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例6篇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文1

【关键词】erp环境;会计基础规范;内部控制

一、引言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erp系统的重要特征是以事先设计并嵌入系统的流程作为整个信息系统的逻辑主线,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集成,真正做到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具体到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上,可以做到会计核算的自动化处理,在业务发生的同时进行会计数据的后台整理,这一过程将极大地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参考作用。但是,笔者经过大量调查发现,会计在享受erp集成化数据处理的便利的同时,有些基础做法和规定不能很好地适应erp系统的内在要求,甚至制约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进展,最终影响会计功能的发挥,造成信息化效果的降低。为此,本文从erp系统的内在要求入手,分析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一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机械性、滞后性及对信息化环境的不适应性,同时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对实践借鉴和政策修订有所帮助。

二、erp环境下会计基础规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目前用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范本是财政部于1996颁布并实施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普遍适用于传统会计环境下的手工会计工作,而在erp环境下却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不加以修整,将影响会计信息系统这一核心模块功能的发挥,甚至制约erp系统的运行和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做法存在问题,应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一)会计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

erp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同样需要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但《规范》中要求企业设置会计机构负责人、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和档案管理等的规定并不完全适合erp的运行环境和管理需要。一方面,上述分工多数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性质相似性和方便人工处理和监督来设计的,而在erp环境下的工作思路是业务流程固化后的完整执行,从会计数据的确认和采集到各种项目(科目)的统计(归集)和输出完全是一个数据流程的整体行动,不可能将系统割裂开来而各管一段;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可信及安全,应允许企业根据会计部门的管理需要增设其他岗位和职责。因此,建议信息化程度较高企业的会计部门按照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设置岗位和职责,包括会计部门负责人、系统安全运行岗、流程设计维护岗、数据采集岗、数据输出岗、操作日志管理岗、会计信息分析岗、系统内部审计岗等,每一岗位根据权责分离和内部牵制原则设置相应人员和权限,使得系统模块与岗位职责完整一致。

(二)会计工作交接

目前,会计人员所遵守的会计工作交接制度,过多关注实物形态资料保管的连续性和工作责任划分,例如要求负责人在场、账簿、报表、印章等现场交接,交接人和被交接人签字等。其实,要保证erp环境下会计系统和会计工作的顺利过渡,除了传统会计资料、

名章、实物资产等工作对象的交接外,更重要的是信息资源和系统职责的切换、更替和转移,包括职责权限、文件存储方式、系统控制要点、操作日志转接等。因此笔者建议在完善常规交接手续的基础上增设如下交接程序:1.流程完整接。针对系统管理员或流程维护岗位人员进行交接时,应将完整的流程资料、流程控制点、流程管理信息及相关资料一并完整交接。2.数据库体系完整接。在会计工作交接时,应专门针对数据(库)的列表、存储路径、数据格式、输入输出接口等进行单独交接,且交接双方对数据库完整性签字认可。3.账户权限交接。erp系统下各操作岗位的账户、密码和权限应单独交接并明确限制性过渡期,即对交接人员交接前后的账户权限等进行过渡期约束,避免新的密码权限生效之前,有人利用时间差进行越权操作或非法使用。4.岗位切换并行协议。即对交接后的一定期限(例如30天)内,双方的操作运行等功能无法完全瞬间切换时可以考虑设置交接并行期,依靠技术手段和操作日志制度来完整记录并行期的操作过程,为完整交接创造条件。

(三)会计分期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制度规定会计年度从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并按照每一个自然月份分为12个会计期间。但是,在erp环境下,出于组织和调整信息的考虑,经常需要设置多于12个会计期间的做法,例如sap的erp将一个会计年度划分为16个会计期间,其中的4个特殊会计期间是为审计调整等管理需要而预留的,用友允许用户最多划分20个会计期间,金蝶eas同样建议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划分13至18个会计期间。这里的问题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应该明确提出erp环境下的用户可依据企业实际需要设置相应会计期间数,同时与税务制度等进行全面沟通,避免目前做法处于灰色地带,连税务检查时都无法解释清楚的状态。当然,灵活划分多个会计期间,并不是将会计年度随意分割,当提供符合会计分期假设的会计信息时,可依据准则制度的规定合并整理相关信息,上述做法完全是出于erp系统的内在要求和集成化思想而方便整理和传递信息的现实需要。

(四)会计记账凭证类型

目前常规做法是将记账凭证划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使用一种通用记账凭证。这种做法比较符合手工会计和独立会计核算软件对记账凭证填制和处理的需要,也是为了分类、汇总和查询的方便。但是,目前企业上线的大型erp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程度很高的综合平台,已将会计系统和业务系统协同起来,许多会计凭证的源头向前延伸到业务发生时刻,完全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记账凭证的应用只是整个信息处理流程的一个环节。其除了受会计工作基本要求的规范外,更重要的是根据管理需要,将不同的业务信息记录为不同的格式和内容,产生的会计凭证也是依据业务的性质和管理的需要而记录的。因此,erp系统下的会计记账凭证往往有多种表现形式,基本都在十几种左右,而不是简单的“收付转”三大类,因此,应改变目前对会计记账凭证的传统分类,可允许用户根据系统的需要灵活设置凭证种类。

(五)会计凭证签章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与填制记账凭证有关的人员,包括制单人、稽核人、记账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等应签名盖章以示负责,收款和付款记账凭证还要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该项制度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但在erp环境下却无法做到,或即使执行了也是形式上的,而无法起到实质性控制作用。前面已经交代,erp系统的价值就在于实现了管理信息的高度集成,只要业务发生,会计子系统就会按照会计事项确认的标准和原则自动核算会计信息,连同非财务信息提供给信息用户,因此,自动化是核算过程中的基本功能,目前国内外的erp系统中,近乎80%的会计记账凭证都是在管理过程中自动集成化生成的,而且数量庞大,在如此情况下要做到每张凭证均要签名和盖章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强制要求打印凭证和签章,也将是一个成本昂贵而作用有限的举动。笔者建议取消传统的签名盖章等控制手段,而将精力放在完善erp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执行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配套措施,保证业务发生及信息记录流程和处理指令的正确、合法和完整。同时,保证每张凭证可以方便快捷地向上追索到其业务发生的源头。即使没有签名盖章,同样有效地保证了职责的监督和牵制。

(六)会计记账凭证附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51条规定: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本规定同样表现为在手工会计和单个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非常必要,而在erp环境下无法做到。原因有两点:一是erp系统往往用于大型企业集团,许多企业是跨地区甚至跨国经营,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分(子)公司和办事机构均通过庞大复杂的erp系统连接起来,以前还是独立核算单位的下属企业变成了目前的数据采集点,所有的核算可能全部集中到总部一级,实现了集中核算和控制,凭证由系统统一生成并编号。此时,如果要求将每张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如领款单、入库单、发票等)从相距遥远(甚至是地球的另一端)的下属分支机构传递到集团总部,然后附在记账凭证后面,不论从时间角度还是安全考虑都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建议对附属原始凭证的要求不做强求,允许企业根据需要自由掌握。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对应关系永远存在,只要建立会计凭证的快速溯源机制,对每一张记账凭证都可以迅速查找它的原始凭证,进而确定责任主体和操作的规范性,实质上起到了系统整体控制效果。

(七)会计档案管理

erp系统内含的精细化管理思想使得后台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更加明细,原来手工可以合并的凭证,实施erp后必须提供详尽的核算和管理信息,这要通过数量庞大的记账凭证来实现。由于数据的电子化,查询起来非常方便,只要凭证、单据、账簿不打印出来,用户便感觉不到大量凭证的存在。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在保存电子数据档案的同时打印记账凭证和账簿并装订保存,这就暴露了此项规定的弊端,因为打印数量相当于手工合并单据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打印成本和工作量相当惊人。因此,笔者建议允许用户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确定会计档案的格式和规模,对于跨地理区域集成生成的凭证和账簿可以用电子资料代替纸质数据,对于数量庞大的基础数据资料无需打印保存,只要有完善的电子介质和合理的安全措施即可。新晨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传统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所谓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大多在表面上发挥某种形式的控制作用,当这种常态规定无法持续运转甚至阻碍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和发展时,则需要建立基于运行系统的内控机制,从系统结构和功能逻辑上嵌入有效的控制手段来代替传统制度形式。条件成熟时,比如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化环境的控制功能能有效发挥,则完全可以放弃目前一些看似合理而实际无效的“基础规范”,“放手”托付给系统本身的控制体系,真正实现会计处理流程与业务控制流程的一体化和集成化。

【主要参考文献】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文2

一、会计工作的基础管理

会计岗位需要有详细的工作职责划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会计信息来源的准确,一个完善的大致可以分为:会计主管、出纳、核算、财务档案管理。从体制上相互制约,帐目、资金、物品分管。并有计划的进行岗位轮换制度,使财会人员熟练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起着相互监督的作用。帐目、款项、各类事项在正常运行中,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管。

会计主管主要工作负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财会制度,制定财务运作方案,辅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监督财务流程的正常运行。财会主管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才能更好的主持财务制定方案,才能更及时准确的核算财务预算。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主管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按时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报表,做到数字真实、账目清晰、计算准确、内容完整。定期做好财务汇总凭证,认真审核各项收支的原始票据,专用资金来往款项做到详细的及时的清算。做好工作预算,定期组织单位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清查,核实,确保财务账目的准确性,加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

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状况拟订一套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办法》。出纳的工作就是要依据这个资金控制办法对各项资金的往来、办理款项、结算、支票规范使用、保管库存现金、相关印章。工作务必细致认真,根据办理的收款凭证,详细按顺序登记,现金和账面的余额要及时和相关部门核对。遇到未达款项要及时查询,杜绝空头支票。支票上注明款项用途、签发时间、所属单位、规定限额、预定期限。对填写错误的支票要及时加盖“作废”印章,与存根统一保存。对丢失的支票及时到银行挂失。保管现金的数目要准确,保管好密码柜的钥匙和密码,不得随意转交。在登记注销支票的时候,严格控制印章管理,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设立单独帐薄进行支票管理登记,领用、注销必须手续齐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审核审批票据真实。对于大笔资金项目必须交与会计主管人员审核签字盖章,才能办理。财务手续齐全,发票上经手人、验收人、审批人签字方可入帐。做好每日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好现金结报单。及时上交每日资金报表,和银行存款报表。出纳工作是财会最基础的工作,在处理每一项业务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

核算的工作范围包含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来往账目核算、利润核算、业务核算、等几个方面。做好核算工作才是在会计基础工作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直接途径。轻点盘活固定资产,是资本运作的固有方式,它需要一些准确的数据做依托,这就是资产核算的价值。存货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一个部门的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否科学的沿着盈利的目标前进,实事求是的核算,不夸大,不隐瞒,才能给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才能使决策者有正确的工作指导方向。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产品的价值,产成品过程中的消耗,报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利润是否可以成正比,盈利的目标和真实的成本是不可分割的。来往账目的核算,从实际意义上来谈,这个核算项目是人员、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做核算工作,虽不像决策者一样有决定权,但是决策者在做一项决定的时候离不开财务报表上的每一个数据。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全是依赖核算这项工作来把关的。利润核算和涉税核算是最容易犯错的项目,有的部门为了节约开销就会在偷税漏税上下工夫。由于一些企业的经营者自主权迅速膨胀,会计人员的利益直接与企业利益密切关系。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为了使行业走向正轨,核算员在具有一定职业操守的同时也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办理纳税的基础事务、增值税核算与申报、税核算与申报、营业税核算与申报、土地税核算与申报、财产行为税核算与申报……等会计核算知识和操作规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会计主管、出纳、核算的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统筹管理在这里我们要单独设立财务档案管理机构。可以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随时亲自审阅财务状况,给财务监管机构提供便捷的监管方式。通过规章制度约束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的方式在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准确性。财务基础工作在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下才能相互制约,用准确的会计信息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会计档案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会计档案的保管必须齐全,不仅包括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和财务报告类,还应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等其他重要的会计专业资料。规范化的会计档案管理,不仅外观美观,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利用效果。企业应当对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类别统一格式和规格装订,达到整齐划一,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正常有序、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化的需要,是提供真实可靠财务数据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其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并且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试想,如果发票没有按规定审核、会计凭证填制不合规范、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那么会计报表就不能及时、真实、客观、完整的反映一个单位的经营成果,就会影响到经营者的决策,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对会计资料的及时了解和利用。影响到会计资料在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

我们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为使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就要做到依法记帐、算帐、报帐,实现会计工作秩序的根本好转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拓展会计管理职能,更好地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运行机制,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财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工作管理中,下属各个岗位人员的配备,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公司的经营者沿袭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习惯在财务部门安插自己的可以信赖的亲信,来确保会计信息服务的便捷和可靠,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一个管理者的经营之道不应该在投机取巧里做文章,要立足实际,才能目光长远。单凭操控帐面的几个财务数字,偷税漏税是不能创造出好的业绩的。在财务工作中经营者要任用专业会计人才,这一观点是一定不能忽略的。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会计行业的资格认证也趋于完善,会计师的考核任用,有效的服务社会。高等院校经过系统培训大量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及时有效的输送大批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才。用专业的会计来保障帐目的清晰、财务运转的清楚、财产消耗的真实。记账凭证汇总的准确,总分类帐目的准确,各明细分类帐户的准确,银行帐户资产的准确,申报的准确,这几个项目是考核会计工作者素质的重点体现。

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队伍,是保证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前提。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后续的培训学习必须加强。企业应建立常规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财政部于2006 年2 月正式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企业财务人员和财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次巨大考验,全体财务人员面临极大不适应,所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知识理论水平,是当前会计人员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做假账! 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总结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基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财务信息复杂,多变。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不单纯的靠几个财务工作者来维系,财务工作要有精良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科学管理方法来运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也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整体提升,对巩固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文3

【关键词】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和财政 经济 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各单位和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标准,是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检查会计基础工作的依据。一些单位放松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内部财务收支失控,严重影响了单位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削弱了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制定并印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实施办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使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活动有章可循。随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活动的逐步开展,各部门相继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验收活动。但由于各单位会计人员认识不到位,财政部门也缺乏资金做保障,未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得规范化工作进展缓慢。就以田东县为例,从1997年到2002年,六年时间里除了县供销联社、县工商局参加了行业内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以外,其他行政、事业、 企业 单位都未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从2003年开始,田东县财政局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作为促进县域经济 发展 的一项长期、基础性的工作,列为会计管理部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并且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五年达标规划;财政每年还安排10万元达标培训经费,以确保该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会计管理部门通过几年来抓培训、抓基础,抓试点、抓整改,抓验收几个阶段扎扎实实的工作,夯实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提高了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认识水平。同时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否达标作为考核单位会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从2006年全县开展验收工作以来,共有45个单位验收合格,实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会计人员换岗频繁,规范化标准降低;二是会计人员数量增长快,实务操作技能跟不上,新就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延长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的周期;三是会计管理工作涵盖面广,涉及的单位多,会计管理部门精力有限,要进一步拓宽规范化工作的领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民营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成为会计基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四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评分体系滞后,制约了规范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综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三、解决 会计 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示范基地,以实物的形式展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给新的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工作、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实行岗前培训与达标验收一条龙配合制度

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专家队伍,兼顾新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达标验收的双重职能。会计管理部门建立会计人员上岗备案制度,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作为新会计人员岗前培训的必修课。岗前培训注重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理论培训和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让学员弄明白什么是会计工作,什么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标准,什么是规范的会计工作;而且还要让学员亲自动手进行模拟操作。模拟操作合格以后方可上岗从事会计工作。新从业人员上岗以后,专家队伍适时对该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指导准备申报的相关材料,等条件成熟以后,即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考核验收。通过这一配套制度可以有效解决会计管理部门人手不够,精力有限的问题,还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新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整体水平,缩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所需要的周期,拓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的领域。

(三)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奖惩制度

建立会计基础工作激励机制,完善奖惩制度。根据规范化程度,分设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每年对验收合格的单位通报表彰,并挂牌确认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单位”,对验收取得优秀、良好的单位实行物质奖励。同时实行验收与复查并重的原则,采取进级予以奖励,保级按比例复查的措施,对复查不合格的单位通报取缔,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不滑坡。

(四)制定本区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丰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文4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监督体制 信息化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会计信息准确可靠的保障,是企业财务运营井然有序的基础,也是企业财务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

我国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1996年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各企事业单位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基础工作所面临环境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要求企业加强会计基础管理,通过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指导企业经济业务的高效开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现状

(一)忽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部分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简单的收付计算,没有意识到会计的管理本质,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上,把过多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抢占市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等方面,忽视了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导致了会计管理水平的低效,进而影响了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执行和完成。

(二)不重视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

虽然我国会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是随着每年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出现了低能力会计人员供过于求,高素质会计人员仍旧稀缺的现象。部分会计人员会计基础薄弱,业务能力较弱、不及时学习国家颁布的会计政策,根本无法对企业日常业务进行正确处理。

(三)监督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会计核算程序是否合规等,都没有相关部门监督。国家监督执法不严、监督无力。社会监督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来担任,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不能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甚至出现企业和事务所共同欺骗投资者的现象。而企业会计人员在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味听从上级的命令,最终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失效。

(四)现行制度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我国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 1996 年颁布的,自实施以来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因此无论从会计法、税法、会计信息化、会计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规范中的一些规定已不再适用,还出现了许多规范中没有规定的新问题,这些都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度

要解决会计基础工作在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所以单位负责人应认识到会计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切实纠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加强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让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运营。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计人员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严把入职关,对入职的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素质考核和资格审查;其次,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时刻关注会计专业的新动向,尤其是财税政策的新变化,不断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三,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化的要求,企业要有意识地培养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此外,在企业内部应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确保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

(三)强化内外监督管理力度

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离不开有力的会计监督。强化会计工作监督力度,首先,企业要建立、完善内部检查和监督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并以审计报告和整改建议为依据,及时总结会计内部控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其次,政府的各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管,对相关企业给予业务上的指导,对违法违纪者予以处罚。同时发挥社会监督的强大力量,形成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媒体监督、投资者监督为辅助的社会监督机制。在内、外监督的共同努力下,使企业的监督体系更加可靠、高效。

(四)不断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要求,使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必须实行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企业的会计管理部门应该以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贯穿于供、产、销各个环节,及时、准确、完整的掌握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数据,改进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提高会计效率。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完成企业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及分析、会计资料归档整理等相关工作,进一步的提升会计工作质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实现新形势下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会计基础工作对于维护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秩序、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势在必行。但是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的会计管理部门应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不断强化内外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进而促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文系河北省会计学会2016年度河北省会计科研课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玉青.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4

[2]史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

研究,2016(10)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文5

关键词:会计 基础工作 规范化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关键

1、要提高认识。怎样才能使领导关心和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呢?作为会计机构的负责人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经常向领导宣传包括《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等在内的各项财经法规、制度和规章。使他们对会计工作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帮助他们提高对于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重大意义的认识,提高认识是领导关心和重视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这是达到他们重视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2、要选好人。在他们对会计工作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给以足够重视的前提下,选派那些政治素质好、技术业务精、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同志做会计工作。

3、要多关心。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就可以充分协调各部门对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给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其作用是其他任何人无法代替的。这是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4、要创造条件。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结合单位的自身特点,积极地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深造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技术业务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会计人员的热情,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充分调动起会计人员学爿和工作的积极性,两者协调配合才能达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的目的。

5、要多鼓励。由于得到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广大会计人员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去,以他们的良好表现和出色的成绩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嘉奖,既为单位赢得了荣誉,又为领导决策创造了有力条。

二、发挥作用,进一步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

1、突出提高认识。提高思想认识是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要抓好宣传发动,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行为的规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确保国家法规的实施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具有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考核,能够促进单位健全科学、规范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对达到会计基础规范化的九大项内容的要求,都能起的促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作用,能使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普遍地得到提高。会计手续健全有力于明确经济责任,有利于当前乃至于今后查证的方便。只有提高认识,才会切实地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领导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才能切实地做好会计工作,认真地进行自查,对于自查出来的问题,认真地进行整改和彻底整改,而且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成果持续地巩固下去。

2、突出强化基础。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先决条件。加强技术业务学习,学习要切实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求通过学习使各自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为达到以上效果和其效果得以切实的巩固,应进行严格的考核,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3、突出爱岗敬业。要努力地增强会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自觉主动地做好会计工作的思想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责任心不强有直接的关系,工作责任心的强弱是巩固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有较强的责任心,才能自觉地对待工作。而增强工作责任心,首先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考核管理办法》等财经法律、制度、规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以充分地调动会计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两者协调配合,才能达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目的。

4、突出落实责任。结合本单位的管理实际,建立一套严密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在岗位责任制中要详细规定各自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应承担的责任。要对每个会计人员进行严格考核,按照《会计基础规范化单位考核管理办法》的九大项及其各小项的要求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分工,详细地分劈到人,落实责任。尤其是有交叉的地方,责任必须能够明确界定,应满足于可操作性强、便于考核、责任明确等要求。

5、突出坚持沟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具体要求仅限于会计人员了解掌握是不够的,其他相关人员也要做到,财务科要把有关要求详细地摘录下来,发给关部门和人员。如对外来原始凭证的内容和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写要求、银行结算制度的要求等。解答有关问题一定要按照规定有依据地正确解释,暂时叫不准的问题,不能勉强解释,要及时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切忌随意解释或一个人解释一个样,使人无所适从。

6、突出表率作用。会计人员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方面要做出表率,要求其他部门和人员做到的,会计人员要首先做到,自身要首先实现规范化。这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最基本的条件。重点是:

(1)会计核算工作;

(2)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和审核程序;

(3)记账凭证的附件、更正记账凭证的方法、摘要及字迹;

(4)会计账簿更正错误的方法和数字的准确性;

(5)会计报表的内容、说明、数字及报表中相关数据的计算方法等;

(6)内部控制制度和其他会计管理制度。

7、突出抓好典型。上级单位对基层单位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方面做得好的要抓好典型,对所选树的典型要考虑有推广价值,有示范作用。尤其是那些原来会计基础工作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很差,而通过艰苦努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达标示范单位,这样的典型应该说对其他在这方面相对落后的单位来说更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基层单位也要在会计人员中选择那些通过艰苦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所分管的工作达到一定水平。这对于其他会计人员来说,也是很有激励作用的。

8、突出严格考核。我认为上级至少每年对基层单位评估考核一次。基层单位除了每月的日常考核以外,至少就半年自查评估一次。自查必须严肃认真,决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且按照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考核管理办法》,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对于一贯工作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嘉奖,选树标兵、能手。

9、突出持之以恒。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其他工作一样,切忌“运动式”和“一阵风”,不能虎头蛇尾,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长久。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只有始点,没有终点,要养成良好习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前人打好基础,后人受益。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范文6

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原始凭证的取得、审核;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财务资产的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等其他会计基础工作。

一、目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

1.1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

如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

1.2随意填写会计记账凭证

如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

1.3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

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1.4记账、结账不符合规定,手续不清,差错严重

1.5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依据,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象严重;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

2.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

2.3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

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经营管理松弛,没有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控制,一人兼数职。具体表现:一是有些单位对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够重视,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未建立有效可行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使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从而使不法行为有机可乘;二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相当一部分企业、单位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事,使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原则性和严肃性,致使经济业务活动留下诸多隐患。

4.会计基础工作意识淡薄

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不过是简单的账务处理事务,对财务管理没有多大影响,不重视单位内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从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

5.会计人员自身素质问题

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有些会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不明确,导致出现本应计入固定资产科目的计入当期费用或低值易耗品科目;已经报废的资产不作账务处理长期挂账;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或者多提或少提折旧等。

二、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几点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队伍自身建设

一是会计人员自身应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学习、对不懂或不清楚的应向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会计多请教外,单位应对会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二是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考试来测评会计人员水平,实行末位淘汰制,并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

2.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

工作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系统化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目标。各单位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建立单位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和稽核制度。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一要加大上级财务部门对所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检查的力度。要把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与全面检查、随机抽查与重点复查、明查和暗访有机结合起来,使依法监督检查制度化,对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情节严重的会计单位要严格按照《会计法》进行行政、经济甚至法律责任追究,确保会计基础工作到位和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二要奖惩结合落实责任。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经验要给予奖励,并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对于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要分析其性质,不科学的要研究解决,不合理的要指导纠正,违法乱纪的要严肃处理。责任要落实到人,对屡查屡犯的,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三要加强单位领导人的监督。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者,也是保障各项财会制度顺利实施的组织者,他们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如何,采取措施是否得力,直接决定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因此,单位领导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并督促会计和核算人员不断加强和改善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推动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4.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各个单位对会计基础工作优秀的会计人员及项目经管员应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一方面是物质奖励,如可以分年度来评选会计基础工作优秀奖,并对获得者给予实物的奖励;但也要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以评选出的优秀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实际会计资料作为其他会计人员学习的范例,以肯定会计基础工作优秀者的工作成果,从而也调动其他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激励同样也要有处罚,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行为,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5.提高其他部门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的一项综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计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好与坏、效果如何,不是单靠财务机构和会计人员就能完成的,需要单位各部门及上下密切配合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提高单位内部各部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取得单位领导的重视,得到单位领导的支持。其次我们财务人员自己要尽力拿出好的财务成果和建议,让领导和相关部门感觉到财务人员的重要性,感觉到我们的生产经营管理离不开财务。再次应该通过宣传,在基层核算单位管理者中树立起这样一种意识:懂得基本的财务知识并按财务规矩办事是一个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在目前的环境下,能否取得基层核算单位管理者的支持和配合,也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关键因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但同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细致扎实、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我们只有不断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化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骆静.浅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中国计提经济杂志社11年12期下.

[2]谢爱香.浅谈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J].当代经济,2010,(5).

[3]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