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范例6篇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72-04

上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室内设计专业,这是国内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室内外优美环境的渴求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国内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专业建设初期,环艺专业主要以室内设计发展方向为主,后期由于房地产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加大,为迎合市场人才需求、扩大学生就业面,很多内地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将专业延伸至室外环境设计,以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为多个发展方向。农业院校结合本校特有的林学教学资源以及师资条件,室外环境设计景观方向专业发展主要倾向于绿化设计、种植、施工方向,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而非农业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的限制环艺专业室外方向以艺术创作、规划设计为主,由于专业发展时间短、办学条件等问题的限制,景观设计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不完善。面对如此种种,如何根据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发挥艺术类学生特长以及合理开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不够重视

就环艺专业本身而言,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方向核心课程,但纵观我国当前环艺专业教育现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校,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着重强调软件、规划设计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占据很大比例,而对园林植物课程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在专业建设初期很多院校都没有开设这类课程,后期通过学生就业反馈信息以及景观行业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人才需求的情况下,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多数课程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栽树、绿化认识方面,缺乏对园林植物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园林植物造景能力较低,如城市公园设计中,园林植物造景面积占整个绿地项目的80%,由于学生对园林植物造景轻视,大面积的植物规划设计造景艺术性差,缺乏美感,严重影响了规划设计水平。

(二)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材缺乏

当前针对环艺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材不多,且大多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农业院校教材编写的,但农业院校课程设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教材内容过深,专业性太强,课程延续时间漫长;而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开设课程以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为主,专业知识比较浅显、深度不够,导致设计中无法灵活运用丰富的园林植物材料进行造景设计,并且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与其它专业课的连贯性不强,在后期规划类课程中,由于课程教师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知识的欠缺,概念设计阶段的植物造景往往被忽略,导致环艺专业同学对园林植物空间造景一片茫然[1]。总的看来,结合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园林植物规划类教材缺乏。

(三)教学资源缺乏

相较于农林院校非常齐全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设备而言,其他院校就显得空白,没有相关的实验室、标本室开展教学,课程教师往往只有一名有着相关教育背景的专职教师,甚至有的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采取外聘教师或者是其他课程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背景专职教师只有一名,有时兼职到其他职业院校上植物规划设计类课程。同时由于教学资源、设备、课时限制,教学手法比较单一,通常采用理论讲授为主,项目辅导为辅,缺乏实践教育环节。这就使得课程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专业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得不到较好保障。

(四)理论知识方面欠缺

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设计专业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植物类知识[2],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是艺术类高考生,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相比,种类繁多、变化丰富的植物品种让学生应接不暇,严谨的植物施工制图规范让思维活跃的环艺专业学生极不适应。学生主观上普遍存在对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有偏见,认为这是园艺工人专职工作,作为设计师是不用做类似工作的,从而е卵生在植物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对于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设计中植物规划设计部分留白。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艺术功底,美学认知和图面表达比较强,这些方面为“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指出了明确方向。

(五)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大实践教学,但由于受教学资源、教学环节、课程设置等因素制约,非农林院校和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学生一般停留在理论课本上,学生在校期间较难获得实际工程的锻炼机会,即使有机会参观考察苗圃、施工工地,也是走马观花晃眼而过,对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和后期施工工艺不了解,从而导致对园林植物规划后期效果把控不够,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环艺专业学生生源质量差、基础差以及就业市场对环艺专业实用性要求这一特点,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们经过研究,将环境艺术专业的“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熟练掌握该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主要识别特征以及园林用途;运用环艺专业课程所学美学以及理论知识,从植物平面布置、空间布局、造景形式、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配置以及植物景观特色等方面对各类风格、各类型空间植物景观进行优劣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胜任各类型绿地的方案设计、阶段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培养并强化学生自我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1.植物识别标本法。根据环艺专业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教学目标,结合该专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学生需掌握和准确认识本地区常见常用园林植物。首先对植物品种的识别,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欠缺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针对学生对植物品种、观赏特性易记易忘特点,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在了解认识植物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制作植物标本,并发挥专业特点手绘绘制植物树形和树叶,通过拍照、记录的形式收集植物种类并装订成册,经常翻阅查找。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观赏树木挂牌活动,此项活动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学生会对自己挂牌的植物印象深刻,可加强记忆,并且在校园游览中增强专业知识。

2.空间体验法。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环境,人们使用的是空间,环艺专业学生对建筑墙体形成空间比较具象,而对植物形成空间比较抽象,习惯性思维以为植物景观设计就是栽树,聚焦在植物美学特征上,是否开花结果,形状是否独特性,季相变化是否丰富,对植物群落立面上的层次变化和整体主次关系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室外植物景观空间把握不准确[3],导致设计中不能熟练地利用园林植物围合或分隔空间。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植物景观调查,对不同类型空间、不同尺度空间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亲临其境去感受空间。在对植物空间体验的同时,学生应将植物空间形成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详细研究植物是怎样的布局和材料形成的独特空间感,对照相同空间不同材料围合形成空间的不同,以及相同材料形成不同空间的区别,以此找到设计的关键点,为后续项目设计打下基础。

3.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设计之初在于多看、多分析、多动手,学习好的优秀作品和案例,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也不例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场地类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优秀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分析,让学生对植物景观有比较直观的体验认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设计中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课程中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图纸图面的表达能力。在对优秀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同时采用临摹法,首先对其周边环境、项目概况进行了解,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造景特点、品种进行分析,总结要点,启发学生,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并收集总平面图以及其它效果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到现场去测绘、体会、临摹,通过组织学生对植物景观进行实地测量、评价与现场绘图,培养学生的尺度感、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4.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园林植物规划设计课程通常采用虚拟项目进行设计,学生由于处于初步专业设计阶段,对植物空间想象能力差,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植物景观形象及适当的图形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缺乏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工作程序、设计方法特殊性的了解,最终图纸的表现形式主要以CAD格式的施工图表现,对后期形成的实景效果没有概念,景观方案设计最终停留在图纸上。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施电脑实训教学,让学生使用各种制图软件进行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如草图大师软件,该软件易学易用,对电脑配置要求不高,可自制植物素材,根据学生所作CAD图形文件,采用相同素材和规格制作三维效果图,在场景内可人视角度360旋转观察植物配置所形成的空间立体景观效果,让学生可预见方案后期形成的植物景观效果。

(三)课程设计

完成前期的理论知识和调查基础上,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选择面积适中的场地进行课程设计,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全过程,了解熟悉园林植物规划设计程序,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总体布局结构规划、空间营造、群落构建、主体造景植物景观设计,并且可以结合模型设计、电脑建模来感受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劣,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调查实践中所获得的设计经验进行植物规划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和场地设计两个步骤。

1.实地调查。运用空间体验法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法,选择植物景观特点突出、代表性强的场地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植物景观空间有具象的认识,特别加强植物景观品种、设计手法、主题、空间、尺度等认识和理解,以便为后期的场地设计服务。在调查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具体包括整个调查场地的场地分析、空间分析、植物空间结构布局、栽植形式、植物配置模式、植物主题及种类、规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要求学生提交调查场地分析图,实测到的植物景观平面图、立面、剖面图以及植物景观特色分析图(可手绘或拍照),同时附上植物品种表格[5],其中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形状等,这样学生即认识了品种,又知道如何造景配置植物,为后续场地设计打下基础。

2.场地设计。场地设计通常会选用同一场地进行不同类型空间设计,或者对不同场地进行同一类型空间设计,设计之初,教师结合课程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植物景观设计任务书,内容要求详细具体,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阶段,规定各阶段要求的步骤、设计内容、图量、图纸表达方式。

(1)场地调查。首先要求学生对场地进行认识分析,让学生真正明白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其次植物规划要与场所固有属性结合,注重场地关联性;最后要将规划落实到元素层面,并调整为可以实施的详细设计。该阶段要求有详细的场地分析图,用简单的符号并配以文字、图片说明,形象生动表明场地属性。

(2)植物景观方案设计。结合前期场地调查进行园林植物方案设计,要求既要满足景观空间需要,又要体现地区文化,同时突显植物配置对景观空间的营造作用。结合平面和立面布局来塑造空间,并做到植物四季景观变化和立面层次搭配。为丰富植物景观效果,要求规定一定数量植物品种进行配置设计。该阶段图纸要求植物平面布局图、植物层次剖面图、植物效果示意性图片、植物品种附表。

(3)施工图设计。植物方案确定以后要绘制施工图,通常采用CAD软件绘制,要求图纸绘制要详细规范,并附植物栽植品种表格,主要包括:品种、规格、园林特征,其中规格主要是指乔木的胸径、冠幅、杆高,灌木的高度、冠幅,同时要说明灌木的栽植密度,园林特征主要包括该品种观赏特征、园林用途、开花时间、花的颜色形状等。由于学生难以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景观空间形象,可运用立体效果图表示方法,将平面转为立体效果在电脑场景中三维旋转观察设计效果。为加强学生对植物施工工艺了解,学生之间可交换图纸制作实体模型,一方面植物方案设计很具象的展示出来,另外通过交换图纸做模型可互相检测施工图作图是否规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跨度大,学生要在四年时间内完成室内外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难免出现厚此薄彼的学习现象。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作为核心课程,希望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能够重视这类课程学习,专业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初步建立学生的植物空间感以及植物美感,通过标本采集方式、空间体验、优秀案例分析临摹、立体效果表示方法以及n程设计教学途径,把控每一个学习环节,提高课程效果,增强学生植物规划设计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菲,卢伟娜,张丹.高职高专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5(8):37-38.

[2]杨凤云,王首一,李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园林植物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2):78-82.

[3]李彦雪.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1(9):194.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物流;教育;课程设置;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the present stat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circumstance, the paper point out that some problems are existing on the fields of curriculum,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At last, the author have a discuss on how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gives out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logistics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 logistics; education; curriculum; ability training

1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及专科层次的办学情况

我国的物流产业将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未来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基于这种预期,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蓬勃发展。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主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仅有几所,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特设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截止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有近360所,其中开办博士研究生层次的高校有12所,开办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校有20多所,专、本科层次的高校各占一半左右,至于在其他专业下面把物流管理作为专业方向的高校更是数不胜数。也就是说,全国一千多所高校里,几乎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并且有很多高校还在申办物流专业。

从专业发展背景来看,我国目前开办物流管理专科教育的高校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具有交通运输等工科行业背景的高校,比如航运、公路、铁路、民航等专科及高职院校,这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是在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具有物资管理、贸易流通类专业背景的高校,比如原物资部、商业部所属的部分高校,这些高校的物流专业基本是在原物资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是具有电子信息行业背景的高校,比如部分邮电类高校,这些高校更偏重于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物流专业教育;四是没有任何与物流主体功能相关行业背景的高校,以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为基础而开办的。

2 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生就业分析

2.1 行业背景不同的高校,学生就业差异较大

正如前面分析,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分为以上几个类型,各自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反映在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不同行业背景的高校学生就业差异较大的局面,比如,具有海运或水运行业背景的高校,在港口、货代、船代等部门就业具有明显优势,而具有铁路行业背景高校的毕业生,在铁路及相关部门就业具有明显优势。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一方面是该类高校与以前的办学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该类学校的教学始终围绕着行业背景而展开,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所以毕业生受本行业企业的欢迎。而没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学生就业的单位较为繁杂,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甚至在专业外就业。

2.2 就业数量较高,就业质量偏低

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较快,物流人才缺口较大,因此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较好,基本都可以在本行业或其他行业的相关岗位内找到工作。但与之对应的就业质量则较低,比如工作环境、工作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关系等方面明显较差,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大学生就业整体环境的影响外,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也密不可分,行业发展的低端,造成低端岗位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体。

2.3 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别

由于物流产业在不同的地域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规模差异较大,因此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在地域上存在明显差别。对不同地域的多所高校和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明显随区域变化而变化:沿海港口城市对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而内地需求较小;而内地经济总量越大的区域,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较大,经济总量小的区域,物流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则少。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显然是由于物流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行业特点而造成的。

3 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物流的功能较多,物流产业本身又包含很多不同的业态,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涉及管理、经济、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涉及面很宽。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设置上,除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有意识地重点开设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以外,现在大多数高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大杂烩”型,就是从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的课程里抽出与物流相关的课程组成物流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与其他专业严重重复,缺乏反映本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或者虽有该类课程,但课程内容空泛,不够深入,无法体现本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2 课程内容过于宏观,微观研究不足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理论性偏强,基本都是一些空洞的对物流活动的“意义”、“分类”、“原则”、“特点”的简单概括,类似于科普读物,内容过于宏观和常识化、理论化、感性化。为数不多的反映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却需要良好的数理分析能力,而多数高校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以文科为学习背景,识记能力偏强,而定量分析能力偏弱,因此该类课程的讲解也很难深入。另外,涉及企业层面的具体操作流程或者运作过程的内容则少之又少,没有突出企业员工层面必备能力的培养,对微观的物流运作缺乏足够的训练。

3.3 重管理能力的培养,轻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大的背景下,专科层次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基本上是操作层面的岗位,因此对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而对其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并无过高要求。在能力培养上,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操作能力。而目前的专科层次物流专业教育则偏重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而对物流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内容则明显缺失,这与物流行业的需求状况明显错位。反映到现实中,就出现以下现象:企业招不到适用的毕业生,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却充斥市场。虽然多数高校设置有物流实验室作为模拟训练场所,但仅具有认知实习的作用,与物流运作的实际状况差距很大。

4 采取的措施

4.1 强化反映本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课程的设置

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特有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专业没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和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该专业就不能称为“专”业了。那么物流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物流专业是一门多重交叉学科,笔者认为其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技术和信息之上的运作管理能力。没有技术和信息支撑的物流运作管理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样,缺乏运作管理能力的运输、配送、仓储等活动也不是现代物流业的核心能力的体现。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笔者建议采取“经济管理+信息管理+技术装备”的“三大模块”结构。“技术装备”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物流技术与准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初步操作常见的物流技术装备;“信息管理”是指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物流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经济管理”是指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和优化管理能力。“经济管理”模块目前已经十分重视,而“技术装备”和“信息管理”模块是需要加强的部分。

4.2 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确定专业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专科层次的办学主要是以为当地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因此专业课程的课程不能想当然地设置,而是一定要找准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定位,一定要结合行业或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定位来设置专业课程。例如沿海港口城市的物流产业发展一般都依托于当地港口和航运业,因此当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可以侧重国际物流,以此为核心开展专业教育,细化国际物流相关的知识体系,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港口、航运方面的人才;内地商贸业发达的城市,专业课程可以侧重于配送、采购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展开专业教育,细化与配送、采购相关的知识体系,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的理货员、采购员等职业人才。

4.3 突出岗位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连年扩招的背景下,官方明确把专科教育定位“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是操作型人才,不是执行层次的人才,更不是决策层的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的培养外,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培养力度,而不能依旧偏重于理论知识。

5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下,专科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一定要以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为依托,以就业市场的现实为导向,围绕物流产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能力,更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恒勤,安立华. 物流专业设置于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的探讨[J]. 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5):113-115.

[2] 卜蕾,边锐杰,杨霞芳. 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物流科技,2011(5):122-123.

[3] 马建,李晓霞,胡大伟,等. 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思考[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2):111-113.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3

(1)园林构筑物。园林构筑物主要是大型景观建筑物,主要有亭子、阁楼等,这是园林施工中最主要的工程建筑,也是最难实施的工程;

(2)植物造景。园林设计中要绿化就离不开植物,而施工人员必须处理好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与衔接,并且要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付诸于合理的搭配才能够达到园林设计的目的,工程整体才能呈现出很好的色彩、形状、审美效果;

(3)景观照明。合理规划、布局建筑物与植物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对景观照明问题。在适当的光线下,才能使景观环境看起来融洽、协调;

(4)景观排水。园林设计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人造湖、假山上的瀑布都需要考虑到排水问题,必须要对景观设计合理的排水渠道,合理布局。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设计不够精密、施工计划不周密。在园林工程施工前,首先要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但在中小型工程由于没有具体的园林设计中,施工缺乏权威依据,施工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人员设计的理念来完成施工,就无法达到设计人员预期的效果;

(2)植物与环境不协调。园林设计中,盲目使用植物来绿化环境,但不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种植适宜酸碱度、温度等条件,导致植物在种植后不久就死亡,最后致使园林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盲目选择植物来绿化,而与整体环境不协调,也会导致景观整体效果发挥失常;

(3)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园林工程施工中,为了尽可能节约成本,选用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没有专业技能,也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实际上不能达到规定的施工人员的标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施工计划正常施工,影响施工整体效果发挥;

(4)土壤、地形不合格。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常会遗漏土壤、地形因素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疏忽都会导致土壤不适合植物生长,都达不到预期效果。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为赶工、节约成本而不对土壤测量,最终导致失误,造成损失,也就影响了景观整体效果的发挥;

(5)施工季节不当,工期不足。当前我国园林工程施工中,不考虑植物生长规律,选择施工季节不合适,植物存活率低,生长速度层次不齐,使得整体施工效果低下。此外,由于施工进度被管理人员强制压缩,导致施工中出现程序化施工,没有考虑环境实际情况,最终也无法达到工程预想效果;

(6)景观整体性不强。园林建设中为添加内容新奇程度而忽视整体效果的发挥,而整体效果才是园林建设的最终目的,但是过多的新奇就会使园林景观分散独立,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合理布局,才能使景观发挥整体效果;

(7)植被与周围环境不相配。植物生长后也许会影响整体效果与设施安全等,但这一点设计师却忽略了,最终导致园林景观达不到适当效果;

(8)施工后期维护不合理。园林工程结束后我们要对工程进行及时护理、修剪,保持工程效果,但是我们常看到植被中杂草丛生,我们必须要对景观定期维护修理以免景观失去原来的效果。

三园林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1)精密设计园林规划、对施工计划具体化。园林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及设计规划图来施工,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要对施工计划与设计严格审查,精心编定。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植物适宜的土壤都严格调研、考察,细化每一个步骤,精确方案,制定出一个专业化精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其中我们就要在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满足有关部门规定的各项指标。②设计不仅要精心构建,还要科学合理,设计出的景观不仅要有审美价值,还要有社会价值。③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所用植物的生长需求。如:酸碱度、温度、光照等。④设计要图文结合,这样才能让施工者全面了解设计者的构思,以便达到设计者最终要达到的效果。

(2)选择合适的植物来进行绿化处理,充分考虑土壤、地形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且选择的植物要与环境相协调,考虑景观整体效果的展现。

(3)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园林建设主体是人,我们必须加强施工队伍全体人员素质,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责任心,对整个工程实施都要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园林设计和施工计划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拥有较好的素质,对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严把人员素质关,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对施工人员定期培训,更好更快提高园林业建设水平。

(4)加强监督,避免失误。设计相关监督人员,其监督过程覆盖施工全过程,从设计、开发、实施、后期维修,我们都必须由具有高素质、强责任心的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保障园林工程质量。整个监督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绘制的工程设计、制定的施工计划方案进行施工,严禁随意改变。

(5)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我们的施工也要选择合适的季节,一般根据选择植物的习性进行选择施工季节,坚决防止出现赶工、拖工的情况,以免错过植物移栽黄金时期。

(6)提高景观整体性效果。加强对景观整体协调方面的改善,以景观整体效果最佳为前提,充分考虑植物存活率、后期生长状况,提高整体效果,注重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优化景观整体景致,提高整体审美效果。

(7)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园林景观会在后期的使用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我们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定时维护,及时给植物浇水、施肥、修剪,在病虫害高发期,我们要对植被喷洒药物。我们在维护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程序化维护,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绿化环境,促进生态化发展,而不是短暂的经济效益,维护更是为了景观能够保存时间久,且具有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结束语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4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在对城市园林专业就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完成相关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知识、素质和技能,据此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科学设计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体验性为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过程考核和现场考核为主,改进考核方法。

二、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确立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体系。开设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城市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工作岗位是景观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种植设计员、花艺环境设计员。该“七大员”是园林产业中把握关键技术的几个主要岗位,亦是高职城市园林毕业生核心的就业方向。种植设计员是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职业。

通过对园林产业岗位群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以就业为导向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重置。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植物景观设计理论基础模块、植物与景观要素的配置模块、城市小环境绿地植物造景模块、城市绿地植物造景模块。每一模块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并以具体实例为载体,按照“工作任务”来组织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科学设置教学内容。①内容编排脉落清晰。在进行课程体系制定时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章、节和前后顺序,将教材中某些相关内容从纵向和横向结合起来,按照认识规律把课程分成四个模块。实训课程的安排按照渐进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②明确教学内容与重点。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与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学等学科内容密切相关。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内容与重点的设置上应该涵盖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自然环境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的空间构成、园林建筑、小品与植物景观设计等相关内容。③充实学生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尽量与园林设计紧密联系。植物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植物造景的理论讲解,更多的是要把植物景观应用和园林设计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应尽量突出植物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借景、引景等空间感的设计,使之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④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植物景观设计原理和植物配置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广泛联系实际,将植物景观设计知识与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案例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⑤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植物景观设计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国内外植物景观发展的新动态、植物研究的新热点。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⑥突出地方特色。植物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因此,以植物为主体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立足于当地植物造景的相关内容,而其他地域植物造景的一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和网络教学等形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并结合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实习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独立完成植物景观设计的能力。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①现场教学。植物景观设计是解决如何合理配置植物群落,以及解决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置问题的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到不同类型的绿地对植物群落或植物配置进行实地测量、评价与现场绘图,培养学生的尺度感、分析能力、手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②案例对比教学。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的设计构思,培养独立设计构思的能力。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同时将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总结要点,启发学生。这样,可以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③多媒体教学。由于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群落及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等内容,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④互动教学。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我们采用参与式教学,每次课前教师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此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改进措施

伴随着现阶段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风景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内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的关键作用更加突出。本文中笔者总结风景园林施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迸一步探讨现阶段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应对对策,希望能够获取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的最佳效益。

1 风景园林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了提高和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风景园林相比较,现代风景园林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上的各个领域的物质材料都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材料革命的兴起,使许多新型的材料被发现和使用,为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现代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从大众的角度出发,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必须加强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充分的体现出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风景园林绿化的需要,要做到解放传统园林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从私家园林的思想中走出,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其次,现代风景园林绿化设计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经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在内容上越来越广泛。将自然原始保留下来的景观进行人工生态的再造,不断地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点,并与现代的风景园林精神相结合,达到现代人们所追求的设计理念。

2 风景园林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不规范

从宏观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是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完工后很难长期维持预期的效果,往往只重视验收时的状态,而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不能够保证园林的质量,对园林的质量造成极大的隐患。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问题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主要表现有计划性不强、操作不规范、无视规章制度等。

2.2施工队伍的素质问题

现今,绿化队伍良莠不齐,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管理上也相对落后。施工队伍中具有专业素质、专业技术的人才少,施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目前,由于这些非专业人士进行的施工无法达到规范标准,导致很多绿化工程植物成活率较低,或者生长势不强,达不到应有景观艺术标准。

2.3施工工序安排不科学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所以有序且合理的施工顺序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了工程能否按时且高质完成。假如施工的顺序杂乱,就会导致工程拖拉,甚至是停止运行,目前施工工序安排存在的问题为:施工之前的准备的不够充分、工序安排不科学、不合理,施工单位也没有根据施工情况编制详实的栽植计划,太过于追赶进度,使用类似于绿化植物的线性种植等施工模式,虽然加快了工期速度,可是仅浇水一项就为施工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2.4施工后期养护问题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因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也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种潜在威胁。

3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改进措施

3.1建立施工管理体制

施工项目的管理其本质是一项对人员的管理,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明确施工的主体要求和施工计划,使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节奏一致,步令统一。只有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摆好管理人员的位置,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建立管理人员的信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才能使施工管理工作得到更好落实,促进工程的整体成本降低,达到预期管理目的。

3.2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

园林景观的施工要求极为严格,要想有高质量的施工,就必须拥有一支高标准的队伍,必须是一支生产技术素质良好、管理过硬的队伍。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除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中心外,还应配备合格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技术人员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施工各项管理制度。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从思想上改变员工的思想,培养员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3合理设计施工顺序

园林施工中合理的施工顺序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基础。一是在施工中绿植种植与基础设施的施工同时进行,必须对施工中的工序先后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使之达到有效的配合,避免冲突或相互影响,进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二是在施工中需要对工艺的顺序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备方案的设计,如果出现工序冲突或者时间延误等,应对施工的工序方案进行调整,利用储备的预选方案来支持对工程的全面管理,避免出现因工期或者其他问题而导致工序混乱等情况。

3.4加强后期养护和管理

风景园林施工后,需要加强园林绿化的后期管理,突出表现在养护和管理两个方面,它们是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质量以及绿化控制的保证。如若工程施工良好,但后期工程养护管理不理想,将会严重影响到风景园林工程的景观效应,进而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在树木养护和管理方面,需要经常性地除草、杀虫,对园林植物花卉进行适时适当地修剪、维护、施肥。风景园林的建造,本身就是从绿化城市、保护城市生态的出发,在宏观上加强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调控,在微观上加强管理和后期的养护,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不仅能够营造出优美的景观,又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效应,实现这两点,将建设一项高品质的优质工程项目。

4结束语

目前,国内经济正处在迅猛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于室外室内各类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工程也不例外。风景园林施工的外观与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就对园林工程施工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此,分析讨论了当前国内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旨在为我国风景园林施工贡献自身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莉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4(06):90.

生物工程就业前景范文6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园林景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维持和发展。城市空间上是多种生态系统的聚合,由于其建筑往往所占的比例最大,完全不同于自然系统的下垫层性质与人为活动所排放的物质能量改变了城市局部环境,使得城市在生态上成为孤岛,朝着不适于人居的方向发展。

一、园林景观工程特点

1、园林景观工程的随意性较强

园林景观工程主要突出的是园林景观艺术上的观赏性,它留给设计者和建设者发挥的空间很大,既没有标准去衡量它外形尺寸的大小,也没有限制所有的材料类别,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设计人员要具有独到眼光、艺术家的细胞和临场即兴发挥的能力。例如,绿地内摆设一块景石,有人认为横着放好,有人认为竖着放好,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说服人们,究竟是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

2、园林景观工程要追求工程的艺术美

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园林景观工程在园林小品、古典建筑、植物配置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设计部位可能难以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人工塑石、自然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同一张设计图纸,在相邻的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同,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给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处理要求。

3、园林景观工程要做到自然

所谓自然景观是要让人第一眼就感觉到是天然景观,野味十足,新奇而又大众化,就是要使该景观新异奇怪,而又似曾相识,并且又要使大多数人能接受和认可,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首先要参考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园林景观,取百家之长,集思广益。为此,必须经常到处考察,聚集资料,富有创造性才华,开创新篇,仅靠抄袭只会毁掉园林景观这一门艺术。

4、园林景观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殊性在于实施对象多是活体,通过对各种乔灌木、花卉、地被、草皮的栽植与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及季相变化,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达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温度、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它是源于林业与其它种植业,而又有别于林业与其它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5、园林景观工程监理的特殊性

园林景观工程的特殊性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工程特定要求,作为园林景观工程监理企业,要适应园林绿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新对策。协助业主选好施工单位,并协同制定现场管理的一些特定办法,如“五大员”考勤制、书面通报、制定处罚条款等,全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搞好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园林景观工程监理人员,不能仅停留于一般的熟悉图纸,按图施工,还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了解与掌握在某些设计领域难以深化的部位,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督促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部位制定详细的施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认真监督把好艺术关,力求达到最好的环境艺术效果。

二、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展程度管理

工程的有效进展不仅是市政部门的硬性要求,也是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效率的内部有效控制的必然需要。要做好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就必须结合技术水平、人员组织、经费问题这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在接到工程任务之后,必须配备相应的人员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设施的是否齐全,人员是否到位等,明确施工单位的法律义务和应当享有的权益。对于施工项目管理而言,技术水平是工程实施的关键,根据设计管理的需要,按照专业技术分工的不同有效合理的对施工任务进行分配,采用网络管理手段对工程实施全程监管,采取科学的技术跟近工程的进展程度。除此而外资金因素也是工程进展过程中不得不提的关键点,既不能为了促成进度而提高成本风险,也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影响到工程的进展,总之,经费的配合要相得益彰,不能顾此失彼。

2、施工项目中工程的安全管理

安全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项目施工有效进行的保障,园林施工的工程和其他建筑类的工程施工一样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果没有安全的保障,施工人员将会面临着伤亡的危险,给整个工程的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

维护施工的安全在于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安全的投入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排查,对施工单位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于高危险的工种来说,工作人员的选定更是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对施工地点进行整理和归类,随时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进出的车辆要进行有效疏导,高危险的材料和物品要合理堆放。只有安全手段到位,才能使工程顺利开展。

3、施工项目中工程的质量管理

对于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而言,质量是其生命力,园林建设的质量反映了一个城市建设的水平,它也同时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对于施工项目工程管理而言,园林的建设是由不同的工程组合而成,想要达到整体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层层把关。实现园林建设的质量要求,要求施工项目工程对员工的工作质量、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对于具体的施工人员要进行相关培训,宁可速度放慢,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对于园艺师来说,要了解园林中生物的各种习性,把生态平衡和稳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保证生物的存活率,再次,采购材料时,园林施工项目管理单位应该严格把关,不允许劣质材料进入施工地点,对相关采购人员加大力度监管,不允许类似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

三、施工项目工程的投资成本控制管理

在保证施工项目的有效顺利施工时,进行成本管理很有必要,园林建设是一项巨大的耗资工程,能够合理的节约成本,是施工项目工程管理要充分考虑的。作为项目的管理单位而言,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

市政园林景观项目工程的成本管理主要在于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在采购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运费成本相对较低,质量较好、价格较低的材料,在材料运输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车辆对路面的损害程度,以防止再度修路时,耗费的成本和时间,以免影响工程的进展。在树木和动物的采购时,要结合生物的习性,保证生物的存活率。例如,在树种的选择上要以气候和土壤作为考虑的前提,尽量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品种。动物类的选择也是如此,要根据动物的习性,选择品种,或是更具物种营造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以避免再次购买时成本的花费,要因地制宜,选择性的购买。

2、施工项目中合同的有效管理

从项目的招标到工程的竣工,合同的拟定与修改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是确保工程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保证,也是工程施工有效的前提保障。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项目合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工程的进展,增加新的补充条款或是重新签订新的合同,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物价水平、劳工工资水平、或是其他意外事故,相关的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合同外的其他要求,或是补充条款。除此之外,园林项目施工管理者还应注意,成本的控制是不以牺牲其他条件为前提的,例如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质量保证、不违法等为前提的。

3、园林工程成本的组成

工程成本是指工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凝聚在产品上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用和措施费用,即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它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材料的节约程度,机械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施工组织、劳动组织、管理水平等施工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部情况。所以工程成本指标能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是评价企业实力的一个综合指标,能够及早发现施工现场活动的成本变化情况,以便更早采取补救措施,尽量消除超支带来的影响或影响降至最低,对工程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园林工程成本由五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技术措施费和组织措施费。

4、项目目标总成本的作用

首先按照园林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中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定额和有关文件编制符合实际的施工图预算,此施工图预算不应超过中标价,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扣除项目部实际应上交的管理费后,可作为项目目标总成本,然后将目标总成本指标进行分解,纵向层层包干,落实到具体的人员,横向责任到各个施工班组。把每个项目和施工子目的成本都计算出来,分别制表上墙,公布于众,使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各施工班组长作到心中有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树立工程成本意识。

结束语

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工程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园林景观工程的成败。施工管理不但需要很强的技术性,还要求管理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单位有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市政园林景观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实用,又美好的市政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运旭.园林景观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