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调查报告范例6篇

校园贷调查报告

校园贷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 校园贷 借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校园贷本是一种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平台,但近年来,校园贷乱象丛生,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频频掉入高利贷的陷阱而背负上巨额欠款被恶意催款甚至导致、跳楼等恶劣后果。大学生作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作为缺乏社会磨练的一个群体、也同时成为心怀不轨人员的首选对象,因此让大学生正确对待校园贷至关重要。

1什么是校园贷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表示,“从金融领域来讲,并没有一个校园贷的概念,只是小额贷款发生在校园,服务校园人群,不要被‘校园贷’这个名字迷惑,校园贷的本质是消费贷和小贷。校园贷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2校园贷现状

据在校学生介绍,“校园贷”在湖北高校有不同程度的蔓延。对于男生来说,校园贷的功效主要在于购买数码产品。“数码产品往往最吸引男生的注意力,但这些东西贵,经济难以承受,只能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还发现很多学生只需绑定信用卡就可以使用某些平台贷款购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将经济压力转移到下个月。

另外一些不良的校园贷(校园分期平台)明知道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但没有过硬的还款能力,既不对学生的还款能力进行甄别,又故意引导他们进行高额消费。据融360《维度》调查的11家网络借贷及分期平台中,只有1家平台的其中1个项目写明需要借款人是985、211院校的本科、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并需要拿到offer,其余10家平台的申请资格基本只有一个要求:“在校大学生”。专、本、硕、博均可。提供的材料方面,身份证、学生证,也有很多平台要求提供学信网账号,以确认是正规在校大学生身份。除此之外,大部分平台要求提供家长的手机号以及家庭住址。由于大部分校园贷只需提供身份及学生信息,并且只需要通过网络申请,因此校园贷在资质审核方面存在漏洞,即便不符合贷款资格也申请到了贷款。

为了获取新用户,校园贷平台也是花招百出,首单免息,取现免息,校园贷进入大学校园时,只要通过了面签,新用户就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礼品,让学生一分不花就能尝到甜头。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每个月的生活费有限,有时还会出现除了基本生活保障还要额外购买东西的情况,这样一来,申请贷款的学生其实没有多少钱用来还贷,这时又不敢跟家里人说,只能继续借钱还贷,越借越多。尤其是向不良校园贷平台借款的学生,他们好比走进了“死胡同。

3如何避开校园贷诈骗陷阱

(1)不参与。不参与只提供学生证、身份证乃至学号就可办理贷款的业务;不参与任何声称以帮助同学“办理小额分期、手机分期等用款”的一切I务;不参与网上办理任何手续简单的贷款;不参与以手持身份证留照片等条件的贷款业务。

(2)先告知。遇到类似情形时,要先告知老师,在需要用款时多和老师或家长沟通,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隐瞒家长直到形成不良后果时才告诉家长,对感觉自己受骗时要及时告知学校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得到相关查证后再做决定。

(3)多查询。对声称可提供内部助学金、发展党员等利益诱惑为由的所谓“内线”人的身份和工作单位可以通过辅导员进行查询,识破骗人把戏。

4如何规范校园贷

《新闻1+1》节目中指出,“校园贷”等消费贷款不能一禁了之。因为部分学生还是创业等正常借贷需求,在对待信息不对等的部分“校园贷” 产品时,监管方面应加强防范不可控因素,尽力杜绝侵犯人身权益的情况发生,维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但监管中应避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样的“一棒子打死的做法”。

(1)正确引导,学校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应将消费观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各种主题教育中,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理性和科学的消费观。加强校园不良网贷宣传报道和教育引导,向学生普及金融信贷知识,增强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2)教育宣传,一段时期以来,校园贷之所以发生一些乱象,根本原因在于借贷者在接触金融工具前缺乏相关金融教育,同时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正向的指导与实际的帮助。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护。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普及金融常识。

参考文献

[1] 央视调查校园贷乱象:大学生无力偿还自杀.新浪新闻.2016-11-14[引用日期2016-11-14]

[2] “校园贷”竟成校园“高利贷”.网易[引用日期2016-03-28]

[3] 校园贷正在失业:国务院各部委严控,但裸条贷仍然猖獗 .新浪科技[引用日期2016-10-24]

[4] “校园贷”不能一刀切,但“高利贷”得有人管 .网易[引用日期2016-03-18]

校园贷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校园;P2P网络借贷

如今,面对一些价格昂贵的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3C产品,很多大学生不再是“望洋兴叹”,而是通过分期付款、网络借贷等互联网方式提前享受这些产品,以满足消费欲望。

网络借贷平台的一些企业也灵敏地感觉到了大学校园市场的潜力,并积极推动校园信贷消费的发展。已有的校园借贷平台形式多样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因此为了探索校园信贷发展中可以实现的、更为合适的模式,也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选择借贷平台时辨识能力,本文在认识大学生消费信贷的现状基础上,分析目前校园借贷的优劣势,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以探索更有发展前景的校园借贷新模式。

一、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与解析

随着信贷消费走入校园,大学生已经成为还贷一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校园贷款类平台呈爆发式增长,但由于监管不力、制度尚不完善、学生的自制力不足等因素,屡屡出现大学生受骗、钱财流失的案例, 因此,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消费信贷带来的影响,并以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学校所在地涉及武汉市、盐城市、南京市、普定市、镇江市等多个市区,数据来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月消费总额群体分布较为集中,贫富差距大

大W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于800~1200元和1200~2000元,低于800元或高于20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较少,但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少于800元,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方面正呈逐步拉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调查发现,学生间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差距大。大部分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与此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贫困生的经济来源则大多来自于兼职或社会性补贴。

(二)贷款额度呈性别分化趋向,消费差异大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贷款额度明显高于女生,40.54%的男生需要的贷款的额度为5000元以上,而60.34%的女生所需贷款额度为1000元以下。

受男女性生活习惯的影响,在贷款消费方面,男生多购买衣服首饰及电子产品,大多数女生则选择投入资金购买衣服及化妆品。

(三)借贷市场管理缺失,学生认知度低

现如今,市场中针对网络贷款消费的P2P平台已经超过千家,平台冗杂,大小规模不一,借贷周期、利率、额度等均不尽相同。大学生的贷款门槛低,但对贷款条款的认知度低,很多学生仅仅听过宣传,但对具体的国家政策全然不知,这导致了“还与贷”得不到平衡性保障,易出现经济纠纷,对部分大学生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扰乱大学乃至社会秩序。

(四)学生偿债能力不足,信贷环境混乱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处于“月光族”的状态,金钱管理意识较差,与此同时,购物消费毫无节制,“贪图享受、提前消费”的观念也在大学生中间风靡开来,受畸形消费意识的误导,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无偿还债能力的情况下向网络信贷平台寻求贷款,以满足自身需求。信贷环境的混乱、市场监管的不足导致企业还款得不到保障、学生信用降低。

二、校园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

根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在校大学生3000万人,以人均借贷5000元来估量,校园借贷堪称是一个千亿级市场。以网络为平台、独立于正规金融机构体系之外的个体借贷P2P平台大量涌入大学生市场,为大学生生活、创业等提供简单、快速、方便的贷款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大学生的资金短缺问题。

从2013年7月第一家校园分期出现开始,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校园借贷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大量风投资金参与到校园借贷平台的股权融资中,强大的资本推动校园借贷快速地被大学生认知并接受。

现如今,在校园借贷的快速发展进程中,P2P网贷平台顺应潮流抓住了机遇。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P2P网贷平台更将直面大学生群体,同时,随着大数据模型的不断完善,各平台之间也应该打破壁垒,共建针对大学生的征信体系和数据风控模型,完善平台的风控审核体系,共同维护行业生态圈的健康发展。

三、校园P2P模式现存的问题

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纷纷开始选择在校园内拓展其信贷业务, 推出各种专门针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产品, 抢占校园消费信贷的市场。 在此过程中,虽然校园的信贷消费市场得到了开拓, 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市场准入的主体资格审查不够谨慎

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中小金融公司、借贷平台的资质审查问题;二是针对借款主体即在校大学生等金融消费者申请借款的身份、信用审核问题。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后者的规范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通过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 “裸条放款”,提供身份证和即可放贷。 监管的缺失, 准入门槛低正是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协议签订涉嫌非法经营的问题

虽然“校园贷 ” 类 P2P平台放贷的利率并未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 4 倍, 一般年利率也还控制在20 % 以内,因此,在法律上可能不会被认定为高利贷。但是,从相关报道看,实际情况是这些平台在收取约定的利息之外, 还会以罚息、服务费、违约金、滞纳金、催收费等名目,收取远远高于贷款本息的巨额费用,实质上就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贷 。

(三)存在虚假宣传欺骗诱导的问题

P2P平台在向大学生群体推销业务时,往往不会如实告知借款的真实风险,不会详细告知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可能产生的额外金额,反而经常是以“零首付”、“零利息 ”等低门槛、低成本宣传广告进行欺骗诱导,致使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较弱而消费欲望又旺盛的大学生上当受骗,从而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又有欺骗诱导交易之嫌。

四、校园P2P新模式的应对方法

针对现在校园P2P模式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1. 立法机构应更加积极深入地参与进来。应加快规范金融消费市场立法的步伐, 明确各类金融主体市场准入资格,明确无效和可撤销的借贷合同的情形,明确司法救济的途径和方式。监管部门不仅对于平台要严格审核,还要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形成统一的信用管理体系为了了解用户信用借贷记录和信用情况,降低借贷风险,规范市场借贷行为,让借贷行为实现良性循环,方便信贷平台在校园发展,让大学生的不良借贷适可而止,杜绝极端事件发生。

2. 学校方面应承担起准入的审核责任。对于进入校园的网络借贷平台,加强监管,为大学生借贷安全保驾护航。还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财商方面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普及正确的理财理念和基本的法律道德意识。

3. 平台开发者应避免模式上的同质化。开发者在设计平台运作模式时应该注重质量和个。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从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只有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业务和各类增值服务,才能保证大学生消费信贷的不断发展提高信贷产品的质量。

4. 校园借贷平台还可以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大学校园内的在线消费以及支付习惯已经初步形成,因此在发展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础上推出借贷或分期服务,更能够被大学生所认可和信赖,在已有模式上寻找新突破。

在国家法律更加到位的保护下,在通过学校严格的审核与判断下,走进校园市场的借贷平台也并未必完全可靠,更加关键的还是学生个人的经济素养,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正确的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以及法律知识,运用自己的财商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借贷平台。

五、总结

P2P模式正在兴起阶段,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颖,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惯已经发生了改变,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校园信贷作为新兴潮流有广阔的需求和市场。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知虽然目前校园借贷平台还有很多的不足,但其前景是有发展势头的。未来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可能是曲折的。无论是对于监管主体还是借贷双方,本文提出的问题以及给出新对策都是有价值并且能够实行的。我们相信,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随着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校园信贷未来必将成为中小投融资者的广阔舞台。

参考文献:

[1]吕成羽,蔡倩,庞威龙.高校互联网信贷消费平台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6(11).

[2]周铭川.拿什么拯救陷入校园贷风波的大学生[N].新京报,2016-03-21.

[3]张吉利.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商,2016(26).

[4]王骄阳.高校学生校园信贷风险及防范对策[J].知音励志,2016(13).

校园贷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校园贷 互联网金融 借贷风险

一、校园贷的现状

(一)发展迅猛的校园贷

校园贷是近些年来流行于各大高校中的一种金融服务,即各种平台通过虚拟信用制度,根据所收集的学生的在读信息和部分信用消费记录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自2013年校园贷横空出世以来,其发展势头迅猛,到目前为止已有各种校园贷款平台50余家,影响范围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波及高校2000余所,在校生约3000万人。校园贷以燎原之势攻入大学,校园中充斥着各种“xx贷”的广告传单,校园穿梭在寝室之中,并且这种现象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二)潜在消费能力巨大的校园市场

自大学生信用卡被银监会叫停以来,校园信贷消费出现了断层。好奇心、虚荣心重的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得不到发泄,校园贷应运而生。根据人民大学信用研究管理中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查报告》显示,通过贷款方式获取资金的大学生达到8.77%,其中网络借贷的比例占据了总贷款的一半。出于购物、创业、求学等原因,大学生对资金的需求量高居不下,各种校园贷的出现恰好能解学生的燃眉之急。借贷平台意识到校园市场的重要性,纷纷推出各种服务抢夺市场,更深层次的推动着校园贷的发展。

(三)风口浪尖的借贷模式

近日,河南一在校生因背负数十万债务的案例引起社会对肆意发展的校园贷的广泛关注。凭借自己职务便利获取他人信息,就能轻易获取巨额贷款,校园贷的借贷模式遭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事发之后,坏账的风险由谁承担?被冒用信息的学生权利该如何维护?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商榷。随着媒体的进一步跟进,关于校园贷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手续欠缺、利率不明、劣质商品、暴力催款等等。校园贷款这一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否安全渡过这次危机,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信用借贷模式的存活。

二、暗藏玄机的校园贷

(一)审核制度注水

为了尽早抢占校园市场,各大借贷平台纷纷无视相关法规条例,简化应有的审核手续。更有甚者为拉拢学生注册恶意放水,一张身份证或者学生证,不需本人签字和视屏确认,即可通过审核。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直接为校园贷的高违约率埋下了隐患。同时造成大面积的学生信息被盗用。被盗用个人信息的学生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背上了的巨额贷款,而真正的获利者却去向不明。校园金融中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校园贷款审核的不作为,注定了各种骗贷、逾期、重复借贷悲剧的发生。

(二)泛滥的校园

校园内铺天盖地的贷款广告并不能让借贷平台满意,考虑到线下签约、催债的需要,校园便成为了校园贷攻占大学城的先锋军。校园通常是兼职的在校生,其工作主要为分发广告传单和拉拢客户。最早的校园只是在校园的主干道上分发传单,随着近几年校园贷的火热,他们的的身影随处可见。教学楼内沾满了各种小广告,寝室楼内也屡见上门推销。校园们通过拉拢学生获得业务提成,发展的下线越多,提成越高。一些地位高的能够轻松的做到月入数千。在高额的利润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做起了,更有甚者为了谈业务不惜多次翘课。有的贷款平台甚至对们许诺,只需尽可能拉到人,一切后果由他们承担,这种对们的纵容不断破坏着教育的氛围。校园这种类似传销的发展下线模式,俨然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一颗毒瘤。

(三)低利息高服务费

出于吸引学生的目的,校园贷的广告上通常都会打上免息的口号,不少学生因此误入借贷平台的陷阱。校园贷在宣传时,会打着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旗号,但轮到偿还每月分期时,还要多上一笔不低的服务费。以一台五千元的苹果手机为例,分期一年的利息费为零,往往要多交每月数十元的服务费。在向借贷平台进行费率咨询时,这些平台通常只会强调低费率而隐瞒服务费的存在,而缺乏社会经历的大学生在签订贷款合约时并不会仔细研究,而忽视了服务费的存在,等到发现问题时,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干吃哑巴亏。为了防止学生提前还款而少收服务费,煞费苦心的校园贷甚至对提前还款征收数千元的违约金。倘若学生逾期还款,也会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费用。杭州《都市快报》的数据显示,一些知名的校园贷款平台按0.5-1%/天收取逾期未还的违约金,而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则会收取惊人的贷款额的7%至8%为违约金。当违约发生时,有的借贷平台并不会第一时间提醒,而是等到一两个月后逼债,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网贷专家”调查显示:多数网贷平台的产品年化借款利率超过百分之二十,某些平台的实际年化利率在百分之三十五以上,与之相比的信用卡分期还款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六。事实上,很多校园贷平台的拿款成本就达到百分之十五,算上平台自身成本和相关人员的费用,校园贷真正做到免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四)恶性循环的还债

面对高坏账率的校园贷,借贷平台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催债。通过学生注册时留下的亲友信息,借贷平台可以很容易的做到名誉绑架。一般来说,当学生欠款不还时,借贷平台会先向学生本人发出警告,若不奏效,则转而联系学生的父母或室友。再往后,还会派出催款团队去学校找学生、在公共场合贴欠款学生的大字报。面对借贷平台一系列的恐吓,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要么去打工偿还债务,要么再寻求其他平台的借款,拆东墙补西墙,最后雪球越滚越大,不惜为钱铤而走险,走上绝路。不久前河南某在校生就因为陷入还款的恶性循环,最后选择轻生。校园贷款得不到整改,这样的悲剧还将持续发生。

三、校园贷的发展探讨

(一)冲动消费带来的沉重债务

根据数据显示,大学生从校园贷中获取资金,绝大部分都被用在购买高档手机和其他数码产品,只有极少部分被用于自主创业和支付学习费用。校园贷款并没有像初始规划那样成为大学生救急的平台,反而加重了校园奢靡的现象。缺少风险教育的大学生容易冲动消费,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他们过早的背上难以负担的债务。基于我国现状,P2P模式的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校园贷作为P2P模式的一种金融创新,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消费需求,但对于缺乏金融知识的大学生来说,背后的风险还是过于庞大。大学校园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教育,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大大减少由冲动带来的负债风险。

(二)无视风控的必然后果

一个巴掌拍不响,校园中的贷款乱象和不仅源自学生的冲动,借贷平台的自身的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也脱不了干系。校园贷款身为互联网金融的分支,金融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风险控制依然是核心。为了跑马圈地,很多借贷平台丧失了金融产业应有的风险底线,放宽审核、风控不严,出事必然是早晚的事。校园贷再继续放纵甚至主动迎合学生的冲动消费,无异于自掘坟墓。究其服务,高额的服务费用并没有给学生们提供合理的融资平台,反而是利用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匮乏敲竹杠,可谓是变相的高利贷模式。校园贷的创新发展,必须和学生的实际消费能力做到相对匹配,借贷平台一味钻监管的空子,只会得不偿失。

(三)校园贷发展的必要改变

校园贷的继续发展,必须充分围绕风险监管进行。作为大学生信用卡的后继者,必须及时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校园贷的利息、服务费等进行明确规定。另一个方面,建立校园贷监管体系,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对于不合格的借贷平台予以整改休业,对于校园贷的积极发展将有重要意义。各借贷平台也应该针对自身能力化结构,完善信用审核体系,不贪图一时利益而忽视校园贷的长远发展。总之,校园贷应和其他P2P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一样,加强监管,引导他们规范发展,而不是因噎废食。只要科学监管,合理利用,校园贷款模式势必会对促进供给侧改革和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牟昱洁,王献锐.校园金融发展现状及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2]陈文波.浅析校园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

[3]张达.校园贷款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4).

校园贷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政府;校园金融;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26

1研究背景

伴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迅速兴起和发展,部分不良金融平台开始把目标指向校园,采取虚假宣传和降低贷款标准等方式,对涉世尚浅的大学生进行诱导消费,造成不良后果。尽管出台了相应的法案通知,但是高校网络借贷监测机制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仍然不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且尚未健全完备的信用体制来规范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从而导致大学生受害者群体日益庞大。

2研究意义

通过本次对成都部分地区高校的调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合理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让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得到规范,校园金融监管策略得到完善,明确监管主体,建立大学生信用机制,引导大学生加强消费金融安全意识,合理规避金融风险,让大学生消费权益得到保护;同时让我国校园金融服务平台良性发展,突破信贷平台不规范、不透明发展瓶颈,促进其金融创新意识的提高。

3大学生使用校园消费金融产品的现状及问题

3.1问卷设计

问卷初期确定以“如何规范大学生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为研究目标,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明确调查的核心目标,以此不断的积累信息。

问卷中期根据初期收集到的资料信息,选取与校园消费金融相关性较大的因素,确定问卷内容。问卷对受访者自身因素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生活费用,收入来源和对相关金融服务平台的了解程度,渠道,使用原因,使用该平台的利益得失和顾虑,以及受访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使用校园消费金融平台服务后的感受和建议等做了调查。

问卷后期对问卷内容做最终的讨论并完善,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问卷,网上发放问卷链接和实地走访形式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从大学生口中得知的校园金融服务的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问题进行了一一了解。问卷一共设置了详细的22个问题,共发放了1000余份,回收813份。

3.2问卷分析

3.2.1生活费用高低影响借贷偿还能力

生活费用档次设定是根据实际生活和网上查阅资料方式综合得出,并且结合了相关性比较强的借贷费用高低进行分析。表1显示大学生生活费主要集中在1000-1500元之间,但全部调查对象的偿还金额在1000以下占比最多。这说明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有限,从而偿还的金额有限进而影响借贷偿还能力。

3.2.2生活费用来源单一导致入不敷出

联系实际考虑到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我们适当选取了关于生活费用来源的渠道,并且试着建立生活费用来源与入不敷出的数学关系。表2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包括父母支持,兼职收入,奖学金,贫困资助,创业投资。其中父母给予占比最大为59%,父母支持当中入不敷出的比例为58.2%。这说明大学生生活费用单一且金额有限导致入不敷出。

3.2.3金融消费平台宣传方式影响大学生判断能力的强弱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校园消费金融平台宣传力度强劲,关于如何了解这些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多种渠道。表3可以看出来对非常了解的同学来说网页和手机APP占比最大,反映出网络信息媒体的影响较大,而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信息的同学主动性较高,而对于完全不了解的同学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校园推广等方式接触使用信贷平台,从而更易受到误导甚至诱导。

3.2.4消费观念多元化引起盲目超前

联系实际发现大学生滋生的消费观念多种多样,具体哪种原因是罪魁祸首?我们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原因作为问卷指引。表4数据显示大学生消费观念多元化而且比例相差不大,总的出发点都是先享受后消M,但是大学生作为新兴一代,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好,如不加以良性引导可能会导致盲目超前。

3.2.5高校对消费金融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大学生从小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学校,校园监管力度和校园官方影响在大学群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数据显示有73.9%的高校没有开展过消费金融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这说明高校消费金融安全知识教育意识缺乏。在有过此类宣传活动的高校中,对法律法规不了解的人数占比37.26%,也说明高校宣传力度不够和高校的不重视情况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知半解的状态。由此可见,高校对消费金融安全知识的有效宣传力度更待加强。

3.2.6家长与子女缺乏沟通的同时没有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很多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孩子在选择使用消费金融平台进行分期购物或者借贷是并不会告诉父母,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消费金融平台。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不到位导致当大学生失去还款来源时,在分期机构催款下就会采用躲避和不接听电话等方式进行逃避,从而分期机构联系其父母,父母便在其中充当着隐形付款人的角色。

3.2.7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急需政府作为

为什么大部分受害者没有选择维权呢?经过实地走访,究其原因包括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维权过程复杂维权费用高;相关部门不作为等等都让受害者忍气吞声,从而让不法分子愈发猖獗。数据显示都十分支持政府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说明大学生群体更加信赖政府部门的作为,并且对这方面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建议政府部门广纳谏言,尽快采取措施。

我们针对走访和查阅资料得出的优劣罗列出了主要影响大学生群体是否使用校园消费金融平台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和原因反映当下的大学生的观念,也能反映出未来的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很有前景。数据显示未来仍有46.99%的人愿意继续使用校园消费金融平台,而53.01%的同学则不愿意使用。如果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集合目前的优势和缺陷得到整顿之后将会更可观,不可否认其改善后未来的发展潜力。

4金融服务平台的现状及问题

4.1金融产品概念简述

据易观智库的《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即所谓“校园贷”的途径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和分期乐等;二是P2P网贷平台,如投投贷、名校贷等;还有一类就是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

4.2金融平台问题百出

4.2.1资金周转业务紧张

我们采访了某分期机构人谈道:“前两年公司获得大量融资,但是最近股东撤资不得不让公司资金陷入周转困境,公司上层逼迫我们无论如何使用任何办法都要提高公司业务,尽量把目标矛头指向大学校园”。从2014年开始,四川出现大面积担保公司倒闭潮,本地的投资公司或担保公司相继出现挤兑风波和兑付困难问题,目前四川九成以上的投资公司处于停顿,剩下的基本都处于半停滞状态。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说明大的经济环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金融平台资金周转业务紧张,公司为了生存问题不得不把魔爪伸向大学生,金融产品开始变得扭曲,大学生成为直接受害人。

4.2.2逾期率设置不合理

相关金融平台负责人透露:“以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估计行业的整体逾期率超过12%,小贷公司的坏账尚且在9%到12%之间,因此网贷行业的逾期率只会高于这一数字而不会更低。”查阅资料显示在借贷宝事件中,各个企业对外公布的逾期率非常低。逾期率在这么低的前提下,仍存在许多借贷只有几千元钱最后由于逾期却高达几十万,这就说明许多企业存在假广告宣传诱导借贷者的情况,真实逾期率设置与对外公布的情况差异太大。

4.2.3催债手段不当

校外移动通讯手机分期机构人罗某他提到关于催债手段:“当有同学拖欠还款时间过长的时候,我们即将进行急性催债包括电话骚扰,短信轰炸;联系贷款者身边的同学或者父母让他们还钱或者直接到贷款者家里进行索债”。接着我们在网上爆出的裸条事件贴吧了解到,在金融分期之后衍生的裸条事件背后的催债手段不仅包括上述情况,更多的是采取武力进行索债;直接威胁贷款者,如果不还钱就公布其信息;有的甚者是女生进行易来还款。

4.2.4授信信息重复使用

被调查的受访者透露:“自己在很多金融机构都有过分期记录,有时候自己出现生活费用不够的时候就大量利用金融机构的套现额度进行借贷。”由此可知在整个行业中,由于金融平台对客户信息的了解不够全面,企业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导致借贷者在各个借贷平台上进行套现,借贷者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4.2.5社会道德意识缺乏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没有兼顾社会伦理的跟进。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采取一系列的灰色手段,如降低自身的借贷门槛,宣传虚假信息以诱导大学生选择陷入高利贷陷阱。大部分校园消费金融企业只顾眼前利益把矛头指向校园,没有从根本上思考企业应该提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口碑下降继发又陷入金融产品循环。

4.2.6员工职业素养低下

成都大学校园谢某谈道:“只要达成一项贷款,我就能拿到合同额5%的提成。想赚钱,就得想各种办法动员更多人去贷款。大学生面子薄,很多人收了小礼物后会贷款。”

许多人本身就是大学生,容易取得借款人信任。大学生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培训,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只顾自身利益,进而夸大分期付款等的好处,对大学生进行虚假的宣传,从而使大学生落入借贷的“陷阱”中。这说明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建立不够完善,对于金融消费这个新兴的产业,需要适应期,还有就是为了更快的抢占市场而忽视了员工素质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4.2.7运营操作不透明

校园杨某谈道:“很多机构的逾期率设置其实都在正常范围内,合同明确的数字条款没问题,但是在服务费这块没有明确指出。很多大学生没有看清楚这一条例,企业就在服务费这块下文章。一般来说企业都是“低调进行”不会被发现,就算被发现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从中可以看出部分金融消费平台的运营操作不透明,信息不完全公开,存在欺诈行为和不公平行为。

4.2.8市场准入门槛低

市场门槛是一个企业合法合规运行的关键之一,金融消费服务行业门槛低,使一些经营状况不好,操作手段不规范,信用不好的企业和私人借贷进入该市场。市场的混乱导致企业的恶性竞争,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遏制。

5我国校园消费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梳理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只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独立与他人进行借贷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借贷活动。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超出其年龄、智力的借贷活动,必征得法定人同意或者事后得到法定人的追认。

(2)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应予以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3)我国《合同法》第二百条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4)我国《(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5)我国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未经批准在校园推广网络借贷的依法处置。

但截至现在,对于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并没有真正的监管起来,甚至也没有明确禁止的条例。

6政策建议

6.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许多缺点―攀比心理、从众消费、爱面子的人情消费等使他们对于资金的需求加大,但是自己生活费的来源主要是靠家庭支持,而这些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资金需求量,他们就开始接触现在的金融消费平台。但大学生毕竟是接触社会较少的群体,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不清骗局,一步一步的走进借贷陷阱中,甚至在明白自己遭遇骗局后依然缺乏维权意识。

对此,政府应当加大校园消费金融相关法律的宣传、加大对于网贷陷阱背后知识的宣传、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增加关于大学生的校园消费金融的法律、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宣传相关知识和帮助大学生解决校园消费金融问题。

6.2政校联合监管

高校在大学生自身财务管理、消费理念的正确引导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在选择金融消费平台时判断能力欠缺,容易受到外界的误导,难以深入的去了解自己所选择的平台或者放贷者的协议是否与现在的借贷水平和计算方式基本一致,或者是否与法律相违背。

所以,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联合学校,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档案,进行校园消费金融知识的宣传合作,在学校设立相关咨询服务机构。另外,家长也应该多与孩子沟通,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明白家长挣钱不易,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

6.3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及法律法规

企业是整个经济运行的载体,是行业发展的指向标,当一个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已经处于趋同模式时,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才能够突破瓶颈。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行业,由于市场门槛设置过低,企业争相涌入,使市场容量快速饱和。因为这些企业前期的投入暂时还没有得到回报,利益驱使他们想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使得这个饱和市场中的企业竞争不断地加剧,将贷款程序不断地简化,贷款条件不断放低以吸引更多的人选择自己的平台。政府监管的力度不够,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致使企业钻法律漏洞,在业务设置上打“球”,市场环境受到不良影响,使借贷者受到损害。

根据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

(1)将市场准入条件提高,进入该市场的企业必须具备符合法律要求的操作手段,有良好的行业道德。

(2)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在监管的同时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自。

(3)建立市场的一致性,政府建立一个与银行信用体系相同的用于企业行业交流的信用体系,这个信用体系是银行信用体系的延伸。企业对有违约行为的大学生进行信息登记并及时在银行信用体系中作出相应的记录,这样不仅能够完善银行的信用体系还能使企业加强对债务人的约束作用。

(4)法律的约束是外在的,道德约束是内在的,建议政府成立关于企业的道德责任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建鹏,孙鹏磊.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争议及其监管路径[J].金融监管研究,2016,(9).

[2]朱琳.大学生消费信贷的互联网衍生及其规制逻辑[J].金融发展研究,2016,(7).

[3]郑春梅,贾姗姗.国内外校园贷平台比较及规制分析[J].Money China,财经界.

[4]邓建鹏,孙朋磊,李晔.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争议及其监管路径[J].金融监管研究,2016,(9).

[5]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分期报告――趣分期[R].20160104.

[6]易观智库.中国校园金融消费专题研究报告[R].20160125.

[7]傅奕伟,范颖岚,陈昊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网贷消费者的教育与保护――基于天津大学生的网络贷款调查研究[J].云时代,2016,(7).

[8]S小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界定、发展现状及建议[J].武汉金融,2015,(10).

[9]徐新,郭文超,王方悦等.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0).

校园贷调查报告范文5

一、校园网贷现状

根据“网贷之家”网站显示,截止到2017年2月,我国网络贷款运营平台达到2335家,其中问题平台数量59家。而目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的网贷平台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爱学贷、分期乐等大学生专属的分期购物平台;第二类是P2P贷款平台,如人人贷、名校贷等民间借贷平台;第三类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如支付宝旗下的蚂蚁花呗、京东旗下的京东白条等,主要提供在其购物平台中的分期付款。

银监会在2009年叫停给大学生办理信用卡的业务,校园网贷以门槛低、无需抵押、办理便捷、可分期还款等特点赢得了大学生的青睐。笔者对本校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95.3%的学生知道网络贷款,17.2%的学生使用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大型在线购物平台的分期付款,1.4%的学生使用过针对大学生的校园网贷平台,而22.9%的学生表示急需资金时会考虑使用网贷平台。由此可见,校园网贷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并且已经打开了一定的市场。

二、不良校园网贷的危害

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贷款都用于超前的高消费,本来就是可以预见的无法偿还。有些贷款数额不大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省吃俭用或打工兼职赚取报酬归还贷款,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无力按期定额的归还贷款,因而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形式,从不同的校园贷款公司借贷,更有甚者冒用同学的名义向校园贷款公司借款归还贷款和继续消费,产生更多的贷款。

不良的校园网贷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时候,不但经常接到校园贷款公司的电话、短信威胁等,而且可能会遭受关押,逼迫甚至毒打。轻者则是依赖家人的偿还,大学生的家庭往往成为了校园贷款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造成了许多本来就辛苦供养大学生的家庭陷入了经济深渊。严重的例子则是对大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例如河南某大学大二学生在欠下50多万校园贷款之后无力偿还,选择跳楼自杀,引起舆论哗然,更让社会各界陷入沉思。

三、基于网络新媒介开展抵制校园网贷的辅导员工作

高校辅导员需要拓展思路,基于网络媒介的便捷性与实时性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至今日,?W络新媒介普及面非常之大,特别在高校大学生的年轻群体中,可谓人人使用。传统的通话、短信几乎都被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所替代,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借此平台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与教育。

高校辅导员可以使用即时通信软件组建群组,例如家长群、班干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更书面化,有证可查。这类软件还可以发送视频、图片诸多包含不良校园贷款的事例的内容,还可以借助微博传达一些被校园贷款坑害的学生的事例,直观传达相关的思想教育。

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主要在消费水平上与年纪成正比关系,随着年级升高,消费水平往往越高。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毕业后的规划开始有了思考。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炫富行为以及攀比之风,有些学生价值观会随之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为不符合自身定位的消费习惯。在这些高消费面前,满足基本生活的生活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种类繁多的校园贷款公司见缝插针的向学生进行了贷款。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学生进行合理消费,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为准则

努力学习才是学生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毕业后的生活也至关重要。充分了解校园贷款公司的贷款原则,认识不良贷款的漏洞与猫腻,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知道不良校园贷款是如何通过不公平的合同诱导学生进行贷款而“骗取”高额的利息、滞纳金与服务费。

2、培养学生的诚信观,认识社会的诚信体系

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的诚信,努力提高自己的诚信。教育学生不良的信用度给自己将来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3、借助新媒介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实时直观的教育

积极开展“抵制不良校园贷款”的主题班会、活动,模拟各种情况让学生们亲身计算校园贷款的利息、滞纳金与服务费,计算在无法按期归还贷款的情况下,需要偿还的金额,用直观的数字教育他们不良校园贷款给他们带来的不是肆意消费而无后顾之忧的贷款。

4、利用新媒介对学生进行管理

首先利用家长群组督促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观察学生的消费习惯是否发生改变,例如突然消费水平提高,找家长要钱等情况。要求家长定期反馈学生情况,便于早期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地处理。其次,利用班干部群组分配班干部定量观察同学消费习惯变化,例如短时间内大量购物,经常出入饭店等消费场所,以及借取其他同学的身份证等身份证明文件等,要求班干部对此类情况及时汇报,并将这些学生纳入重点观察名单。再次,定期走访学生宿舍,观察学生的生活情况,与他们交流思想并进行相关教育。尤其对重点观察名单上的学生进行特别的留意与观察,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让他们了解到其中的危害,从而自发地拒绝不良校园贷款。

校园贷调查报告范文6

一、工作任务 

从6月19日至7月19日,为期一个月,按照学校领域重点问题全面覆盖、全面落实的目标要求,坚决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方式

强化宣传,发动师生举报线索。采取张贴公告、悬挂横幅、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散发宣传单、设置“扫黑除恶”举报箱等方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当前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来,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宣传,调动师生积极、主动检举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

三、排查重点 

“校园贷”“套路贷”、校园周边安全、校外非法培训机构、校园欺凌

四、工作要求 

1.注重优化线索排查的方式方法,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多种排查形式,既要充分保护举报人隐私,又要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确保线索充分挖掘并得到有效整治。

2.在工作中主动协同公安,市场监管、消防,卫生等行政执法部门联会开展工作,全面整治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环境。

3.落实拓宽线索举报途径和规范线索举报程序的具体任务,并持续深入开展好线索摸排和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切实推动我校扫黑除专项斗争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