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范例6篇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创业;互联网技术

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商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平台,面对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的现实,以及就业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网络创业给予了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新机会。大学生在校园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应用技巧与经验,具备网络创业的一般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资金少、货源不稳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人力支持不足、管理营销经验薄弱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因此,探究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下存在的网络创业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对于指导大学生成功实现网络创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

为深入透彻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自身因素、创业平台及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资金及盈利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自身因素来看,大专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分别约为60%,35%和5%,这其中有约70%接受过经济管理方向内容的教学;从大学生网络创业平台及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来看,80%的学生选择淘宝网,其余少部分选择百度等其他网络平台,仅约有10%的学生选择通过自己创建网站的形式创业,而无论哪一平台学生多选择服饰类产品,并以线下批发商供货为主要拿货渠道;从大学生网络创业资金及盈利来看,约75%的创业者创业资金在1 000元以内,而这部分创业者的月均销售额也一般不会高于1 000元,盈利情况与销售额基本一致。

2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特点及主要形式

2.1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特点

(1)网络创业门槛较低。大学生网络创业在资金、经验、人员、风险等方面的限制条件相对较少,硬件设施上通常是只需一台服务器和一个后台支持的数据库,软件方面则是要求创业者热爱网络、熟悉网络,并能够正确认识与应用网络。只要具备这些简单的条件,大学生就可以开展网络创业,将自身独特的经营理念、思维和营销策略应用于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创业梦想。

(2)网络创业的多元化选择。大学生在接受校园教育的同时,也处在一个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网络创业环境中,拥有不同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为网络创业提供不同的思路,在这种环境中使大学生网络创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无论是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还是在创业产品推广与服务方式方面,都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征,特别是在经营方式方面,大学生网络创业包含了创办网站、网上开店和网上自由职业活动等多元化形式。因此,网络创业以其鲜明的自主性,以及时间、地点选择的灵活性特征,受到大学生创业者的普遍认可,并使大学生网络创业呈现出多元化选择局面。

(3)网络创业前景广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电子商务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都超过了30%。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前提下,网络购物与消费以其便捷性、快速性等特征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近些年网络渗透范围开始从低龄群体向中高龄群体发展。由此可见,互联网发展潜力巨大,网络创业前景十分广阔。

2.2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形式

(1)网上开店。网上开店由于所需成本及技术条件要求较低,近年来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大学生只需根据网络平台注册要求,录入相关信息并交付一定比例押金便可成功开店,如淘宝店铺。大学生在网络创业期间,可随时随地地更新店铺产品,与买家协商价格等,这种创业形式风险小、易操作、存活率高,尤其适合缺乏丰富商业运作经验的大学生创业者。

(2)网上自由职业。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知识水平较高,且易于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这就为大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创业奠定了基础。据调查可知,很多大学生选择做网络自由职业者,如担任兼职网络编辑、网络撰稿人等。网上自由职业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工作地点的限制,使大学生可以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实现创业理想。但其缺点是收益相对较少,并不能将其作为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仅可作为其实现网络创业梦想的踏板。

(3)创办网站。创办网站的y度相对较大,要求创业者既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创业资金和人才等,能够通过自己及团队合伙人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办网规模、模式和类型。因此,大学生切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网络创业。目前,比较成功的几种创办网站的网络创业模式包括BBS论坛、博客和威客网站的创建等。大学生在网络创业过程中可以此为鉴,抛砖引玉,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实现创业理想。

3 当前大学生网络创业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网络创业资金不足

据调查可知,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中,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这部分学生的创业资金来自家庭供给的生活费和学费,加之一些家长的溺爱,不愿让大学生过早接触社会,或者是担心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而被骗,所以不支持大学生创业。为满足创业资金需求,大学生不得不向身边的朋友、同学等借资金进行创业,而这部分资金也是十分有限的。资金不足限制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规模和形式,他们只能选择一些简单的网络创业模式,并最终也会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而创业失败。

3.2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技能和资源匮乏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尽管一些高校已经开设创业课程,但由于缺少先进理论及实践的指导,而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来看,由于他们多数是从书本上来认识网络创业,知识面较窄而不能理性地去看待创业的重要性,也无法从实际出发做出符合自身实际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计划。同时,大多数学生还缺乏相应社会资源和行业内资源,如人际资源、货品资源、信息资源等,这些重要资源的不足也是阻碍他们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是他们进行网络创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3.3 大学生网络创业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未成熟,网络交易信用问题依然突出,针对网络创业及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并未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条件。国内各企业及电子商务运营商各自为营的现状,存在着产品信息不规范、不共享的现象,进而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在网络营销中盛行。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文化缺失,网络商业欺诈情况依然存在,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热情及网络创业的成功率。

4 推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策略

4.1 完善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创业不同于实体创业,网络创业尽管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但网络创业的规范性还明显不足,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十分不利于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为此,本文认为国家应加快完善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关立法机构应重视和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规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信息,制定网络交易规范、规则和法律,严厉打击网络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公平、有序的网络环境。

4.2 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和培训

创业教育是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思想,并付诸创业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教育应积极推进创业指导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观念、创业技能培训。首先,创业观念教育即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案例的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的优势,创业中自我价值及社会价值的实现,让他们从思想深处改变传统封闭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灵感。其次,创业技能不仅包括大学生网络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各项专业技能,如经营管理、网络操作等技能,还包括网络创业中的沟通交流技巧、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网络道德素质和相关法律知R等,让大学生在创业中成长,学会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生存能力。针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和培训,要做到:(1)可以通过网上创业论坛等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2)可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网络创业指导、培训和实践机会。(3)可邀请成功进行网络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或成功的企业家到学校开展创业讲座,通过他们自身真实的创业经验及成果影响大学生,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思想,指导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范文2

近几年来,随着创新步伐的加快,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很多学者在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协同论的思想,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而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中,网络化模式会使众多主体间的资源、知识存在一种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的交流和互动,极大地促进创新资源的产出和应用,具有其他创新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协同创新的主流发展模式。许多文献都对创新网络参与主体的特征描述、角色定位以及相互作用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展开了研究,但对于创新网络的结构及优化、培育以及演化过程中的关键动力等问题却关注较少。特别是相对于不同产业来讲,由于技术、市场及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要素间的合作模式、连接紧密程度、网络的中心节点等会有显著不同,需要不同的培育模式,特别是对于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技术产业来说,更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以广西生物制药产业为例,详细描述其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现状、网络结构特征,以寻找突破口,对其未来的培育机制进行探索。

研究综述

最早提出创新网络概念的是Freeman(1991),此后逐步扩展到网络结构、网络合作和合作绩效研究等层面,其中对协同创新网络组织模式的设计、选择是基础和热点。例如,Gloor(2006)认为具有共同愿景并且能够自我激励的成员能够组成协同创新网络;吴晓波等(2011)研究了网络关系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正相关性,并论述了上、下游企业间网络的关系嵌入性对探索型学习的影响机制;Wang等(2014)提出由研究者所组成的合作社会网络以及由知识要素所组成的知识网络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研究者的创新活动;Carnabuci和Dioszegi(2015)进而提出一个有较多结构洞的社会网络由于拥有适应性认知而能够有效增强创新绩效。

这些文献尽管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创新网络的结构及优化、培育等问题却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将针对以上的研究不足之处,以广西生物制药产业为例对新兴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和培育措施进行探讨。

广西生物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运行特性

第一,样本数据获取。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平台和中文数据库CNKI论文检索平台为主要数据源。在专利检索过程中,首先以关键词“广西”来对申请(专利权)人进行地点限制,其次在IPC分类中选取了国内申请人在生物制药领域中最常用的4个IPC分类号(C12N、C07K、A61K38、A61K39)进行检索。最后进行人工筛选,挑选出申请人两个以上,能够体现出合作行为的专利,并将个别不属于生物制药领域的专利项目剔除掉,最后共获得44条专利信息。在论文检索过程中,以“生物”为主题关键词,以“广西”为作者单位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人工挑选出作者单位两个以上并属于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论文共13篇。

第二,协同创新网络总体形态描述。通过对以上所检索到的样本进行分析,共得到59个协同创新主体数据,其中生物制药类企业21家,研究机构10家,高等院校9家,医院7家,政府及事业单位11家,另外还有一个个人参与协同创新,以上主体共同构成具体的协同创新网络。

第三,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性描述。一是网络总体密度测量。网络密度是用来衡量企业所处的网络内不同主体间相互联结紧密程度的指标。如果一个网络的密度越大,其网络中知识、信息和资源的传递速度将越快,网络中各主体间更容易形成共识,具有良好的协同性。

将上述主体间协同创新关系数据带入UCINET6软件,计算网络整体密度,所得结果为:Density=0.0508,Standard deviation=0.4435,即网络的密度为0.0508,网络中关系的标准差为0.4435。由此可以看出,该网络的密度是相对较低的,说明广西生物制药产业的协同创新网络还处于萌芽期,各主体间广泛协同创新关系还未完全形成。

二是网络聚集度及派系测量。派系通常是指由关系网络形成的彼此之间紧密沟通的小团体,网络资源在团体边界内部充分流动。一个网络中派系的存在会提高其对整个网络的控制力,但负面影响则是权利的过度集中会导致网络的破碎结构。一个网络中存在派系较多时会使该网络相比于随机网络具有更大的聚集系数以及较短的路径长度,从而呈现明显的小世界网络特性。通过对广西生物制药协同创新网络进行分析,得出该网络按局部密度计算出来的聚类系数为1.789,按传递性计算出来的聚类系数为0.790,而且平均路径长度为2.060。这说明该创新网络结点之间的类别度较为明显,而且平均路径长度相对较短,因此可以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小世界网络。另外,通过对该网络进行派系数度量,共得到7个小团体:广西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南宁市蓝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学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达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西达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东灵长类开发实验有限公司、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与流行病研究所。

三是网络中心性测量。中心性通常用来测量某节点在一个网络中所拥有的权利大小。如果一个节点处于其他节点间的捷径上,就认为该节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这表明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他节点,处于网络的核心,它会将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节点联系起来,拥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回报。

按照以上分析,本文计算了广西生物制药协同创新网络的中间中心度以及网络整体的中间中心势。网络的中间中心度大于0的点共有8个,其中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以及南宁市蓝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三个节点的中心度较高。而整个网络的标准化中间中心势为0.033,该值相对较小,即整体协同创新网络的中心性还相对较低。

广西生物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培育机制

通过对广西生物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整体描述及各特性指标的测量,可以看出目前该网络的运行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网络的密度还比较低,聚集度不高,整体中心势也还比较弱,因此未来需要根据网络的特点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培育。

一是要加强核心节点的创新辐射作用。在协同创新网络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核心层主体是网络发展的灵魂,而在这些主体中有一些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掌握着核心资源和知识,在合作创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有助于促成协同创新。例如在前文分析中的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南宁市蓝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就处于这样的核心地位。在未来的网络发展中,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应重视这些节点的发展,加大对其扶持和引导的力度,在活跃这些主体本身创新行为的同时还要鼓励其利用自身优势与更多的主体合作,扩大创新辐射范围,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协同创新活跃度的提高。另外,还需要注意鼓励和挖掘更多有能力的主体成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只有各节点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该网络未来的发展才会越来越活跃。

二是要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协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协同创新实际上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升级模式,能够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深度合作。因此,就参与主体来讲应积极促进有合作意愿的主体间开展广泛的合作,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其中企业应是协同创新的主体。在广西生物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特性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以专利和论文合作为度量指标无法准确反映广西在该产业协同创新的总体情况,但是就目前来看该网络的合作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例如,尽管已形成以广西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为代表的7个小团体,但是总体看来产、学、研及更多主体间的广泛合作还未建立起来,更多的是科研机构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合作主体单一,合作的频率也不高。因此,未来可以通过信任机制、保障措施等的建立,在进一步加深原有合作频率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合作范围,使各类型主体间都能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协同创新,提高知识和信息的使用效率,具体可以通过在原有小团体基础上增加节点,或者在不同小团体间建立合作关系。该过程可能是随着创新环境完善各主体间的一种自发行为,也有可能需要外力加以协助。一般来讲,在有直接利益驱动的核心层通常可以通过主体间知识信息的共享来完成这种自发行为,而在间接利益驱动的辅助层与核心层的合作中由于缺乏利益共享机制,则更多地需要政府等部门完善利益预见引导环境来推动其完成。

三是要完善外部环境以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生物制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重要区别是其所需知识的异质性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该协同创新系统中环境和外生因素会对主体的协同创新行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像专利和论文等科研成果的后续发展过程中,持续的协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一个开放包容的外部环境,包括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领域合作氛围的建立,以及适宜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等环境的完善,尽量减少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阻力,以此帮助协同创新网络的完善。其中政府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政府要主动成为协同创新的服务者、管理者以及协调者,为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环境提供各种制度保障,协调各主体间的利益、降低创新风险、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激励创新行为,从根本上为协同创新提供发展动力,提高协同创新绩效。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广西生物制药产业为例,通过对其协同创新网络的关键指标进行度量,认为该网络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主体间广泛协同创新关系还未形成,网络的整体中心性相对较低,但活跃的小派系已经基本形成,以广西大学等为主的几个关键节点已表现出了对整个网络的控制能力。未来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这些关键节点进一步完善该创新网络,同时还需要借助政府这一“关键运行要素”为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注释】

①范东升,曲凯:《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中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常见问题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4年第9期。

②高展军,李垣:《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24期。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网络就业;就业观念

一、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最难就业季”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2014年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数将高达810万,再创历史新高,同时也被社会媒体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也成为高校、政府就业工作的新课题。

二、拓展网络就业渠道的社会意义

网络就业,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一种新兴就业形式,通过经营网店或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从而获取收入或报酬的就业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一个新的就业平台。据《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截止2013年12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而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同时,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6.32亿,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为46.9%,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蕴含着巨大的网络商机。大学生是网络应用最集中的一个群体,因此,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大力扶持和培育网络就业,开发与构建大学生网络就业体系,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渠道。

三、大学生网络就业的优势

与其他社会人群相比,大学生的网络就业具有以下优势:

(一)大学生具有观念优势

年轻人是网络购物、网络服务的最大消费群体,现在的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成长的,网络已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们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对网络商务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们易于接受网络购物、网络就业等新理念,甚至不少同学在校学习期间,已经有网络兼职、网络创收的经历。通过网络开展商品销售、软件开发服务、文学创作等业务活动获得收益的就业形式,可以成为他们就业的选择渠道之一。

(二)大学生具备技能优势

网络就业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应用技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普遍学习过计算机及网络相关课程,具备了相应的技能,他们在技术应用、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社会其他人群,他们通过网络就业的成功率也将高于社会其他人群。

四、大学生网络就业体系的构建

构建大学生网络就业体系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政府、高校、社会,乃至行业、企业应该通过系统合作,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大学生网络就业体系。

(一)高校应大力扶持大学生网络就业

高校扶持大学生网络就业,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

1.高校要认可网络就业

高校要重视网络就业的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和就业指导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接纳网络就业观念,鼓励他们拓展网络就业渠道,并在就业率统计工作中,改变仅认就业协议或企事业单位的原有方式,将网络就业的学生纳入自主择业或通过增加网络就业方式加以确认,从制度和政策上真正认可、接纳网络就业,这样才能有效地鼓励大学生开展网络就业。

2.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就业知识和技能

要促进大学生的网络就业,高校就必须让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网络就业的基本技能。高校培养学生网络就业技能的途径很多:可在公共选修课或就业指导中开设网络就业相关课程,如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创业等;邀请网络创业成功的企业人士到学校为大学生开设网络就业方面的专题讲座、培训等;在校内开设、开办网络就业论坛或网络创业沙龙等;通过校企合作,为大学生建立并提供网络就业实践平台;举办或积极参与大学生网络就业相关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通过以上方式,帮助有意向选择网络就业的大学生储备相应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网络实践能力。

(二)社会舆论支持大学生网络就业

大学生网络就业的顺利开展与推行,离不开社会舆论支持。

1.社会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目前,由于受各种传统价值观的约束,社会上,特别是为数不少的学生家长还持有大学生应该“安稳就业”的保守意识,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是大学生毕业的首要选择,其次是争取“铁饭碗”进入企事业单位,而认为网络就业是“不务正业”或“一时无奈之举”。然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新经济的载体,已经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代表人物,如阿里巴巴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等年轻人耳熟能详的社会精英,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应该摈除传统的就业意识,提高对网络就业的认知,接纳网络就业的新观念。

2.媒体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但许多媒体在宣传报道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新的宣传、引导,网络就业方式缺乏广泛的舆论支持。为了支持大学生网络就业,媒体应加大宣传、倡导新的就业理念,鼓励大学生群体树立网络就业观念并积极参与网络创业实践,提高网络就业者的社会地位,增强社会对网络就业方式的认同,为大学生的网络就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行业、企业帮扶大学生网络就业

行业、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积极帮扶大学生网络就业,可以开展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行业、企业为大学生建立并提供网络就业实践平台,鼓励并吸引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通过网络实践增强大学生网络就业的信心;另一方面要为大学生的网络就业提供相关咨询、培训等服务,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就业能力,为他们将来进行网络就业奠定良好的从业基础。

(四)政府政策支持大学生网络就业

政府政策支持大学生网络就业,当务之急是开展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出台网络就业扶持政策,将现行的就业政策和对实体经济的创业扶持政策向网络就业、创业方面延伸,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网络就业者在创业资金补助、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二是建立网络就业保障制度,政府可将通过网络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从社保补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金等方面给予保障,解决网络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唐百锋.大学生网络就业体系开发与构建[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85-94.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性;商业性;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6-0078-0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文化语境下中国网络文学商业化发展研究”(2012SORW223)

李如,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安徽合肥230022)

如果从1991年留美学生创办第一份网络中文杂志《华夏文摘》算起,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有24年春秋;如果从1998年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引发网络文学热潮算起,网络文学也已经有17年历史。近年来,网络文学风生水起,发展迅猛,以其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读者和社会影响力之广,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领域一道亮丽风景和一种独特现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阅读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一种常态文学阅读,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如《亮剑》《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美人心计》《后宫・甄执》《何以笙箫默》等热播和电影《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杜拉拉升职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热映,让社会各阶层无法漠视网络文学的存在和力量。

相对于网络文学的繁荣热闹,学界对网络文学重视不够、评价不高,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气息浓厚、文学审美价值不高,尚未出现“大师之作”。但这是失之公允的看法,评价网络文学,不仅仅要看到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现象的一面,更要看到网络文学作为文化现象的一面,辩证考察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商业性关系,才能认清网络文学的真实发展。

一、文学性:与传统文学的对比

对网络文学文学性或文学审美价值的判断是基于传统文学的标准,在与传统文学的比较中,评论家对网络文学或赞誉,或批判,具体就不一一概述。但是在对比之前,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传统文学是什么?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不简单。先回答传统是什么?最具有权威的《中华辞海》对“传统”的解释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尚、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它通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被继承下来,其中最稳定的因素被固定化,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如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等。”却没有收录“传统文学”这一词条。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传统”都指过去的、历史的、已完成的某种事物。当中国的网络文学从北美华人文学圈诞生,到20世纪末流行于汉语文学圈时,同时随着互联网流行于华夏大地,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其网络媒介载体的属性被称为“网络文学”。

为强调网络文学“新”,新闻界、评论界很随意地把“传统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对立面来命名,显示对网络文学的无所适从和文学理论的苍白无力。在网络文学没有产生之前,中国文学没有“传统文学”的概念,只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20世纪文学等概念。如果从“传统”的语义学来理解,那么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而言是不是传统文学?现代文学对当代文学是不是传统文学?答案显然是。现在一提起网络文学,就会与传统文学相提并论、相互比较,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提法,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

以媒介为载体,文学经历了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和印刷文学的变化,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以网络为媒介。如果强调网络文学的媒介属性,那么不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学都是传统文学,包括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和印刷文学。从历时性的角度,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和部分印刷文学都成为遥远的过去,被称为传统文学无可非议,但是从共时性的角度,与网络文学并存的当代印刷文学难道还可以称为传统文学吗?正如康桥所言:“网络新闻对应的是广播电视新闻、报纸新闻。我们能把广播电视报纸新闻叫作‘传统新闻’、把这些从业人员叫作传统新闻工作者吗?那我们将每天生活在‘传统新闻’中。”显然这是不恰当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那么回到网络文学本身正在发生的实际,当前以玄幻、仙侠、武侠、科幻、言情、官场、都市、穿越、盗墓、恐怖、网游等为主的类型化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流,是一种大众的通俗文学,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以雅俗来判断,传统文学似乎应该称呼为严肃文学或纯文学。但是这又与网络文学的历史和现状并不十分符合。中国网络文学起源于北美华人文学,北美华人网络文学基本上还是属于纯文学的范围121,国内早期网络文学作家安妮宝贝、宁财神、邢育森、李寻欢等人的作品以及如今网络上的网络诗歌、散文、博客文学等也不属于通俗文学范畴,显然网络文学中也存在着纯文学,

网络无限。网络文学也具有无限可能性。面对网络文学这个无限可能、包罗万象、千变万化、丰富多样的庞然大物,任何试图从本质上加以定义都难免有遗憾之处。一些评论家和文学家已经抛弃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二元对立的观念。马季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现形态,两者扮演的角色不一样。”陈鲁强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一样,是基于人文、人情、人性等基本要素之上的精神创造。”莫言断言:“在浩瀚的网络文学作品中不缺乏经典,网络文学的艺术标准并没有下降,而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文学将与网络文学合二为一。”严歌苓认为:“网络文学每一个作家都是很个体的,从他的写作形式到他的思考,还有对他作品美学上的追求都是很不一样的。这点和传统文学没有区别。”

面对网络文学发生的实际,较真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其实不妨换一种思路,将“传统文学”置换为“文学传统”,那么研究视野就会豁然开朗。中国网络文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其网络的包容性,充分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五四”新文学传统、通俗文学传统以及西方大众文学传统等营养因素而应运而生。比如网络文学最为流行的玄幻、仙侠小说,既有中国上古神话、志怪传奇、明清神魔小说、民国港台武侠小说等文学传统的渊源。又有西方神话、西方幻想小说《魔戒》《哈利,波特》等文学传统的渊源。

当评论家站在传统文学立场以“文学性”标准批评网络文学时,恰恰说明面对网络文学的冲击,文学研究者感受到了危机。“文学性”概念源自俄国形式主义。罗曼・雅克布逊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亦即使某一本书成为文学作品的那种东西。”强调“文学性”就是强调文学的内部研究。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说:“文学性的定义之所以重要,不在于作为鉴定是否属于文学的标准,而是作为理论导向和方法论导向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阐明文学最基本的风貌,并最终指导文学研究。”因此,文学本身并不需要“文学性”,而是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需要“文学性”。

不必纠结于与传统文学的对比,也不必纠结于“文学性”的理论界定。网络文学本质上还是文学,具有成为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遵循着文学的基本规律,以描写人、刻画人为主,无论是什么类型,反映的都是人性。神也好,魔也好,都有着人的七情六欲,对真善美的追求依然是永恒的主题,对亲情、爱情、友情的弘扬依然是不变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文学发扬了文学的想象力,接续并重塑了中国延绵几千年来的幻想文学传统,激活了当代中国人的幻想力,使文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幻想的世界,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这也是网络文学的魅力之所在。

二、商业性: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环

从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最初的网络文学,无论是北美华人网络文学,还是大陆原创网络文学,都是网民的一种自由抒写、自娱自乐,与功利无关,与赚钱谋生无关,更加注重文学抒发心灵、表现自我、关注现实的功能,更加强调文学本身,只是借助互联网圆文学的梦想而已。因此,早期的网络文学更加贴近纯文学,网络作家创作作品也是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作品的内容也较为文艺,较为符合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观,作品的文学性占据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属性。对于中国网络文学来说,商品属性异常显著。我们今天之所以越来越重视网络文学并加以研究,是基于网络文学产业化飞速发展的事实。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的产物,天然具有商业性。网络文学必须依存于文学网站,而文学网站的运营没有金钱的支撑是万万不行的。如国内早期最为著名的“榕树下”文学网站。1997年由美籍华人朱威廉创办,朱威廉坚持网络文学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原创精神,坚持“文学是大众的文学”,倡导“生活,感受,随想”,免费发表网友原创网络文学作品,带动了国内网络原创文学的创作热潮,凝聚了慕容雪村、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邢育森、今何在、韩寒、郭敬明等作家。1999年到2001年。“榕树下”举办三次网络文学大赛,王朔、王安忆、苏童、陈村、阿城等知名作家出任大赛评委,在文化界引发了“榕树下”网络文学现象的讨论。然而到了2002年,随着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榕树下”运作步履维艰、陷入低谷,于是朱威廉以1000万美元价格将“榕树下”卖给全球传媒巨头贝塔斯曼。

可以说,2002年,中国网络文学进入了历史的拐点,是从此一蹶不振、烟消云散,还是困局突围、一飞冲天?于是,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各大文学网站开始探索收费阅读制度,2003年起点中文网开始实施VIP付费阅读,并成为各大文学网站的基本盈利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付费阅读拯救了中国网络文学,从此,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走上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当网络文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资本敏锐把握了市场动态,于是将资金投入了网络文学。2004年开始,盛大公司陆续收购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小说阅读网、榕树下、言情小说吧、潇湘书院六大原创文学网站,并于2008年7月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近几年,网络文学成为资本角逐的战场。2013年5月。腾讯高价挖走了起点中文网的核心团队和近一半大牌作者,成立创世中文网,推出腾讯文学。2013年10月,人民网2.48亿收购网络文学企业成都古羌科技有限公司69.25%的股权,向网络文学领域进军。2013年12月,百度1.915亿元收购了纵横中文网,2014年11月27日,宣布百度文学正式成立。2015年1月,腾讯50亿元完成对盛大文学的收购,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整合成立新公司“阅文集团”,统一管理和运营原本属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云起书院、QQ阅读、中智博文、华文天下等网络文学品牌。此外,阿里巴巴和360也有意进军网络文学市场。

可见,产业化运营的文学网站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主阵地,商业化写作成为网络文学的基本生存方式。网络文学的商业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从创作目的上表现为金钱化倾向,很多作者投身网络文学创作就是看中了网络文学的赚钱效应。2014年12月3日,华西都市报第九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品牌子榜单“网络作家富豪榜”,著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辰东、天蚕土豆分别以5000万元、2800万元、2550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居榜单前三位。从创作内容上表现为类型化倾向,玄幻、仙侠、官场、穿越、言情、都市、盗墓等通俗流行的题材。这类作品通俗易懂、适合各年龄层次、各社会阶层的读者。从内容传播上表现为消费性倾向,作者论字卖钱、读者以钱买字,粉丝经济逐步流行,一些读者打赏作者动辄百万元人民币。从作品篇幅上表现为超长篇化倾向,由于字数越多越赚钱,很多作品总字数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注水”现象比较严重。过度商业化已经损伤了网络文学的文学性。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不仅仅作为文学而存在,更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而存在。美国文化批评家杰姆逊说:“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为商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纳入全球化进程中,当代消费社会快速成型,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日益流行,互联网经济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文学乘中国文化产业东风而蓬勃发展,其商业性不仅表现在自身是文化创意产业,还表现在知识产权全版权开发,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网络文学作为产业链的上游,通过知识产权授权将产业链打通,开发实体书出版、影视改编、游戏改编、动漫改编等,从而给下游的出版、游戏、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不断提供内容和素材,促成了文化产业的大融合。作为通俗文学作品的《哈利,波特》虽然不是网络文学,却是文化产业链的完美诠释,由出版开始,电影、DVD、录像带、电视片、唱片、游戏、广告等周边产品不断扩展,还有难以计数的玩具、文具、服装、食品、饮料、手机等成千上万种特许经营商品,再到主题公园、主题旅游,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并且不断丰富,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在游戏动漫领域,越来越多的网文‘天价’授权案例出现:《择天记》5000万元授权动漫开发,《不败王座》《我欲封天》分别以810万元、655万元授权手游改编……网络文学俨然已成为当下文化产业的‘内容金矿’。”市场研究机构易观智库的《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年度研究报告2013》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收入规模达46.3亿元,较2012年环比大幅增长66.7%,预计在2015年,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元。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庞然大物,仅盛大文学网站就有“200万名作家、700万部原创小说、1.5亿个用户、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每天新产生1亿字的作品”。这是何其令人生畏又令人振奋的数字,这将为文化产业提供多少创意的内容和素材?“网络文学在作品的市场转化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网络文学的商业化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网络文学的理由,由读者粉丝、文学网站、书商、影视公司参与形成的网络文学商业运作机制带来了文学发展的新机遇,蕴含着新的活力,是时代文化转型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文学的商业性价值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将打造中国文化产业链的《哈利・波特》。

三、一体两翼:文学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商业性关系问题实际就是网络文学的质量问题。与海量作品相对,网络文学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质量不高,无数的作品沦为文化快餐、文字垃圾,只有一次性商品的消费价值,而无流传于世的审美价值。但另一方面。大浪淘沙,是金子总会发光,网络文学有不少优秀作品。2008年10月29日至2009年6月2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指导下,中文在线旗下的17K网站与《长篇小说选刊》联手承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点评活动,经过7个月的海选和推举、网络投票,在网络读者推荐约1700部作品的基础上,由文学界推举出10部最佳作品:《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由网络读者推举出10部人气最高作品:《尘缘》《紫川》《韦帅望的江湖》《亵渎》《都市妖奇谈》《回到明朝当王爷》《家园》《巫颂》《悟空传》《高手寂寞》。这些作品都是网络文学的精品,当然不仅仅只有以上的作品,凡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经久不衰的作品都可能是网络文学的优秀作品。

那么网络文学如何寻求文学性与商业性的平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段话也适用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应兼顾文学性与商业性,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完全矛盾的。正如马季所言:“网络文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范式,确立了文学性与商业性的双重身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只有具备较强思想性、艺术性的精品才能脱颖而出,受到读者的欢迎,自然就能占据市场份额。如《诛仙》语言清新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生动鲜明、布局场面宏大、想象瑰奇惊人、写情细致人微,整篇小说极富文学色彩,同时又受到市场的热捧,获得了文学性与商业性的双重成功。

我们需要辩证看待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商业性关系,首先还是要认清事实,网络文学的主流是类型化网络小说,发展方式是产业化发展,写作方式是商业化写作,要求每部网络小说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其次,商业化发展正是网络文学本身价值之所在,是其作为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追求商业性,就没有海量作品,就没有网络文学的繁荣局面。再次,网络文学商业化发展产生的海量作品是产生优秀作品的基础,一部网络文学优秀作品。如果要在海量作品中脱颖而出,绝不是依靠低俗、迎合读者就可以的,必须以质量取胜、以内容为王道,走精品化道路。今天的网络文学正如当年的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武侠小说是不受文学界待见的,直到出现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黄易等作家。武侠小说的质量逐步提升,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大师之作”,更是由俗转雅、雅俗共赏。极大提升了武侠小说的欣赏品味和审美价值。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网络工程;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01-01

1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一个新型专业,是一门由多个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综合性专业。随着网络应用环境的日趋复杂,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对培养具备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管理维护,网络测试,网络构架等能力的高素质网络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2 理论教学方面

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同时,还应具有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一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综合素质。

2.1 突出专业特色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并力争培养具有计算机与通信应用系统开发及应用,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专业性人才的综合性学科, 与传统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相比,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具有知识面宽, 就业面广,工作上手快, 发展后劲足, 社会适应型强的特点。依据本专业的特点,除坚持传统基本课程的教授外,增加了《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等专业必修课程。

2.2 培养计划系统化

根据学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和培养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少而精,课程内容要精而新,能够反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并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与特色,培养要求,修业年限,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学位课程,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教学进程安排等方面系统化的制定培养方案。

2.3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基础课方面

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积累。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计算机硬&软件、数据传输与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压缩或调整了原有计算机学科的部分课程,设置了《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字电子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Oracle数据库应用》等课程。

(2)必修课方面

从培养网络工程人才的需要出发,面向社会需求设置了网络系统构建、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等多个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方向的课程学习。除开设传统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等必修课外,还依据专业特点开设了《网络通讯基础》、《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等课程。

(3)选修课方面

除开设《网络协议工程》《网络编程》等专业选修课外,还开设了系列跨专业任选课供学生选修,如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等,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设各门课程中,选修课占20%,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2.4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的第一源泉,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研究、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鼓励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辅导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进一步在年龄结构、人员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2)培养行业拔尖人才、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适应多学科相互渗透、科技不断进步的综合性的发展趋势。

①委托培养方式:学校定期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到企业中参与相关工作,比如网络相关企业中参与某项目的开发研究和实施,开拓教师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效果。

②职业资格认证:鼓励和支持网络专业教师,参与CISCO,锐捷,华为3COM等网络专业学习,培训和认证。

3.健全教师管理机制,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只有形成了长效机制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3 实践教学方面

实践教学是培养网络工程专业特色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培养计划时,设置了以实验操作为基础、课程设计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中,80%以上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都安排了相应的实验或上机环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完成知识的串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位网络工程人才培养

随后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网络工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学生除需具有较为宽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外,还需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2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验类型上,将每门课程的实验分成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任务和案例,项目实施等方式,培养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方案实施,设备调试,撰写文档,沟通与协作等方面能力,从而全面加强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3.3 开设专题讲座

从企业聘请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工程意识和实战经验的工程师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譬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S,微信研发等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3.4 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

与当今比较流行的网络培训和认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譬如CISCO,吉大中软,锐捷,华为3COM等资深网络企业合作,定期把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培训锻炼和技术交流。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为学生胜任网络工程师,网络架构师,网络管理员等角色打下基础。建立一个由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组成的、较完整的梯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4 结论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主要从事掌握网络工程的一般设计、开发、组建、管理和维护,深刻理解网络内部的结构、运作方式,对网络的工作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掌握网络信息的管理技能的人才。所以网络工程专业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学校特点、专业特点、师资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准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并围绕该目标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在社会需求多样性和办学条件差异性条件下的各类教育资源充分的利用化和能力培养的最大化。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并针对各种现象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提出并实践符合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环节,探索出一条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范文6

一、大学生网络创业产生的社会背景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产物。

1.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以及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曰益突出,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处境更为艰难。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出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学生创业已形成一定的社会气候。

2.网络经济的兴起。随着网络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网络成为时代宠儿,网络经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激发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许多人的创业激情。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比较熟悉,知识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和创新的能力较强,而且通过网络创业比在现实中进行实体创业具有诸多优势,因而网络创业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

3.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作为新时期的年轻群体,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自主、独立的意识较强,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再加上受到社会上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和整体创业氛围的影响,不少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寻找—份稳定的工作,而是追求快速成功,甚至梦想着“一夜暴富”。他们认为,创业是实现自我发展和成功梦想的一条可行途径。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形式

网络创业形式多样,但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1.创办网站。创办网站要充分考虑技术、资金和人才等问题,选择合适的办网规模、模式和类型。大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攀比。目前,有几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如创办BBS论坛、开设博客和威客网站等。这对大学生的资金和技术要求不高,而且可以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是一种比较便捷的网络创业途径。

2.网上开店。网上开店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形式,受资金、店铺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较少,具有门槛低、风险小、易操作、存活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商业运作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创业者。许多高校BBS论坛上都设有专门的板块,为大学生商家广告和其他相关信息。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在淘宝、拍拍、易趣、当当等网站开网店销售产品,拓宽了商品交易渠道和业务范围。

3.网上自由职业。大学生群体具有知识素质高、创造力强、自主性高的特点。不少大学生在网上从事自由职业者创业,如担任兼职网络编辑、网络撰稿人、网络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等。这些职业的时间比较灵活,工作地点也不受限制,大学生能在享受自由和潇洒中实现创业。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收益比较低,要求大学生具有平和的心态,不能将其作为赖以生存和积累财富的主要途径。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网络创业尽管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但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网络创业在我国刚起步不久,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再加上政策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激情高涨,怀着成功的梦想纷纷投身于网络创业活动,创业人数不断增加。但也要看到,很多大学生网络创业者实际上是非理性的,急于求成,殊不知创业成功来自理性。他们往往缺乏对网络创业项目的全面分析,而是凭感性认识期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一夜暴富”的梦想,不能理性地看待创业过程的艰辛和风险,以务实的态度去经营自己的网络事业。一旦创业失败,就会影响其信心,容易产生挫败感。

2.缺乏必要的网络创业知识和技能。网络创业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如网络技术知识、创业学以及相关的商业运营知识等。同时,要想成功创业,大学生也应具有较强 

的创业能力,包括:识别机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刚起步,很多大学生都是从书本上认识创业,相关知识积累不足,知识面不够开阔。此外,高校对大学生的实践环节普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创业技能训练,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功创业。

3.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众多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中,实际成功者并不多,大多数人最终都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个人的知识、能力等原因之外,难以持之以恒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高校,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甚至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因此大学生创业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主要是利用向他人借来的资金进行创业,存在较大风险。尤其是在面临就业和创业的艰难抉择时,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在现实的经济压力面前,往往会选择放弃继续创业,而去找一份现实的工作,来缓解自己的生活压力。

4.缺乏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于安稳、守旧,而不太鼓励创新和创业,这对当今社会仍然产生较大影响。从家庭来看,一般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对创业这种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往往不支持甚至反对;从高校来看,其文化氛围也不太利于大学生创业,一些老师和同学甚至认为创业是“不务正业”,会和正常的学习相冲突;从整个社会来看,也缺乏一种宽容失败的氛围,增大了大学生创业者的心理压力。同时,我国当前的社会诚信文化比较淡薄,网络商业欺诈时有发生,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进行。

四、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创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而且也牵涉到政府、家庭和高校等多个方面。针对上述大学生网络创业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为大学生网络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

1.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一种延伸,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创业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应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树立一种责任感,培养其创业意识、诚信意识以及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其对网络创业的艰辛和风险等有充分的认知;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知识教育,加快网络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邀请网络创业成功人士和有关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技能的培养,可通过网络创业竞赛、高校与商业网站联合培养等途径,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能力,为网络创业提供可靠保障。

2.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的社会文化氛围。相关政府部门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同时,要大力加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此外,学生家长和高校等也应树立对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网络创业的正确认识,摒弃“创业不如就业”、“网络创业虚拟不可靠”等狭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理解、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活动,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3.建立网络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大学生创业的自有资金不足,往往在创业的重要转折点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而失败。鉴于我国的国情,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相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其关键在于建立共同基金扶持系统^。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财政拨款、社会募捐等方式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扶持基金,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另一方面,高校也应结合自身情况,拿出专门资金,对大学生网络创业予以支持,尤其要重点扶持前景良好的网络创业项目。此外,政府部门要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民间私人资本、相关商业网站等投资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拓宽网络创业所需资金的来源,并建立合理的资金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