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例6篇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文1

目前杭州市的公共体育中心大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法不规范,缺乏专业的社区体育管理者和社区体育指导员,大多由居委会或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兼任,导致没有专人引导社区居民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也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因为缺少专人指导而不能更好地进行健身器械的操作,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大大降低了居民锻炼的积极性。

2.经营管理模式

有的社区体育中心只对本小区的业主开放,针对非业主采取的是收费使用的操作方式。当前杭州市区还有不少的社区没有专门的体育设施供居民们使用,采取收费参与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让想参加锻炼的居民望而却步。社区采取经营模式来管理社区体育设施,想法上对准业主来说是非常好的,保护了准业主的切身利益,但同时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3.市场化管理模式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杭州市在惠民政策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出台了让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居民开放的文件,并已经在逐步执行。2014年9月1日起,251所公办中小学体育场地面向市民开放,只要居民有市民卡,到所在社区去开通一下进入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功能,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所在辖区的中学或小学校园从事体育锻炼。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病在于外来务工人员没办法办理杭州市的市民卡,那就没办法参与进来了。

4.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1)因地制宜,构建多样化、自主发展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在体育设施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市中心地带,除了开放学校的锻炼场地,还可以借用附近的以经营为主的体育运动中心,让这些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解决锻炼场地少的困境;通过互利活动获得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赞助。也可以发挥健身设施自身的广告宣传效应,尝试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例:在健身设施旁边放置广告牌,把广告收入用于设施维护,以此来解决体育健身设施维护资金难的问题,力求自主发展。

(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公益性、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运行机制以及具有高度社会开放性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不仅仅是针对本地市民开放,还应该面向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开放,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才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车,载车之道也。有了强健的体魄,才有资本去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面向全民开放。

(3)完善自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居民科学锻炼,提高设施利用率。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参与者,没有参与的主体,都无法开展。参与者又因为年纪、性别、受教育程度而有所不同。加强科学管理,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业高级管理人员。有了处于重要地位的管理者和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正确地进行体育运动、使用体育器材,才能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5.结论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问题提出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由国家委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供人民群众进行健身锻炼以及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的体育活动场所。

上海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完善的体育设施无疑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体育产业重要载体的公共体育场馆,目前,上海市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利用与人们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上海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体育场馆也面临着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挑战。因此,为克服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行中的缺陷、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体育国有资产,有必要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分析,以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有所启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市民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上海市体育场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体育场馆增长的速度更加惊人。WWW.133229.cOm据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的资料,在全上海的14426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所属380个场地,占到总数的2.63%,民营体育场馆占到70.21%。与民营体育场馆相比,公共体育场馆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场馆改革的进程仍显滞后,市场的独立性和活力与民营体育场馆存在一定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个别公共体育场馆逐渐脱离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例如上海东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卢湾天育实业公司(卢湾区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暨鲁迅公园联合发展公司等,这些场馆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已逐渐摆脱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的色彩,没有摆脱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性质。公共体育场馆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和委托上的问题,是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这些问题限制了公共体育场馆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效率低下,也同时激发了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动力。

根据调查,73.17%的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有必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占到被调查公共体育场馆的大多数(见图1),这说明作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体育场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暴露出缺陷,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符合体育产业规律、促进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能够改变旧有束缚公共体育场馆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体育场馆产业健康运行的局面。

据本文调查,公共体育场馆认为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其中,有29家(占70.73%)公共体育场馆意识到改革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有28家(占68.29%)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宏观调控;有27家(占65.85%)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有25家(占60.97%)公共体育场馆选择了“有利于做大、做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有20家(占48.78%)公共体育场馆认为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场馆之间的有序竞争;有15家(占36.58%)场馆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产生改革联动效应,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产业融投资体制的改革,如表1、图2所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产权理论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三种模式

1988年以后,经过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深圳-上海”模式、“一体两翼”模式、“98”模式。

“深圳-上海”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最早提出,它的主要架构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资产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三层次管理模式”。

在第一个层次上,国资委的设立,实现了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运营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之间,既实现了企业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规范,又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产权代表制度,解决了在第三个层次中,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问题。

“一体两翼”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税务局作为其“两翼”,归口财政部门管理。

“98”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国有资产的出资者所有权分别交与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部门分别行使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投资、监管、改制、人员选择等职能。

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建立“政府主管部门(或国资办)——中间层公司——公共体育场馆”的三层次管理模式,在明晰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委托关系。既有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监管,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委托问题的产生,保证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型职能的实现,同时也赋予公共体育场馆更多的自主性,增加对场馆的激励,使公共体育场馆在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活力。

在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在体育局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专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监管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设立这一机构,并非在原有的结构中新增一个行政管理层次,而是通过法律契约的形式界定其宏观调控、监督监管的职责。此策略的关键是中间层公司的设立,中间层公司的设立可以采用三种类型。一是按照公共体育场馆的意愿,自由组合,自我重组,跨地域、跨项目组建中间层公司。二是按照场馆项目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产业的相关构建中间层公司,做到资源的共享,资源配置的最优。三是政府牵头,将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业已存在的集团公司,经改造和经政府认定为中间层公司,赋予该中间层公司对集团内的公共体育场馆行使国有权权能,将原本不属于该集团的其他一些公共体育场馆划归这个中间层公司管理。

鉴于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规模大小,“三层次管理模式”的建立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虑到公共体育场馆地域性强的特点,中间层公司就可以采取分区、分类等方式逐步建立,先选择规模较大、企业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共体育场馆为龙头,组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集团,整合各场馆的资源,做到信息沟通顺畅,资源配置合理,以便发挥不同场馆的项目优势和区域优势。

参考文献:

1.登姆塞茨(h•demsetz).关于产权的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樊纲.分类和界定国有资产与国企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企业家,2005.3

3.陈明.政府在体育服务业市场中的角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9.5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由主义学派。产权理论主要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概念基础,研究产权及其结构与安排对资源配置和效率的影响。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一个完整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其中每一种权利又可以细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在我国掀起了一股“产权热”。事实上,现代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有益的启示。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标志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以承包制为核心的经营体制调整阶段转为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经济学认为,要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一套科学完整的产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法律上完善的产权制度有以下要求:对产权的界定要明晰化,产权的独立性,产权权能分解化以及产权主体多元化。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本文认为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存在着明显缺陷,不符合现代产权理论对产权制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产权的界定实质上是模糊的;缺少产权的独立性;公共体育场馆产权主体单一,产权权能未能得到有效分解;公共体育场馆产权流通不畅,未能实现产权在市场的流通和优化。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生;公共体育;法律

体育法教学与研究长期存在某种理论自足与逻辑自洽的臆想,就体育论体育,较少运用其他社会科学部门的分析视角来检视与分析体育本身的问题。民生视角契入体育法的教学研究即是以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至经济学的视野来分析体育发展问题。

一、公体设施法律教学与研究的民生基点

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时下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就更为注重民生保障与改善,以实现公平正义。作为政府则有责任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制定出旨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系列制度安排,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作为民生发展之公共体育事业也必将纳入民生执政视域之内,公体事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公共体育在我国的发展长期不如竞技体育,也满足不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公共体育的长期落后,势必引发国民体质堪忧、医疗费用高企、人民幸福指数低下以及工作效率与国家竞争力同步下降等问题。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落后长期制约公共体育的发展。我国人均公共体育设施数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场馆建设滞后且规划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资源未经优化整合,已有设施利用率低,严重制约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执政理念也在更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育事业的重点也由竞技体育转向民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公共体育,更加注重民众体育运动权的实现与保障,更加注重政府自身的公共体育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和责任,另一方面,民众的要求也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文化需求层面。同时国家财力充裕,政府的供给能力、服务能力、保障能力有了提高的基础与条件。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科学管理,妥善运营,全程监控,让公体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在民生方面将产生积极效果。

公体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贯彻《体育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条件。我国政府亦日益重视自身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工作重心转向公共体育,同时民众的体育运动需求与权利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公体服务均等化的公平正义观念日渐形成。新的理念与体制转变需要新的制度安排,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指引性、执行性的制度安排在公体事业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

二、公体设施法律教学与研究观点述评

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利用不仅直接关乎国民的体育健康、娱乐休闲等安身立命之权,且与中国市民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密切相关。因此,关于公共体育的研究一直为学界关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公体设施的建设与利用的现状、动因、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等。而法学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公体设施建设与规划法律制度

1.有关政府责任的反思。范宏伟等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角度论证政府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律义务,以及从实现人权、公民体育权利角度论证政府责任,还有从落实全民健身,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角度分析政府的职能职责。

2.有关公体设施用地制度的研究。雷哲提出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规划、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法律建议,此外,有学者论及公益性体育用地的资产化运营基本理论,分析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及香港体育用地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公益性体育用地在规划、取得、运营三阶段的监控框架和监管建议。但鲜有学者从实践需要和法理层面论证体育用地的征用及补偿、平整与利用等法律制度。

3.有关公体设施建设资金制度的研究。学者李毳等集中研究体育公益金投资公共体育设施时的使用、管理、监控法律问题;此外有学者在民营资本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政策研究中,提出要从公平性、优惠性、竞争性、保护性、管理性五个维度规制民营资本投资公共体育设施。

(二)公体设施管理与运营法律制度

1.有关公体设施管理模式的反思。潘姝指出,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是一种成型的、可供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于不同性质的公共体育场馆其管理模式也多种多样,根据其资产的性质,结合市场经济规律,提出了财政管理、自主经营管理、法人管理等三种管理模式。

2.国外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有益借鉴。周爱光等通过比较中日体育法,提出我国应学习日本提高法律的权威性、系统性、明确性,并增加量化内容;郭树理通过研究美国体育法,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为大众体育专门立法,发展垂直管理模式和俱乐部制度以及对弱势群体使用公体设施的特殊制度安排。

(三)公体设施保障与救济法律制度

1.公共体育设施保障与救济的体系建构问题。李静提出完善体育设施、加大公共投入、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第三部门、拓展供给渠道、建构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支持与保障体系,还有学者就实现政府机构(规制者)—市场主体(被规制者)—消费者(公民)三者平衡的多元化的体育公共事业治理体系进行了研究。

2.监控制度的立法填补。张大超系统研究了国外包括学校体育、体育休闲与娱乐业、大型体育公共设施在内的体育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学者探析了我国在公共体育领域建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还有学者建议发展体育社工制度和公共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协作制度。

3.侵权、伤害制度的立法完善。龚文东认为,立法应完善运动参与人与体育设施管理者间的运动伤害责任,强化设施管理者的关注义务(法定义务和合理注意义务),特别是完善非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也有学者运用侵权法理论分析体育人身伤害侵权纠纷中的民事法律责任,还有学者强调,体育伤害中的自甘风险作为一种免责事由进行规定。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文4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理论 高校内部管理 价值理念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y of "new public service" is gradually enlarged, merged into a trend, This Western theories to have an impact on our country'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filtration extended to other areas with a strong momentu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 public service"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a by studying and combed the theory,Our point of view is that humanistic, responsibility, service, democracy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service-type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present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concepts demands .and enlighten internal management reform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words】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ies interior management Value concept

现代大学是当代最复杂的社会机构之一,是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职能。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渐趋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新问题、新矛盾仍亟待改革深化。正如美国密西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所言,当今大学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不是财政上的限制,不是学生能力与研究机构效能的提高,而是大学内部治理以及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和治理方式的改革[1]。毫无疑问,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当然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高校自身积极性和能动性亦很重要。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无疑是促进我国高校良好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我国和国外的大学都在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本文试作引玉之论,通过深入探析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内涵,探明新公共服务理论与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理念诉求的耦合。

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内涵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看来,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职责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性的公共机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 公共行政的目标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效率是公共行政关注的主要目标,而公共服务则始终被认为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它只要以效率、科学和政治中立的方式执法便是最好地为公共利益服务。新公共服务再次重申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是谋求公共利益,而效率、利润、节约只是政府实现目标过程中应该体现的特征。因此,公共部门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鼓励公民采取一致的行动解决问题。

1.2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2.1 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公共行政人员的作用是帮助公民表达共同意愿并满足他们的共同利益需求,而不像过去政府在费劲脑汁试图为社会“掌舵”,或是指导公民“划桨”。

1.2.2 思考上要具有战略性,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激发并重新恢复公民应有的自豪感和公民责任感,满足公共利益的政策就可以通过各相关方共同努力实现。而为了实现集体意识,必须规定角色和责任并且要为实现预期目标而确立长远的行动方案和具体的行动步骤。

1.2.3 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

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属于公民。新公共服务理论不再简单地鼓励公共行政官员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和行事,去实现生产率最大化、满足顾客的需求,而是鼓励公共行政官员成为公共治理过程中负责任的参与者,他们除了注重效率外,更要分享权力,依靠人民来工作,通过中介服务来解决公共问题。

1.3 公共行政的道德

在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看来,公共行政道德就是要承认政府责任并不简单。任何政府都有自己的责任机制以保证其在社会的广泛支持下正常管理国家。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行使公共权力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对人民负责。

1.4 公共服务中的人

效率不再是公共行政追求的唯一目标,人的因素、尊重人的主体参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显得特别的重要。以往的公共行政企图通过设计一条标准化的行为准则作为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人的因素则处于次要位置。在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人包含参与治理中的公民和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务员,他们同样被组织尊重和信任,公务员以负责任的参与者的角色与公民共同实现目标,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公务员的尊重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其他公民履行其广义意义上的公民责任,关心个人和社区利益,参与社区管理,与政府对话解决问题的过程。[2]这就是说培育出有责任心、献身精神和公民意识的雇员或公民,比重视生产率更为重要。

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审视着政府的职能定位和行动方式,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无疑对我们澄清、创建“服务型政府”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必然受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影响。另外,按照萨缪尔森的理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是区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重要特征。因此,就高等教育而言,其产品显然使受教育者受益,从而带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这种产品除了给受教育者带来利益外,更将相当一部分效益外溢给了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理应属于准公共物品,那么保证这种服务的高校内部管理也就可以借鉴新公共服务的相关理念。我们认为新公共服务理论核心内涵里的人本精神、服务理念、责任意识、民主参与是当前高校内部管理的理性诉求。

2.1 人本精神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传统公共行政所依据的理念认为,效率至上,如果不监督员工,他们就不会努力工作;新公共管理认为人们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金钱等激励手段可以提高生产率;而新公共服务关于人的动机和人的假定完全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它把人的要素置于核心地位,形成了全新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要求公共管理必须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充分尊重人,把努力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实现人的发展作为公共管理的终极目标。由此,不难看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内核与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高校人本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理念有着深切的耦合,这无疑对我们树立高校人本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具有极为现实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说高校管理的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等管理实践中以人为中心,“把人看成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中心和主旋律”[3]

2.2 责任意识

责任寄于法治之中,寓于善治之中,但责任远不只遵守法律、规章制度那么简单,每个人都应该充分考虑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再实施行动,并对结果负责。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是服务者,回应公民要求和呼声;是引导者,鼓励公民参与,如此以来善治的目的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公共利益是目的而不是副产品,具体到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高校作为政府委托的承担公共教育的重要部门,其责任并不是简单地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或者对在校学生负责,而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全民族的文化传承,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因此,高校的责任并不简单。就高校行政管理责任而言,在高校自不能完全落实的特殊情况下,更不能唯行政命令是从,更应该对服务对象的诉求给予积极回应,更要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对于教师而言,最好的知识传授不是唯一目的,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培养具备民主素质的合格公民更是高校教职工必不可少的责任。

2.3 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就是凸显政府的服务意识,并积极将意识转化为服务的具体行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的行为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受公民的监督,所以政府一切活动的最高评价标准正是人民满意与否。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学校教学、科研的主体是广大师生,因此,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只有实行服务型的管理模式,了解师生的所思、所求、所虑,调动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服务好、实现好师生的全面发展理念贯彻到学校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中去,教学、科研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2.4 民主参与

众所周知,现代的政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民主意识是除了经济发展指标外最重要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与个人,是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调节器。因此,他们认为政府在具有高度自觉参与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的社区里,各种问题就更可能被集体协商而有效解决,这就凸显建设这样社区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民主实践发展的贡献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强调公民身份和其所拥有的政治权利,主张将公民看作是政治活动的参与者;二是重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应是一种公民主动地参与到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等过程中的新型合作关系;其三,市民社会是在个人同国家政府之间有众多的自愿结合的社会组织,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结构,成为了国家和个人相联系的中介。在我国,大学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事业单位,是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无疑是整个国家民主实践的重要场所。然而,我国当前的现状却是公民身份与公民意识严重脱节,在大学内部,一方面师生文化素养高,思想活跃,识辨能力强,对民主的要求也比较强烈;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而无法真正落实民主管理,这种矛盾需要得到缓解,并且我们认为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里的特殊地位,其内部的民主管理是有条件、也是有必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应当成为民主建设的试金石。这是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民主政治的客观需要,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为未来培养合格公民,增强我国人才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因此新公共服务对社区公民参与的提倡和鼓励与我国党和政府对实施民主管理的要求和相关具体法律规定要求下高校人本管理所提倡的民主参与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王雁.加拿大大学治理的特点及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 51-53.

[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2-163.

[3]徐广东.“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50-52.

[4]王炎斌.高等教育管理文化由“校本”向“人本”转型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38-3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32400410851)《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管理改革深化研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范文6

地方院校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顺应时展、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有利于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当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程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社会化与本土化,是地方院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许多地方院校都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许多地方院校开设的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也是一个自1998年才开设创办的较新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国家层面而言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一般是为促进地方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普遍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创办十余年,但经过这十几年的摸索,目前这一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专业开设的效果与其开办的设想与初衷相去甚远,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实践教学开展不够、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认真探讨这些问题,进一步确立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对促进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注重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各地方院校高度重视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院校实施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体现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三种类型:以通识教育为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而教育部早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也从就业的角度指出,本科教育要更加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文件都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质量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些对高校学生培养总体目标完整而科学的表述,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对大学生能力的综合要求。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顺应了这些要求,是对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领域日益扩大,社会事务日趋繁杂,公共事业已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早已扩展到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公共领域。其服务的对象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公众。这些都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强,就业好,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对地方院校乃至整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会有较高的评价,从而推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专业的发展。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涵盖科、教、文、卫、体等众多领域,是一个需要众多领域管理知识作支撑的应用性强的专业。而这也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而紧迫。只有运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建设,加大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地方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类别与层次以及所在的地区现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需要,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公共事务为中心,开设地方特色课程,为地方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较强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力资源是发展的源动力,人才资源只有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效应。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不仅给地方带来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推动地方教育、科技、卫生、艺术、体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二、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问题是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大多数院校,无论重点院校还是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组织学、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目前许多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趋同化现象,造成“人有我也有”的局面。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曾经提出公共管理类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大平台课程为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四小平台课程为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许多地方院校根据这些核心课程来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忽视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涵养了文教、科技、卫生、市政管理、社区管理及社会保障等,如何把课程设置与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而又不致失去自己的地方院校特色已成为该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门学科内容,这样庞杂的课程设置体系,由于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没有理顺,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此外,课程门类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也不合理,有的课程开设过多,有的开设过少。比如目前管理学的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行政管理、市政管理、危机管理等等,管理课程设置过多,没有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开设不同的管理学课程。而有的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方面既有会计学又有财务管理学,对专业的针对性不是很强,毕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不是着重培养财务方面的人才。

(三)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应用型的,是能够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其要求的。因此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并且必须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只看到其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而看不到其实践的部分。理论性课程设置过多,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造成社会不清楚本专业的学生究竟能干什么,学生自己也不明确自己能做什么,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同时,由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性,会涉及到一些保密工作,也使得一些单位不方便接收实习生。这样就更增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践的难度,即使能够找到实习、实践单位,也只能是“打杂”,达不到实习、实践的目的,无法真正学到相关知识与经验。

三、完善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建议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能否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成败。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服务地方,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其专业性、应用性。

(一)课程设置规范化公共事业管理作为教育部规范设置的一个应用型专业,其课程设置要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基础上,遵循规范化原则,各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课程。还要将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联系起来,严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侧重不同的课程,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主干课程与辅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使专业课程设置更加规范化,进而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设置社会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突出应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密切联系社会,与社会接轨。教研人员要定期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及时增设市场急需的应用性课程学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地方院校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有学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应该包括四大类:公共理论课群(约占总学时的15%)、人文基础课群(约占总学时20%)、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群(约占总学时25%)、能力和方法培养课群(约占总学时40%)。各地方院校要加大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的投入力度,包括各种实践实验设备、调研资源、基地建设等的投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调整增加模拟教学、沙盘演练、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直接参与实践等环节的内容。

(三)课程设置本土化地方院校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地方性,地方院校的生命力就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院校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供养的,所以其办学定位通常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为地方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地方发展的现状,专业方向设置应紧密与当地的发展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开设与之相应的课程内容,设置地方特色专业限选课。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积极转变观念,理性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地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需要。地方院校应组织力量,加强对本生正规教育。他们的创业教育主讲请个体户或刚毕业不久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他们的经历强调操作性,更有实践意义。总体来看,国外有效的创业教育有两大特点:一是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并且这个过程从中学乃至小学就开始了,而不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上这样照本宣科。二是他们的老师都有实践经验,课程也有实践性。同时,他们的创业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善于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自己去创办企业。一个人有了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的创业,成功率就高了许多。无论他创业与否,对个人、对社会都会有极大的好处。相反,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企业家思维方式,即使创办企业也会磕磕碰碰,难以成功。针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课老师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通过把企业家请到知名大学讲课,采用MOOC等开放模式,可以更大规模、更广泛的把最好的教育资源进行推广,并通过QQ讨论组等方式进行在线讨论,通过创业课打开学习者的视野,这种教育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注重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实践相比纯粹理论课程在培养企业家中更实在也更有效。作为大学生,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些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即使要创业,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哪一行,也不了解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就纵身跳入商海,这样的创业成功率当然极低,浪费大量精力和资金。另外,创业课也不是培训所有人都能成为企业家,更多的是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让天生有创业能力的同学更好的认识自己。可以通过先练习,先行动,再听讲,通过行动定义自我,发现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创业,如果确实不适合创业的学生就不要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自主创业上。比如,准备从事科研创新方面的在校学生,在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科研领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参与的,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去接受社会教育,比如参与机器人科普教育等,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不太擅长科研、有较强活动和组织能力的同学可能会很适合服务类,这样他们的活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积累人脉和经验,有了这些前期创业准备,以后走向真正的创业路,其成功的概率会提高很多。有鉴于此,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在没有多少资金,也没有多少经验积累的情况下,最后从现有的行业大类中去进行细分,看这些细分后的传统行业中有没有通过适当的创新就能开辟的新领域,这个领域要是自己比较了解并能够驾驭得了。如果有这里就有创业机会,就是自己的优势所在。另外,最好是选择从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做起,慢慢地积累经验,这样更容易成功。如果能去企业实习或打工几年,先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李远煦.社会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5(3).

[2]王左丹,侯永雄.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及其路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3]谭立章,钱津津.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