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例6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法制/建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江泽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江泽民:《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 政治文明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 政治文明 ,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江泽民同志关于 政治文明 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意义 任务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人才匮乏

不论是专业管理人才,还是经营人才,人才资源匮乏,人员是进出都不易。这些状况不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就很难顺利完成。

2、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相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乏善可陈,三是文学书籍短缺,四是文化娱乐种类少。从现有的文化产品来看,是严重的供不应求。

3、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县、乡、村的文化设施来看,市区一级组织都建了文化馆和图书馆,但标准亟待提高,事业经费也严重不足,乡镇文化站建设很是令人担忧,大多数文化站的活动场所,如影院、礼堂等,有的年久失修,屋倒墙塌,还有的被拆除。村文化大院缺场所,缺设备,缺管理。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这种现状,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农民要致富,更要有乐趣。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党和政府花大力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相应的改善,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因此,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首要任务。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方向。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对于这些刚刚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并且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时,充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树立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培养与建设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型农民。要树立其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诚信度。不断改善传统陋习,培养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传授知识、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三、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1、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中心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核心,不断发展镇、村文化设施,扩建村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建立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文化场所。整合乡镇及村屯的公共资源,建成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向农民群众开放,使之成为当地的宣传、文化和信息中心。

丰富乡镇、村文化资源,鼓励农民群众自办文化,自主创新。建成一大批文化中心户,政府要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照顾和帮助,加强对这些文化中心户的有效引导和管理。配备文学图书党报、党刊、文艺体育活动器材和硬件设施,为其自由开展一些小型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更多的条件。

2、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适合农村农民所需要的精神产品

(1)要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并把它搬上银幕,推上舞台,更好地取之与农民,服务于农民。

(2)要大量出版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着的通俗读物。

(3)大力挖掘、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娱乐形式与项目。

(4)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大农民自身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努力建设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让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成为不走的庄户剧团,使其卓有成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另外要坚持“繁荣、管理”一起抓的方针,营造文化氛围,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脱离不良的社会环境,多为农民谋幸福。

3、加强村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按规划、有步骤的顺利开展进行,因此我们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1)要真正做到“五重视”,也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要把农村文化建设列为重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里也要体现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面;财政支出预算部门也要加以重视;扶贫攻坚计划里也要有相应的规定;干部晋升考核也务必将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摆在首位。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道路条件;理论条件;制度条件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01-0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社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党的十根据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历史进程,要确保这项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只有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成功地将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尊重我国当代的具体实际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顺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十几亿中国人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等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断深化我国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集体智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其参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根本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光辉成果。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和道路条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做出了一些新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概括,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需要正确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巨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行动指南,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更加焕发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指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改革、发展、建设的正确理论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整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不断检验,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各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具有强大保障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④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驾护航,离开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将会停滞不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力量结合起来,更好的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能够广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形成的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总结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经过慎重的思考,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保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总体目标,”⑤必须更加注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的充分发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四、小结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⑥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条件,三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三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满怀理想、树立信心、不动摇、不懈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12.

②解超,徐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道路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③④张雷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J].高校理论战线,2013(1).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4

    〔摘要〕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拥有许多内在统一性即共同特质,主要是: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时代性,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人民性,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务实性,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全面性,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性。正确认识和理解两者间的共同特质,对于开创中国特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中华民族跨步进入新世纪之时,中国社会面临着新时期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认真领会和学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发现,二者拥有许多内在统一性即共同的特质。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共同特质,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时代性

    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是由当时的时代和条件所决定的。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就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新时期作出的重大部署。二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根据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条件而提出的科学论断。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仍将长期面临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虽然国内已经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当前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则更为艰巨,必须妥善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确保经济快速发展,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时代的产物,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共同的、首要的特点就是它们的时代性。

    二、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人民性

    人民利益和人民需要的满足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内含于以人为本的人民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点在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人是社会唯一的有机构成要素,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造就,“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①“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②社会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人的需要和发展而展开。因此,不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单从这一意义上说,小康是人民的小康,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离开了满足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社会主义应有的特质,就会失去社会基础即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支持。所以,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建设都必须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这样才可以赢得人民群众更多更积极的支持与参与。

    第二,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理论核心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仅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更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我国目前已进入一个充满机遇、充满矛盾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既要统筹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又要妥善化解各种复杂的矛盾与利益冲突,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促进社会和谐。要想完成好这些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视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主体,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汲取智慧,才能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合力,共同服务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主义社会和谐稳定的终极目标和内在要求。无论小康社会还是和谐社会都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得到保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共同受益的美好社会。

    三、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务实性

    所谓务实性,就是指构建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着重解决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与矛盾,所以,我们实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愈来愈大,资源压力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等等。种种问题与矛盾都成为阻碍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众所周知,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尽快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这些冲突与矛盾,新的冲突与矛盾又会出现,最终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将始终存在着由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到2020年将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变成较高水平的、社会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足生活的和谐的小康。

    四、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全面性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等上层,以及与这些经济政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创新了思维理念,着手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建设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拓展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着手从生产力层面、文化层面、生态层面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社会。我们可以从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概括的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比如:在经济方面,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在此基础上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文化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在生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更加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维理念,并且更加强调社会各有机组成部分之间共同发展的和谐性与协调性,丰富了社会发展目标的内涵。因此,不管是小康社会还是和谐社会,它们所包含的都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在内的复杂目标体系。虽然从字面上来看,小康社会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更多强调的是社会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但我们绝不能否认,二者都内涵着全面性的统一。

    五、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共同性

    我们说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同具有民族性,主要是指它们都富有中国特色,深深印刻着中华民族的烙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

    第一,和谐与小康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底蕴。小康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和大同相对应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渊源。最早的“小康社会”是《礼记·礼运》中描绘的一个与大同社会相对应的社会发展阶段,它反映了人们对富裕、安康、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邓小平古为今用,赋予“小康社会”新的时代内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描述中国的现代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③这是我党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后来,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根据形势的发展又把这一概念延伸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管由于时代和社会性质的根本区别,当代中国的小康社会与传统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那种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的精髓却息息相通。而和谐社会同样也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它的历史渊源。追求与崇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古代重要的社会、理念。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就把“和”作为一个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进而转化为,推演为社会理念。正是这种古今相通的文化,才使得构建和谐社会更加富有民族性,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都是深深植根于我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传承中国历史,承继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5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成果,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界已经从目标与手段、目的性与指导性、社会状态与发展理念等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进行了论述:

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核――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全面、协调、可持续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指针,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所实现的社会则必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二者角度不同,一个是从发展理念讲的,一个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讲的。作为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

当前,亟需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轨迹和科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问题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如何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体现和检验科学发展观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学术界已经从价值目标与历史过程的统一、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等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统一和深化发展关系进行了论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替代。“小康”相对“贫穷”和“富裕”而言,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而“和谐”相对于“矛盾”与“冲突”而言,主要是指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发展目标,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和一系列的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而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要求要更高、时间要更长、任务要更重。

“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发展和完善。

当前,亟需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古代的“小康社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还是包含各个方面的总体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有什么阶段性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哪些条件等重大问题。

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理论界已经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角度、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论述和谐社会建设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不少学者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形成了诸多理论观点,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公共治理的和谐;多党合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 中国有没有可能最终建立起“和谐社会”,要看中国能不能在政治民主的道路上持续地获得进步,等等。

当前,在经济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经济制度基础是什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之间、公有经济内部各类劳动群体之间、非公经济内部各类利益群体之间能否实现和谐、怎样实现和谐等问题。在政治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如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如何发挥法治在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在文化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遏制“噪音”和“杂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何在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如何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问题。

和谐社会建设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理论界已经从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地位和作用、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本质等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执政党建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今天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6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向我们展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活动的自觉性越来越强,把握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制定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对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任何现实、有效的发展战略,都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战略的理论基础,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其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提出和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的理论前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是为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都必须落实到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上。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本质,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和实现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这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总的原则,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方向、思路、重点、内涵、特征等方面都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体系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体系,并区别于其它社会的相应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那么,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的“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就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基础上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利日益充分的发挥、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以及人本身的更加全面的发展。这一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其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认识,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分析、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一切现实问题的基本方向和指导,是我们如何认识和分析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等等的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的理论方法,从而也是认识和分析“整体上”的小康社会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根本的理论方法首先,为我们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当前小康的状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党的十六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分析和评价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得出了以下两个科学的结论:一是我国社会第二步发展战略所实现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只是“总体上”的小康,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思考“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根本方法。“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科学的方法论体系:第一层次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层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促进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第三层次是发展的方式和手段不能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冲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必须设法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内涵的理论指南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党的十六大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主要内涵作了全面的概括:“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我们一直强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最终目的都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得到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实惠”。这一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认识与理解,直接体现和贯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上述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实现手段的理解和认识,才具有真正的群众性、科学性和实际价值,才能成为未来二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