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例6篇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1

关键词:精听;泛听;模仿;练习

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就是听说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在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评价中,听说能力是重要内容。而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普通人才所提出的英语水平要求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是重点。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呢?笔者以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锻炼提高。

一、精听

(一)巧选范本

精听的第一步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必须选择合适的好材料。学中文,都选择普通话,学英文,也要选择“英语普通话”。“英语普通话”即标准英语,其定义是:“居住在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受过教育的人听讲的话,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按此方式讲的话。”这里的“话”其所指并不是人们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时的用词,而是运载和描述那些词所用的语音和语调。

英语标准发音是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典范发音。英语是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很多人称它为bbc英语或牛津英语。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通常也要注意选择如bbc新闻的标准英语。但英语有许多变体,目前被接受较广的是美国英语,因而voa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由于voa还专门推出了慢速英语——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提供。

如今网络上的英语音频材料很丰富,有很多可以下载英语听力资料的网站。如:听力特快网站 /">/,沪江英语网站/down/。在找这些音频资料的同时,最好要找到对应的听力原文。

努力听懂精听材料。听力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追求高难材料,要从基础的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入手。简单地对音素、词和句子进行听力辨认训练是必需的(文秋芳,2003:20) [3],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只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尤其是当你本身对单词的读音把握不准时,更容易出现错误。

(二)精练细想

在聆听精听材料时,要利用好其听力原文。第一遍听,把握大意,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当第二遍听时,利用视听双感官,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完后,将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其读音,及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通常,词汇量是妨碍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力,2006:146) [1])。既提供标准读音,又具备上下文的精听材料称得上是拓展词汇库最好的途径之一。理解通篇文字后,对照听力原文听第三遍,充分理解全文意思,做到音义完全匹配。第四遍听,舍弃听力原文,仅用听觉感官再次理解此英语声音材料。第五遍听,调动耳、眼、口三方功能,边听边看听力原文,边紧随原声模仿朗读。跟读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

因为,一方面可以训练标准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惯用搭配,可以以语块结构记忆,用于说写,形成语感。

二、泛听

(一)听己所好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最好要让学生听他们自己想听的内容(the best methods are therefore those that supply 'comprehensible input' in low anxiety situations, containing messages that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hear. (stephen krashen,1988)泛听材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有人喜欢唱歌,有人爱看电影,也有人钟情于体育比赛。这些兴趣都可以转入学习外语听说的兴趣。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improvement comes from supplying communic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not from forcing and correcting production.(stephen krashen,1988)

对于兴趣浓厚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半精听。歌曲配上歌词,影视节目配上字幕对白,音文结合,内容听全。

(二)广种博收

泛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略语言形式,无需听懂每一个词,只要能懂大意,把握中心即可。

多泛听各方面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英语语言或时事政治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学生非常缺乏背景知识。 (李力,2006:146) [1])。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 [3]

三、勤练口语

(一)勤于模仿

中国学生听力能力不强的原因还在于语音知识的不足。(李力,2006:146) [1])。英语教学方面专家许国璋老师曾强调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于听说。听说的突破口在朗读。而朗读的突破口在语调、语音。对读音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录下你想学的单词或发音,然后把你模仿跟读的声音录入磁带,辨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能听懂时,你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英语。如果你只听自己明白的词,那你的词汇量就不会增加,还会因此而误解讲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习中应尽量多地模仿。

有时也可以有意选择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语篇,不去在乎语篇的内容,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辨别、聆听每个词的发音上,边听边模仿。

(二)练习说话

不少学生因为自己说得不好就拒绝开口,这样就永远不会说得很好。不管你的口语有多糟,只要你开口说,通过练习来改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大胆地开口,大声地说英语,这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努力从错误中学习,从学习中纠正错误,从训练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培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你的声音就像你的工具。你可以读、写、记英语,但如果你不会磨砺自己的工具,你的口语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你在课外说得越多,你的口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这包括大声朗读,运用新单词,用英语交谈、提问、演讲,听自己的录音。一开始时可多用英语进行简短的会话,慢慢地增加长度和深度。

(三)交流升华

交流就是准确地交换各自的观点。能听到对方说的话,却不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这就不是交流。通过交流,就把英语学习从英译汉的练习转化成一种有用的技能。交流是任何语言的终极目标。若某人必须把所听到的一切统统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那他的英语水平就会停留在最基础的等级上。

语言学家的实验证明,能够在当天多次运用学到的单词会帮助记牢新单词。很多中国学生英语课下课后就不再说英语,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可以自己创设情景,用新单词口头造句,自己说给自己听。对于很多内向的中国学生,这值得一试。

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感到很困难、进展缓慢或令人沮丧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学生应树立信心和增强毅力至关重要。满怀信心,相信自己即将成功,必然会帮助你渡过难关。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拥有出色的听说能力要花很长的时间,太急躁了反而会令人生厌。学习是苦根上结出的甜瓜,不断提醒学生明白这一点。《论语》里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学生要自己从中发掘乐趣。宁可学得慢一点,也要扎实一点,围绕精听、泛听,勤练口语三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切切实实自我培养听说能力,促使英语应用技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力 陈治安 蒋宇红 主编,《策略·风格·归因——学会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2

【关键词】英语口语;语料库;教学

一、英语口语语料库的现状

口头交际与笔头交际是人类交际的两种主要渠道。近年来对口语语体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如对法庭对话的研究以及求职面试的探讨等。另外,现代口语语料库的出现对口语语体的纵深研究起到促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教学理念。

在语言研究和词典编篡中,把录音的内容转写后就可以建立一个口语语料库,然后再通过索引软件提取白己所需要的内容,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其中有专门的口语语料库,这些语料库有些可以在网上下载或在购买使用。基于我国英语教育界对英语口语语料库的探讨甚少,例如,赵晨的《基于语料库的疑问附加语在英语口语中的语用功能调查》和张煤的《英国国家语料库与英语口语研究》,本文主要就英语口语语料库与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口语语料库语言与教科书语言对比

(一)语言理论基础的差异。效仿索绪尔的语言-言语(langue-parole)二分法,乔姆斯基把语言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competence -performance),他认为语言能力是抽象的规则系统,而语言行为是具体的话语,因人而异、无穷无尽、无法把握。因此,口语语料库汇编的指导思想是以实际的语言行为为材料,语法上强调可接受程度上的区别。口语语料库所呈现的是具代表性的具体言语,而口语教科书上的课文大多是编者根据语感编写出来,即以语言能力为依据。

(二)语言真实性程度的差异。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课本一直是范本,由于课本是经过“深加工”过的语言材料,而不是真实材料的忠实记录。课本的语言材料实际上是理想化的对话模式,其特点如下:(1)在理想化的对话模式中,交际总是“顺畅”无阻。(2)初学者容易把理想模式当成真实模式,因为外语学习环境没有提供参考的真实对话场景。(3)语音、语法和词汇常常是分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正如(Carter 1998 47)所说,教科书中的语言操作模式给我们呈现一个“理想”的社会。而实际上,真实的对话却不是这种理想模式,而是不“顺畅”,不“简洁”,有语法“错误”,甚至有“脏话”、“痞话”。显然,教科书语言的真实性程度远远低于口语语料库中的语言。此外,我们知道,交际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即内容层面(content level)和情感层面(affective level),因此,人们在交往中不仅是“公事公办”(内容层面),而且在培养一种社会“关系”(情感层面),良好的关系能促进顺利的交际或交易。显而易见,在正规教材里,这种“就事论事”的交际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实的偏离。

(三)语言涵盖面的差异。由于教科书篇幅的限制,所提供的内容只是某一语域的一个理想化的交流模式。例如,校园对话这一交际范畴,它所涵盖的是千变万化的各种不同的具体交际内容,教科书只能提供一两个理想化的交际活动,在语言的涵盖方面远远不如口语语料库。口语语料库的“海量”就可以克服这方面的缺陷,能提供适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一些开放性的口语语料库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扩充,其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

三、英语口语语料库语言是教科书的有效补充

从英语口语教学的角度来看,英语口语语料库的主要作用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弥补教科书单一的教学内容。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产出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输入语言的量是提高英语口语水平重要指标。口语语料库大大地扩展了语言输入的范围,通过语料库,除了课本以外,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各种语体,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加了语言输入的内容和范围。(2)为英语教师提供最真实可靠的语言信息。英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关语料,同时,通过Wordsmith等索引器提取自己需要的语言项目(如固定搭配、介词用法等)。(3)使英语教学内容不是建立在语感上,而是建立在真实材料基础上。口语语料库的应用也使学生学到的语言更加接近生活实际,避免课本语言与实际交际语言相脱离,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4)有助于开展任务型学习活动和实施材料驱动的语言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口语语料库为探究性学习活动提供素材。通过语料库,要求学生在语境中分析、归纳某个词的意义以及搭配规律。在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表达中,词汇和语法没有错误,却都不符合地道英语表达方式。因此,要说地道的英语就必须注意英语的固定或习惯表达形式。口语语料库无疑为我们提供一个地道的语境和素材。(5)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可以合作建立英语口语学习者语料库。通过建立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师生对语料库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英语学习者口语失误规律,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此外,教师和教材的编者根据学习者语料库分析提供的信息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材料。国内目前只有桂诗春、杨惠忠建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其内容主要是笔头语。

诚然,在“钦定”教材长期统治下,师生对教材的定式思维自然会对口语语料库的使用产生一定的抵制。因此,师生的观念需要改变,只有师生能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口语语料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外语学习环境中,我们认为口语语料库是教科书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真正英语本族语人在相似的环境中是如何交流的。比较法更能加深学生对教科书课文和语料库的认识和理解。以常见课文“In the Library” (张建军编著《大学英语口语》上册:第327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为例,我们从“密执根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找到类似的交际场景:媒体服务中心流通部(Setting Circulation Desk Media Union),连续录音187分钟,有79人说了话,录音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转写的文字材料近100页。比较两组对话,在语料库的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1)教科书课文中常见的两人世界被打破,在实际交谈中往往出现第三者,甚至是第四者;(2)教科书中理想的招呼配对也被替换了: hello的回答也可以是hi, 在对话中出现how are you,而在下文却没有用fine thank you作答;(3)教科书课文中常见的 yes已被yeah和yup所代替;(4)出现不完整的句子:all set, number, seven等; (5)出现交互性的口语表达:whoops ,oh ,uh等; (6)有时问不等的停顿、笑声;(7)出现“多余”的话。情感信息交流是维系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的手段,人类日常交际不只是教科书的所谓“就事论事”。

通过对比讲解,或作为课堂教学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比较、寻找差异,让学生了解英语口语的特征,增强他们运用英语口语交流的自信心,避免口语教科书的“理想化”和“正确性”或“完美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结论

在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口语教学环境中,学生甚至是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没有机会到英语国家进行英语口语体验,因此,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口语语料库的出现无疑为口语教学输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不仅为英语口语学习者提供了便利与资源,更是对英语教科书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 Brown G.&Yul G. Teaching Spoken Language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Carter R. Omlers of reality. CANCODFH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J]. ELT Journal 1998 52(1): 43-56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3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密切。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英语的使用范围更广。然而,由于我国英语教育应试性的弊端和英语语言环境的缺失,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口语能力普遍较低。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与之听、读、写的能力相比较低。很多学习者甚至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但是还是无法运用英语进行正确和无障碍的交流。在英语口语中,中国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众多,而加强英语语音的教学,运用多种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语音教学,能够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应用能力。

一、口语融入法

英语的语音包括英语音素的发音是否正确,英语口语实际交际中的停顿、重音、语调等情感因素。语言的表达并不是简单的音素排列,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情感因素,而这种情感的表现是依据语音的停顿、快慢、轻重、语调等变化进行感情的表现。而对于英语语音的学习,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已经强调了在听说练习,语音的最佳练习法就是通过长期的口语训练实现的。以汉语口语为例,孩子在初学汉语的时候,处于牙牙学语的状态,这时的孩子语音发音大多数是不正确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时间的推移,孩子在不断的口语应用中,语音的发音进入自行纠正阶段,最终形成正确的语音发音体系。那么,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是同样的情况,可知这时孩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与语种无关。那么,将这一规律应用于英语的学习之中,我们可以知道英语学习者要想真正学好自己的英语口语,形成正确的英语语音的发音体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不是学好而是练好。要通过反复的语言交际练习,最终形成语感和正确的语音发音。通过学习第二语言习得我们知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语音的发音最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除了会出现母语语法的负迁移,还会出现母语语音的负迁移,而克服这一难点的主要方法,也是通过口语的实际应用进行母语发音习惯的消弱,第二语言发音习惯的养成。

在口语教育中,特别是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受到方法论的影响,特别强调发音方法对于语音发音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英语的语音教育。我们都知道,要学习一种语言,最好的地方就是去将该语言作为母语的国家进行学习,因为那里有较好的语言环境。而语言环境并不是先进的教科书、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而是该语言的听力环境和口语的应用环境。在实际的英语教育中,我们缺失这种语言环境,因此尽可能的还原这种语言环境和提供这种语言环境对于英语学习者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将英语口语融入到整个英语的教育环节,提高英语口语的地位,为英语学习者构建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在实际的教学中,设定特定的口语表达题目,将学习者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口语对话设计和练习;通过对于经典英美剧的模仿,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戏剧模拟排练。让学习者在英语口语的实际交际中运用口语,自觉纠正语音,最终形成自然正确的发音体系。

二、语音跟读法

英语口语的学习与听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听力是口语能力的基础,听力水平的高低对口语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英语口语与听力最简单的结合方式就是对于跟读资料的跟读,边听边读的形式,既可以锻炼学习者的听力,又可以锻炼学习者的口语。对于英语跟读材料的跟读,首先是对于跟读材料的选择,在选择英语跟读材料时,应该尽可能选择以英语为母语,且英语发音较为标准的朗读者的朗读材料;由于英语口语的发展十分迅速,所以在跟读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距离学习时间较近的当代英语朗读材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学习目的的不同,依照英语跟读材料的内容进行选择;英语的跟读材料应该尽量选择口语化朗读为基础的跟读材料。通过对于跟读材料的跟读,学习者认真体会跟读材料中英语朗读的停顿、连读、重音、语调、语气、缓急、轻重等语音要素的运用。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模仿英语口语的语音习惯。通过听力和口语的一体练习,形成听力对于口语的反射,能够更好的帮助学习者进行实际的语言交际。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跟读的材料更为丰富,跟读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甚至可以通过远程系统实现在线的人人对话、人机对话等,这些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变“教师”为“导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英语运用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活动项目。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但认识了客观环境,也在交际运用中改造了自身,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一)变“教师”为“导师”

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成为学生的导师。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4

[关键词] 自主学习;英文影视材料;建构主义;监控与评价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生理、心理趋向成熟,思维能力增强,渴望体验和参与社会生活,学习倾向于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鲜明、生动、形象的英文影视材料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要求,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很多经典影视材料中的英文独白、对白成为非常好的个性化学习英语的素材。

学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利用英文影视材料学习英语可以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一些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合理分配时间,方法得当,自我监控能力强,英语听说水平进步非常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很多大学生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包罗万象的英文影视材料不加选择地观看,既听不明白又看不懂英语词和句,对原声英语严重“消化不良”,把看中文字幕当作救命稻草,关注剧情的发展成了主要任务,忘记了学习英语的初衷。这样,大量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英文影视材料没能成为有效的学习手段,英语自主学习效果欠佳。

一、适合的英文影视材料有助于原声语言“消化不良” 最小化

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自主学习要求大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地自我监控与评价。因此,教师教会学生从英文影视材料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予适时引导、评价和监督,使英文影视语言“消化不良”最小化,才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英文影视语言素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影视材料展现人生百态,其广泛的题材、众多的人物、不同社会生活层面决定了其语言的丰富性、真实性、口语化和生活化的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英文影视材料都适用于语言自主学习,筛选影视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内容严格审查,尽可能反映西方主流文化,避免色情、暴力、血腥、恐怖等内容大量出现或因不良主题造成困惑和误导,具体可参照欧美电影分级级别。

其次,审查语速、语音、语调及词汇等语言领域。一些影视材料语速快,术语、俚语非常多,若将其作为语言输入用于学习,则大大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打击自信心。所以要选择难易度适中,发音标准清晰,台词优美,适合诵读和角色扮演的英文影视材料。

最后,尽量选择经典影视片或获奖作品,尤其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反映欧美文化与生活的、励志的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英文影视材料。

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文影视材料自主学习监控和评价的几点建议

建构主义认为,语言教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使用目标语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主动并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2]英文影视材料可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视听盛宴中了解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通过主动学习、讨论和分析,提高理解和鉴赏力,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基于建构主义和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分层次能力培养,明确自主学习目标

一方面,教师利用网络收集浏览大量的相关影评、资料和信息,并按语言和内容难易度对英文影视材料归类。

1.适合初学者的难度较小的专题、动画片等,内容浅显易懂,发音纯正地道,句型朗朗上口,学生可以专心注意发音、语调和语气,以培养对语音的敏感。如《走遍美国》《功夫熊猫》和Disney系列经典动画片。

2.适合中级以上水平的学习者的英文原声材料配合外挂英文字幕。很多DVD和网上视频材料都是双语字幕,初次观看时对照双语字幕,易理解和消化。以后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避开中文字幕:把在网上下载好的对应影视材料的外挂字幕设置在暴风影音、KMP等播放软件中,可随时取舍和选择字体尺寸和位置,并可以屏蔽已有的中文字幕。影视材料需语言优美,文化内涵深刻,如《西雅图不眠夜》《越狱》《肖申克的救赎》和《吉尔莫女孩》。

3.适合高级阶段学习者的原版无配音无字幕的影视材料,审美性强,语言较精粹。通过反复再现情境对思维和语感进行强化刺激,让西方文化真正融入生活,从而自然脱口而出纯正英语。如《教父》《茶花女》《指环王》《老友记》和《欲望都市》。

英语水平不同的大学生按需选用英文影视材料时切记不可贪多和越级,全身心反复看,反复听,才能理解并有所收获,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语言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接收到教师布置的英文影视材料学习任务后,应先明确初级、中级和高级影视材料听、说、读、写和译的评价目标,带着任务来观看,避免作为娱乐或消遣来打发时间。尤其是刚开始,不看字幕又不明白,看了字幕又只记住情节。因此自主学习的具体做法是:总体看完一遍材料了解大意后,集中精力观看精彩片段,每个片段不要太长,10分钟左右为宜。坚持每段至少看三遍,明确是学过的没听懂的内容还是没学过的表达方式,然后根据字幕主动记录一些词、词组、句型和经典语句,并针对问题和观点上网搜索,和教师及同学交流探讨,直到获得满意的答案。对于有用的表达要不断诵记,反复操练。对于自己喜爱的英语对白和片断,要反复播放来进行shadow reading,即影子跟读,跟随原语复述,同时感受每一句话的意思,在脑子中“看到”话语所表达的图像。

(二)强调学习过程中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完成意义建构

网络信息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其资源的超文本特性将信息进行最有效组织处理,为开展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先进平台。大学生可利用大量的英语电子出版物、学习软件和电视英语栏目,如《英语大家说》《空中美语》《洪恩在线学英语》《英语文化常识百科》等进行视听说学习。

通过互联网各抒己见,对影视材料中的人物、剧情、音乐、主题等做出评论,放在Q群、微博或BBS上共享。自由选择信息资料,不受同班学生学习进度影响。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学生的评论不一定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可以是对某个人物的印象、对某件事的看法和对某种行为的评论,重在培养英语口语能力。

(三)强调“情境”和“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输出,将知识外化

知识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2]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只有在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境中身临其境,才能使学习变得更有成效。英文影视材料贴近生活,是西方社会的缩影,语言真实鲜活,文化内涵丰富,融文本字幕、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媒于一体,为学生创造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通过创设以下情境从各角度启发学生。

1.教师整理影视材料中较难的词汇、常用短语和句型发给学生,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如复述、模仿经典语句、思考并讨论教师提供的open-ended questions、听写单词和句型、学唱英语歌曲、猜英语对白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真正做到“愉快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针对影视材料做presentation,分小组搜集所需资料,进行角色表演,背诵经典对白,影视角色配音等。消除差生的心理恐惧,深化对剧情和对白的理解,提高说和演的能力。同时,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训练个人在团体中的领导与被领导能力。

3.布置学生们依据影视材料中的人物或情节,结合本土文化和生活经验任意想象和发挥,对剧情进行创意修改和诠释,并表演出来。这样,在大胆、自然地开口说英语培养语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英文影视语言富含很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还提供多种修辞格。因此,把欣赏影视作品和提高写作水平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可行性。[3]让学生写出影视作品的观后感,题材和格式可以不限,使学生将影视作品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写作中,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

(四)强调运用行为表现评价监控大学生的自主学习

评估是对教学过程(process)的反思式(reflective)评价,是学习过程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4]行为表现评价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是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的进展而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的评价。旨在配合多元智慧的理念,让不同特质的学生皆有表现的机会,捕捉学生成长不同时期的潜能,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需求。

教师布置学生根据英文影视材料准备和设计课堂展示、即兴演讲、角色扮演和主题辩论。学生愉悦主动地运用影视材料学习英语,成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同时,要参与制定并明确评价标准和目标,以便更有效地自我监控。在活动中学生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表现出来,经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互相帮助和启发,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样,自主学习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理念,才能持续良性发展。

三、结 语

合理运用英文影视素材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真实情境中增强自然、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资源,适度引导、监控和评价,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有效地使英文影视语言的“消化不良”最小化,少走弯路,持之以恒,才能培养英语思维,跨越东西方文化障碍,真正提高自主学习成效和英语实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俞理明,郭鸿杰.因特网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观[J].外国语言文学,2003(01).

[3] 张长辉.英文原版影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1).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5

[论文摘要]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和实用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专业特色出发,分析比较该专业的听说教学大纲和小学英语对听说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提出了对教材的处理意见和可供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将听说课课堂内外的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中国的英语教学早已将教学重点由读写训练转为听说训练,这里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就不再累述。由于现在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将语言形式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联系,对英语初学者的小学生来说,就要从听说入手。鉴于此目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教学就应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就能增加该专业的听说教学的实用性,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技能。

那该专业的专业特色究竟是什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能,尤其是应用语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质量。老师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对初学者会有一种如音乐般的魅力;流畅的口语和地道的表达方式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高听力和口语学习的环境;具有一定表演才能的老师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应该是:有过硬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专业知识,较高的听、说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素养;有课堂演示,表演的特殊技能;掌握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能充分适应孩子的特点,通过开展孩子们喜爱的课堂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解影响外语听说能力的因素和外语教学理论,采取适当的听说策略等。有了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下一步就要研究听说教学的教法。首先要对比研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和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部2007年7月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听说能力的一般要求(节选)

(一)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二)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二、小学英语新课标中对听说能力的目标总体描述(节选)

(一)一级(三、四年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二)二级(五、六年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三、对比分析

对上述听说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教学在达到其一般要求的同时应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用性。现主要从专业特色和实用性方面讨论:

标准的语音。听说课中首先应该让每个学生过语音关。主要教学内容为国际音标的正确读法和发音方法,美式和英式音标的区别,听音辨音能力,重读、弱读,升降调,断句,正确拼读字母和单词等基本语音技能。语音的训练应该列为第一学年的教学重点,因为这是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而且对小学生的英语入门和今后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英文教学。要结合小学英语教法课,让学生在听说课中熟练掌握和应用小学英语的基本课堂用语及肢体语言。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就应该让他们在初学时接受全英文教学,在教师肢体语言的帮助下正确理解老师的指令,通过反复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形成自己的语言。这里我强调在听说课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去表达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的内涵。曾有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动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发展空间。

能说会唱会表演。根据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得到提高的,其听说的能力也是在语言交际和应用中得到体现的,所以小学英语老师首先就应该具有说唱和表演等多种技能,并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些能力的培养就应结合教法课在听说课堂中得到体现。一般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采用的形式比较死板单一,如对话和讨论等。为了突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和特色,在听说课堂中可采用与小学英语课堂相似的教学模式,如语音模仿,两人及多人对话,讨论,简单评价分析,自编自演儿童短剧,用英文讲童话故事,看英文动画片,英语歌曲演唱和表演,诵读英文儿歌和绕口令等。通过这些形式,未来的老师们在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课中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建议

基于以上对听说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操作。对此,还应该研究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因目前还没有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特定的教材,国内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仍选用《大学英语听力》配套教材或《新视野听说教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应在目前使用的教材基础之上,合理选用,安排教学内容,并适当的增加能突出其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的材料辅助教学。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教材处理建议,以供讨论。

(一)教材结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专科用)》编写的,与精读,泛读,快速阅读,语法与练习配套的听力教材。其中每课都涉及口语训练,因而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教材。该教材着重听说的基础技能训练,材料大多以生活题材为主,在培养学生听懂基本语言单位(如语音,字母数字,单词,句型)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学生在语篇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提高他们对听说内容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听内容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同时教材所提供的题型与全国四,六级考试题型相似,可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首先具体分析教材结构:

教材每单元分三部分,包括单项听力技能训练(PART AMICRO-LISTENING),语篇整体听力技能训练(PART BMACRO-LISTENING)和口头练习(PART C ORAL PRACTICE)。

1.单项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主要涉及语音练习,听音辨音,单词和短句等听力基本训练,培养初步的听力技能。结合课本练习和材料,教师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容易混淆的音素,失去爆破,单词和结构;学会对简单的语音信息做出判断和分析,包括对数词(年份,日期,年龄,电话号码,地址等),简单句的听写。同时,教师还应对语音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如音标的发音原理和技巧,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连读,省略,爆破等基本技巧的训练,还可辅以英语绕口令,歌曲等对学生进行训练。该部分要将听说结合起来,听和说所占的分量应该是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得到同样的提高。"

2.整体语篇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短文的题材多为生活场景类,因而对学生来说内容不是很专业化,对提高口语表达也很有实用性。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分两个方面来安排教学:一是对应试听力技巧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能,如主题句和关键词,猜测问题以及对不同类型问题的答题技巧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二是对提高听说能力本身的训练。影响听说能力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语法,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和非语言因素(如心理素质听力技巧等)。传统的听说教学把听和说独立教学,或者重听力而轻口语,重口语而轻听力,这些都不能有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两者应该并驾齐驱。该教材的听力材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活类场景,如问候,介绍,爱好,学习,提供帮助,请求,致谢,道歉,购物,看病,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交流谈话密切相关,所以同时进行这些方面大量的听说训练,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还和我们以后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课堂教学可采用先以说为主的热身运动,再精听教材内容,完成练习,为下一步积累语言素材,再就所听材料进行语言再现,之后再听材料模仿语音语调,规范表达。

3.口头练习。这部分主要进行以说为主的巩固扩展(如自编对话短剧,复述,讲故事,讨论等)。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正确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还要通过课外口语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课堂上习得的语言素材和拓展学生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让其意识到自主学习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主导课堂。听说活动交替进行,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交流。对于学生在表达,交际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和评价,起到交际衔接和促进的作用,并把握时机,适时介绍听力策略和交际策略。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在听说课堂教学中突出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笔者建议将听说课的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某些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首先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就要让其充分认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知道自己应该学习掌握好哪些技能。有了这些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就要让其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真切的感受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1.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将来从事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启蒙人,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对英语语言初步的感知能力。要让我们的学生以后有效的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就要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深切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形式应该活泼丰富,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选择他们想听,想说的话题和内容。首先要克服学生的畏惧,紧张,羞涩等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先给他们充分的课前准备,再让他们在课堂上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渐养成说英语的习惯。有了习惯,就有信心大胆用英语表达,说英语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其次是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障碍。通过听和模仿语言材料,先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再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学会使用肢体语言。这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加鼓励。具体的说,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以下课堂教学活动可供参考:

(1)材料复述:让学生复述所听材料的关键词,大意,主要情节,细节。不同形式的复述可就具体情况和材料的难易程度安排在听说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课后可以布置故事复述的练习,选材为儿童故事或童话故事,并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根据情节做出手势和表情进行复述。以后,逐渐增加难度,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情景对话。如在诊所,在车站,在邮局,在餐倌,在商店等。教师还可以提供英语短剧和动画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

(3)短剧表演。可以就听说材料进行改编表演,或让学生分组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短剧,并进行小组评比。

(4)英语儿歌和绕口令练习:儿歌和绕口令不仅是练习英语语音的语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且朗朗上口,节奏明快,便于记忆。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进行听音,辨音练习,培养英语语感,同时还为学生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素材。

(5)英语歌曲,歌剧表演:音乐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东西,所以英语歌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2.加强语言基础训练和讲解。每一堂英语听说课都有语言教学重点,教师在每课的听说训练之前,应该详细的向学生讲解在不同场景下应该用什么句型和表达方式,向学生介绍类似的表达法,比较英汉语言的差别,让学生尽量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在学生的口语练习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表达是的汉语式英语和语言错误。

3.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能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这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除了教材上的听说材料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之外,主要利用计算机设备来丰富课堂教学材料,将大量知识信息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播给学生。直观,立体,动感的图文音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播放英语歌曲,观赏英文影片,进行课堂语音和听说测试,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给学生提供课后的听说练习等,这些方式都能较快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加强课后练习。提高听说能力主要靠平时坚持不懈的练习,因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让学生的听说得到充分的练习,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练习,安排各种听说活动。上面已经提到了利用局域网或校园网给学生提供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如英文儿歌,英文小故事,英文短剧剧本等训练听说的材料,汇编整理后自主练习,再让学生自己组织参加一些英语晚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听说,而且为学生今后组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除了教法课之外,其它的英语专业课目前所使用的教材都无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弥补教材的不足。而听说课是其中最灵活,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根据笔者在该专业八,九年的听说教学实践,形成了对该课程的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和改进,让学生在听说课堂中能听能说,重要的是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适应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也知道如何有效的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郝建平,李静纯.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虞苏美,李慧琴.大学英语听力[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英文口语学习材料范文6

关键词:口译听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02-02

一、引言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是十分重要的技能。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费斯(W.M.Rivers)和坦珀利(M.S.Temperly)的统计,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45%。英语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英语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口译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技能,也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由于口译过程的第一环节是听的能力,听懂是口译的关键步骤,对源语的听辨理解成为整个口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具备良好的听力水平是培养良好听辨能力的基础(王燕,2009:12)。但与普通听力技能相比,口译听辨的难度更大,对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要求更高,因而给基础阶段的听力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尝试从口译听辨的角度,借鉴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如何改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听力教学,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高年级口译听辨能力的培养和口译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与方法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梅德明,2000:6)。作为口译的前提和基础,口译听辨理解技能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日益得到重视,许多口译专家和教师对口译听辨的培训理念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使其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成熟和发展。

国际著名的口译专家Gile(1995:162)将口译中的听力活动定义为“所有与听力理解有关的活动,包括译者对语音符号的辨析、识别字词的涵义到最后决定讲话人所表达的意思”,并提出了经典的口译理解方程式:C(理解)=KL(语言知识)+EKL(非语言知识)+A(分析)。刘宓庆(2004:87)指出口译听力既包括“听”(接收、理解),也包括“力”(加工、产生),涵盖了从信息的捕捉分解、综合到理解的全过程。王燕(2009:12)认为口译“听辨”(Listening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不仅要“听”还要“辨”,即思考、分析,在听辨过程中我们接收到源语信息,并通过种种分析手段把接收到的信息纳入到我们的理解范畴。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探讨了提高口译听辨技能的方法,如刘伯祥(1999)、王永秋(2001)、李学兵(2005)、姜海红(2005)、卢信朝(2009)、徐然(2010),这些方法主要围绕口译听力的内容和技巧展开,包括选择各种题材和形式、不同口音和语速的材料进行听力练习,抓住源语意义和逻辑关系,把握句子的核心结构,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预测,分配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等。

三、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往往只重视视觉输入(阅读)技能,而忽视听觉输入(听力)技能,从而导致英语学习者(包括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较弱,听力整体水平偏低。这从每年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成绩中可见一斑。以2012年全国英语专四考试为例,在总分30分的听力成绩中(含听写和听力理解两部分),考生的平均成绩仅为14分,这足以说明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听力已成为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中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技能,但由于听力课时较少(一般为每周2课时),课堂教学内容和训练技巧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限,因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提高慢,不少学习者对听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降低,甚至出现对听力学习的负面情绪,如厌倦、沮丧、恐惧等。因此,如何改善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树立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高年级的口译课程学习进一步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所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口译听辨训练给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

结合上述口译听辨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并针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口译听辨训练在听力材料选择、听力技能训练、听力习惯培养等三个方面给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带来如下启示:

1.拓宽听力材料的范围,激发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传统的听力教学内容较窄,往往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练习,课堂上教师通过反复地播放课本上的听力材料来进行听力教学,虽然这些材料都是英语原文,但大部分内容还是属于非真实录音,缺乏日常英语的特点、时效性和现场感。因此,口译听辨训练给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在配合使用听力课本的同时,应尽量拓宽听力材料的范围,选择真实的听力素材并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事实上,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种类繁多的影视音像英语、新鲜快捷的广播新闻英语、真实生动的演讲访谈英语都不难寻觅,它们将为听力教学提供丰富的语音资源。这些风格各异的听力材料具有原汁原味、自然纯正的特点,教师既可以在听力课堂上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听力练习。这样的听力材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能营造更活跃的听力课堂,使他们在课后更积极主动地练习听力,熟悉富于日常英语特点的现场有声资源,为高年级的口译听辨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2.强化听力微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往往采取“听录音-讲答案-复听录音”的模式,通过让学生完成大量测试形式的练习然后讲解答案来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由于大部分训练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判断题,很多具体的听力技能就无法进行强化和提高。口译听辨训练的启示给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是:听力教学中应该强化全面系统的听力微技能训练,如预测联想、辨认关键词、把握主要观点和大意、短期记忆、记笔记等,教师可以突破课本练习的局限,采取让学生模仿、跟读、解释、复述、听写、笔记等多种形式来强化听力技能,提高学生具体的听力技巧,从而达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设定的目标,“英语听力课程应在听力理解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初步克服听力障碍,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在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和相当于中等难度的听力材料,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论点或情节,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

3.兼顾语言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学生在接受传统的听力训练时,注意力往往放在语言形式上,对源语中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方法过于关注,而忽略上下文、语篇逻辑和话语内容及说话人表达的真实意图。此外,由于听力训练的材料通常是标准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且很多情况下是为了照顾听者而故意放慢语速的录音,造成学生对包含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动态的英语语流,以及不同口音、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听力理解的困难。因此,借鉴口译听辨训练的方法,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语音语调等语言形式,还应将听力理解定位在对语篇逻辑意义和原话意图的把握上,同时兼顾语言形式和内容,还应训练他们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现实交际场合下那种不间断、不重复、前后关联的动态语流上,逐渐适应不同口音、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为顺利实现向高年级口译听辨技能的过渡夯实基础。

五、结语

虽然口译听辨与英语听力技能的难度不同,要求不同,但是两者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口译听辨是英语听力技能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延续与发展。因此,本文从口译听辨的角度,借鉴其训练理念和方法,具体从听力材料选择、听力技能训练、听力习惯培养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听力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方法,这对高年级口译听辨能力的培养和口译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王燕.英语口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