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例6篇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财务危机;配对样本;主成分分析;逻辑回归;预警模型

一、“财务危机”(Pinancialcrisis)又称“财务困境”(Pinancialdistress),国外多数同类研究采用破产标准。但中国从1988年开始试行《企业破产法》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破产.尽管2004年6月“ST宁窖”爆出破产风波,但也在同年12月通过债权人和解解除了危机。由此可见,中国的破产机制不健全,加上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很短,采用外国学者的做法行不通。

国内学者大都将特别处理(ST)的上市公司作为存在财务危机的公司,如陈静(1999)、李华中(2001)、姜秀华(2002)等。本文也将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将“财务危机”定义为“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所指的“财务状况异常”包括上市公司突然出现重大亏损、连续两年亏损、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等几种情形。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陈静(1999)以1998年的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1995—1997年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判定分析,由于受样本量的限制没有对上市公司被ST的原因加以详细区分;李华中(2001)用判别函数对1997—1999上市公司分类,描述了ST公司的行业分布,利用向前回归法筛选财务指标建立预警模型;姜秀华等(2002)以在深沪两市上市的42家公司为控制相关变量,同时随机选取42家非ST公司为控制样本进行了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得到预警模型,并进行了预测与效果检验。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二元逻辑回归(Logit),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通过SPSSl3.0软件完成。

(二)研究样本及样本的行业特征分析

1.选择的研究样本

本文选择的样本S1是2002—2004年深沪两市首次被ST的118家公司。

同时,选择了与样本S1同行业并且资产规模相近的118家盈利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S2。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亚洲证券”和“巨潮资讯”。

2.样本行业特征分析

至2005年8月,深沪两市共计有1379家上市公司(深市551家,沪市828家)。发生财务危机的11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1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出现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最多,占ST公司总数的58.48%,但与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总数相比,发生ST的比例并不突出,只占8.60%.传播文化类上市公司有2家发生亏损,鉴于此类别的上市公司较少,虽占ST公司总数的1.7%,但占整个行业的18.18%,说明传播文化类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大,发生财务危机的比例也就较高。其次是综合类上市公司,占ST公司总数的10.17%,占整个行业的15.00%。

四、预警指标的选择和分析

如果上市公司在第t年被实施ST,那么(t-1)年表示上市公司被实施ST的前1年。

(一)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初步选择

为对上市公司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初步选择了变现能力B1(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资产管理B2(总资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应收账款周转率X5)、负债能力B3(资产负债率X6、产权比率X7)、盈利能力B4(净资产收益率X8、销售毛利率X9、销售净利率X10)、现金流量B5(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X11、经营现金净流量对挣利润比率X12、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X13)、成长能力B6(资产增长率X1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5、净利润增长率X16)、股权扩张B7(每股收益X17、每股挣资产X18)、股东持股B8(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X19、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X20)等8个方面的20个财务指标。

(二)初选指标分析

1.财务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分析

利用SPSS计算ST与非ST公司各财务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前1年,ST公司与非ST公司的20个指标的均值均存在明显区别。

2.配对样本检验

根据ST公司与非ST公司的同一财务指标的配对,利用SPSS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检验,Wilcoxon秩检验使用的是Z统计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资产增长率X14外,ST与非ST公司的20个指标的配对样本T检验普遍显著,ST公司的Z统计量明显高于非ST。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危机发生的前1年,两者的均值、标准差、T统计量、Z统计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财务预警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ST与非ST公司的上述20个指标,有的作用显著,起了较大作用,相比之下有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指标过多会存在多重共线性或序列自相关。因此,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前,有必要进一步对财务指标进行筛选,利用变化显著的指标建立预警模型。本文拟选择主成分分析法。

1.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本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rson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产权比率x7与净资产收益率朋、流动比率X1与速动比率X2、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X11与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X13、每股收益X17与每股净资产X18、前三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X19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X20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6。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按财务指标间相关性较小为优原则,经比较,剔除X7、X2、X13、X18及X19这五个财务指标。

2.财务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引入虚拟变量y,表示上市公司是否出现财务危机。将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设为1,没有出现财务危机设为0。

利用直接斜交转轴法,对剩余15个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因子。这3个因子分别为流动比率X1、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X1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X20。

五、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笔者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上述三个财务指标,选择二元逻辑回归(Logit)方法,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进行预测。

(一)模型的建立

设多元逻辑回归(Logit)拟合的方程为:

(二)预警模型效果检测

以0.500为概率最佳分割点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为75.319%,其中ST公司的预测准确率为76.923%,非ST公司的预测准确率为73.729%。

六、结论

笔者采用2002—2004年新增ST公司的日个方面的20个财务指标,建立起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前1年的危机预警模型进行了预测。为便于对比研究,选取相同数目的盈利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T检验和Wilcoxon秩检验。研究表明,选取财务指标的效果明显,建立的sT公司的危机预警模型的判断准确率达到95.31%.由于研究是假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若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模型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Ohlson,JamesA:“FinancialRatiosandtheProbabilistlcPredictionofBankruptcy”,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80.

[2]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J],1999,(4).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文2

三一重工自2003年上市以来,没有进行过配股,只在2007年和2010年进行过两次定向增发。2007年以每股16.62元发行了11913.4万股,募集资金198000.00万元;2010年以每股33.00发行了3200万股,扣除2476万元的发行费用,实际募集资金105600.00万元。公司于2007年7月12日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十年期、票面利率5.20%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5亿元,本债券平价发行,按年付息,发行费用1615万元按期进行调整。一般制造企业的负债率在40%~60%为佳,该公司总体资本结构在此区间之内,资本结构合理。公司只运用过定向增发,并没有进行过配股。相对于定向增发来说,配股要求较高,“公司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上市不满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按上市后所经历的完整会计年度平均计算;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高科技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不得低于6%”。定向增发条件较为宽松,没有业绩方面的要求,也无融资额的限制,极大刺激了上市公司采用定向增发的冲动。定向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公司在2007年还发行了公司债券,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不够发达,公司很少够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筹资,而且债券的流动性没有股票强,风险也比较大,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较高。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公司一般首先偏好内部筹资,其次是债务筹资,最后才是股权筹资。但是对于我国的上市企业来说,股权筹资的信号传递效用不强,投资者并不认为是一个坏消息。所以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而债券筹资需要还本付息,风险比较大。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4994435438.1,占负债比例为25.70%,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5.94%。长期借款期末余额1212233200.80,占负债比率为6.24%。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相加占负债比率为33.67%。足见公司债务风险其实不大,但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结构不合理,过多拥有了短期借款,相对于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的财务风险比较大。但是公司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加起来占到负债的1/3,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很强,利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作为临时资本来源的使用。因此,虽然公司的负债比率达到了61.9%,但是利息保障倍数达到了惊人的2425.71,说明公司根本不存在付不出利息的状况。总之,公司的负债比率虽然不低,但是影响实质性债务风险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比率较低,财务风险并不大。

二、资本运作分析

从2003~2010年公司历年的重要投资可以看到,公司主要的投资方向为联营、合营和子公司,这些联营、合营和子公司主业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租赁等。具体如下:2003年,公司用短期闲置资金购买了9000万的信托产品,受托人为湖南省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期1年,年收益率6%。2004年,除了募集资金的特定用途。公司费募集资金投资了2.3966亿元,用于投资设立各地研发生产销售融物租赁等控股子公司。2005年,公司投资2000万元持股长沙市商业银行,出资1500合营成立娄底市中心液压件有限公司。增资控股子公司上海三一科技10000万元2006年,公司以评估值2410.38万元收购深圳市三一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定向增发5000万股股票,拟收购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投资额为80000万元。2007年,完成收购上述北京市三一重机股权。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竞拍方式获得岳阳市商业银行4000万股,占岳阳市商业银行总股本的18%,每股受让价格为3.05元,共计价款1.22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还在香港投资6000万美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三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公司对全资子公司三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增资1亿欧元用于欧洲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德国欧洲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欧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308万欧元,流动资金1692万欧元。项目达产后,计划年产工程机械产品3000台。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欧元,利润总额4802万欧元,投资利润率为27.75%,投资回收期6.93年。2009报告期内公司非募集资金投资23009.06万元,其中本期对新增子公司投资14330.56万元,对控股子公司增资6518.5万元,对联营及合营公司投资2160万元。2010报告期内公司非募集资金投资271761.59万元,其中本期对新增子公司投资239442.32万元,对控股子公司增资23959.27万元,对联营及合营公司投资1260.00万元,对集团外其他企业投资7100.00万元。公司的投资战略简单言之为前向一体化战略,通过控制下游产业,对下游产业的投资,加强对于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控制权,使公司具有良好的销售网络。良好的分销渠道是公司要想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公司加强对于联营、合营以及控股子公司的投资,使公司牢牢掌握了市场,更能接触到消费者,对于信息的反馈更加及时,能制造出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满足国内消费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2008年投资1亿欧元建立欧洲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并且获得了27.75%的投资利润率。国际业务的拓展,不仅扩大了公司的目标市场,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作为公司整体的市场风险。并能相互促进,吸收欧洲机械制造的领先经验和优秀工业设计。公司主要投资在于下游产业,类似纵向一体化,投资风险相对于横向一体化较小,公司也没有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比如房地产之类的,一心做主业,目标明确,又有强大研发能力和市场份额做保证,投资风险很小。产业链的一体化,更能加强议价能力(比如占有大量的应付账款),获得更大的收益。公司还适当参股了长沙市商业银行(后改名长沙银行)、岳阳市商业银行。投资当地银行,更能方便地获取银行贷款和相应的金融服务,增加了公司的筹资能力。总之,公司的投资风险小,回报高。

三、股利政策分析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6.38%的股权,为三一重工控股股东。梁稳根先生持有三一集团有限公司58.24%的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三一重工32.83%的股权,此外梁稳根先生直接持有公司3.77%的股权,因此合计持有公司36.60%的股权,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一般意义来说,上市之初,大股东会倾向于现金股利的股利分配政策。因为通常意义来说,对于首次上市的股票都有禁售期,不能通过抛售股票获利,但是并没限制股利的发放,所以上市初期,公司可以通过高额的现金股利发放,让原始股东迅速收回投资成本,将远期的资本利得转为现实的收益,符合在手之鸟理论。再者,现金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到公司控制权的变化,保证了公司的控股权不被稀释。从三一重工的股利分配政策也能看出,公司上市前三年,每年分别派发现金股利(每10股)5元、2元、8元,其中2004年的2元算是低谷,但是公司转增股份10转10,相当于股本扩大了一倍,随后2005年的8元的股利,达到了顶峰,如果复权的话,实际派发股利高达16元。事实上,通过前三年的股利分配政策,原始股东累计获得了大约每股2.3元的现金股利。再加上2006年的现金股利(每10股)和10转10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原始股东通过高额现金股利,基本收回了投资成本。考虑到现金股利要交个人所得税,公司原始股东已通过前期大量派现金股利收回投资成本,所以随后几年公司分派现金股利越来越少(很大程度由于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分红所致),转而偏好送股的股票股利政策。研究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从2003~2010年,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和每股收益成互补关系。即当年每股收益低了,当年发放的现金股利就高,一个指标高了,另外一个指标就相应低,尤其是2005年每股现金股利超过了当年基本每股收益。这并不符合剩余股利政策,也不符合固定股利或稳定股利政策。所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公司的股利政策。公司盈利状况较好的时候,公司发放低现金股利,降低公司现金压力,虽然投资者对于公司有高盈利但发放低股利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投资者会从公司现实状况来预测未来,认为将来公司也能如高盈利年一样发展,锚定效应起作用,到时候不光获得股利,还可以借公司发展良好在股票市场上获得资本利得(在中国股市,股利并不是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收益来源,买卖股票的资本利得才是最主要的来源)。当公司盈利相对较差的时候,公司发放高额现金股利,虽然投资者对公司给予的预期不高,但是高股利政策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者继续持有公司股票。公司的这种股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安定投资者,避免股票大量抛买导致股价大幅波动。随后几年,公司开始通过减少现金股利转而送股发放股票股利。从控制权角度分析,公司首次上市之时,股本一般比较小,容易被收购,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此时公司采用现金股利,避免控股权的稀释,牢牢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随后通过不停地送转股,公司的股本大幅上升,收购方要想收购该公司的难度加大。还可以看到,三一重工的筹资比较谨慎,只在2007、2010年进行了两次定向增发,2010年公告的增发主要是定向给9名高管的,为高管套取巨额资金,并没有进行配股,2007年还发行了一次公司债券。从这个意义来说,公司对于控制权的问题处理很谨慎。

四、总结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文3

摘要]分析了XBRL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背景,对XBRL的运行原理和功能特性从数据采集、信息供应链及使用平台等层面进行较为系统的描述。对“终端型”、“嵌入型”、“智能型”XBRL应用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了其选择思路及应注意问题,并揭示了导入XBRL的联动效应。[关键词]XBRL;财务信息系统;财务报告一、XBRL的研究综述XBRL是一种基于标准对财务信息的收集、、交换与分析提供协助的方式。即在财务信息上加入标准(tag)以归入一个数据字典(相当于把财务信息进行分类),这样就能让XBRL用一个标准的语言格式把所有的财务信息归集起来。它是以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XBRL最先是由美国会计师CharlesHoffman提出的设想,他也因此而获得了1997年的AICPA所授予的科技创新应用奖。随后这个设想潜在的对于会计与财务信息的高效处理能力很快被发现,并且被XBRL国际协会支持继续研究发展。XBRL原型为“XFRML”(XMLbasedFinancialReportingMarkupLan—guage),是一项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99年发起的计划,其目的是要提供一个以XML为基础的全球企业信息供应链,方便使用者去取得、交换、分析。2000年中AICPA邀集专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组织、软硬件供应商以及会计软件发展机构共60余个的单位组成组织,共同参与推动XBRL,2000年7月31日了XBRL规格书(Specification)Ver-sion1.0及XBRL分类标准(Taxonomy),在短短的时间内,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积极进行XBRL的推广。在证券交易系统中,当前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德国证券交易所、韩国创业板(KOS,DAQ)和韩国证券交易所(KSE)都开始推行XBRL应用。美国证券交易所是由微软、纳斯达克和普华永道合作开发XBRL的示范性演示,其中包括从一组公司中引用的示范数据标记,一个网络服务提供在互联网上演示的数据,以及在MicrosoftExcel中的一个分析性工作表,该工作表包含使用者从网络服务中选取的数据,并可帮助使用者快速而有效率地分析或处理这些数据。这个演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实例,说明商业报告供应链如何从互联网,XBRL和其他相关工具转换而来并以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向投资者提供现时的报告信息。德国证券交易所则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从尝试和获取经验的角度出发,2004年起与SoftwareAG合作开始启动XBRLPI—LOT项目。德国证券交易所目前以PDF格式进行信息披露,并对披露内容进行监管,其所实施的XBRL项目主要以财务报告为主,并首先对季度报告进行展示。主要做法是:德国交易所提供EXCEL模板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填写财务数据,并在填写后生成实例文件,通过信息披露系统提交给德国交易所;德国交易所将实例文件放在其网站的XBRLPILOT栏目中供投资者提取和分析数据。这个计划以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为主,并通过其网站向投资者推介在德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而韩国创业板(KOS—DAQ)和韩国证券交易所(KSE)分别开发了XBRLPI—LOT项目,目前在KASDAQ上市的部分企业已经采用XBRL相关的信息。韩国创业板KOSDAQ正在转换其电子报告标准,使其符合XBRL通用的商业信息标准。该项目在KOSDAQ网站上披露了15个公司过去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投资者可以下载包含全部财务数据的XBRL实例文件和专门的网络分析工具。在未来的发展方面,韩国证券交易所希望能够获得政府支持,向670家上市公司推广XBRL,同时大力扩展现有的标准范围,使标准不仅涵盖财务领域,也涵盖其他披露领域。另外,韩国证券交易所还希望发展一种能够整合XBRL的新的信息披露模式。在金融,税务等其他系统中,也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美国EdgarOnline、英国税务局、美国证监会(SEC)等采用了XBRL技术。我国证券界虽然起步略晚,但通过学习借鉴和吸取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上证所和深交所也分别在2004、2005成功启动基于XBRL的标准化报送系统。同样在上证所与深交所的网站上也提供XBRL的应用示范工具给投资者体验使用。伴随着XBRL技术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Za-charyCoffin(2000)、DebrecenyR,GrayG(2001)、WalterHamscher(2002)、JimRichards(2002)、NealHannon(2005)、WilliamMSinnett(2006)等学者对XBRL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大胆的分析和猜测;ZabihollahR(2002)、MohammadA,JonathanH,KennethS,(2002)等对XBRL在政府会计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Hoffman(1999)、ZabihollahR,Hoffman(2001)、RvanYomagwonShin(2003)等对XBRL技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应用进行了研究;另外,美国、英国、日本、南非等国已经开始研究XBRL在总分类账、交易事项、税务报表、银行报表等方面的应用。中国学者如王松年、沈颖玲(2001)、涂建民(2003)、潘琰(2003)、张天西(2003)等人对XBRL也进行了介绍性的研究;姜玉泉(2004)、曲吉林(2004)、吴祖光(2005)、许渊(2005)、牛艳芳(2005)等也对基于XBRL财务报告的审计以及XBRL技术对今后的审计的影响做出了相关研究;胡荣群(2004)、饶艳超(2004)等对XBRL在我国应用实践提出若干的建议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XBRL的运用在国外已日趋成熟,而在我国还需要制度的支持与实践的检验。我国证监会从2002年5月开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3年底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系列准则的相关要求制定,严格依据国际最新的XBRL2.1规范和FRTA(FinancialReportingTaxonomiesArchitecture,即财务报告分类信息框架)的相关规定编写,规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基于XBRL的电子文件的通用要求和基本原则。该标准最终确定采用XBRL的技术规范,为XBRL的实施在制度上给予了一定的规范和保障。二、XBRL应用方案的比较分析与选择(一)XBRL应用方案比较1、“终端型”XBRL应用方案“终端型”XBRL应用方案及财务数据递送流程如图1所示。图1说明,“终端型”即指公司原财务或ERP信息系统不作任何更换或更新,仅将最后生成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人工转换成基于XBRL形式的数据。本应用方案总体而言是最适合当前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也是较为可行的方案。首先从成本角度分析,由于不需前期任何投人,仅在期末略为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也不需要额外的人力资源成本。然后以技术角度分析,因为“终端型”应用方案没有对当前财务软件做任何的改动,而且生成的XBRL财务信息所需的模版软件,当前也由深(上)交所设计并供上市公司下载使用,总体而言技术上障碍可以忽略不计。在上交所基于参加XBRL报表报送系统的70家公司中,90%以上的上市公司认为报送软件的功能和使用上能满足报表制作要求并且比较便捷(数据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04年第一季度报告使用情况的调查)。虽然目前我国财务软件市场发展迅速,但对XBRL技术发展仍处于观望状态,内嵌或者添加XBRL技术的财务或ERP软件寥寥无几,这也造成只能采用“终端型”应用方案客观的限制。这也是现阶段上市公司基本采用的XBRL应用方案。另外,虽然此方案实施成本较低,但XBRL技术优势的发挥不够,并且数据重复录入容易增加数据的误差,降低数据可靠性,这应引起关注。2、“嵌入型”XBRL应用方案“嵌入型”即指公司在原来财务或ERP信息系统基础上,添加XBRL格式转换器,由企业信息系统本身如ERP系统产生各种财务报表,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于EXCEL表格或WORD文档。在有关证券机构或银行机构需要XBRL报表时可以通过XBRL格式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过程中会依照相应的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要求完成,最后形成XBRL文档。该模式下转换过程是自动完成的,转换中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和出错,能够保证XBRL财务报表的准确一致。不足之处在于只有企业ERP系统生成报表后才能进行转换,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成本上这种方案高于“终端型”,因为XBRL格式转换器需要软件开发商专门研发,其成本必定转嫁于使用转化器的企业。这种方案需要花费比“终端型”方案更高的初始成本,但能有效降低数据转化的失真度,同时节省了人工录入数据的时间,但基于XBRL的其他应用则不能充分实现。其具体流程如下图2所示。3、“智能型”XBRL应用方案“智能型”XBRL应用方案指由企业自身的财务或ERP信息系统加上集成的XBRL适配器,在进行信息处理过程中就直接按照XBRL规范来完成报表的处理,能够实时输出XBRL文档。其财务数据递送流程如图3所示。该方案的应用需要企业原有财务或ERP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商研发内嵌XBRL适配器的新版本ERP软件系统,在业务处理各个环节将XBRL的元数据进行提取和转换,并按照XBRL分类标准,如针对财务报表要求进行标记,实时生成标准XBRL文档。这是XBRL技术应用的最佳方案,相比其它方案而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XBRL的优势,能够迅速有效地提供实时、便于交流的各类财务信息。该方案的应用要求软件开发商针对XBRL的特点对原系统进行功能的扩充,内嵌XBRL的适配器,而这些操作并不会对原系统的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构架模式和实际应用产生影响,在实际推广中也是一种平滑的过渡。但就成本而言,这一方案初始投资需要较前两个方案都要多的资金,而且还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适应新的信息系统操作。(二)XBRL应用方案选择应注意问题上市公司在决策构建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需要全面考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因素。就外部环境而言,包括上市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政策的影响,以及XBRL技术标准和相应的软件的研发程度。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虽然XBRL本身并不改变现有会计准则,但显然至少需要增加对原始或明细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相应地,如果会计提供模式变革,全面采用XBRL财务报告形式,甚至实现实时报告,对审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准则也要对新模式下的新情况提出解决对策,可能要作出更多的修改。因此,在法律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上市公司要密切留意有关动向,及时选择最佳的XBRL应用方案,以适应满足法律政策的要求。内部环境,也即指上市公司各自的具体的财务状况、规模结构、员工技术水平等等。在上市公司中,这些内部环境因素制约,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与相应的方案选择决策。三、上市公司导入XBRL的联动效应分析(一)对管理会计流程的影响XBRL语言的设立并不仅仅是为提供外部使用的财物报告。基于因特网描述财务和商业报告信息格式,其数据能为所有软件程序所获取与处理。这个格式标准,把所有数据定义附上各自不同的信息卷标和提供因特网数据传输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XBRL网络服务”,它使不同程序交换并共享信息。当前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包含了许多需要很大程度依靠人工“剪切与复制”和人工录入数据的步骤,这些步骤降低了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凸显对流程数据处理高精度与高效率的需求。由于信息的生成与使用的成本是如此高昂,以至于最后结果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被牺牲,分析结果也被大打折扣。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就能完全改善低效率的管理会计工作流程。XBRL所有工作的重心是如何描述数据,而不是如何展示数据本身。这个关键点也就是它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因为它提供管理会计人员可重复使用各种财务商业基本数据而不必担心数据出错的危险的平台。换句话而言,在XBRL技术参与下,管理会计人员只需设计报告的形式,相关具体数据则会自动生成而不需额外干预。(二)对连续审计的影响美国安然事件后设立的Sarbanes—Oxley法案,其中第409条——实时披露问题,要求公司必须迅速报告当前财务状况的实质性(即重大)变化。这对于美国以及全世界的审计界都有重要的影响。遵循事实披露原则,即财务报告要基于近乎实时的财务数据基础上,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虽然现今的技术水准和方法还不能为审计提供财务报告中数据100%的可靠验证,但基于XBRL技术能提供无缝接连续财务报告,这就能实现准确无误的披露财务报告。由于XBRL能对数据贴卷标,因此它能让获取者的数据库直接接收以便于以后分析。另外,基于XBRL的财务数据也可以移植入审计人员数据库供实时实施审计流程。这同时也可以使用数据统计技术例如数据挖掘以识别潜在高危交易。XBRL先进的技术、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及高速率的网络带宽,连续审计优势可以很明显表现出来,即所有的交易都可能一一进行核对,这对于人们普遍疑虑的审计质量将有质的提高。(三)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影响随着XBRL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应用,整合后信息供应链将能极大提高内部管理层、外部投资者及证监会等获取资料的准确性、效率性。而由此技术进步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影响虽然仍未发生,但可以合理推测,对于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假设将有重要影响。持续经营,现行的会计准则指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可见,持续经营原则最重要依据就是可预见将来企业不会停业或大规模消减业务。而基于XBRL的财务信息系统,其提供的所有信息都具有实时性特征,每一时刻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判断理应及时甚至实时更新,这更进一步提高对财务人员业务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会计分期是财务报告统计财务资料的时间基础,然而XBRL产生的实时财务信息数据可以在任何时候生成相对应的财务报告,并且不需要基于特定会计分期,这相当程度上减低了现时法律所认定的年度,季度财务报告按时的实质性作用。(四)对财务信息价值链的影响在整个财务信息价值链的传递过程,不仅仅发生在上市公司内部,还包括上市公司与政府,上市公司与证券机构,上市公司与银行等等。因此如果通过基于XBRL的加密财务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安全性将要大为提升,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节约了一笔额外的安全装置的费用。作为一个完整的财务信息价值链,其重要作用是为了上市公司和供应链上的各方在收集、加工、存储、提供价值信息,并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因此信息的及时性因素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企业基于财务数据的前瞻性决策行为,如果所提供的信息滞后,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样如果银行所获取的企业财务信息过时,对于评估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是有相当误差存在的。准确性是财务信息自身必须的要素之一,缺乏准确的财务信息将导致财务信息价值链中各方的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内部收集到错误的财务数据,则会导致整往后整个价值链处于无效状态且失去任何的增值作用。XBRL导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方面能为财务信息价值链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和准确的财务信息数据处理平台,使上市公司在其中获得最大价值增值的利益。另一方面,它的导入使上市公司采用更规范的财务操作流程和处理方式,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为上市公司能更好的筹资、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XBRL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一味乐观于它带来的好处与利益,更多的,是要清醒的看到它的不足与缺陷,例如依据XBBL的技术架构和应用现状,由于各国所采用的会计准则不仅向通,会计科目的命名方式与划分方法呈现着差异,所以无法制定全球统一的XBRL,因此目前正在应用的Taxonomy都是由各国会计权威机构组织制定的。这就导致无法使用XBRL对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司进行横向比较。另外,XBBL作为XML的一种形式,继承了XML的优点和缺点。很多专家认为用XML格式存储的数据要比用结构化方式(如关系数据库格式)储存的数据占有的空间要大得多,处理起来也需要较大的系统开销。同时处理XBRL实例文档,需要良好的网络通讯环境。因此要全面推广XBRL技术应用于上市公司,仍然要继续完善XBRL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其分类标准,以惠及广大的上市公司。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财务弹性; 公司投资; 公司业绩; 动态面板数据; 系统GMM估计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7-0037-04

一、引言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影响到公司的融资和经营。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现代公司的管理目标之一,一直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然而实践中很多公司的负债水平低于理论预期水平,并没有实现传统理论预期的最佳资本结构。针对这个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公司维持低水平负债是为了保持财务弹性(Graham and Harvey,2001;DeAngelo and DeAngelo,2007;Byoun,2011等)。

公司保持财务弹性,保留剩余负债能力,能够在未来筹集到资金抓住更好的投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价值。这个观点解释了与传统理论不符的低负债问题,可以说是资本结构理论的新发展,是现有资本结构理论中“缺失的一环”(missing link,见DeAngelo and DeAngelo(2007))。

目前理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需要更多实证方面的研究来检验。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就如何界定财务弹性以及财务弹性是否提高了公司的投资能力进而提高公司价值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财务弹性的界定

公司保持财务弹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保留富裕现金,二是维持低水平负债。研究表明,多数公司的财务弹性由低杠杆结构获得,极少数公司通过高现金持有实现(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

对于财务弹性的界定,理论界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有的研究方法包括:将公司杠杆水平和现金流分为高中低三档来衡量公司财务弹性的大小(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定义公司杠杆比率低于20%为低杠杆(Minton and Wruck,2001);根据实际杠杆与预期杠杆水平的偏差估计财务弹性(Marchica and Mura,2010);在现金指标、杠杆指标和外部融资成本指标三个方面基础上构建财务弹性指数(马春爱,2010)。这些界定标准各有优缺点。由于大多数公司的财务弹性通过低杠杆结构获得,极少数公司通过高现金持有实现(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本文对财务弹性的界定将根据杠杆水平和现金持有量来进行。

根据这两种方式界定财务弹性公司,本文计算了每个行业的平均杠杆和平均现金持有量,以低杠杆为标准把杠杆低于1/2行业平均杠杆且至少保持2年的公司设定为财务弹性公司,记为LL(Low Leverage),其余公司记为HL(High Leverage),为非财务弹性公司;以高现金持有为标准则把现金持有量高于1.5倍行业平均现金持有量且至少保持2年的公司界定为财务弹性公司,记为HC(High Cash Holdings),其余公司记为LC(Low Cash Holdings),为非财务弹性公司。

(二)研究假设

根据财务弹性理论,公司主动采取财务弹性策略后,会在采取保守财务政策一段时间后增加投资。一些研究证实了这一推论。Denis and Sibilkov(2010)认为杠杆低、有剩余负债能力的公司会在某一时点突然增加投资;Marchica and Mura(2010)发现公司在保持几年的低杠杆之后大量增加投资,而且这些投资效率很好;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以东亚5个国家一些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采取财务弹性的公司会把握住更多的投资机会。由此提出假设1:财务弹性公司在保持低杠杆一段时间之后会增加投资。

公司保持财务弹性是为了把握未来投资机会,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司价值。这个观点得到了一些实证支持。Marchica and Mura(2010)发现公司在保持低杠杆一段时间之后会大量增加投资,公司的长期绩效也有超出市场的增长。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发现东亚5个国家的一些公司中,财务弹性的公司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的表现超过其他非财务弹性公司。这里提出假设2:财务弹性公司的价值比较高。

(三)模型和变量

为了检验假设1,本研究采用扩展的Tobin's Q投资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扩展的Tobin's Q投资模型公式如下:

Investnit=?琢Investnit-1 + ?茁1Cashflowit-1 + ?茁2Tobin's Qit+

?茁3HCit(or LLit)+?着it (1)

为检验假设2,本研究借鉴了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的模型进行分析。模型公式如下:

ROEit=?琢ROEit-1+?茁1Investit-1+?茁2HCit(or LLit)+?着it (2)

模型中各变量的意义及计算如下:

(1)Investn:公司投资,包括Invest1、Invest2和Invest3,分别为财务弹性状态(即保持低杠杆或者高现金持有达到2年)实现之后公司1年期、2年期和3年期的投资。根据财务弹性理论,财务弹性公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会增加投资。本文认为投资的完成时间会是一个时间段,可能是1年,也可能是2年、3年等。一项投资计划可能在几年之内的一个时间段完成,但是每年的投资量并不一定相等。因此对财务弹性之后投资的分析,不能仅限于每年度的分析,而是应该以时间段进行。基于这个观点,本文除了分析公司在达到财务弹性状态之后的1年(Invest1)的投资量外,也分析了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2年期(Invest2)以及3年期(Invest3)的投资量。计算公式如下:

Investnit=TotalInvestit-TotalInvestit-n,n=1,2,3(3)

TotalInvest:年末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总和/总资产。

(2)HC和LL:虚拟变量,代表财务弹性。如前所述,分别根据现金持有量和杠杆水平来划分财务弹性公司。HC(即为High Cash Holdings)表示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的财务弹性;LL(即为Low Leverage)表示以低杠杆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的财务弹性。当公司为财务弹性公司时,HC和LL赋值为1,否则为0。如果假设正确,HC和LL的系数应该显著为正,即财务弹性使得公司的投资显著增加。

(3)Cashflow:公司经营现金流,等于现金流量表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根据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on(2000)等的研究,公司的投资受到经营现金流的密切影响,经营现金流多的公司,投资也比较多。

(4)Tobin's Q:公司市场价值与重置价值之比,等于(年末总市值*流通股比例+非流通股比例*年末净资产+总负债)/年末总资产。根据Tobin's Q理论,Tobin's Q 高的公司,投资比较多。

(5)ROE:净资产收益率,等于净利润/净资产。在对公司价值进行分析的时候,由于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波动很大,有时候偏离公司真实价值。因此笔者使用公司账面价值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公司业绩。

三、实证结果

(一)数据

数据取自Wind数据库,为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6―2013年年度财务数据。行业分类采用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排除了金融保险行业公司的数据;排除了上市2年内公司的数据(因投资和业绩模型均用到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排除了关键变量缺失公司的数据;最后以1%的水平剔除异常值,最终获得了1 432家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数据处理采用stata 12.0软件。

(二)描述性统计

表1为所采集样本公司中财务弹性公司和非弹性公司的几个指标的对比。对于Invest1、Invest2和Invest3,财务弹性公司的计算采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也就是保持低杠杆或者高现金持有达到2年)之后的1年期、2年期以及3年期的投资量。对于非财务弹性公司,则是普通经营年度的1年期、2年期以及3年期的投资量。对于Cashflow和ROE,财务弹性公司采用的是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1―4年的数据,非财务弹性公司采用的是普通年度数据。

对表1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无论是以低杠杆进行界定还是以高现金持有量进行界定,财务弹性公司(HC和LL)的投资(Invest1、Invest2和Invest3)都显著高于非财务弹性公司(LC和HL)。这说明,财务弹性公司达到财务弹性状态之后,在随后几年内的投资高于非财务弹性公司。笔者也对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4年期及4年以上时间段的投资进行了分析,但是不显著,在这里就不再列出。

从经营现金流(Cashflow)来看,无论是以低杠杆进行界定还是以高现金持有量进行界定,财务弹性公司(HC和LL)的经营现金流都显著高于非弹性公司(LC和HL)。而在公司业绩方面,当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财务弹性时,财务弹性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高于非弹性公司;当以低杠杆界定财务弹性时,财务弹性公司的ROE也高于非弹性公司,但是显著性较差。

(三)财务弹性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针对财务弹性对投资的影响,本文利用加入财务弹性虚拟变量(HC和LL)的Tobin's Q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表2是投资模型的系统GMM估计结果。Panel A计算分析了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的财务弹性(HC),Panel B计算分析了以低杠杆界定的财务弹性(LL)。

对表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因变量是财务弹性后第1年增加的投资(Invest1)时,财务弹性虚拟变量(LL和HC)的系数不显著。但是当因变量是财务弹性后2年期增加的投资(Invest2)和财务弹性后3年期增加的投资(Invest3)时,以低杠杆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的系数(LL)显著为正。而以高现金持有量界定的财务弹性公司(HC),则只有因变量是财务弹性后2年期增加的投资(Invest2)时显著,其余两种情况下均不显著。这说明,以低杠杆保持财务弹性的公司,比高现金持有量的公司增加投资更多。公司保持充足现金持有,更侧重的是保持财务宽松,而不是把握未来投资。这与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的分析相符。

从表2看出,Cashflow一直都显著,这说明公司投资一直受到Cashflow影响。根据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on(2000)的分析,经营现金流(Cashflow)是融资约束的指标,这说明无论财务弹性公司和非弹性公司,都存在融资约束。另外,从数据可以看出,Tobin's Q对投资的影响不显著,或许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以及股改之前股票流动性差影响了Tobin's Q的计算等原因,Tobin's 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还有一定局限(吴晓明、张春宇,2009)。

(四)财务弹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本文利用ROE(净资产收益率)对公司业绩进行衡量分析。财务弹性公司采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1―4年的ROE数值,非财务弹性公司采用的是普通年度数据。表3列出GMM估计结果,对表中的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以高现金持有量(PanelA)还是以低杠杆(Panel B)来分类,财务弹性虚拟变量(HC和LL)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这说明财务弹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

针对财务弹性和公司投资以及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对中国上市公司以低杠杆和高现金持有量为标准界定财务弹性公司,描述统计显示,财务弹性公司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投资量将会显著增加。

2.对国内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结果表明,低杠杆公司在财务弹性状态达到之后2―3年显著增加投资量,而高现金持有的公司只有在实现财务弹性之后2年显著增加投资。这与Arslan,Florackis and Ozkan(2011)的分析相符合,说明低杠杆更关注于在未来增加投资,高现金持有量更注重的是财务宽松,而不是未来投资。

3.对国内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结果表明,财务弹性会显著提高ROE。

总之,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所做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财务弹性理论。即公司通过低杠杆或者高现金持有获得财务弹性,在未来提高公司的投资能力,并提高公司的业绩增长。由于财务弹性受到公司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财务弹性理论。

【参考文献】

[1] Graham J. R., Harvey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Evidence from the Field[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1(60):187-243.

[2] DeAngelo H.,DeAngelo L.Capital Structure,Payout Polic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DB].SSRN Working Paper 916093, 2007.

[3] Byoun S. Financial Flexibility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DB].SSRN Working Paper 1108850,

2011.

[4] Arslan?i., Florackis C., Ozkan A. Financial Flexibility,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East Asian Firms[DB]. SSRN Working Paper 1234682,

2011.

[5] Minton B.A., Wruck K.H. Financial Conservatism: Evidence on Capital Structure from Low Leverage Firms[DB].Dice Center Working Paper, 2001.

[6] Marchica M., Mura R. Financial Flexibility, Investment Ability and Firm Value: Evidence from Firms with Spare Debt Capacity[J].Financial Management,2010(Winter):1339-1365.

[7] 马春爱.企业财务弹性指数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0(10):61-66.

[8] Denis D. J., Sibilkov V.Financial Constraints, Investment, and the Value of Cash Holding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247-269.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财务指标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 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Grey Eval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HU Yanyun, MAO Fang, CHENG Shiying

(CSIC(Wuhan) Lingjiu-Tech Co., Ltd,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isted company's financial situation is a gray issue, this paper,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establish gray correlation evaluation model, and the model used in the company's financial condition list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draw conclusions.

Key words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indicators;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listed company

0 前言

财务综合评价是以企业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其最终目的在于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的状况,并藉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较为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其评价结果为财务报告使用人及广大投资者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如何合理地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一直是企业界、证券界和理论界关注、讨论的热点问题。

评价公司的财务指标很多,其中评价盈利能力的有: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报酬率等;评价公司偿债能力的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评价公司发展能力的有: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正因为评价公司的财务指标很多,通过某一指标对两家公司或多家公司进行评价,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得出的结果是明确的。但若用多项指标对同样几家公司进行比较,不同人、不同时间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觉得这几家公司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当然只凭感觉而未采用具体的技术指标分析得出可比性结论的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结论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

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都可视为带有灰色性,而这些问题用常规的数理统计等方法往往很复杂甚至难以解决,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变得简单,而且准确性明显有所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综合评价就是一个灰色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等信息虽然都是公开的,但仅通过公司的报表等信息来评价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还是不够的,我们所了解的信息仍然是不完全的,是灰色的。

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为系统研究对象,运用该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模型,并随机选取几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1 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模型

本文视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问题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其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选取样本建立目标特征值矩阵,对相关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灰色关联度并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1.1 建立目标特征值矩阵

假设需对家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评价,选取项财务评价指标,可建立如下阶目标特征值矩阵:

(1)

式中为第家上市公司的第项财务指标值,一般包括效益型指标(值越大越优),成本型指标(值越小越优)和适中型指标(值越接近某一固定值越优)。

1.2 规范化处理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指标间的量纲不同,且不同指标间数量差异较大,使得不同指标间在量上不能进行比较,故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 [ ] / [ ] (2)

= [ ] / [ ] (3)

= / (4)

其中式(2)适用于值越大效用越好的因素属性,式(3)适用于值越小效用越好的因素属性,式(4)适用于值越接近于某一固定值越好的因素属性。

1.3 灰关联度计算与分析

先求出比较系列与参考系列的绝对差 = ,并找出其中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 。常数P为灰色关联的分辨系数,其作用在于调整比较环境的大小,当P = 0时,环境消失;当P=1时,环境“原封不动”地保持着。

= ( + )/ ( + ) (5)

= (()浚

式(6)中为第项财务指标在这项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反映该项指标对财务使用人的重要程度(不同的财务使用人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可能不一样,但始终有=1)。求得的灰关联度就是被比较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优劣的秩序。

2 模型的应用实例

本文从汽车行业随机选取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其2013年末的7项财务指标数据利用上述模型进行研究分析。选取的六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通客车(000957)、宇通客车(600066)、上海汽车(600104)、金龙汽车(600686)、长安汽车(000625)、东风汽车(600006),以下分别用X1、X2、X3、X4、X5、X6表示。所选取的7项财务指标分别为: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下分别用S1、S2、S3、S4、S5、S6、S7表示。这6家公司2013年末的上述财务指标原始数据见表1:

表1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原始数据

注:本资料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

上述7项财务指标中流动比率值越接近2越好、速动比率值越接近1越好、资产负债率值越接近40%越好,其它指标值越大越好。

针对不同类别的指标,运用公式(2)和公式(4)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其结果见表2:

表2 各比较系列和参考系列

表3 各公司的关联度及排序

求出比较系列与参考系列的绝对差 = ,并找出其中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 ,取P=0.5,利用公式(5),计算得各灰色关联系数值。公式(6)中,对于,可根据财务使用人对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判断进行赋值,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一般认为企业财务评价的目标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再是经营能力,三者比重大致可按5:3:2分配,此例按上述要求对这7项财务指标权重分别赋值为0.25、0.25、0.1、0.1、0.1、0.1、0.1,由公式(6)可计算得各公司的关联度,结果见表3:

根据各公司关联度的大小排序,得出这六家上市公司财务综合状况的优劣顺序如下:

R2>r3>r5>r4>r1>r6

即这6家上市公司财务综合状况的优先秩序见表4:

表4 各公司财务综合状况优劣顺序

3 小结

(1)本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之间进行评价比较。(2)本评价方法样本数量不受限制,可运用于多样本的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当样本量较大及数据量较多时可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实现。(3)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财务使用人的需要,从而解决了过去财务评价角度单一化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11.

[2] 阮建军,张治华,钟敬棠.灰色系统理论在财务分析与评价体系中的运用――实证灰色关联分析之基本思路.商业研究,2002.6.

[3] 张韬,智勇.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综合财务评价方法.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4.

[4] 罗本成,原魁,眭凌,马小军.基于灰关联度评价的投资决策模型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9.

[5] 唐文彬,韩之俊.关于改进财务综合评价方法的设想.工业技术经济,2002.2.

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文6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强化财务会计处理风险管理已成为众多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证券公司也不例外,在我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大背景下,对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审视公司内部潜在的风险,进而从控制与管理风险的角度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本文从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表现形式出发,在对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证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与会计处理;证券公司;风险管理

0引言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账务管理出现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1]。自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行业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证券行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产品类型日益丰富,资产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冲击、市场冲击、业务冲击、人才冲击和技术冲击,证券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证券公司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比如净资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结构不均衡,业务同质化严重,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响等等。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将极其不利于证券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随着市场的透明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规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公司必须积极应对证券行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面对来自各方的危机。财务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风险,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因此,如何规避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成为公司加强管理核心问题之一。

1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市场,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我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尚处在理论探讨与经验借鉴的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始重点关注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刘恩禄、汤谷良(1989)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企业该如何管理财务风险[2]。一些学者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表现形式和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毕秋香等(2002)按照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的特征,将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且针对每一个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归纳[3]。曾嵘(2006)根据证券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同时具体研究了每项业务具体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对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而言,又可将其分为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拓展风险和IT技术风险等[4]。部分研究主要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风险控制。陈共炎(2005)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会计制度演进的状况,然后总结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并结合一些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提升证券公司会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发挥会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5]。冯玉明(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6]。王学峰(2007)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及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证券公司构建了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7]。张玺(2013)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信用评级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8]。段丽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从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管理职务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9]。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用的风险管理办法。许明波(2005)通过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设计了全面、系统、逻辑一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指标框架及风险动态监测框架[10]。孟祥霞(2007)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注重基础理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强化财务风险文化、风险管理教育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观[11]。俞邵峰(2013)对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与特征以及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加强证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举措与建议[12]。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公司的数据很难获取,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数据,更是缺乏,这给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更是要保证财务与会计处理的真实行与合规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果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处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2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现状

国内关于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研究比较细致,涵盖了财务印鉴管理、发票管理、银行存款管理、涉税、会计档案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七个方面,落实到了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上面,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证券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风险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研究内容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上研究问题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盖财务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从实际问题出发,并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国内的研究多从某一个证券公司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虽然各个公司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但是该公司的经验不能对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研究缺乏共性。再次,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风险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体系,导致在财务与会计的日常处理中通常是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把证券公司置于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中,风险控制十分被动。

3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3.1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思路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研究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理论基础。应当跳出微观层面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证券行业的财务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问题及未知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第二,总结研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问题的共性。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应当针对整个证券行业,并非某个证券公司的某些财务与会计风险问题。因此,应当总结风险问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基础,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风险控制对策。

3.2风险识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对我国几个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日常处理主要风险。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内部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机制是保证证券公司成长的关键。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发现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普遍存在七种一级风险:财务印鉴管理风险、发票管理风险、银行存款风险、涉税风险、会计档案管理风险、实物资产管理风险和经纪人账务处理风险。上述风险分别对应若干个二级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4.2建议

应当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将对于风险的把控时间提前,提高应对风险的主动性。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可以尽早发现并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并对风险程度进行大致的评价,为中期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做铺垫。其次应当严格公司财务规章制度,明确职权分工,明确财务责任,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及控制风险的能力。最后,应当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完善风险的控制及规避,总结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处理由此类风险带来的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文妮 单位: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晓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1(22):43-56.

[2]冯辞.浅析证券公词树务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4):42-43.

[3]毕秋香,何荣天.证券公司风险评估及指标预警系统设计[J].证券市场导报,2002(10):7-8.

[4]曾嵘.试论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6(5):29-31.

[5]陈共炎.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与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3-47.

[6]冯玉巧.刘娟娟.证券公司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6.

[7]王学峰.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8-42,48.

[8]张玺.浅析证券公司风险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3(3):45.

[9]段丽巧.对加强金融企业倒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235-236.

[10]许明波.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8-54.