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记账教学范例

会计记账教学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1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增加,各个中职院校正不断扩大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但是,当前各中职院校在对会计专业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合班上课”和“大班实习”的教学现象,致使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另外,会计专业本身也需要涉及到较为广泛的专业知识,因此培养会计人才的途径变得较为复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路径,为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会计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一)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学习两年会计专业基础课和实训课,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事实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会计工作的局限性决定的,会计资料是企业的核心信息,不会轻易提供给他人查看,因此企业不可能安排实习生接触到核心的会计工作。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里面。在专业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技能实践进行加强,将学生践行能力增强。以最有效的方式掌握专业技能,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是最终的学习目标。为了能够和市场经济给出的考验和成长相符合,中等职业学院在进行会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这个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在设置的时候将会计务实设为其中的一个重点,在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结合对应的实践课程,循序渐进的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教育需要跟着市场前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才能对践行方面的教学进行改善,才能有指向性和有效的加强专业培育,使得实践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关中等职业学院当前进行实践教学里面出现的教学设施滞后、教学内容不先进等问题,我们一方面需要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制度进行强化亦或是更加重视实践和技能培训这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尽快将模拟实验室构建出来,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有所保障;而且在校外实训方面也要主动扩宽,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社会上训练,学校和企业之间要保持友好的合作,争取和企业之间达成长久平稳的合作。同时还要在学校和企业合作方面进行加强,使得理论能够和实际密切结合起来,真正是出于实际使用而学习。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到东西,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三)学历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从事会计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这和行业前进的走势是相符合的,也是能够激励和指引学生取得初级会计职称和中级会计职称。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对这点一定要重点考虑,在教育上采取学历证书和会计职称证书有机结合的方式。因为职称证书比较偏向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结合使用。不但能够将动手能力和专业知识提升,还能够在就业竞争里面增加优势,在以后就业涉及到人才竞争的时候更具优势。所以,学历证书结合从会计职称证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将学生从业渠道扩宽,对学校将符合社会需求的初级会计人才培养出来有很大的帮助。

三、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里的模拟会计实习培训基地只是不断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和社会服务没有联系起来。一般手工实验使用的实验室只是普通的老师使用,没有将企业里面真实的环节展现出来,例如银行部分、税务部分等。并且一般的教师不能顺应时展对财务流程进行更新。其次,没有充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虽然普通的会计实验室都有微机的存在,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数量很多的会计实验室进行实验没有结合会计软件。再次,会计实验室里面有非常明显的“重硬轻软”的情况。尽管说非常多高校已经百人规模的专业会计实验室构建出来,不过非常多实验室都比较关注硬件方面的构建,于软件和老师资质有所忽视,使得实验室的一些软件滞后老旧被废弃。肯定的是经费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非常多会计专业类的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实习锻炼,实习培训课程不够充分,并且非常多学生都渴望能够在实训课程上多加添设,如此学生实际动手的经验才会不断丰富,使得学生步入社会任职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适应,而且将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实训课程涵盖的有票据业务、账簿的能级等,不过这些内容非常的书面化,和现实情况脱轨,中职教育是和就业市场对接,需要从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层面着手,对教学目标、方式、内容等进行优化,和企业职位需求密切结合,在教学质量理念上进行改进,更好的设计教学系统。

(三)教学实施过程。围绕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现如今中等职业学院进行会计授课的主要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还是占据主导位置。老师讲课学生记录还是课程的主要形式,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其自主能动性不能完全得到激发,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得到较好的培育。教师还没有找到适合的过程性的评估方式,现如今老师大部分承认以往实施的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不能清楚的呈现,终结性评价需要结合过程性评价。不过过程性评价好像只是使用到学生单元测评上的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方式不够多样化。不能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体现出来。此外教学的时候没有充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现如今中职教授会计知识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过几乎都是围绕PPT进行。屏幕将黑板取而代之。不过现如今中职老师对新时期比较繁荣的网络环境中出现的非常多新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工具诸如微课等只是听说过,看到其他人使用过,或者竞赛中用一下,并没有真正普及教学之中。

四、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路径

(一)打造“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会计专业应从教师招聘、引进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三方面打造高素质创新型“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会计专任老师入驻企业,对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实时有所了解,从实际工作中积攒经验;老师加入到横向课题中,有助于企业将财务事务里面出现的问题解决,共同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共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站企业还能承担一定数量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在务实中,可以将进站教师分为脱产进站和不脱产进站两类,脱产进站教师脱产时间可定位半年,每次进站教师可为两人,由会计教研室专任教师轮换上岗。工作站还可以接受会计专业未进站教师到站实践锻炼,为他们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教学资源在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和建设。网络教学的优点是其形式各种各样,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等限制,更关键的是,依靠网络进行教学,能够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使得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位置。会计专业的老师通过网络途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能够使得学生在基础知识上更加牢固、对动手能力进行锻炼、使得专业思维能够更活泛。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存货清查实训软件”,克服学生不能到企业参加存货清查的难题。让每位学生都当会计,在软件中参与实训工作。在每个工作关键环节,让学生操作,选择判断。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到主动的“看”“思”“做”的转变。在每个关键节点,根据学生做的判断,系统里的“我”总会出现,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评价,提高教学效率。电子测试可以实现随机组卷,题目乱序,选项乱序。每位学生拿到的试卷都不一样且教师还能监管学生退出考试页面的情况。

(三)借助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处于“互联网+”的环境中,丰富的信息和资源给教育行业教学思维带来了更多样的可能。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对有关行业工作方式以及以后前进走势相适应,职业学校的会计老师依靠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使得在教学活动里学生占据主导位置,并且对教学手段进行丰富,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全方位对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进行训练,使其达到社会需求高品质的专业人才。

五、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基于会计专业本身就具有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能力培养途径复杂,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等特征,本文从当前会计专业教学保障体系中的实训、课程与教材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借助网络建设丰富的教学方式。为建立有效的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出谋划策,希望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早日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晓兰.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8):106-108.

[2]周满,吴鑫奇.浅议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73.

[3]林波.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4):92-93.

[4]张卫平.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8):79+81.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2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账实操;校企合作

高职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实现会计专业“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实践教学水平是衡量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实施的基础。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基于“双导师”制的会计专业校内真账实操实训基地的建设,以便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实践教学一直很难有大的突破,也是学界一直致力解决的重大难题。高职院校传统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本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大模块构成,校内实训主要是专项技能训练和分岗模拟训练,具体包括“会计基础”课程的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等仿真模拟训练,“企业会计”课程中各岗位业务核算的仿真模拟训练;“成本会计”课程成本计算培训、“税务会计”课程税务申报等模拟培训以及会计岗位模拟培训。校外培训主要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通过对上述实践教学的构成和具体操作的分析,认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实践教学以校内的课程模拟实训为主,仿真程度不够。一直以来,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主要在学校校内仿真实训室完成,由专业课教师在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或实习指导书的模拟业务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实训的单据一般是教材内置的单据,仿真程度不够,学生很难获得实际业务的真实体验,无法更好地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岗位,无法置身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灵活掌握处理异常业务的技巧。而校内实践的实训内容主要以财务会计核算类业务为主,即要求学生根据实训教材完成核算类业务,而管理会计类课程,如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虽然也要求有一定比例的实践课时,但课程实训由于缺乏仿真的环境,最终往往演变成了一个大作业的形式来实现。因此校内实践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二)校外实践岗位数量有限,对口率不高。由于在会计信息化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智能化的财务管理软件,节约了劳动力,使得各单位接受的实习生数量有限,且由于会计工作涉及企业的重要信息、商业秘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校外实习单位在接纳会计专业学生实习时有诸多顾虑,接受的会计实习生一般只能从事一些打杂或文员工作,很难真正安排到对口的实习岗位。通过对近三年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岗位分析,学生在会计相关岗位实习的比例仅为62.8%,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实训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具备理论和实践双重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缺乏。目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来担任,校外实践教学由企业专业人员辅助担任。校内专任教师来源主要两种:一部分老师是直接从“象牙塔”毕业而来,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另一部分老师从企业而来,但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改进,会计专业的发展也不断加快,他们经验和实践能力已跟不上现实的变化。校内专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没问题,但实践技能水平欠佳,缺乏实际岗位的处理技巧经验,应变能力指导上有所欠缺。辅助担任校外实践教学的企业师傅是从行业企业而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但往往教育教学能力较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将技能系统传授给学生,由于师资配备的缺陷,导致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基于以上实际情况,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2015年开始探索建立双导师制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真账实操实训基地,以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双导师”制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真账实操实训基地概况。考虑到记账公司服务对象覆盖面广,经济业务较为简单且针对性强的特点,结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由学校提供场地、师资及基本设备,事务所提供真实企业账务资料,负责并专门委派企业师傅全程参与指导学校的真账实操训练。学校和事务所共同制定真账实操相关管理制度,如操作流程、保密制度和考核制度等。实习的岗位包括会计、出纳、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等与会计紧密相连的实习岗位。通过“真账实操实训中心”,借助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校内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工作学习,进行生产性实操。把模拟实训变成“真账实训”,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缩短学生与企业的就业差距。

(二)真账实操实训基地具体运作。1.真账实操操作流程。由合作事务所师傅(企业导师)携带客户单据进入实训中心,企业导师协同校内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票据整理并记账,双导师对学生完成的记账结果(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由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与客户进行沟通并完成报税,最后由学生完成材料整理归档提交给企业导师验收入库。2.“双导师”制度的建设。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以江门市职业教育联合会为依托,探索建立“双向双岗轮动”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立了“互聘互兼,共建共享”机制。专任课教师每年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利用寒暑假时间),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实习指导,并融入工作站的所有事务,参与企业管理,逐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合作企业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深入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理论知识、最新的工作理念和最新的技术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系统的双导师培养,为真账实操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3.真账实操实训基地的运行。真账实操实训基地的运行主要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试点探索阶段(2015-2016年)2015年选择了江门资质较好的3个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共建了“真账实操实训中心”,尝试将记账工作引入学校,并进行了反复试点与实践。首先,2015年由学校会计协会组织学生参加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零散时间进行真账实操训练;第二步,2016年上半年从三年级的学生中挑选20多名优秀学生组成一个实验班,每周固定时间进行集中真账实操训练;第三步,2016年下半年选择一个毕业班,在第五学期开设《真账实操实习》课程进行真账实操训练。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在试点探索过程中,发现真账进课堂靠企业师傅一方带学生是不够的,需要专任老师的配合。为此,本专业先后派了多位老师进行“双向双岗位轮动”。通过互聘互兼,老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能胜任记账指导工作。第三阶段:形成模式阶段(2017年)经过三轮的试点探索,校企合作磨合成熟,为真账引入课堂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最后确定把“真账实操”融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保证全年记账不间断,在第五、第六学期分别开设《真账实操实习》《岗位综合实训》课程,两门课程承载不同的培养目标,《真账实操实习》课程主要让学生承担小规模纳税人的记账工作,培养学生记账入门技能。《岗位综合实训》课程主要让学生承担一般纳税人的记账工作,培养学生中小企业记账、报税等岗位能力。第四阶段:全面推开阶段(2017-2019年)“真账实操”项目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师傅和专业老师全程参与项目实施。为了保障整个工作的有序开展,制定了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工作流程和业务考核制度,还合作编写了《真账实操实习》和《岗位综合实训》两门课程标准,共同确定实操项目内容,制定实操考核办法和实操计划和完成进度表。课堂实操由企业师傅和专业老师共同指导,实行“双导师”授课,专业老师负责实操项目的统筹、理论知识的梳理等工作,企业师傅负责具体业务的处理技巧的解答、数据核实和数据维护等工作。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由企业师傅对学生完成的工作情况进行验收与评价并以此作为该课程考核成绩。2017-2019年,实训中心已引入200多家中小企业的实际账务,先后接受学校学生共400多人次的实习实训,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收入。达到了既能为学生参与实习搭建了真实环境平台,实现上岗零对接,又能为企业持续开展业务提供有力保证,把校企合作项目做扎实,实现合作双赢。真账实操实训基地经过5年的实际运行,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弥补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为会计专业的生产性实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真账实操实训基地建设的未来发展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双导师”的培养机制,建设实战型校内校外师资团队,以保障双导师制度的推行。真账实操实训基地的双导师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师傅组成,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建立健全了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搭建了“双向双岗轮动”企业教师工作站平台,建立了“互聘互兼,共建共享”机制。在前期探索阶段先后派了多位老师进行“双向双岗位轮动”,经过轮动的专业教师能较好地胜任真账实操实训的指导工作,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轮动的范围,做到“双向双岗轮动”全覆盖,促使专业教师进一步熟悉企业业务和流程,真正成为实战型教师。对于企业师傅,则应建立稳定的企业师傅人才库,进一步明确遴选的标准和考核标准,并定期进行适当的教育教学法培训,逐步提高企业师傅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二)依托真账实操实训基地,尝试独立承接中小企业的财务外包业务,并进行市场化运作。目前,真账实操实训基地的运作主要采用与事务所合作的方式,由事务所提供企业记账项目,并委派专业的师傅跟踪指导,学校根据事务所提供企业项目的类别,将小规模纳税人的记账工作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真账实操实习》课程,一般纳税人的记账工作对应《岗位综合实训》课程,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在真账实操实训中心完成记账、报税等相关业务操作。当前,在中小企业财务外包业务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可依托真账实操实训基地,尝试独立承接中小企业的财务外包业务,并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激发实训基地的活力,使其具备一定的造血功能,逐步实现日常收支的平衡。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入企业的运作模式,包括企业文化、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学生实训的环境达到与企业真实的环境100%吻合,实现在学校就能直接上岗,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燕峰.高职会计专业“记账工作室”模式的产教融合实践[J].江苏商论,2019(9).

[2]徐?.高职会计专业依托记账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6).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3

近年来,我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明显的标志就是在理论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开设了相应的实训课程。我校整个实训教学体系包括二年级下的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四年级上的财务会计单项实训、四年级下的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基础会计课程实训主要是原始凭证的认知,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及财务报表编制,通过简单经济业务操作了解会计工作流程。财务会计单项模拟实训是在基础会计实训基础上进行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单项实训,以财务会计理论教材中的各章节为实训单元,按授课进度分别组织实训。目的是解决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通过单项模拟实训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财务会计中涉及经济业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学习中的某些关键点和难点。最后的会计综合实训是将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实训,也是在单项模拟实训教学的基础上的复合实训。通过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月近200笔的经济业务,让学生根据实务回顾相关理论知识点,并完成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财务报表的全过程,从而对会计工作全貌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

二、任务驱动模式在财务会计单项实训中的应用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根据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准则指南编写的《新编财务会计实训》,课程与《初级会计实务》接轨。该课程以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为导向,完全按照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体系安排实训案例,给出常见业务的关键原始凭证,从资产、负债、所有制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到财务报告编制设计了十四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下又设置若干任务,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提出本次课的一个或几个任务,明确任务内容和要求。

2.理论知识回顾和总结:

教师针对任务涉及的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包括主要业务会计分录编制,由学生分组讨论后上黑板归纳主要会计分录,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于重要业务再辅之以理论练习题进行强化,帮助学生回顾财务会计相关理论知识。

3.实训实施:

结合实训任务,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1)原始凭证分析:

根据每个任务中涉及的原始凭证进行业务分析,由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派出代表分析业务处理思路:包括会计分录编制、相关金额的确定,处理的原因等。

(2)编制记账凭证:

根据经济业务数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记账凭证编制。通过填制有关记账凭证,使学生熟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并掌握常用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

(3)登记会计账簿:

根据每个任务中设计的重要账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相应总账或明细账。通过账簿的登记,使学生熟悉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和注意事项。由于是单项实训,每个任务比较单一,故暂不进行报表的编制。

(4)检查评估:

先由各组学生互换资料进行评分,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任务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如记账凭证分录是否正确、填写是否符合规范;会计账簿登记是否符合要求等。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记录结果:

将每次实训成绩予以记录,作为平时成绩登记在记分册中,最终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

三、总结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4

[关键词]科技环境;会计核算;会计教育

1前言

改革发展至今,我国经济发展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环境的变化,使得会计核算方式和核算工具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因如此,人们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也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及时更新会计核算教育的方式及内容,使会计教育能够与时代接轨,培养贴近时代和适应科技环境变化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的会计教育已经有近40年,虽已形成了完整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但是因为科技环境的变化,使得会计核算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会计核算教育却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被社会推着走。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思考如何将新的会计核算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因此,研究科技环境对会计核算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会计核算的内涵及会计教育的本质

2.1会计核算的内涵

会计核算,是企业针对自身的资金活动所展开的一项计量核算工作。在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不仅需要对资金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和汇总,还需要对其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科技环境的变革使得会计核算从传统的手工记账,转变为电算化,更加演变为现在的人工智能云平台。

2.2会计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而会计教育的本质在于以“育”为本,以“教”为过程,通过知识的传递,使受教者培养诚信、客观、公允的职业道德,能对资金运动做出会计核算,对企业运营做出合理分析和管理的过程。

3近40年会计核算教育方式的变革

文章通过对1978—2017年的会计核算教育的调查分析,可以把近40年会计核算教育方式的变革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手工记账阶段(1978—2000年)

我国会计核算教育方式在2000年前都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手工记账方式的流程是根据资金的运动,按照借贷记账法,手工登记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账簿,并汇总出具财务报表,整个环节均为手工处理,手工记账经常出现的抄写、计算错误,同时处理时效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3.2电算化阶段———金蝶K3、用友T3(2000—2008年)

会计核算教育方式在2000年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核算方式从原来的手工记账转为电脑记账,金蝶K3和用友T3的出现,使得会计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和准确,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强度降低,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迫使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推动会计核算方式、核算理念、核算观念的创新和更新。

3.3新电算化阶段———用友U8、U9、ERP管理系统(2009—2017年)

新电算化阶段的出现,把电脑记账的含义上升了一个层次,会计核算不再是单纯的账务处理,特别是ERP软件的出现,使得会计核算转变为从企业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及资金资产管理的完整的体系,使得会计核算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综合上述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目前会计核算教育已经转变为完整、灵活多变的体系,但是通过对社会上各类企业的调查发现,会计核算方式已经不仅仅是U8、ERP系统,目前企业用到的系统还有另外两个阶段。

3.4云平台阶段———金蝶K3Cloud、用友U8Cloud

金蝶K3Cloud、用友U8Cloud简称金蝶云和用友云,分别是建立在SAP和NC基础上的优化,配合对应的报销App软件,自动生成凭证;云平台的出现,解决了企业需要多维度核算的需求,使得核算更加全面和方便,让企业、财务、业务、银行、金融一体化集中管控。

3.5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

2016年,德勤宣布联手KiraSystems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这使得会计核算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不再是单纯的核算,也不再是现实中的人操作电脑进行全面核算,而是利用机器人对数据、文本信息进行24小时进行读取和分析;财务工作领域引入人工智,能解决手工操作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大大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还能够快速响应企业业务的变化和扩展,使之真正能达到100%全覆盖。从上述调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科技环境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会计核算方式已经发生改变,这对于会计核算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目前的会计核算教育还停留在单纯的核算程度,虽然引入ERP系统,但是财务还是停留在做账及简单的数据处理。

4科技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科技环境的变化使得会计核算教育工作虽仍是以传统的核算模式为基础,但却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化,如技术与会计的结合,可实现实时的数据与资源共享,从而切实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

4.1提高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科技的高速发展,科技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转变为计算机核算,在全面信息化的当代,会计信息制作者的各部门必须与科技有效的结合,才能实现各方面的共享。此外,科技革新后,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给信息使用者,极大地提高了对会计核算的时效性。

4.2促使会计核算的灵活性

传统的会计核算对时间和地点有严格的要求,也无法满足随机操作。科技的日新月异让会计核算的灵活性加大,除传统的核算方式之外,可以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核算,还可以随时抽取信息使用者想要的数据或者分子公司报表,便于信息使用者读取。

4.3增加了会计核算的范围

传统会计核算的范围较窄,数据量相对比较少,但是科技环境变化使得信息使用者对于信息内容要求相应提高,对于信息的范围及广度加大。传统的会计核算停留在数据表面的简单处理,核算范围也不够。科技环境变化后,核算范围也相应拓宽,同时核算内容也相应增多,包括核算指标、核算力度、核算维度等;如此,会计核算模式由传统的记账模式转为当前的共享模式,抓取数据的便利,更有利于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高要求。

4.4科技环境变化使会计核算深度加深

过去的会计核算方式一次性只能核算某一个维度的数据,不能一次整体核算,科技的变化带来的整体核算,使得财务工作效率更高,核算更加全面。除此之外,核算要求也随着科技变化越来越严格,核算深度在原有的核算方式基础上也大大增加,使得信息更加具有整体性和便利性。

4.5增加会计核算的创新性

现有的核算模式,是对传统会计核算的极大创新,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记账、登账、对账和出具报表,更强调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性,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的出现,解放了重复的工种,让财务工作上升一个层次,对财务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性极大增强。

5关于会计核算教育的思考

基于成本等相关因素考虑,目前高校的会计核算教育还停留在第三阶段,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较大,这对高校培养出人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会计核算方式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了收益,这就使得会计教育的改革非常迫切。面对目前科技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核算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作为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高校,更应该适应当前的核算方式,教育方式不能再单一化,针对会计核算教育需要从以下这几点思考。

5.1高校方面

5.1.1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结合会计行业的具体状况,合理设计会计教学的目标,然后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内容。改变过去的只传授财务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接受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管理、业务、IT等方面的知识,以此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等加以培养,使其达到相应的水平,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高校方面还应联合市场的发展状况,准确掌握市场的变化,再结合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设定会计教学的目标。

5.1.2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目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进化为云平台或是更高的人工智能,就需要高校教育改革时引入最新的核算理念和核算模式,使教育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也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够无缝连接。此外,高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不仅是扎实的财会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供产销完整链条的掌握,让企业、财务、业务、银行、金融一体化集中管控,让财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记账和出报表,上升到高层次的分析和管理。

5.1.3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模拟企业实训平台

传统的教学实训平台,针对的都是单一企业的核算,这种核算方式下,学生接受到的核算方式是固定的单一化的,不够灵活,同时这种模式下的操作仅限于财务核算,但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是财务核算,更需要在新思维和新思想下的全面核算;现有条件下,学生只能反复练习管理账套、填制凭证、处理报表等简单的操作。随着科技的发展,简单的会计操作如填制凭证,记账等都下放,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核算,而是管理企业整体的会计业务流程及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5.1.4传递新思路,让学生转变过去的思维方式

过去传统的会计核算教育模式,只能让学生处理的核算内容是:账套设定、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出具报表,新的核算模式的出现,使得学生需要改变过去侧重会计技能想法,还需要良好的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多岗位的适应能力等。因此,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还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是这种注重学术交流。高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积极邀请财会学术方面的专家为学生开办学术讲座,主要用于分享财会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学生解答实际问题和疑惑。同时,还可以邀请用人单位来与学生交流心得,传输最新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同时也促进高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事业的推进。

5.2教师方面

为合理设置会计教学的目标,应转变管理人员教师的思维模式,秉持一切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然后,考虑到会计教学的特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的比重,从而侧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更加强调对最新核算方式和理念的传播,使学生的知识层面能够跟上科技的发展,在选择制定会计专业教材过程中,可加入一些会计工作中会接触的最新内容,确保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会计专业教师需在日常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并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会计教学方面的新思想和新内容,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账务处理,在实践教学方面,更加强调把企业、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能意识到当前的核算方式已转变为管理核算方式。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企业从供产销完整的业务链条及数据,让学生针对已有材料对该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及日常的营运管理,并且还要根据已做的分析报告作出相应的决策。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学习,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就时下的社会经济财务会计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质量学习氛围,还可以提高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高校也要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会计相关资料数据以便学生扩宽视野,让学生可以学到最新的财会知识。

6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是一个极具实践性和时效性的学科,会计教育更应该跟上科技环境的变更,通过对会计教育的本质及最新会计核算方式的研究发现,科技环境的变化带来新鲜力量,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带来相应的压力,促使高校在压力之下并发动力,加快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陈红平,宋长华.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J].财经界(学术版),2018(7).

[2]李慧琼.信息化对企业事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全国流通经济,2017(6).

[3]涂伟.人工智能在会计核算与监督中的信息化应用分析[J].金融经济,2018(7).

[4]刘叶子,裴潇,吴杰.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教育变革[J].时代金融,2017(3).

[5]李颖,朱久霞.大数据背景下的云会计研究[J].商业会计,2017(8).

[6]刘鸿.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现状探讨[J].财会研究,2013(32).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基础会计教学;实践探索

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被许多教师应用和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的尝试和推广,是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性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法应该满足如下条件:1.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所设置的项目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或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有独立进行工作计划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3.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4.学生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5.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学习方法。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存在不足,项目教学法有许多优势,适用于基础会计教学。

1.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1)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例如,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实际相当于两门课程,教师一般先讲授理论部分,然后讲授实践部分,等于把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拆分,使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从而影响了会计教学效果。(2)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意识。在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独立学习,学生之间缺乏配合和协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2.项目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基础会计教学的不足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具有如下优势:(1)实施项目教学法,能够把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整合。实施项目教学法,把会计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要完成项目时,教师一般引导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利用理论知识去完成实践项目,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会计方法。(2)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制定计划、实施项目、完成项目和评价成果,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放松地投入到会计学习中,激发其学习兴趣。(3)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完成项目任务,让每一个小组分工协作,利用集体智慧探究问题。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启迪、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增强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协作能力。

3.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基础会计教学

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把基础会计课程设置为会计要素、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分成几个任务,如“记账凭证填制”这一项目可分成两个任务,任务一是“了解记账凭证的概念和填制方法”,任务二是“完成企业记账凭证填制”。然后,教师设置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制定计划、实施项目、展示和评价成果。

三、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笔者结合基础会计课程中的“记账凭证填制”这一项目,介绍项目教学法的使用过程。

1.确定项目任务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师要精心设计项目。一是项目的目标性。教师在学习目标的框架下,把总目标细分成适量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分为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二是分散重点和难点。教师设计项目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因素,分散重点和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系统地掌握重点和难点。三是适应学习对象。在确定项目时,教师要让学生对项目任务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同时,设立的难度不能太大,让学生完成项目所用的时间适当,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否则不利于项目教学的实施。如“记账凭证填制”项目确定任务一的学习目标时,设置记账凭证类别、格式、内容、编制要求、填制方法和审核6个小任务,把专用凭证的格式与编制、通用凭证的格式与填制、记账凭证的审核三个重点分散在不同环节中,分散学生阶段操作的压力。

2.实施项目成果

确定了项目任务后,要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书面项目指导书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分析项目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制定本小组的项目行动计划,确定工作的目的、步骤和方法。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后,教师要组织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实施计划和完成项目成果。在学生实施计划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恰当的组织、指导和启发。对于“记账凭证填制”这一项目,在实施任务二的过程中,教师组织每一组学生,结合企业的真实案例,共同制定某企业某月记账凭证填制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目的、步骤和方法,然后实施计划和完成项目成果。教师要组织每一组学生开展探究、合作,阅读教材中记账凭证的概念和方法,编写某企业某月适当、合理的经济业务,然后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组内进行会计岗位的角色互换,最终集体完成项目任务。

3.展示项目成果

项目任务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在班内举行项目成果展示会,运用课件、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展示各小组的实物和图片,对各小组的项目任务书和所填制的记账凭证等实物进行集体观摩,对项目成果进行面对面的网络互动式的交流分享,由小组组长提交小组总结。同时,教师组织各小组组长面向全体同学进行总结汇报,汇报该小组实施项目任务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评价项目成果

每个小组展示成果和完成汇报以后,教师要和学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由学生个人、项目小组和教师分别进行评价。项目的评价内容一方面是对计划合理性、计划实施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小组的角色扮演、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评价成果,教师既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收获,又要让学生查找自己的不足。通过“记账凭证填制”项目的评价,使学生既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又熟知项目实施的环节和过程,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能够把基础会计课程中理论和实操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杨枫.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4]魏梦莹.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6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

区块链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依赖于信息系统的金融行业是一次较大的挑战和机遇,全球各大金融机构近年来都大力投资于区块链并在这一领域做出新布局,自2016年起,国际上共有约14家商业银行不同程度涉足25个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国内目前涉足区块链范围最广的中国银行部署了6种区块链应用场景,并在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负债业务和非银行业务四类业务上应用区块链技术[1]。为了应对区块链技术对金融行业的业务和财务处理造成的影响,各金融机构短期内需要积极参与、抓住机遇、跟紧形势、适时制定应对策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更需要勇于改革、能快速适应技术发展的优秀人才[2],基于此,对人才培养,尤其是《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区块链技术及其特征

区块链技术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采用点对点传输、数据分布存储、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创设节点等计算机技术,构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新型信任机制应用模式,它是一种以区块为基本单位的链状数据式结构[3]。区块链技术基于块链式的数据生成、存储和验证模式以及密码学加持的数据访问和传输模式是网络科学、数学、密码学等多种技术在互联网上整合的呈现[4]。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底层计算机分布式账簿,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云,区块链信息服务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和应用程序等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5]。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区块链技术用途的标准性,可以提供更准确、更安全的会计信息,促进会计信息开放共享,同时,对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管理、会计监督等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区块链技术独特的块链式数据存储结构,不但有利于财务数据的保存与检验;更有利于会计信息安全。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传统会计记账均是围绕某一会计主体进行,称为中心化记账模式,会计信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账中心机构的信用机制。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是分布式记账模式,它不依赖于某一集中的管理体系,是按照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在统一的规则下进行数据共享,其信任机制依赖于加密技术和集体维护规则。单一参与机构对账本均无支配权,从而使得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整合效率更高,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效果[6]。

(二)加密保护以“去信任化”。区块链技术依赖密码学的加密技术让数据更加安全,对数据安全的保障不再依赖于国家或某中心权威机构的信用背书,而是利用区块链内部的执行规则和节点数字签名等技术来取代传统的信任方式,加密技术是“去信任化”的保证。而且,会计账册、会计记录等会计信息存放在区块链上,其安全等级也有大幅的提高。

(三)分布存储、不可篡改。区块链技术中密码学加密技术让数据更加安全的同时,分布式存储方式让数据更加的公开透明,使数据信息在使用者间可以共享,加之,每个节点的独立性,导致单个节点的篡改是不被其他节点承认的、是无效的,也避免了信息丢失的风险,从而保障区块链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和真实完整性,极大降低了数据安全隐患。

二、《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区块链技术日益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国内外有多所知名高校已开展区块链相关课程教学,其分布式记账模式对会计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将日益深入,在金融企业会计教学中引入区块链技术是大势所趋,区块链技术教育将成为各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国内高校势必发展创建区块链实验室或区块链学院,开设区块链课程,浙江大学于2018年5月成立区块链研究中心并于同年9月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预示着将有更多的高校把区块链技术和相关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在金融会计课程中引入区块链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

(一)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发生了极大地改变,金融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也要积极探索、不断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区块链技术为《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各高校在《金融企业会计》教学中应积极探索行业应用前沿,布局金融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抢占行业会计人才培养先机。

(二)强化专业课纵深发展,增强专业培养实力。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对《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专业纵深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高校应强化该课程的纵深发展,引入新知识,拓展专业内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师专业课能力提升,增强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实力,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已有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中融合区块链知识,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加入区块链技术,培养复合技能型专业人才是会计类专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学生就业范围。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渗透到数据存储、电子商务、财务管理、证券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各领域,分布式记账模式在会计类课程中的应用契合度较高。培养学生的“区块链+金融会计”的专业能力,可以极大拓展学生在各类金融机构的就业范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企业会计》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区块链技术中的分布式账本是一个存在于各个参与节点的、具有透明共享特征、可以实时更新的信息库,它记录了各参与节点间的各种信息交易,其优势在于共享性,从而可以减少账本访问的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由于系统协议的存在,可以保证账簿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安全,也可以使账簿信息被更可靠、高效的创建、存储和传播。

(一)区块链技术使金融会计教学内容更科学。基于区块链技术,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人机协同操作模型。第一,区块链技术改变了金融会计教学中的业务处理规则。人机协同模式使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被固化,业务人员不能修改和调整财务数据,并需要具备较高的会计数据和财务资源管理能力;第二,区块链技术使金融企业的数据采集点标准化、规范化。分布式记账的特点就是数据分布存储,金融会计业务流程被重新设计和梳理,数据间自动交流,金融会计核算程序和监督过程得到整合,以确保进入区块链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第三,区块链技术中的时间戳和非对称加密等技术使金融企业财务数据的访问和传输更安全。区块链技术不但具有不可篡改性,而且还可以创建私有链,通过授权密钥对金融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加密权限设置,即使数据存储非常分散,也可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同时,区块链利用比特币作为激励吸引全网参与记账,利用统一的电子交易和记账凭证标准和规则,使记账错误和漏记风险降到最低。

(二)区块链技术提高了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实时核算能力。传统金融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中,人工操作涉及范围较广,风险较高,金融会计信息自动化程度略低,共享机制差,而且财务信息不完全公开,会形成数据孤岛,存在金融活动和会计事项发生时间与金融会计账务处理时间脱节现象。区块链主张建立分布式账簿联盟,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加持的实时记账、实时对账平账、实时审核监督,使金融会计核算流程面临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金融会计信息共享机制使金融交易更透明、更开放、更容易达成共识,分布式记账使金融会计账簿很难作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时核算能力。

(三)区块链技术优化了金融会计工作方式。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完成传统金融会计核算流程和传统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新的业务综合平台的对接,对金融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工作会自动完成,尽量避免同类金融会计信息的重复低效记录,在核算、审核、监督等环节节省大量人工,而且区块链技术中账本数据记录按需而定,降低记账错误风险。在审计环节,审计人员可通过对金融机构账簿实时监控获取完整真实的审计证据链,审计工作将向全自动化发展,审计效率将得到极大提高。一旦区块链技术更加成熟,网络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空间能够满足区块链的技术发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会计领域会更好地发挥其分布式记账、去信任化和去中心化等优秀性能。

四、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企业会计》教学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上应体现“教、学、练、测、评”五个维度的设计。引入区块链知识升级《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内容创新、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内容改革:第一步:教学大纲重建,剔除过时章节、找出需要融合区块链知识的模块;第二步:探索区块链融入教学方案的途径,做到无缝对接;第三步: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相关专业深度。教学环节具体操作上,可以从“教、学、练、测、评”五个维度推进,提升整体教学能力。教——是指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实训指导等教学手段完成知识传授,布置阶段性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教学相长;学——是指学生利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习资源(学习视频、教学PPT、知识导图等)自主学习,分步骤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一方面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平台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加深学生对金融企业会计知识的掌握宽度和深度;测——是指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完成后,安排学生进行综合测试,通过测试一方面巩固相关知识,使所学更扎实,另一方面测试前期教学效果;评——是指在教学任务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学习心得等方式提炼学生在《金融企业会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会,一方面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思考学习感悟、提升专业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待改进。从五个维度将区块链技术引入《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内容中,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宽度、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也可以拓展高校的专业培养渠道,提升高校的专业培养能力和知名度。

(二)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模块优化。引入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平台要集理论性、应用性、实操性和体验感于一体,尽可能实现场景仿真模拟,利用金融会计实际案例,通过角色分工、任务分组、流程把控等方式,一方面加强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贯穿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财务思维和专业能力,力争通过实践平台的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扎实领悟,培养思维活跃、创新性强,既懂金融业务又懂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金融会计实践教学中引入区块链技术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实践平台设计上,应注重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和操作平台的吸引度。可以通过游戏设置、场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快速理解区块链的含义、掌握金融企业会计中区块链的基本架构,通过对中心化记账模式和去中心化记账模式的比较,使学生清晰、快速理解区块链在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原理和业务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紧跟金融会计行业的创新步伐、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7

关键词:试验原则;流程原则;挖坑设陷

本科生的会计信息化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初始化工作,理解会计业务的信息化处理流程,并能够分析各系统的初始设置跟业务处理之间的关系。但是目前学生在做实验时,只会针对书上所列操作步骤按部就班进行,不明白其内在关系,对实践中出现的错误不知如何更正。基于此,可以在知识点的操作中设立一些“陷阱”,让学生通过破解“陷阱”,达到实验目的。下面以总账系统为例,对会计信息化实验进行“陷阱”设计。

1 会计信息化实验原则

对于会计信息化实验的教学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集成原则、流程原则、试验原则。集成原则是指在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资料是一个公司的不同业务资料,所用的软件是基于ERP系统的集成软件,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信息化软件的集成性。比如,让大家练习在一个系统中做的初始设置,在其他系统也可以应用。流程性原则是指会计软件是由一系列半结构化的程序所组成,有些操作不分先后顺序,但大部分的操作是有先后顺序之分,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流程性,那么相对应的,如果对有些操作进行修改时,就要反向逐一撤销后续相关操作。试验原则是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胆试验,不仅要正确操作,而且还要做一定的错误操作尝试。实际上,会计信息化实验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出错的平台,如果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案例的操作,其实验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实验过程中本身就允许错误的出现,关键是如何纠正错误,只有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流程和数据关系。

2 陷阱设计

在以往实验过程中,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是比较容易出错,并且不好检查出来,往往是在做资产负债表时发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才想起去倒退修改错误,在修改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确数据之间的关系,很好地掌握如何修改类似问题。

2.1 操作员权限的设置。在总账系统中故意只设一个操作员,那么有些细心的学生在做权限设置时可能就看出来不合理之处,而有些学生在做完凭证后,进行凭证出纳签字或审核时,系统会提示相关操作不能为同一人,然后再告诉其增加操作员,这样可以让其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统中的职责分离。

2.2 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设置是指将单位会计核算中使用的科目逐一按要求在系统中进行描述,并将科目设置的结果保存在科目余额及发生额文件中的过程。会计科目设置的主要内容包括科目代码、科目名称、科目类型、科目性质、账页格式、辅助核算等。对于设置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在录入期初余额或录入凭证时,弹出辅助核算框,要求输入核算信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辅助核算的实现过程,所以对一些应挂有辅助核算的科目故意遗漏几个,比如应收账款不挂“客户往来”属性,那么学生在后面输入“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时,就会像其他未挂辅助属性的科目一样直接输入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明细账就没办法输入,并且,以后与应收账款有关的日常业务处理也不能在应收款系统里进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辅助属性的含义和各个子系统中的受控科目。

2.3 期初余额的输入。期初数据录入是指将所有科目的年初余额和启用会计期间月份前几个月的发生额或累计发生额等数据输入到系统中,以保持会计数据的连续性。不同的会计科目属性其录入的期初数据方式是不同的,没有设置辅助核算的科目可以直接录入期初余额,设置辅助核算科目的科目期初余额是由辅助账的期初明细数据汇总生成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对一些应挂有辅助核算的科目期初余额故意给错误数据,比如其他应收款金额不对,那么学生在后面进行期初余额试算平衡时,就会提示试算不平衡,然后让学生根据会计科目之间的钩稽关系找到错误的数据,并进行修改,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复习各类科目的钩稽关系,还可以通过数据的修改,明白科目总账和明细账的关系。

2.4 凭证录入。记账凭证管理是总账系统的核心功能,即总账系统是以记账凭证据为起点或原始的数据,包括手工直接录入的凭证和其他管理系统机制派生的凭证。无论何种方式产生的记账凭证都需要进行审核、记账和结账。在总账系统中,让学生准确地练习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要求数据的准确性,该部分实验比较重要的就是凭证生成、审核、记账、结账,以及“三反”即“反结账、反记账、反审核”功能的练习。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故意给学生一张错误的凭证,然后在结账时告诉大家要修改某张凭证,那么就需要学生利用“三反”功能进行修改,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三反”功能。

2.5 银行对账。银行对账是系统对某一对账科目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每笔业务进行核对,对于核对上的业务系统自动加注核对标记,未核对上的业务作为未达账,据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在实验中,我们会故意让一些银行存款类凭证在未记账的情况下进行银行对账,那么银行对账的结果肯定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为空白,这样可以让学生反思是什么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日记账产生的依据是什么。

2.6 一组相关凭证的生成。一组相关凭证是指一个凭证的生成数据跟另一个凭证中的某个科目数据有关,并且该数据是取自于科目余额及发生额文件中该科目的最新数据。在总账系统中,只有记账凭证记账以后才能更新对应科目的期末余额和发生额,那么对一组相关凭证必须是必须按顺序依次进行转账生成、审核、记账,否则生成的转账凭证中的数据可能不准确。比如以下几个分录:“借:银行存款50000元;贷:短期借款50000”“借:财务费用,取对方科目计算结果;贷:应付利息,短期借款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0.15%”;“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些记账凭证可以说是一组相关凭证。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在这几个分录生成时,不提醒学生在生成每张凭证后要进行审核、记账,结果会有一些学生最后凭证的数据是错误的,然后让学生总结问题在哪里,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统下记账的含义。

3 解决思路

学生在修改对应的陷阱所带来的错误结果时,应坚持流程性原则,反向逐一撤销后续相关操作进行修改,对应的修改思路如下。

3.1 操作员权限的设置。这个错误结果的修改相对比较简单,因为这是系统最初始的设置,进行修改时,只需要去“权限设置”里增加上出纳人员、审核人员和记账人员,其中审核人员和记账人员可以为同一人。

3.2 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的设置错误的修改分两种情况:第一种,该科目未输入期初余额,这时只需要把对应科目的科目属性进行补充修改就可以。第二种,该科目的期初余额已经输入,那么进行修改时,就要反向逐一撤销操作。首先,在期初余额表中删除该科目的期初余额,然后,补充修改该科目的信息。

3.3 期初余额的输入。期初余额输入的错误修改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错误的金额影响到了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未通过,也就意味着后期生成的凭证还没有记账,那么可以直接对期初余额进行修改即可。第二种,错误的金额并没有影响到试算平衡,并且本期已经有日常凭证生成、审核、记账,那么修改时,就需要反向逐一撤销操作。首先,在总账系统中取消所有凭证的记账处理;然后,再修改对应的错误期初余额。

3.4 凭证录入。在结账以后提示学生某个凭证有误,在进行修改时,首先,要取消结账处理;然后,取消所有凭证的记账处理;再次,取消错误凭证的审核;最后,修改该凭证,如果该凭证还有一些相关凭证,那么该凭证修改成功,审核、记账后,还要取消相关凭证的审核,并进行修改。

3.5 银行对账。如果银行对账中银行存款日记账没出来,要检查本期有无对应的银行存款凭证生成,在有凭证的情况下,对凭证进行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即可。

3.6 一组相关凭证的生成。一组相关凭证数据出错进行修改时,首先,删除第一张以外的其他记账凭证;然后,对第一张凭证,比如“借:银行存款50000元;贷:短期借款50000”,进行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处理;接下来,生成第二张凭证“借:财务费用,取对方科目计算结果;贷:应付利息,短期借款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0.15%”,并进行审核、记账;以此类推,分别生成第三张凭证,并审核、记账,再生成第四张凭证,并审核、记账。

参考文献

[1]杨定泉.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2]王玫.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王海林.管理会计信息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会计记账教学范文8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设计

一、中级财务会计实践课程的作用

中级财务会计实践课程主要是配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是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相配套和衔接的一门会计实务操作课程,它通过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学习者提供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会计工作有自身特定的流程、工作材料和信息传达工具,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规范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讲授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必须辅以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问题,通过进行操作演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培养出“会操作、做得好”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一)教学方式和手段过时

由于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缺乏,某些学校财务会计实践课就是购买些单证,让学生阅读实训教材,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完成凭证制做、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会计核算工作,最后将凭证装订成册作为实训成果。这样的实践过程完全是账务的手工操作,没有和现代企业的财务电算化工作相匹配,与实际工作脱节。这样的实训方式不能全方位体现企业整体业务流程,不能反映会计管理工作与其他业务部门及企业外部单位的相互联系,只能孤立地训练会计岗工作。实训教学方式和手段陈旧,会影响学生对实践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材更新慢,质量不高

多数高校订购的实训教材内容滞后于会计实务改革,教学内容和财务会计实际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距。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后,主教材修订,配套的实践用书修订往往延迟甚至不做修订。使用这样的实践教材,增加教师授课的工作量,引起学生操作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实践效果较差。有的会计实践教材,作者并未进行实地调研,而是编造虚假财务资料,缺乏客观依据,业务发生的合理性、数据准确性与现实经济业务有差距。有的实践教材是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会计资料照搬,缺乏设计无代表性。使用这样的实践教材,学生不能了解企业的真实业务,达不到实践课教学目标。

三、中级财务会计集中实践环节教学设计

(一)时间安排

我校中级财务会计实践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第17周和18周的集中实践教学阶段,共32课时,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这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对会计核算工作整体流程有了基本认识;进行了原始凭证填制实训、记账凭证填制实训,对会计实务初期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工作有了直接认识。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已获取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设计,切忌内容重复、浅显、与实际脱节。

(二)实践项目设计

中级财务会计集中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为账簿编制实训、报表编制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实践所用日常经济业务资料最好沿用原始凭证填制实训、记账凭证填制实训这两个实践课程的材料,一来使实践课程形成体系,二来节省实践过程处理基本业务的时间,学生有更多课时体验新项目。如果不沿用原有实践资料,则应选择与原实践材料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作为此次实践的对象资料,避免简单重复处理基本数据。不沿用原有实践材料,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的基本工作,可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不占用实践课时;或者对实践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分角色共同完成凭证填制与审核工作,这样能大大缩短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使用的课时。

(三)实践项目具体内容设计

1.账簿编制实训

账簿编制实训包括建账、登账、对账与结账四个实训项目。(1)建账实训内容:根据对象企业某时间段的会计科目及期初余额的会计科目信息、期初数据信息和账簿类型信息,进行建账工作,包括填写账簿启用及交接表和登记期初数。账簿类型有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应交?值税明细账、三栏式明细账。(2)登账实训内容:登账工作包括登记明细账、登记日记账、登记T形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以及编制试算平衡表。(3)对账与结账实训内容:对账,在登记完账簿后,应做好账证核对(明细账跟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核对、T形账跟记账凭证核对)和账账核对(明细账与总分类账核对、日记账与总分类账核对)。如果发现错误,要及时更正错误。结账,核对完相关的账簿后,应对所有账簿进行结账。对所有明细账和日记账,都要求结出“本月合计”和“本年累计”数;所有账簿都应做结账的画线处理。

2.报表编制实训

报表编制是会计循环的最后步骤,需要对账簿和凭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填报,初学者往往不得要领,难以完成任务,故应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财务报告编制。通过这项实训可以使学生理解报表数据从何而来,三种报表具体的编制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报表编制实训包括企业三张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按月编制,实践学员根据上期资产负债表、本期总分类账、明细账和试算平衡表编制本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按月编制,实训学员根据科目汇总表(或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编制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按现金流项目分别填制,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总账和明细账获取相关数据。

3.会计电算化实训

会计电算化实训包括系统管理与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和结账、报表处理基本操作、工资核算的基本操作、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操作。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认识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为后续课程会计信息系统做衔接。

(四)手工处理与电算化相结合设计

手工会计核算实践,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账为何物,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重点练习系统初始化和账务处理程序,可使学生进一步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比较中,更好地体会会计数据处理和程序处理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掌握如何做账。

(五)实践工作小组设计

中级财务会计集中实践共32个课时,具体安排是账簿编制实训10课时、报表编制实训10课时、会计电算化实训12课时。本次实践采用的日常业务资料涉及企业一个月方方面面的资料100笔以上,再加上期末结账工作,一人多岗实训在规定的学时内无法完成,因此必须采取多人合作的小组实践形式,每小组3-4人。岗位设置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按财务工作流程设置制证岗位、审核岗位、记账岗位等;按工作任务设置职工薪酬岗位、固定资产岗位、往来核算岗位等。实践过程采用一人一岗的形式分工合作,手工实训部分和电算化实训部分可更换角色。

(六)评价考核设计

实践总分100分,其中小组实践成果50分,个人实践工作30分,个人实践过程20分。这样的评分标准要求学生既重视小组集体工作,也要关注自我工作成绩和表现,杜绝出人不出力的现象。集中实践成果主要有填制完毕的各种账册、编制好的报表、设置录入完毕的电算化账,这些成果为小组共同工作成果,评价方式为分类排序,排在第一的100分,每后一位减2分,3类成绩相加除以3再乘以50%为实践成果分,每位小组成员实践成果分相同。个人在小组中担任某个岗位工作,工作效果由其他小组内成员共同打分,满分为100分,小组其他成员给分的平均数乘以30%为个人实践工作分。个人实践过程20分,包括平时考勤,实践课堂参与度等,由指导教师给分。以上三部分成绩相加为该生中级财务会计集中实践课程最后得分。

【参考文献】

[1]张红梅.财务会计实训教学问题与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8):253-254.

[2]李倩.ERP实践课程教学环节设计[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11):37-41.

[3]董静.会计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结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9):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