确实是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始终占据着教育教学的主导位置,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医学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等等,这类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医学教育的教学效果。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医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工作以及师资队伍的创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课堂建设模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PathmanDEetal,梅人朗.通过医学教育培养志愿到农村行医的医生[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0,(01):95-96.

[2]李皓桓,张国忠.医学教育中的动机──理论如何指导实践[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0,(03):47-48.

[3]陈刚.592名欧洲医生对医学教育中“临终关怀”教育的评价[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0,(04):36-37.

[4]万茹.深化继续医学教育的几点建议[J].海南医学,2000,(06):92-93.

[5]佟维训.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关于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回顾[J].继续医学教育,2000,(01):32-33.

[6]张爱莉,夏英宗,张燮林,等.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00,(03):56-57.

[7]王定妹,景扬,陈晓勤.实施继续医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00,(03):46-47.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7

为充分发挥基础知识竞赛的作用,提高学生基础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右江民族医学院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基础医学知识竞赛。高质量的知识竞赛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知识掌握程度;科学、公正地考核和评价竞赛的质量,是保持竞赛生命力、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关键。竞赛质量的评价主要通过成绩统计分析来进行,其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竞赛信息,指导学生学习,为命题教师改进命题质量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重点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可资参考的数据。笔者对右江民族医学院三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成绩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竞赛反馈信息,同时也是对基础医学知识竞赛质量的客观评价,为以后的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提供质度和量度的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参赛对象所分析的参赛对象为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其中2006级412人、2007级450人、2008级450人。

1.2内容竞赛内容为基础医学课程,包括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生物学、药理学、生物与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寄生虫学等课程。竞赛试卷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标准,共150道选择题,总分为150分。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年级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2006级学生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成绩分析数据显示:学生成绩平均分是71.94分,中位数是71.00分,这说明2006级学生竞赛成绩偏低,总体情况较差,众数为66分。从标准差(12.193)和方差(148.671)值来看,分数分布的离散程度大,说明学生间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竞赛成绩很高,最高分113分,而有的成绩极低,最低分是13分。从成绩分数段直方图直观显示:大部分学生竞赛成绩分布在60~90分之间,及格(即相当于90分以上)的人数比较少,高分人数更加少,还有部分学生成绩低于60分,见图1。

2.22007级学生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成绩分析SPSS分析数据显示:学生成绩平均分是72.00,中位数71.00分,众数是69.00分,标准差是14.154,方差为200.347,说明分数分布的离散程度更大。最高分119分,最低分是8分。成绩分数段直方图直观地显示:大部分学生竞赛成绩分布在60~90分之间,及格(即相当于90分以上)的人数很少,高分人数更加少,还有部分学生成绩低于60分,见图2。

2.32008级学生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成绩分析SPSS分析数据显示:学生成绩平均分是75.06,中位数是75.00,众数是76.00,标准差是13.520,方差为182.791,最高分120分,最低分是31分。从各指标可知,2008级学生竞赛成绩较前两届明显提高,但达到及格分数的人数仍然偏低。成绩分数段直方图直观地显示:大部分学生竞赛成绩分布在60~90分之间,及格人数(即相当于90分以上)的人数比较少,高分人数更加少,还有部分学生成绩低于60分,见图3。

2.4各年级不同性别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成绩分析对3个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分性别统计显示,男女生成绩差距显著,女生成绩普遍比男生好,见表1。

3讨论

3.1竞赛成绩偏低的原因

竞赛成绩结果分析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掌握程度及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竞赛试卷的质量。首先从学生角度分析,2006~2008级学生在竞赛中,平均分均较低,两极分化较严重。可能的原因有:学生的基础较差,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由于素质教育的实行,各学校要求学生各种技能的全面发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频繁的体育类竞赛、舞蹈音乐类竞赛及过多的社会实践任其冲击着基础课的学习时间。学生在纷繁的课外活动中,没有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从而导致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少之又少,最终出现综合素质强于专业知识能力的现象;学生对竞赛没有足够的重视。据笔者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为竞赛进行了复习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马虎应付试卷,没有认真答题。从试卷质量的角度分析,可能原因有:试题整体偏难;由于试题是以职业医师资格考试为标准,而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和课时问题,有的内容上课没有上到,从而导致试题的难度提高。

医学知识基础范文8

1.1现状

当前,我国医患矛盾加剧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据卫生部统计,仅在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2006年前多了近7000起。2010年以后趋势并未缓解,各种医患纠纷、伤医甚至杀医等医疗事件层出不穷。仅2012年,全国公开媒体报道的恶性袭医事件高达22起。2013年12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1个部门启动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医闹行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严打不是解决扭曲的医患关系问题的根本途径。事实也是如此,据公开报道显示,2014年6月至8月三个月仅湖南省内就发生3起医患纠纷事件。医患关系严重扭曲一方面表现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失,甚至丧失理智;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医疗卫生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恐慌感,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医学生对医生的职业认同感,他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成为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之前,就已经感受到“白大褂”的危险,这必将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1.2医患关系扭曲成因

在医疗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医患关系本应该是共赢的关系,一方面医生为患者解除或者缓解病痛,从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患者向医生求助,并支付相关费用。目前导致医患关系严重扭曲的成因复杂,涉及患者、医生、医院与政府甚至媒体各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但是调查提示导致医患纠纷的前3位原因仍然是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差、服务态度差、医患沟通障碍。医护工作是个“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职业,职业的属性要求从业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当前大众对健康水平要求提高的形势下,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也提示医学教育应在调节医患关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除了少数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确实存在问题以外,医疗问题的专业性导致患者缺乏了解,对医护人员期望过高,另外医生相对短缺,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都制约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要想走出医患困境,必须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2基础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无论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主要采取“基础课-临床课-医院实习”的教育模式。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或医务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医生的摇篮,基础医学教育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同时基础医学教育改革也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医学知识有限,学生和老师与患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在医患关系调节方面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既对获取医学知识正处于极度渴望的阶段,又苦于缺乏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同时他们与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医学生不同,不会涉及有关患者隐私等方面的利益冲突,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他们可以在医患之间构建医学知识和互信的桥梁,从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寻求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能途径将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2.1构架知识的桥梁

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础。患者医学知识匮乏,不清楚医生的诊断,不了解医生的用意,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带着毕生积蓄,甚至是四处筹措的医药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对医疗期望值往往过高,由于不了解医疗风险,将责任归咎于医生。比如湖南湘潭市产妇羊水栓塞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医疗意外,如果患者家属对分娩并发症羊水栓塞的危险性有所了解,也就不至于爆发冲突。另一方面,目前医生接诊量巨大,任务重,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为患者讲解相关的医学知识。而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老师和医学生肩负着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将正确的医学知识和可能的医疗风险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渠道,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科普,在患者和医生之间构架知识的桥梁,为医生和患者有效交流提供基础。同时医学生在充当医学知识桥梁作用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历一个“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有助于解决医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面对实际问题以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学活用,加快医学生的成长。

2.2构建医患信任的桥梁

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疗投入相对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医疗乱象”的发生,例如“收红包”、“大处方”等现象,患者不信任医生,有的患者只信任资历深厚或者自己熟识的医生,时刻提防甚至排斥其他医务人员。而有的医生为了规避医疗纠纷中的责任,也会相应的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放弃高风险手术、过度依赖医疗仪器、开具不必要的检查、出现过度医疗等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医患关系的恶性循环。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生走进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且和患者长期接触,建立联系,关心其心理感受,一方面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同时防止把病人当作疾病的载体,只见“病”、不见“人”,为以后医学生步入医生岗位后建立互信、互通、互容的医患关系奠定感情基础。

3具体对策和方法

3.1建立健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

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水平和沟通技能的培养,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它决定未来医生的职业态度、行为举止,必将为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医患沟通理念的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存在只注重临床带教,把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养成寄于临床实践阶段,忽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文素质培养等现象,是很不可取的。在当前医患关系的新形式下,医学院校必须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学、伦理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学知识的课程比例,在原有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和政策课程基础上,增设沟通技能、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等课程。要切实避免人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理论脱离实际,生硬地进行概念、理论、原理的灌输,同时要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壁垒”,将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纳入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体系中,特别是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中及早地渗透人文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而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医学学科的人文性,增强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能力。

3.2改革现有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单一以课堂讲述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医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LBL、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以及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教学模式,注意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手段。例如应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SimMan综合模拟人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模拟病房和模拟医院等,加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用一切手段实现知识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营造自主、独立、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环境,为医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3.3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学分制度,开创培养健康医患关系的新机制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