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例6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数学;现代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006-03

引言

数学方法的引入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分析的重要力量。作为现代经济分析对象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很难在人为控制的实验环境中重复进行,它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较大的复杂性和动态演变性。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应用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工具的滥用和误用反而影响了现代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应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现代经济分析中数学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有相关文献发表。已有文献注意到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化问题,甚至有文献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角度分析数据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学者指出计量经济模型存在误区,有学者强调数学在现代经济多元化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不同极端化问题,还有文献关注数学方法在不同经济学分支中的作用,也有学者在分析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中关注数学方法应用问题。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探讨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方向。

一、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分析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引入密不可分,没有数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就没有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大量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从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推动着现代经济分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体而言,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发挥着如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数学方法的引入使得现代经济分析能够简化研究对象,抓住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变量,进而探讨关键因素与关键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相关关系。数学方法在简化现代经济分析方面发挥了三方面作用:一是抓住关键变量,忽略次要变量,简化变量种类和数量,使得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变的可能和简便;二是通过观察关键变量的变化分析社会经济运行总体特征和规律,能够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和消极影响;三是抓住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现象的主要特征,分析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现象变化的主要特征与规律。

第二,数学方法的引入有利于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的统一和完善,解释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数学方法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能够完善经济分析方法,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使得各种研究工具和方法之间具有可比性、可选择性和可转换性,促进各种经济分析方法之间的分工合作、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二是准确定义现代经济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例如需求(demand)、供给(supply)、偏好(preference)、效用(utility)等的界定,使得学术界在使用这些概念时能够取得共识,避免歧义的产生和无效的学术论争;三是能够对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阐释、论证与说明,明确界定原理的应用范围和边界,例如对供求原理(law of demand and supply)、萨伊定理(Say’s law)、凯恩斯定理(Keynesian law)等进行规范化与形式化。

第三,数学方法的引入可以在特定假设条件下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相关命题和结论进行逻辑证明,既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现代经济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工具,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逻辑一致性地得出相关命题、引理与定理。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学工具特别是数学方程对设定的经济环境进行精确描述,排除各种模糊状态,界定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利用数学工具从假设条件逻辑一致性地推导出相应结论,能够检验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从而对推理过程证实或者证伪;三是对现代经济分析结论进行逻辑检验,分析特定结论或者命题成立的前提条件,对结论或者命题进行证实与证伪。

第四,数学方法的引入可以对现代经济分析得出的各种定理、命题、原理进行实证检验,考察现代经济分析是否与现实人类经济活动或者社会经济实际相吻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学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样本数据或者典型案例,为实证分析提供科学、合理、可靠、准确的经验证据;二是构建计量经济分析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分析理论模型与现实数据之间相互拟合的程度;三是利用数学方法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解释与政策分析,对经济分析结论、命题和原理进行评价,探讨改进的可能方向。任何现代经济理论、结论、定理和命题都必须对现实的人类经济活动或者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如果不具有解释力,则必然丧失理论价值。

第五,数学方法的引入还可以拓展现代经济分析的思路与框架,对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减少模糊性和误差。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弥补定性研究或者描述性研究在准确性和精确性方面的不足,提高其解释力和准确性;二是把原来没有纳入或者难以纳入的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纳入到现有的现代经济分析框架之中,扩大现有理论或者分析框架的解释范围;三是建立新的理论或者解释框架,对已有理论进行拓展和创新,对新出现的人类经济或者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四是对不同的理论及分析框架进行比较和综合,推动现代经济分析理论不断进步和演化;五是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特别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方法论工具,减少决策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简言之,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没有现代数学的引入,则现代经济分析技术不可能进步如此迅速,也不可能在诸多社会科学门类中保持持续的领先地位。

二、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数学方法的引入也可能导致现代经济分析对象的复杂化或者简单化,弱化了现代经济分析能力。除了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变量,还存在大量的非关键变量和次要变量,但这些变量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也有可能转化为关键因素或者关键变量,变量的演化和转化也可能对已有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产生冲击和消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抓关键变量和忽略次要变量的方法有可能产生遗漏,简化变量种类和数量有可能使得分析简单化,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结论可能远离现实;二是通过观察关键变量的变化分析社会经济运行总体特征和规律时可能忽略次要变量转化为关键变量的可能性,使得分析结论难以经受实践检验;三是在抓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现象的主要特征的同时,可能忽略了一些虽然表面次要,实际上且发挥了关键性影响的特征,使得经济分析产生误差与偏差。

第二,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可能有利于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的统一和完善,也可能导致简单化和教条化,使得发展出的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脱离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数学方法在发挥严密性和逻辑性强特点的同时,也可能对其他科学研究方法产生排挤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各种研究工具和方法之间具有某种可比性、可选择性和可转换性的特征与可能性,但各种分析工具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不协调和相互排挤现象,有可能导致研究思路的混乱;二是虽然现代数学方法在准确定义现代经济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不同的数学方法之间也可能导致混乱和模糊,不仅不能够达成共识,反而可能导致歧义的产生和成本较高的学术沟通障碍;三是虽然能够对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阐释、论证与说明并明确界定原理的应用范围和边界,但也可能导致学术研究的僵化和教条化,出现现代经济分析中“洋八股”与“土八股”现象,阻碍学术进步。

第三,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可能在特定假设条件下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相关命题和结论进行逻辑证明,但也存在既不能够证实也不能够证伪的可能性和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通过数学工具特别是数学方程对设定的经济环境进行描述过程中,不同的学者或者学派采取不同的描述方法,导致各种描述方法和变量分析的不统一与不规范,产生较大歧义;二是在利用数学工具从假设条件逻辑一致性地推导出相应结论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错误和失误,进而产生各种谬误并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相关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带来各种冲突、成本与损害;三是应用数学方法对现代经济分析结论进行逻辑检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数学工具不足或者偏差太大的可能性,限制了思想的进步。

第四,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经济分析得出的各种定理、命题、原理进行实证检验,但受到样本数据收集成本与技术手段的限制,这种检验也只具有相对准确性,还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学方法不一定能够选择合适的样本数据或者典型案例,也并不一定就能够为实证分析提供科学、合理、可靠、准确的经验证据,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这些都需要数学工具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需要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二是在构建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过程中,因为采取不同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分析结论的多样性和多重均衡性,影响到相关判断和评价;三是虽然可以利用数学方法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解释与政策分析,但不同的分析者或者决策者对相同的结论可能产生不同的解读方法与视角,可能丧失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第五,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可以拓展现代经济分析的思路与框架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在减少模糊性和误差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也可能超出数学解释应有界限,出现泛数学化、泛模型化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教条化、简单化和过度解读现象,阻碍人类思想进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现泛定量化、泛精确化研究现象,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并不是可以完全用数学方法进行精确刻画的,过度定量化可能导致出现用定量方法简单裁决现实问题;二在把新社会经济现象纳入到现有的现代经济分析框架过程中出现用理论剪裁现实,出现“削足适履”、“邯郸学步”等怪现象,导致非理性的理论或者分析框架的解释范围的不当扩大,损害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三是在建立新的理论或者解释框架并对已有理论进行拓展的过程中出现“伪创新”现象,即通过改头换面的重复论述或者“哗众取宠”式的旧理论导入产生“泡沫学术”,不仅不能够推动科学研究进步,反而阻碍真正的理论创新。

三、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应用的改进方向

第一,提高数学方法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谨性,防止各种形式的数学工具的误用和滥用。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变量的演变规律,正确区分各种变量的类型,防止误用和滥用变量进行相关性与因果性分析;二是不断完善数学分析工具与手段,反制数学工具的误用与滥用;三是在利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的同时,也不能够放弃其他科学方法,使数学方法与其他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相互补充与配合。

第二,在把数学原理应用于现代经济分析时,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其局限性和存在的多种不足,防止各种误差和偏差的出现。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了解各种数学工具使用的条件和局限性,防止数学工具在其非定义领域使用;二是在定义现代经济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例时准确而严密,防止歧义,尽可能在学术共同体内部能够达成共识;三是对一些不能用数学工具表述的原理和解释给予尊重,遵循科学研究方法多样化原则。

第三,数学方法必须为分析和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服务,而不是为了显示某种技能和脱离现实的教条服务。如何经过数学方法形式化了的经济理论、结论、定理和命题都必须对现实的人类经济活动或者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如果因为成为教条或者摆设则必然丧失其解释力和理论应用价值。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通过数学方法选择样本数据时必须保证样本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同时必须保证案例分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二是在不到改进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方法,尽可能消除因为数学方法使用的误差和偏差;三是利用数学方法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解释与政策分析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够简单套用,不断提高政策分析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第四,不断改进和推动数学方法的改进、创新和完善,为现代经济分析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研究工具,不断拓展现代经济分析的新思路与新框架,不断提高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充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优势,相互配合与相互补充,不断改进和提高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在把原来没有纳入或者难以纳入的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纳入现代经济分析框架时,需要不断创新并摆脱僵化思想和方法的约束;三是适应现代经济分析的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数学分析工具,不断拓宽数学分析的视野,为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更为科学、更为准确、更为先进的方法论工具。

结论

现代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现代复杂社会经济系统中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规律与影响效应,进而研究现代经济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并为相关决策主体特别是消费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参考。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工具的滥用和误用反而影响了现代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应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现代经济分析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引入密不可分,没有数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就没有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大量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从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推动着现代经济分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不仅直接妨碍现代经济分析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数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现代经济分析中大量数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展,在充分发挥数学工具严密性、准确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优势的同时,也必须尽可能避免数学工具误用、泛用与滥用现象的出现。必须不断推进数学方法的进步和创新,为现代经济分析提供更为科学、准确、可靠的研究工具。

参考文献:

[1]李卫华.数学推理方法与现代经济学的杜撰性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45-51.

[2]程祖瑞.数学化与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J].学术问题研究,2005,(1):25-29.

[3]张卫国.经济理论、数学应用与经济学语言[J].经济评论,2008,(2):36-44.

[4]韦敏.对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3,(3).

[5]赵凌云.经济学数学化的是与非[J].经济学家,1999,(1) .

[6]张文修.经济学研究与数学方法――从诺贝尔奖看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经济科学,2002,(1) .

[7]贾文.认识计量经济模型应走出五大误区[J].财经科学,2003,(3) .

[8]曾国安.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问题的思考[J].经济评论,2005,(2) .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2

关键词:信用 利益 信用利益

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为信用经济。然而,对于信用交易活动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对于利益、经济利益的研究所跨越的历史则更长。本文将就国内外目前在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在依次分析国外研究状况和国内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完成最后的总结。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利益理论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是目前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已经逐渐成为所有经济理论研究预设的前提,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对象化为对个人效用、厂商利润及国家福利的最大值求解。而把经济利益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在对经济利益本质与规律的研究和揭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相反,正在流行的“利益集团理论”尽管属非主流经济学,但体现的却是对经济利益更为直接的研究。利益集团是“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利益集团的压力在结构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集团之间通过相互博弈实现利益的重新分配,并导致经济结构和制度的重大变迁。该理论研究表明利益集团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己超越集团内每个私人的利益。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同样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到经济贸易研究领域中,在延续斯密、李嘉图在贸易利益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用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分析工具,构建各类数学模型,继承新古典“最优”与“均衡”的核心理论,阐明了贸易国获取贸易利益的手段以及贸易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在奥塔.锡克《经济一利益—政治》著作中,他认为:“人们的需要和利益是经济活动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和客观决定的动力。” “一定的需要或爱好形成人们的利益。利益是以特别强烈地和比较持久地满足一定需要为目的的。这些需要是:物质需要、对活动和关系的需要和文化的需要。”客观地讲,奥塔.锡克对需要与利益关系的认识是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但是他对利益概念的界定有失偏颇。他仅仅描述了人与自然客体对象的关系,而没有看到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过程才能实现。强调了利益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利益的社会属性。

(二)信用理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并确立的新经济,给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与经营活动的内容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金融领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金融创新产品与金融深化活动。这些产品与活动使信用能够飞速发展。信用的内涵、外延及其表现形式都获得了较大发展,远远地超出了传统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概括、总结与认识。

经济学家古德菲尔德(Godfeld)根据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研究了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证实了经济运行中实际上的货币需求远远低于理论上的货币需求。古德菲尔德把这种经济增长货币下降的现象称为“货币迷踪”。对此,皮尔斯认为:在金融创新中,人们节约使用货币是造成“货币迷踪”的重要原因。他的观点表明现代信用经济中,货币、信用与经济增长都具有相关性,单方面地研究货币与信用,都不能很好地描述经济运行。

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中应考虑信用,并将信用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20世纪80年代初,本杰明.弗里德曼(B.M.Friedman)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货币与信用的作用》一文中,深入分析了信用不同层次对宏观经济所起的作用,他使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经济期间所选择金融变量与GNP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证实了非金融负债(其所选择的信用指标)与经济相关关系的稳定性。他的实证研究结论为将信用交易活动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前宏观经济学中最流行的IS—LM模型是以货币经济为背景的。在该模型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完全对立的,货币市场包含的金融变量是货币和债券,他们完全替代了其他金融资产。伯南克(Bernanke)和布兰德(Blinder)认为在当代的信用经济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将两者完全对立已经不合时宜了。另外,货币和债券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不能完全出清。基于以上考虑,他们将商业银行信贷因素加入商品市场从而把IS曲线改造为CC曲线,即Commodity&Credit。CC—LM模型第一次考虑了信用因素。但在该模型中,LM曲线仍保持原状,货币市场不受信用因素影响,这一点值得商榷。此外,在伯南克和布兰德看来,货币与信贷之间不能替代,这显然也不符合事实。事实上,货币、债券与信贷是信用的不同表现形式,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同质性,存在替代关系。最后,银行信贷并不能代表社会信用总量,该模型仍未充分考虑信用问题。

整体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那么将信用变量纳入宏观经济分析就势在必行。信用指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与宏观经济关系最密切的信用指标不会相同,因而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信用变量也不会相同。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利益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利益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备受各方关注。其中理论成果最突出的时期当属改革开放后,由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导致利益关系发生较大变动,而且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经济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下将重点梳理与本文理论分析较为相关的一些利益及经济利益思想观点。

1、利益具有双重属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鲜明特征在于即包含范畴所体现的自然属性也包含其社会属性。这样的研究方法也同样被贯彻在利益范畴研究中。国内学者张晓明认为:“人类利益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人对自然物品的需求上,所以是直接的、具体的和无限多样的。在需要和为满足需要进行劳动的过程中,人的需要和为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及其所生产的物品都充分发展起来,渐渐形成了所谓需要的体系和有用劳动及其物品的体系,最终人类从主、客体双方面完善了自己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双重属性。” 整体而言,这些思想观点不仅深入科学地阐述了利益的自然属性,同时还突显了利益主体的地位。作者不仅深入分析了利益的根本属性,而且进一步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其形成过程,并暗含利益关系包含与生产关系中。

2、利益包含五层含义

利益的简单定义既是人们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的利益。余政在其《综合利益论》中深入分析了利益定义后,认为其包括客体性、主体性、过程性、时间性和空间性五层含义。利益的客体性含义表明,利益是需要的满足,利益客体是人类活动所指的对象;利益的主体性含义表明,只有符合利益主体需要的利益才是利益,不能满足利益主体需要的就不成为利益;利益的过程性含义表明,利益必定是在一定的经济过程中实现的,获取利益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益的时间性含义表明,利益总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进;利益的空间性表明,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经济空间是经济活动的前提或最基本的资源,没有经济空间也就没有经济活动。

余政所论述的利益五层含义层次分明地揭示了利益的内涵。首先,虽然需要是利益形成的基础,但利益却不仅仅是需要的满足,利益的主体性含义是对其最好的补充。其次,强调了利益的动态实现过程。利益归根结底是需要的不断满足和产生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发展的,而利益的过程性、时间性及空间性含义则正是结合社会生活本身对利益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并对利益的客体性进行了补充和深化。

(二)信用理论研究

自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学家在信用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由于篇幅、精力有限,本文不可能阅读、梳理所有的相关文献,只能将与本文的研究范畴相关性较强的一些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国内学者王一兵在其博士论文《信用资本问题研究》(2007)中,首次公开使用了信用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信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反映的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信用资本是对物的信任(即对信用载体、信用工具的信任)和对人的信任的辩证统一,但更强调对人的信任。伴随着经济信用度的不断提高,这种包含着更多对人的信任的信用会逐渐转化为可以为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并最终被市场接受为信用主体所拥有的一种信用资本。

此外,王一兵还通过对特定行业所具有的信用资本价值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其所构建的信用资本价值评估模式的有效性。但是由于信用资本的研究属于信用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在实践研究中困难重重。作者所构建的信用资本实证分析模型缺乏逻辑严密的数理论证,这使得实证分析过程相对简略,分析方法也相对简单,分析结果精确性值得商榷。

国内经济学家吴晶妹在《现代信用学》中创新性地定义信用是信用主体在信用交易市场获得信任的资本,这种资本由信用主体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偿债能力构成。获得信用交易市场信任,就能够保障信用交易的完成和信用利益的实现。这种资本可以被看作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财富。为了探索信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定信用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其还进一步界定了信用交易规模与结构、信用交易活动、信用经济、信用效率等概念。并实证分析了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其结论表明不论是总信用规模还是除去政府信用的各类信用规模与GDP的相关性都极强;但是GDP的年增长额却与各类信用规模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整体看来,吴晶妹在其《现代信用学》中全新定义了很多概念,创新性地阐述了很多原理,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近年来在我国信用理论学界享有盛誉。本文在对信用利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将借鉴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

三、文献综述总结

通过对以上利益与信用相关文献的研究与述评后不难发现,只有利益与信用共同交汇于经济学殿堂里,才能最终生成信用利益这一新的经济利益范畴。国外经济学家与国内经济学家对于利益和信用理论的研究都有其科学而深刻的一面。它们的思想方法与观点将成为信用利益理论分析的基础方法与思想源泉,指导信用利益理论研究深入事物内部充分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惟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上,信用利益的理论研究目的才能完成。实践的发展已为理论研究准备了丰富的现实素材,而国内外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则为研究准备了理论养料。只有牢牢立足于确定的理论基础,切实贯彻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实现信用利益的理论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英]奥塔.锡克.经济一利益一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英]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法]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张晓明.论利益概念[J].哲学动态,1995年第4期:第22页

[6]洪远朋.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一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一41页

[7]王一兵.信用资本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财务 经济分析 基本目标 基本假设 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要对财务经济进行分析,要抓住其起点、中心,其起点和中心分别为:核算经济信息,对财务的资金和财务的能力进行分析;同时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此来评价企业过往的经营业绩,对目前的财务情况和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评估和预测,使有些决策能够顺利实施。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概念从提出到现在,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金融经济分析理论。

一、建立财务经济分析框架必要性

长期以来,不管是从最开始的经济活动分析道财务分析,还是到现在的财务经济分析,人们都始终关注着财务分析情况,同时,相当部分的专家门也一直在对其探究。例如,张先治教授总结出财务分析具有边缘性和独立性的特点,樊行建教授则是财务经济分析的创始人,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人们对财务经济的重视度。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解决财务分析在实践中的运用,一个明确的财务分析框架结构是必不可少的,也有过很多文献对其也都进行过一系列的探讨。虽然也有过很多文献对其进行了一些讨论,但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传统的教学实践一直沿用“四要素”:偿债能力,资产运营,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框架,框架结构内容窄,层次低,不能达到现实中分析主体的需求,与此同时,在理论上也会有更多的误解,所以,对财务分析进行重新的构建是财务分析学科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实践,而且是必须从实践的基础上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的原则是:要求主体对某一行为事件发生需要的成本必须小于这一行为事件所产生的效益。假设把主体事件的财务分析当做经济活动,这就意味着主体进行的财务经济分析所产生的成本必须小于效益。站在信息论的角度来进行财务经济分析,这就是第二次信息加工过程,因此主体对信息再加工的成本就要算作是财务经济分析的成本,如果进行第二次信息加工实现了超额收益,而这收益就算作是经济分析产生的收益。这里所说的超额收益指的是在财务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或者不进行财务分析是决策之前所产生的收益差。除此之外,财务经济分析的成本效益原则对其主体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的时候有如下要求:一是只有一个会计期间,如信息处理成本和超额收益,只要信息处理成本低于超额收益,进行财务经济分析主要的经济分析是可行的,否则是不可行的;二是。与若干个会计期间相关的信息处理成本和超额收益,只要信息处理的现值成本低于超额收益的现值,主要财务经济分析的经济分析是可行的,否则是不可行的。

(二)弹性原则

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一定要遵守财务灵活性原则:此原则是要求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的过程汇总要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外部金融环境,留下合理的回旋余地。这样,面对外界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经济分析主体可以自动完成调整。财务灵活性的原则对主体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提出以下要求:一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主体必须根据变化适当的调整其分析目的;二是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主体必须选择适当的分析的方法和程序;三是在与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比较时,主体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础来选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比内容;四是明确财务经济分析的内容,主体必须以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基础,然后来确定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内容,并且严格规范财务经济专题分析内容。

三、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目标

从合同的角度来看,把公司可以理解为(freeman, 1990) “等一系列的利益收益者之间的合作”,而这种参与合作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可以说是主题经济分析的主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其经济的具体财务指标也相应的有一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 ,债权人和管理者,这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主体和经济分析主体。所有者(投资者)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目标,对所提供的经济主体来分析他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金融和经济信息的投资者是经济主体的盈利能力和应对经济主体和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的能力。因此,金融投资者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目标可以表示为:一是通过提供财政和经济信息的投资者,为了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由经济主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分析,盈利能力和应对能力的金融关系。二是,债权人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目标。债权人要进一步分析经济主体提供的财务经济信息,而再分析的目的在于对经济主体的偿债能力及声誉进行分析,然后对债权配置的进行合理的分配。三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具体目标。投资者和债权人对财务经济分析的重点应该在财务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上,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经济进行分析不仅要从企业财务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出发,还要把握企业财务经济活动的情况。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要分析财务经济活动中各要素对活动结果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能不断的发现财务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时候,并能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四、财务经济分析理论框架

(一)对企业已有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了解

如果要对一个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那么这个企业的背景以及它的以往的一些竞争业绩将会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同时还包括企业的一些性质、控制人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才能、占市场的百分比、盈利能力等都会成为进行分析时的参考指标。在本节中,分析师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了数据的收集和报告财务信息加以了解。企业财务报告是历史条件的综合反映,所以如果想要了解企业目前的情况就可以通过阅读来掌握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计算财务指标,不断变化的关键数据。

(二)对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因素进行分析

在了解并掌握了企业目前状况的前提下,如果还想进一步地摸索企业未来的财务情况和经营的成功,还要就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对企业情况起到影响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本文将这些因素进行了一定的排列,将按照从小到大、从内到外的顺序对此进行了分层探究。

1、企业自身开始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本身对于其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与其他外界的影响来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在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的同时,对企业所拥有资源的优势性也不可忽视,优势包括:规模的资金优势,营销优势,研发优势,企业文化优势等,这对于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2、竞争者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竞争对手的强弱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果竞争对手强,则不利于企业未来财务目标的实现,反之,如果对手弱,则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目标的实现定下基础。所以,企业的竞争对手也是企业在进行未来目标的规划和当下战略的策划以及能力方面和相应的行动方面所不能忽视的要素之一。

3、行业分析

所有的企业都适合一个行业,行业特点决定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从而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而行业利润率可以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公司在行业内处于不同的位置,拥有不同的策略,通过对整个行业的分析,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也受到整个行业的影响。

4、环境分析

任何业务都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普遍受益;恶劣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普遍萧条。所以,做财务经济分析,首先必须有一个初步的宏观经济状况的判断,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了解并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

(三)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评价

在对企业当下状况把握的基础上,还要对影响企业未来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要素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清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还可以预测,评价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

总而言之,通过全文,我们了解了财务经济分析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系统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在了解企业的历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能够影响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一步得出了影响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在其中,每个环节都有自身丰富的内容,这也需要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对其不断地巩固和不断地完善。就这个分析体系本身而言,并不是要对每一个分析主体都要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但在这个分析体系中要求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能够找到其对应所需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9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4

Abstract: economic philosophy is the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 of two subjects constantly theoretical results, as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teadily, and it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hotspot in theory.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economic philosophy are reviewed, analyzed and the discipline nature and the stage of object of study and research tasks.

关键词:经济哲学 阶段分析 研究对象 研究综述

Keywords: economic philosophy phase analysis object research summary

作者简介:马学敏(1986-),女,汉族,山东东营,国家电网东营分公司,职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经济哲学的发展阶段分析

(一)“斯密”与经济哲学研究

18世纪中后期,重商主义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束缚了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斯密于1776年3月9日出版了《国富论》。以《国富论》的发表为开端,斯密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经济自由主义”。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史蒂格勒把斯密的成就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斯密把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的系统分析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至今为止,这仍然是资源分配理论的基础;二是,斯密提出了引起工资率和利润率表面上差异的成本因素,这成为了马歇尔工资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直接起源;三是,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四是,斯密对工资基金理论的论述。斯密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成就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于经济哲学研究

1867年,随着《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二次高潮,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其远离科学,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其使“空想社会主义”终于成为科学,给予无产阶级以全新的奋斗目标。

(三)“边际革命”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边际革命”是指19世纪70年代初期由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提出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思想的引入与普及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三次高潮。

(四)“凯恩斯主义”与经济哲学研究

1929年至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同时也为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凯恩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通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原理。

对“看得见的手”的研究与分析引起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四次高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如何区分;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五)经济理论新的发展与经济哲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问题且越来越严重,滞胀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估与分析正是经济哲学的第五次高潮,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五次高潮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二、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国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持此观点的学者给出的理由是,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致即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另外,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是相似的即以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

第二种,经济哲学是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元问题。

第三种,经济哲学以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之间是一种矛盾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经济问题的始终。

三、经济哲学的研究任务

(一)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规律

经济哲学要透过各种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首先提炼出各种特殊的本质,然后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掌握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同时,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具有一般规律的。经济哲学要以各种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为素材,通过概括总结,把特殊规律上升到一般规律。

(二)提供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经济哲学要从各门具体的经济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的观点和原则,并经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得出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三)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服务

经济政策对于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内部关系问题,政治、社会、环境的外部关系问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科学的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科学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经济哲学来提供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肖明.管理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18.

[2]王在华.经济哲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15.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5

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从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入手,去分析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它通过两条途径去分析政治现实,一是挖掘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和经济基础;二是反过来,从经济发展的逻辑去推演政治发展的结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或经济政治学,均属于经济分析的范畴。这一分析框架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经济因素归根结蒂是政治现象的决定性变量,所有政治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都有其经济动因和经济基础。但是,政治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并不是所有政治现象都简单地是由经济决定的,各种非经济因素在政治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阶级分析

阶级分析也是西方左翼学者喜欢使用的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它以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作为政治分析的决定性变量,以此来观察和评估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阶级分析涉及到阶级的定义、划分阶级的标准。社会各阶级的构成、各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阶级利益的分配、阶级斗争的形式以及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深刻地揭示了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的阶级实质,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政治历史的发展规律。但这一方法是一种高度宏观的和抽象的分析方法,不能机械地将它用于具体的政治过程分析。此外,在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经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其适用性大大减少。

文化分析

文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文化分析试图通过分析人们的传统、习俗、礼仪、心理、态度和情感,去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政治学家在通过文化途径去分析政治现象时,主要采用政治文化分析方法。简单地说,政治文化就是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它包括人们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信仰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文化支配着人的政治行为,任何政治共同体中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它决定着公民的政治行为方式,并且赋予政治过程以不同的意义和形式。政治文化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政治行为、政治模式、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背后的深层根源,但政治文化本身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把政治文化分析当作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分析途径,显然是不合适的。

制度分析

经济基础也好,政治文化也好,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实际上主要是通过社会的政治制度实现的,政治制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直接的决定因素。作为政治生活的规范,政治制度约束着人们的政治行为;作为政治生活的凝聚,政治制度又是政治现实和政治发展的表征。所以,制度分析一直是政治分析的主要方法,传统上,政治分析基本上就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分析。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曾经说“政治学分析始于国家,终于国家”,这就是典型的制度主义观点。在当代十分流行的新制度主义,虽然在对制度的界定和分析上不同于传统的制度主义,但在基本点上两者是相同的:试图通过对政治制度和程序的分析来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这种分析方法在政治理论中长期独占鳌头的地位,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强大价值:直接规范和制约人类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的,毕竟是形形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分析离不开对政治制度的分析。当然,这并不说明制度分析就没有缺陷。它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和表层的分析方法,这就是它的最大不足。

“国家——社会”分析

近年来受到年轻学者重视的“国家——社会”分析途径,也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政治分析方法。从政治分析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政治社会(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前者是公共政治领域,后者是私人社会领域。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事实上都同时生活在两个领域之中。譬如一位政府官员,当他代表政府履行公务时,他就在政治国家中活动;当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兴趣参加某些利益团体时,他就在公民社会中活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是两个十分不同的领域,各有自己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的政治发展过程就是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通过研究国家——社会的生长和互动过程,例如研究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民族建设(nation一building)和公民社会的成长(growth of civil society),进而来理解政治发展,对于我们把握政治规律,确实极有帮助。但它用简单的两分法把国家与社会分开进行分析,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

治理和善治分析

上面论及的治理和善治,既是现实的政治实践,也是一种反映这种政治现实的宏观理论,同时还是一种分析政治现实的途径。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框架,治理和善治分析主要关注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的环境,例如: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心理环境。2)治理的结构,例如:政府机构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政党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其他政治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民间组织及其在治理中的角色;其他治理结构的作用;各种治理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3)治理的过程或程序,例如:决策过程。选举过程、行政过程、监督过程、诉讼过程、参与过程。4)治理的方式,例如;行政命令、政治动员、法律强制、说服教育、政治教育、经济刺激、自治、合作、暴力。5)治理的内容。6)治理者和被治理者。7)治理的意义,包括影响治理的主要变量;民主治理的动力;对治理的评价;治理与地方民主;治理与经济发展;治理与社会稳定。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比起其他的传统政治分析方法来,治理与善治方法具有自己明显的优点。首先,它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范畴;其次,在分析政治发展时,它比其他方法更加全面;再次,它体现了政治发展的方向。但是,治理和善治的分析框架决不是万能的,不能以它去否定或贬低其他有价值的政治分析理论。治理理论还很不成熟,它的基本概念还十分模糊,对治理和善治还存在着不少分歧甚至误解。治理和善治理论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根据西方的社会政治现实提出的,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应用这一理论时,我们必须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切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国内学术界对这种理论从总体上说还比较陌生,存在着不少误解和误译,必须避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急于应用。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几点思考

当代西方的政治理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现实的集中反映。尽管存在着形形的不同流派和不同观点,但是,归根结蒂,它们都是为产生这些思潮的政治现实服务的。即使是对现实持激烈批判态度的左翼理论,也缺乏真正的革命性。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6

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分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三毛

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叔本华

要总体上把握考纲的变化,需要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如下是2013年和2014年考纲变化的总体构成表。

考纲变化构成表

课程名目旧考纲内容(2013)新考纲内容(2014)变化形式简要分析

经济生活

小康社会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更改 指向具体化

经济建设的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更改 范围层次扩大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改 表述具有时效性

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改 强调践行、重措施

政治生活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删除 降低难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增加 加强对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认识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变更 课标题变化,表述准确,强调目标

文化生活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删除 降难度

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增加 强调文化发展路径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变更 指向更明确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加 新增内容

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删除 溶入文化发展措施中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变更 指向具体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删除 渗透在其它考点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换 考点位置变换

生活与哲学没有变化

通过对比,我们能看出,变更的8处有这样的特点:(一)充分体现十精神,尤其是三中全会的精神,如《经济生活》中原来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变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 变化中既有考纲的变化,也有考纲下考点的变化,如《文化生活》部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变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纲的变化,而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变成“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考点的变化。(三)注重新教材的排列顺应,合理调整考纲顺序,如《文化生活》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课本第九课调进了十课的内容中,考纲也由此同步变化。(四)调整说法的范围层次,使考纲表述更合理,如《经济生活》中的“小康社会”变成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指向具体化了。等等。

大纲中删除的四处基本上是为了降低难度,将原来的溶入新考纲中。增加了一个考纲两个新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考点变化具体解读

考纲既然有变化,就要对新的已变化的考点进行解读,对考生来说可以完善复习体系;对辅导教师来说,可以分析高考的走向,更好的指导考生复习。如下我结合新修改的教材内容,对变化的这些考纲分别从“变化分析”、“考点分析”和“应对策略”几个具体方面加以分析。

变化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变化分析]: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时代背景,考生应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旧考点强调的是整个背景,而新考点强调的是小康社会变化发展的进程,指向更加明确化了。

[考点分析]:1总体小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目标,目前已达成。全面小康是本世纪前二十年目标。

2总体小康的表现:宏观表现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微观表现为由贫困到温饱到小康。

3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全面的小康。

4全面小康的目标: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应对策略]:考生要具体把握两个考点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要以经济为背景把握具体目标,并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作具体分析。要结合十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分析运用。

变化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变化分析]:本考点的变化主要是依据十报告作出的变更。旧考点从经济建设方面提出要求,而新考点从整个小康社会的角度提出要求,体现了提法的与时俱进。

[考点分析]:1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分别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应对策略]:考生能区分总体要求和新要求,并能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理论进行运用。

变化考点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变化分析]:本考点主要是十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表述上的变化。对原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强调,使其更具有指导性。

[考点分析]: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作为根本方法。

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是思想武器;是指导思想。

[应对策略]:考生要熟练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能与生活相结合,从材料中找到体现的某一内涵,这类运用易用体现类题。另外要注意从不同学科角度加以运用。

变化考纲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考纲是作为纲变化的,主要是依十的新提法作出的变更。

变化考点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变化分析]:本考点的教材内容相对旧教材作了较大修改。在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发展经济的要求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其它考点讲了,这里只讲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内容。

[考点分析]:1经济方式转变的地位: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经济转变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变化考纲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变化分析]:这是一个新增考点,是依据党的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阐述所作的要求。

[考点分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

作曲家如同马拉松选手一样,若要跑完长距离的赛程,就不能乱了步调。――久石让

我们的生活其实分成两半,一半真实,一半虚拟,处理这两半的关系,自知或不自知,几乎已是日常人生。――王安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道路,是中国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征程;实践证明,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是什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各项具体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关系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道路是实现的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应对策略]:由于此考点为新增考点,考生要全面掌握其包涵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并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这一新说法的认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考纲变化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本考纲是作为大纲而存在的。旧考纲注重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强调路径,而新考纲注重从目标与路径关系上揭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十报告的最新表述。分析略

考点变化八、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变化分析]:旧考点强调先进文化的具体要求,新考点重在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考点分析]:1中国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静态表述,内涵随历史变化而变化;“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动态表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应对策略]:考生复习本考点要从先进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联系历史发展道路与目标关系上把握这一方向。

考点变化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变化分析]:这是一新增考点,是党的十对文化发展道路的新表达。重点是突出文化发展的目标、道路、任务的内涵及相互的关系。

[考点分析]: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国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2走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它是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它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它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关系是什么?总的讲它们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应对策略]:这是一个新增考点,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说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明确道路与目标的关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考点变化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变化分析]: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也是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根椐十内容,增加了本部分。

[考点分析]:1什么是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展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方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要性:它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它是增强全民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3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形成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要形成对人类文明成果的自觉和自信, 保持高度开放包容的文化心胸, 善于养成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应对策略]:考生要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内涵,自觉运用于文化创建活动中。能从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解决相关问题。

变化考纲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本考纲只是把旧考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变成了现在的考纲。

变化考点十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