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范例6篇

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

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1

【关键词】 社区护士 干预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人早已超过1.3亿。老年人有其生理特点和病理特殊性,也有其特别易感和易患的疾病,指导老人们遵医用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老年病症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主要途径。在老年病防治中,社区护士通过干预向老年居民宣传普及心脑血管等老年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和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很多研究表明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人类的主要死因,如果不从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入手,防止心血管疾病就会成为空话。[1]

各级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都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护理走进社区居民家中,正努力发挥着健康促进作用。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面向社区走向健康人群,从对疾病的治疗到疾病的预防和康复,由对病人的个体的护理到所有社会人群,重点是老弱病残人群。本项目通过社区护理中加强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前后对梅沙、盐田辖区60 岁以上人群问卷和访谈的对比对照试验,总结如何向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向居民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干预,为的是发挥老年人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面向深圳市盐田、梅沙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发出问卷225份,收回有效卷200份,其中男性85份,女性115份,年龄60岁-88岁,平均74.5岁。在有计划的进行干预指导三个月后向以上相同人员再次发放问卷。

1.2方法 设计“老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和“老年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状况调查问卷表”,由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前后分别向辖区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问卷,当场收集问卷。采集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数据资料用卡方检验和百分率方法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辖区老人进行了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了解居民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提升情况。

通过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宣传指导干预,老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大有提高,成绩良好和成绩较差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5 )。健康教育干预指导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社区护士用入户访问或电话访问的方法和居民沟通,通过反复指导干预努力改变老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逐渐接受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问卷结果表明社区护士的干预改变和提升了老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2]。

2.2鼓励老人们参加户外休闲活动干预前后情况见表二,休闲活动没有对抗性,不存在胜与负的压力,户外休闲活动的乐趣使老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大大有利于老人身体健康。

社区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后老人们渐渐扩大了活动范围,增加了活动量。他们逐渐从室内活动转向室外活动,从社区内活动转向社区外活动。步行锻炼是对老人来说最合适的一项活动,参与人数较多,比例最大,护理干预后比护理干预前人数增加了13%。

3 讨论

3.1社区护士对辖区老年人开展定期健康宣传,身体普查,给老年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通过反复宣传倡导合理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希望通过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帮助老人增加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体干预计划如:指导老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人体血压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所以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指导老人们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起居有度。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让身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包括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休息。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可以让精神恢复饱满,也有利于下一步工作或事情的处理。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更要适当地调节精神状态,在长时间工作后,可通过做体操、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吸烟被证明是脑卒中、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烟中含有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而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则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会使降压药物的效果明显降低,因此尽量劝告老人们戒烟和节制饮酒对防止心血管疾病有利。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消耗体内多余热量,促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达到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应量力而行。年龄较大者注意从小的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应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限,鼓励老人多进行户外活动对维护身心健康有利。

3.2社区护士定期入户随访,和居民聊天是病员喜欢的一种沟通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而且还可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执行情况,使不良的健康行为得以纠正。我院地处深圳市这个移民城市,地方方言种类繁多,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对于学习其它方言及掌握和接受普通话有一定的困难,造成了语言的沟通障碍,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梅沙、盐田居住多为客家人,要求社区护士学习掌握客家方言,便于和老人们沟通。有的老人不喜欢医务人员入户,社区护士就约他们出来体检,或以电话访问的形式与老人们交谈沟通督促老人重视心血管疾病防治,注意科学饮食和营养方法,指导老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告知老人们通过有益的社会活动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及广泛的人际关系减少患病的机会,反之负性情绪易加重或诱发疾病。对有社会孤独感的老年人动员家属和邻居对他们加强关爱照顾,鼓励他们参加社区活动。与老人交流时注意倾听他们的诉说,精神心理的满足对健康促进有利,能尽量降低生活中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社区护士采用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小卡片、幻灯、电视、宣传册等,图片和宣传册的字迹要略大一些,方便老年患者阅读。在通俗易懂地口头讲解的同时配合动作示范,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患者一般采取语言教育方法,口头进行教育讲课,解释,讨论和开导,还可使用视听教育方法如广播录音,电视等形式进行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教育。

3.3社区护士要更新服务观念:卫生服务功能已从单纯医疗护理服务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服务对象从为患者服务向为群体(家庭、社区)服务转变;工作方式从院内护理向院外、社区、家庭服务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安宁美好状态,而不仅仅是免于疾病与虚弱。”[3]护理的根本观念是“为人类健康的生活而实施的照顾”,老年人是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人群之一,社区护士正是履行着“预防疾病,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专业职责,帮助老人们改变在身体保健中长期的被动地位,让老人们意识到人的身体健康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和药物,而是要主动创造良好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养成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提高个人身心素质。全社会要重视对老人的关爱与支持,特别是对老人在精神、心理方面的支持。年轻人都比较忙,社区护士应指导老人的家属们多抽出点时间陪一陪老人,和他们沟通谈心,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体贴,鼓励老人参加社区活动,人际交往和情感的交流可消除不良情绪,满足老人心理需要,充实老人的生活情趣,让他们感到健康和舒心。

3.4经常作护理干预效果评价,及时总结改进健康教育方法。如注意根据老年人个体特点,健康教育内容尽量简洁易懂,突出重点;对能自觉改进不良生活方式的老人给予及时鼓励以提高老人配合教育的积极性;针对不同文化层次采取相应的干预方案,视病人学习能力和接受情况,内容或深或浅循序渐进;对慢性病老人和心脑血管后遗症老人根据不同情况指导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提高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病人不易掌握的内容进行循环重复教育以加深印象提高教育效果等。

肥胖、食盐量过高、饮酒过度、寒冷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对心血管疾病要注意平时的预防和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膳食平衡和适量运动,并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方可达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提倡饮食清淡不吃过咸食物,戒烟酒或减少吸烟、喝酒量,适当参加社区活动,保持情绪乐观和适当参加运动等并通过健康宣教提高老年人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希望通过积极的干预能帮助老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健康促进是人们为维持完好身体状态和开发健康潜能的行为,它是一种“协助人们改变其生活形态并朝向最佳健康状态发展的科学与艺术。”[4]社区护士重视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通过社区护士进行护理干预使社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大大提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渐得到纠正,达到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提高老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张萍等.社区护理论文产出定量分析及其建议[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81-683.

[2] 刘杰.健康教育对改变心血管病患者不良生活行为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6):547-548.

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2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慢性支气管炎;社区护理干预及讨论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151-02

慢性支气管炎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因呼吸道防功能退化和免疫功减退而易患病[1]。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慢性病的主要病症之一,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出现的疾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常期反复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在对社区2011年9月―2012年9月7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慢性病在社区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76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随机的分为38例护理干预组和38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年龄在43~78岁之间,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确诊,对于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排除。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在不同程度上均为胸闷、咳嗽、咳痰、喘息等,白色的粘稠状痰液不容易被咳出,感染后变为黄色的脓性,患者的咳痰量增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讨论分析。

1.2 方法

对常规组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让患者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保持一定湿度;对有害的气体和灰尘进行控制和清除,禁止患者在室内放置含有一定过敏原植物;尽量让患者不在室内养宠物,防止患者的呼吸道受到刺激而导致的支气管出现痉挛症状;按医嘱给药,并监督患者能够准确及时的用药。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能够镇咳和祛痰,并监督患者能够准确及时的用药,按需要吸氧。

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的主要方式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练习腹式呼吸的,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通气量;促进患者对祛痰的护理,对患者的咳嗽方式进行有效指导,能够帮助患者促进排痰;同时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湿化护理,其中包括超声雾化疗法和湿化疗法,湿化疗法是用杯温开水,将口鼻对住瓶口,用力吸蒸气,预防汤伤,待水肖冷再换水,湿化疗法可在家里进行,超声雾化疗法在社区进行,可达到稀化痰液的主要作用,将痰液顺利排出,适用于痰液不易咳出的患者;让患者正确合理的使用氧气,防止感冒,增加患者机体的抵抗力。注重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让患者多做户外运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通过对两组患者疗效和减轻咳嗽,稀化痰液,帮助痰,症状康复方面进行观察。

1.3 统计方法

选用软件SPSS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分析,常规组患者有效占5例,好转占1例,无效占32例;干预组患者中有效占10例,好转占25例,无效占3例。两组的疗效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慢性疾病在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做好预防和康复治疗,提高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由于不同的感染因素造成了老年气管和支气管发生黏膜炎性的变化,增加了粘液的分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大多数是因为反复的感冒导致的,尤其是气侯突变时,冷空气刺激使呼吸道局部小血管痉挛,纤毛运动障碍,呼吸道防御功能降底,净化作用减弱,有利于病毒,细菌入侵和繁直[2]。尤其老年人机体功能的下降,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的湿化不足造成了影响,使痰液呈现粘稠状,导致了患者呼吸道的通气不畅。长期的吸入污染气体也会使患者的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容易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多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心肺贮备的能力。引导患者注重个人防护,避免感冒。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应该是长期的,让患者能够更多的了解相关疾病知识,耐心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到治疗中,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产生和发展[3]。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分析,常规组患者有效占4例,好转占1例,无效占32例,总有效率是13.5%;干预组患者中有效占10例,好转占25例,无效占2例,总有效率是94.6%。两组的疗效存在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干预组和常规组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干预组要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了老年慢性病在社区正确的进行护理干,对于老年慢性病的疗效是很有帮助的。说明了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对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要点进行掌握,让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对氧气进行合理正确的使用,预防感冒,预防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和因为药物治疗而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于老年慢性病在社区的护理,要做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的治疗和管理工作,让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得到降低,在社区做好宣传教育,能够有效地预防老年慢性病发生。对老年患者的宣传教育应该从患者人群扩展到健康人群中,给老年患者提高相关慢性疾病简明易懂的资料,定期在社区举办相关性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讲座,让健康的老年人定期的进行体检,让社区工作不断地深入到老年人群众,让老年人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开展卫生服务能够有效地让老年人对慢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主动性,指导患者能够对病情进行自我监测的作用,在发现病情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就医[4]。

在社区做健康宣教时,对所有老年慢支患者都要住重指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男性戒烟,加强营养,合理膳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使呼吸道保持湿润,有利于痰夜咳出。注意保暖,做好心理护理。促使老年人提高对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信心。

[参考文献]

[1] 罗玲,戴岚,陈坚兰.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1,59(4):59-60.

[2] 季爱云,金星进,李毓泉,等.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的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68(14):68-69.

[3] 荆淑杰,焦辉,王波.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研究[J].医学信息,2011,71(1中旬刊):71-72.

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3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的精神病患者在出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精神病的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出几类比较常见的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结果 根据分析可以得出,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极易出现合并性严重躯体疾病、噎食、摔倒、失眠以及便秘,这些问题严重的困扰着老年患者,对老年精神病的治疗也带来了负担。结论 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各类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一旦出现了相关问题,就要马上采取措施,对相关问题进行治疗和护理,为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恢复打好基础,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恢复的几率。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住院期间;问题;预防;护理

精神病就是指患者具有非常异常的心理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心理障碍。得了这种病得患者会出现在意识、情绪、认知、情感以及动作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心理变化,且这些变化都是持久性和明显性的。患者无法正常地进行工作和学习,生活不能自理,行为怪异,常常做出一些人们难以预料和无法理解的行为来。具有严重性精神病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伤人或者自伤的行为,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杀的现象。老年精神病就是指在老年时期产生的精神类疾病,它与普通的精神类疾病有着很大的区别,老年人患上老年精神病导致死亡的几率更大,且危害性也更强。

1. 患者资料

分析的对象自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精神病的患者的病历,均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4岁,患者的患病程度、病程长短、并发症情况等都不存在明显的差距。

2. 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精神病的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出几类比较常见的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3. 结果

3.1 问题

3.1.1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

这类问题就是指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各类身体的并发症,例如:肢体类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出现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所能出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导致患者死亡的问题。

3.1.2 噎食

这是由于病人的脑部萎缩,导致了各类神经的迟缓,对于吞咽动作的神经反应不够灵敏,导致在进食的过程中出现了噎食的现象。

3.1.3 摔倒

老年人的运动反应本身就出现了迟缓的现象,再加上由于脑部萎缩造成神经迟缓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行动力迟缓,在碰到光滑的路面,或者被其它患者碰撞时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摔倒的情况。

3.1.4 失眠

老年人本身的睡眠时间就比普通人少,而失眠也是精神类疾病的诱因之一。因此,老年精神病患者就会经常性出现失眠的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上的焦虑、烦躁、暴动等,很容易是患者出现过激行为。

3.1.5 便秘

这种问题的出现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患者自身行动困难,对于排便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出现了便秘现象;而另外一种原因是由于患者所服用的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具有导致便秘的副作用存在。

3.2 预防和护理方法

3.2.1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患者不经常运动、随意捡食不卫生的食物、饮用生水等,而医护人员就要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带患者多去户外运动,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多与患者聊聊天,组织患者在一起进行活动,例如看电视、听音乐、做保健操等等;还要监督患者的饮食,对于患者吃剩下的食物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为患者多准备一些开水,并督促患者养成各种卫生习惯。

3.2.2 噎食的预防与护理

噎食出现的原因除了患者本身的身体机能的退化外,还因为受到了干食的影响,这类现象一般会出现在患者进食干食时。医护人员在监督患者进食时要督促患者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还要对进食的患者进行及时的给水,通过水将食物顺利送入胃中。

3.2.3 摔倒的预防和护理

患者所穿的衣物、鞋子要合身,尽量不让患者穿拖鞋,保持地面干燥无积水,避免造成摔伤。同时,还要对那些情绪焦躁的患者进行隔离,避免这些患者冲撞到其他的患者。对行走不稳的患者及用药量大的患者要进行陪同和必要的帮助。

3.2.4 失眠的预防和护理

对于失眠的患者就要采取诱导措施了,在患者的睡眠时间里将患者病房内的灯光调成昏暗的,避免强光刺激患者,还要培养患者正确的睡眠习惯,定时定点的进入睡眠状态,必要时要与医生商量,给予患者适当的安眠类药物。对于一些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就要给予严密的监护,尤其是清晨,一般的精神病患者在清晨发病的情况严重,因此,对自杀倾向严重的患者在清晨时要给予查房措施,避免出现意外。

3.2.5 便秘的预防和护理

要督促患者进行排便,并且要锻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在饮食方面要多为患者提供一些蔬菜类、水果类的食物,帮助调节患者的消化系统。鼓励患者多饮用开水,增加胃内的水分,而对于药物引发的副作用只能通过服用止泻剂进行缓解。

4. 结 语

综上所述,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常会出现上述的五个问题,而这五个问题也会导致患者受到进一步的损伤,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现象。因此,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和护理时必要的,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小患者的痛苦,避免患者出现二次伤害,还可以使得患者的恢复几率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

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4

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COPD相关知识改善情况。

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有效排痰、家庭氧疗、预防感冒等方面知识显著提高。

结论: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医疗、健康、保健、防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的医疗保健综合水平,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同)是以阻塞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以老年人常见、多发。COPD由于反复发作加重病情,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为了减少和预防该病的急性发作,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稳定期的COPD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例COPD患者为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住院治疗的确诊病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60-74岁,平均67岁。36例均为稳定期的COPD病人,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

1.2方法。责任护士首先系统讲解COPD疾病知识和护理干预内容,12个月为一综合干预周期。进行一对一辅导,教育方式为疾病知识小讲课。为患者提供专业书籍、杂志,发放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并附有图解。进行干预后,动态观察收集患者对护理干预内容的掌握与实施情况。若患者出院后则采用电话联系、随访。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饮食、家庭氧疗等知识的改善。

1.3综合护理干预内容。

1.3.1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了解评估主要的心理问题,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及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支持、疏导、安慰、鼓励患者,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与情绪控制,减少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3.2戒烟。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说明吸烟的危害,介绍成功的戒烟案例,取得患者的配合及家属的支持;然后与患者共同制定戒烟方案,纳入实施计划中。

1.3.3呼吸肌功能锻练。教会患者将腹式呼吸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每日两次。方法是:平静呼吸4次-8次,立位吸气、前倾位呼气4次-8次,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次-8次,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4次-8次,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次-8次,抱头吸气、转体呼气4次-8次,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4次-8次,腹式缩唇呼吸4次-8次,平静呼吸4次-8次[2]。

1.3.4休息与活动的协调。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协助患者制订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鼓励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方式包括慢步行走、慢跑、太极拳、体操等,持续时间每次10~30分钟,每日3~4次,运动强度为运动时不出现气短和气促为宜。

1.3.5饮食指导。向病人说明健康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食物的营养,避免进食油煎食物、干果、豆类、啤酒、马铃薯等食物,防止便秘、腹胀影响呼吸。指导病人少食多餐,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与卫生习惯。

1.3.6加强有效排痰。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适量饮水可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粘膜湿润,有利于痰液排出。进行咳嗽训练,掌握排痰技巧,确保呼吸道通畅。

1.3.7坚持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LTOT)是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低流量吸氧,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睡眠性低氧血症和运动性低氧血症的病人,COPD患者连续使用氧气每天不得少于15小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张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长期家庭氧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方法等,特别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为什么要持续低流量吸氧而不宜间断吸氧和避免高流量吸氧的原因。COPD病人因长期二氧化碳潴留,主要通过缺氧刺激呼吸中枢,而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或氧浓度为25%-29%),维持PaO2在60mmHg以上,既能改善组织缺氧,也可防止因缺氧状态解除而抑制呼吸中枢[3]。

1.3.8预防感冒。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明显,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就诊,指导病人及家属观察并发症。

2结果

36例患者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在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饮食、有效排痰、家庭氧疗、预防感冒等方面知识显著提高。其中97.22%的患者掌握了戒烟知识,94.44%的患者能合理饮食,97.22%的患者能预防感冒,避免疾病复发,而且自我护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3讨论

COPD因病程长、病情错综复杂、易反复感染病程呈进行性加重为其特点,患者常因焦虑、抑郁、呼吸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因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COPD患者多为老年人,记忆力差、接受能力差及器官功能减退等特点突出,尤其是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下。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差、日常活动受限和社交活动明显减少等。高敏等[4]对49例COPD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呼吸功能训练、有效的排痰技术训练、长期家庭氧疗、戒烟、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敬仁芝等[5]采用SCL-90量表在心理护理前后对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增强COPD患者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组36例COPD患者经综合给予心理护理、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家庭氧疗等为期12个月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护理结果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后,COPD患者在疾病知识、戒烟、休息与活动、合理饮食、家庭氧疗等方面的知识均有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证明COPD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因此,建议护理人员应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针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及家属治疗和呼吸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机能的恢复,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权瀛,周新,谢灿茂,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部分城市患者生命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253-257

[2]张建华.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4-506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33

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5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加深,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问题的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十七大指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确,坚持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如何以医院为基础来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是摆在我国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曾指出:“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这里我以从事山西省人民医院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实际体会出发,谈一些基本认识。

1 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的服务需求自然就会提高,他们不仅需要有效的诊疗,而且还要求得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指导和服务。现代医院早就不是用老的服务方式,坐在医院里等病人了,而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走出医院大门,把重点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区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从前社区工作内容局限,护理人员短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1];缺少对妇女、儿童及慢性病的连续追踪护理;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照顾;缺乏较好的对老、幼、妇、残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的保健护理模式;社区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工作没有较好参与;社区护理缺少规范化管理[2]。

2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家庭护理对策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是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而且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该服务能防治各种病患,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使人身心健康,这比上医院吃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保健服务必须从居民聚集的社区抓起,而且务必要起到保健预防目的。例如,“纽约医疗医院集团”(Health and Hospitals Corporation,HHC)是纽约市政府负责统筹“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机构。在社区保健服务方面,HHC发起了“预防哮喘治疗行动”。哮喘病是纽约市儿童门诊的头号常见病,为掌握社区病患病情,该行动将每个社区的儿童哮喘病人登记在案,为他们提供治疗仪器,帮助病人监督呼吸,正确使用喷雾器,并定期家访,指导病人正确用药。我院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定期为社区内的中老年人检查身体,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基本常识,将重要的观察对象记录在案,不定期回访,掌握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指导他们正确用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庭“空巢化”。1982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提出了“空巢家庭”的说法,指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家庭。随着独生子女进入社会求学或工作,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预计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空巢家庭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生活料理问题,尤其是健康问题[3]。以家庭护理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必须重视空巢家庭的服务体系。我们在开展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也尽可能协助社区向老人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多方位、高水平的医疗保健和生活求助等方面的服务,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社区服务体系的开展有助于减轻家庭在照料老年人方面的负担,并可改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对空巢老人实行专案管理,开展老年人护理、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护理训练,对影响疾病进程的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这些举措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 以慢性病为重点工作对象

各种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慢性病人病程长,甚至终身患病,必须长期坚持规律服药、锻炼功能、定期检查,其遵医行为尤为重要[4]。

在我院长期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慢性病病人缺乏相应疾病的防治知识,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当中存在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及早的、持续地开展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渐使他们认识和接受了慢性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了自觉预防自觉保健的自主行动。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病的病人来说,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更加能显著地提高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走进病人家庭,访视护理注重合理利用和开发老年慢性病人自身资源,给他们讲解疾病知识,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自护技巧,巩固和提高了老年慢性病人的自护能力。

4 实现信息化管理

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能为健康档案的管理、查询、统计、健康指导、流行病的调查研究等提供更准确、全面、系统完整的数据,有利于社区及全社会传染病的预防,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社区健康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部门、生活习惯、嗜好、家庭健康状况(家庭主要成员病史、家族史)、本人照片、查体日期、联系电话;查体资料,包括血压、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等等;汇总分析,包括每个人历年的数据变化直方图和各异常项目的所有人数汇总分析;还包括每个人的查体情况保健医师提出健康指导意见。这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每个人都能够直观了解到历年的身体健康变化,极大方便了管理。

5 建立恶性传染病的预防隔离机制

恶性传染病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为害。而社区医疗保健系统对于传染疾病本身就有天生的预警和防治作用。在平时的走访活动中,我们就刻意地加强了一些恶性传染病的宣传和科普活动 ,并留心类似疾病症状的产生。再加上计算机的运用,大部分本来需手工做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可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是否拥有一个健全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一服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家庭护理的信任问题、意外突发事件的及时救助问题等,都需要去探讨和建章立制去完善。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社区居民的鼎力配合下,这一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玲,周长美,周莹,等.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A):8788

[2] 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

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范文6

关键字:预防性护理 老年呼吸内科 感染控制效果

作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人群和易感人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受到了呼吸道疾病的严重干扰[1]。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在老年人中高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身的抵抗力也越来越差[2]。而且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使细菌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从而提高了老年人院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3]。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往往缺乏针对性,患者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护理难以发挥出最大效益。本研究对老年呼吸内科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在5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4.3)岁;患者的病程为半年-5年,平均病程为2年。100例患者中15例患有支气管哮喘,18例患有支气管扩张。67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了加强患者的支持治疗、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支持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坚持进行隔离消毒,对病房也要进行定期的消毒,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干预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护,让他们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加强感染宣教,护理人员要加强呼吸道感染相关知识的宣教,并保证每个患者都有专用的检查和护理用具,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做到勤翻身、吸痰,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体温和白细胞总数。此外,还要加强控制院内的感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切断外源性的感染在院内的传播等。

1.3 评价指标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束后,由患者匿名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由护理人员进行总结以后评价填写护理质量评价表(满分为10分),并详细记录患者是否出现院内感染以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 结果

在护理完成后,通过调查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0%,而对照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则为10.0%,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P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老年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的鼻黏膜萎缩、支气管腔变得狭窄、肺壁的弹性下降、保护性的咳嗽减少等原因,都会促进细菌的寄生[4]。而老年人自身的机能退化和抵抗力降低,都会导致他们的基础疾病增多,从而增加了他们的院内感染率。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近年来老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呈现出上升的a趋势[5]。而护理是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护理程序是临床通过科学认定以及问题解决治疗中各类的问题的护理方法。针对老年人的病理改变,在对他们进行护理时应该给予更加全面的人性化的护理措施[6]。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的是预防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参考文献:

[1] 王艳,董雨宝.老年内科(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控制中预防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9):64-66.

[2] 田媛,刘玉霜.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8):518-518.

[3] 张金娥.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70-71.

[4] 蔡克,卢立红.预防性护理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