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管理范例6篇

项目经理管理

项目经理管理范文1

[关健词]项目经理部 内部管理 施工队管理

众所周知,我国建筑行业自八十年代中期引入竞争机制,鲁布格工程以项目法施工取得成功以来,在工程界一直推广和推崇项目法施工。任何一个以项目法施工的项目,在形式上,或者在实际中均有项目经理部对该项目进行管理和运作。应该说,工程的好坏和企业的生存是依赖于项目经理部的。一个成功的项目经理部不仅能够使自己的“产品”最好,而且能够使项目滚动、延伸,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而赖以生存。因此,笔者以为,项目经理部成功与否决定了建筑企业的兴衰。项目经理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管理。人们常说质量是根本,我认为管理更是根本,管理可以出高质量、高效益,也可以毁掉一个项目。本文试图就如何管理好项目经理部进行探讨。

一、项目经理部的内部管理

项目经理部本身就是一个小企业,它集业务、人事、财务于一身。有的项目经理部是独立承包的,它的分公司性质就更加明显。经理部自身建设和自身管理是经理部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自身管理都一团糟的话,就谈不上对项目的管理,就谈不上管理好了。所以内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项目经理部的内部管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管理框架;激励员工积极性,增强团体凝聚力;健全管理制度;用人。

1.建立管理框架。管理框架的建立是项目经理部内部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建立管理框架的原则是:目标明确,分工明确。根据项目特点,视情况需要设置各职能部门如财务部、计划部、工程部、建材部、拓展部、办公室等。但不要大而全,而应以清晰、有效力为目的,人员亦可以兼任,关键是工作职能的划分。如果建立了清晰有效的管理框架。就为经理部内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为贯彻执行经理部(主要是项目经理)的意图和决策,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了条件。

2.激励员工,增强凝聚力。对员工的管理关键在于激励员工管理好项目,为完成经理部的目标而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如何增强经理部的凝聚力呢?

(1)要加强凝聚力,首先就要提高员工的素质。高品位的企业应该有高素质的员工。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项目经理部员工往往是由公司派“正式职工”和项目经理部临聘员工共同组成的,应一视同仁,要做好经理部的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有技术能力强的员工,同时还要求员工各方面素质比较高。对于条件较好的员工,经理部应有一整套措施长期聘用,对于不合格的员工应有一套健全的用人聘解制度。

(2)经理部不仅要有大棒子的压力,同时还要有胡萝卜的激励和动力。光有压力没有动力是不够的。笔者认为,通过员工的工作情况而对其收入进行调节,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是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为经理部服务的。

(3)项目经理部领导层的意图应时刻为员工所了解,应经常提出一个可行的积极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作为经理部的宗旨,项目经理应更多地利用个人威望而不是职位权利把全体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

(4)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尽量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尊重员工劳动,精神上、人格上平等对待,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采取各种相应措施。这是一种传统的甚至有点过时的做法,但有时亦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健全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在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同时,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使管理工作正规化、制度化。

聘用员工最好是合同制,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双方就都有义务而且应该完全按合同办事。因此,应制定解聘制度。

为激励员工还应制订奖惩制度。该奖励的应该奖励,该处罚的也不能手软。

此外,还应制订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制度,各部门的员工管理制度和业务有关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制度等等。

4.用人。用人是一个宏观的管理概念,用人当与不当直接影响了管理绩效。企业选用项目经理是用人,项目经理选定各部门经理及员工的工作分配均是用人。

项目经理应对自己的员工有全面了解,谁适合做什么,谁能做什么,有什么不足,都应很清楚,再根据经理部实际情况分配各员工具体工作和适当权限。

总结以上几个方面,项目经理部在运作过程中,只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按上述各方面进行管理,当不至于“后院起火”。也就为经理部各项工作的开展准备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的管理

对施工队的管理是项目经理部的一项主要而又重要的工作,对外是一家,对内又有甲乙方之分,为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应以合同明确双方的关系并严格执行。因为这种关系,对于施工队,项目经理部应采取“一管二帮”的原则,要管理好它,同时又要帮助它。

从管理的角度来分,对施工队的管理大致分为如下四方面:工程策划,现场协调,技术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

1.工程策划。每期(个)工程,甚至单项工程施工前,均应做工程策划,工程策划包括工程发起、工程量估算、施工用水、用电量估算、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完工后的“工完场清”等内容。一个好的工程策划往往是该工程顺利进行直至完工的基础和前提。

2.现场协调。不论是总包还是分包,都存在现场协调问题。对于属下各施工队间因场地、材料、施工工序等原因而造成的矛盾和麻烦应及时协调,以便地使施工顺利进行。

3.技术质量管理。对施工队的技术管理亦应遵循“一管二帮”的原则。应发挥经理部管理人员的技术优势,帮助施工队熟悉图纸,了解和掌握现场技术。对于现场施工质量,一定从严格管理,从产质检和质监。

4.经济管理。效益是任何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经济管理是效益的保证。任何项目经理部业务分为两大块,一块为现场业务,一块为经济管理,可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管理首先应从工程预算和合同开始,在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条款。项目经理部的经济关系应站准自己的位置,以乙方地位对建设单位,以甲方身份对施工队。严禁施工队与建设单位发生任何经济往来。

以上是从管理的角度论述的对施工队各方面的管理。从施工队的性质来看,又可以分为三种施工队,即大包干(即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不包工亦不包料。对于不同性质的施工队应采取侧重点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论是选用何种施工队,项目经理部均应在工程量和费用方面和施工队明确,最好是签订合同或协议,以利于管理。

三、结束语

本文从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内容方面对其管理工作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对于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还可以从其工作时序上如筹建、运作、收尾等方面进行分析。但目的应是一致的,就是如何做好项目经理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英]f·哈里斯、r·麦卡费费著,吴天明、卢有杰等译.现代工程建设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项目经理管理范文2

1.项目经理的职业特征

职业是个体因工作时间的积累和工作态度的好坏而不断发展的工作活动和职位。职业包含着3层含义:随着时间积累而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途径;个人和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了与职业相关的身份。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职业作以下分类:常规型与交际型,线型与螺旋型、长期型与短期型。下面通过与部门经理的比较来说明项目经理的职业特征。

(l)从个性因素来看,部门经理(如财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属于常规型职业。他们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里,依照明确的工作程序,精确地组织和评价大量的信息。部门经理通常是顺从、有序、讲究效率和不易变通的。项目经理属于交际型职业。他们集中精力指导、帮助和带领他人去实现项目目标,不喜欢非常有序的工作环境。他们通常是随和、友善、机智、善解人意和乐于助人的。自信、奋进、精力充沛和善于沟通是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应有的品质。

(2)从职业发展方向来看,部门经理属干线型发展的职业。理想的线型职业包含着一系列随着责权增加而不断上升的职位级别。部门经理有着强烈的线形的职业发展方向意识。他们受到工作中各种机遇的激励,不断追寻着更大的权力和工作业绩。

项目经理属于螺旋型发展的职业。理想的螺旋型职业是指从一个专业领域(如工程)转向相关的专业领域(如产品开发)。新领域吸取了旧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会给另一个全新领域的发展开启一扇大门。螺旋型职业的从业者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提高,追求个人及其创造力的发展。

(3)从职业的持续状态来看,部门经理通常是一种相对固定的长期职位。而项目经理受单个项目周期的限制,通常是一种短期性职位,也更具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由此可见,项目经理与部门经理在个性、职业发展方向与途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对项目经理的素质手口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项目经理的能力要求

项目经理的能力要求既包括“软”的方面――个性因素,也包括“硬”的方面――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

(1)个性因素。项目经理个性方面的素质通常体现在他与组织中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力和行为方式上。素质优秀的项目经理能够有效理解项目中其他人的需求和动机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号召力――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能力;交流能力――有效倾听、劝告和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应变能力――灵活、耐心和耐力;对政策高度敏感;自尊;热情。

(2)管理技能。管理技能首先要求项目经理把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识到项目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以及单个项目与母体组织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总体环境和整个项目有清楚的认识,项目经理才能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具体包括:计划;组织;目标定位;对项目的整体意识;处理项目与外界之间关系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意识;授权能力――使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决策。

项目经理管理范文3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经理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工程管理理论是近年来发展的管理学科,随着当今社会步入信息化与科技化时代,人们创造财富与福利的方法、途径等有了新变化,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使得更加注重项目开发与项目实施。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具体项目的应用而不断的得到调整与改进。

二.项目经理工作

2.1岗位管理

根据项目特点配置项目岗位,可一岗多人和一人多岗,制定其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考核标准,以分部分项施工过程管理为主线,识别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岗位业务的工序流程,使之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2.2资源动态管理

按照制定方案,操作前培训交底,施工中严格规程,按业务流程对分部分项各管理工序进行节点控制考核,确保过程质量步步达标。

2.3现场标准化管理,对安全生产、料具存放、环境卫生、组织形象等进行综合管理。实施项目过程管理的控制手段是目标检查、责任考核,执行的依据是目标分解计划、岗位经济责任及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等,运用的方法是计划与实际对比检查。对于项目过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纠偏,并进行实施,严格奖罚。项目施工终结,项目经理要进行项目管理总结,并提出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汇报项目经营管理情况。

2.4协调关系

外部协作、用户至上,密切联系设计、监理、质检站等,积极配合其工作,通过回访、交流、现场监理例会等方式沟通与业主的关系,了解其想法和意图,为现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服从组织领导,接受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不以包“抗”管。对项目部人员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严格,处理好与项目部人员的关系;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立足本职、以身作则、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三.项目经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1缺乏项目管理系统培训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较少或不够系统。项目经理不了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完全依靠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管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比较大。在建筑企业中,以前没有专门招收项目管理专业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而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3.2项目计划意识淡薄

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项目经理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项目中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做计划是走过场,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没有计划或者是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计划的项目是一种无法控制的项目。

3.3沟通意识问题

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些人没有每天定时收邮件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及时接收最新的信息。

四.做好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4.1.成本管理措施

4.1.1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工程投标阶段可以采用综合评估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的投标人中标。投标阶段衡量投标文件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评价标准,并采用折算倾向的方法、打岔的方法或者其他方法来控制成本。

4.1.2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管理

(1)设备、材料采购的费用控制

设备和各种建设材料的采供是项目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材料设备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影响到项目的整体效益。要对采购工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采购费用在控制范围内,制定限额采购工作包及工作包价格,并对限额采购进行跟踪,严格将采购清单和实际支出费用做出整合。

4.1.3设计变更造价控制

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对各种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做出分析,并通过科学的比较,结合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中的各种信息,做出对比分析,综合论证。同时,要严格科学的控制设计变更,要在设计的环节上,节省费用支出。

4.2.质量管理措施

4.2.1提高思想认识

在建筑工程开始施工之后,施工单位要实施初步的人员培训,加强对施工人员对工程具体情况的了解。使得施工人员对施工设计图纸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对各种施工技术规范更加严格的认识,熟悉,结合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编制科学有效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计划,并全面落实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去,严格执行。

4.2.2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施工

(1)全面贯彻落实质量控制程序,当一个工程的环节完成施工任务之后,施工单位用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工程质量自检,当施工单位的工程自检达到国家规定质量标准之后,要报请工程的监理单位实施工程质量抽样检查,如果抽检达到了质量标准,则可以实施下一个环节的工程施工。

(2)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工程质量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应结合不同阶段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因素,要编制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的质量标准等各个方面做出严格清晰的界定。同时,施工单位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将各项工程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实处。

4.2.3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测

要严格质量标准,加强对各种原材料和工程构件的质量检测。严格原材料和各种工程构件,配件的入场机制,对各种质量不达标,不合格的原材料,构件,配件,不准进入施工环节。比如,在水泥和钢筋的入场时候,要对合格证做出细致鉴定,并要在专业的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质量合格才可以投入工程施工。

4.3.安全管理措施

4.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要建立健全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体制。设置项目经理职位,坚持项目经理的第一责任,坚持施工质量检测部门进行安全自检,同时,要建立起施工的相关工程试验基地,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的管理体制,设置专门的施工资料整理人员,并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工序质量检测记录,做好各种资料的送检工作,并严格各种文件的存档管理,为各种安全管理措施的出台提供决策依据。

4.3.2加强法律和社会监督

国家要加大各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律的完善,并根据建筑行业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状况作出及时的制度规范更新,加强对工程安全控制的监督。最后,社会群体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

4.4进度管理措施

4.4.1行政的方法

项目经理部适当地利用行政方法,通过进度指令,利用激励手段工期、惩、表扬、批评等)、监督、督促等方式进行进度控制。在使用行政方法时,也要提倡科学性,防止主观、武断、片面的瞎指挥。

4.4.2经济的方法

作为工程的总承包单位,更多地利用经济控制的施工进度,对施工班组,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效益工资,对管理人员,同样要根据个人工作与工程进度的关联程度,制订针对工作进度的考核办法将管理人员的奖金收入与工作进度挂钩。

五.结束语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它服务于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任何一道程序,并在曲折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所以加强并改进工程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维护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学夫 王兴炎 吴雪根 浅谈加强工程管理工作措施的具体方法 [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25期

项目经理管理范文4

第一条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设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动态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关于严格规范国有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意见》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以下简称项目经理)是指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任命,并根据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范围、期限和内容履行管理职责,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项目管理者。

第三条在萧山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市场活动和承担工程项目管理的项目经理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大中小型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工程建设类相应专业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

第四条市萧山区建设局(以下简称区建设局)负责项目经理的监督管理。

市萧山区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招管办)、市萧山区招投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区交易中心)、市萧山区建筑业管理处(以下简称区建管处)、市萧山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区质监站)、市萧山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区安监站)按照各自职责,具体负责项目经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管。

二、任职管理

第五条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并注册在施工企业,且与该企业有合法的劳动合同、工资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在职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必须按照《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进行注册、执业和继续教育,并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定的任职条件。

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但未经注册或注册时未经批准的项目经理,不得从事项目管理。

第六条项目经理不得同时担任两个及以上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同一工程相邻分段发包或分期施工的除外。

第七条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应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并由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出具书面授权委托书,授权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的工作。

第八条项目经理个人不得承担工程业务,不得转借、出卖、涂改、复制建造师资格证书、建造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项目经理不得同时在其他监理、施工、设备制造、材料供应、房地产开发等企业和单位任职或兼职。

第九条项目经理承担管理的工程项目规模,应符合所在企业资质所核定的范围,并与该项目经理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规模标准相适应;项目经理不得承担超越其注册建造师执业规模标准的工程项目的管理。

第十条施工企业与项目经理中止(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双方必须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交接;施工企业不得无故扣压建造师资格证书、建造师注册证书、建造师执业印章和执业卡,不得继续使用该项目经理的资格证书、注册证书、执业印章和执业卡进行建筑市场活动。

三、市场行为管理

第十一条本区实行项目经理一人一卡的执业卡(以下简称IC卡)管理制度,项目经理在从事施工管理活动时,应随身携带IC卡,并在管理部门检查时主动出示。

第十二条本地施工企业应及时将在职建造师的有关资料输入萧山建设信用网(以下简称信用网),持注册证书、身份证原件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到区建管处核实无误后,由区建设局发放IC卡。

外地施工企业在办理企业进萧备案时,应及时将派驻萧山的项目经理有关资料输入信用网,建造师注册证书等资料经区建管处核实无误后,由区建设局发放IC卡。建造师注册证书原件由区建管处统一保管。

第十三条IC卡遗失申请补办,由企业持补卡申请及在萧山建设信用网上声明作废证明材料,到原发卡部门办理。

第十四条项目经理的工作单位名称、职称、学历、注册建造师级别、专业等信息发生变更,相关企业应在一个月内将变更情况输入信用网,并持单位介绍信和证书原件到区建管处办理相关信用信息变更。

第十五条项目经理注册证书逾期的,信用网将自动予以锁定。施工企业必须将有效的信息输入信用网,经审核通过后自动解锁。

第十六条根据施工现场和建筑市场联动管理、信用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限制项目经理市场行为时,在信用网上同时予以锁定。

第十七条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时,应在投标文件中随附本企业为项目经理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属于资格后审项目的,项目经理的IC卡在开标时予以锁定;属于资格预审项目的,项目经理的IC卡在入围后予以锁定。

四、现场活动管理

第十八条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全面履行受委托的施工合同,主持项目部的工作,对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的现场施工行为承担管理责任。

第十九条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期间应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控制工程施工成本、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同时接受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监督。

第二十条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活动。项目经理应全面掌握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控制,及时消除隐患,认真做好带班生产记录并签字存档备查。

第二十一条项目经理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的80%。因其他事务需离开施工现场时,应向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开。离开期间应委托项目相关负责人负责其外出期间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条政府投资项目的房屋建筑工程面积30000平方米及以上和市政工程造价人民币3000万元及以上的,必须执行项目经理现场监控项探头和指纹同步考勤。同步考勤设备的相关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企业应定期对项目经理到岗率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做好书面记录,工程竣工时,出具项目经理履职评价意见,纳入验收文件资料。

第二十四条区质监站及区安监站应加强对政府投资性项目的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带班生产的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并作好书面记录。

第二十五条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经理不得索贿、受贿或者谋取合同约定费用外的其他利益、不得实施商业贿赂、不得签署有虚假记载等情况的不合格文件。

第二十六条项目经理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未按要求履行岗位职责:

(一)每月现场出勤少于本月施工时间80%的;

(二)检查时发现,因其他事务需离开施工现场未向建设单位报告3次(含)以上的;

(三)检查时发现,未参加工程项目日常工作例会3次(含)以上的;

(四)检查时发现,工程施工管理文件弄虚作假的;

(五)质量安全监督交底,地基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及竣工验收中有一项未参与的;

(六)未参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验收,或其他项目经理必须参加的施工验收的。

第二十七条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施工企业不得随意更换项目经理。建设单位发现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到岗或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需要更换的,应及时报告区建设局,区建设局应责令施工企业于1个月内更换项目经理。

当项目经理年满六十五周岁时,施工企业应当于3个月内更换项目经理。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经建设单位同意,由施工企业报区建设局同意,于5个工作日内更换项目经理:

(一)因身体原因(应有区级及以上医院的医院证明)不能胜任项目管理工作的;

(二)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解除或中止的;

(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到岗或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四)管理的工程项目发生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第二十八条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施工企业书面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区质监站、区安监站提出意见,报区建管处审核,经区建设局分管领导同意后,项目经理可参加下一个工程项目的投标;若新项目中标的,则施工企业应于原项目开工(复工)前更换原项目经理。

(一)工程中标通知书发出3个月后,工程仍未开工的;

(二)因非承包方原因致使工程项目停工超过120天(含)的。

第二十九条拟更换的项目经理在更换前不能另有在建工程项目在实施管理,更换后的项目经理执业资格专业须与原项目经理执业资格专业相同,执业资格等级不得低于原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等级。项目经理更换完成后,施工企业应负责做好移交衔接工作,防止工程项目出现管理缺位状况。

第三十条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相应工作任务完成后,由施工企业持IC卡、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文件到区建管处办理项目竣工销号手续。

五、信用管理及罚则

第三十一条实行项目经理信用记分管理制度。项目经理良好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和提示信用信息记分按照市萧山区建设局《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记录记分标准》(2011版)执行。

第三十二条项目经理签署的履职承诺书弄虚作假以及项目经理被责令更换的情形作为不良信用信息,对企业和项目经理予以扣分,并将扣分情况录入信用网。

第三十三条各监管部门负责将项目经理的不良、提示信用信息记分录入信用网,同时对企业处以等值扣分,接受被扣分者对行为事实的投诉或申诉,组织调查取证等工作。

第三十四条记分以一个自然年为一个周期,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每位项目经理信用信息初始分值为零,一个记分周期结束,下一个周期初始分值重新为零。

第三十五条一个记分周期内,项目经理累计扣分值达到18分时,由区建设局通知其所在施工企业,暂停其项目经理职务,责令其参加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培训。项目经理暂停职务期间,施工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做好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三十六条一个记分周期内,项目经理累计扣分值达到25分时,暂停该项目经理参与国有投资项目投标活动12个月,若该项目经理有在建项目的,暂停期自具有承接下一个工程投标资格之日起计。外地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由区建设局将处理情况函告其企业注册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七条项目经理信用管理采用定期公告制,通报扣分累计值及奖罚名单。

第三十八条区建设局应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项目经理市场行为和施工现场行为的监督检查。区质监站及区安监站具体负责项目经理施工现场履职情况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区建管处具体负责项目经理市场行为的监督检查;区招管办、区交易中心具体负责项目经理投标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在项目实施期间,建设单位和监理企业应充分运用内控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的考核管理,并定期对项目经理的到岗率及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并按合同约定实施考核处罚。项目经理不到岗或不履行岗位职责,建设单位和监理企业应督促施工企业整改,拒不整改或未及时整改的应及时报告区建设局,由区建设局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四十条因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被责令更换的项目经理、第三款第(三)条被更换的项目经理,自具有承接下一个工程投标资格起6个月内不得参加建筑市场活动和工程项目管理,承接业务前应参加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培训;第三款第(一)项情形被更换的项目经理,自建设局批准同意更换之日起2个月内不能参加建筑市场活动。

第四十一条政府投资项目更换项目经理的,被更换的项目经理在原项目完工之前,不得担任下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

第四十二条项目经理在任职期间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八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区建设局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六、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由市萧山区建设局负责解释。

项目经理管理范文5

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工程经济管理体系是集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如何完善、发挥工程经济管理体系,首先要做好各个分支体系间的相互完善及整合。

1)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组织机构是实现政令畅通,落实到位的前提保障。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应该责权利明晰,分工明确,协调到位。目前铁路项目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跨度大,层次多,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张,联合体中标的综合型大项目已经取代了以前的单一型小项目,成为目前铁路市场的主流,有的甚至是总公司中标,随之而来的便是管理机构繁多,职责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因此,集团公司应该根据不同模式的项目建立职责明确,协调到位,高效运营的管理体制。

2)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及进一步强化落实。一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责任成本管理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责权利是否明晰,决定着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成果的好坏,而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果将关系到一个项目乃至整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应继续强化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部门、班组和岗位,以及其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是分段对成本的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三是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是认真加工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五是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即在实际工作中,堵住工程盲目分包、材料采供、设备采购管理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在管理中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制以及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从而有效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就是对合同策划、谈判、评审、订立、交底、履行、变更、解除终止活动的合法性、经济性、安全性(风险性)、时效性进行评价,并因之而采取权宜之策,施以控制措施,以实现合同利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完善、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防范、规避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而风险和效益是共存的,根据追求项目风险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原则,在项目一接到手,应该召集计经、财务、技术、物资、机电等部门相关人员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进而拟定风险回避、转移、转嫁等预案,以尽可能地降低潜在损失。因此,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应不光是合同签定和执行过程,也不光是项目上的合约部门的工作,而是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从合同策划开始,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

4)完善劳务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工待遇,在此背景下,企业大力推进构建和谐企业已经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首要任务。构建和谐企业从很大程度上讲是要做好外部和谐,而劳务管理将是外部和谐的重中之重。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将关系到决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就要明晰职责、明确准则,也就是说一件事情由谁去做、怎样去做、以何等的尺度去把好关,有了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也就形成不约而同、政通人和的局面,大家都按照同样的准则去执行,各守其土,才能作好精细化管理,才能把好关,才有效益可谈。结合目前铁路市场的劳务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局(处)等集约型管理机构要对外部协力队伍持欢迎、扶持态度,积极引进,对外部劳务队伍出台相关的有利政策,例如提供年审、颁发合格证书等,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力开展,劳动力紧缺已成为遏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只有相对有利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劳务队伍。二是项目部对劳务队伍的使用要经过集体研究审批,杜绝拖人情、走关系,只有选用了合格的、优秀的外部劳务队伍,才能实现风险规避、降低成本,实现效益,因此,施工一线的项目部在劳务管理体系中要贯彻执行劳务队伍的选用关。三是严格按照合同支付相关费用,防止超付、多付、支付不到位的现象,企业经过一系列复杂、艰苦的经营活动,最终才获得效益,如果在劳务队伍结算或者支付问题上出了差错,导致企业效益流失,那等于是白忙一场。另外,在对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的监督上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协力队伍负责人拖欠劳务人员工资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这样的纠纷一旦发生,企业方将承担连带责任,并且处于被动位置。四是重视对劳务队伍的培养,增加感情,建立长效机制。五是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营造廉洁勤政的内部环境。

二、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做好投标人员与现场经济管理人员的交底脱节问题。企业从事一系列的经营活动,首先是开发市场,也就是投标,只有拿到了标,才有可能经过精心的经营管理从中取得赢利。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了中标可能采取不平衡报价法、先亏后赢法、突然降价法等非常手段,因此,此举将为项目的后期经营埋下了伏笔,也就是中标后要重点经营的环节,而目前对项目的投标和管理没有达到有机结合,投标人员在投标后将项目交付与其他人员进行管理经营,这将有可能对我们投标时的有利因素和重点经营环节造成信息丢失,没有达到或者没有理想达到投标的期望值。

2)高度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工程项目一上手,就应牢固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集约经营、精细耕作和挖潜增效的经营理念,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出整体重视、全员参与、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应该首先从制度入手,制定在管理中便于实施、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在部分自购材料采购中,严把质量价格关。通过货比三家、利用时间差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材料的入库验收,一律采用严格检尺的办法进行,绝不能让进库材料出现亏空;领用材料一律按施工设计要求提前算好用量,用多少领多少,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如果一个项目已经开工,甚至接近尾声,但依然没有对责任成本进行核定,那么将有可能导致大量资源流失,责任成本没有起到指导性、约束性的作用。

项目经理管理范文6

[关键词]工程经济效益内部审计转型内容方法标准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工程项目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年均增幅在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万亿,其中新上工程项目投资所占比例达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方面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和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和评价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能够直观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单位目标,引起单位领导注意及重视,因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经济效益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就其涵义而言,经济效益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有的学者提出狭义概念上的经济效益是将重心锁定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即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产出。而广义概念上的经济效益除了包含传统概念下的经济效益内容之外,还包括投入的节约性,产出的效果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等相关内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与所获得的有效成果的比较。目前国内外多数专家学者对经济效益普遍认同“3E”定义,既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根据这一定义就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而言,经济性就是要围绕优化设计,节省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尽快实现建设和运营目标确定审计内容;效率性就是要围绕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返工、停工确定审计内容;效果性就是要围绕是否实现建设和运营目标确定审计内容。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合法合规性等相关内容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活动,其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它具有全过程性、全方位性以及建设性等特征。

根据以上概念及特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功能定位应当是:

1、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经济效益审计类型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既不是投资审计,也不是单纯的工程预结算审计,它属于包含上述内容,又与上述两种审计有所区别的审计;是对结果的审计,更注重对过程审计,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审计;是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

2、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不能与工程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经营审计相混淆,它是融管理、绩效、经营、效益多方面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审计。

3、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运用经济活动分析的思路和分析方法实现对审计评价、审计结论的支持,其方法、指标、标准等与经济活动分析有类似之处,但不能把经济效益审计搞成经济活动分析,也不可将经济活动分析当成经济效益审计。

4、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效益提高,应当成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终极目标。

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能源、资源供需紧张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领域奢侈和浪费,项目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仍比较突出。2003年,审计署组织对山西、河南等28个省(区、市)的526个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效果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检查了项目建设进展和建成后的运营情况。在抽查的526个项目中,有136个未按照计划建成,有85.47亿元投资未如期完成。在已建成的320个项目中,有32个基本未投入运营,18个长期处于试运营或开开停停状态,另有69个运营项目未达到当年设计生产能力,设备闲置问题比较突出,部分项目损失浪费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政府投资项目近6000个,通过审计核减投资和工程款81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5.2%。避免或减少损失浪费就是最大的节约,因此,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实现转型的需要。

从21世纪初起至今,审计的发展逐步由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受托责任关系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必须实现职能上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目标上由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既是形势的需要,又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的进步。而作为见效明显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更是内部审计由传统财务审计向现代管理效益型转变的一种实现形式。

3、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定位的有效实现形式。

现代内部审计的定位是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就是要评价工程建设所消耗和占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评价工程建设决策者、组织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审计促进被审单位改进和加强工程全过程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更好地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节约工程费用,降低工程造价,促进实现建设和运营目标,避免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促进企业增加价值,符合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因此,它是现代内部审计定位的最有效实现形式。

4、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加强管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工程项目是一种划分为几个阶段的渐进活动,具有一次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特性,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确保成功,否则,造成的损失要比产品不合格、市场市场滞销等造成的损失大的多。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有:(1)工程项目盲目投资。特别国有企业,由于出资人缺位,更是普遍存在盲目扩张,缺乏科学投资决策机制的问题。因为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浪费有时让人触目惊心。(2)工程项目建设无概预算,随意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标准,致使工程项目造价居高不下,超支严重。(3)工程造价管理混乱,高估冒算工程造价。(4)有些工程违反程序,不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及招投标制度。从我们集团公司的情况看,2005年新建、续建重点项目43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9.97亿元。在项目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建设资金不落实;现场管理不到位;工程造价不实,高估冒算问题突出;投资收益率明显偏低,效益意识淡薄等问题。2003年至2005年我们对报审的5232项工程预结算进行了审计,仅工程造价审减额就达1228.8万元。

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它可以在决策开工前、工程建设期间、竣工结算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关口前移,对项目的效益和风险进行控制,及时发现这些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减少损失浪费,督促企业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方法和运用的效益评价标准

(一)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一个大的工程项目从调研论证到投入运营,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开工前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调研论证;立项;项目设计;招标;签定合同及开工准备。第二阶段是整个建设期间,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施工,从土石方开挖工程直到全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第三阶段是竣工验收交付运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设计要求组织项目验收;工程结算;办理交付;第四阶段是项目进入运营期,这一阶段主要是由试产到正常生产,产出合格产品投放市场,逐步达到投资预期目标,实现“货币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的正常循环。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图

(二)工程项目建设运营各阶段审计重点和内容

按照上述流程,审计的重点应该是查找各个阶段管理的缺失部位、薄弱环节、衔接部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事前环节重点是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前期各项工作的审计,查漏补缺,消除效益流失的隐患;事中环节主要是控制。要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人工、物料及其他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实现造价控制目标;事后环节重点是评价。要通过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对其经济效益情况作出评价。

1、前期调研论证

调研论证阶段效益审计的重点应放在所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中要注意分析项目调研程序是否科学;调研内容是否全面;调研结论依据是否充分;专家意见是否独立、客观,反对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具体论述项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及建设上的可行性;项目建议书是否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是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测算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等。

我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某一水泥公司,在可行性研究时,通过投资部门、审计部门综合分析后认为,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水泥作为基础建设不可缺少的资源性商品,需求旺盛,再加上建设部对水泥产品新标准的要求,使一些以立窑生产为主的小企业因不达标而被关闭。成本方面,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并且地处蒙馆公路和磁莱线铁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成本比其他企业可降低30-40元/吨。该工程建成投产后,两年实现净利润5300万元。此外,该企业还利用熟料煅烧生产时排放的大量废气进行余热发电,形成了独特的煤炭生产-水泥制造-余热发电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符合当前国家倡导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2、项目设计

这一环节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是:工程建设理由及条件;工程选址及建设规模;工程主要内容及投资形式;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内容是否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充分说明。是否满足设备的选型、征地、投资控制、编制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施工图设计是施工建设的依据,它需要满足建筑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和非标准件的制作,满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的需要。

3、招投标

在招标、投标、签订施工合同整个过程中,审计人员既不参与招标的管理也不参与标书的鉴定,招标或招标部门应为审计部门设立监督席,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在评标结束后,向全体招投标人员发表审计意见。使审计人员既能处在第三方的监督位置,又能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既能做到事中审计,又能做到在合同签订前监督改正存在的问题,减少事后审计的被动性。

4、签订合同

合同签订环节效益审计的重点是工程用主要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和不超投标报价,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择优选择供货厂家。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签定承包合同的同时,应将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扬尘、噪声、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写入合同附加条款。签订合同时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5、开工准备

这一环节,审计关注的重点是资金到位的情况;现场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是否按照工程建设管理办理了城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质量监督等手续;是否依据工程设计做好土地征购、拆迁、搞好“四通一平”工作;是否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措施;各项准备(备料、施工队伍进场等)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等。

6、工程建设

建设阶段的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在该阶段中要搞好事中审计,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材料方面,审计人员应督促建设单位派员根据要求进行市场调研,以确定材料价格,定点购买,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第二,在设计变更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不突破投标报价,对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设计变更,应从申报制度上严格控制。第三,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紧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均衡性。第四,在索赔事项方面。我们认为应当加强主动控制,一是要加强对国家政策、法律、法令的理解;二是要在签定固定总价合同时,应在条款中注明所包含的各种风险因素,不能存在模棱两可的词句;三是发包人严格按合同条款办事,不能给承包人留有索赔借口;四是严格要求承包方按施工图施工,尽量减少变更工程量;五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当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例如:我们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某一矿井工程,主井、副井开凿工程合同均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由于当地电力部门、发包方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等原因,造成多次停电,承包方竣工结算时根据停电时间计算出机械、人工损失,提出费用索赔37万元。审计中,我们仔细核对工程合同条款及当时签证资料后认为,该项索赔应当申请工期索赔而不应是费用索赔,该工程固定总价应包含除不可抗力以外的所有风险因素,经与承包方多次商讨,同意我们的审计意见,没有给企业造成损失。

7、工程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阶段审计的重点是完工程度和工程质量的审查核实。审计中要注意:(1)工程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条件,验收是否严格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2)有无因设计不合理,工程不能发挥效益的问题;(3)工程设备内在质量是否存在问题;(4)有无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否签订了工程保修合同。

8、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环节效益审计的重点是核实工程造价,避免高估冒算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实践,我们归纳了“工程结算六步审查法”,即:第一步工程量审查。对工程量的审查,一要看是否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执行,二要结合施工图纸看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三要看工程量中执行的系数是否确切、恰当。第二步定额套用审查。一是审查预结算选用的定额子目所包含的施工内容与该工程各分步分项的施工内容是否一致,也就是对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机械、工艺与定额进行对比,查看是否有达不到定额标准施工要求的情况。二是审查定额允许换算子目及换算方法是否合理,从而确定有无高套,错套,重套定额的现象。第三步材料用量和价格审查。一审调整材料是否按规定执行,有无应调未调及定额规定不应调整而在结算中又调整的材料。二审材料用量按定额提取是否有误。三审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当时市场行情,是否符合本企业内部制定的价格及合同规定的价格。第四步费用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审查。一查所套用定额与费用是否配套,二查施工企业的性质、级别、所施工的工程类别与工程费用规定的级别、类别是否相符,从而确定有无低级高套、虚增取费项目、重复计费、随意提高计费基数等情况。第五步工程预结算书计算结果的审查。主要是复算预结算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无人为错算、多算的情况。第六步深入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图纸及隐蔽记录单所记录的尺寸,有无错记工程量的情况,核对施工操作程序是否与定额相一致。

9、工程运营

项目投入运营后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是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是所谓的达标性审计。在内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确定项目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要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环节,关注企业及项目部的经营风险。一个好的项目,有了一定的投入,不一定就能产生好的效益。由于管理不善、作业组织不科学、机械设备及施工临时设施布局不合理,都可能影响这个项目效益的发挥。因此,工程项目运营后效益审计就是通过对完工投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和项目效果的实际验证,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要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未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应对措施,改善经营管理,减少经济损失。同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的新项目决策提供建议,促工程投资决策更科学合理,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通常采用的方法

1、审查复核法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和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核实其提供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断、验证、计算,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分析与复核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

2、对比分析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预算数或计划数与实际数从定量的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异同的分析方法。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中对比分析法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在审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比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比率法,可以通过百分比、绝对比、相对比等,视具体情况作出一种或几种的选择进行比较与求证,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选用对比分析时,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选用最适合的对比方式,然后才能运用分析方法实施具体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纵向对比、横向对比、计划与实际比、整体与部分比和综合对比。

3、观察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工程项目进行的实地察看。观察是审计人员利用其视觉功能检查行为结果和实物资产存在的状况,通过“眼见为实”,取得第一手审计资料作为审计证据,来证实审计事项,是工程审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审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工程量的落实需要到现场去观察,丈量、测算,然后再与工程结算书比较,从而发现有无虚列工程量的问题。

4、计算法是审计人员对工程项目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验算或者另行计算。审计人员的目的在于验证被审计单位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验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决算资料的正确性。当计算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记录不一致时,审计人员一般应再次验证计算过程。必要时,与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不一致时,应以审计人员的计算结果为准。

5、追踪法就是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通过对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的追踪,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确保建设资金合法、有效的使用。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期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

6、评价法是指通过审计客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行为,利用数学计量或数理统计原理,在内部控制制度相对完善的状态下,有针对的制定出量化的评价标准或体系,科学、合理、细致的计算出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考虑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反映经济的节约与效率效益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它是目前审计方法中运用起来比较难的一种方法。由于不同行业部门所赋予的经济管理职能不同具体的评价指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进行效益评价审计时对于具体的审计项目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及标准

1、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工程项目前期主要是定性评价,主要评价调研程序的合规性;论证的科学性、严密性;费用的节约性;以及有无决策失误问题等等。

工程建设、运营期阶段侧重于定量评价。工程建设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有:投资完成额、投资节约额、资金平均占用、建设工期、质量合格率、事故率、损失率、结算审减率等等。运营期评价指标有:产品市场占有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2、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效益评价标准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好的标准简言之就是:质量好、工期短、投资省、造价低、见效快。

(1)质量好工程质量好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第二、保证使用功能;第三、建筑物造型、布置以及室内外装饰,要美观、协调、大方。

(2)工期短工期是否长短的分析主要依据是工程合同和施工总(综合)进度计划,要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的工期与实际施工进度进行比较。

(3)投资省一般指工程项目完工实际投入的资金与预算资金所进行的比较,如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实际投入资金比预算投资少,则说明该项目投资省。

(4)造价低造价低的考核标准是同类项目投资最少,同样投资工期最短,单位工程费用含量最低。

(5)见效快指工程项目投入运营后,整体效能发挥好,投入运营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产出合格的产品,占领市场,取得预期的效果。

例如:我们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年入洗能力为12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洗煤厂,产品洗煤工艺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洗煤工艺技术。作为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审计部门围绕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采取全过程审计方式,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优化设计、施工管理、预结算审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该工程项目创造了全国洗煤行业建设的最好水平,真正体现了工程质量好、工期短、投资省、造价低、见效快的特点。

(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的分析认为,集团公司在该地区煤炭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受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产品销售半径较窄。洁净煤公司的建设,可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洗选加工,可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商品煤质量。另外,项目建设地,电厂铁路专用线与津浦铁路磁莱支线的颜庄车站接轨,可达全国各地,多条公路干线穿越矿区境内,地理交通条件十分优越。该地矿区可采储量大,矿井服务年限较长。经济效益预测,购入原煤成本(不含税)33982.8万元,洗选后的销售收入42424.8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6066.754万元,洗煤加工费813.6万元,原煤洗选后年增加利润1561.646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37年,因此该项目可行。

(2)项目设计阶段:为降低投资,压滤车间与主厂房实施联体布置,结构紧凑。为缩短工期,主厂房采用模块化布置方式。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浮选工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共减少投资551.6万元。

(3)项目施工阶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设计、施工单位紧密配合,从安全入手,以质量为本,以提高工程建设速度为目标,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促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健全工程进度台帐和材料管理台帐。施工管理人员紧盯现场,随时检查,严格执行“三多一落实”(多跑、多看、多检查,现场落实)的检查制度。同时提出优化建设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倒排工期等审计建议,保证按期完成项目进度任务。

(4)工程程结算阶段,我们按照审计程序,从工程量计算至定额取费,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审核。通过审计,发现了定额子目套用不准确、多计工程量、多计材料等问题,审减金额164.87万元,审减率5.49%。

(5)工程运营阶段,通过审计得出的审计评价为:①质量好。该项目是集团公司与南非DRA公司合作建设的国内第一座高校能、模块化洗煤厂,设计能力120万吨/年,产品结构为“六级”冶炼精煤。其选煤工艺吸取了目前国外对各粒级煤炭最有效的分选工艺,其突出特点是工艺细腻、分选精度高,产品质量可控性高,系统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质监部门的认证,14个单位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优良工程有11个,优良品率为78.6%。②工期短。由于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了优化,根据工程进度和完成情况制定了工期完成表,避免了施工单位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的弊端,从而缩短了工程施工工期。原计划工期为12个月,实际只用8个月零10天就完成了所有工程量,比计划提前近4个月。③投资省。该项目设计概算1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960万元),经审计后确定工程总投资额为9795.13万元,节约资金164.87万元。④见效快。项目建成后,首先对各设备逐台进行单机试运转,并对单机试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了联合试车并一次试车成功。该项目试运行半年共入洗原煤484489吨,生产洗精煤147966吨,洗末煤134836吨,煤泥84188吨,实现利润96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审计部门人员知识、专业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开展工程项目综合性经济效益的要求。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是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审计,它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是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审计,因此它属于较高层次的审计,对实施审计的人员来说,除要求具备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知识面宽,素质高。目前多数企业审计部门配备人员较少,且在专业构成上主要以财会人员为主,有的配有少量的工程预算人员。无论知识结构、人员素质、能力还是实际工作水平都不能够完全适应效益审计的需要。

国外效益审计开展比较好的国家在吸纳审计人员方面就比较注重人员素质的综合性。据有关资料,在美国审计总署5200名工作人员中,有2500名会计师,1500名是经济师、律师、工程师和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伦敦审计委员会有工作人员580多人,其中近300人是会计师,100人左右来自不同的背景,有教师、社会工作者、环境保护专家、建筑师、专门研究人员和人事部门专家。加拿大审计署600人编制中有一半是会计师出身,除此之外还有律师、工程师、环境科学专家、医生、公共管理学专家等。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为深入有效的开展各种类型的效益审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目前还缺少一套系统、完整的效益评价标准。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所在是对项目整个建设和运营过程的分析和评价。评价就需要有标准去参照,否则,缺乏具体标准的评价是没有说服力的。目前我们国家经济效益审计还处在探索阶段,真正独立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效益审计在全部审计项目中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小,效益审计中成熟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比较少,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效益评价标准,因此制约了效益审计的开展。

经济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许多统计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等基础之上,因此理论创新是先导,要加强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加快审计技术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尽快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技术问题和指标评价体系。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评价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大多数是财务分析指标,如资金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材料利用率和资产报酬率等。从使用的情况来看,单靠财务指标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要通过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和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适合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所需要的科学、规范、权威的指标体系。

3、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要注意对审计风险的防范。

工程项目的审计风险主要存在于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首先,工程项目施工中普遍存在修改设计方案的现象,施工方案也随之修改,施工工程量随之增减,增加工程量的确认,而业主经常要在工程竣工结算前办理概算调整,有时还要考虑多种因素才能最终确定,但施工单位实际费用已结算支付,工程结算的这种滞后性为工程项目审计留下了风险。另外,随着近几年施工规模的扩展,工程量的增大,跨年度施工和分包工程也随之日益增多,由于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承包方难以及时办理分包结算,这也为项目的实际支出的不确定性留下伏笔,审计人如不注意防范,工程项目审计的事中审计风险就增大。如果忽视分包单位的工结算审计,就会出现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审计失败,其后果较为严重。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经济效益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5月1-268

[2]时现“用科学发展观诠释效益审计”《中国审计》2006年第04期9-10

[3]时现“价值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效益审计”《中国内部审计》2006年第5期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